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我院始建于1970年,隶属国家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名为三二〇医院,1975年基建完成,1980年正式开诊。

1984年,国家机构改革,第四机械工业部撤并改为电子工业部,医院更名为电子工业部四一四职工医院。

1986年,国家电子工业部撤消,医院下划给贵州省,由〇八三基地代管。

1995年,我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

2001年,我院被评为三级合格医院。

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169次省长办公会通过,将医院成建制划归省卫生厅直管,并更名为贵州省四一四医院。

2008年,经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将我院划归贵阳医学院直接管理,并更名为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2012年3月,我院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二、医院建设情况

我院现设有平桥院区和沙坝院区(简称两院区)。平桥院区位于都匀市剑江北路彩虹桥南侧,沙坝院区位于都匀市沙包堡镇。医院总占地面积130多亩,开放床位数850张,现有员工1000余人,被都匀市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

下一步,我院将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为发展契机,以2012年6月1日卫生部出台的《关于促进贵州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政策支撑,树立信心、汇集人气、凝聚力量,加快两院区特别是沙坝院区的建设步伐,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不断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带动医院的整体业务发展,达到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目标,彰显和发挥我院区域医疗服务核心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众。

三、功能与任务

我院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不平凡历程,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贵阳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省卫生厅直管单位,三级甲等医院,国际紧急救援定点医院,卫生部“爱婴”医院,承办黔南州传染病医院(分设呼吸道病区、血液消化病区),是黔南州十二县(市)的医保、农合医疗保险,贵州省新农合医疗定点医院。并担负着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任务,和黔南州十二县(市)提供初级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流行病学调查、转诊、技术帮扶、人员培训等工作。

四、组织机构与科室设置

1、组织机构

院办公室(含对外协作)、党委办公室、院工会、院团委、宣传科、组织人事科、信息科、财务科、设备科、总务科、保卫科、预防保健科、科教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医保合医办、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物价科(含经济办)、纠风办、纪检监察室。

2、业务科室

医院分别设置消化血液科、心内科(CCU)、神经内科、肾内科(血透室)、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综合科、介入科、普外胸外科、骨外科、颈椎科、烧伤整形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麻醉科、儿科(NICU、PICU)、综合ICU、精神科、传染病院、急诊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中医科、皮肤科、放射科、检验科等30多个学科,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其中,我院肾内科为州级重点学科。

五、业务技术和设备简况

我院拥有美国GE1.5T核磁共振、64排CT、大型C臂机、彩超、大型生化仪、百级净化手术室等先进医疗设备。

在新生儿重症救治,骨关节微创、关节置换、颈椎手术,

腹腔镜微创外科、妇科、神经肿瘤切除,脑血管微创手术,血液净化,心脑血管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手术等10多项技术上,形成特色和品牌优势,始终保持州内领先水平,为保障黔南地区群众就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六、科研与教学

我院历来高度重视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成立了分子生物实验室,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四个教研室。目前,医院正积极筹建中心实验室、药理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

2013年3月,在黔南州“3〃18”科技活动日大会上,我院荣获“黔南州推动科教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医院骨科主任闫飞博士荣获“黔南州政府特殊津贴”。

七、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我院将在贵阳医学院、贵州省卫生厅的坚强领导下,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带领全院医护教职工,以全面发展医疗、教学、科研,打造省先进的高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目标,走“科教兴院,技术超前”的附属医院发展道路,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后发赶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满怀豪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及答案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 2、疾病: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二、填空题 3、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方法有_活体组织学检查__、__脱落细胞学检查__、__尸体解剖___、_组织细胞培养__、_动物实验__ 4、病理过程是指__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_ 5、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_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___、__自主呼吸停止__、_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__、_脑电波消失____、__脑血液循环停止。 三、问答题 6、病理学在医学中有什么作用? 答: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它与前期的基础学科密切相关,也为后期的临床学科提供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依据,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3、增生:是指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加。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5、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 6、坏死:是指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7、坏疽:是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

8、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 9、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少量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二、填空题 10、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__萎缩__、__肥大_、_增生__、__化生____.损伤主要有_变性__和_坏死__ 11、化生是指_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_,常见的类型_鳞状上皮化生_、_肠上皮化生_和_结缔组织化生。 12、坏死的主要类型有_凝固性坏死、_液化性坏死、坏疽 __、 __纤维素样坏死__ 13、坏死的结局包括_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和钙化__ 三、单项选择题 A型题 ( D )14、化生不可能发生于 A 结缔组织 B 膀胱粘膜上皮 C 支气管粘膜上皮 D 神经组织 E 贲门部粘膜 上皮 ( B ) 15、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 C )16、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用可发生 A 栓塞 B 脂肪坏死 C 坏疽 D 梗死 E 凝固 B型题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溶解性坏死 D 干酪性坏死 E 脂肪坏死 ( D )17、肺结核可发生 ( B )18、脑梗死属于 四、多项选择题 ( BCE )19、实质细胞常见的有 A 纤维素样变性 B 玻璃样变性 C 水变性 D 粘液样变性 E 脂肪变性 五、问答题

输血实验教案

贵阳医学院实习(实验)教案 课程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 授课班级及专业 06级医学检验 教研室临床血液学 教师及职称黄吉娥讲师 教研室主任

贵阳医学院实习(实验)教案 教研室:临床血液学 04级医学检验 一、实验题目:ABO、Rh血型鉴定 二、实验学时数:3学时实验时间:08年6月17日 三、实验授课人:黄吉娥职称:助教 四、本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ABO、Rh血型鉴定的原理、方法;试管法的操作步骤; 熟悉:1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2 ABO、Rh血型鉴定意义 五、本实验重点、难点: 重点: ABO、Rh血型鉴定试管法的操作步骤 难点: ABO、Rh血型鉴定结果判断和分析 六、实验方式: 理论讲解,实验操作 七、实验仪器、设备等: 显微镜离心机试管滴管记号笔 八、实验内容及时间分配: 1.理论讲解(15min) 2.实验操作(130min) 试管法(正定)操作步骤: 标记 分别滴加抗A、抗B、抗D标准血清各2滴 5%待检RBC各1滴 1000r/min 1min 结果观察、判断 试管法(反定)操作步骤:

标记 5%A、B、O型RBC(1滴) 待测血清2滴 1500rpm,1min 观察结果,判断 3.结果判断: 1)凝集强弱程度判断: 16)正反定型结果判定标准

4.注意事项: ⑴摇动试管动作要轻。 ⑵器材干净清洁、防止溶血,试管、 滴管防止交叉污染。 ⑶标准血清的质量、性能要符合要求, 防止污染。 九、实验总结:(5min) 十、实验要求的参考书目及章节: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叶应妩、王毓三等主编;第六章第一、二节十一、实验后内容安排 每位同学完成书面实验报告

《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病理学是森林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森林保护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侵染性病害的发病过程和侵染循环;感病植物的病理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二章植物病原菌物 菌物的营养体;菌物的繁殖;各大类菌物的形态、简要的分类及所致的植物病害的症状,菌物类病害的诊断;菌物类病害发生的特点、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和性状;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和传播;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及病原鉴定方法;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防治。第四章植物病原病毒及植原体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的传播;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植物病毒的鉴定原理;植原体的一般性状;植原体病害的症状、传播、诊断和防治。 第五章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的一般性状;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线虫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六章寄生性植物 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寄生性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七章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营养失调、湿度不适、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八章侵染过程 病程的概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及其影响因素. 第九章病害循环 侵染循环的概念;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病原物的传播。 第十章植物病原生物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物的类型;病原物的致病机制;转主寄主和寄生专化型。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病性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抗病性的类型;植物抗病的机制;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及其机制。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植物病害的预测。 第十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诊断的含义;植物病害诊断程序和方法;Koch’s法则;不同类型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第十四章植物病害的防治

病理学--肿瘤 试题及答案

习题集→病理学→肿瘤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瘤细胞间变多见于下列哪种肿瘤 B A 腺瘤 B 腺癌 C 囊腺瘤 D 甲状腺瘤 E 混合瘤 第2题肿瘤组织分化的程度越高 E A.恶性程度越高 B.越早发生组织坏死 C.转移较早 D.预后越差 E.异型性越小 第3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生长方式为 B A 内生性生长 B 浸润性生长 C 破坏性生长 D 内翻性生长 E 外生性生长 第4题腺癌的分化标志是 C A.呈巢状排列 B.可见细胞间桥 C.有腺样结构 D.异型性小 E.可见角化珠 第5题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 E 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 C.高度恶性的肿瘤 D.有较大的异型性 E.与起源组织相似 第6题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 E A 核大 B 多核或异形核 C 核仁大 D 核染色浓染 E 病理性核分裂 第7题关于恶性肿瘤细胞核的变化下正确的是 A A.核浆比值小 B.核体积大 C.核浆比值大 D.核多型 E.核膜增厚 第8题一淋巴结作病理切片检查,淋巴结内见成团的异型细胞,并有病理性核分裂相和角化珠形成,应诊断为 E A.淋巴结结核 B.淋巴结慢性炎症C.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D.恶性淋巴瘤 E.淋巴结转移性鳞癌 第9题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决定于 C A.肿瘤的发生部位 B.肿瘤的肉眼形态改变C.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D.肿瘤的生长速度 E.肿瘤的大小 第10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 E A 核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日核分裂多见 B 核分裂多见 C 胞浆嗜碱性 D 血管丰富 E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第11题恶性肿瘤生长到多大需要血管供给才能生长 E A 0.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E 2mm以上 第12题CEA在下列哪种肿瘤中较多见 C A 食管癌 B 胃癌 C 肠癌 D 肝癌 E 肺癌 第13题决定肿瘤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B A 肿瘤的间质成分 B 肿瘤的实质成分 C 组织结构情况

低钾血症

贵阳医学院教案 专业级班 称病理生理学 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师郭兵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病理生理学(郭兵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起止章节页码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P14-29 讲授题目脱水 钾代谢紊乱 计划学时4学时(各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三种类型脱水的概念、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2、钾代谢紊乱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3、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熟悉内容 1、三种类型脱水的原因 2、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原因及对骨骼肌和其他功能的影响 3、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了解内容 1、脱水的防治原则 2、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3、水中毒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1、脱水的概念及三种类型脱水的特点 2、三种类型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3、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4、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1

教学进程:1、体液的概念及体液平衡的调节30′ (步骤)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介绍脱水) (1)高渗性脱水30′ (2)低渗性脱水20′ (3)等渗性脱水20′ 3、钾代谢紊乱 (1)高钾血症50′ (2)低钾血症50′ 教学方法大课讲授 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 参考资料1、《病理生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金惠铭主编) 2、《病理生理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肖献忠主编) 3、《pathophysiology》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王建枝主编) 作业思考题: 1、试述三类脱水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2、引起钾代谢紊乱的基本原因是什么?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机 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

贵阳医学院教案 3

贵阳医学院教案 4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植物病理学试卷 a 及答案】 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植物病理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20 分) 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五种类型。 5.()()( 素。 三、选择(每题 2 分,共16 分) 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 b. 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 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 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高温 c. 病原菌 d. 遗传因素 )()两大类。)())())())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真菌 c. 线虫 d. 原核生物 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 b. 粉状物 c. 脓状物 d. 颗粒状物

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 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 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 四、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16 分) 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 的重要诱因。( 6.病症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7.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的特有病症。() 8.霉状物、粉状物等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五、简答题(每题8 分,共16 分) 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 六、论述题(12 分) 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 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 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 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卷A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每题1分) 1.槟榔肝是由____引起的() A.肝脂变 B.肝水变性 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 2.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淤血的后果( ) A.实质细胞的增生 B.出血 C.含铁血黄素沉积 D.可并发血栓形成 3.下列哪个器官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 A.心 B.肾 C.肺 D.脑 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 ) A.再生 B.增生 C.化生 D.不完全再生 5.在慢性炎症中,下列哪种细胞最常见( )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6.炎症的渗出主要由于( ) A.血液动力学改变 B.血管壁通透性改变 C.小静脉血栓形成 D.循环血量增加 7.良性肿瘤的异型性表现( ) A.瘤细胞多形性 B.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C.瘤实质及间质排列紊乱 D.病理性核分裂 8.肿瘤的特殊性决定于( ) A.肿瘤的实质 B.肿瘤的间质 C.肿瘤的转移 D.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9.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是( ) A.小脑 B.内囊及基底节 C.蛛网膜下腔 D.大脑皮质 10.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左心室肥大、扩张 B.右心室肥大、扩张 C.左心房肥大、扩张 D.右心房肥大、扩张 11.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 ) A.多由致病力弱的肺炎球菌引起 B.好发于老人、儿童、久病卧床者 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纤维素性炎症 D.常作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出现 12.大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是( )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C.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 13.某男,60岁、胸痛、咳嗽、咯血痰两个月,胸片见右上肺周边一直径为5cm结节状阴影,边缘毛刺状。应首先考虑( ) A.肺结核球 B.周围型肺癌 C.团块状矽结节 D.肺脓肿 14.肺心病发病的主要环节是( ) A.慢性支气管炎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羽毛球第二讲

贵阳医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案 年级班级专业人数星期第次课任课教师日期 教 学任务1.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2.通过教与学并结合主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我锻炼,提高对羽毛球兴趣。 教 学内容1.学习羽毛拍的正反握拍,发球技术。 2.身体素质训练,培养同学们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教 学 重 点 掌握发球的技术。教 学难点1.引拍动作不到位。 2.发球时间把握不准。 课 的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练习分量 组织教法与要求 强 度 次 数 时 间 开 始部分4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 人数报告教师。 2.师生问好,教师考勤。 3.安排见习生并提出要求。 4.简要回顾上次课所学内 容。 5.宣布本次课的任务,安全 事项。 30 秒 30 秒 25 秒 1分 25 秒 1分 1.队行如图: 2.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见习生记录所学内容。 小 1.学生绕田径场慢跑3圈。 2.徒手操 第一节头部运动 1次 4个 8拍 10 分 30 秒 组织教法 1.(1)组织队形如图:中

准备 部分15 分 第二节上肢运动 第三节扩胸运动 第四节体侧运动 第五节体转运动 第六节踢腿运动 4个 8拍 4个 8拍 4个 8拍 4个 8拍 25 秒 30 秒 30 秒 30 秒 (2)要求:动作幅度大,充分 活动开肢体。 要求:动作舒展有力。 要求:手臂打直,有力。 要求:身体不能前倾或后仰。 要求:脚掌不能抬起来。

第七节腹背运动第八节下蹲运动第九节全身运动第十节跳跃运动4个 8拍 4个 8拍 4个 8拍 4个 8拍 4个 8拍 35 秒 30 秒 25 秒 35 秒 30 秒 要求:脚踢的越高越好。 要求:动作舒展有力。 要求:下蹲时候,身体正直。 要求:动作舒展有力。 要求:节奏正确,动作协调。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要点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年级:2008级 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组别:第三小组姓名:戴泽翰学号:200830200508 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 谢辉、何艺郡 目录 一、前言--------------------------------------------------------3 二、实习目 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3 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 -------------------8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植物病 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 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 ----------------------------------------------19 六、参考文献 -------------------------------------------------20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 一、前言 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 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 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 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为巩固和印证所 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 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 (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 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 (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 (四) 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 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一、实验目的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事务性记载,有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 开展室内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工作,没有合格的标本更无从 谈起。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植物病害研究和实验的基本建设工作,植病标本的采 取和制作是植保人员必须掌握的的基本技术之一。通过本次标本采集和制作实践实习,学习 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标本采集 1、外出实习地点 (1)华农大农场 (2)华农大增城宁西基地 (3)广州白云区蔬菜地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 姓名:专业:年级: 一、名词解释(20 分) 1、Atrophy 2、肉芽肿 3、癌肉瘤 4、噬神经细胞现象 5、风湿小体 6、肺气肿 7、内爆效应 8、新月体 9、假结核结节 10、肝硬化 二、单项选择题(40 分) 1 .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 A .生理性增生 B .内分泌性增生 C .代偿性增生 D .非典型性增生 E .肿瘤性增生 2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 .鳞状上皮 B .移行上皮 C .软骨 D .骨 E .肠上皮 3 .有关坏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坏疽是一种坏死 B .坏疽易见于肝脏 C .坏疽局部颜色变黑 D .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E .坏疽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脏器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萎缩? A .重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时的脑体积变小 B .空洞型肾结核时变薄的肾实质 C .老年人的心脏 D .小儿麻痹症的下肢肌肉 E .恶病质时的肢体 5 .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时,病变处不出现 A .粘多糖 B .免疫球蛋白 C .纤维蛋白 D .基底膜样物质 E .胶原崩解碎片 6 .关于结核病引起的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坏死灶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B .镜下呈颗粒状物质 C .可发生钙化 D .不发生液化 E .多由结核杆菌引起 7 .关于固缩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固缩坏死大多为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B .常为单个分散的细胞的死亡 C .可见核缩、核碎、核溶 D .固缩坏死不引起炎症反应 E .固缩坏死不破坏组织结构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生? A .由柱状上皮取代了食管的鳞状上皮 B .胃粘膜中出现了胰腺组织 C .膀胱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D .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E .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9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 .局部呈鲜红色 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10 .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A .脑 B .肝 C .肾 D .肺 E .脾 11 .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化学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贵阳医学院 化学教研室 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一九九九年元月

教研室主任职责 1、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室全面工作:代表教研室接受教学、科研、医疗等任务。 2、领导和组织执行教学计划,选编教材,拟定教学大纲和教案,编制教学日历,开展 教学法研究等教学工作。 3、领导和组织制定科学研究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经常检查各课题的进行情况,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4、领导和组织教研室各类教学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领导和培养研究生和进修生的 培养工作。 5、领导所属实验室、研究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6、组织对本室成员进行考核(包括政治思想、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工作 作风和工作态度等)提出奖惩及晋升的建议。 7、主持教研室会议,教研室工作的重大问题应提交教研室会议讨论。教研室主任应定 时向教研室全体人员总结报告工作,各教学年度1-2次。 8、教研室主任应发扬民主作风,主动与教研室副主任、科研研究室、秘书商量研究 工作,听取不同意见,团结全室同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把工作搞好。 化学教研室

教研室副主任职责 1、协助教研室主任完成主任职责的各项工作。 2、完成教研室主任指定或交给的各项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 3、在教研室主任因需、因事离开教研室期间,代理教研室主任的各项工作职责。 4、主动与教研室主任、科研研究室主任和秘书商量、研究工作、团结同志,共 同搞好工作。 化学教研室

教研室秘书职责 1、在教研室主任直接领导下,协助主任具体管理工作,对主任负责。 2、坚持向主任请示汇报制度,并及时向全体人员转达主任意见,做好主任与教师之间的联 系工作。 3、熟悉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进度表,拟定每周教学日程,有计划组织教学 (包括集体讨论教材、大课试讲、实验备课、检查性听课等)。 4、负责组织编写实习指导、复习提纲、考查考试题以及相关辅导刊物。 5、掌握教学动态,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办法,以供主任参考,作出妥善处理。 6、协助主任定期召开本室工作会议,注意听取不同意见与要求,并进行讨论。研究教学的 有关问题,集思广益,作出决议,进一步改正教学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7、在教研室主任直接领导下,协助主任具体管理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培养、师资培养提高 工作。协助主任起草研究生、进修生以及本室各类师资培养计划,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8、协助主任起草科研计划,填写科研仪器,设备添置报告,做好教研室与科研处之间的联 系工作。 9、有计划地安排本室文献报告会,学术讨论会等学术活动,活跃学术空气,交流学术思想。 10、有计划的安排本室外文学习,提高外文水平。 11、负责本室各类人员的考勤工作与工作量的统计。 12、协助主任抓好室内政治学习和谈论,督促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政治任务。 13、协助主任作好政治思想工作。及时发现好人好事或不良现象,并及时体提请主任或全室 会议上给予表扬、批评或帮助,促进室内的团结、以利于各项工作的进行。

植物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植物活体在生长或储藏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恶劣。 寄生物:寄生于其他生物的生物。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 病原物:任何诱发病害的因素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统称为病原物。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 共生现象: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寄生现象: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并从中吸取食物的现象。 致病性:异养生物能诱发病害的能力。 活体营养食物:在自然间,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的寄生物。在实验室里不能培养。 死体营养食物:除寄生于或的植物组织上外,还可以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的寄生物。 腐生物:只能从死的有机物上获得营养物质的异养生物。 半寄生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自制养分,但必须从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寄生性种子植物。 全寄生种子植物:没有根或叶,或者茎叶具有很少的叶绿素,不能活仅能极有限地用无机物制造养分,因而必须从寄主植物体内吸收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的寄生性种子植物。 相继病原学:先入的病原物先侵染寄主,后入的病原物随之进入寄主,最终可以形成复合病害的综合症。 相伴病原学:两种或更多的病原物同时侵染寄主,引起的病害比单独的病原物引起的症状更重。 生理小种:在病原物的种内,在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病理、致病力或其他特征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 致病性:是病原物诱发病害的能力的总称,一般是用来描述对不同种寄主的致病力。 毒性:是指病原物诱发病害的相对能力,用来衡量和表示致病力的差异。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免疫: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的称为免疫。 抗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轻的称为抗病。 感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重的称为感病。 高度抗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 耐病:发病情况类似高度感病品种,但受害的影响比感病品种的小。 垂直抗性: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有特异的相互作用,即某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能抵抗,但对另一些则不能抵抗,即抗性是小种专化的。在遗传上,抗性是由个别主效其因控制的。在生产上,这种抗性虽表现为高度抗病或免疫,但很容易因小种发生变化而表现为感病,因而抗病性是不稳定和不能持久的。 水平抗性: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没有特异的相互作用,一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即非小种化的。在遗传上,抗性是由多个微基因控制的,也由单个基因控制的。这种抗性表现为中度抗病,是稳定和持久的。 基因对基因假说:在进化过程中,在寄主群体中有一控制抗病性的基因,在病原物群体中就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0分) 1、Atrophy 2、肉芽肿 3、癌肉瘤 4、噬神经细胞现象 5、风湿小体 6、肺气肿 7、内爆效应 8、新月体 9、假结核结节 10、肝硬化 二、单项选择题(40分) 1 .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 A .生理性增生 B .内分泌性增生 C .代偿性增生 D .非典型性增生 E .肿瘤性增生 2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 .鳞状上皮 B .移行上皮 C .软骨 D .骨 E .肠上皮 3 .有关坏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坏疽是一种坏死 B .坏疽易见于肝脏 C .坏疽局部颜色变黑 D .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E .坏疽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脏器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萎缩 A .重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时的脑体积变小 B .空洞型肾结核时变薄的肾实质 C .老年人的心脏 D .小儿麻痹症的下肢肌肉 E .恶病质时的肢体 5 .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时,病变处不出现 A .粘多糖 B .免疫球蛋白 C .纤维蛋白 D .基底膜样物质 E .胶原崩解碎片 6 .关于结核病引起的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坏死灶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B .镜下呈颗粒状物质 C .可发生钙化 D .不发生液化 E .多由结核杆菌引起 7 .关于固缩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固缩坏死大多为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B .常为单个分散的细胞的死亡 C .可见核缩、核碎、核溶 D .固缩坏死不引起炎症反应 E .固缩坏死不破坏组织结构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生 A .由柱状上皮取代了食管的鳞状上皮 B .胃粘膜中出现了胰腺组织 C .膀胱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D .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E .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9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 .局部呈鲜红色 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10 .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环境管理)环境卫生学教案

贵阳医学院教学教案本 课程名称环境卫生学 授课班级及专业2002级预防本科班 教研室环境卫生学 教师及职称谢春讲师 教研室主任张华教授 贵阳医学院教务处制 2005年6月

贵阳医学院教案 2005年月日授课年级预防医学专业2002 级本科班 课程名称环境卫生学 教研室环境卫生学 教师谢春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环境卫生学》第5版 起止章节页码 第四章103~139页、131~135页,第五章141~178页。 讲授题目 水环境与健康 计划用学时 18 (本人授课1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水体污染的概念,各种水体污染的特点;水体污染的危害;水体污染紧急事故处理原则; 安全饮用水概念及基本卫生要求;饮水安全性评价;保证饮水安全的措施; 废水处理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废水处理的原则; 废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基本原理、方法。 熟悉内容 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环及水资源种类、卫生学特征;水体的自净和水体污染物的转归; 水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水环境功能区划; 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关系; 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农村给水卫生;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 生活污水处理、医院污水处理、污泥处理。 了解内容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和监测;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清洁生产的概念;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氯化副产物、有机前体物;影响氯化副产物形成的因素及减少其形成的措施。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 水质化学性状指标和微生物学性状指标: 三氮、三氧、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生物性污染的主要危害—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化学性污染的危害(重点介绍水俣病、痛痛病);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和监测(以江河水系为代表); 水体污染紧急事故处理; 安全饮用水概念及基本卫生要求;饮水安全性评价; 保证饮水安全的措施;应急事件的调查处理; 几个基本概念:水体、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废水一、二、三级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难点: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原理(本市尚无废水处理厂,缺少增强感性认识的条件)。 主要通过补充介绍工艺流程示意图,帮助理解。 教学进程 (步骤) 结合报告书写情况在大课上讲评,以提问方式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方式及板书) 参考资料1、《现代环境卫生学》第四版.蔡宏道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2001年6月7日发布,自2001年9月1日起实施) 3、王琳,王宝贞编著.《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肖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5、《环境保护》.刘天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2月 6、蒋家昆.你了解矿泉水吗.健康指南,2000年第5期,第46页 7、《医院污水污物处理》.马世豪,凌波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作业1、复习本章节内容 2、做教材140页、179页思考题 3、如何评价安全饮用水?保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4、预习第五单元“公共场所卫生,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 第2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PDF.pdf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和细胞上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 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的病害,可以传染 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 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的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病部上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个体或群体 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 死体营养型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物质来源的生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 专性寄生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特性 非专性寄生寄生物即能从活体又能从死的植物组织上获取营养物质的特性 柯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常表述为四步:1病植株上有一种微生物的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3将纯化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健康植株上出现相同症状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可以再分离得到相同的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真菌狭义的真菌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营养,靠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广义的真菌是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又称菌物。 吸器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菌丝变态结构 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子座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形成的或是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组成,可用于产生子囊等生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 菌索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可吸收营养和抵抗不良环境 厚垣孢子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 游动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具鞭毛,无细胞壁,可在水中游动 孢囊孢子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 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裂殖产生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 接合孢子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 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 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的结构上,单细胞、单核、单倍体 子实体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真菌的产孢结构 闭囊壳包被完全封闭,无固定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 子囊壳子囊果有孔口,球形或瓶形,内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第一部分 第一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C.动物实验D.电镜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A.肺B.阑尾C.膀胱D.四肢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B.尿液C.胸腔积液D.乳房穿刺物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 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E.与A、B、C有关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A.病因学B.发病机制C.疾病的治疗D.病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的模型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 A.机化B.钙化C.包裹D.脱落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B.疟色素C.脂褐素D.黑色素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萎缩B.发育不全C.肥大D.增生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 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C.一般不发生改变 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E.只发生轻度变化 14.“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15.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有溶解现象出现B.有炎性过程参与C.可产生空洞D.不会形成包裹 E.一定会形成溃疡 16.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教学教案本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及专业 教研室 教师及职称 教研室主任 贵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制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首页年月日授课年级专业授课时间课程名称: 总学时:本人授课学时:教研室: 讲课学时:考试课/考查课教师: 实验学时:教学地点:教研室主任: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 起止章节页码 讲授题目 计划用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熟悉内容 了解内容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参考资料:作业: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一章总论 一、心脏解剖和生理 【心脏的解剖】 心脏结构、心脏传导系统、冠状动脉。 【心脏的生理】 心肌动作电位、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二、心血管疾病诊断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 (一)非侵入性检查:血压测定、心电图检查、心 脏超声检查、X线胸片、心脏CT、心脏MRI、心 脏核医学。 (二)侵入性检查:右心导管检查、左心导管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腔内成像技术、心内膜和心肌活 检、心包穿刺。 三、心血管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治疗。

第二章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类型】 (一)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二)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 (三)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四)心力衰竭的分期和分级:心力衰竭分期;心力衰竭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 【病因】 (一)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二)诱发因素:常见的如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病理生理】 (一)代偿机制:Frank-Starling机制、神经体液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我院始建于1970年,隶属国家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名为三二〇医院,1975年基建完成,1980年正式开诊。 1984年,国家机构改革,第四机械工业部撤并改为电子工业部,医院更名为电子工业部四一四职工医院。 1986年,国家电子工业部撤消,医院下划给贵州省,由〇八三基地代管。 1995年,我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 2001年,我院被评为三级合格医院。 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169次省长办公会通过,将医院成建制划归省卫生厅直管,并更名为贵州省四一四医院。 2008年,经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将我院划归贵阳医学院直接管理,并更名为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2012年3月,我院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二、医院建设情况 我院现设有平桥院区和沙坝院区(简称两院区)。平桥院区位于都匀市剑江北路彩虹桥南侧,沙坝院区位于都匀市沙包堡镇。医院总占地面积130多亩,开放床位数850张,现有员工1000余人,被都匀市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 下一步,我院将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为发展契机,以2012年6月1日卫生部出台的《关于促进贵州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政策支撑,树立信心、汇集人气、凝聚力量,加快两院区特别是沙坝院区的建设步伐,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不断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带动医院的整体业务发展,达到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目标,彰显和发挥我院区域医疗服务核心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众。

三、功能与任务 我院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不平凡历程,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贵阳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省卫生厅直管单位,三级甲等医院,国际紧急救援定点医院,卫生部“爱婴”医院,承办黔南州传染病医院(分设呼吸道病区、血液消化病区),是黔南州十二县(市)的医保、农合医疗保险,贵州省新农合医疗定点医院。并担负着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任务,和黔南州十二县(市)提供初级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流行病学调查、转诊、技术帮扶、人员培训等工作。 四、组织机构与科室设置 1、组织机构 院办公室(含对外协作)、党委办公室、院工会、院团委、宣传科、组织人事科、信息科、财务科、设备科、总务科、保卫科、预防保健科、科教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医保合医办、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物价科(含经济办)、纠风办、纪检监察室。 2、业务科室 医院分别设置消化血液科、心内科(CCU)、神经内科、肾内科(血透室)、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综合科、介入科、普外胸外科、骨外科、颈椎科、烧伤整形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麻醉科、儿科(NICU、PICU)、综合ICU、精神科、传染病院、急诊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中医科、皮肤科、放射科、检验科等30多个学科,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其中,我院肾内科为州级重点学科。 五、业务技术和设备简况 我院拥有美国GE1.5T核磁共振、64排CT、大型C臂机、彩超、大型生化仪、百级净化手术室等先进医疗设备。 在新生儿重症救治,骨关节微创、关节置换、颈椎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