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流变学简答题

聚合物流变学简答题
聚合物流变学简答题

1.什么是流变学,研究聚合物流变学有什么意义?

2. 聚合物流变性的特点及主要流变行为是什么?

3. 为何同一种高聚物分子量分布宽的较分布窄的易于挤出或注射成型?

4. 在成型加工怎样才能有效地调节聚碳酸酯和聚甲醛的流动性?

5. 在聚合物成型加工中,挤出机的柱塞负荷和温度对熔体粘度的影响如何?为控制分子链刚、柔程度不同聚合物的流动性,应怎样考虑上因素?为什么?

6. 为什么在胶料中加入少量的再生胶可以提高其流动性和制品尺寸稳定性?

7. 为什么高聚物粘性熔体中带弹性?列举它们的具体表现。

8. 高聚物熔体弹性效应有哪些表现?在挤出成型中如何减小制品中的弹性成分?

9. 何为入口效应?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10. 为什么涤纶用熔融纺丝,而腈纶用湿法纺丝?

11. 与小分子相比,高聚物熔体流动具有哪些特点,试用分子运动论讨论之

12. 为什么高分子熔体的表观粘度小于其真实粘度?

13. 讨论链结构对高聚物流动性的影响

14. 试述影响聚合物粘流温度的因素

15. 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曲线可划分几个区域,并解释区域内现象产生的原因。

16. 什么是熔融指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

17. 什么是粘流活化能?为什么高聚物的粘流活化能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18. 剪切流动与拉伸流动有何区别

19. 解释聚合物熔体破裂产生的原因,简述影响因素。

20. 何为挤出胀大现象?对高聚物制品的性能各有什么影响?说明减少胀大比的措施。

聚合物流变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1聚合物流变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任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蠕变: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应力,观察应变随时间增大的现象。 应力松弛:在温度和形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聚物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或应力松弛: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应变,观察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 2.端末效应:流体在管子进口端一定区域内剪切流动与收敛流动会产生较大压力降,消耗于粘性液体流动的摩擦以及大分子流动过程的高弹形变,在聚合物流出管子时,高弹形变恢复引起液流膨胀,管子进口端的压力降和出口端的液流膨胀都是与聚合物液体弹性行为有密切联系的现象。 2、时-温等效原理:升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分子运动及高聚物的粘弹行为是等效的,可用一个转换因子αT将某一温度下测定的力学数据变成另一温度下的力学数据。 3、熔体破裂:聚合物熔体在高剪切速率时,液体中的扰动难以抑制并易发展成不稳定流动,引起液流破坏的现象。 挤出胀大:对粘弹性聚合物熔体流出管口时,液流直径增大膨胀的现象。

4、.熔融指数:在标准熔融指数仪中,先将聚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完全熔融,然后在一定负荷下将它在固定直径、固定长度的毛细管中挤出,以十分钟内挤出的聚合物的质量克数为该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5、非牛顿流体:凡不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牛顿流体: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6、假塑性流体:流动很慢时,剪切粘度保持为常数,而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大,粘度反常地减少——剪切变稀的流体。 膨胀性流体:剪切速率超过某一个临界值后,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呈剪切变稠效应,流体表观“体积”略有膨胀的的流体。 7、粘流活化能:在流动过程中,流动单元(即链段)用于克服位垒,由原位置跃迁到附近“空穴”所需的最小能量。 8、极限粘度η∞:假塑性流体在第二牛顿区所对应的粘度(即在切变速率很高时对应的粘度)。 10、拉伸流动:当粘弹性聚合物熔体从任何形式的管道中流出并受外力拉伸时产生的收敛流动。

聚合物流变学复习题参考标准答案2

高分子流变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蠕变: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应力,观察应变随时间增大的现象。 应力松弛:在温度和形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聚物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或应力松弛: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应变,观察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 2、时-温等效原理:升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分子运动及高聚物的粘弹行为是等效的,可用一个转换因子αT将某一温度下测定的力学数据变成另一温度下的力学数据。 3、熔体破裂:聚合物熔体在高剪切速率时,液体中的扰动难以抑制并易发展成不稳定流动,引起液流破坏的现象。 挤出胀大:对粘弹性聚合物熔体流出管口时,液流直径增大膨胀的现象。 4、.熔融指数:在标准熔融指数仪中,先将聚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完全熔融,然后在一定负荷下将它在固定直径、固定长度的毛细管中挤出,以十分钟内挤出的聚合物的质量克数为该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5、非牛顿流体:凡不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牛顿流体: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6、假塑性流体:流动很慢时,剪切粘度保持为常数,而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大,粘度反常地减少——剪切变稀的流体。 胀塑性流体:剪切速率超过某一个临界值后,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呈剪切变稠效应,流体表观“体积”略有膨胀的的流体。 7、粘流活化能:在流动过程中,流动单元(即链段)用于克服位垒,由原位置跃迁到附近“空穴”所需的最小能量。 8、极限粘度η∞:假塑性流体在第二牛顿区所对应的粘度(即在切变速率很高时对应的粘度)。 9、拉伸流动:当粘弹性聚合物熔体从任何形式的管道中流出并受外力拉伸时产生的收敛流动。 或拉伸流动:质点速度仅沿流动方向发生变化的流动。 剪切流动:质点速度仅沿着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流动。 10、法向分量:作用力的方向与作用面垂直即称为应力的法向分量。 剪切分量:作用力的方向与作用面平行即称为应力的剪切分量。 11、粘流态:是指高分子材料处于流动温度(T f)和分解温度(Td)之间的一种凝聚态。 12、宾汉流体:在流动前存在一个剪切屈服应力σy。只有当外界施加的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才开始流动的流体。 13、稳定流动:流动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 14、零切黏度——剪切速率趋向于零时的熔体黏度,即流动曲线的初始斜率。 15、非牛顿性指数:幂律公式 ? =n s Kγ σ中的n是表征流体偏离牛顿流动的程度的指数,称 为非牛顿指数。

2015年工程热力学简答题

2015年工程热力学简答题

2015 年工程热力学简答题 第1 章基本概念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 (如稳态稳流系统) ,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 b P e (P P b); P P b P v (P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 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大气压力” ,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 ,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850152

1. 问诊:即病史采集,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土座征丄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3. 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持续时间。 4. 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5. 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 口^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7.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 - 40乜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 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无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无,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以 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波状热。 10. 水肿:人体蛆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绢织肿胀称为水肿。 11. 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2. 牵涉病: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13. 发纹:又称紫紺,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4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 现发紺,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5.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 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 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7.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18. 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 19. 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 20. 少尿: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暈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 21. 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 22. 尿三杯试验:患者_次排尿,将最初10 ~ 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 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 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尿三杯试验。 23. 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 24. 晕厥: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 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 25. 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 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26. 抽擂: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

聚合物流变学习题库

1. 一个纸杯装满水置于桌面上,用一发子弹从桌面下部射入杯子,并从杯子的水中穿出, 杯子仍位于桌面不动。如果杯里装的是高聚物溶液,这次子弹把杯子打出8米远,解释之。 答:低分子液体如水的松弛时间是非常短的,它比子弹穿过杯子的时间还要短,因而虽然子弹穿过水那一瞬间有黏性摩擦,但它不足以带走杯子。 高分子溶液的松弛时间比水大几个数量级,即聚合物分子链来不及响应,所以子弹将它的动量转换给这个“子弹-液体-杯子”体系,从而子弹把杯子带走了。 2. 已知增塑PVC 的Tg 为338K ,Tf 为418K ,流动活化能 ,433K 时的粘度为5Pa. s 。求此增塑PVC 在338K 和473K 时的粘度各为多大 答:在 范围内,用WLF 经验方程计算 又因为473K>Tf ,故用Arrhenius 公式计算, 或 3. 溶液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数在不良溶剂中随温度的升高 而升高,怎样理解 答:在常温下,线团密度很大时,随温度升高,线团趋向松解,粘度增高。 在良溶剂中线团密度已经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线团密度变化不大,粘度降低。 4. 为何同一种高聚物分子量分布宽的较分布窄的易于挤出或注射成型 分子量分布宽的试样的粘度对切变速率更敏感,随切变速率的提高,粘度比窄分布的试样低。 5. 为什么高分子熔体的表观粘度小于其真实粘度 6. 不受外力作用时橡皮筋受热伸长;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受热收缩,试用高弹性热力学理论解释. 答:(1)不受外力作用,橡皮筋受热伸长是由于正常的热膨胀现象,本质是分子的热运动。 (2)恒定外力下,受热收缩。分子链被伸长后倾向于收缩卷曲,加热有利于分子运动,从而利于收缩。其弹性主要是由熵变引起的,Tds fdl =-中,f =定值,所以,0dl T ds f =-< 即收缩,而且随T 增加,收缩增加。 7、在橡胶下悬一砝码,保持外界不变,升温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解:橡胶在张力(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主要是熵变化,即蜷曲的大分子链在张力的作用下变得伸展,构象数减少。熵减少是不稳定的状态,当加热时,有利于单键的内旋转,使之因构象数增加而卷曲,所以在保持外界不变时,升温会发生回缩现象。 9. 今有B-S-B 型、S-B-S 型及S-I-S 型、I-S-I 型四种嵌段共聚物, 其中哪些可作热塑性橡胶,为什么 (B 代表丁二烯,I 代表异戊二烯) 答:只有S-B-S 和S-I-S 两种嵌段共聚物可作热塑性橡胶,其余两种不行。因为S-B-S 和S-I-S 的软段在中间,软段的两端固定在玻璃态的聚苯乙烯中,相当于用化学键交联的橡胶,形成了对弹性有贡献的有效链——网链。而B-S-B 和I-S-I 软段在两端,硬段在中间。软段的一端固定在玻璃态的聚苯乙烯中,相当于橡胶链的一端被固定在交联点上,另一端是自由活动的端链,而不是一个交联网。由于端链对弹性没有贡献,所以,这样的嵌段共聚物不能作橡胶使用。 10. 按常识,温度越高,橡皮越软;而平衡高弹性的特点之一却是温度愈高,高弹平衡模量越131.8-?=?mol kJ E ηC T T g g ο100+-3015.11)338433(6.51)338433(44.17log 433-=-+--=g T ηη004.123015.115log log =+=g T ηs Pa g T ?=∴1210ηRT E e /0ηηη?=8226.0)43331.81031.8exp()47331.81031.8exp(33)433()473(=????=ηηs Pa ?=?=∴1.48226.05)473(η

工程热力学简答题

1.何谓状态何谓平衡状态何为稳定状态 状态:热力学系统所处的宏观状况 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 稳定状态:系统内各点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2.说明状态参数的性质。 (1)状态参数是状态的函数。对应一定的状态。状态参数都有唯一确定的数位。 (2)状态参数的变化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当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而恢复到初态时。其状态参数的变化为零,即它的循环积分为零 (3)状态参数的数学特征为点函数,它的微分是全微分。 3.何谓热力过程 热力学状态变化的历程 4.何谓准静态过程实现准静态过程的条件是什么 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系统经历一系列平衡状态,每次状态变化时都无限小的偏离平衡状态。 条件:状态变化无限小,过程进行无限慢。 5.非准静态过程中,系统的容积变化功可否表示为 ?=-21 2 1 d v p w 为什么 不可以。在非准静态过程中pv的关系不确定,没有函数上的联系。 6.何谓可逆过程 经历一个热力学过程后,热力学系统逆向沿原过程逆向进行,系统和有关的外界都返回到原来的初始状态,而不引起其他的变化。 7.何谓热力循环 系统由初始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后重新回到初始状态所完成的一个封闭式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8.何谓正循环,说明其循环特征。 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过程按照顺时针循环的为正循环,其目的是利用热产生机械功,动力循环,顺时针,循环净功为正。 9.何谓逆循环,说明其循环特征。 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过程按照逆时针循环的为逆循环,其目的是付出一定代价使热量从低温区传向高温区,制冷循环,逆时针,循环净功为负。 10.何谓热量何谓功量 热量:仅仅由于温度不同,热力学系统与外界之间通过边界所传递的能量 功量:热力学系统和外界间通过边界而传递的能量,且其全部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11.热量和功量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相同特征:都是系统与外界间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都是过程量,瞬时量。

诊断学简答题

1、什么叫罗音?阐述干罗音产生的原因及其诊断意义? 答:罗音为伴随呼吸而出现的附加音响,干性罗音发生的原因:1、支气管狭窄,由于支气管粘膜炎症,支气管痉挛及支气管受压迫,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当空气通过狭窄处时产生一种狭窄音;2、另一方面是支气管内有粘稠液体存在,当空气通过含有粘稠分泌物的支气管时,气流可冲击粘稠丝条或薄膜引起震动而产生的音响。 2、临床建立诊断的步骤怎样进行?一个完整的诊断有哪些要求? 答:建立诊断通常按三个步骤进行,一调查病史,收集症状;二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三实施治疗,验证诊断。一个完整的诊断要求,确立要求病理变化的部位;判断组织,器官变化的性质,指出致病的原因阐明发病机理。 3、试鉴别一下症状 答:(1)捻发音和小水泡音 捻发音其发生时间在吸气顶点最清楚,音的性质为破裂声,其特点音短、细碎而断续,大小相等且均匀,对咳嗽的影响比较稳定。小水泡音其发生时间再吸气和呼气时均可听到,音的性质为水泡声。其特点音长、大小不一。常咳嗽而痰少,移位或消失。 (2)中枢性呕吐与外周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是由于毒物或毒素直接刺激延脑中的呕吐中枢而引起。外周性呕吐是由于延脑以外的其他器官受到刺激,反射性的引起呕吐中枢的兴奋而发生呕吐。 4、瘤胃检查可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可揭示何病理变化?这些病理变化可见何病?答:可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视诊左腹侧上方膨大凸出甚至高过脊中线,叩诊呈清音,触诊呈现紧张而有弹性,见于瘤胃胀气。如果左腹侧下方膨大,叩诊呈浊音,触诊瘤胃内容物有坚硬感,可见于瘤胃积食。听诊或触诊时发现瘤胃蠕动微弱,次数微小,持续时间仓促或蠕动完全消失,可见于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等前胃疾病,热性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如果瘤胃蠕动加强,次数频繁,持续时间延长,可见于瘤胃胀气初期、毒物中毒或给予瘤胃兴奋剂。 5、临床一般检查有哪些内容?有什么意义? 答:一般检查内容包括:体态检查;被毛和皮肤检查;可视粘膜检查;体表淋巴结和淋巴管检查;体温测定;脉搏检查和呼吸道检查。 通过一般检查,可以对疾病侵害的器官系统,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作出初步估计,为进一步经行系统检查建立诊断提供线索。 6、中枢性瘫痪和外周性瘫痪怎样区别? 答:中枢性瘫痪:瘫痪肌肉的紧张性增高,肌肉较坚实;受到刺激时可引起痉挛;肌肉不萎缩;肢体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被动运动有抵抗;腱反射亢进;皮肤反射减弱或消失。 外周性瘫痪:瘫痪肌肉的紧张性减低,软弱松弛;肌肉常出现萎缩;肢体活动范围增大,被动运动无抵抗,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7、鉴别一下症状:血尿与血红蛋白尿,中枢性瘫痪与末梢性瘫痪 答:㈠血尿是指尿液混有血液,此时尿混浊呈不透明的红色,放置或离心后有沉淀,镜检见有多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尿是尿液中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此时尿液呈透明,均匀的红色,放置或离心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㈡中枢性瘫痪是由于脊髓腹角细胞以上至大脑皮层各部位的疾病所致,在临床上表现肌肉一般不萎缩;肢体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对外来力量的被动运动有抵抗;腱反射亢进;皮肤反射减弱或消失;范围广泛。外周性瘫痪时脊髓腹角细胞以下的脊髓神经疾患或神经核以下的外周神经疾患所致,在临床上表现肌肉的紧张性降低,软弱松弛,常出现萎缩;肢体的活动范围增大;对外来力量的被动运动无抵抗;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8、述病畜在患有支气管肺炎时,胸部叩诊和听诊能发生的变化,并逐一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工程热力学简答题汇总汇编

工程热力学简答题汇 总

1热力系统: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开口系统:热力系统和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 闭口系统:热力系统和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 孤立系统:热力系统和外界即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 2平衡状态: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在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叫平衡状态。 准平衡过程:若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工质在被平衡破坏后自动回复平衡的时间,即所谓弛豫时间又很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显著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准平衡过程。 可逆过程:当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如果有可能使工质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状态,并且相互作用中所涉及到的外界亦回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 3汽化潜热:即温度不变时,单位质量的某种液体物质在汽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 4比热的定义和单位:1kg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热量称为质量热容,又称比热容,单位为 J/(kg·K),用c表示,其定义式为c=δq/dT或c=δq/dt。 5湿空气的露点:露点是在一定的pv下(指不与水或湿物料相接触的情况),未饱和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湿空气,即将结出露珠时的温度,可用湿度计或露点仪 测量,测的td相当于测定了 pv。 6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 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 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 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 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 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 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 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 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 在。 7卡诺定理:定理一:在相同 温度的高温热源和相同温度的 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 循环,其热效率都相等,与可 逆循环的种类无关,与采用哪 一种工质也无关。 定理二:在温度同为T1的热 源和同为T2的冷源间工作的 一切不可逆循环,其热效率必 小于可逆循环。 推论一:在两个热源间工作的 一切可逆循环,他们的热效率 都相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只决定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 热效率都可以表示为ηc=1— T2/T1 推论二:温度界限相同,但具 有两个以上热源的可逆循环, 其热效率低于卡诺循环 推论三: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必定小于同样条件下的可逆循 环 8气体在喷管中流动,欲加速 处于超音速区域的气流,应采 取什么形式的喷管,为什么: 因为Ma>1超声速流动,加速 dA>0气流截面扩张,喷管截面 形状与气流截面形状相符合, 才能保证气流在喷管中充分膨 胀,达到理想加速度过程,采 用渐扩喷管。 9压气机,实际过程与理想过 程的关系,在压气机采取多级 压缩和级间冷却有什么好处: 每级压气机所需功相等,这样 有利于压气机曲轴平衡。每个 汽缸气体压缩后达到的最高温 度相同,这样每个汽缸的温度 条件相同。每级向外排出的热 量相等,而且每级的中间冷却 器向外排除的热量也相等。 (避免压缩因比压太高而影响 容积效率,有利于气体压缩以 等温压缩进行,对容积效率的 提高也有利) 10逆向循环:把热量从低温热 源传给高温热源。 11绝热节流:在节流过程中, 流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就称 绝热节流。 14简述功和热量的区别与联 系:都是过程量,作功有宏观 移动,传热无宏观移动,作功 有能量转化,传热无能量转 化,功变热无条件,热变功有 条件。 12喷管的形状选择与哪些因素 有关?背压对喷管性能有何 影响?温度有何变化规律和 影响?进口截面参数(滞止 压力P0)和背压(P b);Pb ≥Pcr选渐缩喷管,Pb<Pcr 选缩放喷管。 13蒸汽压缩式制冷和空气压缩式制 冷的联系与区别。蒸汽压缩式制冷 的优点,装置上的区别及原因。 答:都是利用压缩气体来制冷,制 冷装置不用,使用的气体不同,前 者使用的是低沸点的水蒸气,后者 使用的是空气。蒸汽压缩式制冷的 优点:1,更接近于同温限的逆向卡 诺循环,提高了经济性;2,单位质 量工质制冷量较大。为了简化设 备,提高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实际 应用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常采用节 流阀代替膨胀机。 14湿空气温度与吸湿能力的关系 湿含量一定时,温度升高,空气中 水蒸气密度变大,吸湿能力下降 15朗肯循环在T-S图上表示 1-2,绝热膨胀做功 2-3,冷却放热,冷凝的饱和水 3-4,在水泵里绝热压缩 4-1,加热,汽化 循环吸热量q1=h1-h4;循环放热量 q2=h2-h3 对外做功w1=h1-h2;消耗功w2=h4- h3 热效率ηt=Wnet/q1=(h1-h2)-(h4- h3)/h1-h4 16R和Rg的意义及关系:Rg是气体 常数,仅与气体种类有关而与气体 的状态无关;R是摩尔气体常数,不 仅与气体状态无关,也与气体的种 类无关,R=8.3145J(mol·K)。若气 体的摩尔质量为M,则R=MRg 17热量(可用能)的概念:在温 度为T0的环境条件下,系统(T> T0)所提供的热量中可转化为有用 功的最大值是热量,用EX,Q表 示。 1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诊断学》简答题

六、简答题 1、问诊内容有哪些? 答: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九大项。 2、中心性紫绀与周围性紫绀如何鉴别? 答:中心性紫绀:为全身性,除四肢和颜面外,还累及粘膜和躯干的皮肤,紫绀部位皮肤温暖,局部虽经加温和按摩,紫绀仍不消退。 周围性紫绀:紫绀常出现于肢体的末梢部位和下垂部分,如肢端,耳垂与口唇,紫绀部位皮肤冰冷,按縻和加温紫绀的耳垂和肢端皮肤使之温暖,紫绀即消退。 3、现病史包括内容有那些? 答:1)起病情况2)患病时间3)主要症状特点4)病因与诱因5)病情发展与演变6)伴随症状7)诊治经过8)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4、如何鉴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 答:血红蛋白尿由溶血引起,呈均匀一致暗红色或酱油色,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或偶有红细胞。而血尿则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混浊,震荡时呈云雾状,放置后可有少量红色沉淀,镜检可发现大量红细胞。 5、肾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的鉴别 答:肾源性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常迅速,软而移动性大常伴随肾病病征,如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心源性水肿从下垂部位开始而延及全身,较缓慢,比较坚实,移动性小,常伴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颈静脉压曾高等。 6、请描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答: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绞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亦可放射至左颈部与面颊部,呈绞窄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发作时间短暂,常在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时诱发,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酯可缓解。 7、简述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答:分为:1)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明显延长,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为大气道梗阻所致,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气性喉鸣。 2)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为小气道梗阻所致,常伴有干啰音。3)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浅快,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病理性呼吸音。 七、论述 1、如何鉴别呕血与咯血? 鉴别要点 咯血呕血 常见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心脏病等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出血前症状胸闷、喉部痒感、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咯出呕出 出血颜色鲜红暗红或褐色、少有鲜红 血内混合物泡沫和痰胃液、食物残渣 酸碱性碱性酸性 柏油样便一般无常有 出血后痰的性状痰中常带血无痰

(完整版)西北师大12年热力学统计物理考试:简答题考题

一、简答题 1、写出焓、自由能、吉布斯函数的定义式及微分表达式(只考虑体积变化功) 答:焓的定义H=U+PV ,焓的全微分dH=TdS+VdP ;自由能的定义F=U-TS ,自由能的全微分dF=-SdT-PdV ;吉布斯函数的定义G=U-TS+PV ,吉布斯函数的全微分dG=-SdT+VdP 。 2、什么是近独立粒子和全同粒子?描写近独立子系统平衡态分布有哪几种?答:近独立子系统指的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弱,相互作用的平均能量远小于单个粒子的平均能量,因而可以忽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全同粒子组成的系统就是由具有完全相同的属性(相同的质量、电荷、自旋等)的同类粒子组成的系统。描写近独立子系统平衡态分布有费米-狄拉克分布、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玻耳兹曼分布。 3、简述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假设。答: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假设是等概率原理。等概率原理认为,对于处于平衡状态的孤立系统,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它是统计物理的基本假设,它的正确性由它的种种推论都与客观实际相符而得到肯定。 4、什么叫特性函数?请写出简单系统的特性函数。答:马休在1869年证明,如果适当选择独立变量(称为自然变量),只要知道一个热力学函数,就可以通过求偏导数而求得均匀系统的全部热力学函数,从而把均匀系统的平衡性质完全确定。这个热力学函数称为特性函数。简单系统的特性函数有内能U=U (S 、V ),焓H=H (S 、P ),自由能F=F (T 、V ),吉布斯函数G=G (T 、P )。 5、什么是μ空间?并简单介绍粒子运动状态的经典描述。答:为了形象的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用r r p p q q ,,,,11 ;共2r 个变量为直角坐标,构成一个2r 维空间,称为μ空间。粒子在某一时刻的力学运动状态 r r p p q q ,,,,11 ;可用μ空间的一个点表示。 6、试说明应用经 典能量均分定理求得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热容量中哪些结论与实验不符(至少例举三项)。答:第一、原子内的电子对气体的热容量为什么没有贡献;第二、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在常温范围内为什么对热容量没有贡献;第三、低温下氢的热容量所得结果与实验不符。这些结果都要用量子理论才能解释。 7、写出玻耳兹曼关系,并据此给出熵函数的统计意义。答:玻耳兹曼关系:S=k lnΩ 熵函数的统计意义:微观态数的多少反映系统有序程度的高低。微观态数增加就是有序程度的降低或是混乱程度增加,相应地熵增加;反之,微观态数减少就是有序程度的增加或混乱度减少,相应地熵减少。“熵是度量系统有序程度的

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仁济临床医学院03级2006.6.26 诊断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 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0.四对付鼻窦哪一对在体表不能进行检查: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均不对 11.300-450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超过以下水平称颈静脉怒张:即锁骨上缘 至下颌骨距离的下: A.上1/3 B.中点 C.下1/3 D.下2/3 E.上2/3 12.奇脉检查阳性者是患者在吸气时桡动脉搏动呈下列改变:

聚合物加工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 聚合物流变学基础 1. 了解“连续介质模型”的内容,清楚分子与质点的区别。 连续介质模型 (1)定义:不考虑微观分子结构,把流体视为由无数多个充满流体所在空间、彼此间无任何间隙的质点所组成,相邻质点宏观物理量的变化是连续的。 (2)质点的概念:I.宏观上无限小——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几何点) 每个质点的物理量只能有唯一确定值(物理点) 避免了分子的不连续性 II.微观上无限大——每个质点均包含许多分子,质点的 物理参数是许多分子运动的平均表现 避免了分子的不均匀性 (3)物理意义:流体是连续的,依附在流体上的物理参数也是连续的,可用连续函数的概念来描述流体的流动和变形。 欧拉法的质点导数 2.掌握内力和应力的概念及二者的联系。 3. 何谓一点处的应力?用什么物理量表征?掌握该物理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数学表示式及各分量的含义。对于给定微元体,能够标出各个应力分量。 4. 掌握应变张量和应变速率张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数学表达式及各分量的含义。对于给定的流场,要求能够写出相应的应变速率、应力张量。 5. 为什么固体的变形可以用应变来描述,而流体的变形则需要用应变速率来描述?

X 3. 何谓一点处的应力?用什么物理量表征?掌握该物理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数学表示式及各分量的含义。对于给定微元体,能够标出各个应力分量。 应力张量的基本加减运算

4.掌握应变张量和应变速率张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数学表达式及各分量的含义。对于给定的流场,要求能够写出相应的应变速率、应力张量。

5. 为什么固体的变形可以用应变来描述,而流体的变形则需要用应变速率来描述? 6. 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分别与物理学中哪三个定律相对应?要求掌握连续性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数学表示式以及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的矢量微分式子。 7. 掌握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的物理意义,请写出特殊情况下(稳定流场或不可压缩流体)各个方程的矢量微分式子。 8. 自然界中的流动主要分哪几类?其流动曲线各有何特点?对于每一种流体,各试举出两个例子,其中多数聚合物熔体属于哪一类流体?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及简答题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2012. 3 绪论 [1]理解和掌握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理解热能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3]了解常用的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 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3. 热能及其利用 [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 [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利用形式: 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 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 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 [1]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 [2]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即做功能力) [3]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 [4]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第1章基本概念及定义 1. 1 热力系统 一、热力系统 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象,或空间内物体的总和。 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 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 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 系统与外界的作用: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 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 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积。 三、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 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绝热)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

诊断学重点(名解、简答、论述)

诊断学名解,简答、论述题复习 1.发热的分有哪几度? 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以上 2.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⑤诊治经过 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3.以咳嗽与咳痰为主诉的患者,您在病史询问时应包括哪内容(要点)? ①发病年龄、咳嗽病程、起病方式、与昼夜或季节气候关系 ②咳嗽程度、音色、连续性、发作性、单声咳嗽 ③是否伴有发热、胸痛、气喘 ④痰的性状、量、有何特殊气味,是否伴有血痰或咯血。 ⑤体位对咳痰有何影响等。 4.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各有何特点?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气性喉鸣。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呼气期哮鸣音。主要是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小支气管的痉挛收缩或炎症。 5.问诊的内容有哪些? 问诊的内容有:①一般项目,②主诉,⑧现病史,④既往史,⑤系统回顾,⑥个人史,⑦婚姻史,⑧月经史和生育史,⑨家族史。 6.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 现病史包括:①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诊治经过,⑦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7、试述深部触诊法及其临床意义。 深部触诊法及临床意义: (1)深部滑行触诊法:该触诊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法: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推向右手方向。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3)深压触诊法:以1~2 个手指逐渐深压,用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立腹腔压痛点。 (4)冲击触诊法:该触诊法一般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难以触及者 8.简述五种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①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部的胃泡鼓音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空洞、气胸、气腹等。

工程热力学部分简答题

1.均匀系统和单相系统的区别? 答:如果热力系统内部个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则该系统成为均匀系统。如果热力系统由单相物质组成,则该系统称为单相系统。可见,均匀系统一定是单相系统,反之则不然。2.试说明稳定、平衡和均匀的区别与联系? 答:稳定状态是指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但这种不变可能是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 平衡状态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时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均匀状态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时不但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且状态参数不随空间变化。 均匀→平衡→稳定 3.实现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 答:(1)过程是准静态过程,即过程所涉及的有相互作用的各物体之间的不平衡势差为无限小。(2)过程中不纯在耗散效应,即不存在用于摩擦、非弹性变形、电流流经电阻等使功不可逆地转变为热的现象。 4.膨胀功、流动功、技术功、轴功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气体膨胀时对外界所做的功称为膨胀功。 流动功是推动工质进行宏观位移所做的功。 技术功是膨胀功与流动功的差值。 系统通过机械轴与外界所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轴功。 5.焓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静止工质是否也有焓这个参数?

答:焓的物理意义为,当1kg 工质流进系统时,带进系统与热力状态有关的能量有内能u 和流动功pv ,而焓正是这两种能量的总和。因此焓可以理解为工质流动时与外界传递的与其热力状态有关的总能量。但当工质不流动时,pv 不再是流动功,但焓作为状态参数仍然存在。 6.机械能向热能的转变过程、传热过程、气体自由膨胀过程、混合过程、燃烧反应过程都是自发的、不可逆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无偿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7.循环热效率公式12 1q q q -=η和121T T T -=η是否完全相同? 答:前者用于任何热机,后者只用于可逆热机。 8.若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历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到达同一终态,两个过程的熵变相同吗? 答:对系统来说,熵是状态参数,只要始态和终态相同,过程的熵变就相等。所谓“可逆过程的熵变必然小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中的熵变是指过程的总熵变,它应该包括系统的熵变和环境的熵变两部分。在始态和终态相同的情况下,系统的熵变相同,而不可逆过程中环境的熵变大于可逆过程中环境的熵变。 9.g f dS dS dS +=;熵可能大于零,可能等于零,也可能小于零。 T Q dS f δ=----熵流,表示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与热源温差的比 值。 0≥g dS (大于时为不可逆过程,等于时为可逆过程)----熵产,表

诊断学简答题

发热的分度?答:低37.3—38 中38.1—39 高39.1—41 超41以上 常见发热的热型有哪些?其定义以及各见于哪些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壮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 驰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又称败血症热型。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交替一次。常见于霍奇金病、回归热等。不规则热;,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肺炎及渗出性胸膜炎等。3.产生水肿的几个主要因素?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答: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1)钠与水的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如右心衰竭;(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血清清蛋白减少;(5)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 鉴 别点 肾源性水肿心源型水肿 开始部位从眼睑、颜面开 始而延及全身 从足部开始,向上 延及全身 发 展快慢 发展常迅速发展较缓慢 水肿性质软而移动性大比较坚实,移动性 较小 伴随病征伴有其他肾脏病 征,如高血压、 蛋白尿、血尿、 伴有心功能不全 病征,如心脏增 大、心杂音、肝肿 管型尿、眼底改 变等 大、静脉压升高等 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他原 因的全身性水肿 4.简述现病史的定义及书写内容?包括内容 答: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 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 过。书写内容:起病的情况和患病时间;主要 症状的特点;病因和诱因;病情的发展和演变; 伴随症状;治疗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内 容A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B主要症状的特点C 病因与诱因D病情的发展与演变E伴随症状F 诊治经过G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5.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 咯血呕血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 张、肺癌、肺脓肿、 心脏病等 消耗性溃疡、 肝硬化、急性 胃粘膜病变、 胆道出血、胃 癌等 出血前 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 嗽等 上腹部不适、 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 式 咯出呕出,可为喷 射状 出血的 血色 鲜红暗红色、棕 色、有时为鲜 红色 血中混 有物 痰、泡沫食物残渣、胃 液 酸碱反 应 碱性酸性 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 多时可有 有、可为柏油 样便、呕血停 止后仍可持 续数日 出血后 痰的性 状 常有血痰数日无痰 咯血量每日100ml以内小100—500为中500 以上或一次100—500为大量

工程热力学简答题汇总

循环吸热量q 仁h1-h4 ;循环放热量 q2=h2-h3 对外做功w 仁h1-h2 ;消耗功w2=h4-h3 热效率 n =Wnet/q 1=(h1-h2)-(h4-h3)/h1-h4 16R 和Rg 的意义及关系:Rg 是气体常数, 仅与气体种类有关而与气体的状态无关; R 是摩尔气体常数,不仅与气体状态无关, 也与气体的种类无关,R=8.3145J(mol K)。 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则R=MRg 17热量 (可用能)的概念:在温度为T0 的环境条件下,系统(T >T0)所提供的热 量中可转化为有用功的最大值是热量 , 用EX, Q 表示。 1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克劳休斯从热量传递方向性的角度提出 : 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出代价地从低温物 体传至高温物体。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开尔文说法:不可能 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为 功而不留下其他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19熵定义式,及其适用条件 ds= S Q re /T(熵的变化等于可逆过程中系 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与热力学温度的比 值) 熵产由(△ S=A Sg+ △ Sf )得熵产△ Sg=A S-A Sf >0 在孤立系统内,一切实际过程(不可逆过 程)都朝着是系统熵增加的方向进行或在 极限情况下(可逆过程)维持系统的熵不 变,而任何使系统熵减少的过程是不可能 发生的。孤立系熵越大,不可逆过程越大。 1热力系统: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 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开口系统:热力系统和外界不仅有能 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 闭口系统:热力系统和外界只有能量 交换而无物质交换。 孤立系统:热力系统和外界即无能量 交换又无物质交换。 2平衡状态: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在受外 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 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叫平衡状态。 准平衡过程:若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 工质在被平衡破坏后自动回复平衡的时 间,即所谓弛豫时间又很短,工质有足 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显著 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叫做 准平衡过程。 可逆过程:当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 如果有可能使工质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 回复到原来状态,并且相互作用中所涉 及到的外界亦回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 任何改变。 3汽化潜热:即温度不变时, 单位质量 的某种液体物质在汽化过程中所吸 收的热量。 4比热的定义和单位:1kg 物质温度升高 1k 所需热量称为质量热容,又称比热 容,单位为J/(kg ? K),用c 表示,其定 义式为 c= S q/dT 或 c= S q/dt 。 5湿空气的露点:露点是在一定的pv 下 (指不与水或湿物料相接触的情况), 未饱和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湿空气,即 将结出露珠时的温度,可用湿度计或露 点仪测量,测的td 相当于测定了 pv 。 6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 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 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 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 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 的是在没有 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 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 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7卡诺定理:定理一:在相同温度的 高温热源和相同温度的低温热源之 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其热效率 都相等,与可逆循环的种类无关, 与采用哪一种工质也无关。 定理二:在温度同为T1的热源和同 为T2的冷源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 循环,其热效率必小于可逆循环。 推论一:在两个热源间工作的一切 可逆循环,他们的热效率都相同, 与工质的性质无关,只决定于热源 和冷源的温度,热效率都可以表示 为加=1 — T2/T1 推论二:温度界限相同,但具有两 个以上热源的可逆循环,其热效率 低于卡诺循环 推论三: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必定 小于同样条件下的可逆循环 8气体在喷管中流动,欲加速处于 超音速区域的气流,应采取什么形 式的喷管,为什么: 因为Ma>1超声速流动,加速 dA>0 气流截面扩张,喷管截面形状与气 流截面形状相符合,才能保证气流 在喷管中充分膨胀,达到理想加速 度过程,采用渐扩喷管。 9压气机,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的 关系,在压气机采取多级压缩和级 间冷却有什么好处: 每级压气机所需功相等,这样有利 于压气 机曲轴平衡。每个汽缸气体 压缩后达到的 最高温度相同,这样 每个汽缸的温度条件相同。每级向 外排出的热量相等,而且每级的中 间冷却器向外排除的热量也相等。 (避免压缩因比压太高而影响容积 效率,有利于气体压缩以等温压缩进 行,对容积效率的提高也有利) 10逆向循环: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 给高温热源。 11绝热节流:在节流过程中,流体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就称绝热节流。 14简述功和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都 是过 程量,作功有宏观移动,传热无 宏观移动,作功有能量转化,传热无 能量转化,功变热无条件,热变功有 条件。 12喷管的形状选择与哪些因素有 关?背压对喷管性能有何影响? 温度有何变化规律和影响? 进口 截面参数(滞止压力 P °)和背压 (P b ); Pb>Per 选渐缩喷管,Pb v Per 选缩放喷管。 13蒸汽压缩式制冷和空气压缩式制 冷的联系与区别。蒸汽压缩式制冷 的优点,装置上的区别及原因。 答: 都是利用压缩气体来制冷,制冷装置 不用,使用的气体不同,前者使用的 是低沸点的水蒸气,后者使用的是空 气。蒸汽压缩式制冷的优点: 1,更 接近于同温限的逆向卡诺循环, 提高 了经济性;2,单位质量工质制冷量 较大。为了简化设备,提高装置运行 的可靠性,实际应用的蒸汽压缩制冷 循环常采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14湿空气温度与吸湿能力的关系 湿含量一定时,温度升高,空气中水 蒸气密度变大,吸湿能力下降 15朗肯循环在T-S 图上表示 1- 2,绝热膨胀做功 2- 3,冷却放热,冷凝的饱和水 3- 4,在水泵里绝热压缩 4- 1,加热,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