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上音乐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与艺术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与艺术上册全册
教案【新教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
2. 了解作曲家和演奏者
3. 能够模仿简单的鼓点
教学内容
1. 音乐类型的介绍
2. 作曲家和演奏者的介绍
3. 鼓点练
教学步骤
1. 引入音乐类型
2. 介绍作曲家和演奏者,播放相关音乐
3. 引入鼓点练,模仿老师的演奏
4. 学生自己尝试演奏
教学重点
1. 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
2. 了解作曲家和演奏者
3. 训练鼓点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1.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
2.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模仿老师的鼓点演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简单的色彩组合
2. 能够画出幼儿园常见物品的简单素描
教学内容
1. 色彩组合的介绍
2. 幼儿园常见物品的素描练
教学步骤
1. 引入一些简单的色彩组合
2. 教授幼儿园常见物品的素描方法
3. 学生自己尝试画出素描
教学重点
1. 简单色彩组合的了解
2. 幼儿园常见物品的素描技巧
教学难点
1. 学生是否能理解色彩组合的概念
2. 学生是否能够画出准确的幼儿园常见物品素描......。
新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新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和音乐欣赏等方面。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阶等;3. 学会演奏基本乐器,如手鼓、铃铛等;4. 培养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5.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细胞。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新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音乐基本知识: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音高、音色、节奏等;2. 乐理知识:研究音符、节奏和音阶等乐理知识,以及基本乐器演奏技巧;3.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4. 音乐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进行音乐表演。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知识和演示乐器演奏技巧;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提高合作和沟通能力;3. 情感教育: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4. 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音乐基本知识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乐理知识教学:介绍音符、节奏和音阶等乐理知识,并进行相关练;3. 基本乐器演奏教学:教授基本乐器的演奏技巧,如手鼓、铃铛等;4. 音乐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并进行相关讨论;5. 音乐表达教学: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6. 总结复:对本节课研究内容进行巩固和总结。
五、教学评估本教案设置以下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2. 研究笔记评估:评估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音乐表达评估:评估学生在音乐表达方面的表现和进步;4. 教学过程观察评估: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研究态度和参与度。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概述•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教学科目:音乐•教学内容:音乐的节奏感受和乐理学习•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节奏感受能力,了解乐理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听觉训练,乐理学习,互动合作•教学时长:每次课45分钟,共计10次课第一课:音乐节奏教学目标•通过听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受能力•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音乐节奏,并能模仿表演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音乐节奏示范录音•手鼓或其他节奏乐器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问答互动:让学生尝试区分听到的音乐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3.集体欣赏:给学生放一段带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让他们跟随节奏摆动身体。
4.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手鼓或其他节奏乐器模仿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
第二课:乐理基础教学目标•了解乐理的基本知识,如音符、拍子、音阶等•能够识别常见的乐器声音教学准备•乐理教材•常见乐器图片教学过程1.问答互动:通过问答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乐器的基本认识程度,并展示一些乐器的图片。
2.介绍乐理基础知识:向学生简要介绍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的种类和表示方法,拍子的概念等。
3.听乐器识别:播放一段乐器的声音录音,让学生识别出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进行讨论。
4.练习与小结:通过举例展示乐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进行乐理基础练习,并总结今天学到的乐理知识。
第三课:音乐创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让学生尝试用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教学准备•音乐创作示范录音•学生自带的日常生活声音素材(如敲门声、水滴声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一个由日常生活声音制作的音乐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问答互动: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听出了其中的日常生活声音。
3.音乐创作指导:向学生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步骤,并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
4.学生实践:让学生利用自带的日常生活声音素材,在教室里进行小组创作,并进行展示。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5篇)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大全篇一教学内容: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狂风暴雪的情景,同时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通过静心聆听、朗读主题诗、模仿律动、画一画、敲一敲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及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学生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秧歌调》)二、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一)聆听乐曲引子,直接导入:音乐在模仿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好像把你带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二)出示图片,介绍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三)朗读单元主题儿歌,导入乐曲欣赏:1、师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大草原的印象,朗读单元主题儿歌2、完整听赏乐曲,思考:乐曲描绘了哪些情景?3、介绍曲名——《我是人民小骑兵》4、分段落听赏、交流。
(四)用律动参与的方式复听全曲,如:模仿骑马动作等(五)相互交流自己听赏后的感受(六)分组活动1、画一画——试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2、敲一敲——使用打击乐器来模拟马蹄声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三、总结教学反思: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三年级音乐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扮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3.音乐知识(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同学理解。
教学重难点: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同学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能区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局部(可以听两遍)。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2.再次播放乐曲,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
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四、课堂小结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感受三拍子歌曲特点,并能用欢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全曲。
2、学唱附点二分音符,认识几种常用的力度记号(“f”、“p”、跳音、减弱、自由延长)和它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教学难点:认识并学会几个音乐力度记号。
教学用具:电子琴、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师:同学们,很高兴又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
我们402班的同学各个都像天使一样可爱,小天使们,你们今年几岁啦?嘘,让老师先来猜一猜。
1、老师猜学生年龄。
(9-10)有节奏地念:X X X | X X X | X. X _ | X - - |同学呀!同学呀!你呀九岁啦。
(重点解决附点四分音符)2、师生猜教师年龄师:老师刚才猜了你们年龄,大家猜猜老师今年多大?A.生回答B.(能否像老师刚才一样有节奏的念出来呢)有节奏地回答。
二、活动解疑1、出示大屏幕(大树桩图片)师:我们班同学眼力可真不赖(竖起大拇指),请看大屏幕,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告诉大家。
A、学生回答a、看到大树桩,想到大树桩的由来,进行德育教育砍伐现象严重,生态环境)b、想到大树的年龄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答时给予鼓励)师小结:从大树砍伐后留下的树桩断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疏密不同的纹饰,这就是树木的年轮,数一数大树横断面上有多少个圈,就知道这棵树生长了多少年。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篇)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健康歌》,并随歌曲进行律动表演。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教学目标: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学会一段歌词。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的第一段歌词。
3、能随歌曲《健康歌》,的音乐即兴动作。
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在歌曲《健康歌》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唱了些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1)教师范唱歌曲《美丽的黄昏》(2)指导学习歌词教师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3)学生跟着歌曲录音清唱两遍。
(4)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表演3、用自己身边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放《小小足球赛》的录音,学生朗诵歌词,跟着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
5、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6、教学反思:学生能感受歌曲中的跳跃的律动,能跟随歌声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跳绳》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教学目的:1、能听辨出乐曲《溜冰圆舞曲》中各段音乐的情绪变化,听辨出《跳绳》中三个乐段ABC的结构。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3、能随着《溜冰圆舞曲》的录音模仿溜冰的动作。
4、知道一些有关足球的趣闻。
教学过程:1、请同学们议论有关溜冰的话题,引入新课,欣赏《溜冰圆舞曲》。
(通过欣赏这首曲子你看到了什么?)2、这首曲子中重复的乐曲是那一段(讲授这首乐曲的主题)3、随教师唱这一主题的乐谱。
4、再次聆听《溜冰圆舞曲》全曲,注意上述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5、介绍丁善德及其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欣赏《跳绳》。
在听赏过程中,教师作微小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例如:在第一、第三乐段时可做挥绳动作。
第二乐段可做跳跃动作和轻盈的舞蹈动作。
6、引导学生听出第三段与第一段是相同的,再在课本中第三部分的空格中填上绿色。
小学音乐教案详案三年级上

主题:认识乐器时间:6节课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正确说出简单乐器的名称。
2.了解乐器的外形特点和发出声音的原理。
3.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乐器图片、实物或画册。
2.CD或其他音乐设备。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认识乐器1.引入活动: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尽量准确地听出音乐中有哪些乐器声音。
2.认识主要乐器:声乐、钢琴、小提琴、长笛、鼓、铃铛。
a.展示乐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名称。
b.了解乐器的外形特点和发出声音的原理。
c.学生模仿演奏乐器的姿势,通过动作感受乐器的不同。
d.教师示范演奏一段简单的旋律,让学生分辨乐器声音。
e.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标语或海报,展示乐器的特点和对应的声音。
第二节课:声乐1.放一段悦耳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声乐的美妙之处。
2.讲解声乐的特点和发声原理,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来唱歌。
3.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配合音乐唱歌,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三节课:钢琴和小提琴1.展示钢琴和小提琴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名称。
2.了解钢琴和小提琴的外形特点和发声原理。
3.用CD播放钢琴和小提琴的演奏,让学生分辨乐器的声音。
4.学生小组合作,分别编排钢琴和小提琴的表演节目,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四节课:长笛和鼓1.展示长笛和鼓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名称。
2.了解长笛和鼓的外形特点和发声原理。
3.用CD播放长笛和鼓的演奏,让学生分辨乐器的声音。
4.学生小组合作,分别演奏长笛和鼓的节奏,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五节课:铃铛1.展示铃铛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名称。
2.了解铃铛的外形特点和发声原理。
3.讲解铃铛的使用方法和演奏技巧。
4.学生小组合作,演奏铃铛的旋律,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六节课:综合复习1.通过图片或实物复习各种乐器的名称。
2.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尽量准确地分类识别出其中乐器的声音。
3.学生小组进行音乐游戏,模拟演奏各种乐器的动作,其他小组猜测所模拟的乐器。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一、案例背景那是在这学期的一天,我在三年级上音乐课,依据教学规划安排,这节课是让同学们学唱《卖报歌》。
可在学xxx曲之前,却发生了一件好玩而“出格”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从而引出了本案例。
二、情景描述那天上课前,我进展了仔细备课,心想这节课应当能完成教学任务。
上课铃声一响,我布满自信地走进了教室。
随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视唱训练(发声训练)各环节的完毕,进入了导入学唱新歌《卖报歌》环节。
“下面我们就来观赏一下这首新歌《卖报歌》。
”当我刚要播放录音时,突然听到教室后面的一个角落里像春雷一样响起了一句“怪声”,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
我一听这腔调就知道是谁在唱。
说起来好玩,这位同学在课余时,常常在走廊上或上下学路上即兴式地演xxx曲,有的是自己新编的,有的是将流行歌曲改了歌词并“变了调”“瞎唱”的。
因此,同学们把他xxx叫作唱“洋戏”,我从同学们的哄笑声中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在称赞他。
就在这一刹那之间,我想了很多关于如何处理这突发大事的方法。
为他竟然敢在课堂上瞎唱,实在是胆大妄为。
他明显违反了课堂常规,应当受到严峻批判。
然后连续上课,倾听录音《卖报歌》。
可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个同学时,我发觉他低下了头,还用音乐课本拦住了自己的脸。
我明显感受到,他正在等待“挨训”。
我的心被触动了。
在刹那间把他的行为再反思了一下:这一行为虽然违反了课堂常规,但它有没有闪光点呢?“新课标”理念告知我,我们应“鼓舞制造”。
莫非这不是即兴制造吗?莫非我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认为他在“瞎唱”?虽然听起来并不是很美丽,但是否可以借机鼓舞其他学生进展即兴创作呢?“新课标”理念告知我,我们在教学中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莫非这不就是他在课外表现出来的最大兴趣吗?假如我严峻批判他,他还会对唱“洋戏”感兴趣吗?“新课标”理念告知我,我不能扑灭他本能的“制造火花”;我不能扼杀他对创编音乐的兴趣;我不能卑视行为习惯上有偏差的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第5册全册备课教学内容:一、唱歌:学习本课中的八首歌曲;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姿势和方法。
二、欣赏:欣赏中外优秀作品;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认识常见乐器和演唱形式;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三、器乐:了解西洋管弦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四、识谱:学习简谱基本知识中的音符、拍号、强度记号、重音记号等知识。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音乐的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乐观的态度与友爱精神。
2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能力。
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作品中表现得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 、体验: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
听辨不同情趣、国家民族的音乐,感受不同风格使学生获得愉快地感受与鉴赏,充分展开想象,倡导学生有独立见解。
2 、模仿:根据中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引导他们模仿老师、模仿物品或事物进行中的音响,模仿他人的成功作品等积累感性经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探究与合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一道学生主动参与综合艺术表演活动,鼓励他们对音乐进行以及形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贪局与创造活动。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节奏等。
速度、学习和了解音乐表现要素中的力度、自然的歌唱,初步做到有表情。
能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能适度简单的乐句。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感知不同艺术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1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的演唱,培养唱歌的自信心和技巧。
2 、结合所学歌曲认识一些常见记号。
能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自制简单乐器,培养学生创编律动或舞蹈、音乐故事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创造能力。
3 、具有一定感受能力。
聆听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情绪的乐曲。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度音乐的感受。
4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难点:1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简单的演唱技巧。
2 、能够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3 、能够同歌曲情绪基本一致律动、舞蹈、故事等.并参与演唱。
课4、歌曲:我是小星1~2第一民族乐器简、欣赏:可爱的西洋乐器简、欣赏:爱的祝4、歌曲:我们美丽的祖3~4第二、歌曲:祖国祖国多美简介创作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和题材内容祖国像妈妈一样4、欣赏: 知识检测5、4 第三课 1、歌曲:天鹅请来当客人 5~6> 天鹅<2、欣赏:大提琴独奏、欣赏3:小天鹅舞曲、对西洋管弦乐器介绍44 、歌曲:小树快快长吧第四课7~8 1平均分达标率学期优秀率90上学期90.65% 100% 9191% 本学期100%家第一课教学目的:,知道歌词中采用了“将人比作物”的比拟手一、能背唱《我是小星星》法。
二、能举例我国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中常见的几种乐器,并能模仿这些乐器的演奏姿势。
三、通过音乐活动,丰富学生对“家”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一、学生能够完整的唱出歌曲的旋律。
二、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丰富学生对家的情感体验。
三、能够简单的了解几种常见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教学难点:一、完整的唱出歌曲的旋律,注意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处理。
二、捕捉歌曲的意境,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第一课时08.09.01教学目的:1、学生能够完整的掌握歌曲的旋律。
2、演唱中注意音乐形象的整体把握和唱法、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处理。
教学重点:1、能够结合歌曲的音乐形象演唱。
2、要准确的把握好歌曲的旋律及速度、力度。
教学难点:1、音乐形象的准确把握。
2、准确的处理好歌曲的速度及力度和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1、53 42 1- 哼鸣练习聆听歌曲我是小星星。
2、随琴学唱歌曲旋律,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
3、学生分组自学师巡视指导4、学生分组练习老师指导纠正。
5、完整试唱旋律6、加入歌词,师生共同试唱。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指导及强弱关系的处理、8.课后反思:《我是小星星》的歌词采用了富于想象的比拟手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体会出,将人(爸爸、妈妈和我)拟作物(太阳、月亮和小星星),形象的表现了“我”对“家”的亲切感受。
第二课时 08.09.03教学目的:1、了解民族乐队基本上由那些乐器组成。
2、通过对民乐合奏的欣赏,对民族乐队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中的组成乐器有所了解。
2、能够列举出常见的民族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3、听音乐进教室。
4、师生问好。
二、新授1、首先向学生介绍这首民乐合奏由英国作曲家比肖普创作的同名歌曲改编而成。
2、播放歌曲录音,让同学们认真聆听。
3、学生听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聆听歌曲录音。
5、复习上节课的歌曲。
6、学生回答《我是小星星》中体现的情感。
课后反思:通过聆听《可爱的家》这首由改编而成的民乐合奏曲,使学生对“民乐合奏”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三课时 08.09.08教学目的:1、了解西洋管弦乐队基本上由那些乐器组成。
2、通过对西洋管弦合奏的欣赏,对西洋管弦乐队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对西洋管弦乐队中的组成乐器有所了解。
2、能够列举出常见的西洋管弦乐器。
教学设计:本课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几个乐器组所包含的基本常用乐器.首先,介绍作者英国作曲家埃尔加。
让学生对曲子<<爱的祝福>>的创作背景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分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器组分别介绍其所包含的乐器,并结合图片讲解,使学生能有深刻的印象.结合曲子的主题听音乐,并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自己听完乐曲的感受,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新授1、首先向学生介绍《爱的祝福》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创作的一首管弦乐。
2、讲解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组成3、看各器乐组的图片,并展示实物。
4、用单簧管吹奏《爱的祝福》的主题旋律。
5、播放歌曲录音,让同学们结合着曲名认真聆听。
6、学生听完后,结合乐曲名称说出描写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7、看书中给的图画,加以引导并复听乐曲。
8、结合图画说出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9、复听全曲。
课后反思:通过聆听《爱的祝福》这首西洋管弦乐曲,使学生对“管弦乐队”中的常用乐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祖国好教学目的:一、能看着歌片演唱《我们美丽的祖国》高声部旋律;并能随着伴奏音响,与他人一起进行二声部合唱。
二、能背唱《祖国祖国多美丽》,知道这是一首新疆风格的歌曲。
三、能准确无误的说出本课欣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
四、听出《祖国像妈妈一样》的演唱形式和基本情绪。
教学重点:一、完整演唱《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二声部合唱。
二、记住这首歌曲的风格。
三、准确无误的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
教学难点:一、能够完整和谐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二、记住国歌的词、曲作者。
第一课时 08.09.10教学目的:1、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熟悉两个声部的旋律。
2、唱出歌曲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1、掌握好基本的旋律特点,强弱规律。
2、对节奏和时值的正确掌握。
教学设计: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这首歌曲的旋律。
先让学生说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好本课歌曲的强弱特点。
首先,全体学生演唱,唱熟。
第二点:要求学生根据歌词所写内容来调整演唱时运用正确的演唱情绪。
歌词运用了抒发对祖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提示学生,描写的是对祖国的赞美。
拟人的手法。
.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1、先做发声练习。
开口音发声训练,ha ha ha ha ha -2、听磁带《我们美丽的祖国》,熟悉歌曲旋律。
3、随琴学唱歌曲的旋律。
4、唱熟后,让学生分组演唱。
5、学习过程中,注意对节奏时值的指导、纠正。
6、学生随琴唱旋律。
7、复听歌曲,再次熟悉歌曲的唱法。
课后反思: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变化,注意引导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
第二课时 08.09.15教学目的:1、填入歌词,能够完整演唱全曲。
2、唱歌曲时注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1、掌握好基本的旋律特点,强弱规律。
2、对节奏和时值的正确掌握。
3.初步掌握歌曲中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1、先做发声练习。
2、随着琴声伴奏,复习哼唱歌曲的旋律。
3、再次聆听范唱,试着加词进行演唱。
4、练唱最后一段的双声部,分出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5、学习过程中,提示学生边唱自己的声部,边注意听另一声部。
6、老师帮助低声部唱,保持低声部的稳定性。
7、复听歌曲范唱,学生跟着伴奏带完整试唱歌曲。
8、老师适当帮助低声部,引导旋律的稳定性。
课后反思:演唱时还要做注重对学生声音的练习,强弱的对比。
投入感情的演唱,能够把歌曲表现得更好。
第三课时 08.09.17教学目的:1、掌握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2、复习以前学过的具有新疆风格的歌曲。
3、掌握歌曲的旋律,并能随琴完整演唱。
教学重、难点:1、掌握好基本的旋律特点,注意乐节间的换气。
2、演唱时注意唱出新疆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1、先做发声练习。
2、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新疆歌曲。
3、说一说新疆歌曲的特点听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4、熟悉歌词,然后跟着范唱视场歌曲。
、熟悉之后,全体学生齐唱,提示注意唱出新疆的风格5.6、学习过程中,注意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
7、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根据歌曲进行表演。
8、复听歌曲,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旋律欢快,简单易学,在学生初步掌握的情况下,多注意进行声音的训练,和处理。
第四课时08.09.22教学目的:1、使学生记住国歌的词曲作者。
2、通过行体活动,辨别《国歌》的速度、节拍,感受《国歌》的情绪和风格。
3、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1、能够完整的背唱国歌。
2、能够正确说出国歌的词、曲作者。
3、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题材内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1、先做发声练习。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
4、简介创作国歌的词曲作者,和国歌创作的背景。
5、看画像,加深学生对词曲作者的印象。
6、听磁带,作踏步,感受歌曲的节拍及速度。
、按照节奏踏步演唱,可以使学生演唱的节奏更准确。
7.8、做齐唱、合唱练习,说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