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复习提纲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导言一、解释以下概念,并指出语言学、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差异二、语言学理论在指导语言实践上有哪些作用?第一章,第一节,名词解释语言的主观性2,例子1、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2.信息传递中接受存在的方式三、论述: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第一性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一章,第二节,名词解释语言能力二、举例说明:语言的民族性三、简答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2、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3、聋哑人的语言问题与思维特点四、论述1.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发展过程基本一致。
2.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第二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1、征候2.心理现实二、辨析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定义区别相同点分点答题)1、语言和言语2、征候与符号3、语言与符号三、简答1.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之间的关系(逐点回答,无例)。
如何理解“人们的心理现实在不断增加”第二章第二节一、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线性2。
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3。
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二、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三、论述1.语言符号系统是一个分层设备2、语言层级装置靠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替换来运转第二章第三章1。
名词解释语言能力2。
简短回答1、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后天的语言环境决定着人的语言能力的现实和维持2、语言是其他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三、论述人类语言符号与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第三章第一节一、名词解释1、音标2、国际音标二、语音学与音乐学的区别、区别与联系III.简短回答1、语音与自然界声音的异同2、语音学研究的诸方面第三章,第二节I,名词解释1,纯音2,乐音3,噪音4,音高5,伴奏6,基频7,共振频率2,简要回答1、语音四要素中哪个要素是基本的?为什么?2.如何理解音高、重量和长度的变化是相对的,音质的变化是绝对的?3.声学分析软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第三章第三节一、名词解释1、元音舌位图2、基本元音3、颤音4、闪音二、简答1.为什么人能灵活地发出复杂多变的声音,而动物却不能?2、近音与半元音的异同点是什么?3、各民族发音的共性和特性怎样?三、绘制元音舌位图第三章第四节I.例1。
00541语言学习知识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必备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语言: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
(多了一些成份)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
(犹太民族)(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满族、汉族)(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不能单凭“互相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广东上海)六、语言与种族的关系: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是完全没有联系。
特别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汉语、汉藏语系都有声调)七、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八、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口语、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自行整理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2.汉语的语序是什么?你还知道其他语言的语序吗? S(主语)+V(动词)+O(宾语) SOV:韩语、日语、拉丁语、印度语 VSO:爱尔兰语
3.句子成分
词性标注法
名词
N
动词
V
形容词 Adj
副词
Adv
限定词 Det
助动词 Aux
→确定句子成分
名词短语 NP 动词短语 VP 形容词短语 AdjP 副词短语 AdvP 限定词短语 DP
及事件过程的具体特征 完成体:过去的事件引起了现存的状态 过去完成体:表达存在于过去的事件引发的结果状态,结果状态是过去的,与“现在”没有 关系 非完整体包括持续体、习惯体等 持续体包括进行体(动态持续)和状态体(静态持续) 习惯体:习惯性的动作或事件,不时发生 结束体、开始体、即止体(瞬间发生并结束)、重复体(相同事件多次重复) 如何表达“体”:分析型 屈折型 态(voice):和句法结构紧密相关 使我们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同一件事 主动被 动
6.十种主要形态变化过程 加前缀 加后缀 加内缀 加环缀 词干变化 超音段变化 非连续形态变化 削减(反构) 复合
重叠
7.词语的构成 屈折 派生 转化(零派生) 动名转化 名动转化 形名转化 形动转化 复合 将至少两个自由语素连接起来构成新词
名形转化
封闭词类转化为开放词类
《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第二部分

如真-假;男-女;必然-偶然
指处于反对关系之中的反义词
如大-小;输-赢;亏本-赢利
指具有上下位关系的词中,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大的词。如车。
指具有上下位关系的词中,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小的词。如火车。
第五章
句义的构成
语境意义
语言意义
【词汇意义】
【关系意义】
【语气意义】
指句义之间的差别纯粹由词汇意义的不同构成的。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一个词语即使孤立存在,也会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
2.义项和语义一样具有概括性,是指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3.义项包括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但后者不能独立运用,单独构成义项,只能和理性意义一起构成义项。
4.【非义项】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应该有一般人可以感觉到的联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它们就不能算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而只能属于不同的词(同音词)。
1.确定对比的范围。义素分析的第一步是找出一组指称同一种类对象的相关词语,确定对比分析的范围;
2.比较词义的异同。对比范围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取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使这些词之间以及与其它词之间可以区别开来。这是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
3.整理和描写。义素分析结果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来描写和记录。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矩阵图;一是横排结构式。
【语境意义】
指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是语义的基本要素。
指说话人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上。
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语汇形式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实词和固定短语。
由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语法形式包括语序、虚词、形态、重音、语调等形式。如“我找你”,“你找他”,表达施受意义的语序即属于语法意义。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及要点

语言学概论(邢福义)复习提纲(1-21)一、名词解释(4×5’)(1)能指与所指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二者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2)语言与言语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
言语活动是语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4)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从词法的角度给语言划分出的类型叫语言的词法类型,又叫形态类型,一般分为四种:词根语、屈析语、粘着语、编插语;从句法的角度给语言分类叫语言的句法分类。
语言的句法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S)、动词(V)、宾语(O)在简单陈述句中的位置来分类,一般分为SVO,SOV,VSO三种类型语言。
(5)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
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
它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6)音质音质指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其变化决定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7)音系学是对语言的语音系统的研究。
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把许多从生理和物理角度分析出来的不同的语音单位归纳成数目有限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
(8)实验语音学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语音研究的分支学科。
使用实验仪器或电子计算机对语音的各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涉及语音的各个方面,研究手段和方法涉及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9)音素与音位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义学复习提纲

语义学复习提纲概念: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也叫绝对任意性理据性:也叫相对任意性、可论证性、象似性从语言发展阶段看:原生阶段具有任意性、派生、合成阶段具有理据性,句法组合具有象似性。
从语言系统看:单纯词具有任意性。
合成词和句子具有任意性。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的特点。
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从字面上讲,也就是本来的意思。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引申义词语由本义引申而成的新义。
语义特征(义素)义素对义位(义项)进行分解得到的语义区别性特征。
语义场、上下位义场:同属于一个上位概念的下位概念构成联想语义场。
颜色词和亲属词。
部分整体义场顺序义场2)反义义场极性对立义场:非A一定B:大小互补反义义场:非A即B类:死活关系反义义场:夫妻(3)同义义场生日/诞辰父亲/爸爸(4)多义义场语义范畴、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论元(语义角色、语义格)、题元跟动词发生语义关系的名词(代词)是题元(theme),根据名词和动词具体的语义关系,每一个题元便获得了一个题元角色(thematicrole)。
乔姆斯基提到的题元角色主要有以下一些:(1)施事(Agent)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加工,经过加工后的世界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认知加工过程就是对事物的分类过程即范畴化过程,结果形成认知范畴。
家族相似性通常认为某一词类的全体成员一定共有某一分布特征,那么全体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
1.以运动会为例,各种比赛项目交叉相似。
称为家族相似性。
二、原型.原型是某类范畴中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跟它最接近的成员最具原型性,反之为边缘成员有以下特点:①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机器数目是不确定的。
②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③成员的地位成员不平等④原型性更高的成员最大限度地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原型成员⑤原型是由完形感知形成的。
原型施事、原型施事范畴中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提纲第五章语义和语⽤【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的种种情况,要能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并正确运⽤词汇的⼀般特点。
第⼀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1.1 词汇1.1.1 概念(1)词汇是⼀种语⾔中词的总汇,是语⾔的建筑材料。
不同语⾔的词汇系统各⾃独⽴,有⾃⼰的特点。
因为:a.什么样对意义与什么样地语⾳结构在⼀起构成⼀个词,在不⽤语⾔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b.⼀个词可以只有⼀个意义,但也可以有⼏个意义。
c.甲语⾔中⽤⼀个词来标志的⼀定范围的事物,在⼄语⾔中却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反过来,⼄语⾔的⼀个词所标志的事去在甲语⾔中却要⽤词的组合来标志。
(2)词是⼀种语⾔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时能⾃由运⽤的最⼩单位。
词是构成语⾔词汇的单位。
(3)语⾔的词汇可以分成基本词汇和⼀般词汇两⼤部分,⽽“语⾔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
从表达概念意义的⾓度看,⼀种语⾔词汇的范围要⼤于词的范围。
1.1.2 基本词汇(1)语⾔中有这样⼀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们世世代代的⽇常⽣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如⽇常接触的⾃然现象、⼈的器官和肢体、亲属、⽅位和时令、数⽬、某些劳动⼯具以及与⽇常⾔⾏有关的现象等等。
(2)基本词的特点全民常⽤,稳固,有构词能⼒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3)斯⽡迪⼠核⼼词斯⽡迪⼠核⼼词列表(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学家莫⾥斯·斯⽡迪⼠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提出的⼀个列表。
他从统计学的⾓度⽤分析不同的语⾔(以印欧语系语⾔为主),从⽽得出⼀个约莫有200字的核⼼词列表。
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百多个词语;⽽另⼀⽅⾯,只要认识这⼆百多个词语,亦可以利⽤该种语⾔作最基本的沟通。
1.1.3 ⼀般词汇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对⼀般词汇。
(1)特点与基本词汇相⽐,⼀般词汇的特点是:它不是全民性常⽤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般没有构词能⼒或构词能⼒⽐较弱。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语言的性质(一)语言是什么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看,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二)语言的符号性任意性稳固性渐变性线条性(三)语言的系统性一个语言符号的价值和作用,取决于该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取决于该符号与其它相关符号的关系。
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等子系统。
(四)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①自然语言系统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
②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
③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
④语言的发展变化(新词语的产生、旧词语的消亡、语音的变化、语义语法的变化)也离不开社会。
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五)语言的其他属性1、语言的民族性2、语言的生成性所谓语言的生成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3、语言的模糊性二、语言的范围(一)语言与言语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音、语义、语汇和语法都自成系统,语言系统包括上述四个子系统。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
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密切联系: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不过,从历史发展来看,是先有言语,后有语言。
(二)口语与书面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也叫绝对任意性理据性:也叫相对任意性、可论证性、象似性从语言发展阶段看:原生阶段具有任意性、派生、合成阶段具有理据性,句法组合具有象似性。
从语言系统看:单纯词具有任意性。
合成词和句子具有任意性。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的特点。
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从字面上讲,也就是本来的意思。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引申义词语由本义引申而成的新义。
语义特征(义素)义素对义位(义项)进行分解得到的语义区别性特征。
语义场、语义场实际是以一个共同的意义成分为核心聚集起来的词义的聚合。
这些词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意义上形成一个“场”。
语义场类型(1)联想语义场:上下位义场:同属于一个上位概念的下位概念构成联想语义场。
颜色词和亲属词。
部分整体义场顺序义场2)反义义场极性对立义场:非A一定B:大小互补反义义场:非A即B类:死活关系反义义场:夫妻(3)同义义场生日/诞辰父亲/爸爸(4)多义义场语义范畴、语法范畴: 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论元(语义角色、语义格)、题元跟动词发生语义关系的名词(代词)是题元(theme),根据名词和动词具体的语义关系,每一个题元便获得了一个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
乔姆斯基提到的题元角色主要有以下一些:(1)施事(Agent)(2)受事(Patient)(3)主事(Theme)(4)经事(Experiencer)(5)与事(Beneficiary)(6)工具(Instrument)(7)处所(Location)(8)目标(Goal)(9)来源(Source)范畴、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加工,经过加工后的世界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认知加工过程就是对事物的分类过程即范畴化过程,结果形成认知范畴。
家族相似性通常认为某一词类的全体成员一定共有某一分布特征,那么全体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
1.以运动会为例,各种比赛项目交叉相似。
称为家族相似性。
二、原型.原型是某类范畴中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跟它最接近的成员最具原型性,反之为边缘成员有以下特点:①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机器数目是不确定的。
②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③成员的地位成员不平等④原型性更高的成员最大限度地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原型成员⑤原型是由完形感知形成的。
原型施事、原型施事范畴中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有5个特征,分别是:自主性、感知性、使动性、位移性和自立性。
原型受事、原型受事范畴中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有6个特征,分别是:受动、变化、自立、渐成、关涉、类属。
隐喻借助具体事物谈较为抽象的事物。
基本表达公式:A是B。
转喻根据两个事物的相关性,以一个代替另一个的现象。
也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
框架: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为词在语言及言语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背景和动因。
这个概念结构就是语义框架。
理解其中一个概念就要激活整个框架和框架内所有元素。
意象图式、为使我们具备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经验,并能理解它们及对之进行推理,我们的行为、感觉、知觉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模式和常规,就是意象图式。
是最基本的概念结构。
元语言、广义来说,元语言是指讨论或研究语言本身时所使用的语言或符号[1]。
语义基元、(同语义特征)也叫语义因子或义素。
最基本的语义单位。
语义指向、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在语义平面上支配或说明的方向。
蕴含、两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含关系,含有下位概念的句子蕴含含有上位概念的句子。
预设指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有的预设较凸显。
特点①预设决定于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律。
②预设是客观真理或事实。
1.举例说明义素分析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认知语言学对义素分析有什么批评?义素分析定义:对义位(义项)进行分解得到的语义区别性特征。
义素分析总的原则二元对立。
义素分析的方法是对比法。
义素分析的程序是第一步:要根据可比性确定比较的范围。
第二步:通过对比,找出一组词的共同语义特征和不同语义特征。
第三步:把分析结果形式化,列成义素矩阵,义素前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
比如:man:[+human] [+male] [+adult]woman:[+human] [--male] [+adult]boy:[+human] [+male] [--adult]woman:[+human] [--male] [--adult]2.语义场和语义范畴有什么关系?语义场实际是以一个共同的意义成分为核心聚集起来的词义的聚合。
这些词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意义上形成一个“场”。
语义范畴: 把同一语义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类别3.举例说明隐喻的系统性。
在英语中(汉语见“暗喻”),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
隐喻又称暗喻。
表达方法:A是B。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例如:1.He is a pig.他简直是头猪。
(比喻:他是一个像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
)2.She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
(比喻:这个女人冷酷无情。
)3.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
(用镜子比喻美国的现实,很贴切。
)例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Shakespeare)4. 举例说明隐喻和转喻的不同?隐喻定义:隐喻即借助具体事物谈较为抽象的事物。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认知方式。
转喻定义:根据两个事物的相关性(体现为共现),以一个代替另一个的现象。
也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
隐喻举例TIME IS MONEY转喻举例名转动:部分代整体The buses are on strike.Napoleon lost at Waterloo.5. 现代汉语的核心论元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施事(Agent)(2)受事(Patient)(3)主事(Theme)(4)经事(Experiencer)(5)与事(Beneficiary)(6)工具(Instrument)(7)处所(Location)(8)目标(Goal)(9)来源(Source)6. 举例说明论元和句法成分的关系。
论元:指名词跟动词(包括介词)组合后所获得的语义角色。
名词和动词组合后所形成的语义关系不同,因此名词所充当的语义角色也不同。
论元和句法成分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主宾语选择的等级序列上:第一,主语对题元角色的选择的等级序列:施事>受事/ 与事>主事/ 受事>工具>处所第二,如果某一题元关系中的两个题元都具有施事的特性,其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主语;如果某一题元关系中的两个题元都具有受事的特性,其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宾语。
第三,对于三元谓词来说,非主语题元中更具原型受事特征的题元通常做直接宾语(典型性相同的非主语题元,都可以做直接宾语),而具有较少原型受事特征的题元角色通常作为介词宾语出现。
7. 如何看待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任意性和理据性)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任意性和理据性任意性:也叫绝对任意性理据性:也叫相对任意性、可论证性、象似性从语言发展阶段看:原生阶段具有任意性。
派生、合成阶段具有理据性,句法组合具有象似性。
从语言系统看:单纯词具有任意性。
合成词和句子具有理据性。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的特点。
8. 举例说明名词的语义范畴对名词句法功能的影响。
9. 试分析汉语“婚姻”的语义框架。
10. 语言中的时间表达和空间表达有什么关系。
可以用空间组织方式隐喻时间,隐喻有两种映射方式第一种方式:观察者的位置(空间位置)是固定的,时间是运动着的实体,它面向运动的方向。
由此得出的逻辑蕴涵是:若时间1跟在时间2之后,则时间1对于时间2而言是处于未来;时间运动到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就是现在;对观察者而言,时间是有速度的。
第二种方式:时间的位置是固定的,观察者(空间位置)在运动。
其逻辑蕴涵是:时间有广度,可以测量出来;一段延展的时间正像空间里的一个地区,可以感知为一个有界的区域。
11. 举例说明西方多义词分析方法。
一、义素分析的原则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原则二、义素分析的步骤和方法1、确定范围2、比较异同3、简化义素义素分析可以在如下语义场中进行⏹多义义场(派生关系)“活”⏹生存(基本义):[+生物+有生命](活人)在活的状态下:[+生物+状态+有生命](活捉)救活[+抢救+生物+结果](活了五个)活动、灵活[-生物+易动](活水、活页)生动活泼[+/-生物-死板](活蹦乱跳)真正、简直[+/-生物+幻觉](活现)12. 试分析普通话多义词“打”。
(以《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义项为例)13. 词义引申和隐喻有什么关系?词义引申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实现,而14. 什么是语义指向?语义指向分析有什么作用?定义: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在语义平面上支配或说明的方向。
第一,可以解释其他方法不能分化的歧义(7)a1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满足。
a2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漂亮。
a3老王有一个女儿,很骄傲。
(8)a老王在飞机上看到了大海。
b老王在房顶上发现了敌人。
第二,可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形式的语法意义(9)a礼物我收到了不少。
/香烟我只抽阿诗玛。
b电器我只买进口的。
/穿的我最在意鞋子。
第三,可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形式的变换条件。
(10)a1 老王喝光了酒。
b1老王喝醉了酒。
a2 老王把酒喝光了。
×b2老王把酒喝醉了。
×a3 这瓶酒就把老王喝光了。
B3这点酒就把老王喝醉了。
5. 蕴含和预设有什么区别?预设1.定义指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有的预设较凸显。
2.特点①预设决定于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律。
②预设是客观真理或事实。
11.2蕴含1.定义两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含关系,含有下位概念的句子蕴含含有上位概念的句子。
2.蕴含和预设的区别:如果句子B预设句子A,则如果B蕴含句子A,则B真,A真B真,A真,B假,A真B假,A真或假16. 试用转喻理论分析汉语名动转化现象。
17. 举例说明常见的意象图式。
举例:部分—整体图示身体经验:人体由部分和整体构成。
结构成分:一个整体,若干部分。
基本逻辑:不对称,A是B的部分,B就不是A的部分;举例:家庭和社会中心—边缘图示身体经验:身体就是由中心—边缘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