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羊痘的治疗方法
羊出羊痘了怎样治疗

羊出羊痘了怎样治疗
羊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山羊高于绵羊品种,羔羊感病后死亡率较高。
它多由
病羊和含有羊痘病毒的皮屑随风和灰尘吸人呼吸道而感染,也有通过损伤的皮肤而感染的。
发病初期,病羊精神不好,不吃不喝,流鼻涕,淌眼泪,体温升高,心跳和呼吸次数增加。
在鼻子、眼睛周围和嘴唇、阴门外面,以及乳头等处出现小红点,并迅速形成直径3-5毫米的硬圆丘疹。
过6天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泡,体温稍有下降。
水泡经2-5天变成脓泡,体温再次上升,一般持续2天左右。
最后脓泡干涸,变成黑褐色的痴皮。
有的病羊还
会出现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那么,羊出羊痘了怎样治疗?
羊出羊痘了怎样治疗:羊痘一针灵(天行健动物药业)是专治羊痘的高效价同源精致
血清抗体。
针对毛稀或无毛处发生痘疹、水泡、脓疮、干痂或坏疽痘等病变的有特效!并
且提高羊群免疫力,增强羊群体质。
发病初期打一针治愈(200斤体重/瓶),严重的两针
治愈!同时配合地塞米松每瓶添加5毫克混合注射;如继发的有细菌感染可配合头孢肌肉
混合注射!。
怎样治疗山羊羊痘

怎样治疗山羊羊痘
我相信养殖户最担心的就是羊只生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羊群的感染,如果没有做好防预和治疗,会造成羊群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养羊户一定要知道预防羊群生病的方法。
而在山羊的常发病中,山羊羊痘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它的主要症状是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有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随着时间的增加会出现红斑突出,形成实硬的丘疹,逐渐发展为结节、水疱或脓疮,疹块往往融连成片,几天后就开始脱落,导致呼吸困难,加速病羊死亡。
因此,养殖户一定要知道山羊羊痘的治疗方法,方便快速治疗山羊羊痘,减少羊痘的发病率。
1、对病山羊进行隔离消毒
对患了羊痘的山羊要进行隔离消毒,对羊舍及周围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用7天。
2、采用康复羊血清和病毒唑联合治疗
①羊痘初期采用康复羊血清和病毒唑联合治疗,30kg体重的病羊,用康复羊血清20ml/只,1次肌肉注射。
病毒唑200mg/只每次。
②肌肉注射瘟毒康,每公斤体重0.2ml,每天2次,连用3天;为防止继发感染,同时1次肌肉注射青霉素160万微克、链霉素100万微克,每天2次,连用3天。
③全群饲料内混0.02%病毒唑;为防继发感染同时饲料内混0.2%土霉素原粉,连用3~5天。
3、中药治疗
龙胆90g,板蓝根60g,升麻50g,金银花40g,野菊花40g,连翘30g,甘草30g,粉碎成细粉,每只波尔山羊按1 0~40g均匀拌入饲料内。
病重羊用开水冲调,候温一次灌服。
4、羊痘严重的山羊要进行特别治疗
对于个别病变严重的山羊,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然后再涂擦碘甘油。
羊痘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健康养殖·诊疗72畜牧业环境 2020.04摘 要: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痘疹,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羊都易感,如防治不及时,容易发展为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死率也高。
本文从传染源到防制方法结合实践做了简要论述,供养羊户参考。
关键词:羊;痘病;预防和治疗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或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体表无毛或少毛处皮肤和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被列为必须通报的一类动物疫病。
1 病原绵羊痘、山羊痘都属于痘病毒科,病毒核酸为DNA,病毒颗粒呈椭圆或砖形,表面有短管状覆盖物,病毒核心两面凹陷成盘状。
羊痘病毒在易感细胞的胞浆内复制,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口鼻分泌物及发热期血液内也含有病毒。
本病毒对直射阳光、高温较为敏感,碱性消毒药及常用消毒剂均有效,2%石碳酸15min可灭活。
2 流行特点感染的病羊和带毒羊是传染源,病羊唾液内含大量病毒,健康羊因接触病羊或污染的圈舍及用具感染。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消化道,也可通过破损皮肤感染。
绵羊痘病毒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痘主要感染山羊。
细毛羊最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
自然情况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更多发生于冬末春初。
3 症状潜伏期6-8天,病羊病初发热(41~42℃)、食欲减少、结膜潮红、呼吸急促,眼脸肿胀,鼻孔流出浆液脓性鼻涕。
1~2d后,皮肤出现肿块,并于无毛或少毛处的皮肤(特别是面颊、唇、耳、尾、腿内侧)出现绿豆大的红色斑疹,再经2-3天丘疹内出现淡黄色透明液体,中央呈脐状下陷,成为水疱,继而疱液呈脓疱。
脓疱随后干涸成痂皮,呈黄褐色。
非典型羊痘全身症状较轻,有的脓疱融合成大的融合痘;脓疱伴发出血形成血痘,重症羊常继发胸膜肺炎和肠炎,病羊常死于继发感染。
非典型病例仅出现发热和黏膜卡他炎症,不出现或少量痘疹;或痘疹呈硬结状,在几天内干燥后脱落,不形成水疱,称为“石痘”。
治疗羊痘用什么药最好?羊得了羊痘怎么办?.doc

治疗羊痘用什么药最好?羊得了羊痘怎么办?概述:羊痘属于一种病毒病,被感染的羊,通常在起初会出现皮肤化脓性炎症,若没得到及时治疗会继续发展恶化,不注意还会传染给人,所以一旦发生一定要紧急防控,抓紧治疗。
羊得了羊痘怎么办?1.只要羊群发生该病,就要立即找出病羊,并进行隔离,同时将该场进行封锁,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2.在羊场出入口按照消毒设施,禁止羊场内车辆、工作人员、易感羊及其产品,以及可能被污染的物品等出入。
在交通要道口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点,安排专人对羊只即其产品的流动进行管理,所有出入的车辆和人员必须进行消毒。
3.根据症状情况,选择适合的兽药进行治疗。
对患病羊可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擦病羊患部,也可用忍冬藤、野菊花煎汤或用淡盐水洗涤病羊患部,然后用碘甘油涂擦。
治疗羊痘用什么药最好?1.局部对症疗法病羊先对形成的痘疹使用2%硼酸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再涂抹1%紫药水或者碘甘油等,发生病变的皮肤涂擦5%的碘酊。
2.西医治疗病羊可每次按每千克体肌注0.1~0.2mL羊痘速治注射液,即板蓝根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d,如果添加适量的头孢匹罗或者青霉素治疗效果更好。
病羊每次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1~0.15mL五号快克注射液,即板柴注射液,每天1次,1个疗程是连续使用3d,如果同时配合使用胸腺因子D注射液治疗效果更好。
病羊每次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1~0.15mL五毒混治注射液,即黄氏多糖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d,如果添加适量的头孢或者青霉素治疗效果更好。
病羊每次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1~0.2mL 热毒口蹄康注射液,即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d。
当病羊出现严重发热症状时,可添加适量的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等,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3.中药治疗取lOg知母、15g防风、1Og板蓝根、6g元参、6g黄柏、lOg金银花、6g甘草、lOg连翘、6g黄芩、1Og龙胆草、15g荆芥、6g栀子,添加适量的水煎煮,取药汁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3d。
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

临床金鉴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段州华(山东省沂水县农业农村局,山东临沂 276400)摘要: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养殖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羊只染病后,其皮肤和黏膜部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病变症状,该病传播和蔓延速度比较快,对怀孕母羊和羔羊的危害性比较大,若没有进行及时控制与治疗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限制羊只生长,使养殖场产生较大损失。
羊痘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养殖人员能应能根据疾病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以及剖检分析快速确定疾病类型,而后结合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帮助羊只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
中药和西药在治疗该疾病上都有着显著效果,为增强疗效,也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同时还要构建科学的疾病防控体系,确保每一项预防和治疗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
主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以供参考。
关键词:羊痘病;临床症状;防控措施;中西医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6-0016-03感染羊痘病后,患病羊身体表面会出现丘疹、水泡和结痂情况,健康羊接触患病部位或者携带病菌的饲养用具后会受到传染。
不同品种的羊只感染羊痘病的概率不同,其中山羊和绵羊较易感染,尤其在较为寒冷的季节里,若饲养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各类疾病。
要想在养殖期间对羊痘疾病进行科学防控,降低羊只感染该疾病的可能,则应了解羊痘的发病原因,确定具体的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尽量控制羊痘疾病发生。
一旦发现羊只出现羊痘症状,则应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全群开展免疫预防工作,将羊痘疾病发生后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1 病原分析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痘疮、水泡中,其属于一种DNA 病毒,用电镜观察该病毒可发现大小为200~300 nm 的圆柱体,可以在人羊膜细胞上培养生长。
该病毒对羊只的危害比较大,人员在接触患病羊后也会发生感染,感染后会产生终身免疫抗体。
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 - 养羊技术

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养羊技术绵羊痘也叫做绵羊天花,是感染绵羊痘病毒所致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尤其是羔羊死亡率可达100%,妊娠母羊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检疫人员在屠宰检疫时必须按照宰前、宰后检疫程序操作,方可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发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
1、宰前检疫群体检疫。
根据羊群的产地、种类以及入场时间来分批分圈,然后进行检查。
首先对羊群进行静态检查,即检疫员进入到圈舍内,在不会影响羊群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如立卧姿势、反刍、呼吸以及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等状态,并观察看是否存在流涎、气喘、咳嗽等症状。
接着要对羊群进行动态检查,即在轰赶圈内羊群或者卸载后驱赶到饲养圈内的过程中,对机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走动困难、步态不稳等情况。
最后是对羊群进行状态检查,即在采食过程中,观察是否存在吞咽困难、贪饮、少食或者停食等症状,还要观察粪尿颜色、气味、形态存在异常。
个体检疫。
通过群体检疫将弱羊以及疑似病羊隔离,然后逐只进行个体检疫。
主要采取视诊、触诊以及听诊等方式,如有需要还可采取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
检查被毛、皮肤,观察被毛是否光滑、平顺或者杂乱不整、发生脱落等,皮肤是否存在红肿、瘢痕、溃烂等。
检查五官,即观察眼和结膜是否存在潮红、苍白、黄疸、发绀、肿胀、溃疡、出血以及结节等症状;鼻镜湿润、光滑与否,鼻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分泌物,鼻黏膜是否发生肿胀、破溃;口腔是否散发异味,口腔以及舌黏膜是否发生肿胀、破溃等。
疫病症状。
发病初期,羊群中只有少数羊出现发病,接着快速蔓延至全群。
病羊的主要特征是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大约41℃,脉搏、呼吸加快,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者完全废绝,往往呈俯卧状。
眼结膜肿胀、潮红,有黏性鼻液从鼻孑L流出,症状较严重时会在眼角处堆积有乳白色的脓样分泌物,羞明流泪,角膜变得混浊,视力下降,有浆液性、黏液性和脓性鼻液流出,部分甚至在唇部也出现水泡,严重时唇上的水泡会发生溃烂,出现上述症状经过1一4天就会在机体少毛或者无毛处开始出现圆形的红色斑点,如上下唇、眼睑、鼻孔、胸腹部、尾根部、外阴部、乳房以及周围等;部分已经形成如同黄豆或者蚕豆大小的丘疹,用手指按压褪色,且触感较硬。
羊痘病怎么治疗

羊痘病怎么治疗
羊痘病怎么治疗?羊痘病该怎么治疗,得了羊痘病怎么办?这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事情,羊痘病是感染羊痘病毒的一种接触传染病。
这种病危害非常严重,人也可感染。
具体症状有,体温升高、鼻腔和眼结膜有卡他性脓性炎症。
皮肤
发生暗红色斑疹等等。
市场上销售羊痘的药物非常多,养殖户肯定眼花缭乱,
不知该如何挑选。
如果不慎,选择一种冒牌的药物,不仅延误病情的治疗,而
且还会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和影响。
那么,羊痘病怎么治疗?小编向大家
推荐一款治疗羊痘病的特效药-羊毒清,效果非常地好。
详细用法如下:羊毒清(新亚生物)配合头孢,一支羊毒清可以治疗200斤体重,一针见效,两针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
温馨提示:一定要按说明使用,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最后祝大家发大财!。
羊痘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4期和控制需要饲养员从多方面入手,且要注意日常每个工作细节,做好羊舍卫生,注意羊的饮食,在羊出现疾病后及时治疗,避免疾病在羊群中传播等。
要做好饲养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具备专业的知识和防病意识,才能重视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疾病产生的时候及时进行治疗,确保羊养殖过程中疾病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1]吉晓东,程海英.规模化羊场羊病控制的关键环节[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1):28.[2]张莲.羊病防疫要点及常见疫苗的使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1):46-47.摘要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冬春季多发,羊痘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有毛或无毛处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破溃后结痂痊愈。
羊痘治疗主要对患部消毒消炎,抗生素治疗。
本文对羊痘的发病特征、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羊;羊痘病;防治羊痘病的防治张江忠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山南开发区兽医站,新疆哈密839200收稿日期:2018-01-30张江忠,男,1974年生,中级兽医师。
晚冬早春时节,新疆哈密个别羊群养殖户的羊出现了零星感染羊痘病。
现场检查,多发生在膘情较好的成年母羊,和早春羔。
发病率在3%~5%,没有出现并发症死亡的经及时治疗,采取防疫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1羊痘的特征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羊之间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分绵羊痘和山羊痘。
典型的特征是在有毛或无毛的尾巴和四肢内侧及口内黏膜出现丘疹和水泡、结痂等病状。
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水泡、脓疱和痘痂中,其次为皮肤、黏膜、鼻黏膜分泌物中。
发病羊体温升高,血液内含大量病毒,病羊为传染源。
羊痘病毒在干燥、痘痂低温条件下可存活半年或更长。
高温、紫外线阳光照射、碱性或84消毒液能在几分钟内杀死病毒。
2羊痘的流行1)传染源。
病羊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羊痘病羊排泄物,羊痘水泡破溃后的黏液被同群羊接触感染。
草料、饮水、寄生虫为媒介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口疮学名羊传染性脓,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口疮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口唇、舌、鼻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厚痂。
本病多发于3-6月龄羔羊,死亡率虽较低,但由于病羔羊吮乳困难,采食受阻,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3-7天,山羊羔一般在唇、口角、鼻或眼睑的皮肤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继而形成水疱泡和脓疱,破溃后结痂,常经10-14天脱落而痊愈。
羔羊吮乳时,常使母羊的乳房的皮肤上感染,有时还会发生乳房炎。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形成痂块,痂块呈红综色,以后变为黑褐色,非常坚硬。
除去硬痂后露出凸凹不平锯齿状的肉芽组织,形如桑葚。
该病与羊痘、口蹄疫、坏死杆菌病症状有相似之处,要注意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000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
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1000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黏膜和皮肤发生损失。
三、从外地引种运输途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封闭、过度拥挤,加强通风和消毒。
3、可接种羊口疮疫苗,皮肤划痕接种或皮下注射接种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