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读书报告格式(2)
研究生读书报告格式

研究生读书报告格式
格式如下:
I.书籍名称:
II.书籍作者:
III.读书目的:
IV.书籍内容:
V.主要内容分析:
VI.学到的东西:
I.书籍名称:《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版》
II.书籍作者:N. Gregory Mankiw
III.读书目的: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本书对许多大学的学生有效的帮助他们熟悉经济学的关键概念和提供有用的框架思想,也方便我以进一步的学习深入分析宏观经济环境。
IV.书籍内容:本书的章节总体来说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市场经济结构和政府改革;第二部分介绍了汇率和国际金融;第三部分涉及两种类型的政策,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
V.主要内容分析:第一部分介绍,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分析经济的整体结构,以及政府的改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二部分介绍了外汇市场的基本原理,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管理;第三部分是介绍政府政策以
及政府在政策制定期间应遵守的鉴定准则,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VI.学到的东西:从本书中,我学习到宏观经济学相关的核心概念,比
如衡量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指标,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也学习了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例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
以及汇率的变动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状况。
本书的内容让我更加深刻的
意识到宏观经济的脆弱性,了解政府如何管理宏观经济状况,使我更
加熟悉经济学关键概念,以及它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
研究生读书报告

研究生读书报告尊敬的评阅委员:大家好!我是今年九月入学的研究生王小文。
在此我将向大家介绍我在读书期间完成的一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我的学术收获。
在研究论文的选题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的行为会受到其他用户的影响。
因此,我的论文题目定为《社交媒体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我通过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实地调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论文中,我首先对社交媒体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我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统计数据,说明了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社交媒体使用者来说,它们不仅是与他人交流的工具,而且还能够通过各类社区获得信息和娱乐。
接着,我详细阐述了社交媒体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行为特征,比如用户的行为习惯、粉丝数量、点赞和评论次数等,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
例如,大多数用户会受到朋友、明星或社区的意见和行为影响,这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观点和社交关系。
我还尝试回答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人们对社交媒体如此依赖,其影响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如何应对社交媒体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提高用户的媒体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查社交媒体内容的有效性。
通过这个研究,我获得了诸多学术收获。
首先,我加深了对社交媒体与用户行为关系的理解。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总结,我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提高了研究方法和写作能力。
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学会了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和推理论证的技巧,提高了科研的规范性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我对我的研究论文很满意。
我尽全力融入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充分展示了我在这一领域中的才华和能力。
我相信,通过对社交媒体对用户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交媒体,并更好地应对其带来的影响。
感谢评阅委员的关注和指导!致敬!王小文。
研究生读书报告撰写要求【模板】

研究生读书报告撰写要求
一、读书报告要求
1. 封面:中文标题:仿宋三号居中。
英文标题:Times New Roman三号居中;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四号仿宋居中。
读书报告正文: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间距排版。
2. 中文摘要:400~500字,摘要最后另起一行,列出3~5个关键词。
3. 英文摘要:标题应为ABSTRACT,格式、内容同中文摘要。
4. 正文:2000~3000字。
5.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码制,按文中出现顺序编号,加小方括号置于引用文献的右上角。
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编码加方括号[ ]。
文献作者3人以内,全列出;若超过3人,则需列出前3人,后再加“等”或“et al”。
图书,期刊著录格式如下:
书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 1 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 [序号]作者(中国人,外国人均为姓前名后).题名[J]. 刊名(外文刊名缩写,不加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二、排版及印制要求
1.用纸:标准A4,于左侧竖装订成册。
2.论文页码置于页脚居中,从中英文摘要页开始添加。
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研究生读书报告
题目(中文):
(英文):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
研究生读书报告

浙江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双证)读书报告的相关规定一、目的:读书报告是学院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读书报告的形式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促进专业间的交流,活跃同学们的思维,增强口头表达能力,更多了解当前学术前沿的新问题、新情况,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学术氛围。
二、规范:1.读书报告计2个学分。
2.内容要求:(1)基于学术交流的目的,报告内容应涉及软件相关领域,由专业导师或者学院布置题目给学生,由学生完成。
(2)要求每位研究生在2008-2009学年完成4次读书报告,原则上每学期完成一次。
(3)参加相关的seminar,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3.读书报告流程:(1)由专业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分组,原则上每8~10名研究生一组。
(2)每位研究生独立完成4次读书报告,由专业导师和研究生商定每次读书报告的题目。
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见第4部分,格式见附录。
(3)每个学生必须在专业导师规定的时间内递交书面报告,字数5000字以内,摘要限500字以内,经过专业导师的审阅后,然后学生凭本人的学号及密码进入研究生院网址/,点击“我的读书报告”,然后“增加读书报告”,填入信息“读书报告题目、导师姓名、报告时间、报告状态(选择个人3次、学院或学科1次),再把读书报告的摘要(限500字)填入,学院将组织人员进行审核。
(4)各小组独立在成员完成读书报告的基础上进行seminar,一共四次,每次4~5人主讲,以各自的读书报告为主讲内容。
要求组员全勤参加seminar,并欢迎其他组的同学参加讨论。
报告采用演示文稿的形式,每人演讲10~20分钟,提问和讨论5~10分钟。
(5)要求每人至少主讲2次。
(6)每个小组派专人负责记录好每次读书报告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名单、报告题目等,随同读书报告及PPT的打印版一起交给教务办E308严老师存档。
各小组做报告的时间和地点要事先和教务办联系。
研究生读书报告范文

研究生读书报告范文研究生读书报告范文尊敬的老师:我是××专业的研究生,这学期我选择了阅读××(书名),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和报告。
首先,关于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
××(书名)是××(作者名)所著,出版于××年的××类别的书籍。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的主题,比如××、××和××等等。
作者通过详细的研究和论证,展示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观点,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而全面,通过翔实的事例和数据,使得读者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我想谈一下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后,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作者名)对××的描述和论证非常有深度和逻辑性,使我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和完整的认识。
其次,我从中学到了××(主题)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思路,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我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思考。
这本书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使我对××(主题)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最后,我想谈一下这本书的优缺点。
首先,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全面性和深入性。
作者对××的研究非常深入,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例,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
其次,这本书的缺点在于其语言和表达方式。
有些地方的表达和措辞较为晦涩,不太容易理解。
希望在以后的版本中能够改善这方面的问题。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对××的研究和相关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将继续阅读相关的文献和研究,以深化我的学术视野和提升我的研究能力。
研究生读书报告

研究生读书报告报告题目:研究生读书报告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荣幸地在此向您汇报我在研究生阶段的读书经历和学习成果。
在这段时间里,我阅读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专业书籍,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以下是我在读书方面的总结与报告。
一、阅读概况在我的研究生阶段,我累计阅读了100本左右的学术著作和专业书籍。
这些书籍涉及到我所研究的领域以及相关的学科,包括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文献综述等。
我还关注和参考了最新的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以保持对研究领域的最新了解。
二、读书方法与技巧在阅读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阅读效果。
首先,我合理安排时间,将每天一定时间用于阅读。
其次,我采用主动阅读的方法,注重理解和思考,而不仅仅是被动地读完一页又一页。
我经常做笔记和摘录,以帮助我理清思路和总结内容。
最后,我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获取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以支持我的学习和研究。
三、阅读成果与学习收获通过这段时间的读书学习,我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收获。
首先,我对我所研究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和热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熟悉了相关的理论和框架,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我的研究工作中。
我还掌握了一些研究方法和技巧,包括文献综述、实证研究、统计分析等。
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我培养了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提出创新的研究想法。
四、下一步的计划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领域内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
同时,我也计划拓宽阅读的范围,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以拓宽我的思路和视野。
此外,我还将继续提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我的学术写作和研究能力。
总结:通过研究生阶段的读书学习,我取得了丰富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并为学术研究和领域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
研究生读书报告模板(范文)

研究生读书报告模板研究生读书报告模板篇一:研究生读书报告格式细则研究生读书报告格式细则一、格式要求1、具页眉、页脚(1)页眉:奇数数页,“读书报告之几”居中;偶数页,读书报告题目居左侧,作者姓名居右。
(2)页脚:标注页码,如“-1-”2、具中英文摘要(150字以上)3、正文字数:3000字以上,参考部分需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上标)4、一般分三级标题,格式“1、,1.1, 1.1.1”5、图(表)3.2表示第三个一级标题内的第二个图(表)6、参考文献顺序要根据引用先后顺序排列 7、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格8、页面设置为标准A4纸设置二、字体规定1、英文一律使用 Timesne Rman 字体。
2、作者姓名:居于题目下方中间,后面加括号,内含学号,5号、楷体3、指导老师:姓名(指导老师),居于作者姓名下方中间, 5号、楷体详情见下表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三、其他主要事项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文献主要类型格式如下:(1)期刊:[序号]作者.篇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期)号:页码范围。
例如:[1]刘朝英,宋哲英,宋雪玲. MATLA N 在模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计算机仿真,201X,18(3): 11-13(2)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类型标识]. 出版社:出版社,出版年份. 页码.如:[2]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 BB分析 .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3)报纸:[序号]作者. 篇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序号]作者. 著作名. 出处.发表或更新的日期.例如:[1]郭路. XML数据传输的安全加密[EB/L]. / d eveplperr ks/cn/xml/xmlb2b/ind ex5.sht ml,201X-06/201X-10-04. 其中参考文献类型与文献类型标识对照表为: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四、样本××的研究进展×××(学号)×××(副)教授(指导老师)(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系,发酵工程)摘要: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一种重要的基因,RN基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生论文读书报告(范文)

研究生论文读书报告研究生论文读书报告篇一: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阅读报告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阅读报告,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