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水平方面论述中国经济复苏

合集下载

经济好转不等于经济转好中国经济复苏需加大消费

经济好转不等于经济转好中国经济复苏需加大消费

制 造 大 国而 自豪 。 而 今 天 , 世 然 界 工厂 ” 这个 昨 天听 上 去 还 让 人 .
暗 自得 意 的称 谓 ,在 国际 金 融 危
滑 的 需 要 .也 是 未来 中 国经 济健
机 的冲 击 下 ,好 像 一 夜 之 间 就 没 有 了订 单 .大 批 工 厂 停 产 或 关 门 倒 闭 、 大批 工人 失 业 。严 酷 的 现
们省吃俭 用 .少消费 多积累 ,靠
出 卖廉 价 劳动 力和 资 源 .赚 得 一 些 外 汇 财 富积 累 和维 持 经 济 增 长 的 “ 工仔 ”经 济 模 式 已经 走 到 打 了尽 头 。必 须 坚 决 摈 弃 这 一 经 济 模 式 实施 以扩 大 内需 、改 善 民
生 为 主 的经 济 发 展 模 式 。虽 然 这
场 泡 沫 严 重 和 物 质 产 品 生产 过 剩
自己 的 经济 结构 调 整 的速 度 和 力 度 。从 长远 来看 ,保 持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发展 的 关键 是 看 内需 能 否 拉
费热 点 解决小康社会的耐用消
费 品 消费 和 培 育 健 康 生 活方 式 等 消 费 问题 。要 建 立 市 场 经济 条件
是 一个 痛苦 的过 程 ,但 是 .我 们 必 须承 受 和承 担 。这 应 该 是 美 国 金 融 危机 给 我 们 最 大 的启 示 和 教
训 . 是 中 国经 济 ” ” 也 危 中求 ” ” 机 的 着 力 点和 突破 口。
中 国 经 济 目前 的 困难 是 长 期 以来 形 成 的 经济 结构 不 合 理 ,内
毋 容 置 疑 , 中国 经济 需 要 新
型复苏 。
— —
济 刺激计 划 应该 以刺激 消费 为主 。

中国经济的复苏演讲稿范文

中国经济的复苏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全体人民,向大家发表关于中国经济的复苏演讲。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回顾一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世界工厂”到科技创新的突破,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然而,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中国经济复苏的必然性1. 巨大的内需潜力我国拥有14亿人口,内需市场庞大。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产业升级的推动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产业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政策环境的优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对外开放等,为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措施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

我们要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扩大内需市场我们要充分发挥内需潜力,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3. 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4. 扩大对外开放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5. 优化营商环境我们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消费升级与中 国经济增长

消费升级与中 国经济增长

消费升级与中国经济增长《消费升级与中国经济增长》在当今的中国,消费升级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消费升级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更与中国经济的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

消费升级,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

过去,人们可能更注重商品的基本功能和价格,而现在,品质、品牌、体验等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如说,在购买食品时,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更加关注食品的健康、安全和口感;在选择服装时,不再只追求蔽体保暖,而是更看重设计、材质和品牌形象。

消费升级是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呢?首先,消费升级刺激了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企业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这就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以家电行业为例,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节能化家电的需求增加,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高端产品,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利润,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消费升级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崛起。

当消费者对健康、环保、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增加时,与之相关的新兴产业如健身、环保产品、在线教育、旅游等迅速发展。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比如,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健身行业蓬勃发展,各种健身俱乐部、运动装备品牌纷纷涌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再者,消费升级有助于扩大内需。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外贸出口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而消费升级可以激发国内市场的潜力,使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内需。

当消费者愿意为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买单时,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带动了生产和投资,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然而,要实现消费升级并推动经济增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均衡限制了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

虽然整体收入水平在提高,但仍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无法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消费与经济增长

消费与经济增长

消费与经济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而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

本文就探讨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还是经济结构变革,都需要消费的支撑。

行业和国家实现增长和转型,离不开消费的扶持。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消费不断地推动着经济增长,成为了“三驾马车”之一。

首先,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于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占到了70%以上,这说明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

其次,消费能够促进就业。

消费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社会就业状况得到改善。

就业状况的改善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

消费与就业相互促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消费可以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涌现出来,这就需要更多的消费来支撑。

在这一过程中,消费将会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如电商等新兴产业的崛起,都离不开消费的驱动。

二、未来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桥梁作用的消费。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宏观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平稳和较高的增长,其中消费前景广阔,将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着消费的升级和转型,消费的品质、品种和服务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未来中国消费市场将更加多元化、全面化。

一方面,人均收入增加,教育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关注消费品的品质,并愿意为品质付出更高的价值。

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消费趋势也日渐增长,他们对品牌、服务和体验要求较高,对商品的品质要求更高。

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消费的规模和质量不仅直接决定着社会总需求的大小和结构,还对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就业水平、财政收入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对于正确引导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只有当消费需求足够强劲时,才能推动企业增加产能、刺激投资和扩大就业,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消费需求的扩大不仅可以带动传统消费领域的发展,还可以催生新兴消费领域的兴起,进而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人们对健康、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消费对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劳动力成本增加、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强,我国经济转向以消费驱动为核心的新经济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

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升级,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通过消费导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制造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绿色低碳消费的需求。

此外,消费对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消费需求的增加可以带动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

特别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消费对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也有重要作用,因为消费需求的扩大会带动工资水平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增加,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扩大消费规模。

最后,消费对财政收入和社会福利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消费的扩大不仅带来了更多的税收收入,也增加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这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财政资源,可以用于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的提升,从而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

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突出贡献

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突出贡献

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突出贡献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各国普遍经济增长放缓。

然而,中国却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强劲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中国的贡献下,全球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实现了复苏和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突出贡献。

第一,中国的消费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随着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消费市场日渐壮大。

2019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1.17万亿元,超过了美国。

中国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地吸引了世界知名品牌,推动了全球消费品出口。

同时,中国的消费市场对于各种国际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第二,中国对全球贸易的贡献。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贸易的贡献不言而喻。

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吸引了众多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

中国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工艺制品、化工品等出口量世界第一。

同时,中国还通过在一系列的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参与,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进程,促进全球贸易发展。

第三,中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贡献。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加大,金融市场的稳定尤为重要。

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开放金融市场,提高市场透明度,这使得全球金融市场更加稳定和健康。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不断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第四,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

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这不仅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更加积极的角色。

中国还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机制的运作,为全球经济治理和本地区的政治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中国在全球经济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

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地位,更是拉动了全球经济,为世界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和选择。

消费 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作用

消费 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作用

消费在国内大循环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以下是消费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主要作用:
1. 推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

通过推动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可以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全链条,从而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2. 增强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这有助于降低市场、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从而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

3. 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通过做好基本消费品的保供稳价,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也有助于稳定消费预期。

4. 巩固消费大盘并挖掘消费新增长点:例如,“周末消费”已成为内需的重要增长点,短途游、周边游等“周末微度假”逆势增长。

这种新消费模式不仅有助于缓解疫情防控期间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实现心理康复,而且对于延长消费链条、壮大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消费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可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论如何提升国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论如何提升国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论如何提升国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消费,社会再生产便无法继续进行,消费既是生产的起点,也是生产的终点。

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率,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人们的消费方式进行必要的引导,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提升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标签:消费水平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消费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所以,消费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消费水平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

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

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消费需求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

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

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2.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

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

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

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

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消费水平方面论述中国经济复苏摘要:我国的经济是靠出口拉动的(投资30%、出口30%,消费在40%)。

国外经济危机,人民的消费少了,自然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消费水平的研究就能反映出中国经济是否复苏。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物价水平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刮起,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我国经济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

2009年,我国是否经受住金融风暴的考验开始了逐渐复苏。

我国的经济是靠出口拉动的(投资30%、出口30%,消费在40%)。

国外经济危机,人民的消费少了,自然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研究就能反映出中国经济是否复苏。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具体的反映出居民消费水平。

个人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

所以可以建立一个模型为Y=β1+β2X1+β3X2+β4X3+uX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

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X3: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

下面是2009年1月到10月我国各类数据:(注明:以上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利用eviews得到如下结果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9.267261 15.80915 0.586196 0.5791X1 0.000210 0.000155 1.349952 0.2257X2 0.826145 0.081767 10.10359 0.0001X3 0.071525 0.125787 0.568620 0.5902R-squared 0.977020 Mean dependent var 98.93000 Adjusted R-squared 0.965531 S.D. dependent var 0.831398S.E. of regression 0.154357 Akaike info criterion -0.609923Sum squared resid 0.142956 Schwarz criterion -0.488889Log likelihood 7.049617 F-statistic 85.03351Durbin-Watson stat 2.324201 Prob(F-statistic) 0.000026Y = 9.267261304 + 0.0002096631682*X1 + 0.8261451554*X2 + 0.0715249806*X31经济意义检验该模型通过初步的经济意义的检验,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

2统计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通过t检验,R2=0.977020,F值为85.03351,模型整体对CPI是显著的。

3多重共线性检验从F值可知模型整体显著,但是分析各个变量后发现X1和X3不显著,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用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法我们可以得到X1是X2和X3的滞后变量,应该剔除,重新做回归分析得到: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9.360168 8.156068 -1.147632 0.2888X2 0.903671 0.061530 14.68668 0.0000X3 0.222245 0.061248 3.628635 0.0084R-squared 0.970041 Mean dependent var 98.93000Adjusted R-squared 0.961481 S.D. dependent var 0.831398S.E. of regression 0.163172 Akaike info criterion -0.544695Sum squared resid 0.186376 Schwarz criterion -0.453920Log likelihood 5.723477 F-statistic 113.3255Durbin-Watson stat 2.283713 Prob(F-statistic) 0.000005从新模型可知,F值很好且拟合优度很高,各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表面新模型对CPI很显著。

4异方差检验用white检验法,得到如下结果F-statistic 0.783177 Probability 0.581777Obs*R-squared 3.851988 Probability 0.426408查表可得,3.851988<15.5073,故不存在异方差性。

5自相关检验从表中可得DW值为2.283713>du=1.641,故不存在自相关。

6最终结果Y = -9.360168222 + 0.9036705239*X2 + 0.2222454951*X3(8.156068)(0.061530)(0.061248)T=(-1.147632)(14.68668)(3.628635)R2=0.970041 F=113.3255 DW=2.283713结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化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十分明显。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变动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0.9037%。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是显著的。

信心指数每变动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0.2222%。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

对此,为保持这种势头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应该先稳定物价水平。

对稳定物价水平有如下建议:一是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

确保市场上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对于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以蔬菜为例,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状况极易受气候影响,价格波动的频度和幅度远大于其他生活必需品。

因此,日本的各种经济组织,一方面指导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上市有计划地进行,另一方面,当出现菜价一定程度或大幅度上升时,“稳定蔬菜供给基金”等组织,根据市场的有效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市场增投蔬菜,扩大供应,保证需求,从而平抑菜价。

二是政府紧握流通的批发环节,调控生产和市场,稳定物价。

农产品批发业主要是经营粮食、蔬菜、果品的批发。

农产品批发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

考虑到分散交易很难看准市场的动态和价格变动的走向,只有当众多的交易对象聚集在一起时,才能通过“供求竞争”形成合理的价格。

因此,政府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批发市场的作用,促进流通,调节供求,稳定物价。

为此,大藏省和东京都联合出资兴建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以便于政府对东京整体市场进行有效监督和调控,并促市场的繁荣,进而为稳定物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和信息系统,及时公开经济信息,引导消费,稳定物价。

不仅要把统计和信息系统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把及时公开经济信息作为强化民众监督、防止“搭车涨价”和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加以运用,尽可能迅速地向国民提供有关商品供求、价格变动的正确信息,引导消费者保持合理的消费行为,防止因抢购、囤积等不正当的行为引起物价上涨。

在经济企划厅物价局设置“物价热线电话”,倾听消费者对物价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消费者的投诉,解答消费者的咨询等。

可靠信息、有效传递,是稳定民心进而稳定物价不可或缺的环节。

接着,要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以此来提高我国消费者消费信心。

1.增加国民收入。

方法有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各种补贴,提高低收入群体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提高养老金和生活补助标准。

(包括提高公务员工资)2.减轻国民负担.。

方法有减税(所得税,增值税等),减少各种其它收费标准,取消不合理的税费。

精简公务员编制,控制不合理支出。

3.国家增大投入人为扩大内需。

4.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方面进行投资。

现在可以继续加大对灾区重建的投入,环保和生态体系建设,安居工程,医疗教育投入等,一方面起到第三条的拉动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部分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敢于花钱。

第三,进一步扩大内需。

1、调整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培育和扩大国内需求、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

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期低于经济增长,1993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3%,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9.9%,分别相差4.3个和4.6个百分点。

.为了扩大内需,我国有必要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政府直接可操作的是提高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工资水平,当前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还有利于增强入世后公务员队伍对人才的吸引力。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制度创新破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城乡“栅栏”。

明年国际经济衰退和国内景气下降将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入世对农业等产业的就业影响逐步显现。

我们要进一步放宽政策,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对下岗无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在税费等方面采取更有力的鼓励政策。

同时劳动就业工作要改变重城镇轻农村的偏向,劳动部门不能只管城市不管农村,要从政府部门职能安排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

在市场基础上城乡要相互开放,废除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地方政策。

各级政,要把农民的转移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

3.适时降低利率,扩大消费信贷。

在消费信贷规模已经占当前贷款总规模4成以上的情况下,降息对扩大消费信贷和减少银行存差都将有明显作用。

4.减轻农民负担,扩大政府对农村教育、交通等公共品的投入。

应当由财政资金承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不应将负担推给农民,建议在全国贫困地区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保证教师工资支付和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在国债资金使用上建议适当向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倾斜,多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基础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