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初三)科学课件 泌尿系统
合集下载
《第四章泌尿系统》PPT课件

h
15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2)
• 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善待自己时,就立刻去做,老年 人有时候是无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 年纪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小孩子从小就告诉他,养 你到高中,大学以后就要自立更生,要留学,创业, 娶老婆,自己想办法,自己要留多一点钱,不要为了 小孩子而活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我的学长 去年丧妻。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但是死亡的到来不总是如此。学长说他太太最希望他 能送鲜花给他,但是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 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这 不是太蠢愚了吗?!
/611696569
h
12
附赠人生心语
h
13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
h
14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1)
• 我们都老得太快 却聪明得太迟
• 把钱省下来,等待退休后再去享受
• 结果退休后,因为年纪大,身体差,行 动不方便,哪里也去不成。钱存下来等 养老,结果孩子长大了,要出国留学, 要创业做生意,要花钱娶老婆,自己的 退休金都被拗走了。
第四章 泌尿系统
组成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h
1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 似蚕豆
肾分上、下端,内、外侧缘 和前、后面 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 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 由结缔组织包在一起
h
2
二、肾的构造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肾髓质
皮质
肾小盏 肾动脉
h
22
成功人生的十堂课
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人生成功第1课
•
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就结束了。
泌尿系统ppt课件

出球小动脉 球后毛细血管网 利于重吸收功能
肾小管周围
22
二、输尿管
三、膀胱
四、尿道
23
第二节 尿生成的过程
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方式:
1. 排出机体大部分的代谢终产物和异物。
2. 调节细胞外液量与渗透压。
3. 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24
•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 重吸收 集合管 肾小管 分泌 集合管 原尿
终尿
25
尿生成的过程
26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当血液流经肾 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透过 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血浆超滤液(原尿)
27
(一)滤过膜的结构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C 滤过膜
窗孔50-100nm
非细胞性基底膜 网孔(决定通透性)2-8nm 肾小囊脏层上皮C (足C)
原因:滤过膜各层中含有很多带负电荷的物 质,主要为糖蛋白。
31
不同的分子有效半径和带不同电荷右旋糖酐的过滤能力
滤过能力的值为1.0:表示能自由滤过;0则表示不能滤过 32
(三)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滤过的动力 - 滤过的阻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在逐渐变小
10
入球小动脉管径>出球小动脉管径
肾小球
(毛细血管球)
肾小球压高 形成原尿
肾 小 体 肾小囊
壁层
脏层→足C
包绕肾小球
与近曲小管相连
11
(2)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泌尿系统》PPT课件

肾
小
远曲小管
管
各
段
结
构
模
式
图
远端小管
直部
20
直集合管
肾
肾单位
①近端小管:最长、粗 • 近曲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LM: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核
大而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 (brush border),基部有纵纹 EM:游离面大量密集的微绒毛,顶小管、 顶小泡;侧面有侧突;基部有发达的质膜 内褶、线粒体、钠泵
56
变移 上皮 固有膜
内纵肌
中环肌
外纵肌 浆膜
2021/左8/17:膀胱壁模式图 右:变移上皮光镜像
57
本章重点
• 肾的一般结构(皮质,髓质,皮质迷路, 髓放线等)
• 肾单位的组成,各部分的分布 • 肾小体的结构及其原尿形成的功能(滤过
膜) • 肾小管的结构及其重吸收功能(包括近曲
小管的电镜结构) • 致密斑和球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 集合管系的结构和功能 • 肾的血液循环途径和特点
• 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具有分支的突起,含脂滴,合成基 质和前列腺素E2, 舒张血管、降低血 压
→ →
2021/8/17
肾髓质光镜像 (→肾间质细胞)
47
2021/8/17 肾间质细胞(IC)电镜像 (LD 脂滴)
48
肾
血 液 血液循环的主要通路
循环
肾A
肾V
叶间A 直小V
单
肾小囊 皮质迷路、肾柱
位
近端小管 近曲
肾小管
近直
(分布)
泌
细段
髓袢 髓放线、
泌尿系统-讲课课件_PPT课件

泌尿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泌尿系统的一般结构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主要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一、肾
1、形态和位置
T12-L3; 蚕豆形;肾区 平均重100~150g,长10~12cm, 宽 5~6cm, 厚 3~4cm
2、构造
(1)肾被膜: 纤维膜 脂肪囊 肾筋膜
(2)肾实质: 皮质:细粒状,红褐色 髓质:锥体形,淡红色
孔隙、负电荷
2)肾小管 近端小管:
最粗最长,微绒毛,发达的质膜内褶和线粒体
吸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 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
细段:
管壁薄,利于水和离子通透
远端小管:吸收:水、Na+ 分泌:K+、H+、 NH3 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控
(2)集合管 管径由细 →粗;功能类似远端小管
4、肾的血流动力学
近端小管伴随溶质(Na+和葡萄糖等),属于固定性;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有关,并受抗利 尿激素的调节和控制,属于调节性。
3. K+的重吸收: ①重吸收量:94% ②吸收部位及方式:
近端小管占65%~70%;髓袢占25%~30%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既重吸收K+也能分泌K+
4.葡萄糖的重吸收 ①重吸收量:100% ②吸收部位:唯有近端小管 ③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2、神经体液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少 体液调节:儿茶酚胺类、精氨酸加压素(AVP)、
内皮素(ET)、前列腺素、一氧化氮(NO)等
6、肾脏的功能
(1)排泄代谢产物: 尿素、肌酐、氨
(2)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钠、钾、氯、磷、钙、镁、H+、氨、尿酸
泌尿系统的一般结构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主要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一、肾
1、形态和位置
T12-L3; 蚕豆形;肾区 平均重100~150g,长10~12cm, 宽 5~6cm, 厚 3~4cm
2、构造
(1)肾被膜: 纤维膜 脂肪囊 肾筋膜
(2)肾实质: 皮质:细粒状,红褐色 髓质:锥体形,淡红色
孔隙、负电荷
2)肾小管 近端小管:
最粗最长,微绒毛,发达的质膜内褶和线粒体
吸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 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
细段:
管壁薄,利于水和离子通透
远端小管:吸收:水、Na+ 分泌:K+、H+、 NH3 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控
(2)集合管 管径由细 →粗;功能类似远端小管
4、肾的血流动力学
近端小管伴随溶质(Na+和葡萄糖等),属于固定性;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有关,并受抗利 尿激素的调节和控制,属于调节性。
3. K+的重吸收: ①重吸收量:94% ②吸收部位及方式:
近端小管占65%~70%;髓袢占25%~30%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既重吸收K+也能分泌K+
4.葡萄糖的重吸收 ①重吸收量:100% ②吸收部位:唯有近端小管 ③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2、神经体液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少 体液调节:儿茶酚胺类、精氨酸加压素(AVP)、
内皮素(ET)、前列腺素、一氧化氮(NO)等
6、肾脏的功能
(1)排泄代谢产物: 尿素、肌酐、氨
(2)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钠、钾、氯、磷、钙、镁、H+、氨、尿酸
泌尿系统PPT精选课件

44
肾小管
45
肾 单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
位
单
的 结
肾小管
位
构
46
肾小体
47
A B C
肾小球 肾小囊
滤过作用: 大分子物 质,如蛋 白质、红 细胞
肾小管
重吸收作用: 小分子物质, 全部的葡萄 糖、水、无 机盐
48
尿液的形成: 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喔!
49
A
肾小球
滤过作用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重吸收作用
输尿管的狭窄 输尿管,细又长 上起肾盂下连膀 三处狭窄卡结石 起始越髂穿膀胱
70
三 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 二、膀胱壁的构造 三、膀胱的位置 四、膀胱的毗邻
71
膀
膀胱体
胱
尖
空虚时 三棱锥体形 一、膀胱的形态
膀胱颈
膀 胱 底
72
二、膀胱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颈
膀胱底 前列腺
73
74
二、构 造
由内向外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5
据《德州日报》报道:
2003年月12月1日,人民医院接收了一
位病人,此病人发烧、身体浮肿、尿急、 尿频、尿量增加,肾区钝痛,你能否推测 这位病人可能是哪个器官出现了问题?
肾
6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二、肾的位置 三、肾的被膜 四、肾的剖面结构 五、尿液的形成
7
25
那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肾单位吧!
26
五、尿的形成
–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27
肾单位的组成
28
29
肾小管
45
肾 单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
位
单
的 结
肾小管
位
构
46
肾小体
47
A B C
肾小球 肾小囊
滤过作用: 大分子物 质,如蛋 白质、红 细胞
肾小管
重吸收作用: 小分子物质, 全部的葡萄 糖、水、无 机盐
48
尿液的形成: 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喔!
49
A
肾小球
滤过作用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重吸收作用
输尿管的狭窄 输尿管,细又长 上起肾盂下连膀 三处狭窄卡结石 起始越髂穿膀胱
70
三 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 二、膀胱壁的构造 三、膀胱的位置 四、膀胱的毗邻
71
膀
膀胱体
胱
尖
空虚时 三棱锥体形 一、膀胱的形态
膀胱颈
膀 胱 底
72
二、膀胱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颈
膀胱底 前列腺
73
74
二、构 造
由内向外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5
据《德州日报》报道:
2003年月12月1日,人民医院接收了一
位病人,此病人发烧、身体浮肿、尿急、 尿频、尿量增加,肾区钝痛,你能否推测 这位病人可能是哪个器官出现了问题?
肾
6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二、肾的位置 三、肾的被膜 四、肾的剖面结构 五、尿液的形成
7
25
那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肾单位吧!
26
五、尿的形成
–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27
肾单位的组成
28
29
泌尿系统 ppt课件

肾小管各段均由单层上皮构成,但细胞形态不同。 2.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呈锥形,游离面有刷状缘,可增加
重吸收面积。管壁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质强嗜酸性,重吸 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以及60%以上的 钠离子、50%的尿素和65%~70%的水分等。。 3.细段:很细,管壁细胞为单层扁平细胞,重吸收水。 4.远端小管:管腔较大,管壁细胞界限清楚,可吸钠排钾, 回收水分。在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下,远曲小 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收缩血管平滑肌,升高血压。
多突的足细胞,突起之间有裂孔。
(3)原尿滤过屏障 血管内物质滤入肾小囊腔须经过三层结构: ①有孔的内皮细胞;②内皮细胞与足细胞之间的基膜(微孔 最小,构成肾小球滤过作用的机械屏障);③足细胞突起间 的裂隙膜。三层膜上均存在小孔或裂隙,大小由4〜8nm至 50〜lOOnm不等,因而,具有较大的通透性。 此外,滤过膜各层都覆盖着一层带负电荷的物质(主要是糖 蛋白),能限制带负电荷的物质滤出,形成肾小球滤过的电 学屏障,所以同样大小的分子,带正电荷者容易通过,中性 者次之,而带负电荷者难于通过。
泌尿系统
01 泌尿器官的构造 02 泌尿生理
01 泌尿器官的构造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可以清除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 酸等),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 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 等
由血液带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经排尿管道排出体外, 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三)肾小球旁器(复合体) 1.球旁细胞 入球动脉的中膜平滑肌层特化为立方形,含肾素(增加肾小
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升高血压。 2.致密斑 远端小管在肾小体血管极处,靠肾小体一侧的细胞,由立方
《泌尿系统》PPT课件

尿渗=(尿比重-1.000)40000 (5)尿蛋白:<100mg/d
人体的相生相克
肾 kidney
一、肾
㈠肾的形态:肾为实质性器
官,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左、右 各一,形似蚕豆。右肾较左肾低12cm。肾的内侧缘中部为肾门,是 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出 入之处。
肾上端
肾门
肾前面
肾动脉
肾的被膜
脂肪囊 肾筋膜
肾的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小盏 (7-8)
肾盂
肾 柱 肾锥体(15~20)
肾乳头
肾大盏 (2~3)
肾段
肾动脉→肾段动脉
肾段: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 区域的肾实质
5个肾段 上段 上前段 下前段 下段 后段
相关临床知识
肾移植 马蹄肾
异位肾 结石
肾
肾
肾被膜
浅表皮质 皮质迷路
E/M:①游离面有短而小的微绒毛;②基底部质膜内 褶发达。
功能:醛固酮(aldosterone)促进此段吸收Na+排出 K+;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促进此段对水的重 吸收。
3.集合管系(collecting tubule system)
分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3段。 集合管系管径由细变粗,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增高 为单层柱状,至乳头管成为高柱状。
L/M:细胞质着色淡而明亮,细胞分界清楚。 E/M:①细胞器少,游离面有少量短微绒毛;②少 量侧突;③短小的质膜内褶。
功能: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作用进一步重吸收水 和交换离子。
肾血液循环特点:
肾血流量大,流速块,约占心输出量的1/4; 90%的血液供应皮质,进人肾小体后被滤过; 血管球内压力高(入球微A>出球微A); 形成两次CAP网(滤过,重吸收);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
人体的相生相克
肾 kidney
一、肾
㈠肾的形态:肾为实质性器
官,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左、右 各一,形似蚕豆。右肾较左肾低12cm。肾的内侧缘中部为肾门,是 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出 入之处。
肾上端
肾门
肾前面
肾动脉
肾的被膜
脂肪囊 肾筋膜
肾的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小盏 (7-8)
肾盂
肾 柱 肾锥体(15~20)
肾乳头
肾大盏 (2~3)
肾段
肾动脉→肾段动脉
肾段: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 区域的肾实质
5个肾段 上段 上前段 下前段 下段 后段
相关临床知识
肾移植 马蹄肾
异位肾 结石
肾
肾
肾被膜
浅表皮质 皮质迷路
E/M:①游离面有短而小的微绒毛;②基底部质膜内 褶发达。
功能:醛固酮(aldosterone)促进此段吸收Na+排出 K+;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促进此段对水的重 吸收。
3.集合管系(collecting tubule system)
分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3段。 集合管系管径由细变粗,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增高 为单层柱状,至乳头管成为高柱状。
L/M:细胞质着色淡而明亮,细胞分界清楚。 E/M:①细胞器少,游离面有少量短微绒毛;②少 量侧突;③短小的质膜内褶。
功能: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作用进一步重吸收水 和交换离子。
肾血液循环特点:
肾血流量大,流速块,约占心输出量的1/4; 90%的血液供应皮质,进人肾小体后被滤过; 血管球内压力高(入球微A>出球微A); 形成两次CAP网(滤过,重吸收);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
泌尿系统PPT课件

被膜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输尿管
二、肾脏的微细结构
肾单位
肾小体
血管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曲部 直部
泌尿小管
√
肾小管 集合管
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 直部 (肾单位袢)
曲部
泌尿小管组成模式图
肾皮质(皮质迷路、髓放线)
“细致入微”的肾小管
肉眼所见的肾脏颜色、条纹的形成是由泌尿小管(主要是肾小管)微 细结构规律排列而成,这种规律排列形成了尿液逐渐生成的步骤。
→ →
肾髓质光镜图 (→肾间质细胞)
(五)肾血液循环特点
1、肾动脉直接发自腹主动脉,血流量大 2、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 3、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 4、直小血管襻与肾单位襻伴行
肾血管
功能: ①重吸收功能:吸收65%以上Na+和水,全部蛋白质,氨基酸 和葡萄糖及维生素,50%的碳酸氢盐和尿素。 ②分泌功能:H+、氨、肌酐和马尿酸。
直部:结构与曲部相似,不如曲部发达
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远直小管 近直小管
近பைடு நூலகம்小管细胞模式图
(2)细段:单层扁平上皮 功能:水电解质交换
√ (3)远端小管
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把大 量精力放在处理具体事务、具体问题上。周恩来具有共产党人的崇高 理想和博大襟怀,他的格局是广大的。他一生又养成了精益求精、细 致入微的严谨作风,最显著特点是举轻若重、极端负责。
要做到细致入微,首先就要尊重他人,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更要 有言行一致的好习惯和好素养。我们在治学中要严谨、周密、精细。
(一) 肾 单 位(nephron)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浅表肾单位(85%) 髓旁肾单位(15%)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输尿管
二、肾脏的微细结构
肾单位
肾小体
血管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曲部 直部
泌尿小管
√
肾小管 集合管
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 直部 (肾单位袢)
曲部
泌尿小管组成模式图
肾皮质(皮质迷路、髓放线)
“细致入微”的肾小管
肉眼所见的肾脏颜色、条纹的形成是由泌尿小管(主要是肾小管)微 细结构规律排列而成,这种规律排列形成了尿液逐渐生成的步骤。
→ →
肾髓质光镜图 (→肾间质细胞)
(五)肾血液循环特点
1、肾动脉直接发自腹主动脉,血流量大 2、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 3、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 4、直小血管襻与肾单位襻伴行
肾血管
功能: ①重吸收功能:吸收65%以上Na+和水,全部蛋白质,氨基酸 和葡萄糖及维生素,50%的碳酸氢盐和尿素。 ②分泌功能:H+、氨、肌酐和马尿酸。
直部:结构与曲部相似,不如曲部发达
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远直小管 近直小管
近பைடு நூலகம்小管细胞模式图
(2)细段:单层扁平上皮 功能:水电解质交换
√ (3)远端小管
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把大 量精力放在处理具体事务、具体问题上。周恩来具有共产党人的崇高 理想和博大襟怀,他的格局是广大的。他一生又养成了精益求精、细 致入微的严谨作风,最显著特点是举轻若重、极端负责。
要做到细致入微,首先就要尊重他人,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更要 有言行一致的好习惯和好素养。我们在治学中要严谨、周密、精细。
(一) 肾 单 位(nephron)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浅表肾单位(85%) 髓旁肾单位(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体产生的废物以哪些形式、 什么途径排出体外?
3.填表:(在下列表格空白处填入“有”或“无”)
液体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血液 原尿 尿液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素
帮助
退出
1.因为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对于全部葡萄糖,大部分 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进行重吸收。因此从肾小管流出的尿 液大大减少。
2.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 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通过皮肤排出汗液(水.无机盐和尿素)
思考:结合实际说明泌尿系统的卫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泌尿系统 的卫生: (1)喝适量的开水,使 体内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膀胱的贮尿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所以一旦有了尿意,要及时排尿.
(3)女性的尿道短,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所以更应该 注意尿道外口的卫生.
返回
练习题:
1.为什么人在一天中能产生原尿150升,而排出的 尿液却只有1.5升?
解答: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和一部分的无机盐被肾小管 重吸收;而尿素不能重吸收。
下一页
4、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输尿管: 尿的通道
(2)膀胱:
尿的通道 暂时贮尿
(3)尿道: 尿的通道 尿道括约肌
( 膀平 胱滑 壁肌
) 返回
1、排尿的意义:
通过排尿,排出了人体中的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 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
返回
1、泌尿系统的结构: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下一页
2、肾脏的解剖结构: 皮质 髓质 肾盂
下一页
入
3、肾单位:
球 小
动
脉
(1)肾单位的结构:
肾小球
肾
肾
小
小
球
体
肾小囊
肾 小 管
出球小动脉 肾 小 囊 壁肾 小 囊 肾 小 囊 腔
肾小管
下一页
(2)肾单位的功能: 尿的形成 入 球 小 动 脉
第七章 排泄
一、什么是排泄: 二、排泄的途径: 三、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排尿的意义及泌尿系统的卫生: 五、练习:
问题1、人体排出的汗液中含 有哪些废物? 水、无机盐和尿素
问题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哪些废物? 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问题3、人体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哪些废物? 水、无机盐和尿素
小结:这些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就叫做排泄: 返回
3.填表:
液体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素
血液 有 有
有 有有 有
原尿 无 无
有 有有 有
尿液 无 无
无 有有 有
返回
退出
出 球 小 动 脉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下一页
物质的滤过(形成原尿)
物质的重吸收、分泌(形成尿液)
下一页
思考1:血液中有哪些物质可以从肾小球 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解答: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和 尿素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而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
思考2:原尿中有哪些物质可以重吸收?
人体中的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有以下几种途径:
皮肤排出的汗液(水、无机盐和尿素)
呼吸系统排出的气体尿素)
思考:以上的几种排泄途径中为什么 没有包括消化系统排出的粪便? 解答:因为粪便是食物中人体不能吸收的残渣, 不是人体的细胞所产生的代谢废物,因而不是 排泄,而叫做排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