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锚杆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锚杆桩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括: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特点: (2)1.3 地质情况: (2)2 锚杆长度确定: (2)2.1 锚杆设计参数: (2)3 施工方法: (3)3.1 施工准备 (3)3.2 成孔: (3)3.3 锚杆钢筋的制安: (3)3.4 锚杆注浆: (4)3.5 自由段防腐: (4)4 质量控制与检验: (4)4.1 原材料检验 (4)4.2 抗浮锚杆的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如下表: (4)4.3 抗拔试验: (4)5 劳力、机具计划 (4)5.1 主要劳动计划: (4)5.2 锚杆施工主要机具计划表: (5)6 安全措施与注意事项: (5)1工程概括:1.1编制依据:1.施工图;2.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现行的地基和基坑施工规范;1.2工程特点:工程基础采用机械旋挖成孔桩基础、独立承台基础。
抗浮设计采用锚杆,锚杆固结带柱帽的平板式筏板基础下。
1.3地质情况: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层较为复杂,地下室基槽范围内无暗沟、古河道等不良地质现象,本工程底板下土质如下:1、②—2—0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顶高程85.11~98.06m,厚度为0.50~15.50m,褐紫红色、浅灰紫红色杂灰绿色、紫红色,风化强烈,呈软石层分布、中~中薄层状分布居多、短柱、柱状、质极软,芯手掐易断、手指甲极易划痕;局部夹岩质稍硬、较硬、较完整之硬层。
2、②—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该层全场分布,层顶埋深5.30~25.20 m ,层顶高程74.16~94.07m,厚度为 3.50~9.20m,呈浅灰紫红色杂灰绿色、灰黄色、紫红色,色泽新鲜,具中厚层状,粉砂质、砂质结构,层理发育,成层性好,岩石较完整,岩质较硬,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面多呈平直状,光滑,属剪切裂隙,未充填,闭合为主。
3、②—3—0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之软弱夹层,厚度0.40~3.60m,岩性为碎块状砂岩,呈砂土夹碎石状,状态差、性软。
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工程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工艺简述

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工程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工艺简述摘要: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采用岩石锚杆基础可以减少人工挖孔和爆破作业对山体基面、植被的破坏。
同时,锚杆基础具有混凝土量少,开方量少的特点,减少了对山区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
本文就1000kV蒙西~天津南输电工程线路工程中岩石锚杆基础的开挖浇制过程做一简要介绍。
引言特高压输电技术一般是指电压等级为±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技术。
岩石锚杆基础具有力学性能优越,耗材少,施工相对简便,环境破坏小等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在输电线路工程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岩石锚杆基础采用机械进行钻孔,可以减少人工挖孔和爆破作业对山体基面、植被的破坏。
同时,锚杆基础具有混凝土量少,开方量少的特点,减少了对山区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
因此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采用岩石锚杆基础具有非常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1.线路概况本段线路起于蒙西变电站,线路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龙口镇申墕壕村蒙西变电站向北采用双回路出线后,右转向东走线,跨过待建的青春塔煤矿铁路专用线和万榆110kV线路后,经阴背、石道青左转至尖山子后跨过黄河进入山西省偏关县境内。
该段线路路径长度4.428km,所经地区均为丘陵,海拔为800~1280m,采用同塔双回路建设。
线路进入偏关县境内后,经麻地塔后跨越万渡220kV线路,经黄草梁跨过葛偏110kV线路和平万公路,经张家梁、邓家咀、薛家沟,在走马堰左转跨过方总110kV线路、万方I、II回220kV线路和万家寨引黄管道后,右转经洞儿沟、石庄,在池家塔村与2标段接头。
该段线路所经地区均为一般山地,海拔高度在1000-1780m,该段采用2个单回路架设。
本标段基础型式为人工掏挖基础、岩石钳固基础、岩石锚杆基础和板式基础。
其中岩石锚杆基础为1L007#、1R011# ,其原始地形地貌如图。
2.锚杆基础特点岩石锚杆基础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下面为岩石锚杆部分,由Φ120㎜×5650锚孔埋设Φ40㎜×6455mm螺纹钢组成。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工艺 (1)

2.6 人员配备
岩石锚杆施工所需人员较传统基础形式用工大 为减少, 每班配置人员见表 2。
表 1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主要机械、工器具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1 载重汽车
2t
岩石锚杆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2)三、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4)四、岩石锚杆基础施工 (6)1、工艺流程 (6)2、施工准备 (8)3、锚杆基础施工 (10)五、人员组织 (17)六、材料与设备 (18)七、工艺质量要求及标准 (18)八、安全及环保措施 (20)九、应急救援措施 (29)十、进度安排 (31)十一、标准工艺应用 (33)一、编制依据1、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06标)锚杆基础施工图、施工图会审纪要及设计交底有关要求;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J50086-2001);4、《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011年版);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DL5009.2-2013);8、《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Q/GDW1153-2012);9、《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GDW1163-2012);10、《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年版);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12、《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13、《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4-2015;14、《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16、《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1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工法》。
岩石锚杆基础的施工说明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说明岩石锚杆基础可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基面开挖,有利环保。
锚杆基础在汗海-沽源-平安城500kV线路工程的大量采用,无疑是对塞外脆弱的植被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也给设计、施工、监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搞好岩石锚杆基础的施工,并为今后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设计院针对岩石锚杆基础制定了岩石锚杆基础施工说明。
1 概述1.1 基础施工应严格按照《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执行。
1.2 本说明适用的范围是岩石锚杆基础施工。
1.3 本说明主要针对的是岩石锚杆基础施工中的各个主要环节。
包括锚杆基础施工前准备工作、基面清理、钻孔、清孔、锚杆插入、承台支模、混凝土浇注、拆模、养护、成品保护等工序。
1.4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工作流程见“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流程图”。
2 施工前准备2.1 熟悉图纸及设计文件、学习相关规程规范。
2.2 核实现场定位时的塔位桩,确认无误后,再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及设计提供的降基面高度校核高低腿配置,如有不符,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2.3 核对地脚螺栓尺寸、小根开是否和塔图一致。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流程图3 施工基面清理3.1按“基础施工说明”(见各标段基础施工图)的要求清理施工基面,若有与上部铁塔结构相碰的山体应局部清理,施工单位不能随意加大开方面,严禁破坏施工基面以下岩体的整体性。
3.2 施工基面开挖前应预留出场地,对钻孔、注浆及冲洗注浆设备和管路排出的污水进行适当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
3.3 施工基面清理完毕后,检查基面标高。
4基础放线和钻机定位基面开挖完成后,应用白灰划出基础位置,并用定位桩标志出钻孔的位置。
控制桩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受到破坏。
基础定位的精度宜根据锚杆施工规范控制。
应当使用适当的钻机型号和钻孔方法,钻具的重量和刚度要匹配,以防影响钻孔速度和排碴,充分发挥钻具的效率,以获得高精度钻孔。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不同设计规范对比分析

二、行业内目前常用设计规范 目前输电线路的岩锚基础设计采用的规范主要有 行标《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92014)、 企 标《 架 空 输 电 线 路 岩 石 基 础 技 术 规 定 》(Q/ GDW 11333-2014)(这两规范基本是相辅相成的,以下 统一简称“2014 规范”)、行标《架空输电线路锚杆基础 设计规程》(DL/T 5544-2018)(以下简称“2018 规范”)。 2018 规范发布后,在基础承载力计算、构造要求、配筋 计算、试验要求、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与 2014 规范存在 一些差异。本文将对 2014、2018 规范存在的各项差异进 行对比分析,以便于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仅以岩石 地基相关设计进行讨论分析。
γ f Ti ≤ π Dh0τb
Tik ≤ π DlbτbΨ / K
4 单锚岩石抗剪承载力计算 γ f TE ≤ π h0τ s (D + h0 )
Tik ≤ π hτ s (D + h) / K
5 群锚岩石抗剪承载力计算 γ f TE ≤ π h0τ s (a + h0 ) + Gf Tk ≤ π hτ s (a + h tanθ ) / K + Gk
∑ =P (NE + γ G G) / A = Ra qpa Ap + up qsiali
6
基础下压承载力计算
P < fa / γ rf
Nk ≤ Ra / K
Pmax < 1.2 fa / γ rf
Nk max ≤ 1.2Ra / K
(1)单根锚筋承载力计算 不同规范对于单根锚筋的承载力计算是一致。 (2)单根锚筋与锚固剂间的粘结承载力计算 从表 1 可知 :对于 la(l0),2014 规范中采用有效锚
危岩治理工程危岩支撑施工技术方案

危岩治理工程危岩支撑施工技术方案1、设计概况及施工难点1.1 危岩上部锚杆锚固后,在下部岩腔内修建C25片石混凝土墙进行支撑处理,具体尺寸见剖面设计图,墙高根据岩腔高度确定,基底应修建内倾反坡,坡比0.2:1,基础应深入中风化岩层。
1.2 在危岩体脚部临空部位浇筑C25片石混凝土支撑体,支撑体深度应至岩腔内侧。
高度按岩腔高度确定,基础应置入中等风化岩层。
在支撑体顶部与危岩体底部接触位置高度为200mm内混凝土应掺入少量微膨胀剂,使墙顶应与危岩体底部充填密实。
1.3 部分支撑体采用锚固方式增强稳定性,在危岩撑、锚复合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先撑后锚”的原则,严防锚杆处于受剪状态。
1.3 危岩支撑总工作量为7219m³。
1.4 危岩支撑施工难点是工作量及二次转运量大,露天作业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2、设备及人员配置表6.5-1 拟投入危岩支撑的劳动力计划表序号岗位人数工作内容备注1 石工32 基础施工2 砼工48 砼施工3 模板工24 模板脚手架4 搬运工30 材料、设备物资二次搬运5 机械操作员4 材料、物资转运合计1282.1 充足、合理的劳动力投入是保证施工进度的首要条件,本危岩治理工程分为8个工作区,危岩支撑总工作量高达7219m³。
可以按8个区域安排2个施工队按计划施工,但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具体施工安排要根据进场后的征地撤迁工作进展及施工布置情况调整劳动力。
禁止上下同时作业,每个作业面只安排一个工作班次,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九小时。
2.2 本项工作拟投入的设备资源充足、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目标工期的保障,本工程危岩支撑拟投入的主要设备见下表:表6.5-2 拟投入危岩支撑的主要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台)用途1 挖掘机 1.0 m3 1 道路维护2 柴油空压机 3.5m3/min 4 基槽施工3 发电机20KW4 照明及小型机械4 风镐12 基槽施工5 砼搅拌机 250 4 交通不方便处砼施工 6 砼振捣器 50 6 砼施工7 小型砼罐车 3.4 m 33 场内商品砼运输8 农用翻斗车1T2转运3、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页危岩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 4、施工技术措施对危岩体底部发育的岩腔,应采用间歇跳槽施工方法,间距根据现场危岩体裂隙发育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4m ,严禁全段大开挖,长时间不支护。
锚杆挡土墙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如下:土石方开挖→边坡修整→搭设施工支架及平台→测量锚孔桩桩位及倾角→锚杆钻机就位→锚孔钻进→清洗锚孔→钢筋配合下料制作→锚筋安装→注浆管安装→锚孔压浆竖向两段全部完成后进行压顶梁砼浇筑(养护)2﹑开挖方式采用挖掘机、液压炮机对土石方及边坡进行开挖,肋柱位置采用手持风镐开挖。
确保整个开挖作业不影响锚杆锚固区域和基础岩体,天然基岩超挖量不大于10cm。
3、锚杆施工的主要方法(一)钻孔(1)钻孔前,对岩面按设计边坡进行刷坡整修,并清除岩面松石,再按设计图用全站仪和钢尺布置孔位,并用红油漆进行标识。
(2)锚孔的位置用钢管脚手架搭设钻孔平台,搭设的平台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钻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3)钻机就位;钻机平台搭设好后,将钻机放于锚孔处,校正主轴倾角,从而保证锚杆倾斜度。
然后移动钻机,使主轴中心对准孔位,固定钻机,防止钻机在钻进过程中钻机移动。
(4)钻进:开孔时,采取开孔钻具低速钻进,不致钻头发生晃动,待施工正常后,改用长钻具中速钻进,直至达到设计孔深。
在钻进中遇岩石层破碎,孔壁垮塌时,应立即提钻,改用大一级钻具进行扩孔后,下套管,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套管在水泥砂浆灌注后,应及时拔除。
(5)、钻孔时应注意事项。
钻进时冲气压(压力水)从钻杆中心流向孔底,在一定水压力(约0.15-0.30Mpa)下,水流携带钻削下来的土(岩)屑从钻杆与孔壁之间的孔隙处排出孔外。
钻进时要不断供水冲洗(包括接钻杆和暂时停机时),而且要始终保持孔口的水位。
待钻到的设计深度(一般钻孔深度要大于土层锚杆长度0.5-1.0m)后,继续用压力水冲洗残余在钻孔中的土屑,直到水流不显混浊为止。
(6)成孔检查:成孔后,孔径、孔深和孔的倾角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监理签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锚杆的安放(1)当孔深达到设计锚固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再进行锚杆的安放。
锚杆的规格、长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2)三、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4)四、岩石锚杆基础施工 (7)1、工艺流程 (7)2、施工准备 (9)3、锚杆基础施工 (11)五、人员组织 (21)六、材料与设备 (21)七、工艺质量要求及标准 (22)八、安全及环保措施 (23)九、应急救援措施 (33)十、进度安排 (36)十一、标准工艺应用 (38)一、编制依据1、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06标)锚杆基础施工图、施工图会审纪要及设计交底有关要求;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J50086-2001);4、《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011年版);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DL5009.2-2013);8、《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Q/GDW1153-2012);9、《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GDW1163-2012);10、《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年版);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12、《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13、《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4-2015;14、《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16、《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1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工法》。
二、工程概况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6标)起于吕梁市中阳县暖泉镇中庄村附近,止于孝义市七里坡附近,起止杆塔号为:3L070~3L149(不含),3R071~3R147(不含)。
线路长度:L回路径长度39.651km,R回路径长度39.328km。
地形比例:本标段60%为山地,40%为高山大岭无人区。
本标段全线共计155基,其中直线塔基122基,转角塔33基。
导线采用8分裂形式,其中10mm冰区采用8×JL1/G1A-630/45钢芯铝绞线,在15mm冰区采用8×JL1/G1A-630/55钢芯铝绞线。
本工程地线一根采用JLB20A-170铝包钢绞线,另一根OPGW采用OPGW-170,OPGW架设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地线横担。
本工程跨越多,跨越3条500kV输电线路共6次、220kV电力线8次、110kV电力线6次、跨越G209国道2次、跨越S307省道2次。
本标段设计气象条件为基准风速30m/s,设计覆冰厚度10mm和15mm,污级等级为c级、d级。
本标段基础型式共三种,分别为:挖孔基础型式、岩石嵌固基础型式、岩石锚杆基础型式,全线共计155基,其中岩锚基础15基,具体塔号为:3L086、3LJ087、3J095、3LJ113、3LJ125、3LJ126、3LJ131、3LJ132、3R081、3R093、3R110、3R113、3R118、3R119、3R131、3R132。
岩锚基础塔基经过工程地质勘察,其工程地质岩层主要为中风化石灰岩,岩块强度较高,各地层物理学性质指标如下表:三、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依照工程设计要求,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06标)塔基础岩石锚杆工程的技术要求如下:1、钻孔布置:每基塔分4个基础承台,承台底部尺寸介于2.5m×2.5m~2.7m×2.7m 之间,承台高度介于1m~1.2m。
2、钻孔直径:主锚筋为φ36mm,钻孔Φ110mm。
3、钻孔数量:20根(3R081、3R118);21根(3L086、3LJ087、3J095、3LJ113、3LJ125、3LJ126、3LJ131、3LJ132、3R093、3R110、3R113、3R119、3R131、3R132)。
4、钻孔深度:4.65m-5.65m。
5、锚杆钢筋规格:锚杆主锚筋规格为φ36mm ,长度5.15m-8.45m,主柱主筋规格为φ32mm,长度2.78-3.97m;承台主筋φ18mm,长度2.4-2.56mm。
6、砼强度:C30。
7、具体岩石锚杆基础配置情况如下表岩石锚杆基础配置对照表8、锚杆基础偏心说明本标段岩石锚杆基础均为立柱中心偏移,具体布置情况如下图:图3.9-1 锚杆基础立柱中心偏移示意图9、承载力计算1) 锚筋(地螺)与砂浆粘结强度πdh 1τ1≥ K 1TT ----单根锚筋或地脚螺栓的设计上拔力,N ; K 1 ---设计抗拔安全系数,取2~2.5; d----锚筋或地脚螺栓直径,mm ;h 1---锚筋或地脚螺栓的有效锚固长度,mm ; τ1---锚筋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N/mm 2 C30细石混凝土,τ1=3 2) 水泥砂浆柱体与岩壁粘结强度πdh 2τ2≥ K 1TK 1---设计抗拔安全系数,取2~2.5; D----基础锚坑直径,mm ; h 2---基础锚坑有效深度,mm ;τ2—岩壁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N/mm 2。
3) 岩石抗剪强度()T K D h h 1322≥+τπτ3—岩壁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N/mm 2岩壁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取值表 表3.10-14)单根锚筋(地螺)强度T[]σσ≤=Q—锚筋(地螺)拉应力,N/mm2Q----锚筋(地螺)有效截面,mm2;---锚筋(地螺)容许拉应力,N/mm2;四、岩石锚杆基础施工1、工艺流程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4.1)图4.1岩石锚杆基础工艺流程图2、施工准备2.1 现场准备2.1.1 准备分坑用桩及相关设计图纸,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现场水、电、路布设及塔基孔位分布等情况。
2.1.2 对塔位地质情况进行设计对比,有问题及时处理;2.1.3 对地下埋设物和障碍物等在施工前再度进行仔细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1.4 检查测量仪器、量具,保证完好,且在检测的有效期。
2.1.5特殊工种、测量人员应经培训河沟后持证上岗。
2.1.6 准备分坑用桩及相关设计图纸。
2.1.7 进行劳务分包商资质审查,确定锚杆施工劳务队伍;2.1.8 进行钻孔、浇注技术,安全技术交底,所有施工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2 材料准备2.2.1锚杆进场后,对锚杆外观、直径、长度、焊接等项目进行检查,锚杆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和设计要求,并有出场质量证明文件。
2.2.2 水泥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必须按相关规定程序进行,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级。
2.2.3 浇制用水采用饮用水,清洁的河溪水等。
2.2.4 浇制用细骨料选用中砂,砂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等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要求。
2.2.5 碎石材料选择连续级配碎石,孔洞中细石混凝土中的碎石粒径为5-8mm,同时按水泥重量的6%-8%添加膨胀剂,掺入膨胀剂混凝土强度仍应达到C30等级,混凝土水中14天限制膨胀率大于0.02%;承台混凝土中的碎石粒径为5-40mm,石子的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强度、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等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要求。
2.2.6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要求,结合材料和施工条件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验。
考虑孔洞混凝土的流动性,孔洞混凝土塌落度取160-170mm,承台基础塌落度取35-50mm。
向锚孔灌入混凝土时应分层人工(钢钎)捣固,分层厚度控制在300-500mm,现场用小型混凝土计量工具对灌入量严格计量。
单根总灌入的混凝土不得小于设计理论量,并应做好记录。
2.3 施工机具准备2.3.1 主要机具有钻机、发电机组、空压机组、定制小型振动棒、经纬仪等。
2.3.2 钻机性能参数1)钻头:根据岩石的硬度选用合金或金刚石钻头;2)可钻岩层:可钻强风化及中风化的片麻岩层及安山岩层。
3)钻孔深度:钻孔累计进钻深度4-6.4米。
4)钻孔直径:额定开孔直径100mm/120mm。
5)重量:钻杆单件重量(不包括钻机及动力设备)不大于200kg。
钻机性能参数表2-3-1。
表2-3-1 钻机性能参数9 动力康明斯高速柴油机 110KW10 外形尺寸(长×宽×高)57500×2020×2270(运输状态)11 重量2200kg2.3.3 钻机特点1)钻机采用工程履带底盘,移动方便,较为适合高原丘陵等地貌。
底盘设有4个液压支腿,钻探施工中钻机振动小,稳定性好。
见右图:施工中的钻机。
2)钻机为全液压型式(液压驱动+液压控制),液压效率高,热平衡控制良好,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3)钻机所有执行机构的控制手柄、仪表集中在操作台上,操作、控制方便可靠。
4)钻机采用独创的伸缩钻架,钻架给进行程大,抗扭能力大。
伸缩钻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便于搬迁,孔口操作比较方便。
5)伸缩钻架的动架可作为液压起重千斤顶使用,提升力增加一倍,有利于孔口管、套管的起拔和孔事故处理。
6)钻机设有加接钻杆的液压机械臂,可在直孔及小顶角(不大于13°)工况下使用。
同时钻机还配有辅助液压绞车,大大减轻机台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机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7)钻机采用75kw康明斯高速柴油机,噪音低,效率高,动力储备系数大。
3、锚杆基础施工3.1 现场平面布置根据在满足施工需要情况下,尽可能少占地,路径短,减少植被破坏的规划原则,本工程锚杆基础施工的平面布置情况如下图(图3-1 锚杆基础平面布置图)3.2 基面清理3.2.1 据复测后的杆塔基础中心桩,按设计要求清理施工基面,铲除覆盖层,使岩石完全暴露出来。
清理的围按照锚杆机底盘及作业方便的原则,一般以基础腿中心外1.5~2 m。
基面清理过程中严禁破坏基岩的整体结构。
3.2.2 基面开方后应清理危石,并预先考虑可能与铁塔结构相碰的山体的距离,对于坚硬岩石不小于200 mm,对于较软岩石应不小于500 mm。
3.3 锚杆基础分坑及承台基面平整3.3.1锚杆基础分坑开挖作业前,首先对塔基原始地貌进行复测,如有地面标高、地质类型与设计图纸中不符时,停止施工,及时上报项目部,待项目部联系确认后,方可正常施工。
3.3.2 分坑时先使用仪器对准前后视塔位桩,复核该塔邻档档距及角度,校核中心桩到方向桩的距离,在适合位置定必要的辅助桩,并妥善保管,以便施工和质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