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检查步骤

合集下载

简单的大便常规检查其实并不简单

简单的大便常规检查其实并不简单

简单的大便常规检查其实并不简单发表时间:2020-11-04T14:45:03.43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2期作者:缪晓丽[导读] 大便常规是很常见的一种检查,住院病人都要检查,在门诊急诊的病人中也有一些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

缪晓丽威远县龙会镇卫生院四川内江 642463大便常规是很常见的一种检查,住院病人都要检查,在门诊急诊的病人中也有一些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检查呢?其实看似简单的大便常规并不简单,从中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大便常规检查的化验单。

大便常规中可检查些什么?粪便的组成包含有食物消化后无法吸收的残渣和纤维素等,还有消化道中的分泌物以及脱落的细胞、无机盐和水等。

正常人每天排便次数就一两次,排便量在200g左右,量也会随着进食食物的量、种类以及消化情况而有所变化。

大便常规检查就是对排泄的粪便进行一定的观察和检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亲民,作用较广泛。

大便常规检查中常使用的检查项目包含外观形状观察、显微镜观察以及隐血试验。

一、大便外观形状观察主要看大便的颜色和性状,作为食物消化情况的简单了解,进而可初步判断胃肠等功能。

正常的粪便是棕黄色、质地较软,形成的,婴儿粪便的颜色可能会是金黄色。

粪便表现出的颜色和性状都会受吃的食物药物或疾病所影响,呈现出很大不同,具体有以下情况:1、水样便:通常在腹泻时会出现水样便,受到各种感染或是非感染而引起的腹泻,常见的疾病有急性肠炎。

2、粘液性脓血便:正常粪便中是含有少量粘液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如果粘液增多到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用肉眼看到,就说明粪便已经出现了异常。

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痢疾、克罗恩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都会出现粘液性脓血便。

而阿米巴痢疾的粪便是暗红色的,如同果酱一样,主要表现是血样,还伴有异样的腥臭味。

3、鲜血样便:粪便中明显看到鲜血,鲜血可能与粪便混杂在一起,也可能不混在一起。

常见的疾病有结直肠息肉、痔疮或是肿瘤等。

粪便常规检验

粪便常规检验

粪便性状与疾病
大便为米汤样
多见于霍乱与副霍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腹泻以 及急性砷(砒霜)中毒
洗肉水样或血水样
见于副溶血弧菌感染、嗜盐菌感染或急性坏死性 肠炎
大便呈黄绿色水样
内含蛋清样或粘膜样物质,应首先考虑金黄色葡 萄球菌性肠炎及假膜性肠炎
粪便性状与疾病
粪便含脓血
可称为痢疾样粪便,提示结肠有溃疡或糜烂 性病变,见于菌痢疾、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 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及放射性直 肠乙状结肠炎
结晶、类胆红素结晶-(胃肠道出血)、夏 科雷登结晶-(寄生虫如阿米巴)
脂肪颗粒
淀粉颗粒 寄生虫及其卵
粪便细胞
红细胞
脓 球
真 菌
粪便细胞
• 白细胞增加肠炎时白细胞数量一般会增加,菌痢或
阿米巴样痢疾及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时白细胞
数量也会增加
• 红细胞增加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结肠、结/直
粪便的粘绸度
干燥:高肉质饮食 干结(便秘):胃肠道脓肿、植物血凝素、脱水、
膀胱膨胀,糖尿病性肠病,器官壁内血管瘤、甲 状腺机能减退,精神病、长期卧床、胃肠能动性 减少/变化、阿片制剂、脊索损伤,先天性巨结肠、 胃肠道肿瘤、食物摄入减少、管腔内外的阻塞、 息肉、排便反射改变、巩膜瘤、直肠/肛门损伤继 发状况、过敏性肠炎综合症 水状(容积过大):双糖酶缺乏、大肠埃希菌、 霍乱、金葡菌性食物中毒、毒素
标本编号和 标本前处理
粪便常规检验流程图
分 析 中
潜血质控测试
镜检分析
潜血试验
结果输入登记
粪便常规检验流程图
分 析 后
资料存档 打印结果 审核签名 发出报告 急诊优先通知

粪便常规检验 ppt课件

粪便常规检验  ppt课件

ppt课件
22
镜检
上皮细胞:胃肠道炎症 炎症细胞:肠道炎症疾病、侵袭性细菌感染-
(阿米巴、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细肌纤维:腹疾病、胰腺功能不全、肠蠕动加
快、胃肠道吸收紊乱
ppt课件
23
镜检
结晶:草酸钙结晶、脂肪酸结晶、三磷酸
结晶、类胆红素结晶-(胃肠道出血)、夏 科雷登结晶-(寄生虫如阿米巴)
萄球菌性肠炎及假膜性肠炎
ppt课件
19
粪便性状与疾病
粪便含脓血
可称为痢疾样粪便,提示结肠有溃疡或糜烂 性病变,见于菌痢疾、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 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及放射性直 肠乙状结肠炎
暗红色或果酱样
常见于阿米巴肠病;冻状便见于过敏性结肠 炎患者或某些慢性菌痢病人
柏油样
大肠对已被吸收营养素的废物再次吸取水分后形成粪便
ppt课件
4
粪便检验目的
根据粪便的性状,间接判断胃肠、胆胰等功能状态 根据粪便中有无炎性有形成分(细胞、结晶及寄生虫卵或
虫体等)病理情况,间接或直接判断胃肠道疾病的类型
根据粪便隐血试验结果,间接判断消化道溃疡及恶性肿瘤
ppt课件
5
粪便标本采集
• 念珠菌 病理粪便中出现的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母
菌最为多见,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
疫抑制剂和放、化疗之后
ppt课件
26
粪便结晶
夏科-莱登结晶
为无色透明的 菱形结晶。两端尖 长,大小不等,折 光性强,常在阿米 巴痢疾,钩虫病及 过敏性肠炎粪便中 出现
ppt课件
27
粪便残渣
淀粉颗粒 在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

粪便常规检验

粪便常规检验
粪便常规检查
精选ppt
1
粪便的组成
未消化的残渣如4天前摄入的食物纤维素 胆汁(色素类和盐类)-颜色通常是由于细
菌活动引起胆色素的变化 肠道分泌物,包括粘液 来自血液的白细胞 脱落的上皮细胞 至少1/3的固体成分由细菌组成 无机物(占10%~20%):主要是钙和磷
酸盐 不能消化的或不能被吸收的食物
量增加的临床意义:
缓泻药滥用、分泌性腹泻、吸收障碍、 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脂肪痢、素食饮 食
量减少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摄入增加 (肉类、蛋白质)、综合征-(肠易激综 合征、吸收障碍综合征)
精选ppt
11
粪便的颜色
红色:(直肠异常,痔疮)浅表出血,下消化道 出血
黑色(黑粪症):上消化道出血,铁剂,铋的摄 入,活性碳
棕黑色:肉类饮食、长期暴露于空气中 黑绿色:溶血性黄疸 绿色:
含菠菜量高或其他绿色植物饮食、严重的腹泻、抗生 素治疗 银色:黄疸与血液的混合 黄色或黄绿色:
含菠菜量高或其他绿色植物饮食、严重腹泻、蔬菜轻 泻剂、rapid transit time
精选ppt
13
粪便的颜色
药物:
白色物质-(抗酸药、铝盐)
红色物质-(抗蠕虫药、苯酚、四环素、抗凝剂、水杨酸盐)
黑色物质-(铁剂、铋盐、活性炭、抗炎药、消炎镇痛药)
粉红物质-(过量的抗凝剂或水杨酸盐)
淡色物质-(钡)
绿色物质-(消炎镇痛药、汞盐)
棕色物质-(蒽醌)
蓝绿色物质-(diathiazine噻嗪)
橘红色物质-(苯重氮吡啶)
棕黄色物质-(蕃泻叶)
精选ppt
精选ppt
15
粪便的粘绸度
稀薄(腹泻): 药物-(氨苄西林、含镁抗酸药、头孢菌素、毛地黄甙、

大便常规操作规程

大便常规操作规程

大便常规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大便的处理过程安全、卫生,并防止疾病的传播和环境的污染。

二、范围适用于任何处理大便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

三、操作程序1. 准备工作a. 确保有卫生手套、纸巾、湿纸巾、湿巾等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b. 确保有合适的垃圾袋、废物容器。

c. 检查厕所、马桶是否清洁,并确保有足够的清水用于冲洗。

2. 大便过程a. 在如厕前,先洗净双手,戴上卫生手套。

b. 将底部衣物全部脱下,确保不会被污染。

c. 坐在马桶上,轻轻用力排放大便。

d. 使用纸巾、湿纸巾等进行擦拭,确保清洁。

e. 若使用湿巾,则将使用过的湿巾放入废物容器内。

f. 再次用纸巾清洁私密部位,确保无残留物。

g. 冲洗手部,取下卫生手套,将其放入废物容器。

3. 操作结束a. 冲洗马桶,确保马桶清洁卫生。

b. 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擦干双手。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确保废物进入指定的容器内。

2. 用过的卫生手套和其他废物要及时放入垃圾袋中,密封好,以防止异味和细菌扩散。

3. 在处理大便后要及时彻底清洁双手,以避免病菌的传播。

4. 若有任何特殊情况,如大便异常、异常气味等,应及时就医。

五、清洁与维护1. 马桶和废物容器要经常清洁,避免滋生细菌和异味。

2. 废物容器要定期更换,并做好密封,以防细菌扩散。

3. 工具和材料要储存在干燥、卫生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污染。

六、紧急情况处理1. 如有意外情况导致大便处理不当,应立即清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毒和防护。

2. 无论是否意外情况,都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备。

七、附则1. 本规程所述操作步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结合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2. 操作者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要求,保持清洁,确保操作过程无污染。

3. 对于涉及到医疗机构或公共场所的大便处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要求。

八、术语定义1. 大便:人体排泄物中的固体废物。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检查粪便样本中的各种指标,可以匡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从样本采集、检查指标、结果解读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粪便常规检查的相关内容。

一、样本采集1.1 采集器具选择:在进行粪便常规检查时,应选择干净、无菌的容器,最好是带有密封盖的容器,以避免样本的污染和挥发。

1.2 采集方法:在排便后,用清洁的勺子或者专用的采集棒将粪便样本取出,并将样本放入容器中。

为了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应避免将尿液、纸巾等杂质混入样本中。

1.3 保存方式:采集好的粪便样本应尽快送到医院或者检验中心,如果不能即将送检,可以将样本放入冰箱中保存,但不宜超过24小时。

二、检查指标2.1 外观和性状:粪便样本的外观和性状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如颜色、质地、气味等。

异常的外观和性状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2.2 酸碱度和pH值:粪便的酸碱度和pH值可以反映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情况,异常的酸碱度和pH值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2.3 隐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这对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果解读3.1 正常值范围:根据不同的检测指标,粪便常规检查有不同的正常值范围。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3.2 异常结果的意义:如果检查结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消化系统存在某种异常情况,如消化不良、炎症、感染等。

根据异常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3.3 结果解读的限制:粪便常规检查虽然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疾病可能不会在粪便中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因此,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是十分重要的。

四、注意事项4.1 饮食和药物的影响:在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食用影响检查结果的食物,如红肉、某些蔬菜等。

大便常规检查的内容、意义及注意事项

大便常规检查的内容、意义及注意事项

大便常规检查的内容、意义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内容:
1.外观:检查大便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特征。

2.化学检测:检查大便中是否有隐血、糖、蛋白质等物质。

3.显微镜检查:观察大便中是否有寄生虫卵、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二、意义:
1.了解肠道健康的状况:大便检查可以了解肠道内部状况,是否存在炎症、感染、肿瘤等病态表现。

2.早期发现肠癌:通过检测大便中是否有隐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肠癌或其他潜在的消化系统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3.诊断某些疾病:比如检测大便中的脂肪酶含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胰腺功能异常,检测大便中的钙、镁等含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吸收不良等问题。

三、注意事项:
1.避免大便与尿液混淆。

2.在取样时,尽量避免外来物质的污染,如水、粪便等。

3.如有需要,须提前咨询医生有无禁药禁食等注意事项。

大便常规检查总结

大便常规检查总结

大便常规检查总结概述大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肠道的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大便的外观、颜色、质地以及进行一系列生化学分析,可以获得有关肠道功能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总结大便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和临床意义。

检查项目大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外观观察外观观察是最基本的大便检查项目之一。

在分析大便的外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颜色:正常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应为棕色。

异常的颜色可能提示肠道问题,如黑色便可能与胃出血有关,黄色便可能与胆道问题有关。

2.形状:正常的大便应该成条状,不应该呈现出细长的形状或者碎块状。

异常的大便形状可能与肠道功能异常有关。

3.气味:正常的大便具有一定的气味,但不应过于恶臭。

异常的气味可能与消化不良或感染有关。

镜下检查镜下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大便的微观结构,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镜下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异常可能提示肠道出血或感染。

2.寄生虫卵:寄生虫卵的检出可以帮助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

3.细菌和真菌:检查大便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和种类,可以帮助评估肠道的菌群平衡情况。

pH 值测定大便 pH 值的测定可以提供肠道酸碱平衡的信息。

正常情况下,大便 pH 值应在 5.5 - 7.0 之间。

异常的 pH 值可能与消化功能紊乱或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隐血试验隐血试验是检测大便中是否有血液存在的方法。

隐血试验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肠道出血的征兆,对于早期诊断消化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检查项目除了上述常规项目外,大便常规检查还包括其他一些项目,如肌酐、钙、镁等生化指标的测定,以及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分析。

检查方法大便常规检查的方法相对简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样本: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新鲜的大便样本,避免污染。

2.样本处理:将样本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避免干扰和破坏。

3.外观观察:直接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等外观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便常规检查步骤
导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不良的疾病症状,有些疾病需要通过大便检查才能够及时的辨别疾病症状,常规检查及时的检查身体。

如果便溏就是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不良的疾病症状,有些疾病需要通过大便检查才能够及时的辨别疾病症状,常规检查及时的检查身体。

如果便溏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湿气比较中。

正常的情况下是成黄褐色的,长时间的便秘会让我们身体内部积累的毒素比较的多,所以需要及时的排除。

正常范围:量:成人天天排便1次,100~300g重。

颜色和性状:成人便呈黄褐色,柱状软便;婴儿便呈(金)黄色或黄绿色,糊状。

气味:虽有臭味,但无难以接受的恶臭。

寄生虫及卵:无。

检查介绍:本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排便量、颜色和性状、气味、寄生虫等常用项目。

检查方法简便,结果直观。

临床意义:粪便一般性状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之一,可初步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以及间接判定胃肠、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

粪便形态
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

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

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

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

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粪便细胞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

白细胞:偶见/HP。

临床意义:红细胞出现和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