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同余式解法的综述

一次同余式解法的综述
一次同余式解法的综述

一次同余式的解法的综述

陈明丹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广州 510070)

【摘要】本文系统地将解一次同余式的各种解法集中在一起,如欧拉定理算法、代入求解法、消去系数法、不定方程求解法、不定方程求解法、分式法、威尔逊定理法、求s 、t 法、矩阵求法、“倒数”求法,这样就使得学习者在学习一次同余式的时候有个系统的归纳总结,方便理解。

关键词:一次同余式;解法;欧拉定理;威尔逊定理;不定方程;综述

初等数论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同余式是初等数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主要研究一次同余式、二次同余式、同余式组及高次同余式的解法及解数。[1]一次同余式是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且结一次同余式是学习初等数论必须要掌握的解题方法。但是在严士键

[2]的教材中只给出了如欧拉定理算法[3]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而且比

较散乱。本文旨在系统地整理解一次同余式的各种方法,以方便大家的学习。

1.一次同余式ax ≡ b(mod m)的解法

1.1 同余式(mod ),(,)1ax b m a m ≡= 的解法

1.1.1欧拉定理算法

李晓东[1]和李婷[3]指出欧拉定理这种算法主要是运用欧拉定理,则有()1(mod )m m a ?≡,则()(mod )m a b b m a ???≡,则

()1(mod )m x b m a ?-≡ 满足同余式(mod )ax b m ≡,故为同余式的解。李婷还指出这种解法在理论上较易分析,但当模m 较大时,求()m ?就涉及m 的标准分解,此时这种解法在计算量上较为复杂,不宜进行计算机编程计算。所以这种解法更适合模m 较小时,或()m ?较易求解时使用。王靖娜

[4]给出了详细的定理证明过程,以帮

助大家的理解。

1.1.2代入求解法 代入求解法也称为观察法[3],当模m 较小时,可以将模m 的完全剩余系0、1、2……m-1 代入到(mod )ax b m ≡中,求出该同

余式的解。当模m 较大时,则可以利用同余式的性质[2],将同余式的

系数减少,而且有带余除法定理[5]可保证系数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作为模m 的余数,从而再用观察法得出一次同余式的解。

李婷[3]这种解法适用于多数情况,但是当模m 及x 的系数较大时,计算量也会变得比较大,此时就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而改用其他的方法。

1.1.3 消去系数法

在同余式(mod )ax b m ≡中,如果|a b ,则可以解出该同

余式的解,因此,将x 的系数a 消去是解一次同余式的最简捷的方

法[6]。如果在同余式中但能找到c 使得(mod )b c m ≡且

|a c ,则根据同余的传递性质有(mod )ax b c m ≡≡,可解出

(mod )c x m a

≡。或者找到(mod )ax b c m ≡≡,且,a c 有公

因数d ,(,)1d m =,则可根据引理将(mod )ax b m ≡化简为(mod )a c x m d d

≡,按照此方法逐次消去x 的系数a 。王迪吉、张维娟[6]

把消去系数法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消去x 的系数a ,一是逐次消去x 的系数,还有一种是利用辗转相除法消去x 的系数a 。这三种方法对于很多种情况的同余式都可以求解。

1.1.4 不定方程求解法

王迪吉,张维娟[6]还指出同余式(mod )ax b m ≡有解的充

分必要条件是不定方程ax my b =+有解,李婷[3] 还指出这种方法

对模m 的要求较低而且易于利用计算机编程来求解同余式。

1.1.5不定方程求解法

当(,)1a m =时,可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整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结合同余式的性质,可以转化为一个形如(mod )x r m ≡

的同解方程,以达到求解的目的。[3] 这种解法就叫做欧几里德算法。这种解

法本质上是:当m a >时,利用恒等变形将a 变小,直至将x 的系数变为1。[7]

1.1.6 分式法

华罗庚[7]指出:对于(m o d a x b m ≡,先把

(m o d a x b m ≡写成(mod )b x m a ≡的形式(这里的b a

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写法),然后用与m 互素的数陆续乘右端的分子和分母,目的在于把分母的绝对值变小,知道变为1为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b a

只是一种形式符号,不能当一般的分数进行运算。更需要

注意的是对b a

的“分子”“分母”乘以不为零的整数或约去一个与模m 互质的数,否则所得出的结果可能不是原同余式的解。这种方法给出了一次同余式的形式解,较直观。但是这种解法只适合于模m 不太大时。[3]

1.1.7 威尔逊定理法

威尔逊定理:p 为质数,则有(1)!10(mod )p p -+≡。[3] 当(mod ),(,)1,0,ax b p a p a p p ≡=<<为质数,

则由威尔逊定理有:

(1)!(mod )ax b p p ≡--,则有(1)!(m o d )p x b p a

-≡-?。[9] 这种解法和欧拉定理解法一样,也是给出了一次同余式的一组公式解,但是此时要求模p 为质数且不能太大,否则计算阶乘时将比较麻烦。

1.1.8求s 、t 法

因为(,)1a m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s 、t 使得1as mt

+=,则对同余式(m o d a x b m ≡有1(mod )as m ≡,所以有()(m o d a s b b m ≡,即(mod )x sb m ≡满足同余式

(mod )ax b m ≡。[10]这种解法主要是要求出

s 、t ,但是s 、t 在某些时候是不容易求出的。

1.1.9矩阵求法

毛毓球,陈永林[11]指出(mod )ax b m ≡也可以用矩阵方法

去解,此时可以把基本矩阵取为0a b A m ??= ???

,再对A 施以行初等变换,

使它的某一行变为(1,)u 的形式时,此时(mod )x u m ≡是原一次同余式的解。袁虎延[12]给出了五种类型的一次同余式的不同类型的矩阵的解法,这会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

1.1.10“倒数”求法

我们知道,当我们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是通过恒等变形或同解变形,将一元一次方程化成最简方程(0)ax b a =≠的形式,然后再用未知数

x 的系数a 的倒数去乘方程两边,得出方程的解b x a =。龙盛鼎[13]类比于这种解法,解一次同余式。设想在求解一次同余式的时候也引入未知数x 的系数a 的“倒数”的概念。他定义:设a 是整数,m 是一个给定的正整数,如果存在整数*a ,使得*1(m o d )a m a ?≡,则称*a 为a 对于模m 的倒数。则

根据定理:若(,)1a m =,令*a 是a 对于模m 的倒数,则一

次同余式(mod )ax b m ≡的解是*(mod )x b m a ≡。[14]

1.2 同余式(mod ),(,)1,|ax

b m a m d d b ≡=≠的解法

同余式(mod ),(,)1,|ax b m a m d d b

≡=≠的解法是基于同余式(mod ),(,)1ax b m a m ≡= 的解法,这种题目的解题步骤是[1]

: 、先判断同余式(mod )ax b m ≡是否有解,及解的个数。

②、再化为(,)1

a m=类型的同余式。

③、根据前面提到的各种方法求解(,)1

a m=类型的同余式。

④、在此基础上写出原同余式的所有解

根据以上的步骤解题就可以求解出一次同余式(mod),

ax b m

≡(,)1,|

a m d d b

=≠的解。

2.结论

一次同余式

(mod)

ax b m

≡的解法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在研

究,所以他们在这一方面已有很深入的研究,上面的这些解法就是他

们对解一次同余式

(mod)

ax b m

≡的理解,各种解法各有千秋,

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灵活变通,根据不同的类型而选择使用不同的方法,甚至是将各种方法融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以达到解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晓冬,. 一次同余式解法的研究 [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2).

[2] 严士健, 闵嗣鹤. 初等数论( 第三版)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4- 76.

[3] 李婷.一次同余式解法的特点及其分析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9).

[4] 王靖娜.详析一次同余式求解定理的证明[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4).

[5] 张禾瑞,郝柄新.高等代数(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1-32.

[6] 王迪吉,张维娟.关于一次同余式的解法[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7] 华罗庚.数论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4:115-122.

[8] 李复中.初等数论选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2:93-112.

[9] 柯召,孙琦.数论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4:115-122.

[10] 冯克勤,余红兵.初等数论[M].北京: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1999.

[11] 毛毓球,陈永林.求解不定方程与同余式(组)的矩阵方法[J].数学通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

[12] 袁虎廷.一次同余式的初等变换解法[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

[13] 龙盛鼎.一次同余式的另一解法[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7,(S1).

[14] 潘承洞,潘成彪.初等数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2-167.

检索策略如下:

1、试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检索项为“篇名”,

检索词为“同余式”,检索得出123条结果。

2、二次检索:然后再把检索词改为“解法+求解”进行二次检索得

到31条结果。

3、最后从所检索出来的31条结果中挑选出与自己课题相关的论

文,并下载。

总的检索表达式为:同余式*(解法+求解)

检索的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一次同余式解法的综述

一次同余式的解法的综述 陈明丹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广州 510070) 【摘要】本文系统地将解一次同余式的各种解法集中在一起,如欧拉定理算法、代入求解法、消去系数法、不定方程求解法、不定方程求解法、分式法、威尔逊定理法、求s 、t 法、矩阵求法、“倒数”求法,这样就使得学习者在学习一次同余式的时候有个系统的归纳总结,方便理解。 关键词:一次同余式;解法;欧拉定理;威尔逊定理;不定方程;综述 初等数论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同余式是初等数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主要研究一次同余式、二次同余式、同余式组及高次同余式的解法及解数。[1]一次同余式是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且结一次同余式是学习初等数论必须要掌握的解题方法。但是在严士键 [2]的教材中只给出了如欧拉定理算法[3]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而且比 较散乱。本文旨在系统地整理解一次同余式的各种方法,以方便大家的学习。 1.一次同余式ax ≡ b(mod m)的解法 1.1 同余式(mod ),(,)1ax b m a m ≡= 的解法 1.1.1欧拉定理算法 李晓东[1]和李婷[3]指出欧拉定理这种算法主要是运用欧拉定理,则有()1(mod )m m a ?≡,则()(mod )m a b b m a ???≡,则

()1(mod )m x b m a ?-≡ 满足同余式(mod )ax b m ≡,故为同余式的解。李婷还指出这种解法在理论上较易分析,但当模m 较大时,求()m ?就涉及m 的标准分解,此时这种解法在计算量上较为复杂,不宜进行计算机编程计算。所以这种解法更适合模m 较小时,或()m ?较易求解时使用。王靖娜 [4]给出了详细的定理证明过程,以帮 助大家的理解。 1.1.2代入求解法 代入求解法也称为观察法[3],当模m 较小时,可以将模m 的完全剩余系0、1、2……m-1 代入到(mod )ax b m ≡中,求出该同 余式的解。当模m 较大时,则可以利用同余式的性质[2],将同余式的 系数减少,而且有带余除法定理[5]可保证系数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作为模m 的余数,从而再用观察法得出一次同余式的解。 李婷[3]这种解法适用于多数情况,但是当模m 及x 的系数较大时,计算量也会变得比较大,此时就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而改用其他的方法。 1.1.3 消去系数法 在同余式(mod )ax b m ≡中,如果|a b ,则可以解出该同 余式的解,因此,将x 的系数a 消去是解一次同余式的最简捷的方 法[6]。如果在同余式中但能找到c 使得(mod )b c m ≡且 |a c ,则根据同余的传递性质有(mod )ax b c m ≡≡,可解出 (mod )c x m a ≡。或者找到(mod )ax b c m ≡≡,且,a c 有公

高考数学 高次分式不等式解法

课 题:分式不等式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⒈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特殊的高次不等式解法 例1 解不等式0)1)(4(<-+x x . 分析一:利用前节的方法求解; 分析二:由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可知,若原不等式成立,则左边两个因式必须异号,∴原不等 式的解集是下面两个不等式组:???<+>-0401x x 与???>+<-0401x x 的解集的并集,即{x|? ??<+>-040 1x x } ∪?? ?>+<-0 40 1|{x x x }=φ∪{x|-4-0401x x 或? ??>+<-040 1x x ?x ∈φ或-40; 解:①检查各因式中x 的符号均正;②求得相应方程的根为:-2,1,3; ③列表如下: ④由上表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3}. 小结:此法叫列表法,解题步骤是:

①将不等式化为(x-x1)(x-x2)…(x-xn)>0(<0)形式(各项x的符号化“+”),令(x-x1)(x-x2)… (x-xn)=0,求出各根,不妨称之为分界点,一个分界点把(实数)数轴分成两部分,n个分界点把数轴分成n+1部分……; ②按各根把实数分成的n+1部分,由小到大横向排列,相应各因式纵向排列(由对应较小根的 因式开始依次自上而下排列); ③计算各区间内各因式的符号,下面是乘积的符号; ④看下面积的符号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练习:解不等式:x(x-3)(2-x)(x+1)>0. {x|-13}. {x|-10(<0)形式,并将各因式x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 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 ④若不等式(x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 则找“线”在x轴下方的区间. 注意:奇过偶不过 例3解不等式:(x-2)2(x-3)3(x+1)<0. 解:①检查各因式中x的符号均正; ②求得相应方程的根为:-1,2,3(注意:2是二重根,3是三重根); ③在数轴上表示各根并穿线,每个根穿一次(自右上方开始奇过偶不过),如下图: ④∴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

4.1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

1. 同余方程15x ≡12(mod99)关于模99的解是__ x ≡14,47,80(mod99)_。 2. 同余方程12x+7≡0 (mod 29)的解是__ x ≡26 (mod 29)_____. 3. 同余方程41x≡3(mod 61)的解是__ _ . 4. 同余方程9x+12≡0(mod 37)的解是___ x ≡11(mod 37)______ 5. 同余方程13x ≡5(mod 31)的解是_ x ≡ 29(mod 31)__ 6. 同余方程24x ≡6(mod34)的解是__ x ≡13,30(mod34)__ 7. 同余方程26x+1≡33 (mod 74)的解是__ x ≡24,61 (mod 74)_ 8. 同余方程ax +b ≡0(mod m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b m a ,_ 9. 21x ≡9 (mod 43)的解是_ x ≡25 (mod 43)__ 10. 设同余式()m b ax mod ≡有解()m x x mod 0≡,则其一切解可表示为_ _ . 11. 解同余式()15mod 129≡x 12. 同余式()111mod 1227≡x 关于模11有几个解?( ) A 1 B 2 C 3 D 4 13. 同余式3x ≡2(mod20)解的个数是( B ) A.0 B.1 C.3 D.2 14. 同余式72x ≡27(mod81)的解的个数是_9_个。 15. 同余方程15x ≡12(mod27) 16. 同余方程6x ≡4(mod8)有 个解。 17. 同余式28x ≡21(mod35)解的个数是( B ) A.1 B.7 C.3 D.0 18. 解同余方程:63x ≡27(mod72) 19. 同余方程6x≡7(mod 23)的解是__ _ . 20. 以下同余方程或同余方程组中,无解的是( B ) A.6x ≡10(mod 22) B.6x ≡10(mod 18) C.???≡≡20) 11(mod x 8) 3(mod x D. ???≡≡9) 7(mod x 12) 1(mod x 21. 同余方程12x ≡8(mod 44)的解是x ≡8,19,30,41(mod 44)____ 22. 同余方程20x ≡14(mod 72)的解是 ___ 23. 下列同余方程无解的是( A ) A.2x ≡3(mod6) B.78x ≡30(mod198) C.8x ≡9(mod11) D.111x ≡75(mod321) 24. 解同余方程 17x+6≡0(mod25) 25. 同余方程3x ≡5(mod16) 的解是___ x ≡7(mod16)____ 26. 同余方程3x ≡5(mod14)的解是_ x ≡11(mod14)的解是__。 27. 同余方程3x ≡5(mod13)的解是__ x ≡6(mod13)_________。 28. 下列同余方程有唯一解的是( C )

(完整word版)高中解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练习题(有详细答案)

解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填空 1. 使不等式x x 1>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 ) A. )1(∞, B. )1(--∞, C. )1()01(∞-,,Y D. )1()1(∞--∞,,Y 2. 不等式 11 <-x ax 的解集为}21|{>a B. 21>b a ,,则不等式b x a ->>1的解是( ) A. 01<<-x b 或a x 10<< B. 01<<-x a 或b x 10<< C. b x 1-<或a x 1> D. b x a 11<<- 4. 不等式01 33≤-+x x x 的解集为( ) A }10{<≤x x B }1{>b a 则不等式a x b <<-1等价于( ) A .a x 1-<或b x 1> B .b x 1-<或a x 1> C . 01<<-x a 或b x 10<< D .01<<-x b 或a x 10<< 6. 关于x 的不等式)0(0<+<-+b a x b x a 的解集是( ) (A){}a x x -<| (B){}b x a x x >-<或| (C){}a x b x x -><或| (D){}a x b x -<<| 7. 不等式01 33≤-+x x x 的解集为( ) A }10{<≤x x B }1{-≤x x x 或 D. {}25|≥-≤x x x 或 9. 不等式2601 x x x --->的解集为( ) A.{}2,3x x x -<或> B.{}213x x x -<,或<< C.{}213x x x -<<,或> D.{}2113x x x -<<,或<<

《数论算法》教案4章(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第 4 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内容 1. 二次同余方程,平方剩余 2. 模为奇素数的平方剩余 3. 勒让德符号、雅可比符号 4. 二次同余方程的求解 要点 二次同余方程有解的判断与求解 4.1 一般二次同余方程 (一) 二次同余方程 2ax +bx +c ≡0(mod m ),(a 0(mod m )) (1) (二) 化简 设m =k k p p p α ααΛ2121,则方程(1)等价于同余方程 ??? ????≡++≡++≡++) () ()(k k p c bx ax p c bx ax p c bx ax αααmod 0mod 0mod 0222 1221Λ Λ 问题归结为讨论同余方程 2ax +bx +c ≡0(mod αp ), (p a ) (2) (三) 化为标准形式 p ≠2,方程(2)两边同乘以4a , 422x a +4abx +4ac ≡0(mod αp ) ()22b ax +≡2b -4ac (mod αp )

变量代换, y =2ax +b (3) 有 2y ≡2b -4ac (mod αp ) (4) 当p 为奇素数时,方程(4)与(2)等价。即 ● 两者同时有解或无解;有解时,对(4)的每个解 ()p y y mod 0≡, 通过式(3)(x 的一次同余方程,且(p , 2a )=1,所以解数为1)给出(2)的一个解()p x x mod 0≡,由(4)的不同的解给出(2)的不同的解;反之亦然。 ● 两者解数相同。 结论:只须讨论以下同余方程 2x ≡a (mod αp ) (5) 【例】化简方程7x 2+5x -2≡0(mod 9)为标准形式。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4a =4×7=28,得 196x 2+140x -56≡0(mod 9) 配方 (14x +5) 2-25-56≡0(mod 9) 移项 (14x +5) 2≡81(mod 9) 变量代换 y =14x +5 得 y 2≡0(mod 9) (解之得y =0, ±3,从而原方程的解为 x ≡114-(y -5)≡15- (y -5) ≡2(y -5)≡2y -10≡2y -1 ≡-7, -1, 5≡-4, -1, 2(mod 9))

1 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

1 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 定义 设()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其中()0,0,1,,i n a i n >=是整数,又设0m >,则 ()()0mod f x m ≡ (1) 叫做模m 的同余式。若()0mod n a m ≡,则n 叫做同余式(1)的次数。如果0x 满足 ()()00mod ,f x m ≡则()0mod x x m ≡叫做同余式 (1)的解。不同余的解指互不同余的解。 当m 及n 都比较小时,可以用验算法求解同余式。如 例1 同余式 ()543222230mod7x x x x x +++-+≡ 仅有解()1,5,6mod7.x ≡ 例2 同余式 ()410mod16x -≡ 有8个解 ()1,3,5,7,9,11,13,15mod16x ≡ 例3 同余式 ()230mod5x +≡无解。 定理 一次同余式 ()()0mod ,0mod ax m a m ≡≡ (2) 有解的充要条件是(),.a m b 若(2)有解,则它的解数为(),d a m =。以及当同余式(2)有解时,若0x 是满足(2)的一个整数,则它的(),d a m =个解是 ()0mod ,0,1,,1m x x k m k d d ≡+=- (4) 证 易知同余式(2)有解的充要条件是不定方程 ax my b =+ (5) 有解。而不定方程(5)有解的充要条件为()(),,.a m a m b =- 当同余式(2)有解时,若0x 是满足(2)的一个整数,则

()0mod ,0,1,, 1.m a x k b m k d d ??+≡=- ??? 下证0,0,1,,1m x k k d d +=-对模m 两两部同余。设 ()00mod ,01,1m m x k x k m k d k d d d ''+≡+≤≤-≤≤- 则 ()mod ,mod ,.m m m k k d k k d k k d d d ??'''≡≡= ??? 再证满足(2)的任意一个整数1x 都会与某一个()001m x k k d d + ≤≤-对模m 同余。由 ()()01mod ,mod ax b m ax b m ≡≡得 ()101010mod ,mod ,.a a m m ax ax m x x x x d d d d ????≡≡≡ ? ????? 故存在整数t 使得10.m x x t d =+由带余除法,存在整数,q k 使得 ,0 1.t dq k k d =+≤≤-于是()()100mod .m m x x dq k x k m d d =++≡+ 故(2)有解时,它的解数为(),d a m =。以及若0x 是满足(2)的一个整数,则它的(),a m 个解是 ()0mod ,0,1,,1m x x k m k d d ≡+ =- 例1求同余式 ()912mod15x ≡ (6) 的解。 解 对如下的整数矩阵作初等列变换 9150303301052522501313113--???????? ? ? ? ?→--→--→- ? ? ? ? ? ? ? ?-???????? 故()9,15 3.=又因312,故同余式(6)有解,且由三个解。由以上初等变换还可知 ()()()()921513,924151412, 9812mod15. ?+?-=??+?-?=?????≡ 故同余式(6)的三个解为 ()158mod15,0,1,2.3 x k k ≡+=

穿根法解高次不等式

穿根法解高次不等式 一.方法:先因式分解,再使用穿根法. 注意:因式分解后,整理成每个因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为正. 使用方法: ①在数轴上标出化简后各因式的根,使等号成立的根,标为实点, 等号不成立的根要标虚点. ②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穿线,遇偶次重根不穿透,遇奇次重根要穿 透(叫奇穿偶不穿). ③数轴上方曲线对应区域使“>”成立, 下方曲线对应区域使 “<”成立. 例1:解不等式 (1) (x+4)(x+5)2(2-x)3<0 (2) x 2-4x+1 3x 2-7x+2 ≤1 解: (1) 原不等式等价于(x+4)(x+5)2(x-2)3>0 根据穿根法如图 不等式解集为{x ∣x>2或 (2) 变形为 (2x-1)(x-1) (3x-1)(x-2) ≥0 根据穿根法如图

不等式解集为 {x x< 1 3 或 1 2 ≤x ≤1或x>2}. 【例2】 解不等式:(1)2x 3-x 2-15x >0;(2)(x+4)(x+5)2(2-x)3<0. 【分析】 如果多项式f(x)可分解为n 个一次式的积,则一元高次不等式f(x)>0(或f(x)<0)可用“穿根法”求解,但要注意处理好有重根的情况. 解:(1)原不等式可化为 x(2x+5)(x-3)>0 顺轴.然后从右上开始画曲线顺次经过三个根,其解集如图(5-1)的阴影部分. (2)原不等式等价于 (x+4)(x+5)2(x-2)3>0 ∴原不等式解集为{x|x <-5或-5<x <-4或x >2}. 【说明】 用“穿根法”解不等式时应注意:①各一次项中.....................x .的系..数必为正;②对于偶次或奇次重根可参照..................(2)...的解法转化为不含重根..........的不等式,也可直接用“穿根法”,但注意...................“奇穿偶不穿”........其法如....图.(5..-.2).. ..

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

学院学术论文 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 A congruence of the solution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研究了有关同余式组的解法,特别是孙子定理的应用,当模不两两互质时,就不能用孙子定理来解了,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将在实例的求解中来揭密. [Summary] Has studied the related congruence group's solution, specially Residue theorem application, when the mold 22 are not coprime, could not use the Residue theorem to solve, how should that manage? We will reveal in the example solution. 关键字:一次同余式组 模 孙子定理 [Key words] A congruence group Mold Residue theorem 正文: 引理 1. (孙子定理)设1m ,2m ………. k m 是k 个两两互质的正数,m=12......k m m m , m=i i m M , i=1,2,…,k ,则同余式组x ≡1b (mod 1m ),x ≡2b (mod 2m ),…,x ≡k b (mod k m )的解为: x ≡` 111M M b +` 222M M b +…+` k k k M M b (modm ),……(2), 其中` i M M ≡1(mod i m ),i=1,2,…,k. 证明:由(i m ,j m )=1,i ≠j 即得(i M ,i m )=1,故由§1定理即知对每一i M ,有一` i M 存在,使得` i i M M ≡1(mod i m ). 另一方面m=i m i M ,因此j m |i M ,i ≠j ,故 `1k j j j j M M b =∑≡`i i i M M b ≡i b (mod i m )即为(1)的解。 若12,x x 是适合(1)的任意两个整数,则 1x ≡2x (mod i m ), i =1,2,…, k, 因(i m ,j m )=1,于是1x ≡2x (mod m ),故(1)的解只有(2) 完【1】 引理2 . 设所给的一次同余式组为:

《数论算法》教案5章(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第5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内容 1. 二次同余方程,平方剩余 2. 模为奇素数的平方剩余 3. 勒让德符号、雅可比符号 4. 二次同余方程的求解 要点 二次同余方程有解的判断与求解 5.1 一般二次同余方程 (一) 二次同余方程 2ax +bx +c ≡0(mod m ),(a 0(mod m ))(1) (二) 化简 设m =k k p p p αααΛ2 121,则方程(1)等价于同余方程组 ??? ????≡++≡++≡++) () ()(k k p c bx ax p c bx ax p c bx ax αααmod 0mod 0mod 0222 1221Λ Λ ?2ax +bx +c ≡0(mod αp ), (p a ) (2) (三) 化为标准形式 p ≠2,方程(2)两边同乘以4a , 422x a +4abx +4ac ≡0(mod αp ) ()22b ax +≡2b -4ac (mod αp ) 变量代换, y =2ax +b (3) 有

2y ≡2b -4ac (mod αp ) (4) 当p 为奇素数时,方程(4)与(2)等价。即 ● 两者同时有解或无解;有解时,对(4)的每个解 ()p y y mod 0≡, 通过式(3)(x 的一次同余方程,且(p , 2a )=1,所以解数为1)给出(2)的一个解()p x x mod 0≡,由(4)的不同的解给出(2)的不同的解;反之亦然。 ● 两者解数相同。 结论:只须讨论方程2x ≡a (mod αp ) (5) 【例5.1.1】化简方程7x 2+5x -2≡0(mod 9)为标准形式。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4a =4×7=28,得 196x 2+140x -56≡0(mod 9) 配方 (14x +5) 2-25-56≡0(mod 9) 移项 (14x +5) 2≡81(mod 9) 变量代换y =14x +5 得 y 2≡0(mod 9) (解之得y =0, ±3,从而原方程的解为 x ≡114-(y -5)≡15- (y -5) ≡2(y -5)≡2y -10≡2y -1 ≡-7, -1, 5≡-4, -1, 2(mod 9)) (四) 平方剩余 【定义5.1.1】设m 是正整数,a 是整数,m a 。若同余方程 2x ≡a (mod m ) (6) 有解,则称a 是模m 的平方剩余(或二次剩余);若无解,则称a 是模m 的平方非剩余(或二次非剩余)。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一.方法:先因式分解,再使用穿根法. 注意:因式分解后,整理成每个因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为正. 使用方法: ①在数轴上标出化简后各因式的根,使等号成立的根,标为实点,等号不成立的根要标虚点. ②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穿线,遇偶次重根不穿透,遇奇次重根要穿透(叫奇穿偶不穿). ③数轴上方曲线对应区域使“>”成立, 下方曲线对应区域使“<”成立. 例1:解不等式 (1) (x+4)(x+5)2(2-x)3<0 (2) x 2-4x+1 3x 2-7x+2 ≤1 解: (1) 原不等式等价于(x+4)(x+5)2(x-2)3>0 根据穿根法如图 不等式解集为{x ∣x>2或x<-4 (2) 变形为 (2x-1)(x-1) ≥0 根据穿根法如图

不等式解集为 {x x<1 3 或 1 2 ≤x≤1或x>2}. 【例2】解不等式:(1)2x3-x2-15x>0;(2)(x+4)(x+5)2(2-x)3<0. 【分析】如果多项式f(x)可分解为n个一次式的积,则一元高次不等式f(x)>0(或f(x)<0)可用“穿根法”求解,但要注意处理好有重根的情况. 解:(1)原不等式可化为 x(2x+5)(x-3)>0 顺轴.然后从右上开始画曲线顺次经过三个根,其解集如图(5-1)的阴影部分. (2)原不等式等价于 (x+4)(x+5)2(x-2)3>0 ∴原不等式解集为{x|x<-5或-5<x<-4或x>2}. 【说明】用“穿根法”解不等式时应注意:①各一次项中 .....................x.的系 .. 数必为正;②对于偶次或奇次重根可参照..................(2) ...的解法转化为不含重根 .......... 的不等式,也可直接用“穿根法”,但注意...................“奇穿偶不穿” ........其法如 ....图.(5..-.2)....

GF(p)中高阶同余方程 x^ n = a (mod p)的平凡解

The Trivial Solution to the High Degree Congruence x n≡a (mod p) in (p) Shenghui Su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P. R. China sheenway@https://www.360docs.net/doc/2713660387.html,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ivial solution to the high degree congruence x n≡a (mod p), presents one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congruence to have solutions, derives and proves one new judgment condition complementarily. Elaborates two methods for computing the trivial solution to the congruence in determinate polynomial time, argues non-trivial solutions to the congruence can not be obtained cyclically from the trivial solution, infers and demonstrates the two new methods for seeking the trivial solution. In summary, resolves the root existing problem and the trivial root computing problem for x n≡a (mod p) with an arbitrary n. At last, points out that even through a probabilistic polynomial time algorithm, seeking a specific non-trivial solution is still infeasible when the number of the solutions is large enough. Keywords: High degree congruence, Cryptosystem, Trivial solution, Polynomial time algorithm. 1 Introduction The discrete logarithm problem and the root finding problem are two closely related problems in computational number theory. The discrete logarithm problem, shortly the DLP, is to seek an exponent n such that x n≡a (mod u), given the triple . This problem is intractable because no polynomial time algorithm for it has been found yet [1]. The famous public-key cryptosystem ElGamal is built on this hardness [2]. The root finding problem is to seek a root x such that x n≡a (mod u), given the triple . This problem is slightly easier than the DLP since there are polynomial time algorithms for it, provided u is a prime power. However, when φ(u) is unknown, even seeking square roots is equivalent to the integer factorization hardness on which the security of RSA is based [3], where φ(u) is the Euler’s phi funct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those positive integers coprime to and less than u. When u is equal to a prime p (if p is a prime power, the discussion is similar), the polynomial time algorithms for solving x n≡a (mod p) may be partitioned into the probabilistic type [4] and the determinate type. The former is employed for any random solution to x n≡a (mod p), and the latter is employed only for the trivial solution to x n≡a (mod p) if it exists. [Definition 1] Under some special conditions, a solution to the high degree congruence x n≡a (mod p) can be found in determinate polynomial time. This solution may be written as a to a certain power modulo p, and hence, is called the trivial solution or the trivial root. Through this paper,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n≥ 3, p is an odd prime, and a≤p or p? a, that is, a is not

数论02二次同余式与平方剩余4.3勒让德符号

■ 一勒让德符号定义 ■二欧拉判别法则 ■三高斯引理 ■四定理3及其证明 2013-4 10 一勒让彳惠符号定以 思考题(一):.O o (r ) 求模17的平方剩余和平方非剩余 第 章 二次同余式与平方剩余 4. 3勒让彳惠苻号 ate

勒iJL徳号定义 思考题(二):?。。辽] 判断5是不是模17的平方剩余? 52 = 25 = 8(mod 17) , 51 =82三—l(mod 17) 5s = (-4) =16 = -1 (mod 17) 所以5是模17的平方非剩余 2013-4 10ate 1717丿 9) 17> 侧朗;卅)需)需) 1 -1 —r勒庁上德符号 定义1设p是素数,定义勒让德符号如下: 卜若。是模"的平方剩余 (a)= < -L若d是模#的平方非剩余 P 0,若 p'a 2013-4 10 ate

Sodp)有解或杖有解. 2013-4 10 定土甲.1(欧扌立判 另IJ 法贝IJ) 设 P 是奇-素数,贝驭寸 任意執数a, (自三a 乎(mod p) 例2证明2是模17平方剩余;3是17 平方非剩余. 解:因为(17-1 )/2=2',且有 2 = 4,2’ = 4 = —1,2、= (— I)2 = l(mod 1 7) 由定义駅 政协同余式*劭 敦论 ~r 勒德符号 瓠P 冋财■仔卜1,翻? 二欧拉判别法

根据欧拉判断法则,并注意到a 二1 时, = 1以及a=?l 时,<<=(一1)丁,且P 是 奇数. 推论1,设p 是奇素数,则 例1若质数9=如+1,期一1是p 的平方剩余;若P0 4匕一I..则一1是P 的平方非剩余. (D (2) — =(—1尸 I P 丿 二欧拉判别法 2013-4-10 敷陀 7 二欧拉判另!J 法

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步骤:正化,求根,标轴,穿线(奇过偶不过),定解 穿根法(零点分段法)(高次不等式:数轴穿根法: 奇穿,偶不穿)解题方法:数轴标根法。 解题步骤: (1)首项系数化为“正” (2)移项通分,不等号右侧化为“0” (3)因式分解,化为几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 (4)数轴标根。 求解不等式:)0)(0(0022110><>++++--a a x a x a x a n n n n 解法:①将不等式化为0123()()()()0n a x x x x x x x x ---->形式,并将各因式中的x 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 ②求根,并将根按从小到大的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表示出来; 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即从右向左、从上往下:看x 的次数:偶次根穿而不过,奇次根一穿而过)。注意:奇穿偶不穿。 ④若不等式(x 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 轴下方的区间: 注意:“≤或≥”标根时,分子实心,分母空心。 例1: 求不等式223680x x x --+>的解集。 解:将原不等式因式分解为:(2)(1)(4)0x x x +--> 由方程:(2)(1)(4)0x x x +--=解得1232,1,4x x x =-==,将这三个根按从小到大顺序在数轴上标出来,如图 由图可看出不等式223680x x x --+>的解集为:{}|21,4x x x -<<>或 (1)()()()()00,f x f x g x g x >??> ()() ()()(2)00;f x f x g x g x

二次同余式与平方剩余

本章的目的是较深入地讨论 1.一般二次 了解一般二次及: 教学过程: 本节主要讨论 2.单质数的 了解单质数的: 教学过程: 这节我们讨论单质数p 的)(mod 12 1p a p ≡-:而)(mod 12 1p a p -≡- 单质数p 的使的)(mod ),(mod 22 212 1p a r p a r ≡≡于是有)(mod )(212 21p a a r r ≡ 这说明 一般二次同余式 在第四章中,我们讨论了高次同余式的解的一般理论,但在实际中,要解一个高次同余式一般比较困难。在本章我们重点讨论二次同余式的解法。思路是先把一般二次同余式化为特殊的二次同余式,再引入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并利用勒让得符号来判断特殊二次同余式是否有解。 二次同余式的一般形式 二次同余式的一般形式是 , 0 ( ) (1) 化一般二次同余式为特殊二次同余式 由高次同余式的理论知,若 的标准分解式为 , 则(1)有解的充要条件是下面同余式组中每个同余式有解。 于是要判别(1)是否有解及如何解(1),我们可重点讨论 为质数。 (2) 下面对(2)分情况进行讨论。找到(2)有解的判别法。 由于(2)为二次同余式,故可假定 ,若有 但 (,,), 则(2)化为。

而。故还可假定(,,)。 1) |,|。则 。因而同余式无解。故(2)设有解。 2) |, 。则 无解,故(2)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有解,即 有解。 但( , )=1。故有解,从而(2)有解,且(2)的解可由 的解求出。 3) , >2。则 。用4乘(2)后再配方,即得 (3) 易证(2)和(3)等价。用代2 +得 (4) 则(2)有解的充要条件是(4)有解,于是将(2)化为(4)讨论。 4) , =2。这时为奇。 (i )若2 ,则 无解。故(2)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有解。 因对任何整数 恒有 。所以(2)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有解,即2|。 (ii ) 若2|,令 。由 知 (2)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有解。即 (5) 有解。 作代换 = +,则(2)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有解。 由上面讨论,可将(2)的问题化为二次同余式 或一般情况即 (6) 平方剩余和非平方剩余 定义 若同余式(6)有解,则叫模的平方剩余,若同余式(6)无解,则叫模的平方非剩余。 由这一定义,要判断(6)是否有解,就是判断是否为模的平方剩余,下面几节

第三章 不等式练习题(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特殊的高次不等式解法 例1 解不等式0)1)(4(<-+x x . 分析:由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可知,若原不等式成立,则左边两个因式必须异号,∴原不等式的 解集是下面两个不等式组:???<+>-0401x x 与???>+<-0401x x 的解集的并集,即{x|???<+>-0401x x }∪???>+<-040 1|{x x x }= φ∪{x|-4-0401x x 或???>+<-040 1x x ?x ∈φ或-4++或的代数解法: 设一元二次不等式)a (c bx ax 002≠>++相应的方程)a (c bx ax 002≠=++的两根为 2121x x x x ≤且、,则00212>--?>++)x x )(x x (a c bx ax ; ①若?? ?>>???<->-???<-<->.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2121212100000或或则得 当21x x <时,得1x x <或2x x >;当21x x =时,得1x x ,R x ≠∈且. ②若?? ?>-<-?? ?>-<-<.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2121212100000或或则得 当21x x <时,得21x x x <<;当21x x =时,得?∈x . 分析二:由于不等式的解与相应方程的根有关系,因此可求其根并由相应的函数值的符号表示出来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解:①求根:令(x-1)(x+4)=0,解得x (从小到大排列)分别为-4,1,这两根将x 轴分为三部分:(-∞,-4)(-4,1)(1,+∞);②分析这三部分中原不等式左边各因式的符号 例2:解不等式:(x-1)(x+2)(x-3)>0; 解:①检查各因式中x 的符号均正;②求得相应方程的根为:-2,1,3;③列表如下:

解同余式

解同余式2015-11-20

目录 解同余式 (1) 线性组合 (3) 几何解释 (3) 什么时候有解 (4) 最好的解 (5) 其他解 (5)

线性组合 22和18的最大公因子是2,可以找到他们的线性组合: 怎么样利用上面的5×18 – 4×22 = 2求下面的问题呢? 只需要进行一些变换: 最后得到: 176×22 –215×18 = 2 也就是说: 通过s×18 – t×22 = 2有办法得到s’×22 – t’×18 = 2 几何解释 两个数可以线性表达出它们的公因数: 如果把它们找一个周长18的桶卷起来,正好卷完第一个的时候第二个剩余2(公因数):

再卷一次: 一直这样下去,9次(18÷2)之后就开始重复了。 什么时候有解 有解吗? 前面讨论中知道: 22x在向18的圆上卷的时候,一共有9种可能。都在公因子2的刻度上: 5不在这个刻度上,所以没有解。 那该如何解,刻度上的: 前面已经知道

所以有: 最好的解 前面已经找到了一个解: 也就是: 1232×22 – T×18 = 14 做一个简单变换: (1223 + 9)×22 – T×18 = 14 这样就得到了: 1223×22 + (11 – T)×18 = 14 再重复上面的工作: (1214 + 9)×22 + (11 – T)×18 = 14 直到不能分离出9来: 8×22 + T’×18 = 14 这样就得到了: 8比前面的解1232看起来好很多。其他解 前面知道好的解: 也就是:

8×22 – T×18 = 14 做一个简单变换: (8 + 9 – 9)×22 - T×18 = 14 17×22 – (T+11)×18 = 14 再做一次又可以得到另一个解:(17 + 9 – 9 )×22 – T’×18 = 14 重复这个步奏就可以得到所有的解: 如果感兴趣可以加群:4954386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