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六年级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总复习六年级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总复习六年级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__________班学生_____________

科学概念:

1.机械: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简单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3.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4.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5.定滑轮: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6.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 框架结构: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10. 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11.电动机: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12. 电能: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3. 动能: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14. 化学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15. 脊椎动物: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16. 无脊椎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17. 昆虫: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

18. 鱼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19. 鸟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

20. 哺乳动物: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简答题

1. 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三类。:省力杠杆有钳子、剪刀、撬棍、开瓶器等;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天平、订书机、跷跷板;费力杠杆有筷子、镊子、钓鱼竿、火钳、夹子等。

2.比较定滑轮、动滑轮与滑轮组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能省力;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几股绳子,就省几分之一的力。

3.生活中利用斜面、轮轴省力的例子你知道哪些?

答: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刀刃、楼梯、盘山公路、立交桥引桥、螺丝钉、钉子的钉尖等。轮轴省力的例子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扳手、门锁把手等。

4. 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答: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螺丝是斜面。

5.怎样增强物体抗弯曲的能力?

答:增强物体抗弯曲的能力的方法有:增加材料的宽度,增加材料的厚度,改变材料的形状。增加纸的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原因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6.拱形为什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答: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如果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受巨大的压力。

7.电磁铁与磁铁相比较都有哪些特性?

答:电磁铁的性质与普通磁铁相比相同点:都有南北极,都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不同点:磁铁磁性永久,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磁铁南北极位置不可改变,电磁铁的南北磁极可以改变;磁铁磁力大小不变,电磁铁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8.如何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如何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方向?

答: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线圈圈数和改变串联电池的数量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多,磁力大;反之,则磁力小。

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它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9. 如何改变电动机转动的快慢?如何改变电动机转动的方向?

答:改变电动机转动的快慢方法有,改变磁铁的个数和改变串联电池的数量。改变电动机转动的方向改变磁铁的南北极的方向和改变电池连接的方向。

10.请你说说煤、石油、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新课标第一网

答:煤是亿万年前大量植物由于地壳的运动,逐渐被泥沙覆盖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被埋得越来越深、与空气隔绝,在长时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植物慢慢变成了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亿万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1.举3个例子说明电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答:例如电炉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风扇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12.你们校园的花台(或操场周围)大致有多少种植物,知道名称的有哪些?容易看见哪些小动物?

答:我们校园的花坛大致有10种植物,知道名称的有梅花、月季花、狗尾草、牛筋草、柳树、杨树等;容易看见小动物有麻雀、蜗牛、蚂蚁、瓢虫、蚜虫、鼠妇、蚯蚓等。

13.举列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所生活环境相关连的。

答:猫的脚上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鸭的脚上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鱼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身体呈纺锤形,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鱼鳞用来保护身体。鸽子在空中飞行:鸽子身体呈纺锤形,减少空气阻力;羽毛用来保暖;翅膀用来飞行;骨骼中控用来减轻自身重量。

14.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

答:(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

(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

(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15.请你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写出几条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至少3条)

答: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野生植物、不乱砍伐森林;不玩火;不乱捕杀野生动物;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自然保护区;宣传与保护动植物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__________班学生_____________

科学概念:

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这是因为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2. 晶体: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3.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4. 物理变化: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5. 化学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6. 月相: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7.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8. 星座: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9. 银河系: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至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10. 光年: 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11. 河外星系: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2.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简答题(12分)

1.说说放大镜的用途。

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2.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哪些现象?

答: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现象。

3. 银河系是不是整个宇宙?为什么?

答:银河系不是整个宇宙,在银河系外还有很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坐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所以说银河系不是整个宇宙。

4.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

答:①尽可能地不使用一次性用品;②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③包装盒、包装纸在垃圾中比例很大,购物时减少对它们的使用。

5、请写出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8分)

答:①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漆。因为油漆起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作用,所以能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②将铁制品放在干燥的地方,因为干燥处水分含量少,铁没有足够的水分就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6.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4分)

答: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不甜的糖类,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米饭在口中咀嚼后有甜味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和唾液中的淀粉酶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麦芽糖,变得有甜味了。

7.举例说明微生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答: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汗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8.请你说一说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答: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安放,调光,装片,调焦,观察。

1).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 调光: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 调光: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4). 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5).调焦: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上面;

6). 观察: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7). 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9.夏季大三角指什么?

答: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的是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10.影响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答:水分和氧气是使铁生锈的原因,所以把铁与空气和水进行隔绝,如涂上油漆,就能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11.连线题

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盛放剩余的洋葱

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染色

载玻片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夹取实验材料

1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4分)

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13.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都有哪些?请你写出来。(8分)

答: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4.你知道哪些环境问题?(3分)

答: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5、开封市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请你为环保拟一份广告。

答: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你我多一份自觉,城市多一份清洁。

16、小明家新做了一个铁大门,爸爸又买来一桶漆,把门漆了一遍,小明很纳闷,请你为小明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因为油漆起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作用,所以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漆能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17、什么是太阳系?

答: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依照至太阳的距离,太阳系内的行星依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18、如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举例说明哪些农产品中含有淀粉。

答:淀粉与碘酒反应会产生一种蓝色包合物,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检测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甘薯、马铃薯、大米,小麦、高粱、玉米等都含有淀粉。

19、制订一个节约用水的计划。

答:我的节水计划:A、淋浴时抓紧时间;B、刷牙洗脸时用碗盆;C、把洗脸水存起来,用于冲厕所、拖地;D、清洗衣服可以减量多次;E、洗米水可用来洗菜。

20.一部分可回收垃圾是可以重新使用的,你是怎样重新使用的,举例说明。

答:买菜用的塑料袋可以再次用作垃圾袋;看过的旧报纸用来擦玻璃;不再穿的旧衣服可以改做拖把或鞋垫等。

21.制作神秘的信件,你需要哪些材料?

答:用淀粉汤在纸上写下你要写的东西就行了,要看时把碘酒滴上去,碘水遇到淀粉会变蓝,可以显示出文字。

22.蜡烛燃烧时发生的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蜡烛燃烧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因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23.盛在玻璃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蜡烛火焰的上方倒下来,蜡烛的火焰就熄灭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哪两个特点?

答:这个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支持燃烧的特点。

24.月食是怎样形成的?(3分)

答:月食形成原因是月球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当月球绕到与太阳相背的一面,三者大概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便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地球上的人就看不到月球的反光,便发生了月食。

25.关于月球,你知道些什么?(3分)

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

26.请你说说塑料袋五种重新使用的方法。

答:1).做洗澡时的浴帽;2).当洒水壶;3).装垃圾;4).下雨时当雨鞋;5).套在电风扇上防尘.6).装学习用品;7).做手工;8).用于包装;9).运送东西;10).当鞋套。

27.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比较科学的解释有两种:

1).喷射: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它们开始威力较强,熔岩喷出又高又远,堆积喷口外部,形成了环形山。后来喷射威力逐渐减小,喷射堆积只在中央底部,形成了小山峰,就是环形山中的中央峰。有的喷射熄灭较早,或没有再次喷射,就没有中央峰。

2).流星体、陨石撞击:流星体撞击月球。1972年5月13日有一颗大的陨星体在月面上撞成一个有足球场那么大的陨石坑。撞击时引起的月震,被放置在月面的4个月震仪记录下来。主张陨石撞击的人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的洗刷与猛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下来了。

28.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有什么危害?应该怎么办?

答:生活垃圾就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丢弃、扔掉的旧电器、废纸、废旧电池、旧衣服、旧家具、剩饭剩菜等.对人类的危害: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污染水源。减少垃圾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

29.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可以重复使用?怎样利用它们?

答:比如废弃的易拉罐,饮料瓶,废弃的布料,纸张,塑料绳等。用破旧衣服当抹布,课

本连续使用等.

31.铁为什么会生锈?铁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答: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铁锈是一种红褐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

32.如何借助大熊座找到北极星?

答:北极星可以帮助我们在夜间辨认方向,但北极星是一颗不太亮的星,利用大熊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33.按要求分类(共8分)

(1).塑料盆;(2).剩饭剩菜;(3).渣土;(4).电池;(5).果皮;(6).小砖块;(7). 废日光灯管;(8).酒瓶;(9).废注射器;(10).碎瓦片;(11).蛋壳;(12).卫生间废纸;(13).旧报纸;(14).过期商品;(15).菜叶;(16).废轮胎;(17).废餐巾纸;(18).塑料袋;(19).破缸;(20).废钉子。

1.厨余垃圾:_________________;

2.可回收垃圾:_________________;

3其它垃圾:_________________;

4. 有害垃圾:_________________;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内科学复习资料一、名解 呼吸系统 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 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原发综合征:指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4.Koch 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 现象。 5.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6.LTOT :即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 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的是使 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2大于或等于60mmHg和或S a O2升至90%以上。 7.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9.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并连续2 年或2 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慢性气管疾病。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1.呼吸道高反应性(AHR ):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的过强或过早的敏感性增高反应称为AHR ,其气道炎症是其产生吸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1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 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相关,为可逆性气流受限。 13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14.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1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2、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 【教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简单机械:机械式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 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课后反思】 1.2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外科学简答题及名词解释精

简答题 1 什么是无菌术?无菌术的内容包括那些? 答: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 什么是等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3什么是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应用排钠利尿剂时, 未注意补充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 4什么是低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 3.5mmol/L。 常见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②钾从肾排出过多,如应用排钾的利尿药、肾小管性酸中毒等;③补液病人没有补钾或补钾不足;④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如呕吐、肠瘘等;⑤钾向细胞内转移,如碱中毒、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时。 5 低钾血症时,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浓度的限制,输液中含钾量低于 40mmol/L;②输液速度的限制,输入钾量小于 20 mmol/h ;③休克病人应尽快恢复血容量,待尿量大于 40 ml/h后,再静脉补钾。 6什么是高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超过 5.5mmol/L。 常见病因:①进入体内的钾过多,如服用含钾药物、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血等;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药等;③钾从细胞内移出,如溶血、酸中毒等。 7 高钾血症时如何治疗? 答:?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 ?降低血钾浓度。主要措施有:①促使钾进入细胞内,如输注碳酸氢钠溶液、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溶液等; ②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③透析疗法 ?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等。 8 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腹泻、肠瘘、胆瘘等;②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如休克、心搏骤停、糖尿病等; ③肾功能不全。 9代谢性碱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胃液丧失过多,如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如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大量输注库存血等;③缺钾;④利尿剂的作用。 10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①大量失血;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重症感染;④凝血异常。 11 输血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科学》毕业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它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微生物是1632年出生在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8、霍乱、肺结石、伤寒等可怕的疾病并不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9、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0、玻璃不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1、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会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跟它(脚的结构)有关。 12、绿藻能使鱼缸里的水(变绿)。 13、载玻片移动的方向跟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不是一致的。 14、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15、我们可以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16、(培根)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 17、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18、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19、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增加纸的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20、赵州桥是一座长寿的(石拱桥)。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优点是:①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②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③桥面低而(平坦),方便(通行)。 21、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利用三角行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2、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23、杆秤是杠杠类工具,“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因为杆秤应用了(省力杠杠)的特点。 24、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5、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铁钉)、(导线)、(电池)。 26.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它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27.电磁起重机主要是由(电源)和缠绕在铁蕊周围的(线圈)构成。也即主要是由电磁铁构成的。 28、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多),磁力大;反之,则磁力小。 29、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0、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1、声音的能量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使电灯亮或灭。 32 、激光有很大的能量,强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 33、神舟六号火箭靠(化学能)把它发射升空。 34、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道出了:几乎所有能源都源自(太阳)。 35、用沼气煮饭、照明、发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和(机械能)。 36、植物依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长成了身体,它把太阳能转化成了(生物能)。 37、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 38、(新能源)有地热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沼气能源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17、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了解) 18、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题 一.我会填: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动物、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2.人类有遗传不仅遗传现象,()和()也有遗传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的变异;另一种是指在()下产生的变异,其()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4.金鱼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培育就是利用了金鱼繁殖时的()现象。 5.()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被人们成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我国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7.除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用()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8.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还有一些变异()。 9.()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3、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6、同遗传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遗传培育而成的。() 8、孟德尔被人们称为遗传学之父。() 9、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益的。() 10、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2、俗话说:“一猪生九崽,连母个个样”就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遗传和变异。 5、10万株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6、人的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智力是先天遗传的; ②人的智力与遗传无关; ③后代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不是完全靠遗传决定的。 7、大自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生物()的缘故。 ①变异; ②遗传; ③自然选择。 8、科学家对生物的变异现象做了一些有趣的利用。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都是利用了()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9、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 ③不可遗传的变异. 10、下列项目中,()不能被遗传。 ①相貌;②身高;③知识。 四、智慧问答: 1、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五、分析与讨论: 生物变异现象有哪些利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口腔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709274

1. 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下2/3,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须下点、 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颗骨乳突之间的距离。 2. 固有口腔:由压裂、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如舌、腭、口底等构成。 3. 口腔前庭:是指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的潜在腔隙,呈马蹄形。 4. 前庭淘」又称唇颊龈沟,呈马蹄形,为口腔前庭的上、下界,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是口腔 局部麻醉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5. 上、下唇系带:为前庭沟正中线上的粘膜小皱嬖,制作义齿时,基托边缘应避开该结构。 6. 翼下颌皱曩: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粘膜皱襲,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 要标志。 7. 颊脂垫:是指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牙咬合面的颊粘膜上的一三角形隆起的脂肪组织。其尖称为颊脂垫尖, 9. 牙尖:牙冠上突出成尖的部分称为牙尖。 10. 切端结节:是指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1. 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起,是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12. 龈淘:是牙龈的游离龈部分与牙根颈部间的沟状空隙,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 o 13. 龈乳头:是指位于两邻牙颈部之间的间隙内,呈乳头状突起的牙龈,是龈炎最容易出血的部位。 14. 丝状乳头:是遍布于整个舌体背面的刺状细小突起,上皮有角化故呈白色,数量较多。 15. 颊孔:位于下颌体外侧面,成人多位于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中点 稍上方,距正中线约2 ~3cm 。有须神经通过。 16.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约0.5cm,其体表投影为自鼻尖至眼外眦连线的中点。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 进针部位。 17. 優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 坏的一种疾病。 18. 浅保:分为窝沟應和平滑面艦。窝沟錦的順损部位色泽变黑,探诊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平滑面鵰 一般无白垩色、黄褐色;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温度刺激无明显反应。 19. 中保:麗坏已到达牙本质浅层,胡洞形成,洞内牙本质软化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患者对温度刺激敏感,尤 其是冷刺激。 20. 深鶴:鹊洞深大,已到达牙本质深层;无自发痛,食物嵌塞或遇冷热等刺激时出现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 立即消失。 21. 可复性牙髄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 22. 急性牙讀炎:是指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或牙髓受到急性物理损伤、化学刺激等情况下出现剧烈疼痛等一系 列症状。 23.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牙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_系列反应过程,可 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将发生颌骨骨髓炎。 24.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 性肉 《口腔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要标 为颌骨上,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六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简答复习题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 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 答:人类的祖先是由古猿经过用手长期劳动,下肢能直立行走后进化成人的。 2、关于人类的祖先,你还有哪些要提问的问题? 答:如:人类的祖先吃什么?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人类的祖先住在什么地方等问题。 3、面对运用各种方法所搜集到的资料,我们该怎样做?答:运用各种方法所搜集到得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有的可以作为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有可能不符合我们的猜想。因此,需要把搜集到得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4、你知道女娲造人的传说吗?请你讲讲吧? 答:古时候,有一位神仙名叫女娲。她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感到很孤独,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捏成一个个小人,吹口仙气,小人就活了,都叫做女娲妈妈。女娲为了人类不会绝种,边让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繁衍后代 5、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出猿人的生活方式的呢? 答:科学家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人类祖先的骨骼化石及遗留痕迹来推测猿人类的生活方式。 6、很久以前,非洲原始森林里的古猿是怎样生活的?答: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很多古猿。后来,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随之减少,其中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并用石块、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 7、科学探究是怎样的过程? 答:科学探究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8、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9、请你对不同肤色人种在世界的分布给出一种解释。答: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例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人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这就是各种不同肤色的种族在世界各地分布状况的一种可能解释。 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 1、什么是绿色社区? 答: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共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2、绿色社区包括哪些因素? 答: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3、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我们认为,绿色社区应该是这样的: 绿化:各种花草树木,绿地面积要达到20%。 节能:普遍使用节能灯,少开空调。 节水:每家都能做到节约用水。 行为: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乱扔垃圾。 4、我们做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哪些? 答:做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 ①选择调查内容。 ②明确调查目的、方法。 ③制定调查计划。 ④展开调查,搜集数据。 ⑤分析和整理数据。 ⑥得出结论,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⑦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 5、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 6、筛选获得的资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筛选资料时要思考: ①这些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 ②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③它们是最新的吗? ④记下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 7、针对小区居民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建议? 答:①平时注意节水,尽可能安装和使用节水器具。 ②继续推进中水利用技术,使用中水浇灌绿地,并采用喷灌等节水技术。 8、请你列举《绿色社区居民环保公约》的几条内容。答①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随手关紧水龙头。 ②选用无磷洗涤用品,减少水污染。 ③节约用电,少开空调,尽量使用节能灯和无氟电器。 ④以自行车、公交车为代步工具。 ⑤珍惜纸张,少用贺卡;使用再生纸,保护树木。 9、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做到哪几点? 答:调查研究要做到:①团队合作。②准备充分。③文明礼貌。④注意安全。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版

第四章P16提要第一段;细胞生物学概念,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称为细胞生物学。它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主要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4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 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 细胞工程P46提要真核结构:1生物膜体系以及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2.遗传信息表达的结构体系3细胞骨架体系 P80提要,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和性能参数 1、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为光学放大系统,为两组玻璃透镜:目镜和物镜;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聚光镜;机械和支架系统,主要保证光学系统的准确配置和灵活调控。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它由光源的波长、物镜的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三个因素决定。 2、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光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光源。 3、倒置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不同在于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

一、名词解释 外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质,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膜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 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是通过与之共价相连的脂分子插入膜的脂双分子中,从而锚定在细胞质膜上。与脂肪酸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内侧,与糖脂相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外侧。 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的酶结合位点。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二、简答题 1、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生物膜流动性的因素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进度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许多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简答题: 1.请您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5年1考) 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与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与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2.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5年1考) 答:①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胞就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③细胞就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④细胞就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⑤细胞就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⑥细胞就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不?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与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3.写一写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与步骤? 答:一、取镜与安放 :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与物镜。二、对光 :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瞧到白亮的视野。 4.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 答: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把放大镜防止眼睛前,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5.怎样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答: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与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6.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①采集标本②培养③制片。 说一说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答:细胞就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与死亡。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就是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引起的。 7.您知道哪些微生物,把它们的名字写出来? 答:我知道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等。 35、说出几种我们周围物质发生的变化?(至少写出4种) 答: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如: ①煮饭的时候,米变成了米饭;②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③自然界中的岩石风化变成了沙子;④雨后路上的水慢慢地变成了水蒸汽消失在空气中。 8、传染病的流行与微生物有关,请问微生物都就是有害的不?请简单说出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外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外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已学部分) 绪论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与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 无菌术(asepticism):就是针对人体与周围环境中各种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与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目的就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手术、换药、穿刺等过程中通过接触、空气或飞沫进入伤口或组织。消毒(disinfection):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与其她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 外科病人的体液与酸碱平衡失调 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另一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交换与取得平衡的能力,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但胃肠消失液的大量丢失、可造成体液及成分的明显改变。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的摄水量超过了排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与循环血量增多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又称原发性缺水。水与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与钠随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等渗性缺水(isotonic dehydration):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与钠呈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离子浓度高于5、5mmol/l 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以致血液的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以致血的二氧化碳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的丢失过多,导致机体血液中HCO3-原发性的减少,称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体内H+的丢失或碱性物质产生过多以及低钾等原因,造成体内HCO3-原发性的增多,称代谢性碱中毒。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就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在临床上相当多见,按病菌种类与病变性质可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感染,按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与亚急性感染。 SIRS:即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性感染如得不到控制,由病原菌及其产物内毒素、外毒素等与它们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可互相介导,发生级链或网络反应,引起脏器受损与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 常见的病菌有金黄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肝菌、拟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 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 指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 条件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在人体局部或(与)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常见的如正常时在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污染到伤口、腹腔内、泌尿道内等,就可造成感染。 二重感染(super infection) 指长时间使用化学药物或抗生素后,原有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消灭或减少,此时在原有感染灶或自身其它部位的耐药细菌异常增殖,发展成明显的感染。 气性坏疽:就是指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的多种梭菌引起的大面积肌肉坏死,故又称为梭菌性肌坏死,就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急性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