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浅谈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浅谈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有 大小不 等 的较 硬 的灰 白色 结 节 ,结节 周 围出血 , 病 变组 织与 正常 组织 分 界 明显 , 胆囊 与 肝 组织 交 界
处 的浆膜 有红 色豆状 斑块 。 心 包积 液 , 包 膜增 厚 , 不
( 2 )灌服 复方 新诺 明 , 肌注 热病 一 0 0 7 ( 肌 注 一 次解 热镇 痛效 果 可 维 持 2 4~3 6 h ) 、 青链 霉 素 、 氨 基 比林 等 , 同时 肌 注 干 扰 诱 导 剂 聚 肌 胞 ( 2  ̄ 4 mg /次 , 1
触性传染病 。 分绵羊痘和山羊痘两种。临床症状为 皮肤 和黏 膜 出现痘 疹 , 并逐 渐 发展 , 引起 化脓 、 结 痂 和全 身发 痘 。该病 一 年 四季均 可 发生 , 我 省 羊痘 的 发生 多 以春季最 多 , 最 为严 重 , 常 呈地 方性 流行 。
1 临床 症状
4 . 1 隔离消毒 发现疫情迅速进行隔离 ,严 防混 群, 上报 上 级有 关部 门 , 由市政 府 发布 封锁 令 , 疫 3个 月 内禁 止羊 只流 动和放 牧 。对 羊舍 和用 具用 消
草 食 动 物
浅谈 羊痘 的诊 断与治疗
褚 凤 云
( 吉林 省农 安县 动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农安 1 3 0 2 0 0)
DO l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 1 - 6 0 2 7 . 2 0 1 4. 0 2. 0 4 8
羊 痘 是 由羊痘 病 毒 引发 的一 种急 性 、热 性 、 接
次 /d , 连用 2 ~ 3 d ) 效果 更好 ; ( 3 )也 可用 四川 成 都 生 产 的奇 灵抗 病 毒 注射 液 进 行 治疗 , 效 果较好 。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羊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身上,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羊痘病毒属于痘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感染范围广泛,易于传播,对家畜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诊断和防控羊痘病,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实验室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诊断和防控方法。

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特点1. 传染途径羊痘病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两种方式。

感染的动物通过呼吸道、眼结膜、皮肤、消化道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其他动物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者吸入病毒颗粒经空气传播而感染。

2. 季节分布羊痘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

畜牧业者在这两个季节需要加强对动物的监测和防控。

3. 群体感染羊痘病具有明显的群体感染特点,一旦有动物感染,往往会迅速在整个群体中传播。

对于有群养习性的动物,需要特别加强预防措施。

二、实验室诊断1. 病原学检测利用PCR技术可以检测羊痘病病毒的存在,该技术快速、准确,是目前检测羊痘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血清学检测通过对患病动物的血清中抗体的检测,可以判断是否有羊痘病毒感染。

ELISA试剂盒等快速检测试剂的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检测结果,为动物的及时治疗和隔离提供重要依据。

3. 病理学检测对疑似感染的动物进行组织标本的病理学检测,主要观察病变部位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细胞变性、炎症反应、病变程度等指标,从而确定是否为羊痘病感染。

三、防控措施1.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预防羊痘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羊痘病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可供选择。

畜牧业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动物感染羊痘病,需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治疗期间,畜牧业者应该加强对患病动物的护理和观察,确保其能够尽快康复。

波尔山羊暴发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

波尔山羊暴发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

5 1五 味 消 毒 饮 药 味 虽 只 有 五 味 , 对 各 种 疮 痈 肿 . 但
毒疗 效较好 , 有清热解 毒 , 具 消疮 散痈 。方 中金银花 清 热解毒 , 消散 痈肿为 主药 ; 紫花地 丁 、 紫背 天葵 、 蒲 公英 、 野菊花清热解 毒 , 消散疮痈肿 毒 , 均为 辅佐药 。 诸药合用 , 同发挥 清热解毒 , 共 消疮散 痈的功效 。另 加连翘 、 防风 以加 强 其清 热 消肿 之力 。又 可外 用 { 周
致 急 性 皮 下 黏 液囊 炎 。治 疗 方 法 同 上 , 日 1剂 , 每 连 用 3剂 , 隔 日 1剂 ,0d 右 痊 愈 。 后 1 左
5 小 结
液, 反复 多次 , 至子宫缩 小变软 。然后将羊 以羔羊 直 吃奶 的姿势保 定 , 以抬高 后 驱 , 由助 手 固定 , 以大 再 块 的纱布将 子宫包裹 , 托至 与近 阴门的子宫壁 , 将脱
7 6
中国 兽 医杂 志 2 1 0 0年 ( 4 第 6卷 ) 7期 第
肿, 触摸 热痛 明显 ,诊 为 肘关 节 皮 下化 脓性 黏 液 囊 炎 。采取 中药 五 味 消 毒饮 加 味治 疗 。治 疗 方 法 同 上 。每 日 1 , 用 5剂 , 隔 日 1剂 ,5d左 右 痊 剂 连 后 1
动 物体 重 的大小 以及和躺 卧的方式 及蹄铁尾 端过长
直接相关 , 因此 对 马 匹 的 护 理 应 考 虑 提 供 垫 草 、 蹄 装
时选用合 适的蹄铁 , 铁尾不得 过长 , 蹄 以减少对黏 液
囊 的刺 激 。
i◆ f l l I ' …◆ fI 'f ● …f lf … f fl Ⅲ f l ̄ f ̄ I h I f ● l◆ f ◆ f● ● …◆ … ● … 1 1 ● … f ¨r )f ● … … … f ● … ● … . f 4.… ● f .… 4 ● ● ● … ● f

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疫治疗

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疫治疗
定 期 进 行 山 羊 痘 疫 苗 的 防 疫 注 射 , 平
( 1 )特 征 性 的 病 理 变 化 , 主 要 是
皮 肤 与 粘 膜 、 尸 体 腐 化 迅 速 , 在 皮 肤
少 毛 地方 ,可 见 到 不 同 的 时期 的痘 疱 。 ( 2 )呼 吸 道粘 膜 有 出 血性 炎 症 , 有 的有 增 生 性 的 病 灶 ,呈 灰 白 色 、 圆 形 或 椭 圆形 、直 径 为 O . 5 一 l c m左右。 ( 3 ) 气 管 及 支 气 管 内 充 满 混 有 血 液 的 浓 稠 粘 液 , 消 化 道 粘 膜 有 出 血 性
泌 物 .痘 诊 渗 出液 、脓 汁 、痘 痂 及 脱
性 ,但疥 癣 虽有 传染 ,却 发 展很 慢 ,
并 不 形 成 水 泡 或 脓 泡 ,在 实 验 室 用 显 微镜 镜 检 刮 屑 物 可 发 现疥 虫 。 6 预 防 ( 1 ) 对 羊 群 、羊 舍 、饲 料 饮 水 及 用 具 , 羊 场 周 围 运 动 场 所 定 期 进 行 消
时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提 高 羊 的 抵 抗 力 , 达到 完全 扑 灭 羊 痘 疫病 的 目的。 关键 词 : 羊疽 ;诊 断 ;防 疫 ; 治疗
1 山羊 痘 病 的概 述
发 炎
注 意 卫 生 . 给 予 软 嫩 而 容 易 消 化
羊 病 又 叫 羊 天 花 .是 一 种 急 性 接
( 3 )诊 断 区别 :在 浓泡 结 痂 期 , 可 能 误 认 为 是 皮 肤 湿 疹 或 疥 癣 , 但 这 两 种 病 均 无 发 热 症 状 .而 湿 疹 无 传 染
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疫治疗
落 的上 皮 内 都 含 有 病 毒 ,可 在 病 期 任 何 阶 段 都 有 传 染 性 。健 康 羊 和 病 羊 直

羊痘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

羊痘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

2020年第11期羊痘病是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

可分绵羊痘和山羊痘。

在羊少毛、无毛皮肤处和口鼻眼等粘膜发生突出皮肤表面的丘疹和水泡结节。

同群羊感染后传播迅速,怀孕羊流产,一年四季发生,冬春多发,严重的引起羔羊死亡。

1流行特点绵羊中细毛羊比粗毛羊或土种羊易感,特别是近几年各地引进的萨福克、杜泊、湖羊等和本地羊杂交改良的后代羊更易感,山羊其次。

本病一年四季发生,主要发生在春冬季。

春季怀孕或生产期的母羊感染后传染给羔羊。

冬季皮肤暖棚饲养的羊更易感染。

气候寒冷、雨季、霜冻、枯草期和饲养管理因素都是发病和加重病情的诱因。

饲养管理人员接触健康羊或其他棚圈羊被感染、护理工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饮水器具、体内外寄生虫都成为传染媒介传播,感染健康羊。

羔羊感染后较成年羊敏感,病死率高。

羔羊多出现全身症状,痘病毒经血液主要侵入心脏后引起心肌炎、呼吸道粘膜痘疹、充血,肺脏感染,衰竭死亡。

2传播途径发病羊体温升高时,血液中存有大量病毒,病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

感染期的病羊、特别是痘疹成熟期、结痂期、脱落期、痘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溃烂的渗出液、脓汁、脱落的上皮散布病原传播。

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传染,水泡液和痂块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感染。

异地引进的羊痘病毒处于潜伏期,因环境保护继发后,与同群羊放牧饲喂传痩染,免疫力低的弱羊、羔羊首先被感染发病,同群的细毛羊接触后发病。

3症状(1)初期羊痘一般都有明显的发病症状。

羊痘病潜伏期平均6~8d ,病程大约2~3周,羔羊比成年羊易感。

羊痘病发病初期表现为体温升高,一般表现为40~42℃,发病羊出现少食、厌食、食欲废绝,精神萎靡,结膜、眼睑红肿。

(2)丘疹期2~3d 后,病羊的无毛或少毛部位出现成片黄豆或蚕豆大小硬状痘疹颗粒,主要在眼周围、唇、鼻、外生殖器、乳房、尾内侧、四肢内侧无毛处发生突出皮肤表面的红色丘疹结节,经5~7d 发展为水泡,再经过2~3d 化脓,形成脓疱,体温迅速升高到40℃以上。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羊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影响到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病例观察、病原学检查以及病毒分离鉴定等。

一、临床病例观察临床观察是羊痘病诊断的首要步骤。

病羊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粘膜和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和溃疡等症状。

实验室鉴定时应观察病死羊的病变情况,包括病变部位、病变程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以为后续的病原学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二、病原学检查1. 组织涂片检查:将病羊的病变部位取材制成组织涂片,用甲苯溶解固定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包涵体,进一步确定病原。

2. 免疫荧光染色:采集病死羊的皮肤组织,制成石蜡切片。

用羊痘病毒特异性抗血清与石蜡切片进行免疫染色,观察是否有病毒特异性的荧光,以确认病原。

3. 病毒分离鉴定:采集病羊的病变组织,如皮肤、黏膜、淋巴结等样品,经过化学处理和冷冻离心后,用感染性疱液接种到绵羊胎儿肾细胞或山羊胚胎细胞中,观察细胞是否出现明显的病变,出现细胞病变的可疑病毒培养物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或PCR等方法进一步进行鉴定。

三、防控措施1. 隔离病羊:一旦确诊有羊痘病,应立即将病羊与健康羊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2. 加强消毒:对于病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特别是病畜场和饲养设施等地方要加强消毒工作,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清洁相关场所。

3. 接种疫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有效提高绵羊的抵抗力。

4. 处理尸体:对于病死的羊要做好处理,及时安全地处理掉,以免病毒继续传播。

5. 合理饲养管理:做好羊群的饲养管理,保证良好的环境和饲养条件,加强羊群的营养保健,提高整体抗病能力。

对于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临床病例观察和病原学检查是主要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诊断羊痘病,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护绵羊的健康和免疫力。

羊痘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

羊痘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

治哈展纵
服防
疗巴务控

中 心
和踪 新
疆பைடு நூலகம்
预哈 密
皮肤处和口鼻眼等粘膜发生突出 皮肤表面的丘疹和水泡结节遥 同群 羊感染后传播迅速袁 怀孕羊流产袁 一年 四季发 生袁冬春多 发袁严 重的 引起羔羊死亡遥 1 流行特点
绵羊中细毛羊 比粗毛羊或土种羊易感袁特别是近 几年各地引进的萨福克尧 杜泊尧湖 羊等和本地羊杂交改良的后代羊 更易感袁山羊其次遥
渊 3冤 脓疱期 经 1~2d 脓疱化脓排毒尧结痂袁由于 病毒侵 入机体感染袁食欲停止病羊体型很快消瘦袁并伴有呼吸困难袁 继发感染败血症等疾病袁羔羊严重的 1~2 个结痂期死亡遥
渊 4冤 结痂期 脓疱破裂排出脓 汁 1~2d 结痂袁2d 后痂 皮 脱落袁病症轻的成年羊可恢复袁 病程达 3 周遥
渊 5冤 并发症 该病流行过程中袁出现呼吸道感染袁全身出 现痘疹袁症状重剧袁羔羊和痩弱羊继发胃肠炎尧心肌炎尧脓毒 败血症死亡遥 病程 1~2 周遥
病毒处于潜伏期袁因环境保护继发后袁与同群羊放牧饲喂传
染袁免 疫力低 的 痩 弱羊 尧 羔羊 首先 被 感 染发 病袁同 群 的细毛 羊
接触后发病遥
3症状
渊 1冤 初期 羊痘一般都有明显的发病症状遥 羊痘病潜伏 作者简介院库木斯窑昂哈巴依渊 1980耀 冤 袁女袁大专袁兽医师袁主要 从事畜牧兽医工作遥
本病一年四季发生袁 主要发生在春冬季遥 春季怀孕或生 产期的母羊感染后传染给羔羊遥 冬 季皮肤暖棚饲养的羊更易感染遥 气 候寒冷尧雨季尧霜冻尧枯草期和饲养 管理因素都是发病和加重病情的 诱因遥
839200
防 饲养管
. All Rights Res理 er人v员e接d.触健康羊或其他棚圈羊被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一、山羊痘的概述山羊痘是一种由山羊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它主要感染羊、山羊和人等动物,以发热、皮疹等为主要表现。

病毒携带者为山羊和羊,人群发病率较低,但病情较为严重,有致死率。

山羊痘病毒属于痘疹病毒科,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相似,是目前已研制出的痘疹类疫苗中唯一一种。

二、山羊痘的症状山羊痘的潜伏期为1-2周,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喉咽疼痛等,病情轻微的病人会自行恢复。

如果没有治疗,山羊痘会进一步发展,皮肤出现红斑,之后出现水疱和脓疱。

水疱和脓疱融合后,形成痘疱,最终干燥、结痂脱落。

有些病人会出现皮下和内部器官的病变,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三、山羊痘的诊断山羊痘的诊断基本上依赖于医生的临床鉴定和病人的症状。

虽然山羊痘的症状比较明显,但是还是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检查病人的口腔、喉咙、眼睑等部位的病变,来确定病人是否感染了山羊痘病毒。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病人的血液、尿液等体液,以确认病人是否感染了山羊痘病毒。

四、山羊痘的防治1.疫苗预防:目前已经有了山羊痘疫苗,定期接种能够有效地预防山羊痘的发生。

2.消毒和隔离:由于山羊痘的病毒可通过接触、飞沫和摄入途径传播,因此,及时消毒和隔离感染的病人,能够有效地遏制疫情的传播。

3.保持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在有病毒感染的地区,应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

4.治疗:如果病人感染了山羊痘,应及时就医治疗。

山羊痘的治疗需要定期检查皮肤、控制发热、输液等,目的是防止感染的继续扩散和病情的恶化。

5.医学观察:在疫情高发期,医疗机构建立广泛的医学观察和监测网络,定期进行疫情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响应和处理疫情。

总之,对于山羊痘这种疫情传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和医疗机构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科学防治等各种手段,提高公众的卫生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羊痘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

羊痘属于一种急性、?l热性的传染病。

不管是山羊还是绵阳,在感染了该种疾病之后其死亡率是十分高的,羊痘病毒可以存在于皮肤、脓疮及痂皮内或是鼻粘膜分泌物内,发病初期血液中可能也会存在毒素。

羊痘的发生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动物养殖产业不断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羊痘病的防治工作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羊痘诊断治疗
在家畜痘病中,羊痘病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是羊饲养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病羊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痘疹。

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且会影响羊只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母羊发生流产,造成羔羊死亡,还能够使人发生感染,严重危害养殖者的人身安全,还会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必须给予重视。

1 临床症状
羊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养羊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绵羊痘的潜伏期为4~12天,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达41
℃~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痘疹多长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可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

形成深层溃疡,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

2 实际案例及症状
本县宫里村一户养殖户加有200只小尾寒羊,自2016年7月9日起,10只羔羊陆续发病。

开始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黏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温度升至41~42℃,未经救治全部死亡。

相继又有5只成年羊发病,开始病羊也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黏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温度升至41~42℃,在四肢内侧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有红色斑疹,1~2d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淡红色或灰白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结节在2~3d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水疱,继之发展成为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有的凹陷呈脐状。

2 剖检变化
剖检一只病死羔羊,除上述临床症状外,尸检呼吸道黏膜有痘疹、有出血性炎症,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混有血液的浓稠黏液,肺脏有干酪性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1]。

前胃和第四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圆形结节,单个或融合存在,有的形成糜烂或溃疡,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发炎、轻度水肿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确诊为羊痘。

3羊痘的治疗
3.1 隔离消毒处理
在对羊痘进行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疫情的检疫检测,发现疫情应该及时的上报给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同时做好疫区的封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2]。

对于患病羊,没有治疗价值的应该及时的进行捕杀,并对动物做好全面的消毒处理之后进行深埋处理。

同时,还要及时的对羊舍进行消毒和清理,将羊的粪便、垫料等污染物及时的清理出去。

对饮用水和相关设备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3.2 加强对羊痘的治疗
出现疫情之后,应该加强对病羊的处理和护理,保持羊舍正常的通风换气,特别是对于出疹期的病羊,应该加强保温,做好日常的饲喂工作,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羊应在饲喂过程中应该采用流食饲喂,对于病羊口腔中有丘疹和疱疹的病羊可以使聚维酮碘溶液对羊的口腔进行冲洗,对病羊
每天用山东中抗的氧佛沙星注射液和合肥爱瑞特银黄提取物肌肉注射,都是每100斤注射10毫升,连续注射5天,同时用山东中抗的扶正解毒散饮水,每100克兑水800斤。

连用7天。

4 羊痘的预防
在饲养过程中,做好羊痘病的预防工作能够有效的防止羊痘病毒的传播和发展,在预防羊痘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严谨从疫区引进种羊如果一定要引进的话必须做好羊的产地检疫,对种羊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消毒,并做好对外来种羊引进的隔离观察,观察期至少保持在一个月以上,隔离过程中确认种羊健康之后才能将其混入羊群中[3];其次,在饲养过程中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在羊舍建设过程中,应该避开那些地势低洼的地区,让养殖场保持一个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注重羊舍的保温工作,禁止到疫区放牧。

最后:做好免疫注射工作,对羊群进行检疫检查,在圈养过程中要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种工作,可以为羊肌肉注射山羊痘活疫苗,一般注射一周之后,羊就会产生抗体了,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始终加强防疫意识,我们发现很多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不及时的注射疫苗或者注射过程中私自减少注射的量,导致了整体的防疫效果不佳,最终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雪晴. 山羊痘病防控技术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5(12):180-180.
[2]刘俊伟,张海棠,王飞,等. 山羊痘病的临床诊断技术研究(摘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7):14861-14862.
[3]宝力德,敖尔根达来,金刚,等. 山羊痘病的防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29(2):127-127.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