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五和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BCD2. 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莎士比亚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又称为“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案:中秋节2.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字体包括楷、行、草、_______。
答案:隶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京剧的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丰富的角色类型、精致的舞台美术和音乐伴奏而闻名。
京剧的特点包括:唱、做、念、打的表演技巧;脸谱的使用;以及高度程式化的表演动作。
2. 请列举中国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复制更加快捷,知识得以广泛传播;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同时也促进了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指南针的发明则为航海和地理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特点包括: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强调茶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茶艺的社交功能。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不仅在传统的茶艺表演中得以传承,更通过茶馆、茶艺课程和茶文化节等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
五、案例分析题1.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特色表现在: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叙事技巧。
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同时,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A; C; D; A; D; B; C; D; D; B.二:多项选择ACD; AC; ABD; ACD; ABCD.三:名词解释九州:中国古文献《尚书》中的《禹贡》篇,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以上被称作九州。
分土惟三:语出《尚书》:“列爵惟五,封土惟三。
”指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宗法制下,天子封土于诸侯、诸侯封土于大夫、大夫封土于士的土地分封等级制度。
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对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乾嘉学派:清代考据之学兴旺,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
因为这样的工作哦在清朝乾隆和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被称为乾嘉学派。
四:简答题1.中国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有哪些?首先,历代统治者的大兴土木所造成的对林木滥砍滥伐,导致黄土水土流失严重,流沙含量不断增大。
其次,统治阶级片面的重农思想,导致大面积的牧场被开垦为农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大量的湖泊淤塞以至于消失。
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灾害更为严重。
再次,明清两代落后的治国思想及其腐败的政治,致使黄河与淮河的灾害愈发严重。
2. 分封制的历史作用有哪些?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统治者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面。
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3. 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重要战争分别是什么?在汉武帝数十年的对匈奴战争中,重要的战役有三次,分别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语言学-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doc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豳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文化属于DA.地域文化B.民族村文化C.华夏文化D.国别文化2.在中医“四诊”技术中,最主要的是DA.望B.闻C.问D.切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段文字出自BA.《礼记・中庸》B.《论语・雍也》C.《说苑・指武》D.《周礼》4.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划分民族的标志Z—是BA.文化的趋同与特色B.文化的差异与特色C.文化的地域特色D.文化的民族特色5.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满族文化B.朝鲜族文化C.汉族文化D.蒙占族文化6.秦汉时款,为防止匈奴进犯,边关要塞广种的树木是DA.杨树B.柳树C.松树D.榆树7.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DA.明朝前期B.明朝后期C.清朝前期D.清朝后期8.宋代首都东京汴梁指的是AA.开封B.扬州C.西安D.洛阳9.相对于世界通行的西方公历,中国还在使用传统的DA.回历B.藏历C.阳历D.阴阳合历10.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是BA.五服B.九族C.三代D.六亲L1.在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屮,汉族服饰屮的龙凤图案属于CA.职业标志B.政治标志C.信仰标志D.礼仪标志12.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家族体系的重心是AA.血缘关系B.姻缘关系C.阶级关系D.性別关系13.我国使用货币始于A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元明时期i4・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出自DA.秦始皇B.周文王C.商纣王D.汉高祖150道教的主要经典为BA.《易经》B.《道德经》C.《法华经》D.《涅絮经》16.夏朝的文化崇尚CA.文B.武C.忠D.义17.屮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根基是B八.诸子文学R.屈原文学 C.汉乐府诗歌 D.《诗经》18.从夏朝初期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19.汉代把它称为“泰一”,尊奉为“天神最高贵者”的是Ab北极星B.金星C.冥王星D.天王星20.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AA.小篆B.大篆C.隶书D.楷书21.汉字观念中,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是DA. “仓颉造字说”B. “黄帝奉天说”C.修辞神授说D. “河图洛书说”22.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AA.圣贤B.隐士C.君子D.忠臣23.盂子“仁政”学说的内容之一是CA.因材施教B.仁者爱人C.制民之产D.己所不欲,勿施予人24•“札”在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内容,当其指具体的礼节仪式时,称之为AA.礼仪B.礼制C.礼貌D.礼让25.在不随舜史时期,标志人类创造力的水平,也是生产力发展标志之一的是CA.绘画B.文具C.农具D.文字26.我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它是在:C 、A.我国的渤海B.我国的黄海C.我国的东海D.我国的南海27.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CA. 14世纪末B. 15世纪束C. 16世纪末D. 17世纪末28.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丽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5)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5)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9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禅宗最早传入朝鲜是在( )A)6世纪B)7世纪C)8世纪D)9世纪2.[单选题]陆氏“一型”完全是独立的创作,“一型”由陆人龙、陆云龙兄弟编刊( )等拟话本专辑。
A)《喻世明言》B)《警世通言》C)《醒世恒言》D)《型世言》3.[单选题]中国古代科学中, 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____。
A)天文学B)数学C)农学D)中医学4.[单选题]世界三大饮料是指A)咖啡、可可、茶B)咖啡、可乐、牛奶C)茶、可乐、牛奶D)茶、纯净水、牛奶5.[单选题]中式建筑的代名词是( )A)飞檐B)园林C)斗拱D)梁柱6.[单选题]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_______。
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山族7.[单选题]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 )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8.[单选题]在保护自然方面,“不违天时”观念的提出者是( )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9.[单选题]骈文句式以____为主。
A)三五B)四六C)四七D)四八10.[单选题]据《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其职掌反映古代很早就有_______。
A)宗法制度B)察举制度C)什伍里甲制度D)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11.[单选题]家族制度的形式有哪些A)世代公侯式B)累世同居式C)聚族而居式D)以上都是12.[单选题]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_______。
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13.[单选题]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的是____。
A)周公B)孔子C)孟子D)董仲舒14.[单选题]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_______。
A)韩非B)商鞅C)申不害D)李悝15.[单选题]墨家同( )学派同被视为“显学”A)佛家B)法家C)儒家16.[单选题]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专门关于泡茶用水的论述,书中认为最宜泡茶的水是A)泉水B)井水C)江水D)地下水17.[单选题]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墨子18.[单选题]我国第一部中药学专著是____。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A. 驾车B. 骑马C. 射箭D. 书法答案:A3.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 苏轼的《赤壁赋》答案:A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童试答案:C5.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是:A. 藏医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6.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灵渠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是:A. 四合院B. 土楼C. 吊脚楼D. 窑洞答案:B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9.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提出“性善论”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10.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E. 《易经》答案:ABCDE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包括: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嵩阳书院D. 应天府书院E. 石鼓书院答案:ABCD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B. 商C. 角D. 徵E. 羽答案:ABCDE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E. 鹳雀楼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卷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单选题(共36题,共72分)1.中国西式广告出现于()A.明代中后期B.清代初期C.清代中期D.晚清时期ABCD正确答案:D2.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A.神农B.陶弘景C.孙思邈D.李时珍ABCD正确答案:B3.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ABCD正确答案:B4.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A.太师、太傅、太保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门下D.太尉、太常、太仆ABCD正确答案:C5.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A.冠、婚、丧、祭、乡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家D.吉、凶、宾、军、嘉ABCD正确答案:D6.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A.周代周公B.春秋孔子C.西汉董仲舒D.宋代张载ABCD正确答案:D7.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A.陶弘景B.张鲁C.张道陵D.葛洪ABCD正确答案:A8.“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A.仁爱孝悌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D.真诚有信ABCD正确答案:C9.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格物、致知、诚意C.诚意、正心、修身D.齐家、治国、平天下ABCD正确答案:A10.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A.《步辇图》B.《清明上河图》C.《天王送子图》D.《簪花仕女图》ABCD正确答案:B11.《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
”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A.场合B.对象C.时机D.分寸ABCD正确答案:D12.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秦代D.唐代ABCD正确答案:C13.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A.佛教的传入B.伊斯兰教的传入C.基督教的传入D.犹太教的传入ABCD正确答案:A14.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A.60 年代B.70 年代C.80 年代D.90 年代ABCD正确答案:C15.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A.齐国的管仲B.魏国的李悝C.郑国的子产D.秦国的商鞅E.赵国的赵鞅ABCDE正确答案:ABD16.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5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2.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这位“天师”是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3.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4.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天象观B.勤农观C.占验观D.地利观5.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张衡B.毕昇C.祖冲之D.蔡伦6.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7.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陈寅恪D.钱穆8.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9.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1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11.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A.1482 年B.1582 年C.1682 年D.1782 年12.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事象D.文化观念13.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A.公元 6 世纪B.公元 8 世纪C.公元 12 世纪D.公元 16 世纪14.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D.杂家思想15.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仁B.义C.礼D.智16.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车族17.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8.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A.“世界高原”B. “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D.“屋脊世界”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20.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二.问答题(共2题)1.文化涵2.传统文化第2卷一.单选题(共20题)1.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2.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A.白虎观会议B.熹平石经C.三体石经4.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孙子》B.《尚书》C.《春秋》D.《诗经》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6.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A.归宿B.过程C.发展D.资源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A.孝B.仁C.义D.礼8.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A.木结构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10.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1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12.《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D.徐中舒13.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之乱14.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5.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出人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16.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A.第一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D.第四个寒冷期17.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18."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A.《书》B.《乐》C.《礼》D.《易》19.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0.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二.问答题(共2题)1.文化事象2.狭义文化第1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参考答案: D2.参考答案: A3.参考答案: C4.参考答案: B5.参考答案: D6.参考答案: B7.参考答案: C8.参考答案: C9.参考答案: C10.参考答案: A11.参考答案: B12.参考答案: C13.参考答案: C14.参考答案: B15.参考答案: A16.参考答案: C17.参考答案: B18.参考答案: B19.参考答案: C20.参考答案: D二.问答题1.参考答案: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 , 称为事物的文化涵。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B. 中国文化起源于封建社会C. 中国文化起源于奴隶社会D. 中国文化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3. 下列哪位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B4.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文、数D. 礼、乐、射、御、文、画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6.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重要的节日,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A. 清明节B. 重阳节C. 母亲节D. 腊八节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三大类别:主流文化、_____文化和民间文化。
答案:精英2.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_____》。
答案:孟子3. 中国古代的“三大战役”是:_____、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答案:赤壁之战4. 中国古代的“六艺”中,_____是指书法艺术。
答案:书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岳阳楼、_____、鹳雀楼、滕王阁。
答案:黄鹤楼三、简答题1. 请简述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答案: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义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强调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智是指知识和智慧,强调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信是指诚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实。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周代人们按照四时祭祀祖先,其中春祭叫( D )。
[A] 烝[B] 禘[C] 尝[D] 礿
2、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文化类型,其中不包括( D )。
[A]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B]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C]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D] 东南沿海渔业文化
3、《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作者是道士( B )。
[A] 葛洪[B] 孙思邈[C] 陶弘景[D] 李时珍
4、经学起源于( B )。
[A] 秦代[B] 汉代[C] 南北朝[D] 隋朝
5、“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行缓慢,( B )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道光
6、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是( C )。
[A] 班固[B] 贾谊[C] 郑玄[D] 张衡
7、词这种特殊的诗体产生于( B )。
[A] 中唐[B] 初盛唐[C] 盛唐[D] 晚唐五代
8、孔子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体现了( A )的美德。
[A] 修己慎独[B] 克己奉公[C] 勤俭廉正[D] 谦和好礼
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C )。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辩证思维[D] 整体思维
10、宋明新儒学具有宗教色彩,是一种儒学化了的( D )。
[A] 道学[B] 墨家学说[C] 法家学说[D] 佛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墨家的思想核心是(ABCD )。
[A] 兼爱[B] 尚同[C] 尚贤[D] 非乐
12、名家的代表人物有(AB )。
[A] 邓析[B] 公孙龙[C] 邹衍[D] 董仲舒
13、两汉选官的方式有(ABC )。
[A] 察举[B] 征辟[C] 考试[D] 世袭
14、我国居住用房的形式有(ABCD )。
[A] 半穴式[B] 土木结构式
[C] 井干式[D] 干栏式
15、下列文章属于“本物”大赋的有(BCD )。
[A] 《归田赋》[B] 《七发》[C] 《子虚赋》[D] 《二京赋》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
号处。
16、旧石器文化遗址中的石祖、陶祖属于男性生殖崇拜物。
( F )
17、《西厢记》、《汉宫秋》是元杂剧中讴歌爱情的作品。
( F )
18、文化即自然的人化。
(T )
19、就艺术类型而言,可以说,道家重阳刚之美,儒家重阴柔之美。
( F )
20、定形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行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
(T )
21、《金瓶梅》是明代长篇小说,多淫词秽语,谈不上文化价值和艺术成就。
(F )
22、魏晋时期,玄学与道教合流,形成了“六家七宗”。
F
23、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
(T )
24、用麦磨面的粮食加工方法是秦汉以后由内地传到西域的。
( F )
25、宋代官学系统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等级差别不断增大,
限制了寒素子弟脱颖而出。
( F )
26词起源于市井歌谣。
(T )
27、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并称唐代楷书四大家,艺术造诣极高,把唐楷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
( F )
28、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生命与个体自由予以了更多的关注。
(T )
29、董仲舒在《传习录》中对道德理性之外的事实表示了贬抑的态度:“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 F )
30、“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 F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是什么。
第一,散点透视。
就是不受一个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任何东西。
也就是把作者的思想靠迁入对象之中,以深切体会对象的情感和状况。
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以大观小,以小见大。
即“神仪在心。
”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以大观小,一目了然。
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的精神仪态上表现出来。
第三,遗貌取神,就是说绘画不仅着重形似,更着重神似,而且神似比形似更重要。
第四,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
中国绘画不重视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阳光的影响而所起的变化。
设色比较单调,主要是用平面色彩表示事物的各个方面。
这与西方绘画注重色调的明暗不同。
32、简述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33、简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基础主要在于两点:土地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包括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的权力,同时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3、皇帝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官僚制度的趋向是皇帝任用亲信随从以取代和驾空庞大的官僚机构。
4、中央对人身控制严密:(1)最早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如“什伍组织”,把百姓编入什伍之中;再如商鞅“连坐法”,把伍、什通过户籍办法编制起来,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试论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三大影响。
1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注意前面是先分自然和人文,再从人文中分出经济和社会文化)
2 、地理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严格区分越来越难。
3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4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
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
(注意:这一条很可能考简答题,简记:为人类决定一切生物能量守恒一切活动)
5 、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的活动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
因为第一它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6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
8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
9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11、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13、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