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起动时电抗器的选定计算书
启动电抗器

启动电抗器电机启动时一般电流会额定电流的5-7倍,那么加启动电抗就是为了使电机在启动的一刻把电流降下来,换句话讲就是把这些冲击电流冲击到电抗器上面,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例如软启动电机就是降压启动,利用电抗器的降压作用。因为大功率电机启动的瞬间电流特别大,对电网的冲击非常大
启动电抗器接线方式
四、QKSC启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抗器用户在订货时需提供的参数:
(1).额定电压
(2).额定电流
(3).额定电抗
(4).每次起动运行时间,连续起动运行次数
(5).起动与冷却周期
(6).使用条件(户内)
(7).根据起动电抗器的应用所要求的其他性能数据应在合同中注明
二、QKSC启动电抗器概述
起动电抗器,里面通过的是交流电流,串联在电动机器作为限制电动机起动时的电流,是短时间起动作用,起动后就不再使用。
三、QKSG启动电抗器结构
QKSC型干式铁芯起动电抗器的铁芯采用优质进口硅钢片,芯柱经多个气隙分成均匀小段,气隙采用环氧板作为隔绝,并采用高温高强粘接剂,以保证气隙在电抗器运行时不发生变化。2.启动电抗器铁芯端面采用优质硅钢片端面胶,使硅钢片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减小了运行中的噪音,并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3.启动电抗器线圈绕包式结构,线圈主绝缘采用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热烘固化后在真空下浸以耐高温绝缘漆,该线圈不但绝缘性能好,而且机械强度高,电抗器能耐受电机启动时的大电流冲击和冷热冲击而不开裂。
启动电抗器|电机专用启动电抗器-QKSC启动电抗器用途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起动时,初始起动电流将是很大的,往往超过额定电流的许多倍,为了降低起动电流,减少对电网造成影响,通常用降低电压的方法来起动交流异步电动机,常用的降压方法是采用电抗器,交流电动机的起动过程时间很短,一般数秒钟至一分钟左右,起动后就降压起动用的电抗器切除。
电抗器设计计算范文

电抗器设计计算范文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之一,主要用于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稳定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电抗器通常与电容器结合使用,形成无功补偿装置,从而实现功率因数的调整和电压的稳定。
电抗器的设计计算涉及到若干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电抗器的额定容量的确定、电抗值的计算、线圈绕制和冷却方式的选择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抗器的设计计算。
首先,确定电抗器的额定容量是设计计算的第一步。
电抗器的额定容量通常由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确定。
根据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和电压大小,可以计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量。
根据系统的要求和设备的数量,确定电抗器的额定容量。
其次,进行电抗值的计算是设计计算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电抗器的额定容量和系统的工作电压,可以计算出电抗器的额定电抗值。
一般情况下,电抗值的计算采用如下公式:X=U^2/(Q×10^3),其中X为电抗器的电抗值(Ω),U为电抗器的工作电压(V),Q为电抗器的额定容量(kVAr)。
然后,确定电抗器的线圈绕制方式是设计计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电抗器的线圈绕制方式主要有两种:分相绕组和三相绕组。
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和电抗器的容量大小,选择合适的线圈绕制方式。
分相绕组适用于小容量的电抗器,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三相绕组适用于大容量的电抗器,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最后,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是设计计算的最后一步。
电抗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冷却方式来保持电抗器的正常工作温度。
常见的电抗器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两种。
自然冷却适用于小容量的电抗器,其冷却效果较差,但制造成本低;强制冷却适用于大容量的电抗器,通过冷却装置强制循环冷却剂,使电抗器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
综上所述,电抗器的设计计算需要确定额定容量、计算电抗值、选择线圈绕制方式和冷却方式等多个方面。
设计计算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电抗器的性能和工作效果。
因此,在电抗器的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要求和设备的特性,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
电抗器设计计算参数

电抗器设计计算参数电抗器是一种用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的电气设备,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
电抗器能够提供无功功率,并将其与电源有功功率相抵消,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设计电抗器时,需要考虑使用电压、频率、电流、电容和电感等参数。
首先,设计电抗器的第一步是确定所需的无功功率(Q)。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乏”,它表示电路所需的视在功率和有功功率之间的差异。
无功功率可以通过两个电容器或两个电感器之间的两个主要参数之间的调整来实现。
其次,根据所需的无功功率和电流值,可以确定并计算出所需的电容值或电感值。
有多种计算公式和公式可用于计算电容和电感值,根据具体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对于电容,可以使用下述公式来计算所需的电容值:C=Q/(2*π*f*V^2)其中,C表示所需电容值,Q表示无功功率,f表示频率,V表示电流的峰值。
对于电感,可以使用下述公式来计算所需的电感值:L=Q/(2*π*f*I^2)其中,L表示所需电感值,Q表示无功功率,f表示频率,I表示电流的峰值。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容和电感的额定值、电压容忍度、电流容忍度以及温度特性等。
此外,对于大功率电抗器,还需要考虑额定电流和功率因数,并选择合适的散热设备以保持电抗器的正常运行。
最后,完成设计后,需要对电抗器进行测试和验证。
测试时需要测量电容或电感的值,以及电抗器的电流和功率因数等参数。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电抗器的设计。
总之,电抗器的设计计算参数主要包括无功功率、电流、频率、电容和电感等。
通过合适的计算公式和公式,可以计算出所需的电容和电感值,并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还需要对电抗器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电抗器选择设计资料

如何选择电抗器的K值串联电抗器有一个重要技术参数K。
K是电抗器的电抗率代号,其单位是 %(百分比)。
当电抗器所工作的电网中,谐波总畸变率在4%以下,可以只考虑限制电容器投切过程中的合闸涌流,电抗器的电抗率可选:K=(0.1~1)%。
当K≤0.1%时,可安装在电容器外壳内(在向电容器生产厂购买时申明)。
当0.1<K≤1%,可选用XD型电抗器。
这种电抗器是单相结构,在安装时,注意一,安装在B相的电抗器,进出线次序与A、B相相反,以免互相影响。
注意二,它对3、5次谐波电流略有放大。
注意电网谐波背景。
当电抗器所工作的电网中,谐波总畸变率在4%以上,应先通过谐波监测仪表查明该电网的主要谐波含量,然后再合理确定K值。
如果,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这时应配置电抗率为(4.5~7)%。
一般用电抗率为6%的电抗器。
要注意的是:6%的电抗器,抑制5次谐波效果好。
但对3次谐波有明显的放大作用。
如果电网原来3次谐波含量就接近容忍值,就要注意选择电抗率K偏离6%少许。
比如选k为4.5%的电抗器对3次谐波放大轻微。
如果,电网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这时应配置电抗率为12%的电抗器。
从材料的价格上分析,在同样电压电流情况下,K值越高,其端电压也越高,电抗器的电抗和电感也大,即K值越高,价格也高些。
所以,如果3次、5次、7次及以上谐波含量都超标需要治理时,建议用一部分K为7%的电抗器,用一部分K为12%的电抗器。
变频器交流电抗器的参数和结构计算方法1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流变频调速已成为电气传动的主流,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但是由于变频器被使用在各种不同的电气环境,若不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就会影响变频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践证明,适当选配电抗器与变频器配套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因操作交流进线开关而产生的过电压和浪涌电流对它的冲击,同时亦可以减少变频器产生的谐波对电网的污染,并可提高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电抗器设计计算

Li pp m1 S L
Pi r mI 2 r i
线圈损耗
Pi k kFS Pi r
k FS 为附加损耗系数(1.1~1.35)
线圈导线重量 裸导线重量
Gc mL1 pp m1S L rc
绝缘导线重量
Gcu 1 kc Gc
kc kalc
b a 1.57 S L 2 2
N 'E
H 'L yox 2 yol Pre pp b1 yol
N' N E 2 INT E 0.5 2
式中 , pp 2 代表中部进线; pp 1 代表端部进线; yol 为正常油道长度; yox 为考虑 分接抽头需要的预留油道长度; ’ Pre 为垫块压缩系数。 线圈中各分接段数、匝数计算 为了满足各分接段段数为整数的要求, 可以对 N E 进行适当调整。 N e1 为正常段段数;
2.2.铁心级数
铁心柱截面为一多级梯形, 其轮廓线接近于直径为 D 的圆, 级数越多, 其几何面积越大。 由于工艺限制,级数也不可能取得太大。
2.3.常用铁心有关参数
各工厂常用铁心直径都已标准化, 拥有专门的技术参数表。 参数表中 D 为铁心直径 (m) , Ac 为铁轭有效截面积( m 2 ) , G 为角 重(kg) , Bm 为铁心 AZ 为心柱有效截面积( m 2 ) 最大片宽(m) , M 为铁心总厚度( m) , bcm 为铁轭片高(m) , K dp 为铁片叠压系数。
3.设计线圈时电压、电流的选取
电抗值排序 将 N 个分接的电压、电流重新排列,使得其对应的标准电抗值由大到小排列为
X 1k1 , X 2k1 , X 3k1 , , X N k1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S=1.73*U*I4%X=4/S*.91.铁芯直径DD=K PZ 0.25cmK—50~58PZ—每柱容量kV A2.估算每匝电压ETET=4.44 f B SP×10-4VB —芯柱磁密0.9~1 TSP—芯柱有效截面cm 23.线圈匝数W=U KM /(ET×100)KM—主电抗占总电抗的百分数U—总电抗电压V4.每匝电压及铁芯磁密ET=U KM /(W×100)VBM=ET×104/(4.44 f SP)T5.主电抗计算选择单个气隙尺寸δ=0.5~3 cm 计算行射宽度EE=δ/πln ((H+δ) /δ)cmH—铁饼高度,一般5 cm计算行射面积SESE=2E×(AM+BM+2E)cm 2AM—叠片总厚度cmBM—最大片宽cm计算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SM=SF / KF +SEcm 2SF—铁芯截面KF—叠片系数计算气隙个数n=(7.9 f W2 SM )/(X NδKM×106)XN—电抗Ω计算主电抗XM=(7.9 f W2 SM )/(nδ×108)如果XM≈X N KM/100则往下进行,否则重新选择单个气隙长度,重复上述计算。
6.漏电抗计算Xd=(7.9 f W2 Sdρ) / (H×108)ΩSd=2π/3 F RF +πRn2 - SF / KF ρ=1-2×(RW-RO)/(π×H)式中:F—线圈幅向尺寸cmRF—线圈平均半径cmRn—线圈内半径cmRW—线圈外半径cmRO—铁芯半径cmH—线圈高度cm总电抗X NX N =XM + XdΩ附:串联电抗器参数与计算一基本技术参数1额定电压UN(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kV)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1N 2额定电流I13额定频率f4相数单相三相5电抗器额定端电压U1当电抗器流过额定电流时一相绕组二端的电压6电抗器额定容量P单相P=U1 I1三相P=3 U1 I17额定电抗XNXN=U1/I18额定电抗率XN%XN%=U1×100 /(U1N×n)=P×100 / P N式中:U1N—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kVn—并联电容器每相串联的台数P N—并联电容器的额定容量kV AR串联电抗器额定电抗率和额定端电压系统电压电抗器额定端电压KV额定电压0.1%.3%.5%1%4.50%5%6%12%13%66.3/√30.0036.011.018.0366.6/√3.171.191.2297.2/√3.4990.541 010.5/√30.0061.018.03.06111/√3.286.318.381 12/√3.8310.93 510.50.021.063.105.2111.991.11.32122.883.126 3190.038.114.19.38201.822.4225.285.729稳态过电压:串联电抗器能在3√2UN(峰值)下正常运行。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S=1.73*U*I4%X=4/S*.91.铁芯直径DD=K PZ 0.25cmK—50~58PZ—每柱容量kVA2.估算每匝电压ETET=4.44 f B SP×10-4VB —芯柱磁密0.9~1 TSP—芯柱有效截面cm 23.线圈匝数W=U KM /(ET×100)KM—主电抗占总电抗的百分数U—总电抗电压V4.每匝电压及铁芯磁密ET=U KM /(W×100)VBM=ET×104/(4.44 f SP)T5.主电抗计算选择单个气隙尺寸δ=0.5~3 cm 计算行射宽度EE=δ/πln ((H+δ) /δ)cmH—铁饼高度,一般5 cm计算行射面积SESE=2E×(AM+BM+2E)cm 2AM—叠片总厚度cmBM—最大片宽cm计算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SM=SF / KF +SEcm 2SF—铁芯截面KF—叠片系数计算气隙个数n=(7.9 f W2 SM )/(X NδKM×106)XN—电抗Ω计算主电抗XM=(7.9 f W2 SM )/(nδ×108)如果XM≈X N KM/100则往下进行,否则重新选择单个气隙长度,重复上述计算。
6.漏电抗计算Xd=(7.9 f W2 Sdρ) / (H×108) ΩSd=2π/3 F RF +πRn2 - SF / KF ρ=1-2×(RW-RO)/(π×H)式中:F—线圈幅向尺寸cmRF—线圈平均半径cmRn—线圈内半径cmRW—线圈外半径cmRO—铁芯半径cmH—线圈高度cm总电抗X NX N =XM + XdΩ附:串联电抗器参数与计算一基本技术参数1额定电压UN(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kV)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1N2额定电流I13额定频率f4相数单相三相5电抗器额定端电压U1当电抗器流过额定电流时一相绕组二端的电压6电抗器额定容量P单相P=U1 I1三相P=3 U1 I17额定电抗XNXN=U1/I18额定电抗率XN%XN%=U1×100 /(U1N×n)=P×100 / P N式中:U1N—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kV n—并联电容器每相串联的台数P N—并联电容器的额定容量kVAR串联电抗器额定电抗率和额定端电压系统电压电抗器额定端电压KV额定电压0.1%.3%.5%1%4.50%5%6%12%13%66.3/√30.0036.011.018.0366.6/√3.171.191.2297.2/√3.4990.541 010.5/√30.0061.018.03.06111/√3.286.318.381 12/√3.8310.93 510.50.021.063.105.2111.991.11.32122.883.126 3190.038.114.19.38201.822.4225.285.729稳态过电压:串联电抗器能在3√2UN(峰值)下正常运行。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S=1.73*U*I4%X=4/S*.91.铁芯直径DD=K PZ 0.25cmK—50~58PZ—每柱容量kV A2.估算每匝电压ETET=4.44 f B SP×10-4VB —芯柱磁密0.9~1 TSP—芯柱有效截面cm 23.线圈匝数W=U KM /(ET×100)KM—主电抗占总电抗的百分数U—总电抗电压V4.每匝电压及铁芯磁密ET=U KM /(W×100)VBM=ET×104/(4.44 f SP)T5.主电抗计算选择单个气隙尺寸δ=0.5~3 cm 计算行射宽度EE=δ/πln ((H+δ) /δ)cmH—铁饼高度,一般5 cm计算行射面积SESE=2E×(AM+BM+2E)cm 2AM—叠片总厚度cmBM—最大片宽cm计算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SM=SF / KF +SEcm 2SF—铁芯截面KF—叠片系数计算气隙个数n=(7.9 f W2 SM )/(X NδKM×106) XN—电抗Ω计算主电抗XM=(7.9 f W2 SM )/(nδ×108)如果XM≈X N KM/100则往下进行,否则重新选择单个气隙长度,重复上述计算。
6.漏电抗计算Xd=(7.9 f W2 Sdρ) / (H×108)ΩSd=2π/3 F RF +πRn2 - SF / KFρ=1-2×(RW-RO)/(π×H)式中:F—线圈幅向尺寸cmRF—线圈平均半径cmRn—线圈内半径cmRW—线圈外半径cmRO—铁芯半径cmH—线圈高度cm总电抗X NX N =XM + XdΩ附:串联电抗器参数与计算一基本技术参数1额定电压UN(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kV)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1N2额定电流I13额定频率f4相数单相三相5电抗器额定端电压U1当电抗器流过额定电流时一相绕组二端的电压6电抗器额定容量P单相P=U1 I1三相P=3 U1 I17额定电抗XNXN=U1/I18额定电抗率XN%XN%=U1×100 /(U1N×n)=P×100 / P N式中:U1N—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kV n—并联电容器每相串联的台数P N—并联电容器的额定容量kV AR串联电抗器额定电抗率和额定端电压系统电压电抗器额定端电压KV额定电压0.1%.3%.5%1%4.50%5%6%12%13%66.3/√30.0036.011.018.0366.6/√3.171.191.2297.2/√3.4990.541 010.5/√30.0061.018.03.06111/√3.286.318.381 12/√3.8310.93 510.50.021.063.105.2111.991.11.32122.883.126 3190.038.114.19.38201.822.4225.285.729稳态过电压:串联电抗器能在3√2UN(峰值)下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抗器起动时电抗器的选定计算书计算依据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中P270页表6-16的公式
已知条件
线缆类型:铜
线缆截面S(mm2 )=120.000
线缆长度L(km)=0.025
电机名称:Y(IP44)
电机型号:90L-2
电机功率(kw):2.200
电机转速(r/min):2840.000
电机额定电流(A):4.740
电机起动电流(A):33.000
电机额定电压(kV):0.380
母线短路容量Skm(MVA)=80.000
预接负荷Sfh(MKVA)=0.400
功率因数cosφ=0.850
母线标称电压UM(kV)=10.500
计算要求:母线电压相对值Ustm=0.900
起动电抗器型号:
计算公式和过程
电动机起动电流倍数Kst=Iq/Ir=33.000A/4.740A=6.962
电动机额定容量Srm=1.732UrIr=1.732*0.380kV*4.740A/1000=0.003MVA
电动机额定起动容量Sstm=KstSrm=6.962*0.003MVA=0.022MVA
铜线Xl=(0.08+18.3/S)L=(0.08+18.3/120.000mm2)*0.025km=0.006Ω
预接负荷Qfh=Sfh*SINφ=0.400MKVA*0.527=0.211MVar
电抗值Xk
=Um2 /[(Qfh+Skm)(1/Ustm-1)]-Xl-Um2 /Sstm
=10.500kV2 /[(0.211MVar+80.000MVA)*(1/0.900-1)]-0.006Ω-10.500kV2 /0.022MVA =-5063.770Ω
计算结果
计算电抗值Xk(Ω)=-5063.770
实际电抗值Xz(Ω)=0.350
母线电压相对值Ustm=1.000
电机端子电压相对值ustM=1.000
实际起动电流(A)Istm=1.194
校验机械起动转矩:
电机端子电压相对值ustM=1.000
电机起动转矩相对值MstM=1.100
电机静阻转矩相对值Mj=0.300
(1.1Mj/MstM)0.5 =(1.1*0.300/1.100)0.5 =0.548
∵ustM>=(1.1Mj/MstM)0.5
∴符合要求!
计算电机起动时间:
机械转动惯量J^2=8.000
电机平均起动转矩相对值Mstp=1.100
电机静阻转矩相对值Mj=0.300
电机转速Nr=2840.000
电机额定容量PrM=2.200
电机起动时间
=J2 Nr2 /[365Prm(ustM2 Mstp-Mj)]
=8.000*2840.0002 /[365*2.200*(1.0002 *1.100-0.300)] =1004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