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东施效颦》同步练习及答案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美、追求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情操、美的心灵,同时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东施效颦,其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二、介绍小资料: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生字情况: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

)颦挈亦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看译文与原文对照。

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颦:皱眉挈:领亦:也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为什么村里人看见东施的样子都远远的避开或不出门了呢?2.课文为什么没有写东施到底丑到什么程度,而是写东施仿效西施后引起人们的反映呢?3.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4.最后一段怎样理解?九、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点明寓意)十、请同学们查找自身和身边类似“东施效颦”的事例,思考“什么的真正的美?”(结合事例)十一、本课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东施效颦《庄子》西施自然流露东施刻意模仿——适得其反教后记:楚王好细腰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处处理: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

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教具准备:资源包:(检索到的教案、课件、课利用的资料信息,推荐学习资料。

有关庄子墨子的资料。

准备搜集有关庄子和墨子的资料。

)教学内容:“东施效颦”反复诵读,疏通词义,明确寓意。

把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指导写清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

你了解庄子吗?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再读读译文。

反复朗读,把文章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出示课件: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出示课件: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1、小组讨论:(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东施效颦)-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东施效颦)-

3、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

要求: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灵活一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只要意思不错即可,还可适当的穿插有关的背景资料。

四、细读课文,读懂句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请生速读课文,边读边划。

2、西施美: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后,体会到什么?(东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没在哪?)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

(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美若天仙,绝代佳人,国色天香)(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让人赏心悦目,就连东施也来学习她,东施是怎样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吗?可以做动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无中生有)(2)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其丑无比)过渡:看来东施效颦的确不怎么美,作者没有细致地描写东施的丑,而是重点描写了人们的反应。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小结:是啊!作者大胆舍弃对于(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

(4)学到这里,你想对东施说些什么?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过渡:看来同学们对美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我要请教大家: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呢?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东施听了大家对她的评价和建议后,我想她定会有自知之明,同时也会明白美与丑的真正含义,大家想象一下,东施今后会怎么想,怎么做?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5)拓展阅读《邯郸学步》。

六、作业布置1、背诵《东施效颦》;2、为本则寓言扩写并续写结尾。

扩写要求:(1)可以以“西施”或“东施”或以“路人”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这则寓言;(2)可适当加入一些细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六年级语文教案)六上《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六上《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六上《寓言二则》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教材分析《寓言二则》中包括《东施效颦》和《楚王好细腰》两则寓言。

《东施效颦》这则寓言选自《庄子》。

它用简洁精练的文言文展现了一个爱美女子东施为了追求美而盲目效仿西施,反而丑态百出的事。

丑女东施看到西施皱眉蹙额捧心走路的样子很美,便效仿西施的病态动作,结果更难看了,使富人见之,闭门不出;穷人见之,避而走之。

东施刻意地模仿和邻里的坚决逃避形成鲜明的反差,揭示了东施一类人的愚蠢、机械,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办照抄,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

《楚王好细腰》选自《墨子》,它是一则讽刺性很强的寓言。

文章用三句话简练地描述了文武百官投楚灵王所好(喜欢臣子有纤细的腰身)而一日只吃一餐,以至于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百官皆面有黎黑之色的事。

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宠信的丑陋之举,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下场。

同时,也告诫领导者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方法来修身养性。

教学目标:1、熟读古文,结合译文读懂意思,体会古文的韵味;2、让学生从《东施效颦》和《楚王好细腰》两则寓言中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并学会正确地去追求美;3、通过反复读文,揣摩并理解寓言的寓意;4、背诵两则寓言。

教学重点: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3、理解寓言的寓意;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扩展所学寓言并活学活用。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东施效颦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以短小精悍、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故事性强、趣味性浓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上学到现在,我们学了不少寓言,相信你们在课外也看过不少寓言故事。

回忆一下,在你看过的寓言故事中,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什么?能给大家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原因吗?2、学生交流。

3、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东施效颦》。

4、板书课题:东施效颦●二、学习寓言1、老师讲《东施效颦》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新)一、看拼音,写词语。

liǎnɡrén nǎbiān kuān kuòshān dǐnɡzhēn yǎnfānɡfǎjiǎo bùrúɡuǒtāmen xiǎo wá二、照样子,写一写。

例:黑沉沉白___________ 黄___________ 笑___________ 红___________ 例: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___________ ___________越来越___________三、比一比,再组词些(_________)巨(_________)位(_________)每(_________)此(_________)区(_________)拉(_________)莓(_________)闪(_________)狗(_________)名(_________)胜(_________)间(_________)拘(_________)各(_________)肚(_________)四、选词填空。

1.①练②折③画④种(_____)家乡(_____)纸船(_____)葫芦(_____)书法2.①列②片③条④座一(_____)大山一(_____)草地一(_____)小溪一(_____)队伍3.①明亮的②弯弯的③好客的④翻滚的(_____)眉毛(_____)老乡(_____)云海(_____)眼睛4.“沉”这个字结构是(______)(①左边②右边)宽,“影”这个字的结构是(______)(①左边②右边)宽。

五、你认识课文中的这些小动物吗?连一连。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坐井观天》这则寓言中,青蛙和小鸟为了_____争论起来,小鸟认为______,青蛙认为______,______说得对。

②《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说明做了_______,只要________,就不算晚。

七、读文段,完成练习。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juàn quān)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一、看拼音,写汉字。

liǎng gèliǎng shǒu liǎng miàn liǎng yàng liǎng biānjiùxuéjiùshìjiùzuònǎyàng nǎlǐ三、比一比,再组词。

漂(_______)挑(_______)谷(_______)壮(_______)飘(_______)桃(_______)容(_______)状(_______)波(_______)尤(_______)尤(_______)汗(_______)浪(_______)优(_______)龙(_______)汉(_______)四、读句子,选词填空。

(写序号)。

①风雨交加②冰天雪地③云开雾散④云雾缭绕(1)终于等到(______),太阳出来了,我们可以上山游玩了。

(2)在这个(______)的夜晚,爸爸还在山路上开着车,我们好担心啊!(3)登上山顶,低头远望,只见脚下(______),顿时觉得像在仙境中一样。

(4)父爱是火,在(______)温暖着我们的身心。

①吱呀②嗡嗡③哗啦啦(5)小溪的水(______)地流着,像在弹奏着美妙的乐曲。

(6)蜜蜂在花丛中(______)地飞来飞去。

(7)夜深人静时,只听见老鼠将门咬得(______)作响。

五、连一连,再选四字词语填一填。

秀丽的山峰翻滚的石头有趣的景色陡峭的云海一枝独秀景美得像一幅画。

名不虚传形状千奇百怪,各种各样。

奇形怪状名气很大,也确实很好。

风景如画比其他都好,领先。

都说黄山_______________,今日一看,果然_______________。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坐井观天》这则寓言中,青蛙和小鸟为了_____争论起来,小鸟认为______,青蛙认为______,______说得对。

②《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说明做了_______,只要________,就不算晚。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13篇)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13篇)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13篇)寓言二则《东施效颦》同步练习及答案篇11. 基础知识目标颦pín挈qiè蹙cù胁xié期jī朝cháo好hào施shī2. 常用文言实词(17个)颦:皱眉头(多指好)妻子:妻子和孩子病:生病(指重病)去:离开里:古代一种居民组织,二十五家为一里走:跑美:以……为美彼:她(指东施)亦:也故:所以捧:捂以:来以一饭为节挈:带着,领着节:节制胁:收敛,引申为抑制期:一周,第二年比:等到3. 译文:《东施效颦》译文西施生了病,(因为很难受)皱着眉毛在她们村子里走,她们村子里的丑女东施看见了,以为她这个样子很美,回去的时候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过。

她们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怪模样,都紧关大门不愿出来;家人们见了她这副怪模样,都带着妻子儿女离开了这里,远远地跑了。

她(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头的样子美,却不明白西施这个样子为什么美。

《楚王好细腰》译文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

所以朝中的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都是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

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了。

4. 关于寓言知识5. 庄子及《庄子》一书介绍。

墨子及《墨子》一书介绍。

6. 两则寓言的寓意。

二.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是十七个文言实词的意义。

难点是两则寓言的深刻寓意。

三. 几个知识点讲解:1. 庄子及《庄子》一书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平事迹不详。

作品收入《庄子》一书中。

2. 墨子及《墨子》一书介绍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这个学派主张“非攻”和“兼爱”。

著作有《墨子》。

《墨子》:收录了墨子及弟子的言论。

全书原71篇,现仅存53篇。

书中所收文章逻辑严谨,极善思辩,对后世的说理文影响极大。

苍溪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美与丑 7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教案 北师大版

苍溪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美与丑 7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教案 北师大版

东施效颦教学目标:1。

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

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教学重点: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

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美、追求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情操、美的心灵,同时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东施效颦,其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二、介绍小资料: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生字情况: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颦挈亦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看译文与原文对照。

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颦:皱眉挈:领亦:也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为什么村里人看见东施的样子都远远的避开或不出门了呢?2.课文为什么没有写东施到底丑到什么程度,而是写东施仿效西施后引起人们的反映呢?3.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4.最后一段怎样理解?九、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点明寓意)十、请同学们查找自身和身边类似“东施效颦"的事例,思考“什么的真正的美?"(结合事例)十一、本课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东施效颦《庄子》西施自然流露东施刻意模仿-—适得其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同步练习及答案
本文是关于寓言二则《东施效颦》同步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基础知识目标
颦pín挈qiè蹙cù胁xié
期jī朝cháo好hào施shī
2.常用文言实词(17个)
颦:皱眉头(多指好)妻子:妻子和孩子
病:生病(指重病)去:离开
里:古代一种居民组织,二十五家为一里走:跑
美:以……为美彼:她(指东施)
亦:也故:所以
捧:捂以:来以一饭为节
挈:带着,领着节:节制
胁:收敛,引申为抑制期:一周,第二年
比:等到
3.译文:
《东施效颦》译文
西施生了病,(因为很难受)皱着眉毛在她们村子里走,她们村子里的丑女东施看见了,以为她这个样子很美,回去的时候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过。

她们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怪模样,都紧关大门不愿出来;家人们见了她这副怪模样,都带着妻子儿女离开了这里,远远地跑了。

她(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头的样子美,却不明白西施这个样子为什么美。

《楚王好细腰》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

所以朝中的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都是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

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了。

4.关于寓言知识
5.庄子及《庄子》一书介绍。

墨子及《墨子》一书介绍。

6.两则寓言的寓意。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十七个文言实词的意义。

难点是两则寓言的深刻寓意。

三.几个知识点讲解:
1.庄子及《庄子》一书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平事迹不详。

作品收入《庄子》一书中。

2.墨子及《墨子》一书介绍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这个学派主张“非攻”和“兼爱”。

著作有《墨子》。

《墨子》:收录了墨子及弟子的言论。

全书原71篇,现仅存53篇。

书中所收文章逻辑严谨,极善思辩,对后世的说理文影响极大。

3.关于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往往是寓道理于故事之中,所以也叫“寓言故事”。

它的特点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篇幅短小,常用夸张和拟人手法,道理深刻,极具讽刺性。

我国先秦时期寓言较发达,有大量的优秀寓言流传下来。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也是很著名的。

四.课文分析
《东施效颦》是一则非常著名的寓言。

全文只有三句话,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丑女、蠢女的形象。

在流传过程中,东施成了丑女的代名词。

第一句话中的一个“见”字,表现了东施对生活中美的关注和倾慕,说明她很爱美,也善于发现美。

接下去的一个“亦”字,活生生地点出了东施爱美,追求美的心情之急切程度,见美就仿,饥不择食,这为下文学出了丑做了伏笔。

她的蠢的特点也初露端倪。

第二句作者笔锋一转,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了村里的“富人”和“贫人”见到东施效仿西施后的丑态的反应,突出了东施的丑态和愚蠢。

这种夸张的笔法,把东施之丑的程度烘托得淋漓尽致,而且能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

最后一句点明了东施之蠢,之愚。

这就是她只明白模仿形态,而忽略了本质上的差别。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能不切实际的盲目地照搬照抄,如果这样,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让人耻笑。

《楚王好细腰》是一篇含意丰富,极具讽刺性的寓言故事。

全文也是三句话。

开篇点明楚王的爱好:大臣们要有纤细的腰身。

这个爱好是荒唐的,这也是故事的起因。

第二句写臣子们为了迎奉楚王的爱好,得到他的宠信的一些丑陋的做法。

即节食、束腰、扶墙立。

这句话也很形象地写出了这些大臣们为细腰而付出的痛苦和代价,也揭示了这些达官贵人们这样做的目的和丑陋的灵魂。

真所谓笔笔点睛,揭露无余,入木三分。

最后一句指出减肥的结果,这个可笑可悲的结果是由国王的爱好导致出来的。

这则寓言故事揭露了这些达官显贵以束腰来求宠信的丑陋举止,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可悲的下场。

从另一个方面,也启示我们:领导者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要用正确的方法修身养性。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西施病而颦其里
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③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④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
2.填空:
①墨子,名又称,中国战国初期的家,创始人。

墨子及弟子的言论,被集成一书,便是。

②庄子,名,战国时期的创始人。

3.翻译下列句子;
(1)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3)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4.介绍“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5.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二则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①《东施效颦》
②《楚王好细腰》
【试题答案】
1.①皱眉头②认为……美③带着④喜欢
2.①翟墨翟思想墨家学派《墨子》
②周道家学派
3.略。

注意:要译准,别丢采分点。

4.略
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