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析功能成本功能评价系数
第六章功能成本分析法

选择对象的方法
1、经验分析法 2、百分比法 3 ABC 3、ABC分析法 4、强制确定法
百分比法
产品 A B C D E 合计 能源动力消耗比重 % 35 25 20 12 8 100 产值比重 % 20 30 10 25 15 100 VE选择 VE VE
ABC分析法——重点分析法
根据80/20原理,即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 引起的,将事件按影响从显著到不显著区别为 ABC三类 类 A B C 影响 数量 描述 数量小但影响大 有一定的影响 数量大但影响小
选择对象的具体原则
设计 -选择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性能差、技术落后、原材 料和能源消耗高、或原材料是稀有、贵重或较难得到的产品 生产/制造 -选择产量大、工序繁琐、工艺复杂、工装落后、返修率高、 废品率高、质量难于保证的产品 销售 -选择顾客意见大、退货索赔多、竞争力差、销售量下降或 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 成本 -选择成本高、利润低、在成本结构中比重大的产品
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在产品开发设计 阶段即进行的价值与成本革新活动,因为仍在工程 设计阶段,故称为价值工程; 一旦开始量产后,往往为了成本或利润压力,非进 行详尽的价值分析难以发掘可以降低成本或提高价 值的改善点。此阶段以后持续的分析是降低成本的 主要手法,就称为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
(三)功能评价
价值分析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购买者为获得某项功能所愿 意支付的最低费用作为评价值,并以此作为功能量化的标准。 ①当Vi=1时,表明用户为实现某项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 用与该功能的现实成本相吻合,功能价值较为理想。 ②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超过了用户为实现该 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低,应采取有效措 施降低产品成本。 ③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用户为实现该功 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高。只要目标成本不 是过于保守,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工程方案经济性分析比较的基本方法

(4) 投资总额控制在5000万元,按功能系数重新 分解总投资额,计算各功能块的投资额的变化 (表5-8-16)。
第(2)中,通过价值分析确定了A、B、D、F 为改进对象。 根据表5-8-16的(2)和(6)进行分析: 1)A的功能系数较大,主要应考虑在保持现行设计的功能不 变的情况,通过设计变更、材料代换等,降低其建造成本。 2)B的功能系数并不大,也就是它在项目中的功能并不是特 别重要,但占据了大量的投资份额,不仅要考虑除低其建 造成本,更要考虑减少其功能,使得项目投资能大幅度下 降。 3)从功能系数分析,D是一个重要的功能,但现方案中其所 耗费的投资比较低,一种可能是其方案比较合理,建造成 本较低;另一种可能是现方案中设计标准偏低,可增加该 功能块的投资,提高设计标准,使项目对市场更有吸引力。 4)从功能系数看,对该项目来说,F是一个并不太重要的功 能,同时价值系数也较大,可考虑在保持在现有投资额不 增加或增加额不大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完善F功能块。
成本
m1
m2 m0
寿命周期成本
设计、生产成本
使用成本 功能强度
2.4.1 价值工程思想
(3)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5种
F C
V
F C
(1 )
V
(4)
F C
V
(2)
F C F C
V
(5)
V
F C
V
(3)
• 2.4.3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多指标比较方法
1.多指标综合评价 用一系列指标来综合比较评价方案的优劣。 2.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 (1)确定目标
(2)确定评价范围
(3)确定评价的指标 (4)确定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5)确定指标的权重 (6)确定综合评价的判据和方法
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

3. 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1)功能成本法(绝对值法)一般可采用表2.4.7进行定量分析。
【例】某产品目标成本为800万元,该产品分为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重要性系数和功能现实成本如下:则该产品功能的改进顺序应为()。
A.F1-F2-F3-F4B.F2-F1-F4-F3C.F1-F4-F3-F2D.F2-F3-F4-F1答案:D【解题思路】计算各个功能的有关指标计算如下:一般情况下,当成本改善期望值△C大于零时,△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FC价值价值系成本评数V=现实2.4.5 】功能的价值系数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V=1功能现实成本等于功能评价值。
一般无需改进。
2)V<1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
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
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
3)V>1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
此时,应进行具体分析,功能与成本的分配可能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
(2)功能指数法(相对值法)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现实成本是1)Vi比较合理的。
<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2)Vi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
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
3)V>l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i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
中级经济师《建筑专业》概述:价值工程

中级经济师《建筑专业》概述:价值工程中级经济师《建筑专业》概述:价值工程导语:在中级经济师《建筑专业》的考试中,关于价值工程的相关内容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关于价值工程的定义,价值、功能、成本的概念,价值工程的起源等知识点的概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考纲要求〗1、价值工程的定义,价值、功能、成本的概念;2、价值工程的起源;3、提高价值的途径、全寿命周期的含义、价值工程的特征;4、价值工程的分析、综合、评价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5、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原则方法,价值工程对象选择方法中的强制确定法,价值工程情报收集应满足的要求;6、功能分析的目的、功能定义;7、功能的四种分类方式、功能系统图及功能现实成本与改进期望值的确定;8、价值工程创新方案评价与选择的方法。
〖内容提要〗1、价值工程的概念2、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3、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4、功能分析与评价5、功能评价6、方案评价〖内容详解〗一、价值工程的概念(一)价值工程的相关概念1、价值:指对象具有的必要功能与取得该功能的总成本的比例,即效用或功能与费用之比,其表达式为:2、功能:指产品或劳务的性能或用途,即所承担的职能,其实质是产品的使用价值3、成本:产品或劳务在全寿命周期内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是生产费用与使用费用之和。
4、全寿命周期:即经济寿命周期,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用户提出需求开始,至满足用户需求为止的时期5、全寿命周期费用:是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之和。
6、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为目地,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的工作,寻求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着重功能分析,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的一种分析研究活动。
〖2007年真题·单选题〗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 )。
A.生产全过程发生的全部费用B.从开始使用至报废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和C.产品使用费用D.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之和〖答案〗D(二) 提高价值的途径根据公式:〖2006真题〗根据价值工程理论,提高价值最理想的途径是( )。
环比评分法-刚才造价师理论法规

(三)功能评价通过功能分析与整理明确必要功能后,价值工程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即评定功能的价值,是指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又称功能评价值),以功能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功能价值)和两者的差异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功能评价的程序如图2.4.5所示。
1. 功能现实成本C 的计算(1)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
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与一般的传统成本核算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两者相同点是指它们在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上是完全相同的,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是以对象的功能为单位,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是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单位。
表2.4.2 功能现实成本计算表零部件功能区或功能领域成本序号名称F1F2F3F4F5F6(元)1甲3001001001002乙500501502001003丙6040204丁1405040C C1C2C3C4C5C6合计10001509025024050220(2)成本指数的计算。
成本指数是指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其计算式如下:2. 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对象的功能评价值F(目标成本),是指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
功能重要性系数评价法是一种根据功能重要性系数确定功能评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把功能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即子系统),并根据各功能区的重要程度和复杂程度,确定各个功能区在总功能中所占的比重,即功能重要性系数。
然后将产品的目标成本按功能重要性系数分配给个功能区作为该功能区的目标成本,即功能评价值。
(1)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
功能重要性系数又称功能评价系数或功能指数,是指评价对象(如零部件等)的功能在整体功能中所占的比率。
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的关键是对功能进行打分,常用的打分方法有强制打分法(0-1评分法或 0-4评分法)、多比例评分法、逻辑评分法、环比评分法等。
什么是功能评价

通过功能分析与整理明确必要功能后,价值工程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即评定功能的价值,是指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又称功能评价值),以功能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功能价值)和两者的差异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功能评价工作可以更准确选择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制定目标成本有利于提高价值工程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人员的信心。
功能评价的基本工作步骤是:1、计算功能现实成本,将零件成本按功能进行分配。
2、求功能评价值,一般以功能货币价值形式计算。
3、计算功能价值和改善期望值,选择研究对象。
功能评价使用的公式为:V=F/C其中,V--功能价值F--功能评价值C--功能现实成本当V=1时,表示实现功能的现实成本与其最低成本相适应,这种状态已经理想。
当V>1时,说明实现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最低成本,这种情况要做具体分析,可能状态已很理想,可能要适当提高成本。
当V<1时,说明现实成本高于最低成本,应当列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F-C)为改善期望值,即成本降低幅度,F为目标成本。
功能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经验估算法、功能重要性系数法、最合适区域法、理论价值标准法、实际价值标准法、逻辑判断法、实际统计值评价法等。
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经验估算法这种方法是由价值工程人员以及一些邀请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家对实现某一功能的几个方案进行成本估算,取成本最低的为目标成本。
在要求精度不高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二、理论价值标准法有些功能成本可以根据物理学、材料力学和其它的工程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直接求出实现该功能的最低成本,进行功能评价。
价值标准法比较科学可靠,应用简便,不需要评价的特殊技巧及熟练程度。
但是该方法仅限于能够用物理学、材料力学等工程计算公式计算的,而且用理论公式计算往往考虑不到实际情况,所以作为研究对象的现实目标成本还要进一步结合市场行情、企业状况、国家政策等综合考虑。
《案例分析》高频考点:计算方案功能评价系数

《案例分析》高频考点:计算方案功能评价系数计算方案功能评价系数计算公式为:某方案功能评价系数=该方案评定总分/各方案评定总分之和; 式中:某方案评定总分=∑(各功能重要系数*该方案对各功能的满足程度得分);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方案价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某方案价值指数=该方案功能评价指数/该方案成本指数;功能价值的分析功能的价值计算出来以后,需要进行分析,以揭示功能与成本的内在联系,确定评价对象是否为功能改进的重点,以及其功能改进的方向及幅度,为后面的方案创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功能价值的分析根据功能评价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功能成本法中功能价值的分析。
在功能成本法中,功能的价值用价值系数V来衡量,其计算公式是:V=F/C;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功能的价值系数有三种结果:(1)V=1.此时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目前成本。
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目前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2)V<1,此时功能目前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
表明评价对象的目前成本偏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目前成本为改进方向。
(3)V>1,此时功能目前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
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目前成本低于实现该功能所应投入的最低成本,从而评价对象功能不足,没有达到用户的功能要求,应适当增加成本,提高功能水平。
2.功能指数法中功能价值的分析。
在功能指数法中,功能的价值用价值指数VI来表示,其计算式是:VI=FI/CI;此时根据计算结果又分三种情况:(1)VI=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目前成本是比较合理的。
(2)VI;(3)VI>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
价值工程中功能评价方法

价值工程中功能评价方法一、功能重要性分析功能重要性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各个功能在整体产品或服务中的重要程度,从而为后续的价值提升提供指导。
该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收集并整理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所有功能,确保功能清单的完整性。
2. 利用产品或服务的说明书、用户反馈等资料,对每个功能进行初步的定性评估,了解每个功能的重要性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 采用定量评分方法,如0-1评分法或相对评分法,对每个功能进行重要性评分。
4. 分析评分结果,了解各功能的重要程度,为后续的功能改进和价值提升提供依据。
二、功能成本分析功能成本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每个功能的实现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时间成本等,从而为后续的价值提升提供成本控制的方向。
该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收集并整理与每个功能实现相关的所有成本数据,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时间成本等。
2. 对每个功能的实现成本进行分类和汇总,了解每个功能的总成本。
3. 分析每个功能的实现成本与功能重要性之间的关系,找出成本高且重要性高的功能作为价值提升的重点。
4. 根据成本分析结果,为后续的功能改进和价值提升提供成本控制的方向。
三、功能价值分析功能价值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每个功能的价值,即每个功能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及消费者对其的认可程度,从而为后续的价值提升提供方向。
该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收集并整理与每个功能相关的市场数据,包括同类产品的价格、市场份额、用户评价等。
2. 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如ABC分类法或价值系数法,对每个功能的竞争力进行定量评分。
3. 分析评分结果,了解每个功能的价值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 根据价值分析结果,为后续的功能改进和价值提升提供方向。
四、功能改进分析功能改进分析主要是为了根据上述分析结果,针对高价值且高成本的功能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以达到提升价值的目的。
该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针对高价值且高成本的功能,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导致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功能評價的步驟
第一步﹕將對象功能數量化﹐評算功能評價
值F或功能指數FI 第二步﹕計算對象功能的目前成本C或成本 指數CI 第三步﹕計算對象的價值V或價值系數VI 第四步﹕確定成本降低期望值△C并大致測 算期望成本降低的幅度 第五步﹕確立改進的重點對象
功能評價的程序圖
評價對象 確定目 前成本C 計算功能 價值V=F/C 確定功能 評價值F
4﹑功能定義的查核(三)
14) 全部功能能否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 15) 是否有不足功能? 16) 是否存在相互關系不明確的功能? 17) 最終的目的功能是否明確? 18) 功能區是否清楚? 19) 是否理解了各功能對價值工程對象整體 的必要性? 20) 功能的制約條件是哪些?合理嗎?
(二)﹕功能整理
計算降低成本期 望值△ C=C–F
3﹕功能評價的方法
1)﹑功能現實成本的核算
a﹑單零件單功能成本的核算 b﹑單零件多功能成本的核算 c﹑多零件單功能成本的核算 d﹑多零件多功能成本的核算 經驗估算法 功能重要性 系數分推法
功能評價的方法
2)﹑功能最低成本的結算三)﹕功能評價
功能評價-------- 對功能系統圖中的功能 和功能區進行成本分析﹐確定可靠實現 功能和功能區的最低成本和現實成本﹐ 從而定量評價其功能價值 1﹕功能評價的內容 2﹕功能評價的步驟 3﹕功能評價的方法
1﹕功能評價的內容
價值評價-----計算﹑分析﹑研究對象的成本與
功能間的關系是否協調﹑平衡﹐評算功能價 值的高低﹐評定需要改進的對象 Vi=Fi/Ci 成本評價----評算對象的目前成本和目標成 本﹐分析﹑測算成本降低期望值﹐排列改進 對象的優先序 △C=C`-C C`------對象的目標成本 C------對象的目前成本
上下位關系和并列關系
上位功能------作為目的的功能 下位功能------作為手段的功能
手段(下) 目的(上)
4﹑功能整理的方法
功能分析系統技朮----FAST(Function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 ) 步驟 1)建立功能卡片 2)確立基本功能 3)明確功能間的上﹑下﹑并列關系 4)繪制功能系統圖 5)功能系統圖的檢查提問
歡迎咨詢交流
聯係人:
單
分
位:
機:
謝 謝!!!
功能重要系數是各個功能(或
零件)的得分與全部功能(或全部 零件)得分之和的比值
1.功能重要系數
FIi-----i功能(或i零件)的功能重要系數
Fi------i功能(或i零件)的得分
n-------功能(或零件)個數
2.成本系數:
成本系數是指某功能(或零件) 的成本與全部功能(或全部零件)
成本的比值
2﹑功能定義的對象
產品﹑服務﹑系統及其組成部分
3﹑功能定義的方法
用動詞和名詞把每件產品和每個零 部件的特定功能表達出來
鐘表 鋼筆 象化﹑一一對應 顯示 標記 時間 字符
總原則 ------ 簡明准確﹑便于測定﹑適當抽
4﹑功能定義的查核(一)
提問法 20個問題 1) 是否是用一個動詞和名詞簡明扼要地 給功能下定義? 2) 功能定義有沒有遺漏? 3) 功能表達是否一致?是否用過不同形式 表達同一功能? 4) 對功能的理解一致嗎? 5) 功能水平及其特性能定量化嗎?
價值工程工作程序表
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相應分析的問題 運用方法 經驗分析法﹑價值測定法﹑百分數分析法﹑ 1﹑對象是什么 壽命周期法﹑成本比重分析法﹑強制確定法 ﹑最合適區域法
一般過程
基本步驟
詳細步驟 選擇對象
功能定義 分析
收集情報
綜合
評價
確定功能定義 2﹑對象是干什么用的 功能系統分析技朮(FAST) 進行功能整理 分析功能成本 3﹑它的成本是多少 經驗估算法﹑強制確定(FD)法或環比評分 功能評價 評價功能 4﹑它的價值是多少 (DARE)法 5﹑有無其它方案能實 自由討論法(Brainstorm)﹑哥頓法﹑檢核表法﹑ 創造方案 現同樣功能 輸入輸出法﹑方案組合法﹑缺點列舉法﹑仿 概略評價 制定改進 具體化調查 6﹑新方案成本多少 方案 效果估計打分法﹑加權打分法﹑總額比較法 詳細評價 ﹑差額法﹑判定表法﹑強制確定法 確定最優方案 7﹑新方案能滿足功能 執行最優方案 要求嗎 總評成果
功能整理------- 用系統的觀點將定義
的功能加以系統化﹐找出各局部功能 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并用圖表形式 表達﹐以明確產品的功能系統
1﹑功能整理的目的 2﹑功能分類 3﹑功能整理的邏輯關系 4﹑功能整理的方法
1﹑功能整理的目的
掌握必要功能
明確不必要功能和過剩功能 分析不足功能 檢查功能定義是否正確 明確功能區域和功能系統 掌握改進功能區及需改進的程度
Ca C Cmin
Cb
O C2 0 Fa Fopt Fb 功能F
C1------ 制造成本 C ------- 總成本
C2 ------ 使用成本
功能實現成本C的計算方式:
步驟一:根据材料價格和材料的用量計算所需材料成本; 步驟二:根據材料加工需要投入的設備工具,技術和資源 估算材料的加工成本; 步驟三:加總計算功能的實現成本C.
功 能 分 析
功能定義 功能整理 功能評價
(一)﹕功能定義
功能定義------- 將選作價值工程對象 的產品或其構成的零部件的功能﹐ 用簡明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
1﹑目的 2﹑對象 3﹑方法 4﹑檢查
1﹑功能定義的目的
明確用戶所需要的目的功能
明確產品及其構成的零部件的功能狀
況 為改進或創造新的功能方式開闊思路 便于進行功能評價
功能評價的方法
3)﹑功能價值的計算 4)﹑功能目標成本的確定 目標成本=銷售價–目標稅利
二、功能成本
功能與成本相關性原理 功能與成本之間存在不確定的相關關系
價值工程的定義和特點
例:產品設計對產品成本的影響
C 成本下降線
成本下降界限
變更設計可 大幅降低成 本 T
材料成本
C’ 0
著眼于高價值
成本C C C1
2. 成本系數
CIi-----i功能(或i零件)的功能重要系數
Ci------i功能(或i零件)的得分
n-------功能(或零件)個數
3.功能價值系數:
VIi=FIi / CIi 3種情況:
(1)VIi=1 表示功能重要程度與其成本分配相當, 可不列為改進對象
3種情況:
(2)VIi<1
表示功能重要程度與其成本分配不稱, 成本分配比重過大,應作為改進對象 (3)VIi>1 表示功能重要,分配的成本分卻較低, 可適當增加成本以提高功能
4﹑功能定義的查核(二)
6) 給功能下定義時﹐是否考慮過擴大實現功能 的思路? 7) 是否有靠推測下定義的現象? 8) 是否有無法確定定義的功能? 9) 各項功能能分為基本功能或輔助功能嗎? 10) 各項功能能分為使用功能或美學功能嗎? 11) 為什么要實現這個功能? 12) 是否能取消或合并這個功能? 13) 這個功能是用什么手段來實現的?
實現成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利潤
三、功能評價系數
常用功能評價方法:
功能評價系數法
功能評價系數法:
採用某種方法對功能打分,求出 功能重要系數,然後將其與成本系數
相比較,求出功能價值系數的方法
(一)計算步驟
1. 確定功能重要系數
2. 計算成本系數 3. 確定功能價值系數
(二)評價系數 1.功能重要系數:
價值工程之 功能分析、 功能成本、 功能評價系數
講師﹕ 部門﹕ 日期﹕
目 錄
一﹑功能分析 二﹑功能成本
三﹑功能評價系數
一、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是價值工程的重要手段,是其核心 功能分析:對產品及其零部件,系統地分析 和比較其功能,去除不必要的和過剩的功 能,改善必要功能的價值,從而達到以最 少之費用,可靠地實現必要功能的目的
2﹑功能的分類
按功能的重要程度 ---- 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 按功能的特點----------- 使用功能和美學功能 按用戶需要 -------------- 必要功能﹑不必要功
能﹑過剩功能﹑不足功能
3﹑功能整理的邏輯關系
減少傳導 儲存熱水 保持水溫 減少輻射 減少對流
目的(上)
手段(下) 目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