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控制性详规范文
地铁二号线沿线土地利用规划任务书

穗规城乡[2000]121号附件广州市地铁二号线(三元里-琶洲)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任务书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二 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规划设计原则---------------------------------------- 3 第三章规划设计条件---------------------------------------- 3 第四章规划成果要求---------------------------------------- 5 第五章成果报送、审查与审定办法---------------------- 6 第六章附则---------------------------------------------------- 7 第七章附件---------------------------------------------------- 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尽早控制地铁二号线沿线用地,减少地铁建设的征地、拆迁困难,合理利用地铁沿线的土地,根据广州市2000年度城市规划工作计划,我局决定开展广州市地铁二号线(三元里-琶洲)沿线土地利用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一、地铁二号线线路由南往北车站依次为琶洲——新港东——磨碟沙——赤岗——客村——鹭江——中大——晓港——江南新村——市二宫——海珠广场——公园前——纪念堂——越秀公园——广州站——三元里——机场路——白云新城——新市——江夏共20个站全长23.21公里,通过海珠、越秀和白云三个区,本规划着重研究琶洲至三元里两站之间的地铁沿线土地利用规划。
二、地铁二号线沿线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定为沿线两侧平均100m宽度左右范围,以地铁沿线地块为研究单元,规划重点在沿线街坊的范围内,特别是重点车站周边地段及各车站出入口地带。
三、地铁二号线沿线影响范围包括地铁沿线两侧100m以外的更大范围的影响区的研究,主要指琶洲会展中心、中山大学、海珠广场、中央广场及北京路旧城商业中心、流花火车站、白云新城等重要结点的影响范围。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摘要:本文主要从规划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思考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于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广州市番禺区实际情况入手,对遇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次探讨,以期能够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经济指标一直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情况的最直接的评价依据。
作为直接指导经济建设法定规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在一些领域中也促使规划方面需要随着发展和更新。
因此,如何使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的协调统筹,是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1.1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来控制性详细规划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并实施,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经过30多年的不断规划实践,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予以明确。
《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法定的、唯一的直接规划管理和实施的依据。
并规定核发两证一书的前提条件是符合所在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依据《城乡规划法》并结合广东省、广州市的实际工作情况,也制定《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广州市城乡规划程序规定》、《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符合《城乡规划法》的基础上,对具体工作环节遇到的问题提供依据和指导。
2 广州市番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情况2.1 200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
广东作为经济发展强省,工业发展迅速,对工业用地的需求量也较大。
为了推动工业的发展,番禺区曾经在2000年后的几年集中编制了20多个工业集聚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便能够依程序出让用地发展工业,并在之后的几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海珠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

海珠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摘要:通过对具体工程的创作分析,以及对当代人们日益增长与不断需求的精神与物质追求理念的把握,认为当代综合性的城中村建筑应适应市场的需求.”一切都在变化中”.文章就为海珠区琶洲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建筑设计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建筑设计,改造项目,理念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creation, as well as to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increasingly growth and continued demand of spirit and material for the grasp of the idea that contemporary comprehensive village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everything changes.” the village for hai pazhou villages reform project building desig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renovation project, and ideas一、项目概述琶洲村位于琶洲岛中部珠江南岸,紧邻国际会展中心,地铁4号线与地铁8号线在村东南侧交汇,区位十分优越。
琶洲村位于琶洲岛中部的B2区AH0409管理单元。
规划区西起琶洲塔公园,南至新港东路,北至阅江路,东面至新滘东路,总面积约72.49公顷。
本项目是其中的地块十一部分,位于琶洲村规划改造用地南部,总用地158451平方米。
定位为村民回迁及配套部分。
二、现状分析本项目用地为多边形用地,用地相对独立,南面与新港东路相接,东规划为70米过江桥梁的延长部分,北面是琶洲塔的视觉通廊部分,西与地块十三相接。
珠江琶洲项目定位及可行性分析

珠江琶洲项目定位及可行性分析一、项目定位1.商务定位:珠江琶洲项目将打造成为商务中心,吸引国内外一流企业入驻,提供高端商务服务,并搭建商务交流平台,促进商务合作和发展。
2.展览定位:珠江琶洲项目将建设成为广州市重要的展览中心,为各类展览提供高质量的展览场地和服务,吸引国内外展览公司和参展商,促进展览经济的繁荣发展。
3.文化定位:珠江琶洲项目将注重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演出,提供艺术教育和培训,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4.旅游定位:珠江琶洲项目将充分发挥珠江的景观优势,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结合商务和文化活动,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二、可行性分析1.地理位置优势:珠江琶洲项目位于广州市中心地带,距离广州珠江新城和广州塔等知名景点仅几步之遥,交通便利,可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商务人士。
2.政策支持:广州市政府将珠江琶洲项目列为重点支持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包括土地使用权、税收优惠等,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经营。
3.市场需求:珠江琶洲项目定位于商务、展览、文化和旅游综合体,这几个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商务人士需要高端的商务服务和交流平台;展览公司和参展商需要高质量的展览场地;市民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游客需要一站式的旅游服务。
珠江琶洲项目有能力满足这些需求。
4.前期规划:珠江琶洲项目的前期规划已经完成,包括场地选址、建筑设计、配套设施等,可以快速推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5.团队实力:珠江琶洲项目的运营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品质的服务。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珠江琶洲项目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可行性。
然而,项目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资金压力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和管理,创新运营模式,以确保项目的成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琶洲项目策划书

前言经与贵司就珠江地产琶洲项目的销售策划代理进行初步接触,对贵司能给予机会发挥深表谢意,并诚恳地预祝合作愉快,成功地将项目推出市场,为贵司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贵项目的整体策划包装及销售代理,敝司成立了专项小组,以专业的市场调研为基础,以独到的见解为指引,以科学的操作为手段,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根据整体市场的现状和区域市场的特性,发掘项目的优点加以专业发挥,配合贵司对项目的开发意图,务求使之成为贵司实力与形象体现的成功典范。
以后的工作中,我司将视贵项目的进展及市场情况,提出更详细具体的实操方案,同时忠诚地祝愿我们能合作愉快!珠江地产琶洲项目+中地行优质物业代理=地产界成功的典范1.琶洲板块的市场分析和展望㈠新兴的国际商务商贸中心区琶洲地处广州市东南部经济开发区内,总用地面积13.05平方公里,被规划为广州21世纪大型居住区——琶洲新城(又称广州国际博览城),可居住40万人,是广州八大重点开发的现代化居住区中最大的一个。
在未来城市开发战略中,广州国际博览城将以会展、博览为核心主导功能,集国际信息交流、国际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文化旅游以及高品质居住环境于一体。
华南快速干线和东环高速公路从西到东将琶洲岛划分成A(居住区)、B(金融商业区)、C(旅游度假区)三个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就是心脏地带B区的核心,其周围将发展起与会议和展览相关联的配套设施如酒店、写字楼、银行、商业服务、博览馆等;A区是西区,以居住、康乐为主导功能;东区是C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旅游度假和高品质居住为主导功能的综合区。
㈡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户,为板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1.立体化的交通网络;道路规划中,除了将有江海大道、华南快速干线等五条南北向主干道和新港东路及环岛北路两条东西向主干道之外,未来地铁二号线和四号线也将在这里交汇。
可见会展中心的修建使得该地区的交通变得四通八达。
2.国际性的商务配套;会展中心建成后,将以其为核心,西部将建设成一个规模宏大的运动公园;南部将建设一个信息博物馆和两个四星级以上的高级酒店等;东部将建设一个国际商务中心;同时,高级写字楼、国际传播中心等商务办公配套也会相继落成,琶洲岛将成为一个国际化商务商贸中心区。
海珠区琶洲商圈规划建设项目分析

海珠区琶洲商圈规划建设项目分析【商圈简介】琶洲位于广州城区东南郊,属新滘镇,行政区属海珠区,琶洲岛长约8.5公里,宽约1公里,陆地面积为9.66平方公里。
琶洲商圈是以会展为主的商务中心,从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开始,会展经济就拉动了琶洲会展的繁华。
2004年吉盛伟邦以及红星美凯龙两大家居的落户,五星级的香格里拉等加盟,同时,其他如银行、广告、建筑、房地产、医疗、汽车等一些非会展的行业目前也已纷纷进驻琶洲。
以会展经济带动珠江新城、番禺商圈。
整体琶洲商圈以会展、商贸、总部三大引擎的集合。
【商圈定位】琶洲的以会展经济为核心的国际会展商务区,着力提升广州市会展品牌。
随着投资达到100亿的12个大型项目签约落户海珠,以及洲际酒店、朗豪酒店在内两家五星级酒店的加盟进驻,琶洲商圈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将形成一个定位明确的高端会展商圈。
未来,这里将成为广州的新城市中心地区。
【商圈规划建设分析】形象――门户与标志以珠江新城、员村、琶洲三大现代化标志性商务建筑集群和琶洲会展区,形成广州城市新形象。
以观光塔、赤岗古塔、琶洲古塔、东端标志建筑为四大地标,强化城市的标志与门户形象。
利用珠江水域,通过连续、不连续和韵律界面的交错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沿江界面,通过沿江一二线建筑高度控制,形成梯度上升、江景共享,塑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山水城市和地区性国际城市的滨水中心区新形象。
结构――突破与创新国际商务中心区是商务发展圈中的重要节点,联系赤岗使馆区和会展中心。
呈现“两轴两带”的空间格局。
两轴是东西向联系会展中心与赤岗使馆区的“绿轴”和南北向联系地铁站与珠江岸线的“商业轴”。
两轴构成了该区的空间框架,在此基础上,东西向的“商务办公带”和“商业娱乐带”形成由地铁中心区向沿水的活动过渡。
创意产业区是一个中等密度的区域,除了保留的厂房改造成创意工作室,吸引创意产业入驻,还十分重视公共交往空间的塑造,在珠江岸边,园区内部,都规划了公园、广场、码头等,形式各异的多功能开敞空间,努力提供一个轻松惬意,激发创意的环境氛围。
珠江琶洲项目定位及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注技术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持竞争优势。
财务风险评估
总结词
财务风险涉及项目的资金筹措、使用和 管理等方面,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
分析和预测。
财务稳定性
分析项目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预 测项目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资金筹措
评估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包 括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 道的可行性。
企业客户
02
03
旅游客群
项目的商业设施将吸引国内外知 名企业和机构,为其提供高品质 的办公环境和配套服务。
项目丰富的文化和商业设施将吸 引游客和旅游团体,提升区域旅 游吸引力。
03
项目可行性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为项目定 位和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市场竞争情况
珠江琶洲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01
珠江琶洲历史上曾是广州的重要港口和商业中心,拥有丰富的 文化和历史底蕴。
02
随着城市的发展,珠江琶洲逐渐成为广州市的CBD核心区域之
一,聚集了大量的高端企业和金融机构。
近年来,珠江琶洲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吸引了许
03
多大型企业和投资项目进驻。
珠江琶洲的现有资源中心等文化设施,提升区域文 化品质,丰富市民精神生活。
居住功能
项目规划有高端住宅区,提供高 品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配套服务 ,吸引高端人群入驻。
项目的目标客户群体
01
高净值个人
项目的高端住宅和商业设施将吸 引高净值个人和家庭,提供舒适 、豪华的生活和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毗邻珠江新城和广州国际会 展中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中国广州琶洲新区总体规划

美国GP建筑设计有限公司(Goettsch Partners)所设计的中国广州市琶洲新区总体规划赢得了这一规划设计竞赛。
三个城市地块形成三角形场地,规划了7座建筑总面积达428,000平方米的建筑群。
开发商是中国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琶洲区沿珠江三角洲,是广州向东拓展的奠基石。
胜出的总体规划为在三个地块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标志性形象的商业目的地,将新的滨江地区融入城市整体布局。
犹如螺花纹般的设计诠释了整个项目的组织概念,项目中心与广州市历史建筑琶洲塔创造直接的视觉连接。
整体项目的中心是一个用于连接三个地块并对行人和机动车交通做出明确分隔的大型公共广场。
可持续性设计方案从一系列无障碍带屋顶的通廊和为地面层提供遮阳的高架桥开始。
这些桥梁同时拥有连接塔楼室内社交空间以及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顶部花园空间。
位于东北角的地标性建筑是开发区在天际线上的标志,同时在地理位置上极具视觉冲击感。
其它6座建筑环绕中心广场,其裙楼层设置的商业和餐饮使整个公共空间更为活跃。
在营造更为清晰的广场轮廓同时,连通建筑的天桥还使江景以及相邻珠江视野最大化。
架空结构为整个建筑群创造了具有透视性的门户通道。
广场上,呈阶梯形的庭院自场地低层行人通道升起穿越项目主通道下方。
庭院周边设有商业和餐饮,内部设置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景观配套设施并以用于教育和文化犹如珠宝般的展览场馆作为终点。
整个人行道网络与地铁直接连通,极大地方便了项目的周边交通。
相比其它地块,地块4、5和10包含混合商业功能的规划规模更为庞大。
地块4总面积为210,000平方米,拥有地标性办公和酒店大楼以及一个单独的酒店式公寓楼,两座建筑构成半圆形面向主广场。
地块5包含位于3地块最南端形成三角形并环绕次级广场的三座办公楼,其总面积为100,000平方米。
地块10总面积为118,000平方米,包含沿相邻珠江的一栋办公大楼及一栋酒店大楼。
虽然每栋建筑各具特色,但总体来看,所有建筑组合在一起呈现出螺旋式向上的形状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国家中心城市高度规划建设未来广州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大都市最核心区域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已经于近期编制完成。
这两个地区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核心职能聚集最为重要的地区,规划建设好琶洲—员村地区是为对于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按照市政府2008年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打造五大功能区的要求,市规划部门立即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
首先邀请了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前来参加城市设计方案竞赛,为广州的重点地区未来发展前景出谋划策,并在城市设计方案竞赛中确定了深化方案。
在深化方案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分析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各项核心职能以及区位特征,综合考虑珠江两岸的生态功能与滨水景观营造,对用地功能布局、综合交通组织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等进行了重点研究。
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和修改论证,最终编制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广州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本规划区国际化、现代化服务功能。
2009年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城市发展提出“将广州打造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
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的新要求。
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必须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下承担更多责任,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并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结合《纲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新要求,结合琶洲—员村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发展条件,规划上将着力完善广州的国际化、现代化服务功能。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规划局、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市规划编研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深化工作,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师为广州发展献计献策。
二、规划编制过程介绍2008年3月,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广州市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竞赛”活动,经过技术审查、专家评审,选出两家优胜方案。
此后,在市规划局编研中心的组织下,由竞赛优胜方案设计单位(包括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和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组成联合深化工作小组,正式开展城市设计的深化工作。
2009年6月1日,城市设计深化成果经过多次论证、完善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审查,并成为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
随后,市规划局根据城市设计深化成果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2010年3月19日通过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
该规划以“总体发展战略-地区发展策略-城市设计方案-行动计划”为技术路线。
深入开展现状调查、综合分析建设实施条件、CBD量化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会展交通、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开发强度与建筑高度研究、历史文化保护等一系列专题研究以及国内外案例比较分析。
明确该地区的发展定位和所承担的战略目标分解下的城市职能,从功能构成、产业体系发展、人口疏解、综合交通组织、社区发展住房建设、公共中心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旧城改造、文化风貌营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地区发展策略和城市设计空间形态总体控制目标,并以此指导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同时结合地区现状建设条件和土地出让计划,提出分区建设与行动计划。
三、规划的设计范围(分三个层次)(一)整体研究范围:东至琶洲岛东端,西至广州大道,南至黄埔涌,北至黄埔大道。
包括珠江新城、琶洲岛以及员村南部地区,总面积约23.6平方公里(不含珠江水域面积);(二)详细规划范围:包括琶洲岛A、B2、C区和员村D、E、F区,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不含珠江水域面积);(三)核心区范围:包括琶洲岛A区、B2区及员村D1区新开发用地集中区域。
四、本次规划主要特点和亮点——“强化核心地位、打造集聚功能区”市委、市政府确定把建设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作为新时期重点发展战略之一,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本规划区的功能定位。
为落实《纲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广州新时期“加强中心城区职能的优化、集聚与提升,从区域、市域向中心城区的重点功能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建设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决策管理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的重点发展战略,并决定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员村地区(中央商务区)、琶洲地区(国际会展商务区)、白云新城地区(宜居文化新城)、白鹅潭地区(国际商业中心)、中轴线南段地区(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等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广州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实现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机疏解,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和具体实践。
通过率先建设五大功能区,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强化城市核心功能,优化功能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空间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盘活中心城区土地,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并将五大功能区打造成为广州“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本次规划以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重点打造城市核心地区,以城市与自然共生为基本思路,重视人与自然资源、滨水景观与功能的有机融合,以“宜居”和“创业”为目标、以“强化核心地位、创建城市名片、构筑水岸生活”为规划理念。
打造规划区的自然、人文格局、功能与形象高度统一的“电视塔、会展中心、珠江东门户”三大新标志性景观区。
本次规划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集聚高端服务要素,形成三大核心功能《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广州主城区内打造“城市中心—副中心”的多中心结构,强化区域带动、辐射与综合服务职能。
广州通过五大功能区的区域服务能力建设,在中心城区为高端服务职能提供了100多平方公里的增长空间和展现舞台,实现广州“多中心、主次分明、各具特色、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目标,强化广州产业服务腹地的拓展和区域中心地位。
琶洲—员村地区位于广州城市“东进”和“南拓”轴的起点,也是“中调”战略的核心地区,是多中心结构中的城市级中心,将承担广州市高端服务职能。
本次规划在竞赛成果的评估总结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六个参赛方案的可取之处,结合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建设开发条件的调查和评估,提出现状存在的问题。
规划通过对产业与CBD研究、整体空间形象研究和综合交通研究,将琶洲—员村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会展、金融、商贸三大引擎合力推动的国际城市中央商务核心区,实力、活力、魅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市滨水中心区。
通过集聚高端服务要素,琶洲-员村地区形成了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三大核心功能。
国际会展商贸中心——按照国家中心城市职能,琶洲地区具体承担国际商贸会展中心这项职能,是国家对外商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国际重要展会的主要举办地之一,其功能定位为国际会展商务区,重点发展会展、商贸等核心功能,配套功能为会展配套、研发办公、酒店、餐饮、休闲、文化旅游、居住。
规划区分为总部商贸区、国际会展区、会展配套区、文化休闲及研发办公区等四个功能片区。
目前以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的B1区已建成和运营,规划着重会展商贸和配套,在会展中心东西两翼规划和储备用地约9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约450万平方米的商贸办公和酒店商业设施。
区域金融中心——员村与珠江新城地区共同承担起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责任。
区域金融中心具体包括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商务配套区、员村金融服务区、员村创意产业区和滨水休闲区五个功能片区。
其中珠江新城规划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为广州国际金融商务核心区,主要承担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功能,是广州未来都市形象的代表性地区。
员村定位为国际金融区,并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的拓展区,以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为主体,是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建设现代化服务业城市的核心载体之一,国内著名服务业机构的企业总部的主要集聚区,主要承担商务金融、文化创意、时尚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功能。
珠江新城经过10年多的规划和建设,为国际金融商务提供办公和商业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和近30万个就业岗位。
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在员村规划储备办公商业用地74万平方米,提供办公和商业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
文化创意中心——琶洲-员村地区将继承与弘扬传统的岭南文化,塑造具有时代特点鲜明、国际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鼓励多样的创意文化的发展,重视地区传统特色,保护历史文脉,突出城市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相互呼应,同时营造现代特色风貌区,打造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心功能区和城市门户形象地区。
引领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广州的区域竞争力,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创意中心。
琶洲-员村地区规划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工业遗产,突出现代国际会展文化,传承和发扬广州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文化,将黄埔古港、村进行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恢复港村一体的历史风貌,提升文化活力。
同时将工业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发展,催化地区活力。
规划区内的工业建筑充分反映工业时代独特魅力。
在延续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同时注入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旅游等功能。
如打造"广州北岸文化码头",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加快珠江新城-员村地区建设,未来也使得珠江新城-员村地区成为最有文化特色的城市CBD地区。
(二)优化空间布局,创建城市名片、构筑水岸生活创建城市名片:珠江是广州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两岸功能发展的纽带,规划优化珠江两岸城市景观,构建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新形象。
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东西塔、省博物馆、歌剧院等与南岸的新电视塔共同组成新城市中轴线的核心,同时也是珠江滨水地区空间形象的最高潮。
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是广州最有国际化气息的地标,规划在其珠江对岸的员村地区打造未来的金融服务区,两者隔江呼应,形成未来另外一条重要的城市空间轴线。
在珠江纽带和两道轴线骨架的统领下,规划组织了总部商贸、会展配套、创意研发、休闲旅游等10个功能组团,打造拥珠江发展、井然有序的整体功能结构。
构筑水岸生活:规划以生态优先、滨水特色为原则,营造宜居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休闲的人文环境和公共空间。
广州母亲河珠江自西向东穿越琶洲和员村地区,与珠江连通的河涌多达13条,南部是中心城区的“绿肺”万亩果园,北部是广阔的天河公园,自然条件优越。
规划利用河网纵横、地形多样的自然资源,使绿脉延伸贯通、蓝脉连成网络,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出发点,建构水绿纵横的生态示范区。
规划依托珠江和河涌水系,建设八大城市公园,包括磨碟沙公园、体育公园、琶洲塔公园、琶洲眼环岛公园、沙仔岛滨水公园、员村中心区公园、棠下涌公园、渔人码头公园,规划绿地覆盖率达45.1%,人均公共绿地达12.7平方米,居民步行500米可享受公园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