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文化的发展-管理学论文

合集下载

海洋文化的研究综述

海洋文化的研究综述
4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
海洋文化研究的另一个领域就是以海洋旅游为研究对象(陈智勇,2009:陈展之,20009), 重点研究如何挖掘滨海旅游资源的海洋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海洋旅游的独特性和品牌效应, 最终实现海洋旅游的发展。胡卫伟和王湖滨(2006)对舟山海洋文化旅游与开发策略进行了研 究,高怡和袁书琪(2008)借鉴《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海洋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曲金良 (1999b)对当前海洋旅游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重“旅游经济”轻“旅游文化”,甚至 以“旅游经济”的理念替代“旅游文化”;二、在海洋历史文化遗迹作为人文旅游景点、景区的 开发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小金矿”、“小煤窑”式滥开发现象;三、海洋旅游文化的发展研 究,尚乏相关多学科的交叉综合与协同作战。他还呼吁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曲金良,2004; 2005)。剧秋麟和尹卫平(2008)更加明确的提出积极推进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措 施。
曲金良(2008)主编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针对东北亚海上交流的历史、港口与航路、 文化传承、遗产遗迹及其开发与保进行研究论述。《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张伟,2008) 期刊开展了浙江浙江海外经济文化交流、浙江海洋文化与区域社会变迁等相关领域渔文化、海洋民俗文化和海洋文学等八个方 面,论述了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发展及特质等。徐晓望(1999)对海洋文化理论的定位做了一 些归纳介绍,并重点对闽台区域海洋文化、海洋经济、航海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等内容进行了 探讨。张开城(2009)分析了广东省海洋文化资源状况、广东省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把广东海洋文化产业与浙江海洋文化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广 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张开城(2008)对海洋文化产业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并以舟 山、青岛等地为研究案例,研究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具体策略。钟晓毅(2008)等著海洋文 化精神品格在广东改革开放30年经济繁荣、制度变革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作用。2007年12 月,国家海洋局组织召开了首届建设弘扬海洋文化研讨会,并编辑出版了《中国海洋文化论 文选编》一书,书中共收集相关论文80多篇,论述类容涉及到海洋文化的诸多方面。

2021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范文2

2021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范文2

2021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范文 航海文化是多元化的、浪漫有趣的体现,也是海员敬畏海洋,寄托航海安全的愿望,是了解海员群体生活的根本、是展示海员心胸宽广、博大和富有情趣精神体现。

本篇文章就跟大家一起从以下广州航海文化论文中来探讨一下广州航海文化发展。

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之第一篇:广州航海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摘要: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硬件和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设是基础,航海文化体系等软环境的建设是关键。

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广州航海文化资源的整理,意在通过探究广州航海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意在对文化软环境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航海文化;广州经济;文化建设;传承与推广; Abstract: Toimplement the whole strategy of the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is the ba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vironment like the establishment of shipping culture system is the key to it. The paper attempts to preliminarily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Guangzhou maritime culture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ystematizing local maritime resources and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vironment. Keyword: Maritimeculture; Guangzhou economy;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随着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思想的提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从第三位提到了第二位并制定3年计划[1].结合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改善航运中心软环境,加速航运要素的聚集,适应航运中心发展阶段的转变是航运中心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中华海洋文化探究

中华海洋文化探究
木 浮于 水上 ”的道理 ,并用 “ 石 斧 与火 ” 扬 帆 大海 的动力 一 直不 足 ,故 从观 念 和行 动上 也 一 已懂得 了 “ 直 没 有真 正超 越 土 地 的限 制而 走 向大 海 。 中华 文 明 共 同制造 出 了最早 的船舶 —— 独 木 舟 ,为海 上活 动 生 长 发育 的根 基在 陆地 ,“ 以农 为本 ”的思想 成 为 中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船的出现和捕捞工具的进 华 文 明 的主要 基 调 ,由农 耕 生 产方 式 而生 成 的 中华 步 ,近海 渔业 有 了较 快 的发展 。尽管 随着 沿 海 陆地 传 统 文化 是典 型 的 “ 河 流— — 大 陆型 ”性 格 ,而海 农 业 的兴起 , 农 业 、畜牧 业逐 渐 占据 主要经 济地 位 , 洋 文化 不过 是 大河 文化 的依 附和补 充 。
强”的远航 。纵观 中国海洋文化的底 色,从根本上说 它仍然是一种农耕文化 ,表现在观念上的重陆轻海 、视大海
为畏途 ,做 法上 的 “ 以海为 田” ,即不是把海 当作 对外交往的桥 梁,而是作 为取 “ 鱼盐之利”的蓝 色国土。由农 耕生产方式而生成的 中华传统 文化是典 型的 “ 河流—— 大陆型”性格 ,而海 洋文化不过是 大河文化 的依 附和补充 。 关键词 :中华 ;海 洋文化 ;以海为田;鱼盐之利 中图分类号 :P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3 — 1 3 3 2( 2 0 1 3 )0 4 - 0 0 0 1 —1 0
人 类 所生 活 的地 球 ,实际 上是 一 个美 丽 的蔚 蓝 长 的海 岸 线 ,沿海 一 带 的气候 与 资源 条件 又 较为 有 色 星 球 。地球 表 面 是一 片 汪洋 ,水 连 着水 ,而 陆地 利 于海 上 活动 ,故 中 国的航海 历 史极 为悠 久 。至 少 像 是 水 中 的几 个 岛屿 。科 学 的数字 告 诉我 们 :地 球 从公元前 3 世纪起 , 迄至公元 1 5 世纪 , 中国古代 的 表面的 7 1 %为 蓝 色 的海水所 覆 盖 ,准确 地说 ,地 球 航 海业 和航 海技 术一 直处 于世 界领 先水 平 。 应该叫 “ 水球 ”才对 。 中华 民族栖 息 的地 理 环境 位

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下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下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下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摘要: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将会加速“海上山东”建设,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文化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1]基于海洋文化的定义,“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海洋文化产业按照行业分类和产业划分,可以分为海洋旅游业、海洋休闲渔业、海洋民俗文化业、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工艺品业、海洋动漫游戏业、海洋对策研究与新闻业、海洋文艺业、海洋休闲体育业等。

”[2](如表1所示)。

表1 海洋文化产业分类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一)海洋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几乎包括了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不同层次和空间,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明显。

(详见表2)(二)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机遇1、国家政策的扶持。

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4月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011年国务院又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4]由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动山东海洋开发明确了方向,为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面临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文化和经济也日益密切结合起来。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当今文化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文化经济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辐射力大大增强。

海洋文化概论

海洋文化概论

2海洋文化的ຫໍສະໝຸດ 点第2部分海洋文化的特点
开放性
海洋文化鼓励探索、冒险和交流,这种开放性使得人们 在探索中发现新的知识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多元性
由于海洋连接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使得来自不同地域的 文化、风俗和习惯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海洋文化
包容性
海洋文化具有广阔的胸怀,它接纳各种不同的思想、信 仰和习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生态价值: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 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而 海洋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自然
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方法
文化价值:海洋文化是人类多元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和 传播了人类对海洋的理解和情感,
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1
2
3
4
5
经济价值:海洋资源是地球上最 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全球经 济有着巨大的贡献。海洋渔业、 海洋运输、海洋能源等产业都直
海洋文化概论
汇报人:xxx
日期:20xx-xx-xx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海洋文化的定义 海洋文化的特点 海洋文化的表现形式 海洋文化的重要性 现代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
1
海洋文化的定义
第1部分
海洋文化的定义
海洋文化是一种以海洋为背景,以海洋为依托,由海 洋的特性所决定,并反映人类对海洋的理解、探索、 利用和崇拜,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 总和
海洋艺术:包括描绘海洋风 光的绘画、雕塑,以及反映 海洋生活和情感的文学、音
乐等
海洋神话与传说:许多文化 中都有关于海洋的神话和传 说,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的敬
畏和好奇
4
海洋文化的重要性
第4部分

海洋文化的发展

海洋文化的发展

海洋文化的发展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主题、以海洋为背景的各类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海洋文化也成为了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海洋文化的起源和特点海洋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在海洋上的探险活动开创了海洋文化的发展。

它是一种以海洋为主题的多面性文化,涵盖了多种形式:包括海洋艺术、海洋文学、海洋电影、海洋体育、海洋科技等。

海洋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多样、综合性强。

它融合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技等多种元素,具有非常广泛的涵义和内涵。

它的发展不但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推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程。

二、海洋文化的发展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们对海洋文化的需求增加,海洋文化的发展有了非常大的进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已经形成了多个海洋文化热点地区,如北欧的维京文化、日本的渔村文化,以及中国的南海岛屿文化等。

在中国,海洋文化也得到了非常重视。

近年来,中国海洋文化节、海上丝绸之路周等系列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海洋文化的发展,如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支持海洋文化旅游等。

三、海洋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人们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需求逐步提高,海洋文化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具体来说,海洋文化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海洋文化将会更加深入人心,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海洋文化体验。

例如,航海、潜水、观鲸等海洋旅游体验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科技对海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智能影像、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国际合作是海洋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海洋文化涉及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利用等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和资源、推动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海洋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海洋文化论文

海洋文化论文

海洋文化论文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以其独特性占有一定地位,海洋文化对中国的海洋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海洋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海洋文化论文篇1关于海洋文化生态的几个问题[摘要]海洋文化生态包括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海洋文化生态的平稳度、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影响海洋文化生态的因素,文章认为,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海洋文化生态圈应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

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

海洋文化:人类文明加速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

海洋文化:人类文明加速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8年卷总第6期第26~34页©SSAP,2018海洋文化:人类文明加速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宁波刘彩婷m摘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海洋文化实际上长期扮演着内在动力 角色。

在史前时期,人们为获取食物,受浮叶、浮木等启发而发明舟。

因此催生的地中海文明,成为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

中国东周之际,管仲以“渔盐之利”使齐国民富国强而率先称霸诸侯,加速了由春秋到战国 的快速演进,使中华文明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发展节奏。

秦汉之际肇始的 “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使中华文明吸收借鉴 了众多人类文明成果,日趋走向繁荣昌盛,成就了唐宋经济文化的空前繁 荣。

在2000年左右的历史跨度中,中华文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韩 国、日本、东南亚等地不断流布与传播,既凸显了海洋文化的内在张力,连通亚洲、欧洲与非洲,通行太平洋、印度洋,也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 程。

西方则在历经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后,方于滨海之国意大利率先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希腊海洋文明予以再发现、再认识和再创造,冲破宗 教枷锁和束缚,催生“平等、自由、博爱”的资本主义精神,触发了人类 **项目资助: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合作项目(项目编号:D-8005-164176)。

**宁波,山东宁阳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 要从事海洋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刘彩婷,山西吕梁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海洋文化:人类文明加速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I文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

尤其是大航海时代以后,“发现新大陆”极大推 进了全球化进程,也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快速变迁与发展。

而今,海洋更成 为联系世界各国的重要载体和桥梁,海洋文化默默助推着世界各国经济贸 易、文化交流和文明进程。

纵览古今中外,海洋文化或隐居幕后,或位居 前台,但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着内在动力角色。

未来,海洋还 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使人类文明真正进入蔚蓝色的海洋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海洋文化的发展-管理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提供一篇海洋文化发展的论文:
论海洋文化的发展
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而海洋旅游业则是前景广阔的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洋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主要的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发达国家,海洋旅游业产值一般都占到整个旅游业产值的2/3左右。

在我市,随着八仙过海口、海洋极地世界、蓬莱水城保护开发等景区(点)的相继投入使用和动工,海洋旅游业也已占据了蓬莱旅游业的主导地位。

如何进一步弘扬我市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海洋文化,丰富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海洋文化的概念
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有关海洋文化的定义也多达几十上百种,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的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人类拥有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有人认为:海洋文化是一种泛文化意义和文化现象,是海洋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对人们生活、生产、价值观念、性格、
习俗的物质的精神的总体文化现象和表现。

西方学者认为:古希腊及地中海的文化就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等等。

当代海洋文化学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青岛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在其《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大陆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商业文化。

海洋文化在任何时代都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先进文化,其显著特点就是开放、开拓和进取。

它是千百年来沿海人民顶狂风、战恶浪、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冒险的精神的结晶。

二、我国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及相互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早自秦汉时期,我国就已开辟了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往来。

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思想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再加上近代列强的侵略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近几百年来,中国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衰落了。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我们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首先惠及包
括我市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使得这些地区的海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海洋文化得以逐步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为弘扬海洋文化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反过来,先进的海洋文化又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

也正是改革开放,才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使得海洋文化得以重新振兴,从而在提高海洋意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海洋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2003年5月19日由国务院印发施行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我国海洋经济今后一个时期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

要想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必须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必须有坚强的经济基础,也必须弘扬先进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

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都是以濒临海洋为前提,以海上交通运输和商品贸易等为基础的。

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

海洋经济是海洋文化的基础。

没有海洋经济,就不会产生海洋文化;没有海洋文化的繁荣,也就没有海洋经济的发展。

只有大力弘扬海洋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才能促进海洋经济的繁荣,带动海洋产业和沿海各涉海行业的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了,反过来又会促进海洋文化的繁荣,二者相辅相承。

三、我市海洋文化的主要特征
我市的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海洋资源丰富,独具特色。

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
研究蓬莱的海洋历史文化,不能不研究古老的登州海道和独具特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