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记忆的基本特点
发展心理学 记忆发展

发展心理学记忆发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记忆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记忆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核心之一,它对个体的学习、思量和决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记忆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变化,并探索这些变化暗地里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在婴幼儿期,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基于感觉和运动的记忆。
婴儿通过感觉器官和运动来获取和存储信息,例如通过触摸和咀嚼来认识物体的形状和质地。
这个阶段的记忆容量相对较低,但随着大脑的发育和经验的积累,记忆能力逐渐提高。
随着儿童进入学龄期,他们的记忆开始向符号化的方向发展。
符号化记忆是指通过语言和符号来存储和检索信息。
儿童会学习使用语言来描述和组织他们的记忆,例如通过将事物分类和归类来匡助记忆。
此外,儿童的工作记忆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和操作信息。
进入青春期,记忆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
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认知的巨大变化,他们的记忆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工作记忆容量和执行功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成年水平。
然而,青少年的记忆表现也受到情绪和注意力因素的影响,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干扰和遗忘。
成年期是记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成年人的记忆能力相对稳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退化可能会浮现。
老年人的记忆衰退主要表现为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受损。
然而,研究也发现,老年人在一些特定的记忆任务上表现出了优势,例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
遗传因素、环境刺激、个体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等都可能对记忆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研究发现,双语儿童在某些记忆任务上表现出了优势,这可能与他们需要处理两种语言的记忆负荷有关。
此外,教育水平、社会支持和认知刺激等也被认为是影响记忆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人类记忆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
从婴幼儿期到老年期,记忆能力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个体的学习、思量和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教育和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发展心理学 记忆发展

发展心理学记忆发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一门学科,其中记忆发展是其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记忆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于个体的学习、认知和适应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记忆发展的相关内容。
一、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1.1 记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婴儿期开始,个体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经历了感性记忆、操作性记忆和符号性记忆等不同阶段。
1.2 记忆的发展与大脑的生理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个体的记忆容量和处理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1.3 记忆发展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个体的记忆发展,而贫困、压力等不利因素则可能对记忆产生负面影响。
二、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2.1 儿童记忆的容量和稳定性逐渐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记忆容量逐渐增加,同时记忆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2.2 儿童的记忆发展受到语言能力的影响。
语言是记忆的重要工具,儿童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其记忆的发展。
2.3 儿童的记忆发展与情绪体验密切相关。
情绪体验可以影响记忆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记忆的形成和保持。
三、青少年记忆发展的特点3.1 青少年记忆的自主性逐渐增强。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在记忆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和应用不同的记忆策略。
3.2 青少年记忆发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青少年记忆的发展对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3.3 青少年记忆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于青少年的记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可以促进记忆的发展。
四、成人记忆发展的特点4.1 成人记忆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相比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的记忆稳定性较高,但容量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稍微下降。
4.2 成人记忆发展与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工作记忆是成人记忆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对于复杂任务的完成和信息的处理至关重要。
4.3 成人记忆发展受到认知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记忆的品质及特点

记忆的品质及特点人们在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与学习中需要记忆来学习和工作,但人的记忆却因人的个体差异不同其记忆的好坏也不同。
根据学术界上对记忆的一般性结论,人的记忆力的好坏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通过人的记忆分类我们就更容易看清。
1、记忆内容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的变化,记忆的类型有: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情绪记忆型和动作记忆型。
①形象记忆型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要的记忆类型。
②抽象记忆型也称词语逻辑记忆型。
它是以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化的记忆类型,如,“哲学”、“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等词语文字,整段整篇的理论性文章,一些学科的定义、公式等。
③情绪记忆型,情绪、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这种体验是深刻的、自发的、情不自禁的。
所以记忆的内容可以深刻的牢固的保持在大脑中。
④动作记忆型动作记忆是以各种动作、姿势、习惯和技能为主的记忆。
动作记忆是培养各种技能的基础。
2、感知器官的分类:视觉记忆型是指视觉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记忆类型。
视觉记忆中,主要是根据形状印象和颜色印象记忆的。
①听觉记忆型是指听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
②嗅觉记忆型是指嗅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
嗅觉记忆是常人都具备的一种记忆。
③味觉记忆型是指味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
味记忆也是常人都具备的一种记忆。
④肤觉记忆型是指肤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
⑤混合记忆型是指两种以上(包括两种)感知器官在记忆过程中同时起主导作用的记忆类型。
3、保持时间的分类科学家们根据信息论的观点,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保持的时间长短不同,将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保持阶段。
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将这两个阶段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四种。
4、意识类型的分类按心理活动是否带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其中的“意”,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指“意识”,意识问题很复杂,我们在这里将他解释为“意志性”和“目的性”,仅为了掌握。
第四节 记忆概述

第四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会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也会学到一定的知识,产生一定的情感。
所有这些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痕迹又会重新活动,再现出来,这一心理过程就是记忆。
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
从信息加工观点看,这一基本过程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一)识记识记就是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
也可以说识记就是认识某一对象,并在头脑中留下印痕的过程。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因而要提高记忆的效果就必须有良好的识记。
1.识记的种类(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不随意识记),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经过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记住某些事物的识记。
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步骤进行,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以及识记时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
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机械的重复而进行的识记叫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通过对识记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意义识记。
2.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任务对识记的影响(2)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的影响(3)识记材料的数量对识记的影响(4)不同感官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此外,识记时主体的情绪状态、主观需要、知识经验、性格特点、能力类型等都对识记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二)保持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映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用信息论的观点说,就是对传入大脑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记忆的概述

记忆的概述⼀、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如见过的⼈或物、听过的声⾳、嗅过的⽓味、品尝过的味道、触摸过的东西、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等。
这些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在⼀定条件下呈现出来,这就是记忆。
例如,我们读过的⼩说,看过的电视节⽬或电影,其中某些情景、⼈物和当时激动的情绪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各种印象,当别⼈再提起时或在⼀定的情境下,这些情景、⼈物和体验过的情绪就被重新唤起,出现在头脑中。
记忆同感知⼀样也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记忆是⽐感知更复杂的⼼理现象。
感知过程是反映当前直接作⽤于感官的对象,它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的经验,它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
⼆、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l.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我们参观所得的印象就是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触觉的。
如我们见到过的⼈或物、看到过的画⾯、听过的⾳乐、嗅过的⽓味、尝过的滋味、触摸过的物体等的记忆都属于形象记忆。
正常⼈的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通常发展得较好,在⽣活中起主要作⽤。
触觉记忆、嗅觉记忆与味觉记忆,虽然⼀般正常⼈在这些⽅⾯也都有⼀定发展,但从⼀定意义上说可称之为职业形式的记忆,因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的⼈由于特殊职业的需要,这些记忆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对于缺乏视觉记忆、听觉记忆的⼈,如盲⼈或聋哑⼈等,其触觉记忆、嗅觉记忆、味觉记忆等会得到惊⼈的⾼度发展。
2.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对游泳的⼀个接⼀个的动作的记忆,对体操、舞蹈动作的记忆等都属于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是运动、⽣活和劳动技能的形成及熟练的基础,对形成各种熟练技能技巧是⾮常重要的。
运动记忆⼀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长久。
在运动记忆中,⼤肌⾁的动作不易遗忘,⽽⼩肌⾁的动作易遗忘。
心理学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

心理学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人类记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涉及到我们对过去事件和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回忆。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人类记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且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按记忆存储的时间跨度分类1. 感知记忆:感知记忆是人们对外界刺激的简单感知和处理,它是一种瞬间的、短暂的记忆形式。
例如,我们触摸到一个烫手的物体时,会立即感受到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记忆也会迅速消失。
2.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人们在经历某项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储存系统。
它具有有限的容量和短暂的持续时间,大约只能保持几秒钟到一分钟不等。
例如,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可以临时储存一些需要记住的关键词或句子。
3.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相对持久的记忆形式,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并且在需要时可以从中提取出来。
人们的个人经验、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学到的技能都保存在长时记忆中。
长时记忆的持续时间可以从几天到整个生命的时间。
二、按记忆性质的分类1. 事实记忆:事实记忆又称陈述性记忆,指的是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知识。
事实记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语义记忆和词汇记忆。
语义记忆是人们对事物的概念、定义和常识的储存,而词汇记忆则是对单词、词组的储存。
例如,我们记住的历史事件、数学公式和生物知识都属于事实记忆的范畴。
2. 过程记忆:过程记忆也被称为程序性记忆,主要指的是人们学会的技能和行动动作。
这种记忆形式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得到的,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神经连接。
例如,骑自行车、弹钢琴、打字等技能都属于过程记忆的一部分。
三、按记忆加工方式的分类1. 自动加工记忆:自动加工记忆指的是我们无意识地处理和储存的信息。
这种记忆形式是相对容易获取和回忆的,常常与个人的经验和常规活动相关。
例如,我们对于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和常用电话号码的记忆就属于自动加工记忆。
2. 有意识加工记忆:有意识加工记忆又称为深层加工记忆,指的是我们有意识地处理和储存的信息。
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区别与联系

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区别与联系心理学中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区别与联系心理学中,记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人类的记忆功能对于学习、认知和情感体验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在记忆过程中,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功能和时间上存在着不同,同时也彼此相互联系。
一、工作记忆的概念及特点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复杂认知任务时,短期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循环和视觉空间手册。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协调和控制信息的处理,语音循环负责语言信息的处理,视觉空间手册负责空间信息的处理。
工作记忆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容量有限: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同时处理5-9个信息单元。
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制,就会出现信息的丢失或混乱。
2. 持续时间短暂:工作记忆的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
如果没有及时被转化为长期记忆,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就会很快消失。
3. 高度操作性:工作记忆不仅仅是存储信息,还包括对信息的操作和处理。
通过工作记忆,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和转换。
二、长期记忆的概念及特点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是指将信息储存并保持时间较长的能力。
它是通过重复学习和加工信息而形成的。
长期记忆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容量巨大:相对于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人们可以把大量的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2. 持续时间长久:长期记忆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延续数月、数年或者更久时间。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回忆和提取这些信息。
3. 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长期记忆可以进一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指可以主动回忆和意识到的记忆,如事实、事件和语义等。
隐性记忆是指无意识下产生的记忆,如技能、条件反射和情绪等。
三、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联系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虽然在功能和时间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 工作记忆是建立和维持长期记忆的关键: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工作记忆起着临时存储信息的作用,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组织来帮助长期记忆的形成。
幼儿心理学幼儿记忆的特点

幼儿心理学幼儿记忆的特点《幼儿记忆那点事儿》嘿,咱今天就来聊聊幼儿心理学里幼儿记忆的那些特点,这可真是充满乐趣的一个话题呀!你有没有发现,小娃娃们的记忆那叫一个独特。
他们就好像拥有一个神奇的小脑袋瓜,里面装的东西常常让我们大人惊叹不已。
就说他们的记性吧,有时候可好得不得了。
家里的某个玩具放在哪里,他们记得清清楚楚,那定位的精确度简直比卫星导航还厉害!哪怕你只是随手一放,隔了好些天,他们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
嘿,这时候你就不得不佩服他们这超强的记忆力了。
但是呢,有时候他们又好像有个“忘性大王”住在脑袋里一样。
你昨天刚教他们的东西,今天再问,他们一脸茫然,仿佛从来没听过。
就像一阵风,嗖的一下就把刚学的给吹跑啦!记得我小外甥有一次,特别痴迷某一个动画片角色,天天喊着它的名字,我还以为这下他肯定忘不了了。
结果呢,没过多久,又出来个新的动画片角色,他立马就把之前那个抛到脑后啦,哈哈哈。
幼儿的记忆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他们对那些色彩鲜艳、形状奇特、有趣好玩的东西记忆特别深刻。
要是你拿个普通的黑白卡片和一个花花绿绿的卡片给他们看,不用猜也知道他们对哪个印象深啦。
所以呀,这也给咱大人一个启示,想让小娃娃记住什么,就得把它变得有趣一点。
而且哦,幼儿的记忆还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呢。
要是他们在很高兴很愉快的状态下学习什么,那记住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相反,如果他们当时心情不太好,那可能就啥也记不住啦。
总之呢,幼儿的记忆就像一个奇妙的小世界,充满了惊喜和意外。
咱大人在和他们相处的时候,可得好好利用这些特点呀。
多给他们一些有趣的体验,用愉快的方式教他们知识,也许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很多东西呢。
毕竟,和小娃娃们一起探索他们的记忆世界,也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看待人的认知活动,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也可以看做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它把记忆也看做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的不同,
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一) 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又把视觉的瞬时记忆称为图像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做声像记忆.
瞬时记忆有如下特点:
1.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即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因为瞬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因此,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2.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一般认为,瞬时记忆的内容为9~20比特.
3.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否则,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也就是遗忘了.
(二)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有如下特点: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 ± 2,即5 9个项目,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所得记忆广度.如果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或插入其他活动,短时记忆容易受到干扰而发生遗忘.为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即将校的记忆单位组合成大的单位来记忆,这时较大的记忆单位就叫做块.例如,将单个的汉字(人、学、机)变成双字的词(人民、学习、机器)来记,记忆的容量便扩大了一倍.
2.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记忆,而且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地位.此外,也有少量的语义记忆.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来.因此,短时记忆中即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不管是机械复述,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复述,都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三)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有如下特点:
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
2.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2类.语义编码是用语言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形象编码是以感觉映像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
3.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只有当人们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时,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再被再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人们意识到.
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