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害肉及常见猪病害、异常肉尸的鉴别与处理
猪常见疾病的宰后检疫和处理方法

对猪只的淋巴结、内脏等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病理学检查、细菌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 感染。
03
常见疾病的宰后检疫和处 理
猪瘟的宰后检疫和处理
宰后检疫
在屠宰过程中,对猪肉进行外观检查,观 察是否存在出血点、淤血等异常现象。同 时,对淋巴结进行剖检,检查是否存在肿 胀、出血等异常。
VS
猪链球菌病
败血型
败血型猪链球菌病的病猪表现出高热、寒战、呕吐、关节疼痛、内脏器官出血等症状。
脑膜炎型
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的病猪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和脑膜炎症。
02
宰后检疫流程和方法
宰后检疫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保障
宰后检疫是确保猪肉安全的重 要环节,通过检查猪肉有无异 常情况,防止病害猪肉进入市
04
其他注意事项和挑战
宰后检疫的局限性
局限性
宰后检疫只能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检测,无法确定感染 或疾病在猪生前何时发生,也无法准确检测出所有疾病 和感染。
原因分析
宰后检疫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测等方 法,但由于屠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机械损伤、血液污染 、高温处理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猪丹毒
急性败血型
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的病猪表现出高热、寒战、呕吐、关节疼 痛等症状,皮肤出现红斑。
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猪丹毒的病猪症状较轻,皮肤出现坏死和脱落,内 脏器官出现炎症。
猪肺疫
急性型
急性型猪肺疫的病猪表现出高热、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泡沫等症状,肺部出现急 性炎症。
慢性型
慢性型猪肺疫的病猪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
淋巴结检查
切开猪只的淋巴结,观察有无肿大、出血 、坏死等情况,判断是否有疾病感染。
浅谈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畜之一,但是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提高养猪的效益和降低损失,对于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应进行必要了解。
1. 猪瘟病
病因:由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发热、嗜睡、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皮肤发紫、排泄物异常,严重者会死亡。
防治措施:定期注射疫苗,避免病猪与健康猪混养,加强通风,做好消毒工作。
症状:喉部肿胀、呼吸困难、排泄物异常、皮肤色素沉淀等。
3. 猪肺炎
症状:发热、呼吸困难、咳嗽、食欲下降等。
防治措施: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适当提高温度,注重饲养管理。
防治措施: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饲料水质受污染。
病因: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引起。
症状:皮肤瘙痒、结疱、红肿等。
总结来说,养猪户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做好消毒工作等,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出现的疾病,避免疾病扩散和带来的经济损失。
生猪屠宰检疫中异常猪肉的检测与处理

收稿日期:2016-03-01作者简介:李玉梅(1978-),女,甘肃白银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电话)153****9681。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猪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肉食食品,因此猪肉的质量尤其被人们所重视。
为了保障市场上销售的猪肉的质量,需要在生猪屠宰检疫环节中对猪肉进行检测与处理,以保证猪肉的安全性,避免异常猪肉流入市场被人们所食用,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所以要做好生猪屠宰检疫中异常猪肉的检测与处理。
1生猪屠宰检疫常见异常猪肉及处理办法1.1红膘肉红膘病是生猪的常见病,患上红膘病的生猪脂肪的毛细血管充血,脂肪组织上呈现粉红色。
出现这种红膘病主要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一是生猪在养殖过程中患猪肺病使生猪受到高热的影响,引起生猪毛细血管的变化;二是在运输和屠宰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
为了避免红膘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需要严禁这类猪肉流入市场,如果是运输和屠宰过程处理不当出现的红膘肉,则需要进行高温处理,以保证食用的安全性。
1.2运输病运输病主要指运输过程使生猪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使生猪感染上疾病,这种疲劳状态会发生在运输3~7d内,这段时间是胸膜肺炎的高发期,其他的疾病也会在这段时间内出现。
这种情况要根据疾病的程度进行处理,如果疾病的严重程度低,则做杀菌处理即可。
如果比较严重,则需要停止屠宰。
1.3种猪肉种猪肉是指用于生殖的猪的肉,这种猪肉具有特殊的味道,肉质较差且口感不好,种猪肉包括种公猪肉和种母猪肉[1]。
种公猪肉的皮下组织和皮肤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且二者之间有红色的薄脂肪,猪肉的气味比较难闻。
而种母猪肉乳头基部比较大,皮下组织比较油滑。
对于这种猪肉一定要做出严格的甄别,避免其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1.4白肌肉白肌肉也叫PSE肉,是生猪在屠宰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刺激,使猪的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肌肉呈现白色,肉内集聚大量的乳酸和磷酸,这种白肌肉如没有出现肌纤维的坏死或病变,则只需要进行简单加工和处理之后就可以食用,但是口感和品质会有所影响[2]。
浅议屠宰检疫中常见猪病害及异常肉尸的鉴别与处理

浅议屠宰检疫中常见猪病害及异常肉尸的鉴别与处理针对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动物防疫工作主要采取防疫注射、加强检疫、消灭病原、疫病监测等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其中屠宰检疫就是一项重要手段之一。
笔者通过在定点屠宰场一年多对猪肉尸的检疫,总结了一些对常见猪病害肉尸的检疫鉴定和处理经验,现介绍如下,以供兽医同仁参考。
1宰前检疫在生猪入场前,经驻屠宰场动物检疫员按宰前检疫程序,认真做好验证查物和群体检查。
在检查时,先观察猪的静态、动态表现,再通过看精神状态、听呼吸声音、摸皮温和测体温来检查猪的健康状况。
如有病畜或疑似病畜,再进行隔离观察,最后确诊后,再按有关规定作相应的处理。
但在实践工作中,由于进场猪较集中,往往容易遗漏个别病猪,或猪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未表现临床症状的,就需要我们在宰后检疫中根据猪的皮肤、淋巴结及内脏的病理变化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2宰后检疫生猪屠宰放血后,按照检疫规程,先观察皮肤变化,检查口腔、颌下淋巴结和外咬肌。
剖开后,依次检查颈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和内脏各实质器官,必要时剖检胭淋巴结及深颈淋巴结。
根据淋巴结和内脏实质器官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相应的处理。
对猪肉尸做到随宰随检,对检疫合格的健康肉尸加盖检疫验讫,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方能出场销售;对检疫出的病害肉尸,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高温或销毁等无害化处理。
3屠宰检疫中常见的猪病鉴定3.1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
在屠宰场中常遇到的是急性和慢性两种。
3.1.1急性型:黏膜、浆膜、淋巴结、心、肺、喉头、肾盂、膀胱、胆囊等处,常有数量不等、程度不一的出血斑点;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状,肿大,暗红色,切面多汁,呈弥漫性出血或周边出血,以腹腔内淋巴结最为典型;脾不肿大,有的见出血性梗死,以边缘最为多见;扁桃体常有炎症而肿大。
饲养猪只的病害识别与处理

饲养猪只的病害识别与处理猪只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品种之一,在养殖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
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理猪只的病害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饲养猪只常见病害的识别方法和相应的处理措施,详细阐述疫病、传染病和常见病等内容。
一、疫病的识别与处理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高烧、全身病状明显。
患猪表现出缺乏食欲、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猪应立即隔离,接种相应疫苗,并在养殖环境中进行严格消毒。
2.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鼻分泌物和血液传播。
患猪表现出高烧、食欲不振、皮肤发绀等症状。
病猪应及时隔离,并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
3.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猪只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鼻腔分泌物增多、眼结膜炎等症状。
患猪应分离隔离,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
二、传染病的识别与处理1. 猪胃肠炎猪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猪只的消化系统。
患猪表现出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症状。
在出现病症时,应隔离患猪,调整饲料配方,添加相应的饲料添加剂,并及时采取药物治疗。
2. 猪水肿病猪水肿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其特点是全身出血、皮下水肿等症状。
病猪应及时隔离,并加强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同时,饲料应避免受到污染,采取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
3. 猪耳螨病猪耳螨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影响猪耳朵和周围皮肤。
患猪出现耳痒、摇头晃耳、耳壳脱落等症状。
病猪应进行隔离饲养,进行灭螨处理和疫苗接种。
三、常见病的识别与处理1. 猪急性病毒性腹泻病猪急性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脱水等症状。
在出现病症时,应进行早期隔离,调整饲料配方,添加腹泻后剂等饲料添加剂,同时加强日常消毒工作。
2. 猪肺炎猪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肉猪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分析

肉猪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分析肉猪是重要的农业养殖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
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疾病对于保障肉猪养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肉猪疾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1.猪瘟:猪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临床症状包括高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皮下出血等。
防治方法包括严格的养殖管理、疫苗接种和隔离患病猪只。
2.猪繁殖障碍和流产:这类疾病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副传染性咳嗽等。
症状可以是流产、胎儿畸形、死胎等。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疫苗接种、保持舒适的环境条件、饲喂高质量的饲料以提高母猪的抵抗力。
3.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临床症状包括咳嗽、消瘦、食欲不振等。
防治方法包括健康养殖环境、定期消毒、隔离病猪。
4.猪蓝耳病:猪蓝耳病由猪蓝耳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为高热、打喷嚏、流泪、关节肿痛等。
防治方法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猪只、加强环境卫生、健全养殖管理措施。
5.猪肺炎:猪肺炎主要由干酪样坏疽杆菌等细菌引起,可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饲喂高质量的饲料、疫苗接种等。
6.猪痢疾:猪痢疾是由福氏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卫生环境、饲喂干净无污染的饲料、合理用药。
7.猪脑膜炎:猪脑膜炎是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眼结膜传播。
临床症状为发热、抽搐、瘸、眼球凸出等。
防治方法包括养殖场的消毒、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猪只。
除了以上提到的疾病外,肉猪还可能患有其他疾病如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在防治肉猪疾病的过程中,同时也需要加强养殖管理,如健康的饲料供给、良好的饮水条件、适宜的养殖密度以及定期消毒等。
总之,肉猪常见疾病的防治需要综合施策,包括注意养殖环境卫生、加强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猪只、合理用药等。
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猪病种类多而病因复杂。
但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仍然是传染病,尤其是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
严格遵循"预防为先,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猪病防治原则,做到:定期防疫,通常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预防。
目前除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疫苗。
小猪满月后应注射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疫苗,隔3~7天注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疫苗。
除常规预防外,必要时还须注射脑炎、口蹄疫、附红细胞体等疫苗;定期驱虫,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育肥猪也可每一两个月驱虫一次;随时观察,随时观察猪的症状,以利及时治疗。
现将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简介如下:(1)猪瘟:一年四季,任何猪都可发生,传染快,症状为高热稽留,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耳后、颈、腹、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指压不退色。
防治药物:无特效治疗药物。
发病后对假定健康猪每头按4—8头份紧急注射猪瘟疫苗。
(2)猪丹毒:散发,夏季多见,架子猪易感。
症状为发热42 ℃以上,绝食便秘,皮肤有瘀斑,有的病肤出现疹块并坏死,或有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症状。
防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3)猪肺疫:秋末春初多见,中小猪易感。
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咽喉肿胀,口鼻流泡沫液体,死前瘀斑,慢性者有肺炎和胃肠炎。
防治药物: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
(4)猪链球菌病:地方流行性,各种猪均易感。
症状为高热稽留,废食、跛行、呼吸困难。
皮肤有瘀斑,神经症状明显,病程短,死亡快。
防治药物:抗菌消炎类药物。
(5)猪气喘病:无明显季节性,冬季多见。
症状为气喘咳嗽,早晚吃食,运动时咳嗽明显,呼吸快。
防治药物:卡那霉素、土霉素、咳喘速停等。
(6)猪日本乙型脑炎:7—9月份蚊子较多时易发。
症状为体温升高、口渴、结膜潮红,粪便干燥如羊屎,有的呈明显神经症状。
防治药物:磺胺嘧啶。
(7)猪流行性感冒:在天气骤变和冷湿季节易发。
症状为发病突然,全群发生,体温升高,寒颤,呼吸急促,咳嗽,流清涕、眼结膜充血,病程短,2—6天即可康复。
猪的几种常见病及异常肉尸的鉴别与处理

又可 以净 化 空 气 。 有资料表明 , 养 殖 场
达到 3 5 % 4 0 %的 绿化 面 积 . 可 阻 留净
关 键 词 猪 常 见病
检疫工作
异 常 肉尸
化约 2 5 %~ 4 0 % 的 有 害 气 体 和 吸 附
畜禽 舍 小 气 候 .是 提 高 生 产 水 平 的主
要保 证 :五是 规 模 养 殖 场 要 注 重 场 地 绿化 , 通 过 场 地绿 化 既 可 以保 护 环境 .
效, 但 在 动 物 检 疫 环 节 仍 然存 在 一 定 的滞 后 性 文 章 主要 针 对 当前 定 点 屠 宰 中 , 猪 病
瘟” , 是 由 于猪 瘟 病 毒 导 致 的急 性 间接
中抗 营养 因子 对 畜 禽 采 食 饲 料 后 营 养 吸 收 的影 响 。要 合 理 使 用 生 物 活 性 物 质, 提 高 饲 料 品种 及 利 用率 , 提 倡 使 用
生物 饲 料 和生 物 药 物 ,从 而 达 到 提 高 畜禽 产 品安 全 性 和 防 治 污染 的 目的 。
2_ 2 猪 瘟
一
1 . 1 宰前 检 疫
般 情 况 下 .猪 瘟 也 成 为 “ 烂 肠
在 生猪 进 入 屠 宰 场 之 前 .需 经 过 屠 宰 场 动物 检 疫 员 按 照 宰 前 检 疫 的程 序 认 真 做好 检 查 。 在检 查 时 , 首 先应 当 观 察猪 的静 态 以及 动 态 表 现 .其 次 观 察 猪 的精 神 状 态 . 听呼吸的声音 . 并 检 测 皮温 与体 温 . 以此 确 定 猪 的健 康 情 况… 。假 如 发 现 有 病 畜 或 者 疑 似 病 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动物传染病与分子免疫生物学。
2.1.1 急性 型 :猪 的 耳 根 、腹 部 、股 内 侧 的 皮 肤 常 有 许 多 点 状出血或较大红点; 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变, 切面多汁;黏 膜、浆膜、喉头、肾脏表面及膀胱内膜,有肉眼可见针尖、针 头大的出血点、出血斑;脾脏边缘梗死,扁桃体常有炎症且 肿 大 [5];会 厌 软 骨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出 血 。 2.1.2 慢性型:患慢性猪瘟的病猪,除具有急性型猪瘟病猪 的 病 理 特 征 外 ,在 回 盲 瓣 及 结 肠 内 膜 还 可 见 中 间 凹 陷 、边 缘 突起呈圆形的扣状肿,扣状肿的中心发黑。 2.2 猪丹毒 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 、 热性 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感染后称“类丹毒”。 临床主 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 也有表现为慢性多 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的。 目前,该病在集约化养殖的猪场 比较少见。 检疫过程中,笔者见过的病例类型有急性型“大 红袍”和疹块型。 2.2.1 急性型“大红袍”:病猪的全身皮肤充血 ,呈现大红至 暗红色;全身淋巴结充血、水肿;脾肿大,边缘变薄;肾脏呈 暗红色、肿大,表面布满出血点。 2.2.2 疹块型:猪的皮肤上有方形、菱形或不规则形状突起 于皮肤表面的斑块。 切割斑块处皮肤,发现其皮下有出血, 即可判断为猪丹毒。 2.3 猪肺疫 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疾病。 在宰后检 疫中,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为特征。 猪开膛后,发现肺部 与胸腔粘连,肺与胸腔间有大量脓样、纤维样、胶冻样物,肺 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肉变),肝变区周围有水肿和气肿。 气 管、支气管有大量泡沫状黏液。 2.4 处理 所有检出的病害肉及病害产品,按照《病害动物 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 作销 毁处理。 目前,以焚烧处理为主,必须当天完成,并对屠宰场 进行及时彻底的消毒。 3 黄疸、黄脂肉的检验与处理
肉的识别要点、屠宰检疫中常见的猪病害肉尸的检验、检疫、鉴定和处理进行介绍,以期为检疫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病害肉;检疫;鉴别;处理;猪肉
中 图 分 类 号 :S851.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顺 序 编 号 :1672-5190(2012 )10-0111-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民对食品安全性的 要求越来越高,而动物的检疫工作从之前的“默默无闻”也 相应地转变成为今天的“热点话题”。 屠宰检疫作为动物检 疫 中 的 一 项 重 要 手 段 ,不 仅 保 证 国 民 的 食 品 安 全 性 ,还 起 到 预防控制动物及人兽共患疫病的作用。 笔者在屠宰场从事 检疫工作,对病害肉的识别要点、屠宰检疫中常见的猪病害 肉尸的检疫、鉴定和处理进行了总结。 1 病害肉识别要点 1.1 放血 刀 口 健 康 猪 屠 宰 时 ,因 是 活 体 ,身 体 血 氧 含 量 供给充足,各组织、神经还保持工作状态,在放血时,刀口处 会呈现外翻状态,刀口两侧的组织粗糙不平,触感较硬实。 濒死需要急宰的猪只的放血刀口则相反, 无外翻现象且无 凹凸现象。 死亡猪的放血刀口也不外翻。 1.2 胴体 放 血 程 度 正 常 屠 宰 的 健 康 猪 不 存 在 放 血 不 良 的现象,表现为皮下脂肪白亮、瘦肉呈粉红色或鲜红色,肉 色鲜亮,按压脂肪或者瘦肉组织无血液渗出。急宰的猪只有 轻 微 的 放 血 不良 ,肉呈暗红色 ,没 有 健 康 肉 所 具 备 的光 泽 ,有 时还可见肌肉中的血管有积血,呈暗红色。 死猪则会出现严重 放血不良状态,表现为瘦肉呈黑红色、无光泽、晦暗,血管中充 满血液,按压脂肪或者瘦肉组织时流出血滴。 进行滤纸条试验 时,检测所用的滤纸条被血液浸湿,并超出插入部 2~3 mm 以 上[1],脂肪呈红色,剥皮胴体的表面有较多血珠[2]。 1.3 胴 体 表 面 的 病 理 变 化 大 多 数 传 染 病 可 在 体 表 皮 肤 及皮下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如猪瘟可造成颈部 和腹下皮肤出现细密的出血点 [3]。 健 康 猪 的皮 肤 白 净 、光 滑,而死猪则有时会看见皮肤上有淤血斑及尸斑,是由于猪 死后血液循环停止, 心血管内的血液缺乏动力而沿着血管 网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造成尸体高位血管空虚、尸体低下 位血管充血。 1.4 淋巴结 健康猪的胴体及内脏的淋巴结 ,切面呈灰白 色。急宰猪或死猪的胴体及内脏的淋巴结通常肿大,切面呈 暗红色或呈现与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相似的病理变 化 [1],如猪瘟病猪的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样变。 2 常见猪病在屠宰检疫中的鉴定与处理 2.1 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 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 死性。 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 3 种类 型[4]。 在屠宰检疫中常见的病例为急性和慢性 2 种类型。
动 物 保 健 ,2007(2):32,34. [3] 张 科 ,张 庆.养 殖 场 卫 生 管 理 探 讨 [J].现 代 农 业 科 技 ,2011
(4):335,338. [4] 施希团 ,朱乾涨 ,林观义 ,等.苍 南 县 中 小 规 模 猪 场 防 疫 现
状及生物安全体系构建措施[J].现 代 农 业 科 技 ,2012(1): 311,314. [5] 刘 燕 云.生 物 安 全 体 系— ——为 现 代 畜 禽 生 产 护 航 [J].福 建 畜 牧 兽 医 ,2010,32(3):33-34. [6] 邱剑平 ,陈雪文 ,冯正东 ,等.规 模 化 养 鸡 场 的 生 物 安 全 及 管 理 [J].现 代 农 业 科 技 ,2012(1):301-302,310. [7] 张永和 ,李明 ,雷翠芳 ,等.规 模 养 猪 场 生 物 安 全 体 系 的 建 立 及 应 用 [J].养 殖 技 术 顾 问 ,2009(8):108-109.
色 ,下 层 NaOH 溶 液 无 色 ,则为 黄 脂 肉 ;若 试 管 上 下 两 层 溶 液均呈黄色,表明既有黄疸,又有黄脂。 4 瘦肉精猪肉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 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 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人食用有瘦肉精残留的猪肉会造成 中毒,甚至造成畸变和诱发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4.1 检测卡检测 (莱克多巴胺 、克伦特罗 、沙丁胺醇快速检 测卡) 使用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快速检测卡 检测瘦肉精具有方法简便、迅速、结果准确性高的特点。 采 集猪尿,静置至常温,按规定操作,5~10 min 即可读出结果。 在宰前检疫时使用检测卡, 对屠宰猪瘦肉精使用情况的监 测起到重要作用。 4.2 脂肪 一般含瘦肉精的猪肉其皮下脂肪层明显较 薄 ,
(8):55.
[4] 蔡 宝 祥.家 畜 传 染 病 学 [M].4 版.北 京 :中 国 农 业 出 版 社 ,
2001:201-206.
[5] 冯欣.常见猪病害及异常肉尸的鉴别与处理 [J].中国畜禽
种 业 ,2009(5):33-34.
[6] 叶永青,邱声邦,万开秀.浅议屠宰检疫中常见猪病害及异
洁水。 ③投入畜禽舍的饮用水必须足量, 以防畜禽采入量不
足。 7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控制
①畜禽的粪尿应固液分离处理。 湿粪清出圈舍后,要采 用堆积发酵处理;尿液采用二次沉淀发酵处理。
②病畜禽的粪尿、垫料、废弃物及病死畜禽必须经过焚 化或发酵无害化处理。
③设立尸体解剖区和尸体坑。 需要对病死畜禽进行解 剖时必须在尸体解剖区进行, 解剖完毕后必须进行无害化 处理废弃组织及污染物。
常 肉 尸 的 鉴 别 与 处 理 [J].贵 州 畜 牧 兽 医 ,2006,30(3):31-
32.
(责任编辑:钱英红)
!!!!!!!!!!!!!!!!!!!!!!!!!!!!!!!!!!!!!!!!!!!!!!!
(上接第 77 页)发生。
同构建了疫病控制的三角体系, 从而为疾病治疗和疫苗免
⑤禁止使用霉变饲料,一是防止引起饲料中毒;二是防 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 生物安全措施的科学应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2 ,33 (10 ):111-112
猪病害肉及常见猪病害、异常肉尸的鉴别与处理
杨 槐 1,2 (1.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2.广西柳州市柳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西 柳州 545007)
摘要:屠宰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主要对病害
室温,再加等量的乙醚,轻轻摇匀,加塞静置至溶液分层,观 察结果。 若上层乙醚溶液无色,下层 NaOH 溶液层染成黄绿
在检疫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综合判断。 必要时应 进行实验室 诊 断 ,以 作 出 正确 的 判 断 和 处 理 [6],以 保 证广 大
色,表明该脂肪中有胆红素存在,为黄疸肉;若乙醚层呈黄 人民能买到放心肉、吃上安全肉。
参考文献:
[1] 唐式校,舒明刚,张学芳.病害肉的识别及整治措施 [J].肉
类 研 究 ,2007(10):51-52.
[2] 张彦明,佘锐萍.动物性食品卫生学[M].3 版.北京:中国农
业 出 版 社 ,2009:262-263.
[3] 唐式校,孟 献 武.怎 样 识 别 病 害 肉 [J].中 国 动 物 保 健 ,2007
脂肉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会消退, 逐渐变回猪肉脂肪的正 正常范围。
常白色或乳白色,如果用水冲洗,颜色消退更快。
5 小结
②实验室检验:取 2 g 脂肪剪碎放入试管内,加 5%氢氧
笔者在检疫岗位工作 5 年来, 也曾遇到患病猪的临床
化钠溶液 5 mL,煮沸 1 min,将脂肪完全溶于溶液中;冷却到 症状、病理变化不明显给屠宰检疫带来困难的情况。 因此,
④坚决杜绝在野外、河道等地乱扔病死畜禽尸体,以防 造成环境污染和病原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