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

合集下载

《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二)

《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二)

《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二)作者:朱丽玲韩沐霏陈惠娟李宁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第1期《没头脑和不高兴》难点突破朱丽玲韩沐霏在《小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12期上,我们对《没头脑和不高兴》进行了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的分析。

如果说文学价值是研究文本的起点,教学价值是寻找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那么难点就是学生在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困难、真实障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于知识内容、方法策略、情感态度等方面难以理解或领会的内容,它们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难点的突破对于学生保持持续性的阅读至关重要。

因此,在对整本书的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进行分析后,也要对学生真实的问题和困难点进行调查、分析,这样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达成。

一、找出阅读中的“绊脚石”在《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的阅读中,学生到底有什么真实问题呢?我们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访谈,让学生针对整本书的七个故事提出自己的疑问。

共收集学生问题132条,合并相似问题,共梳理出如下近30条有代表性的问题:《没头脑和不高兴》问题:1.学生没有读过或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

2.词语:“醉醺醺”的意思。

……《一个天才杂技演员》问题:1.泰焦傲真的是天才杂技演员吗?为啥天才杂技演员也会吃胖,不能表演?2.小丑甄用工怎么能用一根手指就把那么重的泰焦傲顶起来打转?手指不会断吗?3.脸真的能成为一个海吗?4.泰焦傲为什么那么骄傲?5.泰焦傲为什么看不起甄用工?甄用工为什么那么用功?6.甄用工为什么对泰焦傲看不起他的话不反驳,难道没有一点不服气么?7.真的有天才的杂技演员吗?《奶奶的怪耳朵》问题:1.奶奶的怪耳朵为什么只能听见好话?2.为啥闹闹大声嚷嚷,奶奶还能听收音机?不是大的声音能盖过小的声音吗?3.闹闹为什么那么闹?为什么不好好说话呢?4.作者为什么要等到很晚的时候才睡?《小妖精的咒语》问题:1.322除以7的计算方法没看懂。

2.阿土在现实世界里的算术是怎么学好的呢?3.词语:对“小妖精、打了交道、这个料、除不尽、苦恼、叮嘱”的意思不清楚。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导读课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导读课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导读课(初稿)中心小学董淑杰一、教学目标1.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潜移默化地进行成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准备课件《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自古以来,读书被人们千古传承。

古有匡衡凿壁偷光,孙康囊萤映雪,孙敬悬梁刺股,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唐朝、诗人颜真卿在《劝学》中的写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宋代的苏轼也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也倡导: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师生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一本书,这本书可能你们没有读过,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来走进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最近在读哪本书呢?(生汇报,师认真倾听,根据学生的回答问书的特点。

)2.看来大家的课外书已经读了很多本了,那今天老师带来的小游戏根本就难不住你们,你们猜猜这是那本书?(出示课件)(1)有这样的三个小动物,他们都想建一座漂亮的房子。

老大用稻草围成了一座房子。

老二用木头建成了一座房子。

老三却想用砖瓦砌一座房子。

(2)有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大兔子。

它们俩在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

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和小兔子稍微少一点的爱,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赢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爱。

(3)通过看图片猜书名刚才我们通过图片或一点提示,我们就知道了书的名字,你们真了不起,那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再走进另一本故事书。

二、共同走进书中(一)走进故事,了解人物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出示课件)大家认识他们吗?你们是怎么认识他们的?他们都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一个叫“没头脑”,另一个叫“不高兴”。

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

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

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两个主人公的故事。

虽然他们的外号是“没头脑”和“不高兴”,但实际上他们都是聪明的孩子。

只是“没头脑”常常做事马虎,而“不高兴”则固执任性,不愿意与他人协调配合。

在故事中,我们看到“没头脑”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厦,但忘了设计电梯。

这让他在到达两百二十五层楼后,不得不背上干粮和被褥,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上下楼。

而“不高兴”则在演出中总是不愿意按照剧情要求被打死,让观众们感到非常不满。

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

在导读课中,我们可以观看同名电影的片段,朗读原文,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有趣的故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它讲述了一个叫做不高兴的人,他总是有一些怪脾气,让大家很难跟他相处。

他不高兴上东,也不高兴上西,让大家很为难。

但是,如果你不高兴跟他玩,他反而会高兴跟你玩,这真的很让人烦恼。

在故事里,下雨天不高兴和几个同学一起放学回家,他却要走泥地上的近道。

同学们都劝他不要走,因为泥地上都是水坑,但是不高兴还是坚持要走。

最后,他的老毛病又发作了,自己走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

因此,我们要从小就养成好的惯,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成绩。

在推荐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欣赏封面,了解作者,并且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我们也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从中受益。

XXX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包括《没头脑和不高兴》、《土土的故事》以及《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

他还翻译了《安徒生童话全集》、《长袜子皮皮》和《木偶奇遇记》等作品。

通过小字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比如中国说明作家是中国人,幽默提示这本书内容、语言或情节很幽默,儿童文学创作告诉我们这本书适合儿童阅读。

《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

《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

这本书的作者任溶溶,是我国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获得过陈伯吹儿童文学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等各大奖项。

同时,他还是一位大翻译家,懂四种外语,翻译过许多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品。

他的书影响了好几代读者的成长。

《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由七个通熟易懂的小故事组成,分别是《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奶奶的怪耳朵》《小妖精的咒语》《小妖精闯祸》《当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听青蛙爷爷讲故事》。

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这些缺点和不足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也有可能他就是那样的人。

读这样的书,就像是小读者在照镜子,他们会不自觉地进行思考和反思:“这说的是不是我呀?”“我也有这样的缺点和毛病,我要改正,不能像书中的人一样。

”这种积极的自我认识不正是我们在阅读中期望看到的吗?1.《没头脑和不高兴》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为什么叫了这么个名字呢?没头脑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的,不是这里少了点什么,就是那里缺了点什么。

他妈妈担心得不得了,总说他:“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可怎么得了!”没头脑撅起了嘴,嘟囔着说:“这是小事情,算得了什么,我才不在乎哪!大起来做大事情,那可是另外一回事!”那么不高兴呢?他有个怪脾气,一件事情,大伙儿谈得好好的,他偏来个“不高兴”,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总是闹别扭,要跟别人反着来。

跟没头脑一样,他也觉得这些都是小事,跟大起来做正经事情一点儿没关系。

这样两个孩子,真的长大了,又会做出什么事呢?因为仙人帮忙,没头脑和不高兴一瞬间就长成了大人,成为建筑工程师和演员。

俩人雄心万丈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结果怎么着?没头脑设计的三百层高的少年宫,居然把电梯给忘了!让去少年宫看戏的孩子们不得不带上一大堆吃的睡的,爬了半个月楼梯。

不高兴呢?他演的老虎怎么也不高兴被武松打死,让这场戏不得不演了四五天。

这下没头脑可明白过来了,赶紧拉着不高兴去找到仙人,把他们给变了回来。

统编版语文二上《没头脑和不高兴》交流课(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二上《没头脑和不高兴》交流课(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二上《没头脑和不高兴》交流课(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没头脑和不高兴》交流课教案【相关课标】1.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初步感受作品中语言的生动和幽默,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材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本绘本故事,写的是一对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好朋友,他们一个办事经常丢三落四;一个做事总跟别人唱反调,经常不高兴。

在神秘人的帮助下,他们长大了,“没头脑"做了建筑师,“不高兴”当了演员。

他们都因为自己的毛病,给大家带来了害处,造成了自己的苦恼。

从此他们明白了从小要养成好习惯。

通过“没头脑"和“不高兴”在神秘人的帮助下“做大人"的经历,告诉小朋友们,从小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大家带来害处。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阅读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初步掌握阅读方法,开始在阅读中享受快乐。

在阅读完整本书后可以简要讲述一些精彩情节,能够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对故事主要人物进行识记,通过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引导学生练习说一段完整的话。

2.读懂《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的内容,理清故事的脉络。

3.懂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要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4.通过交流阅读成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活动】一、导入孩子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没头脑和不高兴》,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就让我们通过“阅读闯关大挑战”的游戏来共同交流交流吧。

二、阅读交流(一)第一关:故事人物猜一猜1.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

《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教学设计模块一.故事猜猜猜一、聊封面,知书名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这节课,我们要读一本非常有趣的童话故故事书。

咱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童话故事)过渡:这就是书的封面,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我们观察的时候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

二、师: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来读一读。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要读呀,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贴题目:没头脑和不高兴)师:这就是这本书的书名。

二、聊封面,猜作者1.联系生活猜作者过渡:孩子们,请看书名下面这一排排的小字又告诉我们什么?你的眼睛最亮,请你说。

生:这本书的作者。

(出示封面图,圈出“任溶溶”三个字)师:这个名字很奇怪,让我们猜猜,生活中溶溶通常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写出小朋友喜欢看的童话故事书,猜猜他多大了呀?(板书:猜)师:你的思维最活跃,请你猜。

师:你最会倾听,请你猜。

2.应证猜测师:你的猜测真大胆,我好喜欢!你们都猜对了吗?倒数三秒:3.2.1!请看(出示任溶溶图片)这就是任溶溶师:虽然他已经96岁高龄了,但他拥有一颗童心。

(课件出示句子)任爷爷说:“我最喜欢的事就是为孩子们写作,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

”生:读句子师介绍作者:他是个翻译家,曾翻译过《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等等等等。

他还是个大作家呢!他写的书很多很多,数都数不清。

(课件出示书名)你读过哪些书?三、聊插图,猜人物师:让我们再次回到封面,从封面你还看到了什么?你的眼睛在发光,请你说。

生1:有两个小朋友师:你发现了封面上的插图。

师:你的眼睛很有神,请你说。

师:是的,这本书主要讲了两个小朋友的故事。

这两个小朋友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

请猜,他是谁?(课件出示没头脑图。

)生:没头脑师:他为什么会叫“没头脑”?2.应证猜测师:你是这样猜的,你是这样猜的,你是这样猜的!那书中又是如何写的?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配图文字)从前,有个小朋友,做什么事情都是丢三落四的,一点头脑都没有。

好习惯,要天天养!——《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

好习惯,要天天养!——《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

好习惯,要天天养!—《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鲁钟思/文何禾/图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谁?他们俩啊,一个粗心大意,一个任性自满。

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两个人。

他们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邻居,也可能就是你!每次家长和老师让你改掉丢三落四、不听他人劝告的坏习惯时,你有没有觉得他们好像“小题大做”?当被督促学习、做作业的时候,你有没有在想:我变成大人就好了?变成大人就能从此成为一个成功、受人崇拜的人吗?那些坏习惯、小毛病,就自动消失了吗?在《没头脑和不高兴》里,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展开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奇妙之旅……任溶溶,原名任以奇,1923年出生于上海,是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

《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作品就是任爷爷翻译的;他还写过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没头脑和不高兴》不仅仅是一部广受好评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

同学们不妨参照动画片,来进行一下比对,感受一下当文字变成动画,会有哪些不同。

1.故事梗概故事非常轻松幽默。

话说有两个孩子,他们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

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不是忘记了这个,就是忘记了那个;不高兴呢,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他开口总喜欢说“不高兴”。

大家劝说这两个孩子改掉坏习惯,他们却不以为然,认为长大了就好了。

终于有一天,一个神秘仙人把他俩嗖的一下变成了大人。

转眼间,长大了的没头脑当上了建筑师,不高兴如愿做了演员。

没头脑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设计了300层设施齐全、富丽堂皇的少年宫大楼。

可是这么高的楼,粗心的没头脑却忘了设计电梯。

于是,少年宫就出现了奇异的景象——同学们为了看戏,要带着铺盖、干粮来回走一个月才能到达225楼戏院。

没头脑觉得非常羞愧。

不高兴呢,果真做了演员。

他饰演的正是“武松打虎”里的老虎。

舞台上,扮演老虎和武松的演员都在卖力表演,可是,戏演到紧要关头,不高兴的脾气又来了。

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

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

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第一篇: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一、内容简介:“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两个主人公的外号。

“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只是做事马虎,常常丢三落四;“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总不愿意与他人协调配合。

“没头脑”当上工程师以后,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厦作少年宫,忘了设计电梯,到两百二十五层楼上去看场戏,得背上干粮、被褥,上下一次要一个月。

“不高兴”呢,他跟人搭档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却总不高兴按照剧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结果急煞了台下看戏的小朋友。

二、导读课实例1、故事简介2、视频观看同名电影《名头脑和不高兴》片段3、教师朗读原文没头脑和不高兴我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叫做“没头脑”。

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

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绝不可能没脑子。

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

玩了半天,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

”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气,看着乱七八糟的屋子直发呆。

正在这日寸候,妈妈回来了。

“妈妈!”弟弟妹妹像大阴天看见了太阳,欢天喜地地扑过去。

妈妈进屋子一看:“唉,没头脑,又是这么回事!也不知哪天我回来能看到屋子里整整齐齐的!”妈妈一面收拾东西,一面直唠叨:“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怎么得了!”这几句话没头脑听都听烦了。

他撅起了嘴,嘟囔着说:“这是小事情,算得了什么,我才不在乎哪!大起来做大事情,那可是另外一回事!”他一不高兴,功课也不做了,就上床去睡觉。

没头脑躺在床上,心里说:“这点小事,也犯得着嘀咕个没完!哼,瞧我大起来好好做几件大事情给你们看看。

可是我哪天才能大起来呢?等不及了!等不及了!”没头脑正在想心事,只听见窗外有人叫他:“没头脑,快出来,有好玩儿的!出来,快点!”没头脑竖起耳朵一听,是他的要好同学“不高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一、内容简介:“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两个主人公的外号。

“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只是做事马虎,常常丢三落四;“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总不愿意与他人协调配合。

“没头脑”当上工程师以后,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厦作少年宫,忘了设计电梯,到两百二十五层楼上去看场戏,得背上干粮、被褥,上下一次要一个月。

“不高兴”呢,他跟人搭档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却总不高兴按照剧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结果急煞了台下看戏的小朋友。

二、导读课实例1、故事简介2、视频观看同名电影《名头脑和不高兴》片段3、教师朗读原文没头脑和不高兴我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叫做“没头脑”。

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

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绝不可能没脑子。

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

玩了半天,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

”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气,看着乱七八糟的屋子直发呆。

正在这日寸候,妈妈回来了。

“妈妈!”弟弟妹妹像大阴天看见了太阳,欢天喜地地扑过去。

妈妈进屋子一看:“唉,没头脑,又是这么回事!也不知哪天我回来能看到屋子里整整齐齐的!”妈妈一面收拾东西,一面直唠叨:“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怎么得了!”这几句话没头脑听都听烦了。

他撅起了嘴,嘟囔着说:“这是小事情,算得了什么,我才不在乎哪!大起来做大事情,那可是另外一回事!”他一不高兴,功课也不做了,就上床去睡觉。

没头脑躺在床上,心里说:“这点小事,也犯得着嘀咕个没完!哼,瞧我大起来好好做几件大事情给你们看看。

可是我哪天才能大起来呢?等不及了!等不及了!”没头脑正在想心事,只听见窗外有人叫他:“没头脑,快出来,有好玩儿的!出来,快点!”没头脑竖起耳朵一听,是他的要好同学“不高兴”。

他连忙打开窗子,只见不高兴上气不接下气,说:“快走,碰上仙人了!”没头脑正在生妈妈的气,二话不说,跳出窗子,跟了不高兴就跑。

这个不高兴怎么叫不高兴呢?也有个道理。

他有那么个怪脾气,一件事情,大伙儿谈得好好的,他偏来个“不高兴”,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大伙儿要上东,他不高兴上东,要上西;大伙儿上西了,他又不高兴上西,要上东。

这么个人,谁还高兴跟他玩哪!可你不高兴跟他玩,他可是不高兴你不高兴跟他玩,换句话说,就是他偏高兴跟你玩。

真把人烦死了。

这天下了雨,不高兴跟几个同学一块儿放学回家。

大伙儿打由大道走,不高兴不高兴,要抄近道打泥地上走。

大伙儿说泥地上都是水坑,劝他不要走。

可是不高兴不高兴,走到泥地上去了。

同学们看见他老毛病发作,自管自走了。

4、欣赏插图三、他山之石,导读课案例《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潜移默化地进行成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准备:课件目录打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推荐书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过童话故事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回忆一下(课件出示图片)你你最爱的童话故事是什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非常幽默的好书。

它是——学生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我们看一本书要从封面读起。

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在封面上发现很多信息。

仔细观察封面,你都发现了什么?预设1、题目读一下题目,读后有什么疑问吗?(板书:疑问)学习贵在质疑,因为我们好多重大的发现,都是从一个个的疑问开始的。

如果我们的课外阅读带着疑问来读,一定非常有意思。

预设2、图画你观察的真细致,你关注了画面,而且图文结合,有自己的想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预设3、作者板书,听了这个名字,想象一下作者能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本人与你想象的一样吗?(出示简介: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

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的成长。

他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

他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儿童文学大家。

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童心永驻的老头儿。

)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想象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无论想象是对还是错,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奇和欣喜。

(出示照片:任溶溶,原名任以奇,1923年生于上海。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没头脑和不高兴》、《土土的故事》、《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

主要翻译了《安徒生童话全集》、《长袜子皮皮》、《木偶奇遇记》等作品。

)预设4、作品类别很多书上都有这样的小字,别少看了这些小字,从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信息,中国说明作家是中国人。

幽默提示我们这本书内容、语言或情节很幽默,想看幽默故事的,这本书就是你们的首选。

儿童文学创作告诉我们这本书适合儿童阅读。

任溶溶系列什么意思?我们以前还看过杨红樱系列。

如果我们想看童话,就看封面上有没有童话字眼,想读科学类图书的,就看封面上有没有科学之类的字眼。

如果封面上有经典一词,说明这本书很有影响力,很多人喜欢看。

三、细读目录,激活想象1、读完了这本书的封面,让我们再来看他的目录。

(出示)请你们翻开桌子上的目录,读一读目录的标题,最吸引你的是哪一个故事?充分发挥你的想象,透过这个标题,想象一下这个故事能讲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很想知道什么?2、学生读目录,想象质疑。

3、同桌交流后班级交流。

四、走进故事,了解人物看来,同学们已被目录中的标题深深地吸引了,那故事的内容就更吸引人了!让我们就从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读起吧。

1、什么是没头脑?没头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书上是这样介绍他的(课件出示: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决不能没脑子。

)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那为什么叫没头脑呢?)是啊,为什么呢?接着看,(出示: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记什么打折扣和缺个零头什么意思?马虎、丢三拉四,糊里糊涂。

是这样吗?听(教师讲故事)2、这就是没头脑? 发挥你们的想象,没头脑还会做哪些没头脑的事情呢?(学生想象——教师评价)有一天晚上,他家“戒严”了,怎么呐?讲故事。

3、听了没头脑的故事,你想对他说什么?他妈妈看了也这样说的:“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怎么得了!”对于你们的劝告,人家没头脑可不以为然,读:“他撅起了嘴,嘟囔着说,这是小事情,算得了什么,我才不在乎那!大起来做大事情,那可是另外一回事!”你觉得没头脑不改掉做事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对他长大后会不会有影响。

你们想不想知道没头脑长大是什么样子?4、在生活中,我们会不会遇到像没头脑一样的人和事?(你真会读书,你已经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来这个故事不仅仅好笑,更重要的是在故事中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板书:道理)5、这个故事中除了没头脑,还有一个主人公——不高兴,不高兴又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在他身上又会发生怎样可笑的事情呢?老师不想讲他的故事,想让你们自己来读,不过老师可以提前透露一点内容。

这不高兴与人搭戏演《武松打虎》,我们知道武松本领高,三下两下就把老虎打死了。

可这不高兴演的这出戏,老虎和武松打了半天半日,不分胜负,打了几天几夜,还没演完,可急坏了台下的观众。

怎么样有意思吧?那就课后赶快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五、片段欣赏,激发兴趣除了这个故事,其他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我们来读读其中的几个片段。

★(出示: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瘦高个像跳蹦床的演员那样晃晃悠悠飞到空中去了。

“一丈,两丈,三丈,四丈,五丈,六丈,七丈,八丈,停!”)大家猜一猜,想一想:后来这个“瘦高个”怎么样了??那就读一读《小妖精闯祸》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出示:图片)这是书中的一张插图,仔细观察图,讲了谁的故事,请你猜猜,这图中谁是天才杂技演员?为什么?老师告诉你们那圆滚滚,胖乎乎的才是天才杂技演员。

六、结尾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

是不是令大家难以忘怀呢。

我敢保证,大家一定会对它爱不释手,看了还想看。

同学们,赶快带着你们的疑问和想象来读这本书吧,看看在书中能不能找到你们自己的影子,在你们捧腹大笑的同时,是不是会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等你们读完了,我们再一起交流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