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上北大-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贺舒婷的《你凭什么上北大》(精选3篇)

贺舒婷的《你凭什么上北大》(精选3篇)【贺舒婷的《你凭什么上北大》第1篇】今天终于读完了季老的《我的人生感悟》。
套用编者的一句话,那便是百味俱生,万念俱无。
为什么会百味俱生呢?原因很简单。
季老作为我国的一位活国宝,一生着作无数,要说汗牛充栋、学富五车那也是决不夸张的。
然后季老一生风风雨雨,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日子并不总是舒坦的。
这本是人生的真谛。
谁的日子会一辈子舒舒服服、平平安安呢?假如真是如此,那此人一生必定索然无味,无聊至极。
待他年华老去时,回首昨日必定顿觉怆然若失、漠漠然而不知其所得。
可话又说回来,谁喜欢一辈子都东奔西走、颠沛流离呢?在事业、生活的奋斗中历经风雨是再所难免的,然而谁不希望在奋斗之余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逝怀与舒畅呢?人总是希望有个安乐窝的。
就连万能的上帝(假如有的话)也创造了个礼拜天来供自己和世人休息所用。
可见一路坦途的人生必定无聊,但一路上全是坎坎坷坷,风已去兮便是雨的日子也未免凄凉可怜。
因此,风雨总是和阳光交替出现,大概是人生中比较理想的状态。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说的不正是这样一个道理吗?那么风雨总在阳光后的情况有没有呢?我认为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数,但这种人生况味大多被打上晚景凄凉的烙印,在这里我就暂且不讨论它了。
总之,风雨和阳光同行,阳光与风雨交替出现,谁也不能统治谁,谁也不能代替谁,人人没能出其外。
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说的大抵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总之人生百态、五味杂陈在季老的笔下都是如此朴实真切,平易近人,让人没有丝毫的阅读障碍。
季老学富五车、着作惊人。
以我等鄙陋之辈来看季老的学识那简直比泰山还高。
然而季老的文章从不舞文弄墨,也从不摆架子,还时不时来上一点讽刺的小幽默,让人读后不仅莞尔。
季老常说自己年过耄耋,活着活着却忘记了自己的年龄,真是糊涂得很。
但我却觉得季老一点也不糊涂,清醒得很。
老人家能活到他一样的状态还有什么好苛求的呢?何况他身体尚可、头脑清醒,米寿(98岁)已过,正望着茶寿呢(108岁)呢!要是现在的年轻人有这样的一位爷爷,即便不时常在身边,必定是人生一大财富,必定能充实头脑、少走些弯路。
《你凭什么上北大》读后感

《你凭什么上北大》读后感《你凭什么上北大》读后感(通用12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你凭什么上北大》读后感(通用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你凭什么上北大》读后感篇1奇迹,一个特殊的名词,却一直以来被人们寻觅。
人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奇迹。
其实,又何须去寻觅奇迹,只要肯努力,肯下苦功,自己就是奇迹的创造者。
有谁会相信高一时还是上课睡觉、吃零食、与学生说话把年轻女老师气得眼里含泪的她会考上北大,但这确是事实,是她在幡然醒悟后,用自己的刻苦与努力创造了自己人生的奇迹。
创造奇迹,要有目标与理想。
目标与理想是人生的启明星,一直引导我们前去;是人生的太阳,为我们的奋斗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贺舒婷立志上北大,并且坚信自己一定不会被北大以外的哪所大学录取。
为了目标,为了理想,她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复习功课,从早自习开始到晚自习结束,安安稳稳坐在座位上看书。
目标与理想的力量就是那样强大,它可以让一个原本不爱学习的人爱上学习;它可以让一个原本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五分钟的人在书桌前坐一整天。
创造奇迹,要刻苦与坚持。
没有千淘万漉的辛苦,哪来吹尽狂沙后的金子。
或许许多学生在不断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而所有的方法说白了就是没有方法,只有刻苦。
不少人讨厌一天到晚“死读书”这种学习方法,我也不例外,可是静下心来想想,“死读书”真是“死读书”吗?当你把一本历史书翻来覆去背六遍后,会是什么感受?你可以体会到书中人和事的乐趣与他们的思想感情,体会的“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正内涵。
确立目标容易,但要把它坚持下去却很难。
有了目标,没有坚持,就等于没有目标;有了坚持,没有勤奋与刻苦也是枉然。
坚持目标,需要勤奋与刻苦铺路;坚持目标,要有一种意志,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创造奇迹,要在有一点成绩后不沾沾自喜。
创造奇迹,要有自信。
五年级观后感作文:你凭什么上北大观后感

五年级观后感作文:你凭什么上北大观后感我今天观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做《你凭什么上北大》。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考上北大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影片中,主人公阿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的家境十分困难。
他的父母非常不容易,为了让他上学,他们倾尽所有的积蓄和借贷。
由于生活的艰难和学习的压力,阿民曾经一度想要放弃学习。
可是,他的坚强不屈和追求梦想的决心激励着他坚持下去。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最终考上了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北大。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往往是伴随着汗水和泪水的,而并非天生。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拥有比我更好的条件,起点比我高一截,但只要我们肯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就能够朝着梦想前进。
正如影片中的阿民,他并没有得到特殊的机会或优越的条件,但是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动力,让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部电影,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
阿民的父母虽然自己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一直将教育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们把家里唯一的一台电视卖掉,为阿民买了几本课外的书籍。
他们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资源,为阿民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条件。
如果没有教育的支持和重视,阿民是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
我从这部电影中也学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拼搏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成为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阿民的父母秉持着一种崇高的人生观,他们相信只要拥有知识,就能够改变命运。
这个信念激励着他们为了儿子的教育付出一切。
同样,阿民也在生活中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他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实现梦想。
正是这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坚定地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你凭什么上北大》这部电影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你凭什么上北大蝶变高中(精选3篇)

你凭什么上北大蝶变高中(精选3篇)【你凭什么上北大蝶变高中第1篇】《你凭什么上北大》的讲述者在如此之恶劣的文科班竟创造了奇迹,考上北大,化不能为可能。
正如她所说的“Nothing is impossible”像一道巨大的闪电,震撼了我的内心。
讲述者高一时迷茫了,堕落了,放弃了,直到高二才找回迷失的方向,经过一番努力,最终考上了北大。
那如果我从现在,从高一就开始努力,就一定能考上我理想的大学,无论多么渺茫,多么艰难,毕竟“Nothing is impossible”。
我相信艰苦奋斗,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的力量,最后会决定我未来所上大学的高度。
她也告诉我,尝试很重要,不尝试一番,怎知自己到底行不行?因为她尝试了努力,发奋,艰苦的学习,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所以她最终成功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北大!我们应从现在开始多多尝试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不然到了高三,想改都改不掉了!“意志的力量就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讲述者就是从这句话中明白了:要学会去抑制那些对学习没有帮助的,甚至会干扰到学习的欲望,意志力越强,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对于这点我还没有做到,还是经常被各种无关紧要的事吸引了注意力。
对此,我应更加努力,克服学习中的苦,在这苦涩中寻找乐趣,“Nothing is impossible”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肯吃苦,就一定能考上我理想的大学。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如果连一点苦都吃不得,还怎么考上好的大学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真是我辈楷模,我们应向他学习,现在我们的生活比他好多了,所以应更加努力!“有志者事竟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定下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努力去完成。
马云和他的团队在最初也是只能以盒饭为食,一群人只能窝在一个小房间里,但他们凭借着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了成功,这值得我们去学习。
最新精品作文:你凭什么上北大年夜_3000字作文-最新作文

你凭什么上北大_3000字读了贺舒婷的《你凭什么上北大》之后,我深有感慨。
北大,是多少人青涩的梦。
我从未想过我要上北大。
因为,我的成绩只有300多分。
我以我的300多分感到羞耻感到自卑感到无地自容。
正是因为我成绩的落后,我奋发了。
过新年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这么低的成绩,我不想再有这么低的成绩了,我要跟那些优秀的学生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我受够了!我受够了这么差的成绩,我甚至受够了周围所有人对我的那种我很差的那种眼光和态度!我要蜕变!我要变成优秀的女生!让所有的人为我鼓掌为我呐喊。
正是因为心里的那句“我受够了”促使了我努力学习。
一开始,寒假的时候我只是在网上看那些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我总结了我的学习不足,我开始渐渐的明白了为何我的学习是如此的差。
我开始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变成优秀的学生,我要上二本。
但这种欲望,这种野心也随着时间越来越强烈了,上学之后我不想上二本了,我想上一本,我想上重点大学!有一天,我在网上搜查学习网,偶然间看见了贺舒婷写的那篇《你凭什么上北大》,这篇文章极为打动我的内心。
作者写的每个字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我的眼睛盯着那些文字。
我感觉到了作者为梦想奋斗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有艰难的路程。
作者写她五本历史书背诵了好几遍,我佩服她,佩服那些高考状元,因为他们不怕困难,他们迎难而上。
而我呢?平时不努力不踏踏实实读书还怨天尤人。
我跟他们比起来,确实不如他们。
我佩服他们。
你凭什么上北大?因为你天资聪明?因为你家庭条件好?以前在我看来,一个人之所以他读书很厉害,事业很成功,是因为他具有聪慧的头脑。
可是自从我读了《你凭什么上北大》之后,我感觉我以前那种想法是错误的。
我最记得《你凭什么上北大》里有一句话: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是的。
我坚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以往的我是学习很差,只能考300多分。
那是因为我自卑,我无知,我懦弱。
贺舒婷说她的班主任说她懦弱不敢上进。
看了之后,我也感到了我也的确懦弱。
因为我承认了那个不可逾越的“高度”,我不甘心自己当弱者,可我心里却早已承认了我就是弱者。
《你凭什么上北大》

《你凭什么上北大》作者:贺舒婷,山东阳谷中学毕业生,考分641,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生。
未名湖边的桃花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花开的时候湖边折枝的人群里有自己的身影。
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而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迷茫和恍惚-----那年我高三。
高一那年,我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
上课的时候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里含泪,然后自鸣得意。
可是,再无所谓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的,正如再深的涧谷也会有它的底谷。
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张扬地笑了下来,最后终于重重地摔在了下面,头破血流。
也许,人只有在痛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反省自己走错了哪一步吧,总要摔些跟头,才能学会绕着道走。
而这条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却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才真正明白。
高二分科,我选了文科。
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怎样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三人。
那是个什么概念?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文科本科上线三人的学校,更具有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部是复读生。
我就是在大家或无奈或无谓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真是我一生中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
事后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在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
也许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
可是,良知和理智还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
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远远甩在后边,12名和120名有什么区别?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
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子,带副厚厚的黑边眼镜,趴伏在书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偻。
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
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
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持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与抵触情绪,总想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像你们这样刻苦学习早是市里第一了。
高考励志文《你凭什么上北大》

高考励志文《你凭什么上北大》你凭什么上北大未名四教307末名湖边的桃花儿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读了袁弘写的《永远的三十岁》,被深深地感动了。
仿佛是在梦里面,我读到了灵魂深处的自己。
那个在Y3门前犹豫的我,那个在灯下用功的我,那个千方百计在末名湖畔看到彩虹的我,正在远方默默的向我微笑。
也许,是时候了!谁都知道,北大梦是每个中国孩子的梦想。
从初中起,我就一直做着这个梦。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天分和聪明。
我曾不止一次想放弃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甚至流下了自怨自艾的泪水。
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因为我知道,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一定失败!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我也没有别人眼中的灵性、聪明和美丽。
但是,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爱看书。
冰心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是北大毕业的,我早晚也要进北大!我爱书中的一切,就像周公旦梦周一样爱周一的清晨。
从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身边走过,他的眼睛就像闪闪发光的冰糖葫芦一样闪闪发光;从家猫身边走过,它那慵懒的眼神就像平静的湖水一样静谧;从路边的小花旁边走过,那花儿的香味就像初春的清风吹过脸庞一般清新每次到书店,我都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欢快,热情。
我相信生命中有了书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快乐的!也许,现在我的成绩离北大的门槛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请相信:只要我努力过了、奋斗过了、尽力过了,我就会无怨无悔!我会坦然的面对高考的结果。
不管成功与否,我都不会放弃!因为我知道:只要放弃了,就意味着失败!也许有人会说:“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请相信:只有努力了才会有机会!人生本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得有失。
如果我们一生都在努力着追求一个结果而不去享受这个过程的话,那我们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你爱读书?”我会回答:“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人世间的得失!”假如我们有了能让我们脑波不断传送电力和信号的大脑的话,我们就可以像机器人一样机械的工作了。
高考励志篇故事花开不败你凭什么上北大奇迹为了信念牺牲一切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从一个自己到下一个自己“二中是省里最好的中学。
”初中时,我的数学老师如是说。
几年后的今天,我发现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
当我用了百分之二百的投入,终于走进了二中,我才发现,我迎来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
从“不纯”到单纯你是为了什么学习我的学习动机经历了一个从不纯渐渐到单纯的变化。
我那个不纯的动机: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具体点,就是能考到清华。
这个,可能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一个动机了吧学习、学习、学习,最让小学生头痛的双音节词语。
等到某一天,我发现我对它早已有了化不开的感情。
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吧从意识到我肩上还有责任起,我的懵懂时代就过去了。
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时间的奴隶到时间的猎人二中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有大型的校办活动。
另一方面,学习上的任务一点也不少。
那么,该如何安排我时间银行里的存项,是我必须考虑的问题。
还记得老师组织我们去参加各学科竞赛的讲座。
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听课的差不多有二百多人,普通教室放不下,大伙都集中到阶梯教室去。
那里没有暖气,大伙坐在凳子上一起发抖,还是充满毅力地听下去。
但是不出一个月,人数就减了一半还多。
大多数人是因为高考课程和竞赛课程难以协调的缘故,不得不放弃了。
到了最后,每科甚至只有不到二十个人坚持了下来。
听起来有点夸张吧。
高考与竞赛兼顾,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合理地安排上天赐予的86400秒。
怎么安排时间呢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记得有一天,我们跑去参观竞赛前辈们的教室。
前辈们把那成箱的书给我们“亮”了出来,对我造成的视觉冲击绝不亚于明晃晃的尖刀。
只恨时光太匆匆,这就是我的烦闷。
我选了一个最古老的办法:延长学习时间!也就是一个字儿——“挤”!这个方法是否科学还有待考究,但对一部分人确实是有效的。
我就像一个时间的猎人,到处搜寻它。
我不适合晚睡,但是可以早起嘛!太阳还在那一半世界做圆周运动,我这边的笔尖已经开始在纸面上做起“布朗运动”了。
一有空闲我就一把抓起文曲星,跑到四楼的连廊上背单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凭什么上北大作者:贺舒婷考分数641,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末名湖边的桃花儿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陌生花开的时候湖边折枝的人群里回有自己的身影。
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加迷茫和恍惚。
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几乎只是一块废铁。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
上课的时候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斓的黑洞,看上去奇光异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把你拉向无底深渊。
于是下滑,于是堕落,而更加难过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堕落却无力去改变。
习惯的力量的确大到了让我无可奈何,于是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与努力。
现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懒惰,那只是自己给自己自甘堕落所找的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人来指着我的鼻尖骂我,说“你是不是就想这样破罐子破摔,就想这样玩儿完你的一辈子。
”也许他们已经放弃了我,有时候我想。
然后是及其嘲讽般地不屑,不屑以及自以为是是洒脱——谁稀罕谁。
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是应该有一个人,就像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那样,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梁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楚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不明白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可是,再无所谓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的,正如再深的涧谷也会有它的低谷。
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张扬地笑了下来,最后终于重重地摔在了下面,头破血流。
也许,人只有在痛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反省自己走错了哪一步吧,总要摔些跟头,才能学会绕着道走。
而这条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却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才真正明白。
一年,365天,可以让居里夫人发现镭,一年可以让爱因斯坦证出E=mc的平方,一年可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跌跌撞撞地走向母亲的怀抱,一年可以让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开始有终了。
可是这一年,我只得到了那一句话。
所幸,并不亏,也并不晚。
高二分科,我选了文。
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怎样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三人。
本科上线三人是个什么概念?当我现在大学同学颇为自得地告诉我他们中学的班级北大清化一走几十个的时候,我轻轻的笑了笑。
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部是复读生。
我就是在大家或无奈或讽刺或无谓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真是我一生中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
事后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在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去。
可是我还是低估了过去的那一年给我带来的影响。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
也许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仅有良知和理智还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
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远远甩在后边,12名和120名有什么区别?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
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带副厚厚的黑边眼镜,趴伏在书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偻。
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
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
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持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与抵触情绪,总想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像你这样刻苦学习早是市里第一了。
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仍然对她不屑一顾。
然后,我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
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份量去感谢那个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现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
班会上,她说:“这次成绩非常能说明问题。
应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
”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属于是没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
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
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下意识里仍然对她的话不置可否,我当时面无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
她的眼睛只是平静的扫过我那里,然后继续:“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很有才气,看不起那些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笨鸟先飞,是先天不足。
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尝试,你只是不敢像她们一样地去努力去刻苦,因为你怕自己刻苦了也比不上他们,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结果反遭人耻笑,你宁可不去尝试,只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而你甚至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对自己根本就没有把握……”后面她又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诚认当时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那儿了,因为她说的那几句话。
“你只是懦弱……”。
当时的感觉是雷轰一样把整个人震住了,反反复复回荡在脑子里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
” 她是正确的。
那种突然觉醒的震撼是语言无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达的。
你只能通过结果来想象,也只需要通过结果来想象。
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我不去强求什么,我只想试试,试一试自己那样刻苦那样努力地去学上一个月会不会见效。
”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结果,也的确承诺不起。
我只是抱着一个念头,试一试。
然后迎来了一生中最戏剧性的一个月。
之所以说它戏剧性,是因为就像难以想象唐僧不再罗嗦孙悟空不再好斗八戒也不再贪吃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从早晨六点早自习上课到晚上十点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位置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可以是我自己。
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的,真的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的。
我去一点一点地做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要想在几天里改变365天来形成的习惯,太难;而要想在一个月里创造出令人膛目结舌的奇迹来,也太难。
习惯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话说的,“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野惯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来,谈何容易?常常坐着坐着就忍不住了,心开始浮躁,眼神也开始飘离,好几次差一点就要放弃。
只是,在那个最危险的边缘晃荡的时候我总是压一压,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
其实说白了也就那么一句话: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骨子里相当傲气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来会不如哪个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做不到,我就是不信这世上真的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I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然后,我迎来了那次期待以久的期中考试。
至今我仍记得考完之后的感觉。
抱着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恍惚想真的考完了吗?为什么心里空空的没有着落?那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试,因为它关系着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选择,风险太大,我怎么安得下心?其实,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
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结舌了一次。
是的,我考了第一,全班第一。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多么重要。
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出乎寻常地平静。
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激扬和呐喊的冲动到了顶点只会是平静。
当那个久违了的名字出现在了成绩单的第一行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Nothing is impossble.以后我再也没有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
其实所有的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方法的。
只有一个词:刻苦。
我坚守着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坚守着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我始终是第一名。
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
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离我还是太远,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
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里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一个文科生,而在他们的概念里,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运气好点儿的话也许可以伸伸手还能够上复旦甚至人大的门槛。
而我只要北大。
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我的志愿——如果可以称之为志愿的话。
我只想把所有的力量都积蓄起来。
高三第二学期,我们搬进了刚刚落成的教学楼。
搬迁的那天,楼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声音在走廊里不绝于耳。
我一个人不言不语地跳过窗子,踏上了二楼窗框外那个大大的平台。
对面是操场,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秃秃的树枝直直地刺向天空。
雪天的阳光凉凉地透过睫毛洒在眼睛里,眼睛静静地看着远远的天空,我说了一句话,只说了一句话。
对着远处的天空,我默默在心里说:“等着吧,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
”我知道,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我从来不知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居然可以把人的潜力激发到那种地步的。
我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时间的我表现得无比耐心沉稳,踏实得象头老黄牛。
事实上无数次我都面临崩溃的边缘了,高中五本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
当你把一本书也背上六遍的时候你就知道那时什么感觉了。
边背边掉眼泪,真的我是差一点就背不下去了就要把书扔掉了。
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
坚持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品质。
那段时间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远处的天空。
后来发现在对面的建筑墙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红字,是学校用来激励学生的吧,我不确定。
可就是那句话陪我走过了高三最后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我用我所有的经历和体会去实践而且证明了这句话: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呼啸而至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北方的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
死寂与喧嚣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让人怀疑冥冥之中可能有一双奇异而魔力无穷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现实锤炼得坚不可摧,不论是吟惯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
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细胞都奢侈得如同恺撒大帝的稠衣,徒留无数次的希望在无数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
每个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挣扎,试图挤过那道窄窄的独木桥,哪怕明知是徒劳。
——会是徒劳么?当这个锥心的问号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一次次猛烈扣击心门,每个人都难以承受那潮涌而至的恐慌和迷惘,于是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的破茧成蝶。
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带,干燥的手指,焦虑得起了水泡的嘴角。
那个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蓝果绿还是黛紫银灰。
小镜子被悄悄收起,因为不忍见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为怕有什么会在干旱已久的脸上纵横开来——上帝,我是个女孩子啊。
上帝无言。
无言微笑。
微笑告诉我,你,心甘情愿。
是的。
我心甘情愿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平坦也好崎岖也罢,我得走下去。
我要走下去。
我会走下去。
于是所有的呐喊被咽下去,于是所有的豪情被收起来。
我象一头二月黄牛,默默踏步,无声前行。
当拼搏被拼命所取代时,香格里拉已经幻化为心中恒远而朦胧的梦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让这梦想不再“美人如画隔云端”,哪怕青冥长天,纵然绿水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