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四套

合集下载

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2.2 声音的特性1.(2020崇左)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扩音器。

扩音器的作用是()A.让声音传播的更快B.增大声音的响度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改变声音的音色2.(2020益阳)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

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音色B.响度音色C.音调响度D.只可能是音色3.(2020聊城)“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A.传播B.音调C.响度D.音色4. (2019自贡)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调高低B. 音色好坏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5.如图所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都会举行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 运动员打鼓时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C. 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来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6.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7.2020年随州地区的第一场雪来得特別大,大地披上了银装,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好不热闹(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音色不同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D.根据雪地的声音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光滑8.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9.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10.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A.振动的幅度B.组成的材料C.振动的快慢D.自身的结构11.(2020安徽)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慧家购买的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槽的部分发出4×104Hz的声波用于清洗碗筷等物品。

关于这种声波,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B.这种声波让所有人都可以听见,听起来很刺耳C.这种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D.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利用次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提前预警,使人们能及早撤离危险区域3.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如图),演唱时以梆子击节,以板胡、笛、梆子、笙等乐器伴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演员演唱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朵里B.观众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判断是哪种乐器C.调节板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观众通过演员的演唱感知人物的情绪,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4.“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速度比低音快B.“呼麦”中的高低音都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的低音频率应该低于20Hz D.“呼麦”中的高音频率应该高于20000Hz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我们无法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是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声纹锁是通过音调辨别不同的声音B.乙: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丙;用筷子敲击装有高度不同水的玻璃瓶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丁:排箫又叫“参差”,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7.以下关于声音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B.只闻其声,能辨其人C.倒车雷达原理是通过红外线定位D.同学唱歌的声音不可能是噪音8.端午节期间,多地要举行赛龙舟活动。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1.2 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1.2 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1.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一、夯实基础1.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发声体的材料、长度、宽度、质量、松紧等,都会影响振动的频率;影响音调的因素是频率,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制造编钟的材料相同,只是大小和厚度不同,因此振动的频率不同,那么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02.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

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音叉手机Λ□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由振幅决定;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由频率决定;声音的特点叫音色,由发声体的特点决定,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响度增大了。

因为响度由振幅决定,所以音叉的振幅变大了,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03.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或者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机械闹钟,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响度会随离声源的远近而改变吗B.响度为什么会随离声源远近而改变C.响度会随隔声材料的厚度而改变吗D.响度和隔声材料厚度及离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在科学研究中,能够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没有什么探究价值,而包含原因或规律的问题则相对有探究价值。

【解答】A.响度会随离声源的远近而改变吗,可以用简单的会或不会解答,没有什么价值,故A错误;B.响度为什么会随离声源远近而改变,通过本实验过程无法达到探究目的,故B错误;C.响度会随隔声材料的厚度而改变吗,可以用简单的会或不会解答,没有什么价值,故C错误;D.响度和隔声材料厚度及离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属于探究规律的问题,相对有探究价值,故D正确。

声音的特性测试题

声音的特性测试题

2.2声音的特性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 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 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2.007年12月31日晚,中国红歌会•南昌啤酒﹣﹣唱红江西大型直播新年晚会在江西省体育馆隆重举行.观众能区别出不同的演员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三者皆有3.人能感受到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大象“交流”的语言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B.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C.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D.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A.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6.(2015•常州)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让钢琴和手风琴都发出C调的“do”,我们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手风琴的声音,这是依据()A. 它们声音的高低的不同B. 它们的音调不同C. 它们的响度不同D. 它们的音色不同8.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_2_2声音的特性_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_2_2声音的特性_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三峡大坝工程堪称当今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

大坝建成后,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A. 传播太慢B. 传播太快C. 频率太低D. 频率太高2.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振幅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15℃的水中传播速度是340 m/sB. 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跑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C. 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5.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C.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D.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6.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 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7.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8.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传播速度9.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是指没有改变()A. 音调B. 方言、土语C. 音色D. 响度10.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11.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二、多选题12.日本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了海啸及核泄漏,这是日本二战后遭遇的最严重震灾.日本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和海啸的发生常常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B. 核电站主要是利用原子核的聚变进行发电的C. 核能与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 核能发电中的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听到的上课铃声是由铃的振动产生的B. 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可与他的同伴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谈话C. 安装在步行街路口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监测马路上噪声的情况D. 地震专家通过耳朵直接接听地壳运动产生的次声波来预测地震的发生14.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中的B.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D.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三、填空题15.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2.2声音的特性一、单选题1.下列不会影响到响度效果的是()A.振幅B.频率C.距发声体距离D.声音的发散程度2.如图所示,擂鼓人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是为了改变鼓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3.演员弹奏钢琴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这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振幅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会发生变化B.音色会发生变化C.响度会发生变化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发生变化5.旋转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是在调节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都不是6.海洋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附近的长鳍领航鲸能模仿对手虎鲸发出的声音,有些声音人耳听起来竟然不能分辨出是长鳍领航鲸发出的,这表明它能模仿对手声音的()A.音色B.响度C.声速D.音调7.用钢琴和手风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听起来感觉不同,主要的原因是()A.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B.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高不同8.某同学在钢琴上用同一力度按如图所示的乐谱弹奏,钢琴琴键发出声音不同的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音色、响度、音调9.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B.C.D.10.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二、填空题11.某同学在瓶子里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吹奏乐曲.音乐声是靠空气柱的_____产生的,吹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12.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就不同。

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四套

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四套

一三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一、填空题1.声源发声时,声音的响度跟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有关.当声源的_____越小时,声音的响度会越__________.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3.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有关.5.音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6.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产生的现象是_____,这是由于_______.7.张平同学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____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8.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________和音色.9.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离声源的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_.10.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________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的________不同.二、选择题1.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A.越小B.越大C.不变D.频率与振动快慢无关.2.物体在1秒钟里振动的次数叫()A.频率B.周期C.速度D.振幅3.拿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装水,一只是空的,用一把小勺敲击它们,哪个发声时,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小.()A.空杯B.盛水杯C.一样D.无法比较4.“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论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太小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按电子琴的不同键位所发声音不同,主要是声音的频率不同B.人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就越小,这是因为响度变小的原因C.只有两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辩它们6.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小嘴发10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Hz的音叉,对以上一些物体的说出的频率为5法,正确的是()A.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人耳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听不见甲、乙发出的声音C.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人耳都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7.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是()A.使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用力敲大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琴、钢琴所发C调“1”的响度不同B.提琴、钢琴所发C调“2”的响度相同C.女中音、男低音所发C调“3”的音调不同D.女高音、男低音所发C调“4”的音调相同9.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音乐的节奏10.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11.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12.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是指()A.音调和响度 B.响度与音色C.音调和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1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都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三、问答题1.有人认为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现飞行中的蝴蝶,这是因为苍蝇发声大,蝴蝶发声小,你认为对吗?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表现,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什么?3.夏天的晚上,蚊子叮人实在难受.可小明家不点蚊香,也不喷杀虫剂,却没有蚊子.有人问小明,为什么你们家没有蚊子,小明拿出一个跟半导体收音机差不多的盒子来,说这个盒子能驱蚊,为什么那个盒子能驱蚊?4.夏日里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声音,这是为什么?答案一1.振幅,振幅,越小2.响度,音调,音色3.音调,响度4.高,振动频率5.振动频率,频率;振幅,振幅,远近.6.解:“听到的声音不同”,“振动快慢不同,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7.解:(1)“音调”,(2)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即越紧,振动越快.8.答案:响度.9.答案:高,大.10.答案:音调,声带.二1.B2.A3.A4.C.点拨: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医用B超声源的频率高至20000次每秒以上,不能被听到.5.C6.C.点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不仅与响度有关,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人耳不能听到.声音由是物体振动发出的,甲、乙、丙三物体的振动都可发出声音,所以甲、乙、10Hz,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丙振动的丙都是声源,甲振动频率为2Hz,乙振动频率为5频率为256Hz,在人的听觉范围内.7.解;使劲拨动琴弦,用力敲大鼓,只能改变振动的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在二胡的弓毛上涂松香,能改变音色.转动提琴旋钮,使琴弦变紧或松,从而改变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选D.8.AD.9.B.10.B.11.B.12.C.13.C.三、1.不对.因为苍蝇在飞行时,其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能听到.而蝴蝶在飞行时,共翅膀的振动频率过低,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听不到.点拨:人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次每秒,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约5~6次/秒.2.地震发生前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比人的宽,能听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因此有异常表现.3.解:盯人的蚊子都是雌蚊,特别是育卵的雌蚊更叮得厉害.可是,雌蚊在育卵期却回避雄蚊,只要感觉到雄蚊的声音就逃之夭夭了.小明家的那个盒子是一只电子蜂鸣器,它能模拟雄蚊声音(频率在9500——12000Hz),雌蚊感到这种声音,以为雄蚊来了,就远远地避开.点拨:解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只有多联系实际,抓住问题的关键,去除与问题无关的因素.4.解:西瓜的生熟使内部结构不同,在拍击时西瓜振动频率就不一样,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经验的卖瓜人和买瓜人就能据此分辨出西瓜的好坏.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观察与思考大多数女同学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时振动快,音调高;男同学的声带相对较厚较宽,气流冲击时,振动较女同学的慢,音调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B.发声体振动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C.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只与振幅有关D.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声音的音色2.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A.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B.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高C.敲打瓶身,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D.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低3.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弹奏古筝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C.演奏前需要调弦,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D.演奏时细琴弦发声的响度大4.如图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关于该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是探究响度与振动频率的关系C.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会改变D.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会改变5.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作战部队向近距离的目标敌人准备发起迅猛进攻时,会吹响冲锋陷阵的冲锋号,当冲锋号响起时,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一步生,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关于冲锋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冲锋号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用力吹响冲锋号是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响度C.冲锋号喇叭口的作用是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音调D.战士们能分辨出是冲锋号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调6.在学习声现象的过程中,制作了“土电话”、“水杯琴”、笛子、小吸管乐器等。

关于小制作中的声学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土电话”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说明固体能传声B.在几个相同的杯子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组成“水杯琴”,它的音调高低与装水多少有关C.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笛管振动产生的D.通过改变吸管的长度可以改变吸管乐器的音调7.如图是两位女孩拨动琴弦,用古筝合奏我国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情景,琴声婉转悠扬()A.琴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琴声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D.通过琴声的音色可辨别出演奏乐器为古筝8.某声音测试仪器的产品参数如下表:产品型号G250升级版备注测量范围20~135dB声音强弱等级的显示测量精度±1.5dB频率响应27.5~8.5kHz产品能工作的频率该测试仪器在同一位置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声音强弱等级的示数如图,则()A.该仪器用于测量声音的音调B.声源发出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C.甲声音的传播速度较快D.声源发出甲声音时每秒振动次数较多二、多选题9.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0.某学校八年级(13)班在教室举办了一场庆元旦文艺晚会,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某同学弹奏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B.表演中的女高音和男低音指的是两者的响度不同C.某同学发现音箱上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在教室中唱歌的声音比在教室外显得更加洪亮,是由于教室中有回声的缘故11.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低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12.为庆祝伟大祖国74华诞,梧州市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合唱时,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音响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唱声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C.老师能通过音调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D.现场多数观众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三、填空题13.甲辰龙年的央视春晚上,一首《上春山》被大家广为传唱,小华只听声音都能知道不是原唱,这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判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一、填空题1.声源发声时,声音的响度跟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有关.当声源的_____越小时,声音的响度会越__________.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3.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有关.5.音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6.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产生的现象是_____,这是由于_______.7.张平同学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____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8.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________和音色.9.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离声源的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_.10.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________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的________不同.二、选择题1.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A.越小B.越大C.不变D.频率与振动快慢无关.2.物体在1秒钟里振动的次数叫()A.频率B.周期C.速度D.振幅3.拿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装水,一只是空的,用一把小勺敲击它们,哪个发声时,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小.()A.空杯B.盛水杯C.一样D.无法比较4.“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论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太小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按电子琴的不同键位所发声音不同,主要是声音的频率不同B.人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就越小,这是因为响度变小的原因C.只有两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辩它们6.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小嘴发10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Hz的音叉,对以上一些物体的说出的频率为5法,正确的是()A.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人耳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听不见甲、乙发出的声音C.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人耳都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7.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是()A.使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用力敲大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琴、钢琴所发C调“1”的响度不同B.提琴、钢琴所发C调“2”的响度相同C.女中音、男低音所发C调“3”的音调不同D.女高音、男低音所发C调“4”的音调相同9.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音乐的节奏10.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11.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12.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是指()A.音调和响度 B.响度与音色C.音调和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1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都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三、问答题1.有人认为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现飞行中的蝴蝶,这是因为苍蝇发声大,蝴蝶发声小,你认为对吗?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表现,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什么?3.夏天的晚上,蚊子叮人实在难受.可小明家不点蚊香,也不喷杀虫剂,却没有蚊子.有人问小明,为什么你们家没有蚊子,小明拿出一个跟半导体收音机差不多的盒子来,说这个盒子能驱蚊,为什么那个盒子能驱蚊?4.夏日里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声音,这是为什么?答案一1.振幅,振幅,越小2.响度,音调,音色3.音调,响度4.高,振动频率5.振动频率,频率;振幅,振幅,远近.6.解:“听到的声音不同”,“振动快慢不同,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7.解:(1)“音调”,(2)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即越紧,振动越快.8.答案:响度.9.答案:高,大.10.答案:音调,声带.二1.B2.A3.A4.C.点拨: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医用B超声源的频率高至20000次每秒以上,不能被听到.5.C6.C.点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不仅与响度有关,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人耳不能听到.声音由是物体振动发出的,甲、乙、丙三物体的振动都可发出声音,所以甲、乙、10Hz,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丙振动的丙都是声源,甲振动频率为2Hz,乙振动频率为5频率为256Hz,在人的听觉范围内.7.解;使劲拨动琴弦,用力敲大鼓,只能改变振动的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在二胡的弓毛上涂松香,能改变音色.转动提琴旋钮,使琴弦变紧或松,从而改变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选D.8.AD.9.B.10.B.11.B.12.C.13.C.三、1.不对.因为苍蝇在飞行时,其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能听到.而蝴蝶在飞行时,共翅膀的振动频率过低,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听不到.点拨:人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次每秒,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约5~6次/秒.2.地震发生前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比人的宽,能听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因此有异常表现.3.解:盯人的蚊子都是雌蚊,特别是育卵的雌蚊更叮得厉害.可是,雌蚊在育卵期却回避雄蚊,只要感觉到雄蚊的声音就逃之夭夭了.小明家的那个盒子是一只电子蜂鸣器,它能模拟雄蚊声音(频率在9500——12000Hz),雌蚊感到这种声音,以为雄蚊来了,就远远地避开.点拨:解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只有多联系实际,抓住问题的关键,去除与问题无关的因素.4.解:西瓜的生熟使内部结构不同,在拍击时西瓜振动频率就不一样,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经验的卖瓜人和买瓜人就能据此分辨出西瓜的好坏.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观察与思考大多数女同学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时振动快,音调高;男同学的声带相对较厚较宽,气流冲击时,振动较女同学的慢,音调低。

2、动手做一做实验一:找一段橡皮筋,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椅背上绷紧,用手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

改变橡皮筋的紧张程度,再大致以相同幅度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重复一遍上述实验,在听声的同时,注意观察每次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比较、分析橡皮筋发声的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二:仍用实验一中的装置,将橡皮筋绷至合适的长度,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的即响度,分析橡皮筋的发声的响度与其振幅的关系。

实验三: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喊蒙住眼的同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

每个同学蒙眼一次,看谁辨得又快又准。

3、动脑想一想a.实验一中的橡皮筋紧绷时,拨动后振动快,音调高;稍松弛时拨动后振动慢,音调低,那么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b.由实验二你能得出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决定于什么因素?c.实验三中的蒙眼同学不看别的同学也能凭声音辨出是谁,这是什么原因?4、同步练习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

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5、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

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7、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________。

8、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______。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11、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A.响度很大B。

传播速度大C.频率很高D。

振动长12、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响度B。

频率C。

振幅D。

音色1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响度太小B.声音响度太大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1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C.一定是声源与人耳之间没有介质在传播声音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15、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时,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1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 )A.能感到蝴蝶飞过B.能感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17、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18、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A.音调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