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四颗糖果的故事

四颗糖果的故事“四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
近读他“四颗糖果”的故事,感慨颇深。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四颗糖果”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于它蕴含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今天,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它对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宽容孩子。
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对此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套”。
然而现实中,有的教育工作者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对孩子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
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于显示师长的“威严”,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殊不知,这样做极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当然,宽容不是没有原则,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从实际出发,依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孩子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反思自己,认知事理,从而自觉主动地改正错误。
坚持持正面教育。
孩子需要表扬,做了错事的孩子也不例外。
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读后感

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读后感篇1:嘿,大家好!我是小Kimi,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叫做《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这个故事就像一块甜甜的巧克力,让人吃了还想再吃!小Kimi: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读了一个超级棒的故事,叫做《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你们听说过吗?小明:哇,听起来好神秘啊!小Kimi,快给我们讲讲吧!小Kimi:好的好的,让我慢慢道来。
故事讲的是陶行知先生,他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超级聪明,超级有爱心。
有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打架,你们猜他怎么做的?小红:他是不是很生气,然后惩罚那个学生了?小Kimi:哈哈,小红,你猜错了!陶行知先生没有生气,反而给了那个学生四块糖果!小华:四块糖果?为什么呀?打架不是应该被批评的吗?小Kimi:对啊,我也觉得很奇怪。
但是,陶行知先生说,第一块糖果是因为他按时来见老师,这是守时的好习惯。
第二块糖果是因为他知道老师来了,就停手了,这是尊重。
小明:哇,这真是太酷了!那另外两块呢?小Kimi:第三块糖果是因为那个学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诚实。
最后一块糖果,是因为陶行知先生相信那个学生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这是信任。
小红:哇,这就像魔法一样!四块糖果就让学生变好了!小Kimi:对啊,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就像太阳一样,温暖又明亮,能照亮人心里的黑暗角落。
小华:我明白了,宽容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人心里的锁。
小Kimi:没错,小华!宽容就像春天的雨,悄悄地滋润着大地,让心灵的花朵绽放。
小明:那我们以后也要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对别人宽容一些,对吧?小Kimi:没错,小明!宽容就像我们的超级英雄,能打败那些坏脾气和误解的怪兽!小红:哈哈,小Kimi,你说得真好!我也要成为宽容的超级英雄!小Kimi:好的,小红,我们一起加油!记住,宽容不仅能让别人感到温暖,也能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快乐哦!好啦,小伙伴们,故事就讲到这里啦。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ppt课件

2011年10月26日
1
• 陶行知先生在 育才学校当校 长时,发生过 这样一件事。
2
陶行知纪念馆
• 一天,他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
上的男生,陶行知当即喝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
到校长室去。
3
• 放学后,王友早早站在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
陶行知走过来,一见面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
9
• 宽容不仅是一种海量,更是修养促成的智慧,只 有心胸开阔的人才能运用宽容。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1
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
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
4
•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 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 说:“这第二块糖果 也是奖给你的,因为 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 你立即就住手了,这 说明你很尊重我,我 应该奖你。”
• 王友更惊愕了,他眼 睛瞪得大大的,不知 道校长想干什么。
5
•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放到王 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用泥 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 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 证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 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 喊道:“陶……陶校长,你打我 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 自己的同学啊……”
6
•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 他随即掏出只可惜我 只有这一块糖果了。 我的糖果完了,我看 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吧!”
7
• 孩子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付出 过爱心,那么你曾经的冷言冷语、暴跳 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
8
•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 长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 成学习任务,也可能没有辉煌的未来,但谁说一个平凡的 人就比别人低一等呢?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四块糖果”的教育理念。
这四块糖果分别是,爱心、耐心、信心和希望。
这四块糖果不仅是对孩子教育的要求,也是对每个人做人的要求。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
故事的第一块糖果是爱心。
陶行知说,教育的第一要务是爱心。
爱心是人类的本性,也是教育的灵魂。
爱心就像一块甜甜的糖果,能够温暖人心,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关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要用爱心去对待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
就像陶行知所说的,“只有真正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
故事的第二块糖果是耐心。
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
耐心就像一块酸酸甜甜的糖果,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犯错误、犯错,需要父母和老师有耐心地引导和教育。
只有耐心,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和温暖。
故事的第三块糖果是信心。
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有信心。
信心就像一块清新的糖果,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克服困难,可以取得成功。
只有信心,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故事的最后一块糖果是希望。
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要给他们带来希望。
希望就像一块甜蜜的糖果,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的光芒。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他们足够的希望,让他们相信未来会更美好,相信努力会有所回报。
只有希望,才能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爱心、耐心、信心和希望的传递。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要用爱心去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去引导孩子,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和希望。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四块糖果,给予他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暖。
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的感悟

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的感悟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四块糖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这个故事讲述了陶行知在一次考试中发现一位学生偷看并分享试卷答案给其他同学的情景。
陶行知并没有去处罚或指责这位学生,而是给了他四块糖,并对他说:“我给你的四块糖,你要分给班上每个同学一块。
但是,你觉得你做对了,可以多留一块给自己。
”这个故事传达了陶行知对于教育和品德的独特理解。
这个故事让我深思。
首先,陶行知在面对这个学生的错误时选择了宽容和理解。
而不是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他通过给予他糖果的方式表达了宽容之情,并给予他一个机会去反思和弥补自己的错误。
这种宽容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更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
其次,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共享精神和团队意识。
他要求这位学生把糖果分给班上的每个同学,强调了团队合作和共同利益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引导使得学生在相处中更加关注集体、关爱他人,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通过这种方式,陶行知在教育学生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最后,陶行知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尊重学生的观点和表达能力的态度。
他给学生自主选择是否留下糖果的权利,鼓励他们体现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
陶行知相信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尊重并被视为一个有思想和能力的个体。
这种尊重的态度,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促进了他们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给予了我深刻的感悟。
他的宽容、培养共享精神和尊重学生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我们应该深思并融入这些思想,以培养更加有责任感、有品德、有创造力的新一代。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故事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故事导读: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喂鸡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
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
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
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
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
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
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
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
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
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一首歪诗的风波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
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
一定有一两篇有水平的创作发表了,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读一下吧!"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
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的启发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的启发文章一:给孩子的启发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陶行知爷爷的故事。
陶行知爷爷是个很厉害很有智慧的人。
有一次,他碰到一个犯了错的同学,可他没有马上批评,而是给了这个同学四块糖。
第一块糖,是因为这个同学按时到了陶行知爷爷面前,这叫守时,是个好习惯。
第二块糖呢,是因为爷爷了解到这个同学是为了制止欺负人的行为才犯的错,这是有正义感。
第三块糖,是因为这个同学能听进去爷爷的话,及时认识到错误,这是知错能改。
一块糖,是因为同学能保证不再犯错,这是有决心。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学到好多东西呢。
比如,我们要守时,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要勇敢地帮助别人,做有正义感的孩子;要是不小心做错了事,要勇敢承认,然后改正,还要保证不再犯。
就像我们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然后下次注意,这样大家还是好朋友,对不对?文章二:给家长的启发各位家长朋友们,咱们一起来聊聊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这故事看似简单,其实藏着大道理。
咱们想想,陶行知先生面对犯错的孩子,没有打骂,而是用四块糖来引导。
这告诉咱们,教育孩子不能急,要有耐心,得先去了解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
也许孩子犯错是出于好心,就像故事里那个为制止欺负人的行为而犯错的孩子。
咱们得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就像陶行知先生看到孩子守时、有正义感、知错能改、有决心这些优点一样。
比如说,孩子考试没考好,咱别上来就骂。
先问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最近学习上有啥困难。
要是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咱就得夸夸他的努力,鼓励他下次继续加油。
再比如,孩子帮忙做家务不小心打碎了碗,咱不能只看到碗碎了,得看到孩子想帮忙的那份心,给他点个赞。
咱们做家长的,得用爱和理解,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文章三:给老师的启发老师们,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
这个故事对咱们的教育工作可有不少启发。
它提醒咱们,别一看到学生犯错就火冒三丈。
咱得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怎么说。
“四块糖果”的启示

( 者 单位 : 作 解放 军 西 安 政 治 学 院 ) 思想工作要“ 以表 扬为主 , 以情感人 , 以理服 责 任 编 辑 : 涵 王
政 工学刊 ・00・—— 21 4
达 到 思 想 一 致 、 灵 相 通 、 结 友 爱 、 学 生 在 一 番 感 动 之 后 主 动 承 认 了错 误 。 提 高思想工作 的效果。 心 团
事业进步的 目的 。
《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明确要求, 做好经常性
人” 以表扬为主, 。 有利于激发官兵奋发向上
— —
( 作者单位 : 海军大连舰艇 学院政治 系)
是 对象在 观 察分 析你 说 的是 真是 假 , 判 断你 的许诺 能否兑现 ;是对对 象思
想 把 握 的 不 准 ,还 是 语 言 表 达 的 不 圆
满 ; 对对 象问题掌握 的不实 , 是采 是 还
画飒籀照∞ 的启示
●杨 延 峰
取 的措 施不得力 ,等等 。每次谈 心过
后 ,都 要反思一 下 自己和分析一 下对
且 还有 可 能走 向 反 面 。
现一 个学生用泥块砸 同学 ,当即 予以制 止, 士兵 看成“ 出了窑的砖— —定 型 了” 的思想 .
谈 心秉 持 耐 心 。一是谈心过程 并令 这 个学生放 学后到 办公 室来 。刚一放 对他们 的闪光 点及时进行表扬和肯 定,必定
这位同学就等在 办公室门口, 陶行知立 会激发他们的 自觉性 。二是要确保表扬 的真 要耐心 。谈心过程中 , 听对象讲话要有 学, 即掏出一块糖果奖励他按时来到这里; 实性。 接着 确保表扬的真实性 , 是实施表扬的首要 耐 心 , 人家 把话讲 完 、 清楚 , 让 讲 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陶行知先生在 育才学校当校 长时,发生过 这样一件事。
陶行知纪念馆
• 一天,他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 上的男生,陶行知当即喝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 到校长室去。
• 放学后,王友早早站在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 陶行知走过来,一见面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 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 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
• 宽容不仅是一种海量,更是修养促成的智慧,只 有心胸开阔的人才能运用宽容。
•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 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 果递给王友,说: “为你能正确地认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错误,我再奖励给你 一块糖果,只可惜我 只有这一块糖果了。 我的糖果完了,我看 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吧 !”
• 孩子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付出 过爱心,那么你曾经的冷言冷语、暴跳 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
•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 长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 成学习任务,也可能没有辉煌的未来,但谁说一个平凡的 人就比别人低一等呢?
• 随后,陶行知又掏 出一块糖果放到他 手里,说:“这第 二块糖果也是奖给 你的,因为当我不 让你再打人时,你 立即就住手了,这 说明你很尊重我, 我应该奖你。” • 王友更惊愕了,他 眼睛瞪得大大的, 不知道校长想干什 么。
•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放到王 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用泥 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 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 证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 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 喊道:“陶……陶校长,你打我 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 自己的同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