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及反思 齐九龙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清课文思路,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深刻理解作者的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复习重点】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复习难点】理清课文思路,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复习过程】一、导入大家知道古代四大名楼吗?(出示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导入本文)二、背诵课文8、而或长烟一空一:9、把酒临风把:10、不以己悲以: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归: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进:退:2、通假字1、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一词多义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夫环而攻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极南极潇湘4、或而或长烟一空感极而悲者矣或异二者为六、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指生回答,其余生补充,师再强调。
七、积累成语学生回答,师小结政通人和浩浩汤汤一碧万顷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百废具兴八、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内容,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2)在第二段中找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其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
(4)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归纳:九、小结主题与层次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明确。
1、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引导语:《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的常考知识点,小编已经整理好了关于《岳阳楼记》复习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一、课前诗歌默写。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复习过程:1.学生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的名句。
2.复习作家和作品背景,以及作品主题。
3.重要词语理解。
(学生分组回答)(1)增其旧制:(2)横无际涯(3)朝晖夕阴: (4)大观:(5)前人之述备矣:(6)山岳潜形:(7)薄暮冥冥:(8)翔集:(9)岸芷汀兰:(10)长烟一空:(11)何极:(12)樯倾楫摧:(13)郁郁: (14)把酒临风:(15)微斯人:(16)吾谁与归:教师总结:复习文言文中的词语时,请大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字的区分和词义的掌握。
不同词性,不同的语境词语的意思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里是中考(4分题)的必考内容。
4.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13)微斯人,吾谁与归?(学生抢答)教师总结: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句子还是必考题。
要求我们要准确翻译出文言文句子的的意思。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准确地理解原文,是进行今译的基础。
原文理解错了,译文当然就不能准确。
还有一点,古汉语的一些词,有常见意义,也有特指意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要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意义。
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中的“进”和“退”,是特指在朝做官和免官下野,但是若不能正确理解“进、退”的特指意义,那么翻译就会不正确。
第11课《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主题型复习课【课标分析】1.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2.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6.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
文辞具美,骈散结合。
作者以简明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劝勉友人,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
本节复习课,既要夯实基础,严格落实学生对字词、句子意思的考查,还要重视能力提升,引导学生学会体悟思想情感,并进行勾连,学会理解某一类型文章的主题,或把握与范仲淹相似的人物形象,进而获得知识的积累、学法的提升和精神的滋养。
【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功底,对于学习过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背诵、记忆能力。
但由于学生自身阅历尚浅,对于本文的写作目的及文中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不能准确感悟理解,因此本节复习课的重点在于加深学生对于范仲淹情怀志向的深刻领悟,并由此推广至同类主题的文本理解中。
【教学目标】1.完成本文的记诵积累,掌握重点字词、句式,快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基本内容,体悟思想情感。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教案题目:《岳阳楼记》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4. 学会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景色和思想感受。
5.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复印相关课文材料。
2.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教学板书。
3. 学生练习册或复习教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并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和作者。
2. 引发学生对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理解(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2. 分发复印的《岳阳楼记》文本,带领学生一起默读。
3. 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作者以什么视角来描写岳阳楼的美景?b. 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是什么?c. 文章的结构如何?有哪些修辞手法?d. 如何理解文章中提到的“读罢秦愁,跃马踏破骊山”的意义?4. 分组展示回答并进行全班讨论。
词汇与表达(15分钟):1. 介绍并讲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2. 利用词汇练习或游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
3. 分发练习册或复习教材上的词汇练习,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写作训练(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探讨这些元素对文章的影响。
2.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结合对岳阳楼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
3.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想法。
4.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合适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向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鼓励学生分享对文章和写作过程的感受和体会。
3.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作业(2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岳阳楼记》读后感,并指导学生如何组织写作内容。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复习《岳阳楼记》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篇古文的理解,并通过阅读理解、词汇与表达、写作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阅读能力。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岳阳楼记》的主要内容、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岳阳楼记》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和思想。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岳阳楼记》,梳理知识点。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言文句型和词汇,进行讲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及其生平和思想。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岳阳楼记》,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言文句型和词汇,进行讲解和分析。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岳阳楼记》,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文章,了解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回顾课堂教学过程,评估教学节奏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3. 知识点讲解:反思教学过程中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是否需要进一步强化。
八、教学拓展1. 相关文学作品的欣赏:推荐学生阅读与《岳阳楼记》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滕王阁序》、《醉翁亭记》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全国通用

《某某楼记》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重点字词(实词、虚词)2、巩固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二、重点难点:1、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句式。
2、本文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重点名句的理解三、复习时间:1、复习文体: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学生回答已学过的“记”)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像《某某楼记》。
2、复习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X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某某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
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X文正公集》里。
X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时X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3、复习并朗读课文:谪(zhé)属(同“嘱”zhǔ)淫(yín)霏(fēi)樯(qiáng)楫(jí)冥(míng)谗(chán)偕(xié)4、复习实词: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一词多义(1)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2)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面山而居:居住。
(3)通:政通人和:顺利。
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北通巫峡:通达。
中通外直:贯通。
(4)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谋求。
(5)为:及为忠善者:动词,做或异二者之为:动词,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动词,做,担任。
俱为一体:动词,是。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当作。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岳阳楼记复习教学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岳阳楼记》全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结构、修辞手法等,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全文背诵《岳阳楼记》。
2.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结构、修辞手法等。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
2. 文中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词语的解释。
3. 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岳阳楼记》,查找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词语的解释,理解文章内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结构、修辞手法等,共同解决问题。
3. 讲解示范:教师对文中重点句子进行讲解,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正确背诵和朗读。
4.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范仲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查找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词语的解释,理解文章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结构、修辞手法等,共同解决问题。
4. 讲解示范:教师对文中重点句子进行讲解,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正确背诵和朗读。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全文背诵《岳阳楼记》,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让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岳阳楼的文章,如《岳阳楼记》的不同版本,或者其他文人墨客的作品,进行对比学习,体会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2. 文化传承:讲解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岳阳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岳阳楼记复习教学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学教案(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岳阳楼记复习教学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教学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同学复习方法。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的写景和中心进行迁移,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复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同学复习方法。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难点:
1、表述与迁移。
●复习方法:
1、练习法;
2、分类整理法;
3、提问法;
4、重点强化法等。
●复习环节:
字词练习----句子复习----理解课文内容----迁移练习----课文理解练习
●教学过程:
一、齐背课文
二、字词练习
1、做练习篇子;
2、订正打分;
3、强调易错的字词;
4、总结归类,教给学生复习方法。
三、翻译句子
1、出示要翻译的句子;
2、逐个进行翻译;
3、这些句子的`特点,教给学生抓重点句的能力。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各段段意;
2、文章的行文思路;
3、文章的中心。
五、内容迁移
1、景物的迁移;
2、中心的迁移。
六、段落阅读
1、学生独立思考
2、明确答案。
七、作业:1、把九个重点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2、按照老师教给的复习字词和句字的方法复习《出师表》。
八、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汤头沟中学齐九龙
一、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藤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概,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景,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千载传诵,读之令人慨然。
语言优美有韵,内容情景交融,是一赏读名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文言文阅读中灵活运用文言词语。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我国古典汉语的博大精深。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2.培养学生对重点文言语句的赏析能力。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早已成为我们同学与人交谈和作文中熟连运用的良言佳句了。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入世态度一度令我们景仰。
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带着景仰之情重读《岳阳楼记》(板书),重温范仲淹的旷达胸怀。
(二)自主学习方案
1、课前检测
(1)、文学常识掌握情况检查。
请一名同学板书介绍本文的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朝,家,选自。
)
(2)、课文内容理解检查。
学生完成板书内容。
A、描写岳阳楼雄伟壮观的语句是:。
B、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C、表达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2、小组探究学习
小组为单位,分段研读课文重点实词,先记忆,再合上课本默写,达到训练、记忆文言词语的目的。
(1)、小组为单位,研读记忆1、2段重点实词。
完成学案二题第一部分。
A、注意“观”的翻译。
B、通假字自己整理。
(2)、小组为单位,研读记忆3、4段重点实词。
完成学案二题第一部分。
(3)、小组为单位,研读记忆5、6段重点实词。
完成学案二题第一部分。
3、一词多义的归纳与整理。
4、古今异词的归纳及整理。
5、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翻译句子。
(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中考链接
(三)、总结本节,布置作业。
岳阳楼记
范仲淹
1、作者简介
2、A、描写岳阳楼雄伟壮观的语句是:。
B、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C、表达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3、文言实词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岳阳楼记》课堂教学导学案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是朝。
二、重点解词
1、谪守增其旧制: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前人之述备矣:大观:
迁客骚人作文
胜状旧制
2、山岳潜形:薄暮冥冥:翔集:
岸芷汀兰:长烟一空:何极:
樯倾楫摧:把酒临风:郁郁:
静影沉璧:春和景明:潜行
忧谗畏讥:浮光跃金:偕忘
3、微斯人:吾谁与归:不以物喜:
或异二者之为予尝求古仁人进退
三、一词多义
通:鸣之不能通其意政通人和北通巫峡
和:春和景明政通人和
或:而或长烟一空浊浪排空
一:长烟一空一碧万顷
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闻达于诸侯
四、古今异词
横,国,宠,南极
五、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译: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译:
六、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
(2)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七、中考链接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节选自《宋史》)
『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3)交欢;结为好友。
交,结交。
欢,友好关系。
(4)姝:美女。
(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
主上,皇帝。
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
(6)却:推辞。
(7)初:当初。
(8)第:府第,住宅。
(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为:(2)吴玠素服飞素:
(3)饰名姝遗之遗:(4)玠益敬服益: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
4.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1)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
(2)龚自珍《已亥杂诗》:。
5.《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腾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诫对方也有自勉之意;乙文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对以上观点,联系今天的现实,你有新的理解?请谈一谈。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有一幅描写岳阳楼的著名楹联,其上联写道:"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每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写了四位著名历史人物与岳阳楼有关的四件著名的事:杜甫的诗、范仲淹的文、滕子京的政绩、吕洞宾的轶事。
其中关于范仲淹的文,没有直说他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而是只说其"两字关情"——“忧乐”将一篇三百六十多字的著名文章归结为两个字,而这两个字之所以要紧,只因一个情。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想到了上面的一副楹联,同时结合本次教研的活动的主题,可以说我感触颇深。
首先,两位老师都能紧紧围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注重文言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本堂课的重点紧紧围绕着文言实词、古今异词、一次多义、通假字等文言基本的字词处理模式进行。
其次,朱老师的课和王老师的课上的都很实在,符合九年级语文课堂的特点。
很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特别是王老师得课兼顾了全体,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的可做,都能有所收获,特别是在课堂上关注了后进生。
再次,两位老师对于课标的把握很是到位的,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朱老师的男女对抗赛,王老师得小组合作学习,都充分体现了新的课改的精神和要求。
最后,本次教研活动对我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很大,对我今后语文文言课的复习指明了道路。
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更进一步地向本组的语文老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争取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