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小学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主题:认识数字1-10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这些数字。
2. 能够根据给出的数字完成简单的计数和比较大小的活动。
3. 能够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对数字1-10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学内容:
1. 认识数字1-10
2. 书写数字1-10
3. 计数和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卡片上面有数字1-10,让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数字,并大声读出。
二、学习新知识
1. 介绍数字1-10的写法和读法,帮助学生正确书写这些数字。
2. 练习书写数字1-10,让学生在小黑板上写出这些数字,并进行纠正。
三、巩固练习
1. 让学生互相比较大小,谁能够说出更大的数字。
2. 让学生进行计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
四、拓展活动
1. 数字拼图游戏:将数字1-10的卡片混在一起,让学生拼出正确的顺序。
2. 数字填颜色: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用相应的颜色填充数字。
五、总结反馈
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他们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 用正确的书写方式书写数字1-10。
2. 找出周围的数字,进行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1-10,并能够书写这些数字。
通过趣味活动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好玩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
2.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等。
3. 量的计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
4. 图形的认识: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
5. 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
2.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图形的变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数的认识、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4.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2. 目录: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3. 正文:根据教学内容,分模块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与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针对数的认识、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等知识点,设计基础题。
2. 提高题: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提高题。
3. 拓展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晰,学生是否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4.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公开课教案_0

联络方式教学目的:1.注重复习铺垫,为新知的学习扫除障碍。
2.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一、导入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教材86页例题提出的问题。
(1)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数一数,尝试找到答案。
2.从简单的情境开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课件出示) (1)①引导学生思考:图中的点和线段分别表示什么?②第1~3分,每分通知到的同学数分别是多少?用算式怎样表示?③组织学生能接着画出第4分、第5分时的示意图,并计算出通知到的同学人数吗?(2)组织学生观察示意图和算式,寻找规律。
(3)提出问题:你知道126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通知完吗?3.小结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题策略和画图找规律的好处。
1.(1)看课件,认真读题,理解例题中说的联络方式,可以在小组中演一演,加深理解。
(2)分组讨论,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把这种联络方式表示出来。
2.(1)①理解示意图,知道可以用点和线段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数一数示意图中的点,根据点的数量依次列出算式。
第1分:2 第2分:2+4=6 第3分:2+4+8=14 ③根据前面示意图的规律接着画,并计算出人数。
第4分:2+4+8+16=30 第5分:2+4+8+16+32=62 (2)结合示意图和算式总结出规律:每过1分,通知到的人数就会增加前一次通知人数的2倍。
几分后,接到通知的人数为从2的1次方连续加到2的n次方。
(3)利用总结出的规律进行计算,可列出算式:2+22+23+24+25+26=126,所以126名同学需要6分通知完。
3.与教师一起回顾从简单的情形开始解决问题的方法。
2.填一填。
(1)六(2)班有30名学生,因突降暴雪,学校停课,需要班主任及时通知每一位学生。
如果班主任先同时通知两位班长,两位班长再分别同时通知两个人,依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个人,每同时通知两人共需1分,一共需要()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1.活动一: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一找有什
么规律
引导规律:参赛人数每增加1人,比赛场次所增加的数目等于原来参赛的人数。
画图的方案,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种方法都是用电表示学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名学生之间的一场比赛,通过数连线的条数的方法来寻找比赛场数的规律。
引导发现2名学生,只有一条线,3名学生增加2条线,4名学
生增加3条线
以此类推,10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9 活动二:联络方式
引导“依此类推,每人同时通知两个人”
是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发现:n分通
知到的同学数比前一次通知的人数2倍还
多2人,那么6分可以通知62×2+2=126
名学生。
有学生可能会提出在通知两名学生后,先接到通知的学生会比后接到通知的学生提前
通知其他学生。
引导学生暂不考虑这种时间差。
强调“同时”的意思。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数学好玩》旨在让六年级学生巩固和拓展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和有趣的生活案例,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运用数的进制、数的估算、简便计算等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换,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的进制、估算、简便计算等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熟练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换;能够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在于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灵活思维。
-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数的进制、估算、简便计算等知识。
2.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古代计数方法的数学故事,如《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的进制的发展历程。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教师总结数的进制的重要性。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加深对数的进制、估算、简便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
-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如何快速估算总价”、“如何简便地计算一个数的平方”等。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共五篇)

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数学好玩课题:反弹高度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积累猜想验、小组合作、比较分析、探究交流等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实验亚牛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玩过什么球?喜欢玩什么球?今天老师也带了两个球,你会玩吗?抽三名学生分别拍球,轮流把两种球都拍一拍,再说说拍两种球的感受二、方案设计,探索新知1、请大家先猜一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落下,哪种球会反弹的高一些?2、同学们的意见是否正确,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又分别是多少呢?想知道这一点我们需要怎么办?3、怎样实验呢,实验前要先做哪些准备呢?4、出示教材的实验报告单,对比说一说有什么要进行补充的,为什么要添加这一项。
三、动手实践,探究新知1、结合报告单项目,小组讨论实验的步骤、分工等2、组织汇报,明确要求3、实验操作:全体学生分四人小组,每个小组的人员明确分工。
四、全课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看图找关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介、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看图找关系”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够从图表中找到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找出其中的数学关系。
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如何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
我们将学习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什么是变量,以及如何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从图表中找出数学关系,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图表、投影仪等,学具包括纸、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图表,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图表中的数学关系。
2. 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表,找出其中的数学关系。
3.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找到的数学关系,讨论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6. 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图表中找出数学关系,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
7.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看图找关系2. 内容:图表、函数的基本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3. 插图:相关的图表作业设计1.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图表,找出其中的数学关系。
2. 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找到的数学关系。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够从图表中找出数学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简介本教学设计针对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教材为北师大版《数学》。
根据该版教材中所属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本次教学活动内容。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游戏规则;2.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3.学生能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达到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数学游戏和活动道具、准备奖品、打印讲义等;2.学生准备: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游戏和活动;五、教学过程1. 学前准备•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集体热身,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向学生简单介绍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和目的;•回忆上一次课的教学重点,以复习已学内容,为本次活动做好铺垫。
2. 游戏环节游戏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涉及多种数学游戏和活动。
游戏环节的设计要注重游戏规则的简单性和趣味性,要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以下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游戏环节:游戏一:数学叠罗汉•游戏规则:学生将由上一位同学堆起的数码桥拆下并重新堆放在一根新的木柱上,不能借助任何外力,并且在堆放的同时,学生需要计算每一次的数码桥高度。
•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中模拟实际操作,理解比较大小和计算总和的方法。
游戏二:小鸭子游泳•游戏规则:老师将在班里放置泡沫、木板或其他障碍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小鸭子从班况的起点游到终点,并且需要计算小鸭子游泳的总时间。
•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时间和距离的计算,并且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游戏三:闪闪发光•游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放置数学符号或者数字,让学生用不重复数字填空,保证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个宫格内的数字都不重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1.活动一: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一找有什
么规律
引导规律:参赛人数每增加1人,比赛场次所增加的数目等于原来参赛的人数。
画图的方案,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种方法都是用电表示学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名学生之间的一场比赛,通过数连线的条数的方法来寻找比赛场数的规律。
引导发现2名学生,只有一条线,3名学生增加2条线,4名学
生增加3条线
以此类推,10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9 活动二:联络方式
引导“依此类推,每人同时通知两个人”
是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发现:n分通
知到的同学数比前一次通知的人数2倍还
多2人,那么6分可以通知62×2+2=126
名学生。
有学生可能会提出在通知两名学生后,先接到通知的学生会比后接到通知的学生提前
通知其他学生。
引导学生暂不考虑这种时间差。
强调“同时”的意思。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