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源一玉器、陶瓷授课教师:东安一中刘爱华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
2.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髙艺术欣赏水平。
3.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难点: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教学过程与内容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成就最突出、而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出示课题)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教学目的: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君子比徳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玉的哪方而的故事?指划说说二、新授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而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
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彼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
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徳” 的含义。
商周时代,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si)和礼仪的"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以“佩玉为尚”,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徳含义的特殊物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槪括。
《泥土的生命 古代陶器与瓷器》说课稿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说课稿《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说课稿《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说课稿一、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高中的美术教育需要在巩固兴趣、发现特长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节课“古代陶器与瓷器”的欣赏,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深刻理解,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为工艺美术的审美与认识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教学思路设计如下:1、本课的教学以图片欣赏、图片对比与分析为主线,不断渗透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艺术魅力。
2、传授作品的同时,填入陶瓷的一些基本制作方法,提升学生的自学热情。
二、教材分析本课中陶器作品观赏,意在宽广学生视野,使学生介绍人类杰出的的传统艺术,多样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成三小问题层层环环相扣。
第一:古代彩陶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第二:古代素陶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第三: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他们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接触较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具有代表和优秀的不同种类的陶瓷艺术作品进行鉴赏,领略陶器艺术的特征和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陶器艺术的美感,塑造学生较健全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四、说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使学生明确陶瓷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1)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使学生逐渐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增强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勇气和意识;(2)通过作品观赏、体会、体验、探讨、旁述等过程,培育学生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学,介绍我国古今丰富多彩的陶瓷艺术形式,培育学生身心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更进一步介绍中国本土的美术,爱好本族杰出的美术形式,并逐步提高发扬本民族艺术的意识。
高中美术第三课泥土的生命_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ppt课件背景图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教学难点: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新授板书:陶瓷1、设问引导学生读书2、结合教材,提问: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赏析:人面鱼面纹盘彩陶船型壶鸟纹彩陶盆鹳新概念英语鸟石斧彩陶翁舞蹈纹盘薄胎高柄陶杯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重点是宋五大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色。
师引导学生交流,在指名说说汝窑:胎质细腻,似玉之美耀州窑:梅瓶典雅高贵官窑:冰裂纹开片均窑:蓝色乳浊釉定窑:乳白釉景德镇:青花三、小结陶瓷经历了哪些发展?宋代有哪些名窑?师总结。
四、布置课外思考: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
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髓部分,本课通过对陶器的产生、发展及古代瓷器的介绍,使学生对陶瓷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积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陶瓷的赏鉴和陶瓷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2.体会从造型与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3.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环节,进行学习探究,了解陶瓷的发展史,以及不同时期陶瓷的制造工艺和主要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陶瓷装饰纹样、图案的含义。
动手制作一个有特色的陶器作品。
四、设计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这节课通过模拟“陶瓷艺术博览会”实物展示,激发学生对陶瓷品鉴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视频学习,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看教材自学、分组讨论,探。
泥土的生命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彩陶纹饰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材分析:我国古代的陶器十分发达,在目前已发掘、出土的大量丰富多彩的陶器,成为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一个标志。
赏析陶器应简要介绍陶器发展史的几个主要阶段及成就,选择有代表性的陶器进行欣赏分析,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
欣赏教学一定要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美观与实用相结合是工艺美术的重要特点,即每一件陶器都是实用与美观的统一体。
本讲也简单介绍一下制陶工艺,包括材质及烧制等知识。
教学重点1、陶的发明与使用及其作用2、陶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教学难点从原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等方面理解陶器制作的特点 体会工艺美术的一般规律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 教材 多媒体 板书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传说女娲用泥土创造了人类,人类便从此生活在泥土之上,也从此再也离不开泥土生生不息地在泥土上劳作,人类从混沌走向文明也是从玩泥巴和火开始的。
导出课题——泥土的生命二 引入短片——有关陶的发明早在原始社会 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 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 变得更加结实、坚硬 而且可以防水 于是陶器就随之产生了。
陶器的发明 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
再展示一幅原始陶碗图片相应图片结合实物 让同学说制陶的方法有哪些 然后显示制陶的方法 早期制陶的方法很简单 有捏制法、泥条法等。
再思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共同的缺点是制作规模小、速度慢等 导出陶车的发明 配上相应的图片。
四 陶车的发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发明的一种可以旋转制陶的工具 可再看一遍有关陶的制作的视频 并指出烧陶的两点:温度和材料。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瓷器制作流程-施釉
4、施釉
俗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其 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
瓷器制作流程-画青花
5、烧窑 是成瓷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 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烧至1270--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 分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用一天一夜(24小时)的时间,把匣钵内的坯 胎烧成瓷胎。
公元前5500-公元前4900年裴李岗文化的陶 瓷多为泥质或夹砂红陶,也有少量灰陶,多 用泥条盘筑法成型。 器型:有杯,碗,盘,钵,壶,罐等。其中 以三足钵,双耳壶最有代表性;纹饰有篦点 纹,弧线文,划纹,指甲纹,乳钉纹,绳纹。
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公元前5100年)除 泥条盘筑法外,还出现了捏塑法,有红。灰, 褐,灰褐等色陶器。同时出现了豆,盂,支 架等新器型。
彩陶: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船型壶
半坡类型 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
鹳鱼石斧图彩陶瓮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类型
马 家 窑 文 化 半 山 类 型
四 系 双 耳 同 心 丹 纹 罐
素陶——龙山文化
黑陶
二、制陶程序
《制陶工具》
二、制陶程序
2、筛陶土 1、用挖来的陶土晒干后放在里面捣陶土
宋代"五大名 窑"之一,这 里所说的哥 窑是指传世 的哥窑瓷
钧窑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双鹤瓶
象鼻瓶 玉壶春 长颈瓶
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 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享有"黄金 有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价钧无 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的盛誉。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 ,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
高中美术鉴赏《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艺术成就及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2.技能目标:学会从造型与装饰结合的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感受我国陶瓷艺术的灿烂辉煌及其对人类的伟大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古代陶器艺术特点及其与当时生活的联系;瓷器的几个重要的种类及其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欣赏中国辉煌的陶瓷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及相应的演示课件。
[教学程序]。
泥土的生命

古代陶器与瓷器
陶器的产生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 ,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 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伟大创造。
本课主要内容:
.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Page 2
陶器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陶与瓷 的不同点?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
北宋,高15.5厘米,口径22.8厘 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通体呈十 二瓣菱形,折沿,线条明朗,棱角 突出,形体丰满华丽。外观古朴高 雅。通体釉厚,外釉为玫瑰紫与青 蓝色错综掩映,绚丽多彩,浓而不 溢,艳而不佻。
Page 11
——
汝意 窑蕴 、幽 官雅 窑、 、自 哥然 窑生 瓷趣 器
《青釉弦纹瓶》
宋,官窑产品,高33.6厘米,口径9.9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黑胎,盘口, 粗长颈,腹体扁圆,圈足高窄,圈足两侧 有两个长方形扁孔。器身饰弦纹七道。施 天青釉,釉层较厚,莹润如堆脂,开大片 纹,紫口铁足,造型端庄。
《玫瑰紫釉盆》
Page 3
陶瓷的区别: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 脱胎而来。
原料不同
陶
瓷
烧制温度不同硬度.吸水性黏土.砂土瓷土,高岭土
600摄氏度
1000摄氏度以 上
低.有吸水性
高,密实不透水
Page 4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 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 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赏析:人面鱼面纹盘 彩陶船型壶 鸟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时代 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 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新授
板书:陶瓷
1、设问引导学生读书
2、结合教材,提问: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赏析:人面鱼面纹盘彩陶船型壶鸟纹彩陶盆
鹳鸟石斧彩陶翁舞蹈纹盘薄胎高柄陶杯
\\
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
重点是宋五大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再指名说说
汝窑:胎质细腻,似玉之美
耀州窑:梅瓶典雅高贵
官窑:冰裂纹开片
均窑:蓝色乳浊釉
定窑:乳白釉
景德镇:青花
三、小结:\
四、布置课外思考:
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