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电工学实验)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理解叠加原理的概念及其在电学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原理的可靠性,并加深对其理解。
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是指,在一个线性电路中,若有多个电源作用于电路中,则电路中的任一点的电位、电流及电阻,可视作在每个电源单独存在的情况下,其值与在实际情况下的值之和相等。
设电路中有n个电源,其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1,R1;E2,R2…En,Rn。
当第一电源E1作用于电路时,电流I1经过电阻R1,两端电位差为IR1=I1R1,此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均为初始值。
当第二电源E2作用于电路时,第一电源已断开,此时电源电动势E1对电路中电位、电阻没有任何贡献,电路中只有电源E2,其电动势为E2,只经过电阻R2。
由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在电路上任一部分的电动势之和等于所包围的部分的电位降之和(即E1+E2=I2R2)。
同理,对于第三个电源,其电动势为E3,其电路中只经过电阻R3。
实验器材:示波器、电源、不同种类的电阻、导线、万用表等。
实验步骤:1.将电路连接图按实际情况搭建起来,包括在两端接入示波器的电路线。
2.打开电源,调节电源电压。
3.选择一台示波器,将示波器与电源连接,通过调节示波器观察电路中信号的波形。
4.测量电路中电阻、电位、电流等参数,并记录数据。
5.去掉一个电源来观察电路参数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6.重复 5 所述步骤,直至所有电源断开。
7.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叠加原理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及分析:接入第一台示波器,将其连接到电路的两端,在没有施加外加电源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是电路中的干扰信号或漂移信号。
接下来加入一个电源E1,记录电路中电阻、电位、电流等参数。
这时示波器上的波形会出现电压信号。
去掉电源E1,之后加入电源E2,并记录电路参数。
这时示波器上的波形会出现另一种电压信号。
实验错误及解决:电路接线松动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是反复检查电路线的状态,确保其连接良好无松动。
结论:本实验实验数据与叠加原理预言的理论值相比具有良好符合性。
电工实验报告_叠加原理

实验名称:叠加原理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电工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叠加原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表明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支路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即对于线性电路,任一支路的响应可以分解为各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上产生的响应之和。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交流电源:220V,50Hz2. 电阻箱:1个3. 电容箱:1个4. 电感箱:1个5. 电流表:1个6. 电压表:1个7. 双踪示波器:1台8. 连接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一个线性电路,电路中包含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以及所需的独立源。
2. 接通电源:将交流电源接入电路,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3. 测量电路响应: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4. 单独激励独立源:依次断开电路中的独立源,只保留一个独立源,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5. 计算叠加响应:根据叠加原理,将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相加,得到电路在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总响应。
6. 比较实际响应与计算响应: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显示实际响应和计算响应的波形,比较两者是否一致。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搭建电路: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电路,连接好所有元件。
2. 测量电路响应:记录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数据。
3. 单独激励独立源:依次断开独立源,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并记录数据。
4. 计算叠加响应:根据叠加原理,将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相加,得到电路在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总响应。
5. 比较实际响应与计算响应: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显示实际响应和计算响应的波形,观察两者是否一致。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1. 实验结果表明,在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电路响应,可以通过叠加原理计算得到。
电工电子技术 实验 叠加定理验证

电工与电子实验指导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2目录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1)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证 (5)实验三戴维南定理验证 (9)实验四电源的等效变换 (13)实验五单级放大器 (17)实验六放大器的动态参数测量 (27)实验七编码器设计 (32)实验八译码器设计 (37)实验九加法器设计 (45)附录Ⅰ用万用电表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 (45)附录Ⅱ电阻器的标称值及精度色环标志法 (77)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叠加原理。
2.熟悉电路的开路和短路情况。
二、实验原理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1台2. 直流毫安表 1块3. 直流电压表 1块4. 直流电路单元板 1块5. 可调电阻 1只6. 导线若干四、预习要求1.复习叠加原理和等效电源定理。
2.根据实验电路的参数,计算各支路电流和元件电压。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验证叠加原理本实验在直流电路单元板上进行。
按图2.3接好线路,U S1、U S2由直流稳压电源供给,其中U S1 = 14V,U S2 = 18V。
U S1、U S2是否作用于电路,分别由换路开关S1、S2控制,当开关投向短路一侧时,该电源不作用于电路。
(1)接通电源U S1,将S2投向短路侧,测量U S1单独作用时各支路电流和电压(测量方法可参考实验一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1和表2.2。
测量中注意电流和电压的方向。
(2)将S 1投向短路侧,接通电源U S2,测量U S2单独作用时各支路电流和电压,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1和表2.2。
(3)接通电源U S1和U S2,测量U S1和U S2共同作用下各支路电流和电压,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1和表2.2。
表2.1表2.2+ U S1 – +U S218V –S 图2.3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六、实验报告要求1. 完成表2.1和表2.2中的计算,验证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的实验

叠加原理的实验实验一:叠加原理的介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原理,并了解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1. 电源2. 电阻器3. 电流表4. 电压表5. 连接线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首先,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到电路板上的两个不同节点。
然后,将一个电阻器连接到正极,并将另一个电阻器连接到负极。
确保电路的连接稳固。
2. 测量电阻: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阻器的电流和电压。
记录测量结果。
3. 加入电压源:在电路中加入一个额外的电压源,并将其与一个电阻器连接。
确保电压源的正负极正确连接。
4. 再次测量电阻: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另一个电阻器和额外电压源的电流和电压。
记录测量结果。
5. 对比数据:比较不同情况下测量的电流和电压数据。
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6.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叠加原理在电路中的应用。
讨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叠加关系,并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叠加原理: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可以叠加,即可以将各个电源或电阻器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相加,得到整个电路的总电流和总电压。
2. 叠加原理的应用:叠加原理在电路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电路结构,将复杂的电路拆分为多个简单的电路,然后通过叠加原理计算各个简单电路的电流和电压,最后合并结果,得到整个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叠加原理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它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总结:叠加原理是电路分析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原理,通过实验的验证我们得出了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可以叠加的结论。
叠加原理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电路结构,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通过实验的学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叠加原理的理解,也了解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这将为我们今后在电路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时提供有力的支持。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电工学实验).doc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电工学实验).doc
叠加原理是电工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在一个线性的、稳态的电路中,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势及功率等物理量可以按照其单独作用时的结果来计算。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电路中有多个电源作用,那么每个电源都可以看做是单独作用的,而整个电路中电流、电势及功率等物理量的总和就是所有单独作用结果的代数和。
为了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实验:
【实验材料】:
1.电源: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各一台;
2.电阻:10欧姆、20欧姆、30欧姆、40欧姆、50欧姆、60欧姆、70欧姆、80欧姆、90欧姆、100欧姆共10个,分别编号为R1-R10;
3.万用表:VC8145A型数字台式万用表一台。
1.将直流电源连接至一个电阻上,用万用表测量该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势(电压),记录下来。
3.将两次测量所得的电流和电势相加,得到该电路中的总电流和总电势(电压)。
4.将上述实验步骤中使用的电阻换成另一个电阻,并重复步骤1-3,直至所有的电阻都被测量完毕。
1.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正确连接,以免损坏电源和电阻等器件。
2.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势(电压)时要仔细操作,防止出现测量误差。
3.在交流电路中,要注意相位的影响,以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证(有数据)

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1. 按图2-1电路接线,E1为+6V、+12V切换电源,取E1=+12V,E2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6V。
2.令E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E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图2-13. 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4. 令E1和E2共同作用时(开关S1和S2分别投向E1和E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5. 将E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
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 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
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预习思考题1. 叠加原理中E1、E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E1或E2)置零(短接)?不能直接短接,这样会烧坏电源。
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不成立,电阻器是线性的,二极管是非线性的。
七、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
上述数据中经验证E1+E2大约等于E1 E2共同作用,2E2大约等于E2单独作用的二倍。
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实验4《叠加定理的研究》

实验《叠加定理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叠加定理。
2、 掌握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熟悉NEEL-II 型电工电子实验装置。
二、实验原理介绍
1、 叠加定理:在有源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都是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
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叠加时,要注意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叠加定理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11
1I I I ''-'= 222I I I ''+'-= 33
3I I I ''+'= U U U ''+'=
三、实验设备
1、NEEL-II 型电工电子实验装置。
四、实验内容
按图4-2接好电路,验证叠加定理。
电路中Us=10V 、Is=10mA 。
1、 电压源、电流源分别单独工作时,测出三个支路电流I1、I
2、I3及R 3=510Ω电阻端电压,
电压源单独工作时,电流源的位置通过开关S2用“开路”代替。
电流源单独工作时,电压源的位置通过开关S1用“短路”代替。
2、 根据电流电压值,计算R 3=510Ω电阻消耗的功率并进行叠加。
3、 电压源、电流源共同工作时,测出三个支路电流I1、I2、I3及R 3=510Ω电阻端电压,与
单独工作下的叠加值进行比较,体会叠加定理及使用范围。
图4-1
五、实验总结及思考题
1、预习实验内容,写预习报告。
2、功率适用于叠加定理?
功率不适用于叠加定理。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电工学实验)

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 验证叠加定理,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叠加原理的测定方法。
3. 加深对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对于一个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由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是各个独立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各相应支路中形成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图2-1所示实验电路中有一个电压源Us 及一个电流源Is 。
设Us 和Is 共同作用在电阻R 1上产生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 1、I 1,在电阻R 2上产生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 2、I 2,如图2-1(a)所示。
为了验证叠加原理令电压源和电流源分别作用。
当电压源Us 不作用,即Us=0时,在Us 处用短路线代替;当电流源Is 不作用,即Is=0时,在Is 处用开路代替;而电源内阻都必须保留在电路中。
(1) 设电压源Us 单独作用时(电源源支路开路)引起的电压、电流分别为'1U 、'2U 、'1I 、'2I ,如图2-1(b)所示。
(2) 设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支路短路)引起的电压、电流分别为"1U 、"2U 、"1I 、"2I ,如图2-1(c)所示。
这些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已在图中标明。
验证叠加定理,即验证式(2-1)成立。
"1'11U U U +="2'22U U U +="1'11I I I +=式(2-1)"2'22I I I +=序号 名称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 1 直流稳压电源0~30V 可调二路 2 万用表 1 自备 3 直流数字电压表 0~200V 1 4 直流数字毫安表 0~200mV1 5迭加原理实验电路板1TT-DG-003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6-1所示,用TT-DG-003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 和6V ,接入U 1和U 2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叠加定理,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叠加原理的测定方法。
3. 加深对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对于一个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由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是各个独立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各相应支路中形成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图2-1所示实验电路中有一个电压源Us 及一个电流源Is 。
设Us 和Is 共同作用在电阻R 1上产生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 1、I 1,在电阻R 2上产生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 2、I 2,如图2-1(a)所示。
为了验证叠加原理令电压源和电流源分别作用。
当电压源Us 不作用,即Us=0时,在Us 处用短路线代替;当电流源Is 不作用,即Is=0时,在Is 处用开路代替;而电源内阻都必须保留在电路中。
(1) 设电压源Us 单独作用时(电源源支路开路)引起的电压、电流分别为
'1U 、'
2U 、'1I 、'2I ,如图2-1(b)所示。
(2) 设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支路短路)引起的电压、电流分别为"1U 、
"2U 、"1I 、"2I ,如图2-1(c)所示。
这些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已在图中标明。
验证叠加定理,即验证式(2-1)成立。
"1'11U U U +=
"
2'22U U U +=
"1'11I I I +=
式(2-1)
"2'22I I I +=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6-1所示,用TT-DG-003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 和6V ,接入U 1和U 2处。
2. 令U 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 1投向U 1侧,开关K 2投向短路侧)。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2-1。
2122
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6-1。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6-1。
5. 将U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6-1。
6.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 1N4007(即将开关K3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1~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6-2。
7. 任意按下某个故障设置按键,重复实验内容4的测量和记录,再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故障的性质。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后,记入数据表格。
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思考题
1.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短接置零?
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