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低聚糖及活性多糖的测定(精)
资料-多糖含量测定的各种方法优缺点

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一、原理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
再以比色法测定。
二、试剂1、浓硫酸:分析纯,95.5%2、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3、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
(每次测定均需现配)4、标准葡聚糖(Dextran,Pharmacia)或分析纯葡萄糖。
5、15%三氯乙酸(15%TCA):15克TCA加8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6、5%三氯乙酸(5%TCA):25克TCA加47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7、6mol/L 氢氧化钠:120克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500ml 水。
8、6mol/L 盐酸三、操作1、制作标准曲线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馏水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 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
2、样品含量测定1)取样品1克(湿样)加1ml 15%TCA溶液研磨,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于10毫升离心管中,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重复3次。
最后一次将残渣一起到入离心管。
注意:总的溶液不要超出10毫升。
(既不要超出离心管的容量)。
2)离心,转速3000转/分钟,共三次。
第一次15分钟,取上清液。
后两次各5分钟取上清液到25毫升锥形比色管中。
最后滤液保持18毫升左右。
3)水浴,在向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6mol/L 盐酸之后摇匀,在96℃水浴锅中水浴2小时。
4)定容取样。
水浴后,用流水冷却后加入2毫升6mol/L 氢氧化钠摇匀。
定容至25毫升的容量瓶中。
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第2节 活性多糖
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多糖又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或活性多糖 (active polysaccharide)。
活性多糖有三大类,即植物多糖、真菌多糖和海洋生物多 糖。
一、膳食纤维
✓ 粗纤维(crude fibre):指植物体经特定浓度的酸、碱、醇、 醚等溶剂作用后的剩余残渣。
人体消化道不能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但可进入大 肠并被大肠中的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所利用,具有调节 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人体健康的保健功能,故称其为双 歧杆菌增值因子或益生元(prebiotics)。
低聚异麦芽糖是众多功能性低聚糖中开发最早、产量最大、 应用最广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保健品、饮品、奶制 品、糖果和面食等。
常见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单位:g/100g)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稻米
0.4
百叶
0.1
芥菜
(粳)
糙米
0.2
胡萝卜
0.7
苋菜
(标二)
(黄)
小麦粉
0.4
胡萝卜
0.7
葱头
(红)
燕麦
3.1
白萝卜
1.0
百合
0.7
禽肉及
0
乳
0.8
绿豆芽
0.7
1.1
豆腐
0.1
1.0
莴苣笋
0.4
玉米面
1.5
藕粉
0.3
莴苣
0.4
冬笋
0.8
(黄)
芝麻
6.2
土豆
0.3
功能性食品 第3章 活性多糖

一般粉碎后在真菌子实体中加入多糖5~20倍 体积的水、稀酸或稀碱(0.2~lmol/L),在 50~80℃温度下进行浸提,有时为了加速浸
提速度,也可添加些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 深层发酵提取多糖工艺是:菌种活化→种子 罐发酵→发酵罐发酵。
(三)调节血脂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螯合胆固醇,从而抑制机 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降低血浆胆固醇5%~ 10%,且都是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 很少或不降。相反,不溶性纤维很少能改变 血浆胆固醇水平。
(四)消除外源有害物质
膳食纤维对汞、砷、镉和高浓度的铜、锌都 具有清除能力,可使它们的浓度由中毒水平 减低到安全水平
五、膳食纤维的应用
1.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膳食纤维在焙烤食 品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丹麦自1981年就开始 生产高膳食纤维面包、蛋糕、桃酥、饼干等 焙烤食品,用量一般为面粉含量的5%~10%, 如其用量超过10%,将使面团醒发速度减慢。 因膳食纤维吸水性特强,故配料时应适当增 加水量。
2.在果酱、果冻食品中的应用。此类食品主 要添加水溶性膳食果胶,所用果蔬原料主要 是苹果、山植、桃、杏、香蕉和胡萝F等。
3.在制粉业中的应用。利用特殊加工工艺, 含麸量达50%~60%的面粉,适口性稍差于 精白粉,但蛋白质含量、热量优于精白粉, 粗脂肪低于精白粉,面粉质地疏松,可消化 的蛋白量优于精白粉。国内市场仍处于开发 和起步阶段。
4.在制糖业中的开发应用。采用酶法生产工 艺生产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低聚糖,对 双歧杆菌增殖效果明显,生产成本低,低热 值,用途广,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食纤维,其销量势头良好。台湾多家食品公
司也陆续生产出膳食纤维饮料,膳食纤维并
在台湾饮料市场上异军突起。此外,也可将
活性多糖的讲解

发生。
20/43
4. 调节血脂 • SDF可螯合胆固醇,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且都
是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胆固醇,而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降得很少或不降。
21/43
5. 控制肥胖 ➢ 大多数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仅含有少量的脂肪。因此,
高甲酯果胶: 酯化度50%-75% 低甲酯果胶: 酯化度20%-50% 天然存在的果胶都是高甲酯果胶 生产果胶原料:柠檬、葡萄柚、柑橘类果皮。
原果胶:可溶性果胶与纤维素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可溶性果胶:半乳糖醛酸甲酯及少量半乳糖醛酸通过1→4糖 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高分子化合物 果胶酸:半乳糖醛酸经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2-24g。
24/43
(七)膳食纤维的主要品种及其特性
国内外已研究开发的膳食纤维共6大类30余种。 ➢ 谷物纤维 ➢ 豆类纤维 ➢ 水果、蔬菜纤维 ➢ 微生物纤维 ➢ 其它天然纤维 ➢ 合成、半合成纤维
25/43
(八) 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1.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面包、蛋糕、桃酥、饼干等焙烤 食品,一般为面粉含量的5%~10%。 2.在制粉业中的应用:含麸量达50%~60%的面粉,适口性 稍差于精白粉,但蛋白质含量、热量优于精白粉,粗脂肪 低于精白粉,面粉质地疏松。 3.在制糖业中的开发应用:酶法生产低聚糖 4.在饮料制品中的应用:酸性饮料稳定剂 5.在其他食品中的应用:快餐、膨化食品、糖果、酸奶、 肉类及其他一些功能性方便食品
半纤维素、木质素、胶质、改性纤维素、粘质、寡糖、果胶以及少量组
成成分如蜡质、角质、软木质。]
4/43
膳食纤维与粗纤维的区别
09功能食品复习大纲参考答案

功能各章重点提纲参考答案第一章1.功能食品的定义及其内涵。
(1)定义:以调节生理活动、促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食品。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不同于一般食品,与药品也严格区别。
(2)内涵:1.功能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的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第三功能。
这个第三功能来源于某些具有调节人体生理节律的功能成分。
2.这类食品是以具有某一功能的动物、植物或天然物作原料,在“医学上或营养学上具有特殊要求的待定功能的食品”。
而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药品。
2.为什么说功能食品是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功能食品能够称为21世纪的食品,总结来说有以下四点原因: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现代化程度更加完善,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无形中给人们造成更大的压力,迫使人们越来越追求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在饮食方面,具有调节生理节律和机体功能的保健食品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选择。
第二、高龄化社会的形成,各种老年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少年儿童成人病的增加更加引起人们的恐慌,人们期望通过饮食控制这些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空气和水质污染、生态恶化、食品中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将更加注意选择更安全、有益于健康的食品。
第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理论上探明了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成分,弄清了健康与膳食的关系,使人们懂得如何通过饮食来调节机体功能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从而比较自觉地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保健食品。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和保健方面的投入也将相应增大,“花钱买健康”将会逐渐变为21世纪的一种时尚。
3.功能食品、功能因子及功能食品载体的关系(三者关系没找到)(1)功能因子定义:具有确切保健功能的成分,一般不包括营养成分,也称功能成分、活性成分、功效成分。
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低聚木糖是一种选择性极高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是国内 外竞相研究开发的功能性低聚糖之一。
低聚半乳糖是存在于动物乳汁中的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在 乳制品、婴儿食品中应用较普遍。
低聚果糖的开发和应用非常普遍,它由蔗糖和1~3个果糖 基通过β-1,2-糖苷键与蔗糖中的果糖基结合而成的蔗果 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分别简称为GF2、GF3、GF4) 及其混合物。
.
第2节 活性多糖
.
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多糖又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或活性多糖 (active polysaccharide)。
活性多糖有三大类,即植物多糖、真菌多糖和海洋生物多 糖。
.
一、膳食纤维
✓ 粗纤维(crude fibre):指植物体经特定浓度的酸、碱、醇、 醚等溶剂作用后的剩余残渣。
.
常见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单位:g/100g)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稻米
0.4
百叶
0.1
芥菜
(粳)
糙米
0.2
胡萝卜
0.7
苋菜
(标二)
(黄)
小麦粉Βιβλιοθήκη 0.4胡萝卜0.7
葱头
(红)
燕麦
3.1
白萝卜
1.0
百合
0.7
禽肉及
0
乳
0.8
绿豆芽
0.7
1.1
豆腐
0.1
1.0
莴苣笋
0.4
玉米面
1.5
藕粉
0.3
.
低聚果糖的化学结构
C H2O H O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天然产物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对于生命科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生物活性评价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研究框架,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介绍了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阐述了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种类和生物活性。
接着,重点综述了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酶解法等。
在结构解析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糖的化学结构、高级结构及其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包括糖链的连接方式、糖苷键类型、分支结构等。
本文还综述了多糖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并探讨了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其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开发新型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希望通过对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研究进展的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结构特征天然产物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特征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这些结构层次共同决定了多糖的生物活性。
一级结构是指多糖中单糖的组成、糖苷键类型、连接方式以及异头碳构型等。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一级结构多种多样,单糖组成可能包括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等,糖苷键类型可能是α型或β型,连接方式有线性或分支状等。
这些一级结构特征对多糖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级结构是指多糖链内或链间通过氢键形成的规则构象。
多糖链上的羟基和羰基可以形成分子内的氢键,使多糖链呈现特定的弯曲或螺旋结构。
灵芝菌生物活性多糖与总糖的测定

灵芝菌生物活性多糖与总糖的测定622001,V ol,22,No9《食品科学》※分析检验灵芝茵生物活性多糖与总糖的测定苏亚玲程发良李纠阮湘元东莞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523106白燕暨南大学广卅1510632摘要以75%乙醇水溶赦分离可溶性单糖和低聚糖.在35mol/LHSO溶液中和100%下水解90rain,使活性多糖r8一D一聚葡萄糖J水解成葡萄糖,然后用兰一埃农氧化还原滴定挂滴定,终点颜色为浅棕色.较液相色谱法,,下仅精密度明显高,而曙删定值高出约四个百讣点,更吻合实际组成:该方法生产商采用为生产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认定的分析方法.关键词灵芝萌生物活性多糖化学分析AbstractSamplesofganederraalucidummycelimn(GLM)weretreatedwith75%alcoholsol utiontoseparatewater—solublesaccharidesfrompolysaccharideandthendissoIY edin35mol/LH2SO,solutionund er100.Cforabout90rain.andproduct.Theglucosebrokenfrombio~activepolysacchafideinGLM.wasdeterminedwithLandandEgnon'sMethodbased011oxidation—reductiontitrationEndpointinthetitrationcouldbefoundwhencolorofsolutionWaS sudde~ychangedfromviolettoUghtbrown. KeywordsGanoderrnalncidummyceliumBio—actlvepol~IrsaccharideChemicalanalysis从灵芝中提取的B—D一葡萄糖,杂多糖及糖蛋自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灵芝提取物能明显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因此,对灵芝菌丝体多糖的研究颇受关注,文献报道的发酵灵芝菌丝中生物活性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是采用化学分离,水解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重现性不高(相对偏差约6%~8%),多糖测定值与其他组分含量合并并与总量对照时,有约有4.1%~4.9%的物质质量消失",故该方法可能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而灵芝菌丝粉多糖含量约10%~11%,含量范围适合化学分析.根据多糖B~D一葡萄糖所组成的特性,本文建立的化学分析法,相对标准偏差优于1.3%,测定值高出液相色谱法测定值约为4~5个百分点,而与其他组分含量测定值合并时与(蛋白质,水分,灰分,单,低聚糖)样品总质量基本吻合;可在3—35h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1试验1.1仪器与试剂HP一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公司)i发酵灵芝菌丝粉样品为东莞某合资公司提供,呈棕黄色.经重量干燥法测定水分后进一步研细,过100目筛,置干燥器中保存备用,优级纯葡萄糖(上海试剂厂分装)先经50~60℃干燥30min,然后升温至98.C干燥60min, 冷至后配制葡萄糖标准溶液.其他试剂为分析纯,1.2测定原理与方法灵芝菌丝粉主要组成为蛋白质(43%~45%),活性多糖,单糖,水溶性低聚糖,纤维素,水分,无机盐,少量脂类等,其中活性多糖为B—D一葡萄糖】.用乙醇水溶液抽提出单糖,低聚糖后,残留物以稀硫酸水解,使活性多糖水解成单糖,过滤分离除去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残留物,滤液中的可溶性蛋白质以醋酸锌盐析法沉淀分离之,最后所得样品溶液用经典还原糖法测定水解产物葡萄糖并换算成多糖";样品不经乙醇溶液抽提分离,直接以相同方法水解,分离除去蛋白质和纤维素,还原糖法测定结果即为总糖值".1.3测定操作步骤1.3.1试剂溶液的配制:参照文献所述方法配制裴林氏溶液,标准葡萄糖溶液,醋酸锌溶液及亚铁氰化钾溶液.1.3.2样品姓理:准确称取灵芝菌丝粉约3.2~3.4kg于100ml烧杯中,以l50m175%乙醇水溶液分三次抽提除去可溶性单糖和低聚糖,过滤后用约100lI1l 乙醇水溶液分数次洗涤残留物.残留物转移至150ml 烧瓶中,并以90ml蒸馏水分数次仔细清洗滤纸上粘附的残留物于烧瓶中,加入适量9.3mol/LH:SO!溶液,水浴中进行水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人醋酸锌溶液和亚铁氰化钾溶液各5ml,加水至刻度,摇匀后静置10min,经定量滤纸过滤,弃初始滤液约lOml, 收集其余滤液供滴定用2结果与讨论※分析检验《食品科学》2001,V oL22..9632.1乙醇水溶液提取分离对多糖测定结果的影响表1所列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提取分离操作对多糖测定值影响明显.乙醇含量低于60%时,乙醇含量越低,测定值越低,可能是有部分活性多糖溶解,乙醇含量太于70%,多糖测定值达最大且基本稳定.因此,我们拟用75%乙醇水溶液提取分离单,低聚糖.表1乙醇水溶液组成对多搪涌定值的影响至蔓墨塑多糖%7.928.699369.919979.9910.710.21052.2酸水解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酸水解条件(如酸的种类)对测定结果影响明显且十分复杂酸的强度,浓度不足,或水解温度过低,水解时间不足,都可因水解不完全而产生负误差;但浓度过大,水解温度过高或水解时间过长,可能因纤维素部分水解而产生正误差,可能因酸催化使水解的单糖脱水产生糖醛并重新聚合成褐焦糖l,失去还原性,而产生负误差实验表明,在常用的HCI.SO,HNO3,H3POd,HC104,HAC中,以HC1或H2SO4水解所得测定值的重现性较好,其中以稀HSO水解所得结果的重现性最好,故选用稀SO.按表2及表3所示的三因素三水平的k(3)正交试验实施测定条件的选择.由表3可粗略看出,水解条件为BC,,AzBzC,A:B3C,A,&C等,多糖测定值在998%~10.7%之间,重现性较好.若将9组测定作为一个总体考虑,其总体平均值为10.4%,标准偏差为1.2%,用t一检验法计算各组平均值的t值分别为:4.I3(A1lJ-c);2.88(A-B2C2J,1.28(A1B3C3),2.04(A2C2C3),0.49fA2B3C1J,3.20(A3BIC]),0.74(A3B2Ct),0.51(BC),而t=2.31,to.B=1.86因此,置信度为95%时,方案A.c,,A:BC,,ABC,A3BC等无系统误差我们确定使用方案AB,C-,即酸水解条件为:3.5mol/L,H2SO4,100.C,90rain2.3其他测定条件的影响用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沉淀蛋自质的条件较宽表2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因素试验号ABc多糖含量%相对平均偏差%★平行三次测定平均值醋酸锌溶液和10.6%亚铁氰化钾溶液各5ml,稀释至25Oral即可.2.4样品测定结果样品测定结果列于表4化学分析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明显优于液相色谱法,测定值显着高于液相色谱法,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液相色谱法是依据糖的醛基或酮基的紫外吸收而测定的,而多糖被酸水解成单糖时,部分单糖结构发生了变化.紫外吸收性质(如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系数等)发生了变化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生产商提供的灵芝菌丝粉其他主要组分的参考含量为:粗蛋白43%~45%;粗纤维素7%一8%;水分22%一23%;无相盐3%一3.5%:脂类1.5%~1.8%.因此,加上化学分析法测得总糖值后,总含量为95%~98%,接近100%;而加上用色谱法测得的总糖值总含量仅为90%一94%,明显偏低.参考文献松,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小,实测时,向样品溶液加22%I梁宗岩,张翼伸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1993,25:59表4样品测定结果★皆为三扶平行测定平均值;★★以HP一1100液相色谱莹仪所得撙I定值642001,V ot.22,No.9《食品科学》※分析检验SaitoKMi~akiT,(;hem.PhannBull,1989,37:3134关洪昌,丛铮药学通报,1982,l749林志椎.药学通报,1979,14:183.张利娜,丁琼,张平义高等学校化学,1997,18:990.6陈敬华,张利娜,余登寿,朱荣萍.高等学校化学,2000,21:9617大连轻工学院编食品分析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1578郑集普通生物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82,27.校正曲线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的含量王文博吕潇陈子雷张卉陈琦李瑞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250100摘要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测定食品中山梨酸,应用校正曲线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山梨酸回收率由80%提高到95%~110%.本方法简单,定量准确,能够满足食品中山梨酸舍量测定的要求.关键诃山梨酸气相色谱校正曲线法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agaschromatographymethodtodeterminesorhieacidinfood, AcalibrationcurveinusedforquantJtation.IthasthecharacteristicsofeasyopemtMn,a~ucac.yandhirecovery(95—110%),whjchmeetstheI1eedoffoodtest. KeywordsSorbieacidGaschromatographyCalibrationcurve山梨酸是食品中常用的有机酸类防腐剂,可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山梨酸对光,热稳定,山梨酸水溶液加热时可随同水蒸汽一起挥发[110我国食品中最大允许使用量0.6%一1.O%g/kg】.其检测方法有比色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I.国家标准采用乙醚提取,4%氯化钠溶液净化,无水硫酸钠脱水,气相色谱定量.在分析中,我们发现国标法回收率低(O%),尤其在低含量『青况下回收率仅为362%,本文采用酸化提取后直接浓缩进样的方法,减少组分在处理过程中的损失,采用内标法和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使山梨酸的回收率达95%一l10%1实验部分11仪器:HP6890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高速离心机1.2试剂:乙醚(AR);盐酸6mol/L;无水硫酸钠(ARJ;4%氯化钠水溶液1.3标准品:山梨酸纯品(日本进口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分装);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山梨酸,乙酸正戊酯(色谱纯)标样,精确到0.O01g,用石油醚——乙醚(3:1)混合溶剂溶解,稀释,定容,乙酸正戊酯作内标.14色谱条件:OV一10115mx0.53ram石英毛细管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提供);2.3ml/min;线速度:25era/s;柱温:180℃1.5样品苹果泥,苹果洗净去皮,去核,煮烂捣碎;菠萝汁,从超市购得,不含山梨酸.1.6样品处理1.6.1国标法:见GB5009.29—19961.6.2改进后方法:称取样品lOs加人不同浓度的山梨酸标样,同时加人己酸正戊酯作内标.用2ml6nol/L 盐酸酸化,lore1乙醚提取,舒,台并提取液,浓缩定容至2ml进样,气相色谱测定,分别用外标法和内标法定量. 2结果与讨论2.1国标法测定苹果泥中山梨酸的添加回收率结果见表1.山梨酸在三个舔加量下回收率都低于60%,添加量越小回收率越低.山梨酸色谱图见图1-乙醢正戊酯2山梨酸3苯甲酸图1山梨酸色谱图2.2通过简化前处理操作步骤,得到不同添加量下山梨酸的回收率(见表2).在不同添加浓度下,浓度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1000mL.
[步骤]
(l)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 1g于2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沸水80mL,在沸水浴中浸 提30min,然后过滤、洗涤,滤液倒人100mL容量瓶中, 冷至室温,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功能特征:营养、感官享受、调节人体生理机能。 ◆相关标准:
1996年3月由卫生部公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也发布了保健(功能)食品 通用标准(GB16740-1997)。
◆ 类型:
(1)按生理活性成分,或功能因子分9个大类:活性多 糖、功能性甜味剂、功能性油脂、自由基清除剂、维生 素、活性微量元素、活性肽与活性蛋白、乳酸菌及黄酮 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皂甙、二十八碳醇等,而且 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功能因子还在不断的发现之中。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糖及糖醇的含量
◆加工食品中的糖类主要有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麦 芽糖;糖醇主要有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 等是保健食品中的重要功能成分。
◆气相色谱法,条件适合时,可同时进行多种糖及糖 醇的分析。
第三节 茶多酚、类黄酮物质的测定
一 、茶多酚的含量 ◆功能: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占茶嫩梢干重的20%~35%, 由约30种以上的酚类物质所组成,通称茶多酚。按其化 学结构分为四类: (1)儿茶素类,属黄烷醇类; (2)黄酮及黄酮醇类; (3)花白素及花青素,即羟基-[4]-黄烷醇及其钾盐; (4)醋酸及缩酚酸类。其中以黄烷醇类化合物最重要 (占多酚的80%左右)。纯儿茶素一般为白色无定形粉 末,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棕色物,能溶于水、乙醇、
[测定原理]
酒石酸铁能与茶多酚生成紫褐色络合物,络合物溶 液颜色的深浅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比色 方法测定。该法可避免高锰酸钾滴定法所产生的人为视 觉误差。
[仪器] 分光光度计
[试剂]
(1)酒石酸铁溶液:称取 FeSO4·7H2O 1.000g,含 4 个结晶水的酒石酸钾钠5.000g,加蒸馏水溶解后,用蒸 馏水稀释至1000mL
(2)依据它们调节的功能分为24个类型:调节血脂,调 节免疫,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辅助抑 制肿瘤,调节血糖,减肥,改善睡眠,改善记忆,抗突 变,促进生长发育,护肝,抗辐射,改善胃肠功能,改 善营养贫血,美容,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改善骨质疏 松,改善微循环,护发,调节血压。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式中:ω—茶多酚的含量,%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T—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V—测定用样品溶液的量,mL m—样品质量,g 3.913—用1cm比色杯,当吸光度为1.0时,试液
中茶多酚的浓度为3.913mg/mL
[说明及注意事项]
1、磷酸盐缓冲液在常温下容易生长霉菌,放冰箱中 保存或临用时现配。
上加热至沸,在微沸状态下加热10min,以将二氧化碳 排除,放冷,用水补足原来的质量,摇匀,备用。
二、 食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AlCl3比色法) 功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血管、辅助抑 制肿瘤作用 原理:黄酮类化合物+AlCl3→黄色络合物
(420nm处测定) 计算:当A为1时,相当于含黄酮甙320g。
■ 茶多酚的性质: 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微溶
于油脂。对热、酸较稳定,2%的溶液加热至120 ℃并 保持30min,无明显变化。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变质。
■ 测定方法: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和酒石酸铁比色法, 由于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操作比较复杂,且靠肉眼观察 颜色判断终点,如果样品溶液颜色较深时,可能影响测 定结果。本节主要讲解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含 量。
(2)测定:吸取样品溶液 1mL于 25mL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4mL,加酒石酸铁溶液5mL,摇匀,再加入 PH7.5磷酸缓冲液稀释至刻度。以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 加入同样的试剂作空白。选择540nm波长和1cm的比色杯 测定吸光度。
[计算]
A3.913 T 100%
1000 V m
2、样品溶液制备中的注意事项:
(1)较透明的样液,如果味茶饮料,将样液充分摇 匀后,直接取样测定。
(2)较浑浊的样液,如果汁茶饮料、奶茶饮料等,称 取充分混匀的样液2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95%的乙醇 15mL充分混匀,放置15min,用水定容至刻度,过滤。
(3)含有碳酸气的样液,如农夫汽茶,量取充分混匀 的样液100mL于250mL的烧杯中,称取其总量,于电炉
霍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作用;具有较强的 抗放射性作用,以及在抗衰老,抑制瘤细胞,预防心 脑血管疾病等方面都显示出很好的效应,是一种有开 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1988年 7月我国已批准茶多 酚作为食品添加剂。国内已建立了茶多酚工业化生产 线,并开发研制出了茶多酚的第二代产品即儿茶素 (TC)。
◆检测的意义: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正确引导功能食 品的研制与开发 。
第二节 活性低聚糖及活性多糖的测定
一、低聚果糖的测定:HPLC法 二、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子多糖含量
原理: 样品先用80%乙醇提取以除去单糖、低聚糖、苷类
及生物碱等干扰成分,然后用蒸馏水提取其中所含的 多糖类成分。多糖在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单糖,并迅 速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此衍生物与苯酚缩合形成有 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枸 杞多糖的含量。本法简便,显色稳定,灵敏度高,重 现性好。
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儿茶素分子中 含有较活泼的羟基氢,具有很强的供氢能力,是一种 理想的纯天然抗氧化剂,能与脂肪酸自由基结合,使 自由基转化为惰性化合物,中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 即中止油脂的自动氧化。
实验表明,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活性,为 等量维生素C的493倍,对亚硝酸盐的消除率及对N-亚 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分别为96.9%和98.6%。且能有效 消除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具有降血脂的显著功效。 还有研究表明,茶多酚还具有抑制痢疾、伤寒、
x E 320 V总 (mg /100g) 1000 V m
第四节 牛黄酸的测定 功能:人体必需氨基酸,特别是与胎儿和婴幼儿的中 枢神经系统及视网膜等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测定方法:HPLC法或氨基酸分析仪法 HPLC法测定牛黄酸的原理:
提取试样中的牛磺酸→邻苯二甲醛(OPA)衍生→C18 柱分离→外标法定量
第五节 活性脂的测定
定义:具有生物活性的脂和类脂。
类别:
(1)多不饱和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2)磷脂:甘油醇磷脂、神经醇磷脂 (3)油脂替代品:蔗糖聚脂、羧酸酯、丙氧基甘油脂 三烷氧基丙三羧酸酯、二元酸酯、霍霍巴油、聚硅氧烷
(4)油脂模拟品:
一、分光光度法测定磷脂含量 原理:
(1)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第一代保健食品,大 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
(2)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颁布以后,我国 保健食品的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第二代的 保健食品经过了动物实验,部分经过了人体实验,具 有较强的科学性。
(3)第三代保健食品目前在市场上仅占极少数,它 们不仅要经过动物及人体试验,验证产品的生理调节 功能,而且还必须查明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作用 机理及在食品中的稳定形态。
磷脂HCLO 消化 Nhomakorabea4
磷
钼酸铵
630
nm比色定量
测定步骤:脂质的提取、消化、测定、计算
二、GC法测定花生四烯酸含量
原理、步骤:有机溶剂提取AA→KOH-甲醇甲酯化→ GC 分离测定。
食品中功能性成分的检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活性低聚糖及活性多糖的测定 茶多酚、类黄酮物质的测定 牛黄酸的测定 活性脂的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 概念:所谓功能食品,在我国称之为“保健食品”, 它指“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 恢复健康等有关的功能因子,经设计加工,对生物体 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这类食品均声称它们具有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但不以治疗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