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 中国文化概论(答案) 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众多方面,从文学、哲学到音乐、绘画等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中国文化概论的一些考试题目及答案,并解析每个答案的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选择题1.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文学和艺术B. 哲学和宗教C. 历史和文化传承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解析: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等多个方面。
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全面理解中国文化。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文化的起源?A. 商朝的建立B. 夏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元朝的建立答案:B. 夏朝的建立解析: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
夏朝时期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不包括下列哪位?A. 貂蝉B. 王昭君C. 杨贵妃D. 赵飞燕答案:D. 赵飞燕解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指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和西施。
她们都以美貌著称,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非常重要。
文人不仅仅是指写作或从事文学艺术的人,而是指那些有文化修养和学问的人。
古代文人通过文学创作和官员的身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2.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个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使得文人士子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进而影响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价值。
答案: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一直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
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价值观、尊老敬老的传统等仍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艺术和哲学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持续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赣南师学院美河绪论一、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涵。
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
A. 儒家文化B. 道家文化C. 法家文化D. 阴阳五行学说答案:D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的是()。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
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易、乐、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经、史、子、集、诗、词答案:A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5. 中国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属于历史小说的是()。
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7.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形容的是()。
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8.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答案:A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的是()。
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苏州的是()。
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狮子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是()。
A. 和谐B. 忠诚C. 孝道D. 礼仪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易经》E. 《春秋》答案:ABDE3.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
A. 金B. 木C. 水D. 火答案:ABCDE4.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礼记》答案:ABCD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1)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9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从般墟卜辞来看,般商时期已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的创造,这种神叫()A)“日神”B)“月神”C)“上帝”D)“星神”答案:C解析:2.[单选题]中国化的创造主体为( )。
A)汉族B)中原地区民族C)中华民族D)黄河流域民族答案:C解析:3.[单选题]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赋代表作品有《阿房宫赋》. 《____》、《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等。
A)《子虚赋》B)《洛神赋》C)《登楼赋》D)《秋声赋》答案:D解析:4.[单选题]按照文化的划分标准,建筑文化属于?A)制度层B)器物层C)心理层D)行为层答案:B解析:5.[单选题]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 )A)第一个温暖期量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答案:D解析:6.[单选题]以下属于墨家代表人物的是?答案:B解析:7.[单选题]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答案:A解析:8.[单选题]“三武灭佛”之后,____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A)三论宗B)天台宗C)法相宗D)禅宗答案:D解析:9.[单选题]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均使用的学科领域是( )A)国别文化学B)文化哲学C)人类文化学D)民族文化学答案:C解析:10.[单选题]中国古建筑以什么为主要建筑材料()A)木材B)石材C)芦苇D)竹子答案:A解析:11.[单选题]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_______。
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答案:D解析:12.[单选题]在仁的丰富道德内涵中,其核心是()A)恭信B)忠孝C)宽惠13.[单选题]“文景之治”出现于()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答案:B解析:14.[单选题]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_______。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A. 封闭性B. 包容性C. 排他性D. 单一性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3.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其主要著作是(A)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D)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6.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草原丝绸之路D. 空中丝绸之路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个省份?(A)A. 四川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小说?(D)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B.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9. 中国古代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C)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10.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著称的是(B)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1.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D)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12.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A. 立夏B. 立春C. 立秋D. 立冬1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省的是(B)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省的是(C)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江苏省的是(A)A. 拙政园B. 留园C. 个园D. 豫园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绣”中,以“双面绣”著称的是(D)A. 苏绣B. 蜀绣C. 粤绣D. 湘绣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瓷”中,以“青花瓷”著称的是(A)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1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著称的是(B)A. 歙砚B. 端砚C. 洮砚D. 澄泥砚1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曲”中,以“高山流水”著称的是(A)A. 古琴曲B. 琵琶曲C. 古筝曲D. 二胡曲2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茶”中,以“龙井茶”著称的是(A)A. 杭州B. 武夷山C. 安溪D. 黄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狭义的文化又称()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A.大兴水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C.财政政策D.宗教政策E.语言文字政策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E.湘江以北地区28.夏人的大本营包括()A.豫西B.楚西C.晋南D.鲁西E.越北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A.元宵B.米饭C.月饼D.馒头E.粥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A.纳采、问名、纳吉B.定聘、拜天地、闹洞房C.问话、拜堂、回门D.纳征、请期、亲迎E.分大小、拜舅姑、庙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传统32.名家33.永嘉之乱34.七巧板35.郡县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多元性与包容性B.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C. 封闭性与开放性D. 传统性与现代性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报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话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计算机答案:A3.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4.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
A. 道B. 德C. 无为D. 自然答案:A5.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其核心是()。
A. 法B. 术C. 势D. 刑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兼爱B. 非攻C. 节用D. 尚贤答案:A7.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兵法B. 兵势C. 兵形D. 兵略答案:A8.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核心是()。
A. 阴阳B. 五行C. 阴阳五行D. 五行相生相克答案:C9. 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经络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核心是()。
A. 抒情B. 叙事C. 议论D. 描写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其核心是()。
A. 笔墨B. 线条C. 色彩D. 构图答案:A12.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其核心是()。
A. 木结构B. 石结构C. 砖结构D. 土结构答案:A13.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其核心是()。
A. 自然B. 人文C. 宗教D. 政治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其核心是()。
A. 唱B. 做C. 念D. 打答案:A15.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其核心是()。
A. 民俗B. 民间C. 民艺D. 民情答案:A16.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是()。
A.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答案:B1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偏向东北的一支称为(
A.通济渠
B.永济渠
C.广济河
D.金水河
2.盘庚迁殷后,在河南北部安阳平原建立起政治中心,由此迅速走向强大,达到鼎盛是在A.祖乙时期
B.祖丁时期
C.武乙时期
D.武丁时期
3.辛亥革命以后,新式理发业的商业标志为(
A.字号
B.头像
C.灯具
D.广告
4.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属于服饰的(
A.信仰标志
B.阶层标志
C.仪礼标志
D.政治标志
5.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古代十六尺宽的标准路称为(
A.径
B.畛
C.涂
D.道
6.“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的修辞格属于(
A.析字
B.回文
C.顶真
D.对偶
7.汉字与姓名有内在联系,如“牛得草”、“马识途”等属于(
A.“为长者讳”
B.“名字相应”
C.“名因姓取”
D.“有名省形制字”
8.佛教在中国的繁荣阶段是(
A.东汉魏晋时期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9.世界上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占(A.5%以上
B.10%以上
C.15%以上
D.20%以上
10.楷书书写单位的基本类型有(
A.八种
B.六种
C.七种
D.五种
11.把汉语共同语称为“雅言”是在(
A.唐代
B.汉代
C.春秋时代
D.元代
12.在现行少数民族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A.藏文
B.彝文
C.蒙古文
D.锡伯文
13.有文献可考的周代乐器多达(
A.50余种
B.60余种
C.70余种
D.80余种
14.《农政全书》的作者是(
A.蒲松龄
B.吴敬梓
C.孔尚任
D.徐光启
15.下列属于清代文学作品的是(
A.《金瓶梅》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16.历史上,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
A.宋朝初期
B.元朝中期
C.清朝后期
D.明朝前期
17.“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发生在(
A.周武王时期
B.周文王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18.在南宋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周敦颐
B.张载
C.程颐
D.朱熹
19.在我国民间,龙抬头日是指(
A.正月初一
B.二月初二
C.六月初六
D.七月初七
20.在封建社会中,天子与后妃乘坐的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称为(
A.轩
B.栈车
C.路
D.舆轿
21.《札记·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这说明,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
A.人文
B.自然
C.天文
D.地理
22.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现象
D.文化内涵
23.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
A.汉代的董仲舒
B.唐代的刘禹锡
C.宋代的张载
D.战国时代的荀子
24.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A.以砖结构为主
B.以木结构为主
C.以石结构为主
D.以前后对称为主
25.在两汉选官的察举方式中,注重学问的科目是(
A.贤良方正
B.茂才
C.孝廉
D.明法
二、填空题
26,关于文化的分科,两分法是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
27.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中国古代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尧、舜。
28.儒家的创始人是
29.重农主义在我国时期成为国家基本国策。
30.进士科与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
31.我国古代地神祭祀主要包括、社稷祭祀和山川祭祀等。
32.孟子把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夫妇、兄弟、君臣、朋友。
33.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一词来表示的。
34.《大学》提出教育的八个步骤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
35.唐代舞蹈以健舞和最为流行。
三、名词解释
36.家族
37.人生仪礼
38.广义文化
39.摊丁入亩
40.什伍里甲制度
四、简答题
41.简述中国服饰形制的基本类型。
42.简述中国古代社会家训族规的主要内容。
43.文字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44.简述社区文化活动的历史价值。
45.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
五、论述题
46.试述唐朝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
47.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 D
C A
D B C C D D C B C D B C A D B C A B C B A
二、填空题
26.精神文化27.高辛28.孔子29.西汉30、明经科31.大地祭祀32.父子33.君子34.齐家35.软舞
三、名词解释
36.家族: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37.人生仪礼: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在一个家庭成员的幼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人生阶段,要分别举行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
38.广义文化: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9.摊丁入亩:清朝康熙年间进行的赋税改革。
“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摊丁入亩刺激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好处。
40.什伍里甲制度: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
什长,伍长负责闾里治安。
后代的里甲制却由此发展而来。
在这种严密的居民组织系统之下,人们的自由流动几乎不可能发生。
四、简答题
41.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衣着;第二,附属装饰品;(2分)第三,人体自身的装饰;(2分)第四,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2分)
42.内容涉及个人行为、家庭事务,宗族与其他相关社会事务。
(2分)家事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孝悌。
第二,耕读为本。
第三,修身。
第四,整肃门户。
(2分)第五,严守尊卑秩序。
第六,善择婚姻。
第七,慎选继子。
第八,丧葬宜俭。
(2分)
43.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服务于文化,同时又起了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
(2分)文字对文化的记载,可以使后代文化在借鉴前代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2分)文字的记载使文化交流更为便利,使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得以更快的发展。
文字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在文字对语言发展影响上。
(2分)
44.(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分)
(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2分)
(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
(2分)
45.(1)北方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
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
(2分)
(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
(2分)
(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
(2分)
五、论述题
46.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
(3分)唐朝对边地异族除那些侵扰边境者,如强大一时的突厥汗国进行军事打击外,一般都采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
其含义就是让这些部族自治。
(3分)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2分)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
(2分)
47.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
(3分)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2分)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导文化,(2分)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
(2分)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博大的胸襟,广泛借鉴东西方现代化先进国家的正反历史经验,并在借鉴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升华。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