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及反思_齐九龙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的哲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岳阳楼记》原文讲解。

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介绍。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分析。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哲理和表达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朗读和翻译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和他的生平事迹。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和阅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2.2 讲解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详细讲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和对文学的贡献。

介绍《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思考。

2.3 讲解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逐段讲解《岳阳楼记》的原文,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哲理。

2.4 分析文章表达技巧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对偶、排比等。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课堂练习与互动3.1 朗读和翻译练习让学生朗读《岳阳楼记》的原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选取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哲理和表达技巧。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享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1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巩固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记忆。

强调文章中的哲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2 学生反馈与评价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给予肯定和指导。

4.3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五、课后作业与延伸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岳阳楼记》的原文,巩固学习内容。

选择一个文章中的哲理进行思考和写作,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要词汇和句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要词汇和句式;(2)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领悟作者的治国理念。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4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体会文章风格;(3)课堂讲解: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分析文章结构,解读文章深层含义;(4)互动环节: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二、教学评价2.1 形成性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情况。

2.2 终结性评价(1)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岳阳楼记》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三、教学反思3.1 教学设计反思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2 教学方法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表现,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3 教学评价反思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拓展4.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岳阳楼的文章,如《岳阳楼记》的注解、评论等,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清课文思路,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深刻理解作者的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复习重点】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复习难点】理清课文思路,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复习过程】一、导入大家知道古代四大名楼吗?(出示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导入本文)二、背诵课文8、而或长烟一空一:9、把酒临风把:10、不以己悲以: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归: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进:退:2、通假字1、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一词多义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夫环而攻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极南极潇湘4、或而或长烟一空感极而悲者矣或异二者为六、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指生回答,其余生补充,师再强调。

七、积累成语学生回答,师小结政通人和浩浩汤汤一碧万顷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百废具兴八、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内容,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2)在第二段中找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其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

(4)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归纳:九、小结主题与层次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明确。

1、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引导语:《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的常考知识点,小编已经整理好了关于《岳阳楼记》复习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一、课前诗歌默写。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复习过程:1.学生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的名句。

2.复习作家和作品背景,以及作品主题。

3.重要词语理解。

(学生分组回答)(1)增其旧制:(2)横无际涯(3)朝晖夕阴: (4)大观:(5)前人之述备矣:(6)山岳潜形:(7)薄暮冥冥:(8)翔集:(9)岸芷汀兰:(10)长烟一空:(11)何极:(12)樯倾楫摧:(13)郁郁: (14)把酒临风:(15)微斯人:(16)吾谁与归:教师总结:复习文言文中的词语时,请大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字的区分和词义的掌握。

不同词性,不同的语境词语的意思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里是中考(4分题)的必考内容。

4.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13)微斯人,吾谁与归?(学生抢答)教师总结: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句子还是必考题。

要求我们要准确翻译出文言文句子的的意思。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准确地理解原文,是进行今译的基础。

原文理解错了,译文当然就不能准确。

还有一点,古汉语的一些词,有常见意义,也有特指意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要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意义。

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中的“进”和“退”,是特指在朝做官和免官下野,但是若不能正确理解“进、退”的特指意义,那么翻译就会不正确。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2.掌握关键词汇及长句理解;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解读文本;4.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兴衰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

3.讲解重点词汇和长句理解:a.重点词汇:飞翔、邈远、气势恢宏、壮观、旷世、沧桑、风化等。

通过课件呈现词汇解释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b.长句理解:解读一些难句,并与学生共同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二课时:1.思考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帮助进一步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

b.通过阅读《岳阳楼记》,你对国家民族兴衰的问题有何思考?你对人生价值有何思考?2.文学鉴赏:a.讨论“水面下面一万八千丈,楼下地上六十余丈”这一描写如何体现范仲淹的艺术手法。

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岳阳楼记》中的一段描写进行诵读,其它同学回答诵读学生的描写是通过什么手法体现了岳阳楼的气势和魅力。

第三课时:1.反思欣赏:播放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岳阳楼的印象与感悟。

2.小结:归纳总结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强调学生成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在导入环节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讲解关键词汇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思考问题讨论和文学鉴赏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理解作家的艺术手法。

3.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思考问题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民族兴衰的问题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4.教学反思还需加强个案分析,发现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教案题目:《岳阳楼记》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4. 学会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景色和思想感受。

5.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复印相关课文材料。

2.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教学板书。

3. 学生练习册或复习教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并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和作者。

2. 引发学生对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理解(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2. 分发复印的《岳阳楼记》文本,带领学生一起默读。

3. 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作者以什么视角来描写岳阳楼的美景?b. 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是什么?c. 文章的结构如何?有哪些修辞手法?d. 如何理解文章中提到的“读罢秦愁,跃马踏破骊山”的意义?4. 分组展示回答并进行全班讨论。

词汇与表达(15分钟):1. 介绍并讲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2. 利用词汇练习或游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

3. 分发练习册或复习教材上的词汇练习,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写作训练(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探讨这些元素对文章的影响。

2.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结合对岳阳楼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

3.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想法。

4.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合适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向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鼓励学生分享对文章和写作过程的感受和体会。

3.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作业(2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岳阳楼记》读后感,并指导学生如何组织写作内容。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复习《岳阳楼记》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篇古文的理解,并通过阅读理解、词汇与表达、写作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阅读能力。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岳阳楼记》的主要内容、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岳阳楼记》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和思想。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岳阳楼记》,梳理知识点。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言文句型和词汇,进行讲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及其生平和思想。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岳阳楼记》,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言文句型和词汇,进行讲解和分析。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岳阳楼记》,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文章,了解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回顾课堂教学过程,评估教学节奏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3. 知识点讲解:反思教学过程中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是否需要进一步强化。

八、教学拓展1. 相关文学作品的欣赏:推荐学生阅读与《岳阳楼记》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滕王阁序》、《醉翁亭记》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文学特点及历史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文学特点及历史价值。

(2)教学难点:文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与翻译,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岳阳楼记》的价值所在。

2.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文中的生僻词语、句式等。

2.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2.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2)讲解文中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2.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课堂小结3.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岳阳楼记》的特点和价值。

3.2 强调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学习内容,做好预习工作。

四、课后作业4.1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4.2 总结《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

4.3 写一篇关于《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5.1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

5.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3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翻译准确性、短文内容的合理性等。

6.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内容等方面,评价学生对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复习要点
1、课前检测
(1)、文学常识掌握情况检查。

请一名同学板书介绍本文的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朝,家,选自。


(2)、课文内容理解检查。

学生完成板书内容。

A、描写岳阳楼雄伟壮观的语句是:。

B、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C、表达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2、字词
(1)通假字自己整理。

(2)、重点实词。

(3)、一词多义的归纳与整理。

3、古今异义词的归纳及整理。

4、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翻译句子。

(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微斯人,吾谁与归。

5、表达方式、写作方法
6思想感情
7、中考链接
(三)、总结本节,布置作业。

岳阳楼记
范仲淹
1、作者简介
2、A、描写岳阳楼雄伟壮观的语句是:。

B、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C、表达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3、文言实词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岳阳楼记》课堂教学导学案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是朝。

二、重点解词
1、谪守增其旧制: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前人之述备矣:大观:
迁客骚人作文
胜状旧制
2、山岳潜形:薄暮冥冥:翔集:
岸芷汀兰:长烟一空:何极:
樯倾楫摧:把酒临风:郁郁:
静影沉璧:春和景明:潜行
忧谗畏讥:浮光跃金:偕忘
3、微斯人:吾谁与归:不以物喜:
或异二者之为予尝求古仁人进退
三、一词多义
通:鸣之不能通其意政通人和北通巫峡
和:春和景明政通人和
或:而或长烟一空浊浪排空
一:长烟一空一碧万顷
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闻达于诸侯
四、古今异词
横,国,宠,南极
五、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译: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译:
六、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
(2)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七、中考链接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3)交欢;结为好友。

交,结交。

欢,友好关系。

(4)姝:美女。

(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

主上,皇帝。

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

(6)却:推辞。

(7)初:当初。

(8)第:府第,住宅。

(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为:(2)吴玠素服飞素:
(3)饰名姝遗之遗:(4)玠益敬服益: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
4.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1)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

(2)龚自珍《已亥杂诗》:。

5.《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腾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诫对方也有自勉之意;乙文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对以上观点,联系今天的现实,你有新的理解?请谈一谈。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有一幅描写岳阳楼的著名楹联,其上联写道:"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每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写了四位著名历史人物与岳阳楼有关的四件著名的事:杜甫的诗、范仲淹的文、滕子京的政绩、吕洞宾的轶事。

其中关于范仲淹的文,没有直说他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而是只说其"两字关情"——“忧乐”将一篇三百六十多字的著名文章归结为两个字,而这两个字之所以要紧,只因一个情。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想到了上面的一副楹联,同时结合本次教研的活动的主题,可以说我感触颇深。

首先,两位老师都能紧紧围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注重文言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本堂课的重点紧紧围绕着文言实词、古今异词、一次多义、通假字等文言基本的字词处理模式进行。

其次,朱老师的课和王老师的课上的都很实在,符合九年级语文课堂的特点。

很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特别是王老师得课兼顾了全体,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的可做,都能有所收获,特别是在课堂上关注了后进生。

再次,两位老师对于课标的把握很是到位的,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
求。

朱老师的男女对抗赛,王老师得小组合作学习,都充分体现了新的课改的精神和要求。

最后,本次教研活动对我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很大,对我今后语文文言课的复习指明了道路。

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更进一步地向本组的语文老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争取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