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合集下载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你们知道吗,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但其实它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受伤了腿脚的人们恢复正常生活而设计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们要明白什么是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评估和治疗运动员损伤的方法。

它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恢复目标和方法。

这个方法是由德国医生Arnold P. Brunnstro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所以也被称为Brunnstrom方法。

现在,让我们来一步步了解这个方法的各个阶段吧!1. 第一阶段:保护期。

在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保护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比如,如果有人膝盖受伤了,我们会让他们休息、冰敷、包扎等,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2. 第二阶段:炎症期。

在保护期结束后,受伤部位开始出现炎症反应。

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物理治疗来消除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按摩、热敷、电疗等。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3. 第三阶段:修复期。

在炎症期过后,受伤部位开始修复。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运动来刺激肌肉和韧带的生长和恢复。

这些运动通常比较轻微,但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4. 第四阶段:重建期。

在修复期之后,受伤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功能。

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更高强度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等。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个月到半年不等。

5. 第五阶段:适应期。

在重建期之后,我们已经可以进行一些正常的运动了。

但是,为了让身体更好地适应这些运动,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渐进式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再次受伤。

Brunnstrom 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评定表(优选.)

Brunnstrom 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评定表(优选.)

可旋前旋后;肘伸
直,前臂中立位,
上肢可举过头
运动接近正 运 动 协 调 近 于 正 所 有 抓 握 均 能 完 在站立位可使髋
常水平
常,手指指鼻无明 成,但速度和准确 外展到抬起该侧
显辨距不良,但速 性比健侧差
骨盆所能达到的
度比健侧慢(≤5s)
范围;坐位下伸
直膝可内外旋下
肢,合并足内外

评定内容
评定日期
精品 word.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
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恢复 6 级分期评定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诊断
住院号
90°;手臂可触及腰
骶部
肌张力逐渐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 健腿站,病腿可
1/3
精品 word.
Ⅵ级
恢复,有分 同运动的活动:肘 抓握,手指同时伸 先 屈 膝 , 后 伸
离精细运动 伸 直 时 肩 可 外 展 展,但不能单独伸 髋;伸膝下,踝
90°;肘伸直,肩前 展
可背屈
屈 30~90°时,前臂
评定人员
上肢

下肢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3
精品 word.
3/3
踝的协同性屈曲

Brunnstrom分期评估

Brunnstrom分期评估

Brunnstrom分期评估Brunnstrom分期评估是一种常用的神经康复评估工具,用于评估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该评估方法根据患者肢体的运动恢复程度将其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从彻底瘫痪到彻底恢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Brunnstrom分期评估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评估的目的、评估的步骤、评估的内容和评估结果的解读。

评估目的:Brunnstrom分期评估的目的是评估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恢复情况,了解其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为康复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评估步骤:1. 准备评估工具:纸笔、计时器、评估表格。

2.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评估目的和步骤,并取得患者的允许。

3.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病史等。

4. 开始评估,按照评估表格的要求,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观察和测试。

5. 评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肌肉活动、动作协调性、反射活动等指标。

6. 记录评估结果,包括每一个肢体的运动恢复情况和相应的分期。

评估内容:1. 上肢评估: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的运动恢复情况。

2. 下肢评估: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趾的运动恢复情况。

3. 躯干评估:包括躯干的旋转、侧弯和屈伸的运动恢复情况。

4. 反射评估:包括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腕屈反射、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等。

评估结果解读:根据Brunnstrom分期评估的结果,可以将中风患者的运动恢复情况分为六个阶段:1. 阶段I:彻底瘫痪,没有任何主动运动。

2. 阶段II:浮现部份痉挛,但没有主动运动。

3. 阶段III:浮现痉挛和部份主动运动,但运动范围有限。

4. 阶段IV:浮现更多的主动运动,运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5. 阶段V:浮现协调的动作模式,运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6. 阶段VI:彻底恢复,运动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医疗团队可以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功能训练等,以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结:Brunnstrom分期评估是一种常用的神经康复评估工具,用于评估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Brunnstrom分期评估

Brunnstrom分期评估

Brunnstrom分期评估Brunnstrom分期评估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中风患者康复发展的临床工具。

它通过观察患者肢体运动的恢复程度,来判断中风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预测康复的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Brunnstrom分期评估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背景介绍Brunnstrom分期评估是由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于1966年提出的,用于评估中风患者的神经肌肉康复。

该评估工具基于中风后的神经恢复过程,将患者的运动恢复分为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应不同的肌肉控制水平。

二、Brunnstrom分期评估的六个阶段1. 第一阶段(反射性运动):患者在此阶段表现出肌肉的强直性瘫痪,只能进行反射性的运动,无法主动控制肢体运动。

2. 第二阶段(浮现部份痉挛):患者开始浮现痉挛,肌肉开始有轻微的自发运动,但仍然无法主动控制。

3. 第三阶段(痉挛增强):患者的痉挛增强,肌肉开始有更明显的自发运动,但仍然不能控制肢体的运动方向。

4. 第四阶段(浮现部份协调):患者的肌肉开始浮现协调运动,但仍然不够灵便,运动范围有限。

5. 第五阶段(痉挛减轻):患者的痉挛开始减轻,肌肉协调运动的范围和灵便性逐渐增加。

6. 第六阶段(正常运动恢复):患者的肌肉运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以进行正常的运动活动。

三、评估方法和步骤1. 观察患者的肢体运动:评估者需要观察患者的肌肉运动,包括肌肉的张力、痉挛、协调性等方面的表现。

2. 对每一个肢体进行评估:评估者需要对患者的每一个肢体进行评估,包括上肢和下肢。

3.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阶段:根据患者肢体运动的恢复情况,将其划分到相应的阶段。

4. 记录评估结果:评估者需要将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评估日期等信息。

四、评估结果的意义和应用1. 预测康复发展:通过Brunnstrom分期评估,可以预测中风患者的康复发展,匡助医护人员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

2. 指导康复治疗:评估结果可以指导康复治疗的选择和调整,匡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

Brunnstrom 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评定表

Brunnstrom 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评定表

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级 合反应、共 同运动
的屈曲
Ⅲ 随意出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可有勾状抓
在坐和站立位上,有髋
级 现的共同运 动
握,但不能伸指 、膝、踝的协同性屈曲
Ⅳ 共同运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肩0°,肘
能侧捏及松
级 动模式打破 屈90°的条件下,前臂可旋前、旋后;肘 开拇指,手指有
,开始出现 伸直的情况下,肩可前屈90°;手臂可触 半随意的小范围
分离运动 及腰骶部
伸展
在坐位上,可屈膝90°以 上,足可向后滑动。在足根 不离地的情况下踝能背屈
Ⅴ 肌张力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肘
可作球状和
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
级 逐渐恢复, 伸直时肩可外展90°;肘伸直,肩前屈30~ 圆柱状抓握,手
有分离精细 90°时,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前臂 指同时伸展,但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
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恢复 6 级分期评定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诊断住院号 伤病日期 入院日期
分 运动特
上肢

下肢
期点
Ⅰ 无随意 级 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Ⅱ 引出联
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
仅有极细微
下肢,合并足内外翻

下肢
1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精品文档 word 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2d运动Βιβλιοθήκη 中立位,上肢可举过头不能单独伸展

Brunnstrom六阶段

Brunnstrom六阶段

▲ATNR
▲STNR-1
▲STNR-2

③紧张性迷路反射
又称前庭反射,头部在空 间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 仰卧位时四肢伸肌张力增 高。 俯卧位时四肢屈肌张力增 高。

▲ TLR-1
▲ TLR-2


原始反射
1. 屈曲回缩反射 2.紧张性颈反射 3. 紧张性迷路反射 4. 阳性支撑反射(正负支持反射) 5.紧张性腰反射

①屈曲回缩反射

远端屈肌的协同收缩。 刺激屈指屈腕肌收缩时,屈肘肌和肩关节后伸
肌出现协同收缩。
1. 首先了解偏瘫患者脑损伤后的恢 复过程。 2.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3. 感觉功能评定等。

上肢近端的Brunnstrom分级
(Brunnstrom Stages of proximal part of upper extremity)

上肢的协同运动模式
(synergy patterns of upper limb)
• 上肢协同运动以屈肌协同(Flexor Synergy)较常见,约占 80~90%。 • 下表列出上肢屈曲与伸展的协同运动组成,如屈肌协同代表:病人 只要高耸肩胛骨,就会连带肩关节外旋、前臂旋后、肘屈曲等动作 一起出现! • 因偏瘫的程度不同,某些动作组成可能不典型或不会出现。然而在 上肢的屈肌协同中,肘屈曲(Elbow flexion)为最强势的动作成 分,临床上一定会观察到,甚至是由它来诱发其他动作成分的出现。 在伸肌协同(Extensor Synergy)中,扮演强势动作的则是肩的 內旋与內收(shoulder internal rotation, adduction)。

下肢的协同运动模式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3
随意出现的共
同运动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

可有钩状抓
握,但不能
伸指
在坐和站立 位上,有髋、 膝、踝的协 同性屈曲
4
共同运动模式
打破,开始出
现分离运动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 的活动:肩0度, 肘屈90度的条件 下,前臂可旋前、
能侧捏和松 开拇指,手 指有半随意 的小范围伸
在坐位上 可屈膝90度 以上,足可 向后滑动。
健腿站,病 腿可先屈 膝,后伸髋; 伸膝下,踝 可背屈
6
运动接近正常
速 度比健侧慢(三5秒)
所有抓握均 能完成,但 速度和准确 性比健侧差
在站立位可 使髋外展到 抬起该侧骨 盆所能达到 的范围;坐 位下伸直膝 可内外旋下 肢,合并足
内外翻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Brunn strom将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根据肌张力的变化和运动 功能情况分为六阶段来评定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


运动特点
上肢

下肢
1
无随意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2
引出联合反 应、共同运动
仅出现协同运动模

仅有极细微
的屈曲
仅有极少的
随意运动
旋后;肘伸直情况 下,肩可前屈90度;手臂可触及腰 骶部

足跟不离地
的情况下踝
可背屈
5
肌张力逐渐恢 复,有分离精 细运动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 同运动的活动:肩
前屈30-90度时,
前臂可旋前旋后; 肘伸直时肩可外展90度;肘伸直,前 臂中立位,上肢可 举过头
可做球状和 圆柱状抓 握,手指同 时伸展,但 不能单独伸 展

图文版---Brunnstrom分期---上肢

图文版---Brunnstrom分期---上肢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上肢
Ⅰ期:无随意运动
Ⅱ期:开始出现轻微的屈曲共同运动
(肩伸展过度,肘屈曲,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
Ⅲ期:能充分进行上两项运动,能进行伸展共同运动(伸展共同运动---肩内收、内旋时伸展,前臂旋前)
Ⅳ期:(1)肘屈曲前臂能部分旋前、旋后
(2)肘伸展位肩能前屈90。

(3)将手向腰后旋转
Ⅴ期:(1)肘伸展位肩能外展900 (前臂旋前位)
(2)肘伸展位肩能前屈1800
(3)肘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
Ⅵ期:正常动作或稍欠灵巧,快速动作不灵活
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坐位下伸直膝可内外旋下肢,合并足内外翻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Brunnstrom将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根据肌张力的变化和运动功能情况分为六阶段来评定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
分期
运动特点
上肢

下肢
1
无随意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2
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
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3
5
肌张力逐渐恢复,有分离精细运动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肩前屈30-90度时,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时肩可外展90度;肘伸直,前臂中立位,上肢可举过头
可做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髋;伸膝下,踝可背屈
6
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秒)
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可有钩状抓握,但不能伸指
在坐和站立位上,有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
4
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肩0度,肘屈90度的条件下,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情况下,肩可前屈90度;手臂可触及腰骶部
能侧捏和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
在Hale Waihona Puke 位上,可屈膝90度以上,足可向后滑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踝可背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