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知识

合集下载

手卫生相关知识

手卫生相关知识








注意:以上步骤均需用肥皂或皂液;
1、每一步骤约需10秒钟时间; 2、清水冲净后用纸巾或个人手巾檫干; 3、手术前洗手要洗至肘上10厘米,称外科洗手; 4、一般情况下也可用六步洗手法。
手卫生知识 (四)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方法
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
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
手卫生知识
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 超过指尖。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 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 部皮肤的皱褶处。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2019年我院三级医院复 审,手卫生成为重点
手卫生知识
(一)什么是手卫生? 手卫生(hand hygiene) ➢ 洗手(hand washing) ➢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手卫生知识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 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手卫生知识
“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的指征
本次课重点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 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 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A:手术室、产房、ICU、供应室无菌区 等地方 <5cfu/cm2 B:普通病房、治疗室、检查室、化验室<10cfu/cm2 C:不得有致病微生物(金葡菌、不动杆菌、绿脓杆菌等)

手卫生基础知识学习

手卫生基础知识学习

手卫生基础知识15问1、何谓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何谓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何谓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何谓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何时需要进行手卫生?(1)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2)接触患者前后,或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3)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6、 WHO推荐的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即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

7、六步洗手法的揉搓步骤是什么?(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内)(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外)(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夹)(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弓)(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大)(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立)(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腕)8、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9、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10、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1)先洗手,后消毒。

手卫生知识内容

手卫生知识内容

手卫生知识内容手卫生是指人们通过使用肥皂、水、洗手液等清洁物品以及勤洗手的一种生活习惯,目的是预防疾病的传播。

以下是手卫生知识的内容:I. 为什么要进行手卫生?1. 预防疾病的传播:人们的手部是最容易接触到病菌和病毒的部位,如果不及时清洁,很容易被病菌感染,导致疾病传播。

2. 保护自己的健康:手卫生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的传播,还能够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3. 保护他人的健康:手卫生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健康,还能够同时保护他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更是如此。

II. 如何进行手卫生?1.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进行手卫生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这些清洁物品能够更好的清洁手部的污垢和细菌,保证手部的清洁。

2. 有效洗手的方法:在进行手卫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如:将手部放在流动的水下,将肥皂或洗手液搓成丰富的泡沫,搓手的时间要持续20秒以上,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手部,然后用干净的纸巾或者毛巾擦干手部。

3. 什么情况下需进行手卫生: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进行手卫生,如:接触到动物、餐前餐后、咳嗽、打喷嚏、接触到有污垢和异味物品后等等。

III. 手卫生常识和技巧1. 避免手部受到伤害:如果手部受到磨损、伤害等等,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因为手部受伤后容易滋生细菌,并且影响手部清洁。

2. 使用干净毛巾擦手:在进行手卫生时,需要使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手部。

如果不清洁,很容易滋生细菌,影响手部清洁。

3. 勤洗手:在进行手卫生时,需要对频率进行控制,特别是在使用餐前、餐后等时间。

4. 手卫生的时间:在进行手卫生时,需要注意时间,通常需要持续20秒以上的时间。

5. 预防疾病的传播:在进行手卫生时,需要注意预防疾病的传播,特别是在病情严重时。

手卫生是保护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加强手卫生意识,更好地掌握手卫生知识,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手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手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手卫生知识培训资料一、什么是手卫生?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消毒等方法,保持双手清洁、无菌,以预防疾病传播的一种卫生行为。

二、为什么要进行手卫生?1.预防疾病传播:手是人体最容易接触到外界环境的部位,也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最容易滋生和传播的部位。

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

2.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正确的手卫生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健康,还可以保护他人的健康,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来说更为重要。

三、手卫生的方法1.洗手:洗手是最基本的手卫生方法,可以去除手上的污垢和病原体。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用流动水将双手湿润;(2)取适量肥皂,搓揉双手至起泡;(3)搓揉双手的掌心、手背、指缝、指尖、指甲等部位,至少搓揉20秒钟;(4)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将肥皂和污垢冲洗干净;(5)用干净的纸巾或吹风机将双手擦干。

2.消毒:在特殊情况下,如接触病人、处理污染物品等,需要进行手消毒。

正确的手消毒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取适量手消毒液,涂抹于双手上;(2)搓揉双手的掌心、手背、指缝、指尖、指甲等部位,至少搓揉20秒钟;(3)让手消毒液自然干燥,不要用纸巾擦拭。

四、手卫生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肥皂和手消毒液: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肥皂和手消毒液,不要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2.注意手卫生的时机:应在以下情况下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处理污染物品、进食前后、使用厕所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等。

3.注意手卫生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手卫生的频率,特别是在疫情高发期间。

4.注意手卫生的正确性:应按照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方法进行手卫生,不要省略任何步骤。

5.注意手卫生的环境:应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下进行手卫生,避免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进行手卫生。

总之,正确的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手卫生的意识,做好手卫生工作。

手卫生相关知识

手卫生相关知识
前景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公共卫生的重视,手卫生的普及 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未来可以通过加强科研、创新宣 传方式、完善手卫生设施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手卫生的普及 和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手卫生与疾病传播的关系
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 段之一,通过减少手部微生物的 数量,降低疾病在人与人之间传
播的风险。
不良的手卫生习惯容易导致疾病 传播,例如接触患者后不洗手就 接触其他物品或食物,容易将病
原体传播给其他人。
手部消毒是手卫生的一个重要方 面,对于减少手部微生物数量、
预防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好习惯,特别是在吃饭前、上厕03
预防疾病传播
手卫生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如感冒、流感、肠胃 炎等。保持手部清洁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在手上的滋生,从而降低疾病 传播的风险。
照顾婴幼儿
对于婴幼儿,家长需要更加注重手卫生。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 全发育,他们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害。因此,家长在照顾婴幼儿 时要经常洗手,确保手部清洁。
02 手卫生的方法与步骤
正确洗手的方法
使用肥皂和水
用流动的水将双手打湿,然后涂抹肥 皂,双手搓揉至少20秒,确保覆盖手 心、手背、手指间等各个部位。
彻底冲洗
干燥
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将双手擦干,或 者自然晾干。
用清水将双手冲洗干净,确保肥皂泡 沫被完全冲洗掉。
手卫生用品的使用
洗手液
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手液,避 免使用含有酒精或其他化学成分
手卫生相关知识
目 录
• 手卫生的定义与重要性 • 手卫生的方法与步骤 • 手卫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手卫生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 手卫生的推广与普及

手卫生知识

手卫生知识

手卫生知识一填空题1、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洗手。

3、七步洗手法时,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4、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和物品后,必须洗手。

5、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需要洗手。

二单项选择题1、七步洗手法时,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C )。

A、5秒B、10秒C、15秒D、30秒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是(B)A、环境消毒。

B、洗手。

C、合理使用抗生素。

D、隔离传染病人。

3、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F)A、直接接触每个病人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之后。

D、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E、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F、以上都是4、关于七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D)A、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B、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C、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指缝。

D、以上都是。

5、手卫生包括(D)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以上都是。

三判断题。

1、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后必须洗手(×)2、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3、从同一个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不需要洗手(×)4、直接接触病人前不需洗手,但是接触病人后必须洗手(×)5、处理药物和配餐前必须洗手(√)。

手卫生相关知识

手卫生相关知识

手卫生相关知识
1.手卫生的原则和指征。

手卫生的原则: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手卫生的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洗手(湿洗手)、卫生手消毒(干洗手)的概念。

洗手(湿洗手):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和肥皂(皂液)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干洗手):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何时干洗手?何时湿洗手?
湿洗手: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干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4.速干手消毒剂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1)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
(2)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洗手更有效
(3)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
(4)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
(5)所用时间少,作用快
(6)不需要水和毛巾
缺点:不能起到清洁作用,如手上有可见污物,则必须洗手。

5.等级医院评审检查中要求洗手液的消耗量是多少?
洗手液+手消毒液用量:ICU>20ml/床日,非ICU>5ml/床日。

手卫生知识

手卫生知识

手卫生知识一、什么是手卫生?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二、什么是洗手?指用普通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三、什么是卫生手消毒?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

四、什么是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消毒剂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

五、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手卫生?1、直接接触病人前;2、直接接触病人后;3、摘除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4、穿脱隔离衣前后;5、进行侵入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6、接触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7、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8、照顾护士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9、直接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包括医疗设备)后;10、处理药物或配餐前;六、手卫生方式有哪些?1、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卫生手消毒: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流动水洗手+卫生手消毒: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沾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抱病患者进行检查、医治、照顾护士或处理沾染患者污物以后。

4、外科洗手+外科手消毒:手术前。

七、流动水洗手的步骤有哪些?第一步:流动水打湿双手;第二步:取适量清洁剂涂抹所有手部皮肤;第三步:双手相互揉搓至少15秒;第四步:流动水冲洗;第五步:用纸巾干燥双手;第六步:取护肤液护肤。

八、怎样揉搓双手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织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手卫生的概念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医院感染致病菌是如何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至患者的
第一步,微生物附着于患者的皮肤或衣物、床单及周边环境;
第二步:通过直接接触,微生物到达医务人员的手;
第三步:微生物在医务人员的手上至少存活数分钟;
第四步:忽略手卫生或手卫生不到位,手部微生物持续存在;
第五步:受污染的医务人员手又直接接触另一位患者,或者是接触患者需要接触到的周围物品或相关医疗用品。

3、手卫生该如何做
可以使用含酒精配方的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也可以使用洗手液和水洗手。

4、何时需要进行手卫生
①、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
②、接触患者前后,或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③、接触血液、体液及污物等之后
④、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⑥、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5、WHO推荐的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
即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

6、洗手包括哪些步骤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5、使用一次性纸巾干燥双手
6、取适量护手霜护肤。

7、六步洗手法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替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8、如何进行卫生手消毒
①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②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揉搓。

③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9、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0、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2、外科手消毒设施包括哪些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清洁剂、清洁指甲用品、手消毒剂、非手触式出液器、干手物品、计时器、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13、外科手消毒方法步骤是什么
一、洗手方法:
①、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②、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

③、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二、干燥:无菌巾干燥双手及前臂和上臂下1/3.
三、外科手消毒方法(现医院多采用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14、外科手消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b)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c)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d)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皂液清洁双手。

e)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15、手卫生采样方法是什么
答: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建议采用采样拭子与帽盖接合在一起的运送培养基管),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16、手消毒效果监测标准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17、哪些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有条件最好诊疗区域均配备。

18、手消毒剂有什么要求
a)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19、什么情况下可以戴手套
1、当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可能污染的体液的病人护理工作时,均要戴手套。

2、接触潜在感染性物质、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应戴手套。

3、对于接触血源性传播疾病病人时、接触大量血液或体液或做一些高风险的骨科手术时,应戴双层手套。

20、什么情况下须更换手套
①、在病人和病人之间的诊疗、在同一病人身上由污染部位移动清洁部位时必须更换手套。

②、接触污染部位后、接触清洁部位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

③、摘除手套后必须洗手。

④、避免重复使用手套。

⑤、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医院环境、医疗器械极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污染,成为各种病原体的储藏库,清洁消毒灭菌则是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武器,可是消毒灭菌方法众多、消毒剂种类繁多、影响消毒的物理和化学因素也不少,面对如此众多的知识点,您都了解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