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用培训}标准工时讲义全册
标准工时培训教材ppt课件

工作日写实法是由专职人员利用时间记录工具,对 工作人员整个工作日内工时的利用情况,按其工作 内容和时间消耗的顺序,连续地进行观察并记录和 分析其时间消耗情况的一种方法。
三2、、标标准工准时工(Sta时nda研rd t究ime)方测定法方法:
PTS法(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
二标准、工标时(准Stan工dar时d tim简e)作介用:
❖ 计划方面:是生产计划、设备计划、人员计划、加班计 划、操作流程编制等计划的基础数值
❖ 管理方面:测量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研究和制订工 作标准、劳动力标准等其它标准的基础数值
❖ 估价方面:决定标准成本,销售价格,采购价格,成本 报价,一些预算等的基础数值;
第三阶次:作业
通常由两到三个操作集合而成。若将其分解为两个以上的操作,则不能 分配给两个以上的人以分担的方式进行作业。例如,双手抓取材料在夹 具上定位(包括放置),拆卸加工完成品(从伸手到放置为止)。
第四阶次:制程
指为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作业的串连。例如:钻孔、装配、焊接等。
1三、时、间标研究准的工阶次时:研究方法
工作阶次的划分应以研究方便为原则。低阶次的工 作可以合成为高阶次的工作,高阶次的工作亦能分 解程低阶次的工作。
工作阶次的划分,使我们能利用各种技术来衡量不 同阶次的标准时间,并在人力资源与工作阶次之间 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
2三、标、准标工时准(S工tand时ard研tim究e)测方定方法法:
1.直接法:对作业直接测定的方法,具体有: ① 秒表测时法 ② 工作抽样法 ③ 工作日写实法
5%-7% 10% 15%
15-20%
一、IE简介 二、标准工时介绍 三、标准工时研究方法 四、标准工时制订步骤 五、标准工时应用
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

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一、导言大家好,我是XXX公司的培训师XXX。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实施步骤。
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标准,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对标准工时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二、概念与原则1. 概念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包括直接工时和间接工时的总和。
标准工时管理就是建立并实施合理的工作标准,对工作过程进行时间和动作的测定、分析和改善,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标准工时要科学合理,必须准确反映工作内容、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2)合理性原则:标准工时要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并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不能过高或过低。
(3)可靠性原则:标准工时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操作员掌握和使用。
(4)公平性原则:标准工时要公平合理,不能过分追求效益而对员工造成过度疲劳或压力。
三、标准工时管理步骤1. 测定工作内容合理的工作标准首先要明确工作内容,包括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方法等。
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明确工作内容。
2. 测定工作时间根据测定工作内容,确定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可以借鉴历史数据、现场观察、实际操作等方法,精确测算工作所需时间。
3. 制定标准工时依据测定的工作时间,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应当考虑到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等因素,同时也要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引入标准工时将制定好的标准工时引入到实际工作中,让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并监控工时的使用情况。
同时,也要进行追踪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标准工时。
5. 培训员工培训是标准工时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向员工普及标准工时的概念、原则和操作方法,提高员工对标准工时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标准工时的执行。
标准工时培训教材PPT课件

分析符号
时间 TMU
18
2
3
4
5
6
7
8
9
分析符号
右手动作
GB45 右手到材料箱取钢板
19
模特法概要与基本原理
1966年,澳大利亚的海特博士(G.C.Heyde),在长 期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创 立 模 特 排 时 法 ( 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简 称MOD法,是在PTS技术中将时间与动作融为一体,是最 简洁概括的新方法,因此MOD法易学易用,且实用方便, 同时其精度又不低于传统的PTS技法。
6>确定标准时间:ST
标准时间
ST =正常时间*(1+宽放率)
17
PTS标准核心:动作间值表
什么是“动作时间值”?
– 简单地讲,就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动作(形态),PTS就 赋予它一个对应的时间值。
– 一个作业如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每个不同的动作将会得到相应 的时间值,如果将这一组动作的时间汇总就得到这组动作的运行 周期——即该作业单元的周期。
标准工时制订与应用
2014-05-10
1
标准工时 测定技术
马表测时法
方法时间测 定法 MTM 模特法 MOD 综合数据法
工作抽样放
2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Frank Bunker Gilbreth,1868-1924)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M3
作
大臂 M4
伸直的臂 M5
相当距离 2.5CM 5 CM
15 CM
模特法 MOD 动作与时值表
标准工时培训讲义

标准工时培训讲义标准工时培训讲义一、概述标准工时是一种衡量工作时效的方法,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来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的引入可以帮助企业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标准工时的概念、原理和实施步骤,帮助员工掌握标准工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二、标准工时的定义和意义1. 标准工时的定义:标准工时是指在不超过正常工作强度和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速度,完成一个标准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 标准工时的意义:- 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增强生产线的稳定性,减少资源浪费;- 为企业的奖惩制度提供依据;- 为企业提供参考,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1.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标准工时 = 标准工作量 / 标准工作效率其中,标准工作量指的是完成一个标准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量;标准工作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能力。
2. 标准工作量的确定:- 调研比较法:通过调研其他企业类似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综合考虑因素,确定标准工作量。
- 样本分析法:选择一部分典型样本进行时间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标准工作量。
- 经验估算法: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估算出标准工作量。
3. 标准工作效率的确定:- 工作速度法: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完成的时间和标准工作量,计算出工作速度。
- 经验估算法: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估算出标准工作效率。
四、标准工时的实施步骤1. 了解企业现状:- 收集和整理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流程。
2. 设定标准工作任务:- 综合考虑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确定标准工作任务; - 区分常见和特殊工作任务,分别制定标准工作任务。
3. 观察和记录时间数据:- 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时间观察和记录,统计得出样本的平均工作时间;- 根据样本数据进行推算,确定标准工作量。
标准工时和生产线平衡培训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手法
1. 取消(Eliminate) 取消不必要的工序、动作、操作,这是不需要投资的一种改进,是改进的最高原则。2. 合并(Combine) 对于无法取消而又有必要的,看是否能够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3. 重组(Rearrange) 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何人、何时、何地”三个提问进行重排,使其能有最佳的顺序、除去重复、办事有序。4. 简化(Simple) 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作,就可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
与标准工时有关的概念
产出工时:按产品的标准工时,所完成定额产品的标准时间(理论时间)。产出工时=生产数量 × 标准工时出勤工时:完成某一数量的产品,实际所投入人员的出勤工时的总和。出勤工时=生产人数 × 出勤时间产出工时与出勤工时之间的差异,就是我们工厂管理中需要改善的空间。
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组成
因疲劳而使作业时间延迟以及为消除疲劳而需休息的宽放。
生理宽放 3%~5%(一般 3%)
上厕所、擦汗、饮水等生理需要而导致的宽放
可避免的宽放
管理宽放 3%~5%(一般 3%)
等待材料及搬运的宽放,若管理改善,此项可免
标准工时的测量
秒表法是使用秒錶(也稱碼錶),對人工操作的動作單元或是機器的運行時間進行測量,將幾次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得出其平均值,即為該動作單元或運行時間的工時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手法
求
Xi 和
,列表如下:
代入式得:
已测了10次,需再测15次。
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i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标准工时培训教材共61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标准工时培训》PPT课件

观察者:
观测计时
设备加工时间
平均值
8 9 9 8 8 10 8.67
7 7 6 7 8 6 6.83
17 24 25 26 24 22 23.00
28 35 29 27 25 33 29.50
27 23 23 25 24 20 23.67
日期: 备注
4条海绵条
需要打热溶 胶固定 LED
计算标准工时
如何制作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培训纲要
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 工序分析 计划改善作业 测定工作步骤时间 计算标准工时 修改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作用
预估工厂负荷产量 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 保证流水线生产的平衡 增加机器设备的依据 效率分析的基础
工序分析
工作步骤的定义:一位操作员每次完成的最小动作的组合。 注意:将整体工作分解为一系列的工作步骤,可以帮助你找出浪费,然后设
法消除这些浪费。否则,浪费一直被隐藏在操作过程中,很难发现。
工序分析
工序分析 工序
工序:MT4300C装配线 操作员:
工作步骤
前面板加工
取海绵条,贴海绵条 取胶圈、装胶圈 取触控面板,装触控面板 取面膜,贴面膜 取LED,装LED 取钣金件,贴日期标 取液晶屏,与钣金件组装
组装液晶屏和钣 金件
插线 将组合的液晶屏装入上盖
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放率)
宽放率=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其中:管理宽放率:3%~10%
疲劳宽放率:5%~20%
生理宽放率:2%~5%
修改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应根据生产状况及客观实际重新测评。
工序平衡
建立工艺流程图
标准工时培训教材

1
HI-01
Take carrier ,Insert CY3&CY4
2 23.16 28.46 26.47 15.34 28.49 28.49 15.34 12.19
2
HI-02
Check all AI" parts,insert C102&C302
2 25.67 28.46 29.14 27.16 26.47 29.14 25.67 13.69
生理宽放 3%~5% (一般3%)
可避免的 管理宽放 3%~5%(一般3%)
宽放
说明 更换不良工具、加油、清扫设备等无规律活动, 是不可避免的宽放。但准备作业例外。
因疲劳而使作业时间延迟 以及为消除疲劳而需休息的宽放。
上厕所、擦汗、饮水等生理需要而导致的宽放
等待材料及搬运的宽放,若管理改善,此项可免
11
10 1.1
9
8
7
4.2
6 3.2
5
4
3 5.2
2
3.7
1
0
12
S1Time Measurement 1(8/29 VA:60%)
26
TU-04
Total inspection
1 15.99 15.34 14.28 13.48 10.38 15.99 10.38 13.89
27
ICT
Testing components of main board
1 10.23 12.34 11.25 13.88 14.22 14.22 10.23 12.38
它是由市场销售情况决定的,与生产线的实际加工时间、设备 能力、作业人数等无关
计算公式如下:
1日的生产时间(定时) 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通用培训}标准工时讲义全册
标准工时管理系统培训教材
2013
6868
内絮化纤棉等保暖材料的上衣。
款式不
上衣与下裙连成一件式的服装
装在上衣门里襟里边的部件,用面布做
由一根袋唇做的袋
装在衣服前中的里面的部件,起挡风作
置于面布下面,起遮光或衬托作用
后身中间缝合的缝子
前后身侧边的合缝
帽子的中间部位
叉顶没有重叠的叉
装在袖的下口处的部件,用松紧收紧袖
扣钮的一种小耳仔,有功能作用也有装
扣钮的眼孔,两头为方形
袋口处垫在袋布上的条料
装在衣领处挂衣服用的耳仔
第二章GSD标准分科
2-1分科简介
一、分科的定义(OperationBook)
1、分科,是运用服装标准术语对整件服装制作流程中各项工作的一种细致描述,也即是实际生产的制作标准。
2、分科中的每道工序,都是几个或一系列的制作单位(操作动作)组合。
在企业化流水生产方式中,分科已是实际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分科表的作用:
1、确定标准做法
2、确定标准时间
3、界定工序流程
4、实际工作分配
5、生产流程编排
6、生产成本预算
三、分科表的优点:
1、员工在短时间内可提高操作熟练度
2、因同一工序反复操作,能提高效率
3、个人所操作的工序比较单一,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4、即使员工的水平有高低,但产品的品质也不会参差不齐
5、每个工序都易于引进专用机,自动机
四、分科需具备的条件:
1、完整的制单及与生产相关的其它各项资料(如更改通知单,客户评语等)
2、正确的办(样)衣
3、尺(用来量度一些长度,间线宽度等相关规格)
分科是根据正确的衫办及制单资料,以实际生产中最为简便、省时及品质稳定为原则,确定每款的具体制作标准,并用明确的语言将标准方法书写出来,作为车间生产的准则。
五、划分工序的依据:
1、换线(线号不同,颜色不同等)
2、换机械(机器不同,压脚或辅助工具不同等)
3、适当工序量
4、正常工序转换
六、更改分科必需具备的条件:
1、客户要求更改做工- 凭客户通知单更改
2、机器设备原因- 车间不具备分科表上所推荐的机械
3、车缝简便操作方法- 生产大货时发现更好的方法
4、工序遗漏- 分科时遗漏工序或在实际生产时需增加动作,点划修剪等
5、车间人手搭配问题- 车位车缝技术程度不同
七、分科顺序要求:
顺序:从前片到后片,从面布到里布,从主到附从零部件到组装(需综合考虑)
2-2标准动作术语
定义:是对服装工艺中各项动作操作类型的一种标准描述。
[OP]
缝份车缝拷边
[SS]
[BT][SL]
用线连接起来
点位
[TN]
裁片的形状特征能够影响车缝速度,通常我们将形状特征注明,常用的形状特征有
如果左右对应之工序,在一些特殊款式中,需进行不对应操作,与正常默认值不一致时,该工序中
2-5工序分类
通常车缝车间所发生的工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GSD标准工序
在没有任何其它异常状态下标准工时部对一个特定款式进行工序分科所必需的工序。
此类工序可全部在GSD的正常数据库里提取,该类别的GSD时间是计算生产效率的最基本的数据。
第二类:正常流程中必须做的工序:
由于异常情况的发生导致,而且工厂在正常流程中必须做的工序。
该部分工序的GSD时间直接归纳进分科里,属于非正常工序的部分;可用来计算生产效率。
标准工时部负责此类工序。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机器设备差异致使工序更改。
(工厂能提供的机器设备与分科的要求有差异时,车间需在上线前通知标准工时部。
此类工序加在非正常工序内不属于标准分科。
注意:
1)一般平车与电脑车的差异不在此范围内。
2)辅助设置、附件的欠缺不在此范围之内。
3)同一款同一工序只允许用一种机器设备。
4)工厂安排不当导致的机器问题不在此范围内。
2、大货规定反馈时间内提出的布料品质的不良导致更改工序.
3、生产流程不同引起的工序更改。
(比如:有些应放在裁床做的工序,因特殊原因改在车间做。
)
4、方法不同时:
1)如果新方法比原标准方法好,则把新的方法定义为标准方法。
而在新标准方法推广前,原标准方法暂时归到第二类工序中
2)如果原标准方法好,则不予更改分科。
3)如果当时不能分辨方法好坏,则把新方法定义为第三类。
***判断方法好坏的原则:主要考虑时间及质量因素,兼顾员工技能、成本、机器、附件等。
***标准工时部组织讨论方法好坏,并在听取技术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做出决定。
工序部件代码:领子代码
位序列号工序部件代码:前片
款式编码规则:款式编码由客户公司决定编码位数及代码。
位数组成。
第一位英文字母编码:服装类型,最后一位字母编码:有无里布,中间十位自行编码10位。
代表:有里裙
第三章GSD标准分析
3-1GSD动作构成及时间单位
一、标准工时的定义
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即是标准工时。
1、正常的操作条件:机器、工具以及环境等都符合工作内容要求的条件,并且不易引起操作者疲劳。
2、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员工的熟练度,员工要了解本工作的作业流程,并懂得机器及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的操作方法:制定标准工时的作业方法必需为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多大数普通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和速度。
5、符合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原则。
二、GSD的定义(Garment Time成衣时间)
GSD是以标准工时的制定条件为基础,利用动作预定时间法来制定成衣时间的一种标准工时管理系统,是专为纺织行业方法分析及时间标准设立的一门技术。
三、GSD的主要作用
1、估价与报价
2、产量、产能计算
3、计划安排
4、方法对比、技术培训
5、效率计算
6、工序分配人员、机器、设备及辅助工具的需求计划
7、成本计算(包括计件工资的基准)
8、评估个人、部门和企业绩效
9、确定标准作业方法及改善的评价
四、GSD的基本动素
1、G(Get)---拿取/触取
2、P(Put)---放置/移动/对准
3、F(Foot)---腿/脚动作
五、GSD的时间值的单位称为TMU(TimeMeasurementUnit)
1、机器时间:1秒=27.78TMU1分钟=1667TMU
2、人工时间:1秒=33.33TMU1分钟=2000TMU
六、GSD标准时间构成
GSD标准工时=正常操作时间+宽放时间(1x宽放率)
1、正常操作时间:作业时所必需的时间。
时间研究范围从取裁片到工作完成后摆放裁片的过程,其间没有无附加价值的浪费动作,通常通过动作分析或秒表测时来完成。
2、时间宽放:为使作业正常进行,在正常工作的凈时间以外附加的,由于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工作中断及延迟,或由于工作者疲劳造成的延迟时间。
也是工作时所必须的停顿时间与休息时间。
时间宽放包含的范围由:
1)私事宽放:是指除疲劳以外作业者在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等。
2)疲劳宽放:疲劳是由于工作造成的精神及肉体上的负荷所带来的劳动机能衰退及速度减慢。
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于人体的自然现象,所以必须给予时间宽放,以消除这种时间造成的延迟。
3)作业宽放:主要是由于材料、零件、机械、工具等生产相关物品造成的非周期性、不规则的准备或是清扫等类似的作业,一般在15分钟内完成,超过15分钟的不计入作业宽放之内。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作业台及场地的简单清洁与准备,包括转换产品品种时的时间消耗;由于来料及零件不良造成的停顿;现场监督者与检查员临时抽检及口头指示造成的偶发停顿;上下工位的传递中偶发问题。
七、基本分钟值换算
例如:某工序的车缝时2000TMU,手工操作时间3000TMU,此工序车缝时间是多少分钟?手工操作时间是多少分钟?
车缝时间=2000(TMU)÷27.78(TMU)÷60(秒)=1.20分钟手工操作时间3000(TMU)÷33.33(TMU )÷60(秒)=1.50分钟
如此工序为3级工序,1分钟=¥0.073/元
则此工序的工价=[1.20(分钟)+1.50(分钟)]×0.073=0.1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