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分析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的可生存性建模与分析研究

信息系统的可生存性建模与分析研究
信 息 生 存 研 究 会 IW ( nom t n uv ait S Ifr ai Sri bly o v i Wokh p [ , 19 rso )2 在 9 9年生存性 作为商业/ 2 风险管理
即使 系统 的某些 部分 失 去作 用 , 基本 的功 能仍 然 可 用 的度 。信息 系统的 可生存 性定义 为一个 网络计算 系统在攻 击 和故 障发 生 时提 供基 本 服务 , 及 时恢 并
定义好 的称 为实体 的 等级 , 在人 为 的干 扰 发生 中或 发生之 后继续 运行 。在 软件工程 中可生存性 定义 为
t nt以及 www 的空 前 发展 , 生 存 性 得到 了广 e e、 r 可 泛 的关 注 。 自 B re 等人 于 19 a s n 9 3年 首次 提 出信 息 系统 的“ 生存 性 ” 念 开始 ,9 6年 D R A IO的 概 19 A P /T 项 目“ 息 生存 ” H w r ho e 导 下 开展 , 信 在 o adS r 领 b 随 后几年 S I C R E/ E T共 同举 办 了四次 ( 9 7—20 ) , 19 0 2
可生存性概念的提出与网络中的其他术语可信
赖 性 、 障容忍 、 故 可用性 、 可靠性 、 全性既 有联系 又 安
信息系统 被广泛 的应用 于军用 和 民用 的重要 基
础设 。在 许 多情 况下 , 这些基础设 施 所 提供 的服 务依 赖 于这 些 系统
1 1 可 生存 性的定义 .
K i t 出了重要信 息系统 中可生存 的严格定 ng 提 h
综上 我 们认 为 系统是 可生 存 的 , 果在 灾难 发 如
生之后 可 以在可接受 的时 间内恢 复 到正 常服务 的状 态 。至于采 取什么 样 机制 , 些机 制 怎么 实 现并 不 这 是可 生存性需 要考 虑的 内容 。 比如获得 可生存性 的

嵌入式系统中的模型检测技术研究

嵌入式系统中的模型检测技术研究

嵌入式系统中的模型检测技术研究嵌入式系统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它们存在于通讯设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机器人、医疗设备等多种领域,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难度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具有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嵌入式系统中的模型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模型检测是一种形式化验证技术,能够对信息系统的行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它主要通过对一个系统的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预期的规范。

模型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它在计算机科学、交通管理、电子设计自动化、网络协议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嵌入式系统中,模型检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高,对于保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嵌入式系统的模型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系统中的潜在问题。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可以将系统模型用模型检测技术来分析,从而可以找到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尽早解决。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后期的调试工作,同时也可以保证系统的正确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嵌入式系统的模型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验证系统的正确性。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中期和后期阶段,可以将系统模型和规范进行比较,从而可以验证系统是否符合规范。

如果系统不符合规范,开发人员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和修改。

这样做可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再次,嵌入式系统的模型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改进系统的性能。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后期阶段,可以将系统模型用模型检测技术来分析,从而可以找到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并对其进行优化。

这样做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使得系统更加优化。

最后,嵌入式系统的模型检测技术也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使用模型检测技术,开发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系统,更加深入的了解系统的性能和行为,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技能。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各种产品或设备中,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或应用。

它们通常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各种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嵌入式系统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嵌入式系统被应用于自动化控制、机器人、传感器网络等方面;在消费电子领域,嵌入式系统被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在医疗领域,嵌入式系统被应用于医疗器械、健康监测设备等方面;在汽车领域,嵌入式系统被应用于车载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方面。

调研报告还指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由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因此也为研发和生产嵌入式系统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调研报告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开发出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的嵌入式系统产品;企业应该与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拓展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企业应该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做好嵌入式系统产品的合规运营。

总的来说,嵌入式系统在当前和未来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
发展空间,有关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抓住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以某嵌入式系统为例,分析其“可用性”指标及评估方法

以某嵌入式系统为例,分析其“可用性”指标及评估方法

调研一:以某嵌入式系统为例,分析其“可用性”指标及评估方法一、“可用性”指标嵌入式系统一般分四大类,即为控制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片上系统[1]。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可以由处理能力、功耗、体积和重量等方面的指标来进行表征。

嵌入式系统的“可用性”指标可以大致分为功能性指标和非功能性指标。

分析实例ARM系列。

功能性指标[2]1.时钟频率时钟频率是提供给嵌入式系统的定时信号的一个源,这个源产生不同频率的基准信号,用来同步CPU的每一步操作,它是评定嵌入式性能的重要指标。

虽然时钟频率仅是嵌入式系统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并不代表系统的整体性能,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

2.IPS(Instructions Per Second)指处理器每秒执行的指令数量。

是一个微处理器处理速度的测量标准,IPS与嵌入式系统硬件的体系结构(如寄存器的数量、机器字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指令系统可以提供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种类都直接影响着最终设计实现的嵌入式系统的功能特性。

3.响应时间(实时性)实时性指系统对响应时间的严格要求,指能在确定的时间内执行其功能,能对外部的异步事件做出快速正确的响应。

它分为硬实时和软实时两种如动态信号的采集系统、生产线的控制单元等,有严格的响应时间要求,属于硬实时;超市的秤重、计量、收银机只要求有尽快的响应时间,属于软实时;这些不同的嵌入式应用系统的不同响应要求,表现了嵌入对象响应要求的多样性。

4.使用的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为终端应用提供访问嵌入式系统硬件子系统的接口。

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包含多种功能模块,它必须有进程管理和存储管理等基本系统内核,也可能包含文件系统,图形化的用户界面等其他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能特性。

非功能性指标1.NRE成本设计该系统的一次性成本2.单位成本排除NRE成本后,每生产一个嵌入式系统的消耗3.大小及重量嵌入式系统顾名思义,大多作为其它应用系统的一个附属设施来发挥作用。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1. 简介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系统,具有特定功能和任务。

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如家电、汽车、医疗设备等。

本报告旨在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调研,以了解其应用、发展趋势和挑战。

2. 市场应用2.1 汽车行业嵌入式系统在汽车行业中广泛应用。

它们控制着车辆的引擎、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并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2.2 家电行业家电产品如洗衣机、电视、冰箱等都集成了嵌入式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实现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随着人们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增加,嵌入式系统在家电行业的应用将持续扩大。

2.3 医疗行业嵌入式系统在医疗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控制和监测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与医疗记录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使得医疗设备更加精确和安全,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

3. 发展趋势3.1 物联网物联网的兴起为嵌入式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将嵌入式系统连接到互联网,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物联网的发展将推动嵌入式系统不断向智能化、互联化方向发展。

3.2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将对嵌入式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嵌入式系统可以集成人工智能算法,使得设备具备更强的智能和学习能力。

人工智能和嵌入式系统的结合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变革。

4. 挑战与问题4.1 安全性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与其他设备互联,安全漏洞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加强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资源限制嵌入式系统往往具有资源有限、功耗低的特点。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高性能和低功耗是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大挑战。

需要不断研究和优化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5. 总结嵌入式系统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并且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嵌入式软件的可配置构件模型的研究报告

嵌入式软件的可配置构件模型的研究报告

嵌入式软件的可配置构件模型的研究报告嵌入式软件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的复杂性与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减少软件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可配置构件模型层面的软件开发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嵌入式软件的可配置构件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首先,本文介绍了可配置构件模型的概念。

可配置构件模型是一种通过将软件系统拆分成多个可重用、可组合的构件,实现系统定制的开发方法。

在嵌入式软件领域,可配置构件模型的应用可大大减少软件的复杂性,并且它的高可重用性也可以大幅度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然后,本文介绍了嵌入式软件可配置构件模型的主要研究领域。

其中包括:构件建模方法、构件描述语言、构件库和构件的自动化组装方法。

构件建模方法是指通过将代码划分为一定的逻辑部分,进行抽象和封装所得到的单元。

构件描述语言是构件建模的重要工具,用于指定构件的接口和行为。

构件库是可配置构件模型的核心,包括可重用构件和开发中的构件。

构件的自动化组装方法是指将构件以一定的顺序组合成系统。

最后,本文介绍了嵌入式软件可配置构件模型的应用,并列举了研究领域的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其中,自动驾驶车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其应用了可配置构件模型的技术,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开发的高效性。

同时,嵌入式软件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也促进了可配置构件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综上所述,嵌入式软件的可配置构件模型是一个高效、可重用、灵活的开发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软件的开发。

未来,可配置构件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推动嵌入式软件的发展。

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汇总,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目的的一种统计学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分析已成为企业和组织在决策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假设我们要分析一个电商平台上的销售数据。

我们需要列出的数据包括:- 每个商品的销售数量、价格、评价评分和评论数量- 每个客户的购买记录、收货地址、性别、年龄、消费金额和购买时间- 每次购物的订单号、商品名称、数量、价格和购买时间对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

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嵌入式系统调研报告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嵌入到被控制的物理设备当中,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一、嵌入式系统的概述嵌入式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通常被用于特定的任务或功能,例如汽车控制系统、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

其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第三,嵌入式系统的体积通常很小,功耗低,便于集成到物理设备中。

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应用方向:首先,汽车领域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现代汽车配备有大量的嵌入式系统,如发动机控制系统、导航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

其次,医疗设备领域也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包括心脏起搏器、血糖仪、血压计等。

第三,智能家居也是嵌入式系统的热门应用领域之一。

嵌入式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家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此外,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也都广泛应用了嵌入式系统。

三、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趋势:首先,嵌入式系统的性能与功耗比将不断提升。

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的处理能力将不断提高,同时功耗也将降低。

其次,嵌入式系统将更加注重网络化和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嵌入式系统往往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交互,因此网络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三,嵌入式系统的集成度将不断提高。

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嵌入式系统的多个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功耗。

综上所述,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集成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它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

引入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的可生存性量化评估模型


Vo . 7 NO. 】2 4
J1 07 u .2 0
引入 系统 状 态 转 移 概率 的可 生 存 性 量 化 评 估 模 型
田俊 峰 , 世 英 , 玉 玲 潘 刘
( 北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学 院, 北 保定 河 河 0 10 ) 7 02
摘 要 : 系统可 生存 性是 网络 安全研 究的一 个新 方 向, 过 对 系统 可 生存 性 进 行评 估 , 不 断 完善 系统 通 可
中 图分类 号 : P 3 1 T 9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0—1 6 (0 7 0 10 5 5 2 0 )4—0 2 4 8—0 6
S r ia i t a tttv au t n M o e f u vv b l y Qu n ia ieEv l a i d lo i o
a e sbi t ft e me h d. nd f a i l y o h t o i Ke r : y t m u vv b l y;q a tt tv v l a i g ;f r a e i to y wo ds s se s r ia ii t u n ia i ee a u tn o m ld fnii n;sa e ta sto t t r n iin
t e me s r m e a t r nd p r e he s r i a lt t e a ial h a u e ntf co s a a s s t u v v bi y ma h m tc l i y,i r d c ss a e ta sto o b lt n nto u e t t r n iin pr ba iiy a d
网络 越来 越成 为人 们 生活 中不 可缺 少 的一部 分 , 日常生 活 到科学 研 究 , 算 机 网络无 处不 在 . 而 , 从 计 然 随 着 网络 的 日益 流行 与普 及 , 网络 遭受 攻击 的事 件也 越来 越 多 , 随 着 反攻 击 技术 的提 高 , 击 技 术 也 在更 新 且 攻 换代 , 因此 现在 的网络遭 受 攻击 是不 可避 免 的 . 显然 传 统 的安全 措施 , 如防 火墙 、 密等 已经 不 能完全 满 足现 加 代 无边 界 网络 安全 性需 求 , 于是从 改 善系 统运 行 , 即从 全局 的角 度对 整个 网络 的构 建和运 行 进行 有效 地 评测

面向嵌入式系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研究

面向嵌入式系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研究在嵌入式系统中,机器学习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广泛。

然而,嵌入式系统通常有受限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这使得在此环境中应用机器学习模型的过程相对困难。

因此,机器学习模型的优化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面向嵌入式系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研究。

一、嵌入式系统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嵌入式系统中,机器学习模型是非常常见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提高家庭生活品质。

在智能监控领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视频流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实时监测和预测。

在智能健康管理方面,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用户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进行有效管理。

这些应用场景中,都需要面向嵌入式系统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优化,以提高应用性能和效率。

二、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的挑战嵌入式系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优化过程存在很多挑战,主要集中在计算和存储资源受限等方面。

首先,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较低的计算能力,无法承载大型机器学习模型的计算量。

其次,嵌入式系统的存储资源有限,无法容纳大型机器学习模型的参数和权重。

同时,嵌入式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和优化。

三、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的方法针对上述挑战,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方法:1、剪枝方法剪枝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模型的参数和权重来降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开销。

该方法通常通过裁剪不必要的神经元或层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L1正则化、L2正则化、弹性网络等技术来剪枝神经元。

此外,还可以使用自适应剪枝技术和动态剪枝技术来实现更高效的剪枝。

2、蒸馏方法蒸馏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方法,可以将大型的复杂模型压缩成小型的简单模型。

该方法通常通过训练一个大型的复杂模型后,把其知识蒸馏到一个小型的简单模型中。

嵌入式系统的可信度分析研究

嵌入式系统的可信度分析研究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微处理器和其他专用硬件为核心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嵌入式系统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各种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等。

嵌入式系统在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安全问题,特别是可信度问题。

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嵌入式系统的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嵌入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需要进行可信度分析研究。

一、嵌入式系统的安全问题由于嵌入式系统本身的特殊性,其安全问题也有其特殊性。

嵌入式系统要面对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 内存和CPU资源的限制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比较有限,主要为了满足某些特定的应用需求,嵌入式嵌入系统的硬件一般比较简单且体积小。

嵌入式系统因此难以支持复杂的安全机制和加密机制,这使得在嵌入式系统上实现安全的时候更加困难。

2. 外部通信不可控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与外部环境的通信。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外部通信都是可靠和安全的。

外部通信可能会被恶意攻击者利用,以获取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数据或者控制嵌入式系统的行为。

3. 物理访问面临的风险嵌入式系统很难通过物理安全手段进行防护。

特别是在工业控制等领域中,嵌入式系统往往无法避免被人员直接访问,如果未能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恶意攻击者可能会大量复制系统密钥等重要的结构体来进行攻击嵌入式系统等。

二、嵌入式系统的可信度分析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安全问题,需要进行可信度分析研究,以判断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

可信度指的是评估一个系统的正确性、安全性、性能等指标。

在可信度分析中,一般是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评估,例如: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预测系统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等。

嵌入式系统的可信度主要与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软件也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

在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可信度分析时,首先需要对软件进行分析。

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 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指分析程序源代码的结构和代码在编译期的特征,发现代码漏洞、错误和安全漏洞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y s t e m s ur vi v a bi l i t y a na l ys i s . Ba s e d on t he a n a l y s i s of 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o f s u r v i v a b i l i t y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a d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i t pr op o s e s a f o r ma l i z e d d e ini f t i o n of e mb e d d e d s ys t e m s u r vi va b i l i t y ,e s t a bl i s h e s t hr e e s u bmod e l s of s y s t e m t hr e a t s ,s ys t e m s u r vi va bi l i t y r e q ui r e me n t s a nd s t r a t e g i e s ,a nd t h u s or f m s a s e t o f ge ne r a l p r o c e s s on s y s t e ma t i c s u r v i v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 An a l ys i s r e s ul t s s h o w ha t t t hi s mo de l c a n a s s e s s
ZOU Ro ng — ni a n , ZHAO We n- t a o , W ANG Pe ng - f e i , ZHANG Fa n ( S c h o o l o f C o mp u t e r S c i e n c e , Na t i o n a l Un i v e r s i t y o f De  ̄n s e T e c h n o l o g y , Ch a n g s h a 4 1 0 0 7 3 , C h i n a )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3 4 2 8 . 2 0 1 3 . 0 9 . 0 3 9
q u a n t i t i v e l y e m b e d d e d s y s t e m s u vi r v a b i l i y t e f f e c t i v e l y a n d a n a l y z e ma j o r f a c t o r s i n l f u e n c i n g s y s t e m s u vi r v a b i l i t y b y a s s e s s m e n t r e s u l t s .
文 献标识码: A
中 田分类号: T P 3 0 9 . 1
嵌 入 式 系统 可 生存 性 分析 模 型研 究
邹荣念,赵文涛,王鹏飞,张


( 国防科 学技 术 大学计 算机 学 院 ,长 沙 4 1 0 0 7 3 )
要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问题 日益凸显 ,为此 ,提出一种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分析模型。借鉴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给出嵌
[ A b s t r a c t ]A i m i n g a t t h e mo r e a n d mo r e o b v i o u s s e c u r i t y p r o b l e m s o f e m b e d d e d s y s t e ms , t h i s p a p e r p u t s f o r w a r d a mo d e l f o r e m b e d d e d
[ Ke y w o r d s i e mb e d d e d s y s t e m; s u r v i v a b i l i t y ; e m b e d d e d s y s t e m t h r e a t ; s u r v i v a b i l i y t s t r a t e g y ; s u vi r v a b i l i t y a s s e s s m e n t
关健词 :嵌入式系统 ;可生存性;嵌入式系统威胁;可生存性策 略;可生存性评估
Re s e a r c h 0 n S u r v i v a = b i l i t v An a l y s i s M o d e l 0 f Em b e d d e d S y s t e m
入 式系 统可 生存性 的形式 化定义 ,建 立 系统威 胁 、系统 可 生存性 需求 、系 统可 生存 性策 略 3个子模 型对 嵌 入式 系统 可 生存 性进 行
分析,形成一套系统可生存性分析的一般流程 。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定量评估嵌入式系统的可生存性 ,并通过评估结果得到
影 响系 统可 生存性 的主要 因素 。
第3 9卷 第 9期



2 0 1 3 年 9月
Se p t e mb e r 2 01 3
Co mp u t e r En g i n e e r i n g

安全技术 ・
文章编号t 1 0 0 o 一 _ 3 4 2 8 ( 2 0 1 3 ) o 9 —o 1 7 8 _ _ _ 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