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

合集下载

《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5篇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1教学内容:《认识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用不同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3.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不通过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认识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2.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的特点,学习用不同方法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表示数的特点以及用不通过方法计算平均数。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 1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展示关于本小组成员身高调查表及计算平均身高的结果)【设计意图:重点复习学过的计算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计算能力,为这节课学习计算平均数的其他方法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尝试小研究(课上)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如下姓名:李强,张红云,马波,王小娟,李云平数量(枚): 11,19,16,18,16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还可以用下面的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课件)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2.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2条。

我得到的数学信息( )( )3.仔细观察,你发现今天所学统计图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我的发现:( )温馨提示:注意观察纵坐标上每格所代表的数据。

4.上面这两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5.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废旧电池?还有其他方法吗?三、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1——92页。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说教学重点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说教学难点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说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 1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

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

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尝试小研究:研究一: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001]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001]

条形统计图什么是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横向或竖向的矩形条来表示数据值大小的图形。

它通常用于展示分类变量的频数或百分比。

在条形统计图中,数据条的长度表示该分类的频数或百分比,而数据条之间的间隔则用于分隔不同的分类变量。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条形统计图有以下几个优点:1.易于理解: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直观的图形展示方式,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地理解数据所代表的含义。

2.适用范围广: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各种数据类型,包括离散型、连续型、定性型和定量型等。

3.比较便捷:通过比较不同分类变量的数据条长度,可以直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

4.灵活性高:通过调整数据条的长度、颜色、字体等参数,可以使条形统计图更有吸引力。

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之前,需要先确定数据来源和统计方式。

假设我们要统计一组人群中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并将其用条形统计图表现出来。

1.确定数据样本:根据研究需求,确定数据样本及其属性,例如该人群中的年龄段和人数。

2.统计数据:将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得出不同年龄段的人数。

可以使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来辅助计算。

3.绘制统计图:在Excel中选择所需数据,打开数据工具栏条形图图标,选择横向条形图或竖向条形图,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也可以使用其他图像软件绘制统计图。

4.修饰统计图:对统计图进行美化处理,调整图像大小、颜色、字体、标题等。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条形统计图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展示场景中。

常见的应用包括:1.常规报告:在报告、论文或幻灯片中,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2.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实验数据,有助于研究者更直观地理解实验结果。

3.市场研究:在市场调查中,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调查结果,以便于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

4.教学辅助:在教学过程中,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结论条形统计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又是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由于制作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要考虑的方面较杂,费时又多,而用E_cel软件制图是信息化时代的趋势,不必在制图上为难学生,故北师大版教材建议在方格图上考核学生,甚至建议可直接出现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即,一方面是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一方面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我们已经形成统计教学以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为发展统计观念的认识。

但是,我们是否还要辩证地看到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不是每一次统计活动都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而是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有所侧重地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某个片段,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

居于这样的思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分析统计数据的作用;欣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用制作统计图的片段中感受电脑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锁定教学重难点为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根据所学统计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及用E_cel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首先选择了教材创设的投球情境为课堂的主要资源。

浏览前面有关统计图的教材,本节第一次出现数据是小数的,参阅其他版本的教材及参考其他,大多是统计班上男女同学、不同地区人口,或温度的内容,且不在方格图中呈现。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版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版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版第一篇:《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版恭喜发财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各位老师(早上/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统计有关的《条形统计图》。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及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针对这一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2、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共有九个单元。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格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前一学段,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已有经验作一分析。

3、学情分析: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来描述数据了,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能根据需要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八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八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八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平均数这部分内容。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平均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平均数的含义、求法及应用,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条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

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以直条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用以展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表。

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特点及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直观地了解数据信息。

教材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也初步接触过一些统计图的形式。

因此,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困难:1. 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将其与总数相混淆;2. 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能会出现数据处理不准确、画图不规范等问题;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将是学生需要克服的挑战。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学会画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作用,提高数据处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学会画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制作和解读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整理和表达,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画法,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善于动脑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3.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022#FIGHTING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理解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2022#FIGHTING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每天你们的妈妈都要根据天气情况为你们增减衣物。

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你有什么办法?生:看天气预报师:是的,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师:那你经常看天气预报吗?谁能说说图中各种图形表示的天气?揭示课题:天气预报是利用了有关统计分析的知识准确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的,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询问生活中的天气情况,引导学生注意收集生活中的数据,同时为揭示课题做准备)二、自主探究,引出方法1、(课件)出示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记录表。

你能知道哪些信息?生:晴天9天,阴天6天,多云9天,阵雨5天,雷阵雨2天。

生:天气比较好,晴天多。

师:观察的可真仔细,有没有漏算的呢?⑴整理数据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生:数数师:好的,这是最直接的办法。

还有其他的吗?师:除了数数,还可以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同学们找出的这些方法来统计数据都是可行的。

但用写“正”字这一方法即方便,又不易出错。

⑵表示数据师:我们已经通过画“正”字、直接数数等方法统计出了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那么如何才能清楚地将他们表示出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生:画统计表、画“O”(象形图)……师小结: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天气状况表示出来,可以画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画“O”(象形图)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统计有关的《条形统计图》。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说教材、(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针对这一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2、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共有九个单元。

第七单元统计的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前一学段,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已有经验作一分析。

3、学情分析:
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表格等)来描述数据了,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能根据需要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数据的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

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运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
教法:
1、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结合日常生活中天气现象设置情境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2、观察发现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自主归纳来整理数据,认识并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方格纸上)。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将提前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四、说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直尺,三角板,彩笔等。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去,为探究新知奠定了基础。


1、创设情境
师生进行关于天气情况的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表示各种天气的图形符号。

(出示表示天气符号图片)
2、问题导入
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情景图。

提出问题: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几天?你能把他们清楚的表示出来吗?
(二)、归纳运用、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因为数据整理的方法、表示数据的方法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所以采用小组交流,以引起知识的再现,使学生运用自如。


1、整理数据
如何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1)、小组交流统计的方法。

(2)、小组合作进行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评价。

(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认识画“正”字法统计,比较简便。

)2、表示数据
如何才能清楚的把统计的数据表示出来呢?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

(利用投影展示)
3、分析数据
问:他们都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那种表示更清楚?(小组进行讨论)
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说明理由
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是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

二是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三是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与统计表中的数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4、小结:像这样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搜集的数据,并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5、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及特点:(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为以后不在统计方格纸上作图作准备。


进一步观察,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1)统计方格纸上画出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即横轴与纵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这里应注明统计的项目名称。

(3)在纵轴上,一个代表一个单位表示数量。

(4)条形统计图一般是有标题、制图日起、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的。

(5)、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

(三)、归纳梳理、系统整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系统完整的认识,从而发现在已有的知识上自己的心得,获得成就感,促进学习。

)(四)、知识升华:书95页
1、统计本班同学出生月份(正字法)
2、试着完成下面统计图。

展示评价。

(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五)、能力提升:
各小组统计自己组数学期中测试成绩,试着制条形统计图。

(为下一节课一个格表示多个单位做准备。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

要关注全体学生,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设计意图: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板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