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的基本性质(经典)

合集下载

概率的基本性质

概率的基本性质
(2)从6名学生中选出4人参加数学竞赛, 共有15种可能情况;
(3)“A没被选中”包含下列5个基本事 件: (B,C,D,E ),(B,C,D,F ), (B,C,E,F ),(B,D,E,F ),
(C,D,E,F )
有关集合知识:
1、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A B
BA
2、集合之间的运算: (1)交集: A∩B
(2)投掷一颗骰子,掷出的点数不为3, 5.
5、互斥事件
若A∩B为不可能事件( A∩B = ),那么称事 件A与事件B互斥。
事件A与事件B互斥的含义是:这两个事件在任 何一次试验中都不会同时发生,可用图表示为:
A={出现4点} B={出现6点} M={出现的点数为偶数}
B
A
N={出现的点数为奇数}
解:(1)Ω ={(正,正,正), (反,正,正),
(正,反,正), (正,正,反), (正,反,反),
(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解:(1)Ω ={(正,正,正), (反,正,正),
(正,反,正), (正,正,反), (正,反,反), (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基本事件空间: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 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 写希腊字母Ω表示。
例如,掷一枚硬币,观察落地后哪一 面向上,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就是 集合{正面向上,反面向上}。
即 Ω = {正面向上,反面向上}.
或简记为Ω ={正,反}.
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这个事 件的基本事件空间是
解:(1)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是: Ω={(A,B,C,D ),(A,B,C,E ),(A,B,C,F ),
(A,B,D,E ),(A,B,D,F ),(A,B,E,F ),

概率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概率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1)A1 没有红球; (2) A2 恰好有两个红球; (3) A3 至少有两个红球;
(4) A4 至多有两个红球; (5) A5 颜色相同的球;
12
(2) 有放回地摸球(有放回抽样)
例2 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外形相同的球,其中6个是白球, 4个是红球."有放回"地从袋中取出3个球(所谓"有放回"是指 第一次取出一个球,记录下这个球的颜色后,再把这个球放回 袋中,然后再去任取一个球,依次类推), 求下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这个稳定值从本质上反映了事件在试验中出现 可能性的大小.它就是事件发生的概率.
6
定义(概率的统计定义)
在一组不变的条件S下, 独立地重复做n次试验.
当试验次数n很大时,如果A的频率fn A稳定地在某一数值p
附近摆动; 而且一般来说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 这种摆动的 幅度会越来越小, 则称数值p为事件A在条件组S下发生的概率.
3
实验者
德.摩根 蒲丰 K.皮尔逊 K.皮尔逊
n
2048 4040 12000 24000
nH
1061 2048 6019 12012
f 0.5181 0.5069 0.5016 0.5005
f (H ) n的增大 1 . 2
4
性质
设 A 是随机试验 E 的任一事件,则当试验次数n 固定时,事件A的频率满足
21
作业(12-27)
P176 2. 4. 5. 6. 7.
22
排列组合的几个定理
1. 加法原理 定理 1 设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法,只要选择任何一类中 的一种方法,这件事就可完成.若第一类方法有m1种, 第二类 方法有m2种, ,第n类方法有mn种,并且这些方法里, 任何两种 方法都不相同,则完成这件事就有m1 m2 mn种方法.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一、知识要点及方法1、基本概念:(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即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即不能同时发生且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2、概率的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发生B不发生;(2)事件B发生事件A 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二、试题课时训练1.如果事件A、B互斥,记错误!、错误!分别为事件A、B的对立事件,那么()A.A∪B是必然事件B.A∪错误!是必然事件C.错误!与错误!一定互斥D.A与错误!一定不互斥2.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白球B.至少有1个白球;至少有1个红球C.恰有1个白球;恰有2个白球D.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红球3.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是40%,甲不输的概率为90%,由甲、乙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A.60%B.30%C.10% D.50%4.掷一枚骰子的试验中,出现各点的概率均为错误!。

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概率的基本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概率的基本性质

一次购物 1至4件 5至8件

9至 12件
13至 16件
顾客数(人)
x
30
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
结算时间
1
1.5
2
2.5
(分钟/人)
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
17件 及以上
10
3
①确定x,y的值,并求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
②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
错解:因为P(A)=36=12,P(B)=36=12, 所以P(A∪B)=P(A)+P(B)=1. 错因分析:由于事件A与事件B不是互斥事件,更不是对立事件,因此 P(A∪B)=P(A)+P(B)不成立.因此解答此题应从“A∪B”这一事件出发求解. 答:因为A∪B包含4种结果,即出现1,2,3和5,所以P(A∪B)=46=23.
②由于A,AB型血不能输给B型血的人,故“任找一个人,其血不能输给小 明”为事件A′+C′,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P(A′+C′)=P(A′) +P(C′)=0.28+0.08=0.36.
(2)某超市为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
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某商场在元旦举行购物抽奖促销活动,规定顾客从装有编号为0,1,2, 3,4的五个相同小球的抽奖箱中一次任意摸出两个小球,若取出的两个小球的 编号之和等于7,则中一等奖,等于6或5,则中二等奖,等于4,则中三等奖, 其余结果不中奖.
①求中二等奖的概率; ②求不中奖的概率.
【解析】 从五个小球中一次任意摸出两个小球,不同的结果有(0,1), (0,2),(0,3),(0,4),(1,2),(1,3),(1,4),(2,3),(2,4),(3,4),共 10种.记两个小球的编号之和为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的基本性质(经典)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的基本性质(经典)ppt课件

[解析]
因为掷硬币时,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
1 都是 2 ,被调查者中大约有300人回答了问题(1),有300人回答 1 了问题(2);又因为学号为奇数或偶数的概率也是 2 ,故在回答 问题(1)的300人中,大约有150人回答“是”,在回答问题(2) 30 的300人中,大约有180-150=30(人)回答了“是”,即有 300 的被调查者闯红灯,则被调查者中的600人中大约有60人闯过 红灯.故选B.
• (5)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 •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通过收集豌豆试验数据,寻找到了其中的统计规律,并用 概率理论解释这种统计规律.利用遗传定律,帮助理解概率统计中的随机性与 __________的关系,以及频率与________的关系. 规律性
概率
• ●温故知新 • 旧知再现 • 1.为了了解学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的情况,调查部门在某学 校进行了如下的随机调查,向被调查者提出两个问题:(1)你的学号是奇数吗? (2)在过路口的时候你是否闯过红灯?要求被调查者背对调查人员抛掷一枚硬币, 如果出现正面朝上,就回答问题(1);否则就回答问题(2).
• 某班有50名同学,其中男女各25名,今有这个班的一个学生在街上碰到一个同 班同学,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碰到异性同学比碰到同性同学的概率大 • B.碰到同性同学比碰到异性同学的概率大 • C.碰到同性同学和异性同学的概率相等 • D.碰到同性同学和异性同学的概率随机变化
• [答案] A
(2)国家乒乓球比赛的用球有严格标准,下面是有关部门 对某乒乓球生产企业某批次产品的抽样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抽取球数目 优等品数目 优等品频率 ①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 ②从这批产品中任取一个乒乓球,质量检测为优等品的概 率约是多少? 50 45 100 92 200 194 500 470 1 000 954 2 000 1 902

概率的基本性质(614)

概率的基本性质(614)

P244-练习10 :抛掷一红一绿两颗质地均匀的六面体骰子,记下骰子朝上面的点数,若用x表示红色 骰子的点数,用y表示绿色骰子的点数,用(x,y)表示一次试验的结果,设A=“两个点数之和等 于8”,B=“至少有一颗骰子的点数为5”,C=“红色骰子上的点数大于4” (1)求事件A,B,C的概率;(2)求 A B, A B 的概率.
(4)统计某班同学们的数学测试成绩,事件“所有同学的成绩都大于60分”
的对立事件为“所有同学的成绩都小于60分”. ( × )
(5)若P(A)+P(B)=1,则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 ( × )
掷骰子:A={1,2,3},B={1,3,5} A,B既不互斥也不对立
巩固——概率性质的运用
P241-例12.为了推广一 种饮料,某饮料生产企业开展了有奖促销活动:
能中奖的样本数为18个, P(能中奖) 18 3. 30 5
巩固——概率性质的运用
P242-1.已知, (1)若B⊆A,则P(A∪B)=_____,P(AB)=_______.
命中 环数
6
7
8
9 10
(2)若A,B互斥,则(A∪B)=_____,P(AB)=__0_____.
频率 0.1 0.15 0.25 0.3 0.2
P244-13 某射击运动员平时训练成绩的统计结果如下:
如果这名运动员只射击一次,以频率作为概率,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命中
10环;(2)命中的环数大于8环;(3)命中的环数小于9环;(4)命中的环数
不超过5环.
分析:事件为命中某一 环数互斥
解:用x表示命中的环数,由频率表可得.
1 P(x 10) 0.2
解:样本空间可表示为 {(x, y) | x, y {1, 2,3, 4,5,6}} . ,n 36

概率的基本性质

概率的基本性质

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记作 P(E),其中E为事件。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其概 率为1。
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其 概率为0。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公理化定义
基于公理体系的定义方式,通 过公理化方法,将概率定义为 一种满足特定性质的数学对象

可数性公理
所有的可能结果都是可数的, 即可以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04
CATALOGUE
概率的乘法规则
独立事件的乘法规则
定义
如果两个事件A和B相互独立,那么 P(A∩B) = P(A)P(B)。
解释
如果事件A和B是独立的,那么事件A 的发生与否不会影响事件B的发生,反 之亦然。因此,两个独立事件的概率 乘积等于它们各自的概率。
互斥事件的乘法规则
定义
如果两个事件A和B互斥,那么P(A∩B) = 0 。
02
CATALOGUE
概率的基本性质
非负性
总结词
所有概率值都是非负的。
详细描述
根据概率的定义,任何事件的概率值都是非负的,即大于等于零。这是因为概 率被定义为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所有可能事件的次数,因此其值不可能为负数 。
规范性
总结词
所有事件的概率总和为1。
详细描述
在一个有限概率空间中,所有事件的概率总和等于1。这是概率的规范性性质,它确保了所有可能的后果被完全 考虑在内,并且每个后果的概率都被正确地分配。
方差的性质
方差的大小取决于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分布形状 ,方差越小,随机变量的取值越集中,分布越稳定 。
方差的计算公式
方差是每个样本点与均值的差的平方的平均 值。

1014概率的基本性质(精练)(原卷版)

1014概率的基本性质(精练)(原卷版)
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A.0.3B.0.4C.0.6D.0.7
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事件A表示“向上的点数是奇数”,事件B表示“向上的点数不超过3”,则P(A∪B)=()
(1)A∩B,BC及相应的概率
(2)A∪B,B+C及相应的概率;
(3)记 为事件H的对立事件,求 及相应的概率.
B能力提升
16.(2022春·全国·高一期末)下表为某班的英语及数学成绩,全班共有学生50人,成绩分为1~5分五个档次.设x、y分别表示英语成绩和数学成绩.表中所示英语成绩为4分的学生共14人,数学成绩为5分的共5人.
A. B. C. D.1
4.(2022·上海·高三统考学业考试)某射手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是0.2,0.3,0.1,则该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够8环的概率为()
A.0B.0.3C.0.6D.0.4
5.(2022春·陕西咸阳·高一校考期中)保险柜的密码由0,1,2,3,4,5,6,7,8,9中的四个数字组成,假设一个人记不清自己的保险柜密码,只记得密码全部由奇数组成且按照递增顺序排列,则最多输入2次就能开锁的概率是()
y分
人数
x/分
5
4
3
2
1
5
1
3
1
0
1
4
1
0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1
3
2
1
0
9
3
2
1
b
6
0
a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如果某士兵射击一次,未中靶的概率为0.05,求中靶概率。
解:设该士兵射击一次,“中靶”为事件A,“未中靶”为事件B, 则A与B互为对立事件,故P(A)=1-P(B)=1-0.05=0.95。
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 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 …… 类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运算,你能发现事 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吗?
(一)、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例: C1={出现1点}; D3={出现的点数小于5};
1.包含关系
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 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
(2)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为 A
(3)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但互斥 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例. 判断下列给出的每对事件,是否为互斥 事件,是否为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
从40张扑克牌(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点数 从1-10各10张)中,任取一张。
(1)“抽出红桃”与“抽出黑桃”;互斥事件
(2)“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对”立;事件
于事件B). 记作:BA(或AB)
如:D3 C1 或 C1 D3
注:(1)图形表示:
AB
(2)不可能事件记作,任何事件都包含
不可能事件。如: C1
例: C1={出现1点}; D1={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
2.相等事件
一般地,若BA,且AB ,那么称事件A与事
件B相等。记作:A=B.
如: C1=D1
(1)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 会同时发生。
(2)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为0。
图形表示:
A
B
例: 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 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
6.对立事件 若AB为不可能事件, AB为必然事件,那么事
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如:事件G与事件H互为对立事件
注:(1)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 仅有一个发生。
与事件C1和事件C3发生的频率之间有什 么关系?
结论:当事件A与事件B互斥时
f (A B) f (A) f (B)
n
n
n
2.概率的加法公式: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
P(A B)= P(A) + P(B)
3.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若事件A,B为对立事件,则
P(B)=1-P(A)
2.P(A∪B)=P(A)+P(B)成立吗? 提示:不一定成立.因为事件A与事件 B不一定是互斥事件.对于任意事件A与B, 有P(A∪B)=P(A)+P(B)-P(A∩B),那么当 且仅当A∩B=∅,即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事 件时,P(A∩B)=0,此时才有P(A∪B)=P(A) +P(B)成立.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普宁侨中 郑庆宏
知识回顾:
1.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 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 做随机事件.
2.事件A的概率:
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 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 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简称为A的概率。
(3)“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 牌点数大于9”;
既不是对立事件也不是互斥事件
(二)、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P(A)的取值范围 (1)0≤P(A)≤1. (2)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
思考:掷一枚骰子,事件C1={出现1点},事件
C3={出现3点}则事件C1 C3 发生的频率
思考:在掷骰子试验中,可以定义许多事件,例如:
C1={出现1点}; C2={出现2点}; C3={出现3点}; C4={出现4点}; C5={出现5点}; C6={出现6点}; D1={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 D2={出现的点数大于3}; D3={出现的点数小于5}; E={出现的点数小于7}; F={出现的点数大于6};
注:(1)图形表示:
B(A)
(2)两个相等的事件C5={出现5点}; J={出现1点或5点}.
3.并(和)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或事件B发生,则称 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
记作:AB(或A+B)
如:C1 C5=J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 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
(或积事件).记作:AB(或AB)
如: C3 D3= C4
图形表示:
A
B
例: C1={出现1点}; C3={出现3点};
5.互斥事件
若AB为不可能事件( AB =)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互斥.
如:C1 C3 =
注:事件A与事件B互斥时
3.概率的范围: 0 PA 1
练习: 判断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随机事

件,还是不可能事件?
1、明天天晴.
随机事件
一 想
2、实数的绝对值不小于0. 必然事件 3、在常温下,铁熔化. 不可能事件
4、从标有1、2、3、4的4张号签中任取一
张,得到4号签.
随机事件
5、锐角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是900. 不可能事件
例 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随
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A)的概率
是 1 ,取到方片(事件B)的概率是 1 。问:
4
4
(1)取到红色牌(事件C)的概率是多少?
(2)取到黑色牌(事件D)的概率是多少?
解:(1) 因为C=AB,且A与B不会同时发生,
所以A与B是互斥事件。根据概率的加法公式,
得 P(C)= P(A)+P(B) 1
2
(2)C与D是互斥事件,又因为CD为必然事件,
所以C与D为对立事件。所以
P(D)= 1-P(C) 1
2
练习:课本第121页 1,2,3,4,5
本课小结
1、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区分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对于任一事件A,有0≤P(A)≤1 (2)概率的加法公式 P(A∪B)= P(A)+ P(B) (3)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P(B)=1-P(A)
图形表示:
AB
1.事件A与B的并事件包含哪几种情况? 提示:包含三种情况: (1)事件A发生,事件B不发生; (2)事件A不发生,事件B发生; (3)事件A,B同时发生. 即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例:C3={出现的点数大于3};D3={出现的点数小于5}; C4={出现4点};
4.交(积)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