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讲理

合集下载

两段失败的教育经历

两段失败的教育经历

我的两次失败的教育经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年,自己没有任何班主任的经验,很想把这份工作做好,自己每天跟班,经常也找学生聊天,付出了很多。

因为自己经验的缺乏,加之有些事情处理的不是很好,整个班级不是很理想。

威同学是一名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学生,一次年级体育馆集会,我向学生转达了年级再三强调集会的纪律和要求的通知。

然而集会中途,我发现威同学和班上一名女生悄悄在本子上下五子棋,于是我提醒了他们。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发现他们在下棋,我再次提醒并警告了他们,之后他们收敛了一些。

又不知过了多久,他们两个再一次的下棋了,我很生气,没收了他们的本子。

8:30会后,同学们回到教室继续自习,我也把本子还给了他们。

8:30正是班级看电视时间,当我走回教室的时候,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

威和那个女生在电视机底下的一个课桌上面正在聚精会神的下棋。

之前已经提醒过三次,没想到这回还在教室前面下棋。

我心中特别的恼火,直接走了过去,拿起威同学下棋的本子,当着他的面撕了个粉碎。

没有想到,威同学也特别愤怒,竟然扬起拳头就要朝我砸来,口中还不断的骂出脏话:“fuck you!”。

同学们见状,赶紧过来拉住威同学的手,我作为一名老师当时还是保持了应有的克制,没有和他对骂和对打。

事后我将这件事情报告了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当着我的面在主任办公室教育了他。

当天晚上,我将这件事情在电话中反馈给了孩子的爸爸,孩子的爸爸只是在电话中笑了笑,说孩子在练习跆拳道,有点冲动,也没有和我说只言片语的道歉的话。

几天后,迫于压力,威同学在班级公开给我公开道了歉,我也算是勉强接受了他的道歉。

但是,我的内心其实是有很大的一个心结没有解开。

时间大约过去了一个多月,我和威同学的关系好了一些。

一次班会课,我提到尊重教师的问题,就再一次提到威同学的事件,我说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在发生。

也许是我的话再一次触动了威同学的自尊心。

当晚他打电话将这件事情反映给了他的父母。

一周后,星期六的中午,到了学生放学的时候,威同学的妈妈带着她的妹妹,也就是威同学的姨妈一起在办公室找到了我,威同学的妈妈倒是十分客气。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素材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素材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素材《嘿,那个“不讲理”的语文老师》哎呀呀,说起我们的语文老师,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呐!为啥说她“不讲理”呢?听我给你讲讲哈。

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正在讲一篇课文。

我呢,有点走神了,就偷偷地在下面看起了漫画书。

正看得入迷呢,突然感觉有一道目光盯着我。

我一抬头,妈呀,正好对上语文老师那严厉的眼神。

完了完了,这下惨了。

老师二话不说,直接走过来,把我的漫画书给没收了。

我那个心疼啊,那可是我新买的漫画书呢。

我小声嘀咕着:“老师,您也太不讲理了吧,我就看了一会儿。

”老师一听,眼睛一瞪:“还敢说我不讲理?上课看漫画书还有理了?”我吓得赶紧低下头,不敢再说话了。

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下课后,老师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老师要怎么惩罚我。

到了办公室,老师看着我,说:“知道错了吗?”我点点头,说:“知道了,老师,我不该上课看漫画书。

”老师又说:“那你说说,上课应该怎么做?”我想了想,说:“上课应该认真听讲,不能做别的事情。

”老师这才点点头,说:“记住了啊,下次再犯,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说完,老师把漫画书还给了我。

我拿着漫画书,心里有点纳闷,这老师到底是讲理还是不讲理呢?说她不讲理吧,她最后又把漫画书还给了我;说她讲理吧,上课的时候又那么凶。

后来,我发现老师其实并不是真的不讲理。

她只是对我们要求严格,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

每次我们有问题去问她的时候,她都会很耐心地给我们解答。

而且,如果我们表现好,她还会给我们奖励呢。

嘿,这个“不讲理”的语文老师,其实还挺可爱的呢!。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五年级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五年级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五年级哎呀,说起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可真是一肚子气!我的语文老师,姓李,大家都叫她李老师。

她呀,整天板着个脸,好像谁欠了她几百万似的。

有一次上课,我正听得入神呢,突然同桌轻轻碰了我一下,给我看他新买的铅笔。

我就那么瞟了一眼,结果就被李老师发现了。

她二话不说,直接冲过来,大声吼道:“你俩在干什么?不好好听课!”我委屈地说:“老师,我就看了一眼。

”她却瞪着眼睛说:“看一眼也不行,这是课堂!”我心里想:难道看一眼就会天塌下来吗?还有一次,写作文。

我写了一篇我觉得特别好的作文,满心欢喜地交上去。

结果发下来一看,分数低得可怜,评语还写着“乱七八糟,毫无逻辑”。

我就不明白了,我明明很用心地写,怎么就乱七八糟了?我去找李老师理论,我说:“老师,我觉得我这篇作文写得挺好的呀。

”李老师看都不看我一眼,说:“你觉得好?那是你自己觉得,在我这就是不行!”这不是不讲理是什么?那天,我们班的调皮鬼小明上课迟到了。

李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让小明站在教室后面。

小明解释说:“老师,我是因为路上帮助一位老奶奶过马路才迟到的。

”李老师却哼了一声说:“别找借口,迟到就是迟到!”这可把小明委屈坏了,我们大家也都觉得老师太过分了。

有一次课间休息,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聊天,声音稍微大了一点。

李老师突然走进来,生气地说:“吵什么吵,整个教学楼就你们班最吵!”我们都不敢吭声了,心里却在嘀咕:别的班也有声音啊,怎么就说我们班?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提问,我明明举手举得高高的,可她就是不点我。

我心里那个急啊,难道我是透明的吗?最后她点了一个成绩好的同学回答,那个同学回答得还不如我呢,可老师却一个劲儿地表扬。

这不是偏心眼儿吗?有一回,我们小组一起讨论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的。

李老师走过来说:“你们这是在讨论还是在吵架?”我们都愣住了,这明明是在认真讨论啊,怎么就成吵架了?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李老师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

那次,我生病请了几天假。

如果老师误会了你

如果老师误会了你

如果老师误会了你如果老师误会了你,你怎么办?以下是10位同学的办法:1.用心理三步曲:第一步:听老师讲完;第二步:心情平静下来;第三步:跟老师解释。

2.回家大睡一觉;3.直接向老师提出;4.向老师说清楚;5.在日记中写出来;6.向老师说清楚;7.日记中写出来;8.为自己辩护;9.去对老师说;10.等老师气消后,再跟老师解释。

让我们来总结以上10位同学的办法吧。

10位同学中有40%的同学选择了直接对老师说,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好。

首先直接对老师说时要考虑:1.老师心情。

老师心情不好,你对老师说,老师不一定能听进去,这样的话,你说了可能比没说更糟。

2.所在场合。

如果你在许多人面前对老师说,就算老师听进去了,也不好回答。

如果老师不承认,同学们会觉得老师不讲理。

如果老师承认,同学们又会觉得老师为什么冤枉你。

这样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3.说话的语气。

你当时心情一定很激动,说话欠考虑,说东说西说了一大堆,也没说出重点,别人也不知道你说了些什么,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办法不好。

有一个办法我最欣赏、最喜欢。

就是第一位同学的心理三步曲。

首先听老师把话说完,听清楚老师到底说了些什么,免得有误会。

第二步是心情平静下来,如果心情不平静,说话就会激动,说出来的话可能就会不经过大脑思考,就会不着边际。

所以一定要等心情平静后再老师说。

第三步是跟老师解释。

这一点最重要,解释既要到位、具体,又不能罗嗦。

所以要提前做对一点准备。

还有一个办法,我也很喜欢,就是写日记。

把自己想要说的全写出来,给老师看,这个办法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尴尬。

而且留着以后看,真是别有一种风味。

回家大睡一觉,这个办法也很好。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不是一些原则问题,为什么非要把事儿弄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呢?不如回家睡一觉,把不开心的事都抛到脑后,第二天醒来再面对新的一天。

这样不是很好吗?有一种办法我反对,那就是为自己辩护。

我觉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错的不会被辩成对的,对的也不会被辩成错的。

用“共情”开启孩子的心扉

用“共情”开启孩子的心扉

用“共情”开启孩子的心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孩子。

只有时刻不忘自己曾经是孩子,回忆自己的童年,教育者才能对孩子的处境真正感同身受。

”——题记『案例背景』笔者所带班级去年下半年增加了社会情商课程。

为了使班主任掌握情商课的精华并将其运用到班级管理与教育中,该课程实行双师制,即心理老师主讲,班主任辅助。

本学期,笔者重点尝试将社会情商课上的“共情”理念引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用“共情”开启孩子的心扉。

那什么是共情?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等。

共情原本是由人本主义创设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意思是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能力,即“将心比心”。

教育过程中的“共情”,是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感受,同时向学生准确地传达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自己个人的感受和经验达到更深的认识。

下面将借一个案例来分析如何在教育中运用共情。

『案例描述』一天中午,我刚进入教师饭堂,C教师就向我打招呼,请我坐在她的身边,要和我聊聊她上午在笔者班上课的突发情况。

她说,今天快要被一个男生气死了。

为了宽慰她,我通过换位思考和倾听来向她了解到相关的情况。

情况是这样的:A同学在第三节课和同学们正准备排队去科艺楼教室上课时,被C老师发现他带了作业。

C老师要求他把作业放回教室,说第四节课会再回教室的。

上课没多久,C老师发现了A同学悄悄带过去的作业,就批评了他,也说他带作业就是为了在课堂上写作业。

但A同学一直在和C老师解释,他是不确定老师第四节课一定会带他们回本班教室,所以才把作业带过去的,而且只是带了作业,他也没写。

因为要指导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C老师当时就先不管他了。

第四节课回到本班教室上课后,C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A同学的行为,但A同学不但没承认错误,反而用各种歪理和C老师顶嘴,一味地说自己只是带了作业,但没有写,而且老师也没有看到他在写,所以他没有错。

A同学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很不服气,很倔强。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

不讲理的语文老师作文《不讲理的语文老师》哎呀,说起我们的语文老师,那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呐!记得有一次上课,我正专心致志地做着笔记,突然听到老师大声喊道:“小明,你在干嘛呢?”我顺着老师的目光看过去,只见小明一脸茫然地抬起头。

老师生气地说:“你不好好听课,在下面偷偷摸摸的,是不是在搞小动作?”小明委屈地说:“老师,我没有啊,我只是在找笔。

”老师根本不听他解释,瞪着眼睛说:“还狡辩!给我站到后面去!”这一幕看得我心里直发毛,心想:老师怎么这么不讲理呀?难道就不能听小明解释一下吗?还有一次,小红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答错了,老师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能答错,你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讲?”小红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小红打抱不平:老师也太过分了吧,谁还没有答错的时候呀?可是,有时候老师也有让我觉得温暖的一面。

有一次我生病请假了,回到学校后,老师主动找到我,关心地问:“身体好点了吗?落下的功课别担心,老师会帮你补的。

”那一刻,我又觉得老师其实也没那么不讲理。

有一天,我和同桌在讨论一道语文题,我们俩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候老师走了过来,我们心想:完了,又要挨批评了。

没想到老师却笑着说:“别着急,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然后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都明白了为止。

难道老师真的不讲理吗?其实仔细想想,老师有时候的“不讲理”也是为了我们好。

她希望我们能够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像园丁修剪树枝一样,虽然会让树枝感到疼痛,但却是为了让它们长得更加笔直、茂盛。

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不就像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吗?他们都希望我们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虽然老师的方式可能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委屈和不理解,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所以啊,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老师并不是真的不讲理,她只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在关心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相信,在她的教导下,我们一定能在语文的世界里畅游,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成长!。

换班主任的作文

换班主任的作文

《换班主任》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而其中最让人难忘的一次经历,就是换班主任。

那是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原本温和亲切的李老师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离开学校,新来的班主任张老师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张老师的到来,起初给我们班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与李老师不同,张老师是个严厉且注重纪律的人。

第一天上课时,她就立下了许多规矩,比如必须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上不得随意讲话等。

这对于习惯了李老师宽松管理方式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学们私下里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抱怨张老师太过苛刻,也有人认为她不近人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张老师并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

她之所以严格要求我们,是因为她看到了我们身上的潜力,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出来。

每当有人犯错时,她不会简单地批评,而是耐心地讲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对,并引导我们思考正确的做法。

慢慢地,班里的风气开始有所改变,大家的学习态度也变得积极起来。

除了严厉的一面,张老师还有着温柔细腻的一面。

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我们解答难题,甚至组织了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朗诵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原本沉默寡言的同学也变得活跃起来。

记得有一次,班里举办了一次主题为“感恩”的演讲比赛。

张老师亲自为我们挑选了合适的题材,并逐字逐句地指导我们修改稿件。

在准备过程中,她不仅关注我们的演讲技巧,还特别强调了演讲背后的情感表达。

比赛当天,每一位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连平时羞涩的同学也勇敢地站在讲台上,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张老师用心良苦的背后,是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转眼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一年里,我们从最初的抵触到后来的认可,再到最后的不舍。

毕业典礼上,当张老师为我们颁发毕业证书时,她的眼眶湿润了。

她告诉我们:“你们都是最棒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努力,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关于老师家访心得体会

关于老师家访心得体会

关于老师家访心得体会教师的咄咄逼人作为老师总是语言咄咄逼人,这是我的感觉,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家长管理没有跟上,该签的字没签、不该错的题错了、该做的作业没做……,家长是用来干什么的,对自己的孩子一点都不负责任,工作再忙都不能抽出点时间过问一下孩子的作业吗,比***还忙?都有工作怎么就你没时间管孩子?……老师的疑问一大堆,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三年级一班小泽的家,前脚进门,后脚真不知道放在何处,因为无处可放,一张床占据了本来就不算大的房子,一片狼藉,也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姑且算桌子吧,因为有四条腿上面一个板子,上面有一些剩饭,我的心凉了半截,如果是我也没心学习,要先活着,此时我理解了小泽为什么这么邋遢,为什么不写作业,爸妈离婚了,爸爸为了生计常常在外,晚上回家一般都十点以后了,孩子已经蜷缩在一角睡着了,晚饭啃个大馒头。

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本身就容易失去信心,处处自卑,怎么办?先解决学习问题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此时我对杜金泽的爸爸已没有了任何埋怨,只是一味地鼓励他会好起来的,一却都会好的。

家长的'无助与无奈作为一名老师有很多很多的无奈,我想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家长,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的成长更快的走上正轨,看来家访也是老师永恒的课题。

20xx年10月29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周六参加“课外访万家”活动。

吃完早饭,我和万老师来到距离学校不到2公里的小悟乡黄湾村家访。

这次家访活动让我感慨良多,现总结如下: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第一,宣传了学校办学理念。

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教学设施、学校食堂的建设等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各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让家长能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完成教育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不讲理
一位年过六十的奶奶领着自己的孙子走进了学校,找到了教他的的老师,生气地问:“我的孙子入学有五天了,不识字。

不会算加减法,你这样教书真要误人子弟,你别以为这是教学点,中心小学的校长不能天天监督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你应该负点责任!”
老师笑着问对方,她的的孙子今年多大了?
她说:“今年上年就满了三岁,具体是那个月我忘了,我你告诉你,他可聪明了。

明年下年上不了一年级,他的爸爸、妈妈会来找你算账的。


老师认真地说:“您的孙子在家呆了三年多,尽管他的父母不在家,可您在身边,辅导他认识麻将牌确实不错,他说他认识麻将牌,什么光棍一条,双眼睁得像二饼,白板一块,想发财做梦去吧……我特地写了几个麻将上的字,他竟然全认出来了,他却是很聪明,我感到吃惊。

我让他数10以内的数,他不会数。

问到他自己的生日是哪天,
他说奶奶没有告诉他,特地问他的爸爸、妈妈姓什么回答是你没有告诉他。

你也应该负点责任。


“我只能认识麻将上的字,不能教他识字,不然我会送他来学校?他不会数数,你可以教呀。

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不知道爸爸妈妈的姓氏,这是我的责任。

可他上了一个星期的学,你教他什么呢?”
“现在我能数十个数了。

我还会背儿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他背起了儿歌。

1
“孩子太小,如果他住在城市,现在应该上幼儿园小班,要上三年幼儿园,才能入学前班,然后才能入小学。


“你们就是不讲理,聪明的孩子要读那么多年,说实话就是为了多收钱。


“你为了怕交钱,那就等你的孙子过了六岁半再入学,你就在家好好地教他识字,一年能节约800元,多划算。


“我不识字,没法教他,就算我愿意教他,他不同意。

”“我喜欢上学,在家陪着奶奶打牌,那才没意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