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
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拔帜易帜帜:旗帜;易:换。
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
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长亭短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
也指旅程遥远。
出尔反尔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大错特错完全错了。
大谋不谋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大书特书书:写。
大写特写。
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待理不理要理不理。
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当断不断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当着不着指应该做的事不做,而不该做的事却做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得步进步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
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得寸则寸得到一寸就是一寸。
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得过且过且:暂且。
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
形容胸无大志。
好说歹说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花说柳说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混应滥应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嫁鸡随鸡,嫁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随狗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
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剑及屦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将错就错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将机就机利用顺便的机会。
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解铃系铃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进旅退旅旅:共,同。
与众人一起进退。
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
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旧雨今雨原意是,旧时,每逢下雨宾客也来,而现在一遇雨就不来了。
后以“旧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屦及剑及屦:鞋;及:赶上。
第十七课 古文翻译

1、即墨之战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
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燕将大喜,许之。
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
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
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乃迎襄王于莒,入临淄而听政。
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田单知道士兵激起了斗志,可以用于作战了,就亲身拿著筑板和铁锹参加修建防御工事,和士兵分担辛劳。
把妻妾编在军队里服役,要他们把饮食全都拿来犒劳将士。
令披甲的士兵埋伏,使老弱妇幼登城,派遣使者向燕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
田单又收集百姓的黄金得到千镒,命令即墨的富豪赠给骑劫,说:“即墨立刻投降,希望不要掳掠我同族的妻妾,令他们安居。
”骑劫非常高兴,答应他。
燕军由此而更加松懈。
田单于是在城内收集到一千多头牛,叫人做了深红色绸衣给牛穿上,上面画著五颜六色的龙形花纹,把锋利的尖刀绑在牛角上,把淋了油脂的芦苇扎在牛尾上,再给芦苇梢点火燃烧。
在城墙上挖数十个洞,夜晚放开牛,壮士五千人跟随在牛的后面。
牛尾灼热,愤怒地冲向燕军。
牛尾上有火把,明亮耀眼,燕军看见狂奔的火牛全身都是龙纹,被它冲撞的不是死就是伤。
五千人因含著枚攻击燕军,而城中擂鼓呐喊追击燕军,老弱都击打家中各种铜制器具制造声响,声音震天动地。
燕军非常惊惧,失败逃走。
齐人接著诛杀对方的将领骑劫。
燕军混乱奔走,齐人追杀逃跑败北的人,都脱离燕国的镇压,复归齐国。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为学有三要,所谓不读《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这三者缺一不可,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全无而称之为人者,则是貌似人而已。
——明憨山德清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译经便受印度影响而善用韵文。
佛陀时代或是为了方便布道,并使信众易于上口,于是广泛采用“偈”——由短句构成、排列成章,或协韵、或不协韵的一种文学形式,来传经布道。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大行于魏晋。
东土僧人始以“诗偈”形式著作、布道。
随着中国诗歌发展到隋唐之鼎盛、僧人诗也大大前进一步。
有王梵志、寒山与拾得等僧人承晋僧之风,导俗入佛,流传广泛,故而中国“诗僧”的得名是由他们开始。
“诗僧”自此后两千年至今,成为中国诗坛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僧入诗从寒山初近高雅到晚唐的皎然、贯休等诗僧之后,方真正走上“僧诗”的正格。
以禅喻诗的风气大开,中国诗坛奇葩“禅诗”已然成其规模,两千年来为中国诗风之精华。
禅诗,就是渗透着禅宗理趣的诗。
禅诗是禅家沉思参悟的结晶,它打破常俗的知解框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禅的机敏智略与狂放激杨。
优秀的禅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着崇高的道德情操,传达着人类的至情至性。
中国的古诗,不 少均出自佛门高僧手笔,他们在诗句中充分表达了悲天悯人,胸怀法界的高尚情操。
所谓“禅”乃音译,梵文原音为“禅那”。
泛称曰“禅”,即“禅定”之义。
所谓“禅定”是指四禅八定而言,虽云四禅八定其实却是四四定,曰四禅八定者,四禅四定共为八也。
佛教传入中国后,始有禅宗产生,六祖慧能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传有语录名<六祖坛经>。
其中解释说:“内见自性不动”为禅。
第一、二、三国际比较

时间第一国际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成立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第二国际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
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欧战时各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派违背了“非战”的决议,反而帮助资产阶级去从事国际战争,于是第二国际几同无形消失。
及欧战终了,各国社会党会议,通过《拥护国际联盟案》,并筹备恢复第二国际。
1920年在日内瓦召开大会,第二国际才恢复起来。
第二国际并未正式宣布解散,只是停止活动,但列宁在1914年8月4日德国社民党议员在德国国会投票通过军事预算案消息后,宣布:“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第三国际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第三国际初成立时各国支部差不多皆为第二国际原有的支部分裂出来的,即第二国际中的革命派发展为第三国际,正式抛弃改良主义,而号召世界革命。
1943年6月10日,鉴于共产国际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反对协约国而创,而美国此时成为苏联拉拢以反对法西斯德国的非常重要对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性质第一国际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这种国际主义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第二国际欧美工人运动在向横广方面扩展,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的时期。
第三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
它是高度集中的领导中心,统一领导各国革命运动,各国党必须执行它的决定。
背景第一国际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第十七章:知有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原文注音】tài shàng xià zhī yǒu zhī qícì qīnér yùzhī qí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cìwèi zhīqícì wǔzhīxìn bùzúyān yǒu bù xìn yān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yōu xīqíguì yán gōng chéng shì suì bǎi xìng jiē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wèi wǒzìrán谓“我自然”。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
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白话译文】最上等的国君治理天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只知有国君的存在;次一等的国君,以德教化民,以仁义治民,施恩于民,人民更亲近他、称颂他;再次一等的国君,以政教治民,以刑法威民,所以人民畏惧他;最差的国君,以权术愚弄人民,以诡诈欺骗人民,法令不行,人民轻侮他。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种国君本身诚信不足,人民当然不相信他。
最上等的国君是悠闲无为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然而人民都能各安其生,得到最大的益处。
等到事情办好,大功告成,人民却不晓得这是国君的功劳,反而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呀。
”[逐句译文]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精选)

网络赚钱项目网:00.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精选)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发达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龙和凤,凤是用鸡头和孔雀身躯及其羽毛组合而成的神奇动物。
龙更具有创造性,龙是由马头、鹿身、蛇躯、鹰爪、麟体、鱼尾组合而成的神奇动物。
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他的后半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他耗费了半世纪的时间精心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丰富的科技遗产。
结果他惊奇地发现,从纪元前200年到大约公元1400或1450年这一段时期内,中国文献清楚地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发明与发现,在那些考古证据或绘画实物中,可以证实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比欧洲类似的或照搬采用的发明与发现领先很长一段时间。
另外,他还发现,“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
根据以上发现,他整理并编写出世界闻名的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化》。
以下,我们根据其中的内容,选编了三十个古代发明与发现,供同学们阅读。
1、鼓: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
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
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
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
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
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
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
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绳索: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
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
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
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
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3、指南针: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
三国十大猛将排行榜,吕布第三,第一实至名归

三国⼗⼤猛将排⾏榜,吕布第三,第⼀实⾄名归三国时期,能⼈辈出,⽐如著名的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司马懿,“凤雏”庞统等等。
下⾯就让⼩编为⼤家盘点三国历史上的⼗⼤盖世猛将。
第⼗,太史慈,他属于技巧性武将,并不以⼒量见长,⽽是⽤技巧取胜。
太史慈的战绩也是⼗分出众。
北海救孔融⼊城时,⼀杆长戟挑落数⼗⼈。
出城时左右开⼸,⼋⾯开射,对⽅战将⽆不应弦落马。
神亭岭和⼩霸王孙策鏖战⼀百合。
征严⽩虎,再现神箭技艺,⼀箭将守将左⼿射透,牢牢钉在护梁上。
征合肥时⼜和张辽⼤战七⼋⼗个回合。
综合看来,太史慈是⼀员⼗分全能的战将,获得这个排位实⾄名归。
第九,许褚,外号虎痴,三国时魏国名将。
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
后与马超⼤战于潼关,威名⼤振。
因勇猛知名,军中外号“虎痴”。
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
曹睿即位后,⼜进封许褚为牟分侯。
许褚病死后,被追赠为壮侯。
第⼋,马超,⼈称锦马超,出⾝于凉州豪强家庭。
五⼦良将战败其⼆,蜀国五虎⼤将第四位。
东汉末年随⽗亲马腾起兵打仗,任偏安将军、封都亭侯。
马超是世家⼦弟,却从⼩练就了⼀⾝好武艺,年幼时诛杀董卓余党李蒙、王⽅时,就已经不同凡响了。
⽗亲马腾被曹操⽤计杀害后,领兵为⽗报仇。
建安⼗六年(公元⼆⼀⼀年)进攻曹操,与许褚⼤战于潼关,后被曹操⽤反间计打败,逃回凉州,⼜被扬⾩等杀败,逃往汉中归附张鲁。
后投归刘备,攻取成都时⽴下⼤功,拜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乡侯。
⽤⼀杆长枪,有神威将军的美名,是三国时期的名将。
勇有余,谋不⾜。
后病死。
第七,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骑断后,据⽔断桥,曹军没⼈敢逼近,他在长坂坡⼀战成名(不知道是不是练了佛门的狮⼦吼,虽然这有取巧的部分)但是杀纪灵,败许诸张颌,和马超打成平⼿并⾮是纸上谈兵,张飞排⾏第六我想应该也没有什么争议吧。
第六,关⽻,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只⼀个回合斩杀董卓⼿下头号猛将华雄,官渡之战诛杀颜良⽂丑,当时⽂丑正在追杀徐晃,⽓势正盛,关⽻跃马扬⼑截住厮杀。
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
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记得这是伟人毛泽东的一句哲理性名言。
根据这个原理,如果我们要给生产力排个序的话,我们可以理解,在远古的农桑时代,人就是第一生产力,其次才是其它。
进入现代,因为科学技术的缘故,应该说有了一些变化,这第一生产力不再是简单的人,而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的人才。
就是说,人才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当然,这人才说到底还是人,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之间并没有区别。
给生产力排个序,无非是要说谁更重要。
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就说明了人才在现代社会的高端地位和极端重要性。
科技是什么?马克思说:“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
”所以科技也是生产力,但科技只是物质的东西,它不会无缘无故地冒出来的,它要靠掌握了一定科技知识的人发明创造出来,它只是人类思维的技术成果,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东西,所以,它绝不会是第一位的生产力。
没有人们的发明创造,就不会有科技成果,这当然是一个浅显的道理。
那么显然,科技和发明创造者相比,人才是本是第一位的,科技只是末。
没有了人才,科技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重视科技,不重视人才,则是舍本求末。
一个国家要发展,科技要振兴,人才是关键。
根据哲人的观点,只要有了人才,什么样的高科技都可以创造出来,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
你如果没有人才,或者说,你如果不重视人才,你就创造不出高科技,就不会有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产生。
一句话,没有人才,什么都无从谈起。
当然有了人才,没有正确的人才观,有了不用,或者,造成人才无用武之地,最终只能白白送给西方国家,一切也枉然。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
但科技的竞争,说白了是人才的竞争。
所以,人才第一的观念是非常正确的。
所以,尽管科技是重要生产力,但科技绝对不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人才才处于生产力的顶端,才是生产力中重要的首要的决定的因素。
有了人才,就可以有发明创造,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有了发明创造,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才会大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1)功能成本法(绝对值法)一般可采用表2.4.7进行定量分析。
【例】某产品目标成本为800万元,该产品分为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重要性系数和功能现实成本如下:则该产品功能的改进顺序应为()。
A.F1-F2-F3-F4B.F2-F1-F4-F3C.F1-F4-F3-F2D.F2-F3-F4-F1答案:D【解题思路】计算各个功能的有关指标计算如下:一般情况下,当成本改善期望值△C大于零时,△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FC价值价值系成本评数V=现实2.4.5 】功能的价值系数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V=1功能现实成本等于功能评价值。
一般无需改进。
2)V<1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
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
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
3)V>1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
此时,应进行具体分析,功能与成本的分配可能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
(2)功能指数法(相对值法)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现实成本是1)Vi比较合理的。
<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2)Vi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
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
>l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3)Vi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
4. 确定VE对象的改进范围确定对象改进范围的原则如下:(1)F/C值低的功能区域。
(2)C-F值大的功能区域。
成本改善期望值的表达式为:△C=C-F(2.4.7)式中:△C——为成本改善期望值,即成本降低幅度。
*当△C大于零时,△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
(四)方案创造及评价1. 方案创造方案创造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BS)。
头脑风暴法是指自由奔放地思考问题。
具体地说,就是由对改进对象有较深了解的人员组成的小集体在非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气氛中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积极思考、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提出创新方案。
这种方法可使获得的方案新颖、全面、富于创造性,并可以防止片面和遗漏。
(2)歌顿法(Gorden)。
这个方法也是在会议上提方案,但究竟研究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只有会议的主持人知道,以免其他人受约束。
这种方法的指导思想是把要研究的问题适当抽象,以利于开拓思路。
在研究到新方案时,会议主持人开始并不全部摊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只对大家作一番抽象笼统的介绍,要求大家提出各种设想,以激发出有价值的创新方案。
(3)专家意见法。
这种方法又称德尔菲(Delphi)法,是由组织者将研究对象的问题和要求,函寄给若干有关专家,使他们在互不商量的情况下提出各种建议和设想,专家返回设想意见,经整理分析后,归纳出若干较合理的方案和建议,再函寄给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再回收整理,如此经过几次反复后专家意见趋向一致,从而最后确定出新的功能实现方案。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专家们彼此不见面,研究问题时间充裕,可以无顾虑、不受约束地从各种角度提出意见和方案。
缺点是花费时间较长,缺乏面对面的交谈和商议。
(4)专家检查法。
2. 方案评价(3)方案综合评价方法【P109】。
用于方案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德尔菲(Delphi)法、优缺点列举法等;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加权评分法、比较价值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强制评分法、几何平均值评分法等。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方法:1)优缺点列举法。
2)直接评分法3)加权评分法。
又称矩阵评分法。
加权评分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①.确定评价项目及其权重系数;②.根据各方案对各评价项目的满足程度进行评分;③.计算各方案的评分权数和;④.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以较大的为优。
(五)方案实施与评价第五节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及其构成(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含义工程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中,不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成本,还包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1. 工程寿命周期经济成本工程寿命周期经济成本是指工程项目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的总和,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
2. 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精神,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是指工程产品系列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对于环境的潜在和显在的不利影响。
3. 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是指工程产品在从项目构思、产品建成投入使用直至报废不堪再用全过程中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P112】寿命周期成本的一级构成包括设置费(或建设成本)和维持费(或使用成本)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发生的成本费用归入建设成本,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贷款利息除外)归入使用成本。
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又称为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它是指为了从各可行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而对项目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或者活动。
换言之,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是为了使用户所用的系统具有经济寿命周期成本,在系统的开发阶段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设计的参数,而对系统进行彻底的分析比较后作出决策的方法。
(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通常情况下,从追求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立场出发,首先是确定寿命周期成本的各要素,将各要素的成本降低到普通水平;其次是将设置费和维持费两者进行权衡,以便确定研究的侧重点从而使总费用更为经济;第三,再从寿命周期成本和系统效率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研究。
此外,由于寿命周期成本是在长时期内发生的,对费用发生的时间顺序必须加以掌握。
器材和劳务费用的价格一般都会发生波动,在估算时要对此加以考虑。
同时,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1.费用效率(CE)法2.固定效率法3.固定费用法4.权衡分析法1. 费用效率(CE)法式中:CE——费用效率;SE——工程系统效率;LCC——工程寿命周期成本;IC——设置费;SC——维持费。
(1)系统效率。
(2)寿命周期成本。
对于寿命周期成本的估算,必须尽可能地在系统开发的初期进行。
费用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1)费用模型估算法2)参数估算法3)类比估算法:这种方法在开发研究的初期阶段运用。
通常在不能采用费用模型法和参数估算法时才采用,但实际上它是应用得最广泛的方法4)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2. 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固定费用法: 是将费用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
固定效率法: 是将效率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取能达到这个效率而费用最低的方案。
3. 权衡分析法权衡分析是对性质完全相反的两个要素作适当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总体的经济性。
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中,权衡分析的对象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分析;②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③维持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④系统效率(SE)和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权衡分析;⑤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的权衡分析。
【例】以某机加工产品生产线为例,其有关数据资料见表2.5.2。
(1)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分析:由式(2.5.1),原规划方案1的费用效率为CE1;新规划方案2的费用效率为CE2。
这表明设置费的增加带来维持费的下降是可行的,即新规划方案2在费用效率上比原规划方案1好。
为了提高费用效率,该机加工产品生产线还可以采用以下各种有效的手段:1)改善原设计材质,降低维修频度;2)支出适当的后勤支援费,改善作业环境,减少维修作业;3)制定防震、防尘、冷却等对策,提高可靠性;4)进行维修性设计;5)置备备用的配套件、部件和整机,设置迂回的工艺路线,提高可维修性;6)进行节省劳力的设计,减少操作人员的费用;7)进行节能设计,节省运行所需的动力费用;8)进行防止操作和维修失误的设计。
(2)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1)进行充分的研制,降低制造费;2)将预知维修系统装入机内,减少备件的购置量;3)购买专利的使用权,从而减少设计、试制、制造、试验费用;4)采用整体结构,减少安装费。
(3)维持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1)采用计划预修,减少停机损失;2)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培训,由于操作人员能自己进行维修,可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务费;3)反复地完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行为,其产生效果的体现形式便是缩短时间,减少用料,最终表现为费用减少。
而且,重复的次数愈多,这种效果就愈显著,这就是熟练曲线。
计算寿命周期成本时,对系统效率中的作业时间和准备时间,以及定期维修作业时间等,都可能适用熟练曲线,必须予以注意。
(4)系统效率与寿命周用费用之间的权衡:在系统效率SE和寿命周期成本LCC之间进行权衡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有效手段:1)通过增加设置费使系统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产量);2)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精度提高,从而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售价;3)通过增加设置费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使生产成本降低;4)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简便,舒适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种用途等),可使售价和销售量得以提高。
(5)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之间的权衡:进行这项权衡分析时,可以运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
(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与传统的投资计算法之间的比较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当选择系统时,不仅考虑设置费,还要研究所有的费用;②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考虑寿命周期成本;③进行“费用设计”,像系统的性能、精度、重量、容积、可靠性、维修性等技术规定一样,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系统开发的主要因素;④透彻地进行设置费和维持费之间的权衡,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以及开发、设置所需的时间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