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思考论文
大学生性心理论文

大学生性心理论文大学生性心理大学生性心理是指大学时期的学生在性方面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性教育的进步,大学生性心理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性心理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第一部分:大学生性心理现状大学生性心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我认知的困惑:大学生性心理常常存在对性身份的认知困惑。
在青春期的冲击下,大学生开始探索自己的性别身份和性取向,但对于自己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确定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
二、情感关系的困扰:大学时期是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性教育和情感指导,大学生在处理爱情、友情和性之间的关系时常常陷入纠结和困扰。
三、性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信息和性文化,性观念开始发生转变。
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和性知识,大学生对性的认知常常存在盲区和误解。
第二部分: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一、家庭环境: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往往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下,性问题常常被视为禁忌话题,缺乏开放的家庭氛围和性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性认知和情感处理方面存在困惑和障碍。
二、社会文化:社会的性观念和文化传统对大学生的性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在性观念较为保守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往往存在性自卑感、性压抑和性焦虑等问题。
三、教育机构:教育机构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引导和教育也存在一定责任。
缺乏系统、科学的性教育课程,以及缺乏专业性辅导人员的指导,使得大学生在性心理问题的处理上感到无助。
第三部分:应对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对策针对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存在的现状和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性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既包括传授性知识和性道德,也包括性心理的指导和辅导。
通过性教育活动、课程、讲座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性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二、建立咨询机构:建立专门的咨询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性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大学生爱与性的论文

大学生爱与性的论文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爱与性话题备受关注。
本论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爱与性的现状、挑战以及解决方案,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平等和负责任的爱与性观念,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爱的概念与理解爱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行为体验,涵盖了情感的投入、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情感的表达。
大学生应理解爱可以包含亲情、友情和爱情三个维度,并且每个人对爱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二、大学生爱的现状分析1. 爱的表达方式多样化:大学生通过言语、行为以及互动来表达爱的情感。
2. 爱的过度消费现象: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大学生对爱的展示和追求过度关注外在形式,忽视了真实的情感交流。
3. 爱的纠缠和依赖:一些大学生在感情中出现过度依赖、不健康的纠缠,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三、大学生性的认知与实践1. 性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应接受全面的性教育,了解性健康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2. 性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应该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认识到性是一种自然且健康的表达方式。
3. 性行为的负责任与安全保障:大学生应该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拒绝性侵害和性别歧视。
四、大学生爱与性问题的挑战1. 情感分手的困扰:大学生在感情中可能遭遇分手痛苦、挽回困难等问题。
2. 性别关系的不平等:大学生需要面对性别歧视、性别暴力等问题,建立平等、尊重的性别观念。
3. 性知识的匮乏与误解:大学生对性健康知识了解不足,在性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和风险。
五、解决方案与建议1. 加强性教育的力度:学校和家庭应合作,提供全面、科学的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2. 推进性别平等:社会各界应推动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建立公平、和谐的性别关系。
3. 增加心理健康支持:大学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解决情感困扰和性心理问题。
结论大学生爱与性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话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与促进。
通过正确的性教育、平等的性别观念和积极的心理支持,大学生可以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建立健康、平等和负责任的爱与性观念,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

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和重视。
在这个话题上,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性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性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性教育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
性教育也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当前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对性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的教师和教材;此外,一些家长和学生也存在着对性教育的误解和不理解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来解决。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教育模式和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如讲座、课程、小组讨论等,同时还可以结合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来进行宣传和教育。
总之,当代大学生性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应该加强认识、改进问题、创新方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性教育服务。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这些挑战,励志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对策,旨在鼓励大学生积极面对挑战,追求卓越人生。
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现状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励志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励志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其过于理想化和虚无缥缈。
另一方面,有些励志教育过于强调成功学和鸡汤式的鼓励,缺乏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
成功案例及原因分析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大学生通过励志教育获得了成功。
例如,一位大学生因为喜欢演讲,通过努力练习和参加演讲比赛,最终获得了校级和国家级的演讲比赛奖项。
这个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励志教育并非全部无效,而是需要合理的引导和实际的操作。
个人因素方面,这些成功案例的主人公通常具有较高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目标设定能力。
大学生性心理论文

大学生性心理论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备受关注,性心理的健康程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深入了解并研究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性心理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性心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其次,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学业和生活压力,加之社会对大学生的各种期望也会对其性心理产生影响。
再次,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性欲望的波动和性认知的建立都会对性心理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大学生性心理表现为多样性、易受影响性和易波动性等特点。
二、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现状近年来,大学生性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
首先,性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认知不全面,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性心理问题。
其次,网络的普及和传媒的影响使大学生沉迷于色情信息,对性态度和性行为产生偏差。
再次,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不足或者社会环境不良,导致其性格和心理出现偏颇,产生性心理问题。
总的来说,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逐渐加深,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对策针对大学生性心理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对策,促进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其次,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不良信息的渗透。
再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和帮助那些有性心理问题的学生。
总的来说,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大学生性心理问题才能获得有效的解决。
四、结语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涉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广阔领域,希本未来研究者们能够深入研究,探索实用有效的对策,让大学生的性心理更加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爱与性的论文

大学生爱与性的论文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代表,面临着各种社会现象的考验。
其中,爱与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校园外,都有很多讨论和争议。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大学生心理和教育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爱与性的议题。
1.社会背景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与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从而导致性观念的改变。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传统观念逐渐被冲击,对性的看法开始开放和多元化。
大学作为成年人的关键阶段,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更为明显。
2.大学生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学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双重压力。
他们正在适应独立生活,探索自我身份和价值观,并建立人际关系。
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更加开放和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尤其是对于爱与性问题。
3.爱情观大多数大学生对待爱情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们希望通过建立感情关系来实现情感需求的满足。
然而,大学生爱情观的多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些大学生可能过于理想化爱情,忽视了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导致感情的破裂。
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增加了爱情关系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更多的通过网络建立起爱情关系。
4.性教育随着性解放的发展,性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目前大多数大学性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大多数学校对性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系统和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社会和家庭对性教育存在较大的忌讳,这也限制了大学生对性的正确认知。
5.大学生性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性观念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性取向、性别认同上,也涉及到性伴侣选择、性价值观等方面。
然而,其中一些观念可能受到旧有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大学生无法真正做到自由选择与尊重。
6.性健康问题大学生的性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探索性爱的过程中,大学生可能面临性病传播和安全问题。
因此,提供科学的性教育和相关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希望,他们对爱与性的正确认知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力。
因此,大学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提供正确的性观念和性健康知识,以确保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正确的选择,建立健全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性教育论文800字

大学生性教育论文800字性教育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性教育是指为大学期间的学生提供全面而科学的性知识和性健康的教育活动。
性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提高他们的性健康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在情感和身体上正确地应对性问题。
首先,大学生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性知识水平。
大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学生们在这里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然而,由于我国性话题长期以来被忽视和避讳,很多大学生缺乏性知识。
通过性教育,学生们可以了解性发育和生理周期的相关知识,了解性别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之间的性别需求,了解性的正常行为和性的问题等。
这些知识对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大学生性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
性观念是指个体对性的认知和看法。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性观念存在偏差和误解。
通过性教育,学生们能够明确正确的性观念,包括尊重他人的性别和性取向、了解和认同性关系中的双重标准等。
这有助于打破陈旧的观念和认识,促进性别平等和包容。
另外,大学生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性健康水平。
性健康是指个体在性行为和性关系中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大学期间,很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需求较高,如果没有正确的性教育,容易导致不良的性行为和健康问题。
通过性教育,学生们能够了解性交的安全措施和避孕方法,了解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学会自我保护和正确处理性情感问题等。
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性健康水平,降低性行为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此外,大学生性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性自主能力。
性自主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作出性决策和管理自己的性行为。
大学是大多数学生独立生活和成长的阶段,他们需要学会自主地保护自己的性权益和做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性教育,学生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性需求和性价值观,学会拒绝不合适的性行为,学会正确处理性关系中的问题等。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性自信和性满意度,增强他们的性意识和性自豪感。
大学生对性的看法论文

大学生对性的看法论文现代大学生对性的看法性文化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是如此。
现代社会开放的风气和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大学生对性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大学生对性的看法。
首先,现代大学生对性的认知水平普遍较高。
随着性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性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关于性的知识,包括书籍、网络、课堂等。
这也使得大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性问题,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大学生对性态度多元化。
在过去,性问题往往是一个谈而不谈的话题,而现在的大学生更加开放和包容。
他们认为性是一个自然的需求和行为,不应该被过分神秘化或歧视。
同时,大学生们也更加注重性的安全和健康,倡导性自由的同时也强调性责任和尊重。
再次,现代大学生对性的观念更加平等和包容。
性别平等和性取向多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大学生们越来越接受不同性别和性取向的人群,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性别二元论,而是尊重每个人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选择。
这种包容性的态度也使得大学生更加自信和自主,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和需求。
最后,现代大学生对性的看法也存在一些偏见和困惑。
在性解放和性自由的大环境下,有些大学生可能会陷入对性的过度追求或者误解。
他们可能会认为性是一种消费品,追求性经验的丰富和刺激;或者错误地认为性解放就意味着可以随意对待性伴侣,导致性伴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浮躁和脆弱。
综上所述,现代大学生对性的看法是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
大学生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性问题,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性需求和行为。
但也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科学、健康地对待自己的性生活,做一个负责任和成熟的性爱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性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性方面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反思

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反思当代大学生的性话题一直以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谈及“性”,我们会联想到“谈性色变”。
但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的性健康和性观念问题却不容乐观。
本着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观念进而指导生活和学习,笔者在参考多种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问卷法和随机抽样的技术对某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分析了导致性观念现状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以作为参考。
标签:大学生性观念性健康社会学思维当今时代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基本集中在18—25岁之间,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达到性成熟的年龄阶段,能不能形成健康的性观念,有没有健康的性行为和性道德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因此,大学期间的性健康教育就不应该仍然处在一个回避的话题范围之类。
反之,应该正视它。
我们相信只要正视性,那么“它”本身才会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美好。
[1]因此,为了解析这一特殊的现象,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2]笔者试图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科学的再验证,力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争取对高校的性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措施。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年级为单位,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雅安市高校在校的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4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185名,女生215名。
调查对象所涉及的专业包括财经类、医学类、人文类、理工类、艺体类,共计5类,专业设置基本涵盖调查学校全部专业设置。
(二)方法和技术。
本次研究的主要科学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定量研究技术)和访谈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问卷的内容主要围绕“性”话题展开,具体涉及大学生的性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道德、性文化、大学生择偶观,恋爱观和婚姻观等。
在对问卷的结构、设计、调查方法和技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了全校的整群抽样调研工作。
同时,笔者还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专门和一些同学探讨了大学生的性观念,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大学生对性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趋向成熟,其性兴趣、性需求、性冲动的程度也随年龄而逐渐增加,加上互联网及各种媒体的高度发达,各种性现象、性观念充斥社会,特别是西方性自由、性放纵也开始在中国产生影响,针对目前大学生性观念及性道德方面的诸多问题,展开积极探寻解决大学生性观念、性道德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性观念;大学生;性教育
大学生已经进入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性是必
须要面对的问题,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会诱发心理障碍。
对于大学生来说,正确的性观念是确保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秩序、身心健康及人格独立完整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大学生性道德现状,并且正确分析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才能针对大学生在性道德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
1.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变化现状
性观念是指对性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性问题的较为稳定的看
法及所持有的态度评价,既包括个体的性观念,也包括在一定时期
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性问题的评价、态度、看法的总体趋势[1] 。
在当今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冲击给中国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带来巨大影响,而此时中国社会的性道德、性教育等又表现相对滞后,这无疑影响着中国大学
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学生走入婚前性认识、性行为的误区也就不足为奇。
1.1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根据李淑兰[2]等人的调查发现有接近21%的大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并且第一次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年龄最小是16岁,婚前贞操的调查也表明,男大学生在性的随意性远远高于女大学生。
有2 /3以上的大学生“认可”或“不反对”同居这一现象。
张玉堂[3]等对760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一种基本认同和宽容的态度,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已经由传统中国人所持有的禁忌保守观念日趋向性开放方向发展的趋势。
1.2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
大学生的性观念也要受到性知识的影响,大学生对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获取渠道狭隘、知识不全面、不准确。
黄桂鸿等的调查发现:在问及避孕方式时,部分人填写了“体外射精”(3% ) 、“憋住不射精”、“喝可乐”、“温水浴”(后三者均为0.2% )等不科学的避孕方法,另外,在考核受调查者对于安全期是否有正确的了解时,仅35.4%能选出正确答案。
在问及他们最了解的避孕方式时, 94.5%的人对避孕套最了解,而其他避孕方式了解甚少。
1.3 大学生对待自身的性心理障碍
在对待性心理障碍方面, 黄桂鸿等的调查发现:认为同性对自己完全没有吸引力的占60.6%,有15.4%表示对同性有一定的兴趣。
表示不愿提及与同性恋有关的话题的占46.2%,对此类话题感到反
感的占21.4%。
80.0%对露阴癖、窥阴癖、恋物癖等行为有所了解,其中28.6%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性变态行为。
处于中立态度占29. 7%。
在对于如何排除自身心理障碍,大多数的大学生选择和同龄人交流或任其发展,而极少选择向家长交流,或者是正规的心理咨询[4]。
2.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成因的分析
2.1大学生对性行为认识的片面性
在性行为的认识上,不少大学生只认识到性的生物性一面。
他们觉得: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有权决定个人性行为,性完全是学生个人的私人权利,他人(包括学校) 不应干涉。
某媒体记者在采访北京七所高校时就发现:不少女大学生普遍认为其身体已发育成熟,性需
要是她们的正当需求, 她们需要得到成熟异性对她是“女人”而非“女孩儿”的认同。
由此看来,大学生对性行为的认识是相当片面和不成熟的。
2.2 大学生性知识获取的不科学性和缺乏科学有效的性教育
据调查,大学生在性知识的获取方式上,主要集中在书刊和网络渠道,其次是以朋友和同学为代表的周围交集圈以及影片,其后才是学校教育,仅32.9%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也是其主渠道之一。
有关性道德、性知识的教材、课程、师资的缺乏使得大学生正常的性信息需求只能转向非正规渠道,足以说明,学校教育特别是性健康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成长成熟过程中明显薄弱。
而由于
缺乏正确引导,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的盲目“探索”,往往容易造成大学生出现性爱失误和性犯罪。
这对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会引起大学生性观念上的困惑和性行为上的失控, 产生的性生理和心理健康及性道德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素质水平和学校的稳定。
2.3大学生性观念存在两极分化
主要表现在部分受传统思想影响,谈“性”变色,近年来,尽管部分学校开展了性健康教育课,但未能系统化、正规化,课时少、教材缺,导致了性话题的隐晦性。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大学生受到“性解放”、“性自由”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大学里边同时也存在了对性持过分开放的态度,婚前性行为、校外同居、未婚先孕、未婚人流者日益增加。
从外部环境看, 主要是高校、家庭性教育的双重缺位与社会性伦理要求的低姿态化[5]。
3.引导和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3.1 高校性教育形式的科学性
(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性知识,使大学生们对性问题持有正确的态度。
(2)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如异性交往的艺术、恋爱的艺术、正确对待失恋等。
(3)课堂讨论:针对学生关心和敏感的热门话题,开展课堂讨论。
如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如何对待失恋;如何对待婚前性行为等,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对学生错误的观点给予积极健康的指导。
注重爱情教育”著名学者潘绥明曾提出:“能抵制和制约真正性混乱的,唯有对圣洁的爱情的极度理性崇拜”爱情是对性的最伟大的感召。
尽管目前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但通过调查反映出仍有大部分学生十分重视圣洁的爱情和贞操。
对爱情的忠贞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良好人格的表现,是幸福生活的基本保证。
进行爱情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
3.2 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就社会而言, 青年大学生不断与周围世界发生能量、信息的交换,社会不良文化和行为抵消甚至颠覆了我们教育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思想理念。
如物质主义影响了青年大学生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的接受和形成,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
社会有关部门应当严格对书籍杂志网络电视电影等媒体中不良信息的监管与查处,严厉打击那些毒害青少年的不法分子,对于时下最流行最普及的互联网,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控制手段,尤其应加大对色情网站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这样才能营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6]。
就家庭而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一个人发展的先决条件。
父母是青少年性教育的启蒙者,这就要求父母用科学的态度回答子女提出的性困惑问题,不应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回避,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增强自身的自制力和社会责任感,防止不正当性行为和性犯罪的发生。
■
【参考文献】
[1]张代敏.大学生性观念及性教育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87-89.
[2]李淑兰,朱宏,赵丽,刘志涛.对当前大学生性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80-82.[3]张玉堂,哈玉红,海存福.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状况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性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j].中国性科学,2008,17(9):26-29.
[4]黄桂鸿,周耿民,王锦祥,彭林,蔡春花,龙文玲,辛岗.当代大学生性心理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12-13.[5]汪德凤.高校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病认知调查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7):2182-2183.
[6]张光闪.关于大学生性道德的几点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