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习题及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落实练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1~2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答案1.B2.D解析第1题,该地区能源丰富,资源开发初期适合发展动力导向型的高耗能工业。
第2题,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读图完成3~4题。
3.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A.①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B.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答案3.A4.B解析第3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德国劳动力不廉价。
第4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山东海阳核电厂址距烟台市93千米,距青岛市107千米。
2019年9月12日,2号核岛主厂房基本完工,目前1号、2号核岛及相关机组进入移交调试阶段,投入运营后,年发电量将达175亿千瓦时,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据此回答5~6题。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 ,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 ,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开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解析】1选A,2选D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越性;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极弱 .第2题,煤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开展火电的根底,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开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开展煤化学工业 .【加固训练】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21年的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以下图中外圆为2021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开展速度最|慢(2)以下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②减少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给紧缺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中外圆(2021年)、内圆(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而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开展很快 .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加大灰霾天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给紧缺程度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答复3、4题 .3.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开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4.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铁路为神黄线,主要是运输煤炭;黄骅港是煤炭输出港,不是石油输出港;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建设 .第4题,图中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应选C .(2021·成都模拟∶∶∶∶∶∶31.9 .以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市最|有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6.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7.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开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根底雄厚的优势,开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解析】5选B,6选A,7选D .第5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6题,比拟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工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第7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故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方法技巧】建设原料、能源基地区位条件分析思路(1)原料(或能源)分布、储量大小、埋藏深浅、质量好坏、厚度大小 .(2)地形是否平坦开阔,交通运输是否便利 .(3)供水、电力等根底设施建设情况 .(4)消费市场的大小或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 .(2021·合肥模拟)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答复8、9题 .8.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开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8选B,9选A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9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 "碳的零排放〞 .读以下图,完成10、11题 .10.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季风环流旺盛D.盛行西风强盛11.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由图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第11题,丹麦位于西欧,属于兴旺国|家,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开展 .【加固训练】以下图是美国外乡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B.核能C.太阳能D.水能(2)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原料C.市场D.科技【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电站主要分布在美国城市经济兴旺地区,即能源消费区,最|可能是需要原料最|少的核能;而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中电站分布区并不全是太阳能和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应选 B .第(2)题,该电站主要分布区是经济兴旺地区,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故影响因素是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21·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22分)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 "脏油〞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局部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 .(1)分析阿尔伯塔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 .(2)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中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信息,以及图中阿尔伯塔省位于高纬度的位置信息 .由位置可知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不利于开采;同时因冬季寒冷而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 .第(2)题,图中显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石油管线相连,那么加拿大油砂开采会保障美国的石油供给,减少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同时降低石油加工业本钱 .答案:(1)开采本钱和风险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冻土广布,开采困难;劳动力短缺 .(2)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给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给 .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本钱,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开展 .13.(能力挑战题)(2021·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34分)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第(1)题,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邻近能源消费重心东部地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结合题干提示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 .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公众号:惟微小筑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兴旺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市场:我国经济开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 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拟便利,外运条件好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开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开展;大力开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3.1能源资源的开发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问题思考〗
1 山西为我国的煤炭大省,但不是我国的经济强省, 其原因是 以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产业链短,产 品附加值低。 2 本区发展高耗能工业限制因素有哪些,产生的 问题有哪些? 水资源不足
加剧的当地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对 当地的生态也造成破坏,如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 漠化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区域优势产 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发展态势良好 业的发展 优势的丧失 区域调整
一.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的区域优势
1.山西省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 的有利条件 储量丰富
——煤炭资源
具体表现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山 陕 西 ③ ( 1 )黄河在山西段位于 西 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 ① 山西能否发展 不利于航运; 黄河水运? (2)黄河水量不大,季 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 运量大 输比较困难。 为主 成本低
② 为辅
④
二、能源基地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海 运
焦—兖—日铁路
华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华南
二、能源基地建设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发电+焦炭
转换率=
煤炭总产量
能源大省 坑口电站
炼焦业
经济强省 电力
焦炭
〖问题分析〗
⑵分析将煤炭转换为电能输出的优点及不足。
输出地:输电经济效益高,减轻交通压力,但会 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输入地: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能源输 入地环境。
讨论:对于山西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输煤 输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第三章《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题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王彦峰一、单项选择题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
据此回答1~2题。
1.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不便解析: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答案:B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A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解析: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答案:C4.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D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
读图回答5~8题。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读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①劳动力资源充足②消费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题,山西省和鲁尔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消费市场广阔。
第2题,山西煤炭基地建设的措施包括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建设坑口电站等。
2.D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第3~4题。
3.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掘业D.冶金业4.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
对于山西省来说,构筑三条新产业链的最大好处在于( )A.离京津唐工业基地很近,市场广阔B.可以减少当地大气环境污染问题C.煤炭不出本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D.可以深度利用煤炭资源,发挥综合效益3题,读图可知,1985年采掘业的比重最高,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采掘业。
第4题,对于山西省来说,构筑三条新产业链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深度利用煤炭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4.D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第5~6题。
5.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采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6.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轻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5题,在地表水匮乏地区,水资源不足,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高中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知识讲解 含答案解析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解读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途径。
3.能源的综合利用。
4.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的相应措施。
知识清单1.资源开发条件(1)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要________,不仅要考虑________,而且要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主要表现在:煤炭资源________,________条件好;________广阔;________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山西省煤炭资源除储量丰富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分布________;煤种________;煤质________;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________,________,适于________和________。
(4)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______的增加、______的提高和______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而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______为主,这都为山西煤炭开发提供了良好的______条件。
2.能源基地建设(1)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扩大________;提高________;加强________。
(2)山西省不断扩大煤炭的开发规模,形成了大同、________、________、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运输为主、______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________和推动________的调整,山西省加强了________方面,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
3.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________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其经济结构不仅________,而且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问题(2)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________优势,围绕________,主要构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产业链,提高了________的________程度和________。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高考习题集训(有答案)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单项选择题(2013河北模拟)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
读图,回答1~3题:[1.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2.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A.清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B.投资成本低廉C.技术先进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3.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地热B.天然气C.风能D.太阳能解析:1.B 2.A 3.C 第1题,图示的核电站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这里能源供应紧张,建核电站的目的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第2题,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以保护环境。
第3题,沿海地区风力大,还可以发展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2013陕西模拟)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读图,回答4~5题:4.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5.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解析:4.B 5.C 本题组考查区域发展的条件。
第4题,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第5题,由“煤变油”工艺流程图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而本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2012武汉质检)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2.关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发展炼焦业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1.A 2.C 第1题,通过读图可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煤炭开采量。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36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A模拟精选[2021·山西测试]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接壤地带所形成的“黄河几字湾”地区,煤炭总量占全国的76%和世界的1/4,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
下图示意“黄河几字湾”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制约“黄河几字湾”地区能源开发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劳动力C.资金D.生态环境2.促进“黄河几字湾”地区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规模B.建设火力发电厂C.发展精细煤化工业D.提高煤炭外运能力[2021·四川成都七中一模]图1为“2013年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B.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D.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小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比重上升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C.工业技术的革新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2021·潍坊一模]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5~6题。
5.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6.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2021·河南安阳一中适应性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艾奥瓦州位于美国中部地区(下图),是美国风电利用率最高的州,其超过30%的电力来自风电,拥有风机、叶片、塔筒等全套风电设备生产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题组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大省, 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成下面三题。
1. 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④便利的水陆交通B. ②③④D.①②③2. 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A. 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 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 .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 .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3. 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 其电力主要输往( )A. 西南、西北地区B. 京津、华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完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③适中的地理位置A.①②③④C.①②④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 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
读图, 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4. (2017 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 排水沟宜建在( )A. AB.BC.CD.D5. (2017 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B. 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 建隔离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 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着。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 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 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 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 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 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 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能高排放产业, 环境污染严重D. 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7. 围绕能源开发, 贵州最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铁—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提升题组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 出现了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 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A. 风能、太阳能B. 核能、太阳能C .核能、地热能D .风能、地热能9. 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 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为减轻能源压力,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风力强劲C. 城市密集, 市场需求量大D. 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生产成本低11. 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 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 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12. (2017 百师联盟猜题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岩、高岭土、铁矿石、长石、石英等28种,其中煤炭储量约422.9 亿吨,坐拥山西煤炭储量的六分之一。
下图示意朔州市位置及铁路、河流分布, 下表示意朔州市2007—2011 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CDP亿元332.2420.4561.3670.15855.2第一产业 8.8三次产业第二产业60.7 结构(%)第三产业 30.5 轻工业4.24 第二产业重工业79.93 结构(%)建筑业 15.83(1) 指出朔州市的地势特点 ,并说明判断依据。
(5 分)(2) 说明朔州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
(6 分)(3) 分析朔州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5 分)(4) 有人提议朔州市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你是否赞同 ?请说 明理由。
(6 分)13. (2017 宁夏银川二模 )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
区域内 煤炭资源储量大 , 是优质化工和动力用煤 , 是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 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距首府银川市 40 千米, 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 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 , 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
依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 分 )(1) 简述宁东地质历史时期煤炭形成的地理环境。
(6 分) 6.6 5.3 6.0 5.3 61.8 52.3 56.6 58.3 31.6 42.4 37.4 36.43.21 5.52 3.16 3.32 82.79 83.00 85.07 87.3914.00 11.48 11.77 9.29(2) 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8 分)(3)宁夏煤炭资源丰富, 为何还要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8 分)答案精解精析基础题组1—3.D D B 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点; 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 但水运并不便利。
这里的煤炭是优势资源和能源, 有发展火电的基础, 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发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 亦可适度发展煤化学工业。
山西火电主要输往我国北方地区用电量大的京津、华北地区。
4. A 露天采掘会使采掘区地势变低, 为了避免周围水体或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采掘区应该在其周围修建排水沟或隔离护坝。
图示采掘区周围有A和D,其中D位于河流与采掘区之间, 应为隔离护坝;A 应为排水沟。
5. A 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 可修建固沙草方格来阻挡沙漠侵袭, 保护公路的安全。
一般生态建设初期以工程措施(隔离护坝、排水沟等)为主, 后期以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为主。
隔离护坝的作用是保护河道和矿区, 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 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6. C 贵州是在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基地, 以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为主。
7. D 贵州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着, 可以以煤炭为基础构建煤—焦—化产业链, 利用煤炭能源和铝土矿, 发展煤—电—铝产业链。
贵州缺少铁矿, 不适合构建煤—铁—钢产业链; 缺少天然气资源, 不适合构建煤—气—液产业链。
提升题组8. A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 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 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9. D 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 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10. B 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 内蒙古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而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强劲, 有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11. A 注意关键词“生态意义” ,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12. 答案(1)地势特点:地势较高,总体呈西南高、西北和东北低之势。
(2 分)判断依据: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1 分)西北部苍头河水系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汇入黄河,东北部桑干河水系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汇入海河, 苍头河流域和桑干河流域之间为分水岭。
(2 分)(2)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位于山西省北部, 距离东部广阔能源市场较近, 能源外运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条件较好;本地重化工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桑干河、苍头河等提供较多水资源。
(任答3点得 6 分)(3)第一产业比重小,并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大,且以重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比重较低,2011 年与2007年相比有所上升。
(4 分)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1 分)(4)观点一:赞同。
理由:朔州市河流水域面积较大且劳动力丰富;(2 分)随着经济发展, 水产市场逐步扩大;(2 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2 分)观点二:不赞同。
理由:朔州市重工业比重大,缺水严重,发展水产养殖业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并造成水污染;(3 分)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3 分)解析本题以山西省为背景,考查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能源基地的建设、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
第(1) 题,朔州市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势比较高;图示朔州市两个水系, 流向分别为自东南向西北和自西南向东北, 据此可判断地势大致倾斜方向。
第(2) 题, 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考虑能源资源量、内外市场、连接能源基地和市场之间的交通条件、水资源等。
第(3) 题,产业结构指第一、二、三产业之间, 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组成关系和变化。
第(4) 题, 若赞同,则从水域面积、劳动力优势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论述; 若不赞同, 则从水资源劣势、产业发展困难和环境破坏等方面论述。
13. 答案(1)气候温暖湿热;植被茂密成林;泥沼广布;地壳下沉形成沉积环境。
(每点2分, 答出三点即可)(2)煤炭资源储量大;靠近黄河,用水便利;地形平坦开阔,土地丰富廉价;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靠近省会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设施良好;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3) 光能、风能资源丰富; 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能源消费市场广阔; 光能、风能发电成本低; 清洁能源, 对环境、生态影响小; 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扶持; 可有效利用广阔荒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每点 2 分,答出四点即可)解析(1) 可从煤炭形成的地理条件方面入手, 煤炭的形成需要有茂密的森林,有利于森林生长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以及成煤的地质条件,如地壳下沉形成沉积环境等。
(2) 可从图文材料中得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有: 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有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大;距首府银川市40千米,靠近省会城市, 综合服务配套设施良好; 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 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 等。
(3)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的原因为: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光能、风能等资源; 光能、风能均为清洁能源, 对环境、生态影响小; 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扶持; 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能源消费市场广阔;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