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政治热点城镇化

2014高考政治热点: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时事背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

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

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城镇人

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会议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

没有先例。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会议要求,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

于求成、拔苗助长。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二、【命题视角】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述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优化我国的需求结构,拉动经济增长;②有利于引导农村富余劳

动力向城镇化转移,调整我国的就业结构;③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我国的城乡、区域结构;④

有利于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⑤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

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2.运用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做到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参考答案:①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应和市民一样平

等地享有权利;②政府认真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促进从重视城市面积的扩大,转向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的发展;③政府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④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解决好城镇化中的民生问题,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⑤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制定正确的城镇化发

展政策,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跟踪试题】

1.(原创题)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

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

史意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②要大力发展大中城市、扩张城市规模

③要迅速并大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④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A.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公民服务

B.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会议要求,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从唯物论角度看,要推进城镇化必须:

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制约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让很多人失去了记忆中的故园,“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为此中

央提出,城镇化的建设要“让居民望的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要求是:

①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②立足整体实现事物系统结构的优化

③坚持群众观点、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④自觉遵循了城镇化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我国城镇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目前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大城市有些原

住民对进城农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休闲场所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

参考答案:

1.C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

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体现了①④;B、C 观点是对城镇化的错误理解。

2.D 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D项正确切题。A

表述错误,应是“为人民服务”。B 项观点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C 项观点错误,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3.B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

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故①③正确切题。②观点错误,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④不是唯物论。

4.B

5. ①在城镇应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城镇包容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和融洽的邻里关系。②国家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让进

城农民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4高中时事政治教育专题十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背景材料】

1.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达12038.7亿斤,实现连续十年稳定增长。"十连增"意义十

分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十连增"奇迹创造的主要原因归

结为三点: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

2.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陕。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

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T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4.2013年7月16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专题协商会,围绕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进行协商议政。

5.2013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他们进行座谈。李克强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

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我们一定要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实

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

6.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趋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

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

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

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会议提出六大任务:一、推进农业转业人口市民化;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三、建立多元资金保

障体制;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7.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I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

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

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

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l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

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

若干意见(讨论稿)》。

8.201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行居住证制度,稳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逐步

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

度统筹衔接办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大力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开展省域、

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合理确定城市边界,科学引领城镇布局。.以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试点为抓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和综合利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旧城改造,开展县城规划建设管理

水平提质达标行动,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管网改造,实施一批绿化亮化工程,提高中小城市品质。加强城

市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保持城市历史记忆,大力发展地域特色鲜明、彰显徽风皖韵的美丽城镇。

9.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l亿人"问题,促进约l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

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

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

【与教材知识链接】

(一)经济生活

1.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城镇化对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惠及民生的

潜力作用,这需要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发展。

2.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

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创造大量新的投资需求,通过发挥财政和社会各方面资金的作用,推动城市数量的增加

和规模的扩大,带动各行各业投资需求的扩大,促进经济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5.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把农民变为市民,必然会带来消费方式的转变和

消费规模的提升,进而逐步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从而拉动经济发展。

6.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因此,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集中体现了我国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我国政府切实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

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使城镇真正成为人

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专题协商会,围绕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进行协商议政,这集

中体现了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职能。

(三)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要立足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游""农

家乐"等。

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3.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保持城

市历史记忆,大力发展地域特色鲜明、彰显徽风皖韵的美丽城镇。

(四)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

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要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实现大中小城市和

城镇协调发展,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具体体现。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实践的主体。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提

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群众

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的生动体现。

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当前,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正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有学者称,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能够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我国未来五年至

十年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新型城镇化对我国转型发展发挥作用的途径是 ( )

①农民转市民一从事非农产业一收入提高、消费扩大一经济发展

②人口流向城市一腾出土地发展房地产一经济总产值扩大一经济发展

③人口向城镇集中一建设投入增加一经济规模扩大一经济发展

④劳动力从农业流出一土地集中一规模效益提高一农业现代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某市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突出设施配套、效益提升和品牌建设"三个重点",注重推进土地整治、环境

整治和生态保护"三大工程"。截至2013年12月底,该市136个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和930个整治自然村建设工

程已全面启动。该市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有利于( )

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②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改善农民生活,加快同步富裕的实现④统筹区域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自2013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规定,村

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涉及的选举方式 ( )

A.使选民有机会选择自己信赖的当家人

B.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C.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广大农村 D可以避免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4.在村民自治过程中,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探索建立"村务商议团"制度,请商议团代表村民议事、评事、定事、办事,促进村级基层组织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 ( )

①村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村务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③村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④加

强村民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5.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组织上百位专家历时一年多就城镇化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成果,希望

和国务院领导进行交流。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

并与他们进行座谈。材料表明,我国公民可通过( )

A.民主评议会,监督政府的行为 B专家咨询会,参与民主决策

C.论证会座谈会,科学民主决策

D.有序政治参与,提高政治素养

6.假如你是一名政协委员,你想就"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提

出议案,那么你现在就必须 ( )

A.行使提案权

B.行使质询权

C.深入调查研究

D.参与审议和表决

7.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慎砍树少拆房,让居民记得住乡愁。乡愁乃一生魂魄所依,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②⑧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8.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生恬

与哲学角度看,材料中的观点 ( )

①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②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⑧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安徽省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加大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重点搞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培育

现代服务业,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拓展居民消费渠道。

材料二安徽省城镇化率将在"十二五"末突破50%,意味着城镇人口数量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量。城镇化率

进程不断加快,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消费,但也带来诸多挑战,衍生出城市交通、环境、医疗卫生及教育等社

会问题。

材料三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

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栽能力相适应。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安徽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做法的必要性。

(2)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3)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应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0.2013年l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城镇化工作会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指出,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

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

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材料二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

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

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

助长。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1)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在城镇化建设中,为什么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2)结合材料二,分析推进城镇化应该遵循哪些方法论要求。

(3)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尽快融人城市而成为市民。请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就

如何推进人的城镇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专题十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选择题

D 2.A 3.A 4.B 5.B 6.C 7.A 8.C

二、非选择题

9.(1)①生产决定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与水平。②居民收入是影响

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③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这要求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城镇化对扩大内需,推动经

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给环境、交通等带来的消极影响。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针对安徽省省情,具体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把握其特殊性,认真对待和加以解决。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央根据当前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发展滞后的实际

情况,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

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

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③事物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

要遵循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10.(1)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城镇化建设中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有利于唤起人们强烈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宿感。③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④在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有利于体现时代精神,这使得城镇化建设既不失传统风格,又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

(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要尊重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具体分析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城镇化实践。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推进城镇化做好量的积累,不要急于求成。

(3)①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②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