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产生

合集下载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三、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2010
李中山
(一)基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币
基础货币( )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B)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它直 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由存款货币银行保 有的存款准备金( ) 有的存款准备金(R)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C)所组成。 )所组成。 即:B=R+C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周小川 ·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 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 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可分为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 银行职能的银行, 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有一个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 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 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
(三)中国的中央银行
1、1905年设立户部银行 、 年设立户部银行 2、1908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 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3、1912年成立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 、 年成立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 能 4、1924----1928年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 年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5、1942年将货币发行、国库、调节金融市场、储备集 、 年将货币发行、 年将货币发行 国库、调节金融市场、 中于中央银行
二、 中央银行的职能
2010
李中山
(一)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主张独立性的论点: 政治家目光短浅,目的是选举,因此注重短期 方案轻视长期目标。如央行受到较多政治压力,可 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政策。 政治家缺乏专业知识。
反对独立性的论点: 将货币政策交给不对任何人负责的人去控制是 不民主的。 总统和国会对国家经济全面负责,却不能控制 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央行,有违选民意志。 货币政策必须与财政政策配合才是有效的。 国会也不一定短期行为,如外交政策、国防政 策都是由国会制订的。 联储的政策失误很多说明也没有很好地使用其 独立性。 官僚行为理论认为:官僚的目标是自身福利最 大化,如消费者行为是个人福利最大化,企业行为 是利润最大化,央行官僚往往在独立性的幌子下, 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 区,建立12家联邦储备银行。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有9名董事,分为A、B、C三 类,A类董事3人,由职业银行家担任;B类董事3人, 农、工、商界的知名企业家担任;C类董事3人,代 表公众利益,既不能是银行官员、雇员,也不能是 股东。 A类B类董事由会员银行选举产生,C类董事由 联储理事会任命。
3,特点 1)作为金融机构,举办通常的金融机构业务, 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2)不以个人和一般企事业单位为业务对象; 3)作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部门,调控 方法和手段既有与其他国家行政部门相同的行政方 法、行政手段以外,更多的是利用金融业务的方法;
4,与政府的关系 央行与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 于分工不同,有时可能产生分歧。 例如作为政府不仅关心宏观经济目标,还关心 社会目标。如果经济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 政府可能要求央行放松银根。而央行可能认为调整 还没有到位,不能半途而废,否则通货膨胀可能死 灰复燃。 因此导致央行的独立性问题。从历史上来看, 战时和战后都发生过政府为了筹措军费和寻求高增 长,迫使央行过度放松银根,造成严重通货膨胀的 事实。因此,引发了央行独立性的争论。

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

货币银行学课程习题集1、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

A、早于B、同时C、晚于D、不一定2、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它代理国库,集中。

A、银行存款B、企业存款C、个人存款D、国库存款3、下列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A、发行货币B、最后贷款人C、代理国库D、集中存款准备金4、真正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是。

A、英格兰银行B、法兰西银行C、德意志银行D、瑞典银行5、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成立的是全国所有金融监管机构的领导核心。

A、中国任人民银行B、证监会C、保监会D、中央工委6、1998年,中国金融业多重机构分业监管的体制基本确立,负责监管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和财务公司A、中央工委B、中国人民银行C、证监会D、保监会7、2003年,随着的成立,银行、证券、保险——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将最终完成。

A、银监会B、中国人民银行C、证监会D、保监会8、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9、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B、中国交通银行C、户部银行D、中国实业银行10、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1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12、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13、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4、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的大小成关系,与单位货币即价格标准的含金量成关系。

A、反比正比B、反比反比C、正比反比D、正比正比15、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货币符号,货币所有者无论是手持现钞,还是把它存入银行,都发挥了的作用。

A、储藏手段B、价值尺度C、世界货币D、积累或储蓄手段16、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讲义课件.pptx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讲义课件.pptx

1913年,经过周密的研究,美国通过了《联邦储备条例 》,从而宣告了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由联邦储 备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 员会和12家地区性的联邦储
备银行构成。
12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 家联储银行,这些银行的 股份为本储备区内的联储 体系成员银行(一般为私
人商业银行)所持有。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1872年,开始担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1928年,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 使用,其它的全部退出流通领域。
独占 货币 市场
央行 的正 式产 生
补充: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791年,美国国会暂时批准成立第一国民银行,但是在 各个州银行的反对中于1811年停业。
1816年,成立了美国第二银行,也遭到同样命运,于 1836年宣告终止。
1-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拥有发行银行券的特权, 负责全国本位币的发行,并通过调控货币流通,稳定币值。
这一职能是指央行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供应货币 、调节货币量、管理货币流通的职能。
独占货币发行权 是央行控制全社 会货币量的基础 ,而通过对货币 供应量的控制, 央行即可实现对 宏观经济的控制 。
1928年新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立于上海.
2、中国人民银行 People's Bank of China
➢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 1953年—1978年:“大一统”时期 → 一身二任。 ➢ 1983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二元银行制建立。 ➢ 1998年,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 ➢ 1992、1998和2003年,国务院分别成立证监会、保监会和
3、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的资金支持的需要

金融学:中央银行习题与答案

金融学:中央银行习题与答案

1、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A.晚于B.必然来源于C.同时于D.早于正确答案:A2、下列西方的中央银行中,按其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最强模式的是()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B.日本银行C.英格兰银行D.意大利银行正确答案:A3、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流向社会的流程是()A.市场、业务库、发行库B.发行库、业务库、市场C.发行库、市场、业务库D.业务库、发行库、市场正确答案:B4、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是()A.跨国中央银行制度B.准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中央银行制度D.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5、属于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或地区是()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缅甸D.新加坡正确答案:D6、从()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A.1978B.1984C.1985D.1995正确答案:B7、美国如今的中央银行是()A.美洲银行B.美国联邦储备体系C.美国第一银行D.美国第二银行正确答案:B8、下列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所有制形式属于无资本金类型的是()A.日本B.加拿大C.韩国D.瑞士正确答案:C9、下列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资本由国家和民间资本共同持有的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新加坡正确答案:B10、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A.准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正确答案:B11、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A.代理国库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集中存款准备金D.充当“最后贷款人”正确答案:B12、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的组织制度是()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C.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正确答案:C13、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有()A.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B.流通中的现金C.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D.政府债券正确答案:D14、“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中央银行作为()的职能A.充当最后贷款人B.银行的银行C.政府的银行D.发行的银行正确答案:B15、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是()A.吸收存款准备金B.经营国库C.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业务D.清算业务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中央银行的职能可高度概括为()A.政府的银行B.管理的银行C.发行的银行D.银行的银行2、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政府的银行”的职能的是()A.组织全国清算B.对政府提供信用C.代理国库收支D.代理政府债券发行正确答案:B、C、D3、引起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原因有()A.票据交换问题B.金融管理问题C.最后贷款人问题D.银行券发行问题正确答案:A、B、C、D4、中央银行的股本可以是()A.无资本金B.多国持有C.全部为国家持有D.国家与私人混合持有正确答案:A、B、C、D5、中央银行执行银行的银行职能,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A.发行货币B.最后贷款人C.集中存款准备D.票据清算6、支付清算服务的内容包括()A.异地跨行清算B.证券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C.票据交换与清算D.跨国清算7、从组织结构上看,中央银行可以划分的类型有()A.准中央银行B.单一式中央银行C.复合式中央银行D.跨国中央银行正确答案:A、B、C、D8、现代中央银行最重要的活动有()A.盈利B.监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C.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正确答案:B、D9、中央银行集中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目的()A.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B.盈利C.加强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D.有利于央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资金清算正确答案:A、C、D10、以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A.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B.货币发行业务C.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D.经营黄金外汇业务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1、中国香港地区实行的是准中央银行制正确答案:√2、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制决定其控制权的归属问题正确答案:×3、中央银行主要凭借行政权力行使其管理职能正确答案:×4、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在法律许可限度内,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或透支,这主要是向政府提供短期融资,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收支的暂时性不平衡。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八章 中央银行

1、发行的银行 、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 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即 对调节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 负有责任。现代中央银行则通过掌握货币发行, 并以此为契机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 对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意义:统一货币发行,避免货币流通的混乱;有 效控制货币流通量;增强中央银行自身的资金实 力;信用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中央银行的特性及其职能划分 1、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业务活动(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 业务对象(政府、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与企 业、居民) 经营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与利润最大化) 地位(核心地位,调控与被调控、管理与被管理) 货币发行特权和维护币值稳定的责任
2、与一般的政府机关的区别 1)中央银行是一个天然盈利的机构。(Why) 铸币税;负债低成本甚至无成本,资产有收益; 组织或提供联行清算收取的结算费用。 2)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 3)相对独立性 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服务职能、调节职能和管理职能
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2、银行的银行 、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管理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 最后贷款者。 具体表现为:一是充当最后贷款者;二是集中管 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三是全国银行的清算 中心;四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种服务与指导;五 是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3、国家的银行 、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 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 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 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 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 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 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②1949年12月,中人民银行。1983年9月, 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 理全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 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 行的职能。 ④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 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 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 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 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频繁显现二、中央银行产生的金融基础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4.关于金融业的监督管理问题: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三、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及时间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初步形成阶段:17C中后期-19C初期(1656-1913,257年)中央银行制度迅速发展:一战到二战结束(1914-1945)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与完善:二战后至今四、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一)初创时期典型的中央银行1.瑞典银行:1656年成立、1668收归国有、1897年立法统一货币发行2.英格兰银行1694《威廉玛丽法》成立英格兰银行,1833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1844《皮尔/比尔条例》(《英格兰银行条例》),1928成为唯一的发行银行,1979《英格兰银行法》(中央银行法)3.法兰西银行:1800年成立,1848年取得货币发行权,1994年《法兰西银行法》,现欧洲中央银行4.德国国家银行:1875由普鲁士银行改成,1957《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现欧洲中央银行5.日本银行:1882成立,1899垄断货币发行,1942《日本银行法》6.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美国联邦储备法》(二)初创时期中央银行的特征1、自然的发展与演变。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

德国法兰克福的 欧洲中央银行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 1、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提
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2、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
金融业、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调
控金融和经济的宏观管理部门。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发行的银行”
国家赋予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是 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
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
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
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1 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 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2 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3 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同级,同属于 国务院组成部门。
我国
上海总部
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 时法律赋予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这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符合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2)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 制约因素有所不同。 (3)能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 补和制约关系,增加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 (4)使各级央行少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货币政策决策 与实施的统一,提高中央银行运作的效率。
的数量、金额,一一核对,原封新券须检验箱体代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公正, 降低交易成本
7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运作(3)
公开市场运作影响:货币供给量,市场利率,公众的预期 公开市场运作优势:
对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行准确控制 灵活的改变政策的方向 具有主动调整政策的作用 公开市场运作缺陷 在地区之间不平衡
8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运作(4)
公开市场运作方式 – 直接交易,主动,调整利率 – 回购,稳定利率 公开市场运作的指示 – 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决议 公开市场运作指示的执行
第二章 中央银行
第一章 中央银行
1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中央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英格兰银行1694
美国两次创立中央银行。1791和1816 美联储的成立
– 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 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平衡 – 国内不同地区及农村与城市之间、银
行家、非银行商业部门和社会其他集 团之间的平衡
2
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可调整范围 (%)
8-14 0-9 0-9 0-4
14
货币乘数计算
货币乘数=(1+现金比率)/(法定准备 率+超额准备率+现金比率) 如果现金比率为40%,法定准备率为 10%,超额准备率为0.5%, 货币乘数=(1+0.40)/ (0.10+0.005+0.40)=2.77
15
我国再贴现率历年变化情况表
18
年度 1996.
5.1
再贴现 同再

贷款
利率
再贷款率
20 天以 9.00

3 个月 10.08
以内
6 个月 10.17
以内
1 年期 10.98
1996.8. 23
同再贷 款利率
1997.10. 23
同再贷 款利率
1998.3. 21
6.03%
1998. 7.1
4.32%
1998.1 2Biblioteka 73.98%9.00 8.55 9.72 8.82 10.17 9.09 10.62 9.36
6.39 5.22 4.59 6.84 5.49 4.86 7.02 5.58 5.04 7.92 5.67 5.13
1999. 6.10 2.16
3.24 3.51 3.69 3.78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金融年鉴》上的数据整理而得。
美联储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 优缺点:
作用迅速、直接,总用中性,更直 接的宣示作用
13
美联储制定的准备金比率
内容
正常准备金 A 交易帐户 1. 52,000,000 美元以内 2. 52,000,000 美元以外 B 非个人定期存款 C 欧洲货币负债
附加准备金
当前的准备金比 率(%)
3 10 0 0 0
调整幅度 (%)
0.25 0.25 0.25 0.25 0.25 0.50
贴现窗口 利率
4.50 4.75 5.00 5.25 5.50 6.00
调整幅度 (%)
0.00 0.25 0.25 0.25 0.25 0.50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金融报》多次刊登的消息整理而成。
12
五、美联储的法定准备率
例:面临通货膨胀时 在市场卖出债券—债券的价格降 低—债券的利率上升—整个市场平 均利率上升,货币流回联储—减少 货币供给量—降低投资与消费的增 长速度—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抑制 通货膨胀。
6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运作(2)
公开市场运作的起源 – 1935《银行法》标志它的诞生 公开市场运作范围 – 只购买美国政府债券和联邦机构债券
克利夫兰和芝加哥,亚特兰大、圣路易斯和达拉斯,明尼亚 波利斯、堪萨斯城和旧金山。
4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3)
–美联储的独立性
总统对联储的影响方式
– 道义上的劝告 – 联储在国会进行立法斗争时,希望得到总统的支持 – 联储主席希望得到总统的好感
–联邦储备体系的分权问题
5
三、美联储的公开市场运作
公开市场运作机制
16
我国准备金率历年变化情况表
年 1984 年 1985 1987 1988 1989 年 1998.3.2 1999 年

年 年年
1
9月
变 企业存款
存款准备
化 20%
10% 12% 13% 率 13%
8%
6%
情 储蓄存款
备付金率
况 40% 农村存款
5-7%
25%
17
我国准备金备付金利率情况表
年度
9
美联储买卖债券情况表
单位:10 亿美元
直接购买和出售 总购买 总出售
回购协议 总购买 总出售
反向回购协议 总购买 总出售
所持美国政府债券 的净变化
1994 年
35.3 2.3
309.3 311.9
1701.3 1700.8 +29.9
1995 年
20.6 2.4
331.7 328.5
2202.0 2197.7 +17.1
准备 金利 率 备付 金利 率
1996 1996. 1997. 1998. 1998 1998. 1999.
.5.1 8.23 10.23 3.21 .7.1 12.7 6.10
8.82 8.82 7.56% 5.22 3.51 3.24 2.07
%%
%%%
8.82 7.92 7.02% -- -- -- -%%
资料来源:<美>劳埃德 B. 托马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
工业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6 页。
10
四、美联储的贴现窗口
历史:1935有了政策工具,50年代调整信用。 银行从贴现窗口借款的条件
经济影响:
– 对银行准备金,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 对收益率,贷款利率和债券价格的影响 – 对公众的宣示作用
贴现窗口的缺陷
– 不注意与公开市场运作的配合 – 时机滞后 – 联储在调整时不说明意图,宣示作用受到很大的削弱
11
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水平表
加息时间
1999.06.30 1999.08.24 1999.11.16 2000.02.02 2000.03.21 2000.05.16
联邦基金 利率
5.00 5.25 5.50 5.75 6.00 6.50
联邦储备银行: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一家银行 12家银行:⑴波士顿⑵纽约⑶费城⑷克利夫兰⑸里士满⑹亚
特兰大⑺芝加哥⑻圣路易斯⑼明尼亚波利斯⑽堪萨斯城⑾达拉斯 ⑿旧金山
纽约联储行:规模大,对外代表联储,对内公开市场运作 联储行董事会 美联储会员行
3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2)
联邦储备委员会 – 委员与主席的产生 – 主席,政府经济决策的主要制定者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 七委员与五行长组成 – 11家联储银行的分组⑴波士顿、费城和里士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