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八上科学知识点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上科学知识点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上科学知识点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学时】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1、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1)冬眠是动物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2)迁徙:动物随季节的不同而变更生活环境的习性,可以使生物得到丰富的食物和适宜的生存环境;(3)燕子在下雨前低飞、蚂蚁用土壤颗粒将洞口堵住,说明天气变化会影响燕子和蚂蚁的部分行为;(4)蚂蚁搬家、鱼儿浮头、青蛙冬眠、蜗牛夏眠2、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影响动物的行为;二、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对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等刺激作出的反应;2、植物的感应性: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3、应激性:生物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有些植物的感应性明显,有些不明显;植物对不同刺激作出的反应不如动物明显;】4、实例:(1)向日葵的花盘向光转动——向光性;(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会向肥料多的地方生长——向肥性;(3)植物的枝条向有光的一侧倾斜——向光性;(4)植物的枝条在有水的一边生长较旺盛——向水性;(5)捕蝇草的叶遇到虫子的触碰会闭合——向触性;(6)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第2学时】第2节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1、生长素的发现:(1)1880年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猜想1:胚芽的生长、弯曲依靠胚芽尖端;现象:A、胚芽在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B、切去胚芽尖端,胚芽就不生长,也不弯曲;结论:胚芽的生长和弯曲依靠胚芽尖端现象:A、胚芽用一个锡箔小帽套起来,胚芽直立生长;B、胚芽尖端基部用锡箔包围,胚芽弯向光源生长;————猜想2: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2)1928年温特实验:【实验1】把胚芽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把琼脂块分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的一侧,结果向光一侧弯曲生长;猜想:可能琼脂本身有营养能促进胚芽生长;可能是胚芽尖端有某种物质留在琼脂块上,通过琼脂块传到胚芽上,使胚芽生长;【实验2】如果把没有接触过的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结论:胚芽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进下面的某些部位的生长;【注意】为什么要用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做实验?排除了胚芽生长可能是琼脂的作用;(3)1934年荷兰郭葛实验: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由于这种物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故命名为生长素;2、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会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从而植物表现出向光生长的现象;二、植物激素1、生长素:(1)产生的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果实的发育;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3)作用两重性: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浓度较高时抑制植物生长;2、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第3学时】三、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2、血糖浓度:90毫克/100毫升;3、胰岛素(1)由胰岛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直接进入腺体的血液中,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来调节血糖含量;(2)功能: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并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降低血糖含量;【具体操作】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四、内分泌腺和激素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他们的分泌物——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外分泌腺:具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通过导管送到特定的部位,如:汗腺等;3、激素的特点: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4、内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及作用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脑垂体生长激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素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过肌肉的血管胰岛胰岛素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性腺(睾丸和卵巢)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5、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一起指挥或协调;6、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一些疾病和具体症状:激素分泌情况疾病具体症状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突出,寿命不长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亢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第4学时】第3节神经调节一、对刺激的反应1、人感知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并不是由某一个器官完成的,而是多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2、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也不同;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1、人的感觉器官感受外界刺激(1)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2)鼻黏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3)舌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综合所述: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级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体结构树突:多而短;冲动传向细胞体突起轴突:少而长;冲动从细胞体传出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三、信息的处理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脑小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1)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2)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2、脑: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主要分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1)大脑:A、特别发达,分左右两部分,分别管理人体不同的部位的功能;B、大脑表面又称大脑皮层,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又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大大的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C、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2)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如:步行、奔跑;例:若一个受伤的人,走路摇摇晃晃,主要是小脑受伤了;(3)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运动3、脊髓: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1)功能:具有传导(把有关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和反射(对身体内外的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功能四、反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1、反射: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一种行为要作为反射,必须是由神经系统来完成的】2、反射弧:是由反射弧来完成的(1)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例:小儿夜间遗尿: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成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此时是因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即大脑与脊髓之间受到损伤;五、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例:吃梅子会分泌唾液;2、条件反射: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通过学习得来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例:看到梅子、谈到梅子都会分泌唾液;第4节动物的行为一、先天性行为“本能”1、定义:与生俱来的行为2、特点:(1)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2)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的反射活动;(3)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即可完成;3、例子:大雁去南方过冬;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老鼠见猫就跑、索食行为、哺幼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二、后天学习行为1、特点:(1)通过学习后获得的行为方式;(2)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第5节体温的恒定一、恒定的体温1、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体温恒定并不是固定不变,是指它们变温的幅度不大;2、体温测量的部位:腋窝(36℃~37.4℃)、口腔(36.7℃~37.7℃)、直肠(36.9℃~37.9℃)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产热器官(1)安静时:主要是内脏;(2)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3、散热器官:90%的热量是靠皮肤散发出去的(1)方式一:直接散热——皮肤A、条件: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B、直接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C、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快;(2)方式二:蒸发散热——汗液A、条件: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3)皮肤温度的调节:靠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和汗液来加以调节A、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B、当外界温度较高时,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C、当外界温度过高,等于或大于皮肤温度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人体就会产生汗液,通过汗液的蒸发吸热,带走人体的热量,从而使人体温度下降;三、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产热与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认识不断深入。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命活动调 节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未来生命活动调节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帮助。
0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应答反 应的过程。
05
04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经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 氧
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

密度,提高身体稳定性。 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劳和损伤。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韧
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

力,增强免疫力。


如瑜伽、普拉提等,能

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

肉伸展性,预防运动损

伤。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生理机制,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
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机 制。
03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例。
0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02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 健康和预防疾病。

浙教版8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8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第三章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征向性运动:植物的某些器官发生移动,且移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感性运动: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与刺激方向无关植物的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作用生长素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①促进细胞伸长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3、生长素的特点:产生在胚芽尖端。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生长,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生长越快;高浓度时,可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除草用)4、向光性的实质:当光照射在植物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长得快,结果茎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一侧弯曲(生长素由胚芽尖端产生)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5、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人体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外分泌腺:有导管,如:唾液腺、汗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激素功能垂体生长激素促进全身的生长发育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素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胰腺(胰岛)胰岛素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卵巢(女性)睾丸(男性)雌性激素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激素分泌情况疾病具体症状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巨人的寿命往往不长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血糖含量增高,出现尿糖症状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治疗方法:食用加碘盐8、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能降低血糖(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9、血糖:糖类物质会在人体内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中。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doc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doc

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主要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有关,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

感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例如触碰含羞草,叶子合拢。

2、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1)植物体内的激索: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索、赤霉索、细胞分裂索等激索,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索是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有生长索且分布不均匀o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4)植物体内生长索浓度适当时,对植物的作用有: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打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当生长索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匸,应用于防治杂甲。

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激索的部位:在内分泌腺中产生。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索直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外分泌腺有导管。

2、激索作用: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激素类别产生器官激素的功能分泌异常时的病症生长激素脑垂体乩促进纽织合成蛋白质b.控制人的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8.促进生长发育b.促进新陈代谢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命性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成年分泌过多:甲亢胰岛索胰脏8.促进将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b.促进血糖分解分泌不足:糖尿病分泌过多:低血糖症3)3、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并以神经i 至_为主。

4、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索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三、信息的处理:1、神经系统构成:神 经系 统肾上腺索 肾上腺a. 加快心跳的节奏b. 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性 激 索 雄性激 素/雌性 激素睾丸/ 卵巢a.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 殖细胞的生成b. 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 征/、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 作出反应
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指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 细胞体

② 细胞核

③ 树突

④ 轴突

⑤ 轴突的分枝

三、信息的处理
书中斑马对环境的察觉和人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应. 他们是通过什么获得信息的?又是什么支配他们作出这 样的反应?
神经系统
中枢 神经 系统
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
5、实验3和实验1参与的器官有什么不同?
接受信息的器官不同,实验3中是耳朵,实验1中是眼睛。
【结论】
1、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都是不一样的。同一 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刺激反应的快慢也是不一样的。 2、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需要有许多器官的 参与。 3、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中枢神经系 统接收处理 各种信息, 并决定和启 动相应的反 应
脑神经
脑神经:12对, 来自脑部,主要 支配头部和颈部 的各个器官的感 受和运动。
脊神经
周围神 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 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 位的通讯
脊神经:31对,来自脊椎, 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 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1.人的神经系统组成:
人体内有哪些内分泌腺?
脑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 能够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能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萄糖储存
在肝脏和肌肉内
卵巢
肾上腺
睾丸
分泌肾上腺激素
能够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 通往肌肉的血管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

阱时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环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A )
A.肥料
B.地球引力
C.振动
D.碰触
3.有许多植物在春暖花开时展现勃勃生机,而在寒冷的秋 风来到时,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落叶树开始落叶,草本植 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上述现象说明植物具有的向性 运动是( B ) A.向触性 B.向热性 C.向水性 D.向光性
步骤三
(2) ___用__大__纸___板__箱__罩__住__A__、__B__两__ 排除影响实验结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课时 植物的感应性
知识要点
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_感__应__性__。 植物的感应性分为两种,分别是___感__性__运__动___和 ___向__性__运__动___。 2.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的___单__方__向_____刺激(如 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和接触等)作出的反应。向 性运动包括_____向__光__性___、____向__地__性___、__向__水__性___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有动物才能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反应 B.植物由于不能运动,因此对环境中的刺激不能作出反应 C.动物和植物都能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反应 D.以上说法都具有片面性
5.仙人掌的茎肉质化,叶呈针刺状,造成这种形态变化的 环境因素是( C )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土壤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 要求
步骤一 步骤二
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 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分别标为A组和B组 (1) __将___A_组__玉___米__幼__苗__竖__放___,__B_ __组__玉__米__幼__苗__横__放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材分析)[上学期]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材分析)[上学期]
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的 分析。本节内容 (包括实验) 建议用 2 课时。
第一课时为教材中的 P100-102 的内容,第二 课时的教学时间可以分散安排,主要用于:对实验 的指导,有关问题的讨论,结果展示,向水性实验 方案设计研讨 (而做实验和具体的观察需要放在课 外) 。 (三)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包括探究)建议教学时间为3~4课时,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1课时,“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内分泌腺和激素”合起来为1~2课时,“激素分泌不正 引起的症状及对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的探究为 1 课时。
(三)教学过程
1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结合前一节的“窗台边的盆花朝窗外生长”提出问题: “植物向光生长是由什么引起的?” 引出“向光性实验”
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引入:由第二章的“天气对动物的行为影响”的相关 内容和学生举出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通过学生所举 出事例和教材中图 3-1 ;图 3-2 ;图 3-3 ,开展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最后知道:
燕子 低飞 要下 雨
蚂蚁 堵洞 要下 雨
由于气压和湿度的原因 引起燕子的食物---小型 的昆虫等低飞而致。
探究实验 1 :含羞草对光、声、触碰等的反应
未 受 对触碰最敏感的 触 部位是羽状小叶。 动
受 含羞草被触碰后,先
触 是羽状小片一片片闭
动 合,接着四根羽轴合

拢,然后整个叶柄都 下垂。
建议:①准备两份材料;
②课前反复实验,摸索找到最佳实验方案。
在“含羞草”的实验中,我们课前先准备好了两份材 料,便于对比,也节约了课堂时间,又提高课堂的效率。 因为含羞草“害羞”后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与湿度有关,因为 蚂蚁也想有个干燥 的家。

八年级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南日初中八年级科学讲学稿——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编辑——科学组3.3神奇的激素(一)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学习目标1.1 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1.2 了解神经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3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学习重点、难点2.1 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与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结构与功能;2.2 难点: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脑的功能。

3、前篇回顾3.1 棉花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3.2胰岛素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A.蛋白质代谢B.糖代谢C.脂肪代谢D.水分和无机盐代谢3.3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3.4在市场上有时可见到一半大一半小的歪西瓜。

将这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按大小分成两半。

发现较大的一半西瓜中是黑色的种子,而发育较差的一半西瓜中有较多的白色的种子。

产生这种歪瓜的原因是………………………………………………………………………………………()A.西瓜较小的一侧见不到阳光,造成西瓜较小的一半发育较差B.西瓜较小的一侧从叶片得到的营养较少C.西瓜地中有较多的石头,使西瓜长的不圆D.由于部分种子不发育,使西瓜较小的一侧得到的生长素较少而成歪瓜3.5控制人生长的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是………………………………………………()A.胰脏B.肝脏C.脑垂体D.甲状腺3.6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由无导管腺体分泌的②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③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对人体有特殊作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7当血糖含量上升时,____________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___________;当血糖含量下降时,____________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的发现历史:达尔文向光性实验(1880年)一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1928年)一荷兰科学家郭葛分离出生长素(1934年)。

(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实验实验条件实验现象(胚芽) 实验推想结论次数 1 胚芽受单侧光照射弯向光源生长胚芽尖端会产在生某种物质, 2 胚芽切除,单侧光照射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下,胚芽尖端锡箔罩住胚芽直立生长 3 对胚芽生长产单侧光照射生影响 4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尖端向光源弯曲生长推想结论:胚芽尖端会产生影响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2)荷兰科学温特实验。

[实验设计] 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取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侧,再取另一切去尖端的胚芽,将没放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胚芽一侧。

[实验现象] 前组中的胚芽会向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后组中的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控制条件] 相同条件:两组均为切去尖端的胚芽。

不同条件:前组琼脂上放过胚芽尖端(粘有尖端上的物质),后组琼脂上没有放过胚芽尖端(作为对照组)。

[实验结论] 胚芽的尖端确定产生了能控制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

(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二、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

当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5.植物具向光性实质。

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即植物具向光性。

三、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四、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及其在体内的转化和吸收。

(1)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2)水、无机盐、维生素可被人体直接吸收;(3)蛋白质在体内转化成氨基酸,脂类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糖类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设问] 进食前后血糖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吗?为什么?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服用胰岛素。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五、内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内分泌腺的种类、分泌的激素、功能及异常时的病症列表。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激素的功能 a.促进人体吸收的血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胰脏胰岛素 b.加快血糖的分解脑垂体生长激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a.保证体内新陈代谢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素a.加快心跳的节奏b.扩张通入肌肉的血管。

卵巢(女) 雌性激素 a.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睾丸(男) 雄性激素 b.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激素分泌情况疾病具体症状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巨人的寿命往往不长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亢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3.注意点。

(1)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①作用的激素不同,前者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②智力差异:前者智力正常,后者智力低下。

(2)计划生育的输卵管和输精管结扎,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正常分泌,人的第二性征不会消褪。

(3)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与人的生长有关;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与人的生殖有关。

(4)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②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习题: 1.放在阳台上的植物幼苗,我们会发现它总是朝_________的地方弯曲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__________性。

植物之所以能向光照方向生长,是因为植物的胚芽尖端会分泌出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__________。

2、达尔文向光性实验,最先用实验推想得出了一个猜想。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嫩的植株受到单侧光照射,如图3—2。

如受到左边照射过来的单侧光作用,且花盆的右边黑暗,则生长一段时期后,花盆内植物的茎会 ( ) A.向右边弯曲生长 B.向左边弯曲生长 C. 竖直向上生长D.不能确定4、控制茎向光照方向弯曲生长的物质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以上三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花盆内植株的茎向光照方向(左边)弯曲生长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达尔文通过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 A.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B.实验证明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C. 从植物体中分离出生长素D.以上三个结论都不正确7、植物的向光性的实质是 ( ) A.胚芽尖端分泌赤霉素 B.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 C. 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受单侧光照射分布不均匀 D.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受单侧光照射时,分布均匀8、植物体内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9、植物激素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温特实验时,用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做实验,该装置在整个实验过程是为了 __________ 。

11、植物的生长素是由__________ 产生的一种物质,它不仅能促进植物的__________,还能促进__________生根,防止__________ 。

12.最先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的科学家是 ( ) A.达尔文 B.郭葛 C.温特 D.以上三个都是 13.一株植物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时,其前后左右四个方面的生长素分布为( ) A.前面最多 B.后面最多 C. 左边最多 D.四个方面一样多14、放在暗室的a和b两盆红石榴,将a 室的室顶打开,让阳光照入室内;将b室朝南的落地大窗打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室中植物的生长素分布均匀的是哪室中植物 ( ) A.a室, B.b室 C.a 室和b室都是 D.a、b两室都不是(2)下列关于两室植物的向光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a室中植物向上生长不弯曲,说明植物无向光性B.b室中植物向南边弯曲生长,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C.a室中植物向上弯曲,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3)此现象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15.植物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 。

植物的向光性,是因植物受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__________ ,使胚芽向光照方向生长。

16.食物中有多种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如__________ 、脂类和蛋白质等,其中糖类会在体内转变为__________,以供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和活动。

17.分泌激素的器官是内分泌腺,其中分泌生长激素的是脑垂体。

18.在胚芽尖端产生的植物激素是 ( )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 赤霉素 D.以上三种都是 19.控制人生长的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是 ( ) A. 胰脏 B.肝脏 C.脑垂体 D.甲状腺 20.一个人血液里的血糖指的是 ( ) A.糖类 B.白糖 C.葡萄糖 D.麦芽糖 21.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这个人患的疾病是 ( ) A.巨人症 B.呆小症 C. 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22.一个人患侏儒症,他患此病的原因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C.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23.一患者经医院尿检,发现尿液中含葡萄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胰脏分泌的胰岛素过多 B.胰脏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C.血液中血糖的浓度高于正常值 D.部分葡萄糖进入尿液中24.人民医院里有一患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则这个患者的__________ 分泌的__________ 激素过多,该患者的病症称__________ 。

15.激素的功能是参与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 激素和__________激素与生殖有关;__________可以调节血糖溶液浓度的稳定。

26.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食4小时后测定血糖浓度,甲为0.10%,乙为0.14%。

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再将所测结果绘成图3—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患有糖尿病;(2)1个多小时后甲血糖浓度迅速下降,其主要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血液中__________ 增加有关;(3)1个多小时后乙血糖浓度也下降,其不同于甲的血糖去路是葡萄糖进入__________ 27.我国人口众多,各种能源和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国务院将“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两项基本国策,而控制人口增长是计划生育的重点。

节制生育的措施之一是将男、女育龄夫妇的一方进行结扎手术(男输精管结扎、女输卵管结扎)。

有人认为男子结扎后,男性的第二性征会消失,会变成古代的太监而害怕结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维持人的第二性征的是 __________分泌的雌性激素或雄性激素; (2)请你用所学知识分析,男性结扎后会变成太监吗,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