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一思修绪论试题及答案

大一思修绪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B. 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C.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D.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中国传统文化D. 计算机编程技术答案: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三个?A. 富强、民主、文明B. 自由、平等、公正C. 爱国、敬业、诚信D. 和谐、友善、法治答案:C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课堂讲授B. 案例分析C. 社会实践D. 体育竞技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B. 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C. 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D.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对大学生的意义。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对大学生而言,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标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答案: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首先需要将法律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
护理导论绪论试题及答案

护理导论绪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护理学是一门以什么为中心的学科?A. 疾病B. 患者C. 治疗D. 护理操作答案:B2. 护理的四个基本功能包括哪些?A. 评估、计划、实施、评价B. 诊断、治疗、护理、康复C. 观察、记录、沟通、教育D. 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答案:A3. 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原则B. 公正原则C. 保密原则D. 惩罚原则答案:D4. 护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哪些?A. 护理理论、护理实践、护理管理B. 护理理论、护理技能、护理管理C. 护理理论、护理实践、护理教育D. 护理技能、护理实践、护理教育答案:C5. 护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的是:A. 以疾病为中心B. 以患者为中心C. 以护理人员为中心D. 以护理操作为中心答案:B二、判断题1.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对)2. 护理工作只是医生工作的辅助,不需要专业技能。
(错)3. 护理伦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对)4. 护理学的研究范畴仅限于临床护理实践。
(错)5. 护理学中的“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的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中心。
(错)三、简答题1. 简述护理学的定义。
答案:护理学是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来满足个体、家庭和社区在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学科。
2. 护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护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综述法等。
3. 护理学中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护理学中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体现在尊重患者的个人价值观、信仰和文化背景;关注患者的整体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以及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参与护理决策。
四、论述题1. 论述护理伦理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答案:护理伦理在护理实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指导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做出符合伦理原则的决策,还有助于建立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护理_学基础第一章绪论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重点难点重点: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学的主要任务、畴及工作方式。
难点:1.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工作方式。
二、考点测试(一)选择题A1型题1.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照顾家中伤病者,形成主要的照顾方式是A.“自我保护”式B.家庭式C.式D.社会化服务E.护理社团2.中世纪护理仅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其原因是A.生活经验缺乏B.社会重男轻女C护士分工不明确D.护理工作繁重E.的束缚和影响科学3.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20世纪初期E.20世纪中叶4.南丁格尔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是在A.凯塞威尔斯城护士训练班B.圣托马斯医院护士训练班C.英国伦敦护士训练班D.佛罗伦萨护士训练班E.战地医院护士训练班5.南丁格尔扭转了英国朝野轻视护理工作的观念,其主要原因是A.出身名门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B.南丁格尔具有渊博知识C.克里米亚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工作D.撰写多篇著作指导护理工作E.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制度6.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A.4月12日B.5月12日C.5月21日D.12月5日E.6月12日7.国际护士节时间的确定是根据A.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B.南丁格尔诞辰纪念日C.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D.宣布南丁格尔奖章的日期E.南丁格尔逝世纪念日8.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的护士团最终使士兵的病死率由42%降到A.1.2%B.2.2%C.3.2%D.4.2%E.5.2%9.南丁格尔发表的论著中被认为是护士必读的经典著作是A.医院札记B.护理札记C.护理福利札记?D.卫生统计札记E.护理社会学札记10.南丁格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是于A.1850年德国B.1872年美国C.1888年英国D.1860年英国E.1880年意大利11.“护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有组织性、实务性及科学为基础”,提出此观点的护理学者是A.奥瑞姆B.罗伊C.雷宁格D.南丁格尔E.纽曼12.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生物社会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精神医学模式E.生物一心理医学模式1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特点不包括A.病人从个体扩展到对群体的护理B.护理教育方面有完善的教育体制C.护士角色呈现多元化发展D.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E.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14.1977年WHO提出的战略目标是A.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B.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C.2000年人人享有均衡的营养D.2000年人人享有公费医疗E.2000年人人享有医疗保险15.中医的“三分治,七分养”中的“养”是指A.护理B.中医C.食疗D.医疗E.药疗16.《护士条例》的实施时间是A.1888年5月B.1983年1月C.1995年6月D.2004年1月E.2008年5月17.1884年在妇孺医院推行“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是A.英国传教士巴克尔B.美籍约翰逊女士C.美国护理学者莉迪亚·海尔D.美国护士麦克奇尼E.中国钟茂芳18.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建于A.1835年B.1888年C.1920年D.1921年E.1909年19.中国护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最早名为A.中华护士会B.中国护士会C.中华护士学会D.中华护理学会E.中国护理学会20.将“ nurse”一词译为“护士”的护理前辈是A.南丁格尔B.钟茂芳C.王瑗瑛D.林菊英E.德森21.国际护士会的简称是A. ICNB. ANAC CAN D. WHOE.NANDA22.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确定为A.岗位培训B.中等护理教育C.专科护理教育D.本科护理教育E.继续教育23.1983年,在全国率先恢复护理本科课程的医学院校是A.燕京大学B.协和医学院C.岭南大学D.医学院E.齐鲁大学24.医院设护理部,实行护理三级管理制,要求病床应保证在A.100以上B.150以上C.200以上D.250以上E.300以上25.我国首次颁发《中华人民国护士管理办法》是在A.1990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E.1995年26.我国举行首届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是在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E.1996年27.中华护理学会设立护理科技进步奖的时间是在A.1992年B.1993年C.1995年D.1996年E.1998年28.为加强我国护理界与国际间的交流,1985年卫生部在设立了A.护理教育中心B.临床护理中心C.全国护理中心D.世界卫生护理发展中心E.国际护理交流中心29.适用于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工作方式为A.个案护理B.功能制护理C.小组护理D.责任制护理E.系统整体化护理30.不属于基础护理解决的问题是A.饮食的护理B.清洁护理C.腹腔穿刺的护理D.口腔护理E.排尿护理31.护理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一门A.以技术操作为主的专门科学B.研究医学的科学C.综合性应用科学D.从属于医疗的辅助科学E.研究社会的科学32.下列不属于护理交叉学科的是A.护理心理学B.护理美学C.护理管理学D.护理教育学E.护理学基础33.个案护理的工作特点为A.护士责任明确但耗费人力B.护士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C.护士分为小组进行护理活动D.各级护士各司其职E.护士工作任务单34.将护士分为“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等用以完成护理任务的工作方式为A.责任制护理B.小组制护理C.综合护理D.功能制护理E.个案护理35.以分组方式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的工作方法为A.个案护理B.功能制护理C.系统化整体护理D.责任制护理E.小组制护理36.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的护理工作方式为A.责任制护理B.小组制护理C.功能制护理D.个案护理E.系统化整体护理37.有关系统化整体护理涵的叙述不妥的是A.病人是所有的人B.对病人生活和疾病进行护理C.服务于人的生命全过程D.实施全身心整体护理E.重视人与环境的平衡A2型题38.某,男,52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9.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1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13.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4.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15.“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16.“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A.辩证法观点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7.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同一性19.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绪论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A. 水平面B. 矢状面C. 冠状面D. 横切面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A. 体表B. 四肢的附着部C. 正中矢状切面D. 腹、背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A. 内、外B. 内侧、外侧C. 近侧、远侧D. 深、浅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A. 垂直轴B. 水平轴C. 冠状轴D. 矢状轴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A. 正中矢状面B. 矢状面C. 水平面D. 冠状面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A. 上肢下垂B. 下肢并拢C. 手掌相对D. 足尖向前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A. 前后B. 内外C. 上下D. 浅深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二多选题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A. 身体直立B. 上肢下垂C. 两眼平视D. 手掌向前E. 两脚尖并拢向前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D. 与人体长轴垂直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二、填空题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三、正误判断、改错题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五、简答题 1. 简述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1.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2. 列出解剖学常用的一些方位术语;2. 上和下,颅侧和尾侧,前或腹侧和后或背侧,内侧和外侧,内和外,深和浅,近侧和远侧,尺侧和桡侧,胫侧和腓侧,左和右,垂直、水平和中央;。
绪论试题

绪论[单项选择题]1、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A.可以互相代替的B.可以互相补充的C.互不相干D.可以割裂的E.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2、提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这一观点的是()。
A.希波克拉底B.恩格尔C.帕兹瓦尔D.胡弗兰德E.皮内尔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包括以下部分,但除外()。
A.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B.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准则、规范C.伦理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D.医学道德教育、评价和修养E.医学道德中特殊问题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务人员提出的要求是()。
A.建立新的医患模式B.建立新的医际关系C.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D.改变传统的医德观念E.改变传统的问诊方式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临床决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医学伦理学是正确决策的保证B.临床决策是单纯的技术决策C.临床决策是单纯的伦理决策D.临床决策有时是技术的,有时是伦理的E.技术决策和伦理决策在临床决策中很难达到统一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6、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重点是纠正和防止()。
A.稀有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B.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现象C.忽视卫生事业的福利性D.强调医务人员的社会价值E.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7、对医师是"仁者"最准确的理解是()。
A.仁者爱人,爱病人B.医师应该精通儒学C.医师应该是伦理学家D.医师应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E.医师角色要求道德高尚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8、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引起了医德的一系列变化。
但应除外()。
A.医德根本宗旨的变化B.医德意识的变化C.医德理论的变化D.促进了生命伦理学的诞生E.医德规范的变化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9、高科技在医学中应用所产生的伦理正效应集中体现在()。
绪论

绪论1、护理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A、进行临床诊疗技术的科学B、从属于医疗的辅助科学C、从事病员生活护理的科学D、综合性的应用科学E、以技术操作为主的专门科学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应用学科。
2、小冬,4岁,因急性传染性肝炎住院治疗,现虽然病情好转,因无家长陪护仍哭闹不止,食欲不振,病儿何种需要未得到满足A、生理需要B、自尊需要C、安全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E、爱与归属的需要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①生理的需要:个体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需要。
②安全的需要:个体需要有保障、受保护、有安全感、生活稳定。
③爱与归属的需要: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希望爱与被爱,与他人友好相处。
④尊重的需要:有自尊、被尊重他人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体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理想。
此题正确答案为E3、半坐卧位常用于A、行颅骨牵引者B、十二指肠引流者C、肛门部位检查者D、呼吸困难者E、产妇胎膜早破时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半坐卧位的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
引流腹腔渗液至盆腔,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物的吸收;减轻切口缝合部位张力,减轻疼痛,因此选D4、组成护理程序框架的理论是A、应激与适应理论B、人的基本需要论C、系统论D、信息交流论E、解决问题论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信息交流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
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5、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一门A、进行临床诊疗技术的科学B、从属于医疗的辅助科学C、综合性的应用科学D、从事病员生活护理的科学E、以技术操作为主的专门科学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应用学科。
大一现代汉语期末考试答案参考

大一现代汉语期末考试答案参考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现代汉语试题库现代汉语试题库(绪论·试题)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我们这里讲述的是()。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式。
()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以()为(),以()为(),以()为()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为()。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7.共同语是()的语言,方言是()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9.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和()。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有效地()。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1)()(2)()(3)()(4)()。
12.()语、()语、()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语、()语、()语、()语和()语。
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和()。
15.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为(),词汇方面以()为(),语法方面以()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
程中,
有着特殊的地位。
9.现代汉语七大主要方言区
是:
、
、
、
、
、
、
。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
的
,有效地
。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
(1)
(2)
(3)
面(1)
(2)
(3)
方面
(1)
(2)
(3)
。
;词汇方 ;语法
(4)
12.
语、
语、
语同汉语关系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 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6.实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理由主要有:
(1)普通话的推广使用不够普遍,方言隔阂还很严重,影响了整个 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的发展提高。
(2)国际、国内的交往要求现代汉语有更加明确一致的标准。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对现代汉语 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 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 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 作用。
4.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 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D、词汇和语法
4.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
)
A、文言文 B、官话 C、白话 D、近代汉语
5.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 )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6.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
)
A、语音、词汇和语法
B、语音、文字和语法
C、词汇、语法和修辞
D、文字、词汇和语法
7.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 )
A、轻声、儿化 B、简缩 C、附加法 D、词 根复合法
8.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
A、形态 B、虚词 C 词序
D、虚词和词序
9.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
A、单音节词
B、双音节词 C、三音节词 D、多音节词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2.现代汉语有几个方言区?各方言区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汉语方言的关系怎样? 4.现代汉语在语音、词 汇、语法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5.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 6.为什么要实行现代汉语规范化?请概括说明 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8.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请概括说明。 9.简要说明现代汉语课的性质。 10.现代汉语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1.现代汉语课的任务是什么?
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 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8.在语音规范化方面,要重申并进一步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的原则。要排除方音、消除北京土音对标准音的不良影响。要确定普 通话标准音轻声、儿化的范围。要对异读词进行审定,确定规范读音。
10.对应规律,推广普通话
11.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
式,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音节词占优势,词序和虚词是重要
的语法手段,词法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词的多功能
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12.日本,朝鲜,越南 13.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 14.促进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 15.方言,方言隔阂 16.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C 5.B 6.A 7.D 8.D 9.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 9.× 10.× 11.× 12.√ 13.× 14.√ 15.√ 四、名词解释题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 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 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
五、简答题
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在近代汉 语的基础上形成。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 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现代汉语大致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吴 方言区,以苏州话为代表;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区, 以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闽方言区,其 中闽东、闽南、闽北分别以福州话、厦门话、建瓯话为代表;粤方言 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9.现代汉语课是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它是通语性的 语言课。现代汉语课的研究是一种断代的、描写的、共时的研究。现 代汉语课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基础性的学科,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 专业的基础课。
10.现代汉语课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修 辞六部分,其中语音、词汇、语法是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的内容。(各 部分的主要内容略)
在词汇规范化方面,要重申并进一步推广“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 原则。要排除其他方言对普通话词汇的不良影响,并注意消除北方方 言过于土俗的词语对普通话词汇的影响。进一步审理北方方言中说法 不一的等义词。要抵制生造词对普通话词汇的污染。
在语法规范化方面,要重申并进一步推广“以典范的现代白话著作为 语法规范”的原则。要消除消极方言语法现象在普通话中的存在。要 消除缺乏生命力的古代汉语语法现象的不良影响。对那些缺乏生命力 和汉语语法基本规律的外语语法的影响,也要予以消除。
各方言区的语音、词汇、语法都存在一定差别,但主要差别是语音差 别。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现代汉民族的通用语言,即“普通话”,现 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分支,只通行于有限的 地域。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汉民族语言 的高级形式,用于不同方言区的交际。一方面,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会 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它又要从不同 方言吸收有益的语言成分以丰富、发展自已。在一定的政治、经济、 文化条件下,方言也可以上升为民族共同语。
4.语音方面,现代汉语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每个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都有声 调。
词汇方面,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语法方面,以词序、虚词为重要的语法手段,量词丰富,语气词多, 词法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语多功能。
5.现代汉语规范化是根据汉语发展规律来确定并推广现代汉民族共 同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以进一步促 进汉语的健康发展。
8.粤方言等于广东话。( )
9.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 他方言中的成分。( )
10.推广普通话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 ) 11.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 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 12.普通话词 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 方言中有用的词汇进入普通话。( ) 13.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所有用例。( ) 14.《水浒传》、《西游记》、《纪楼梦》等都是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的典型著作。( ) 15.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 四、名词解释题 1.现代汉语 2.现代汉语规范化 3.文学语言 4.方言、次方言、地点方言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现代汉语?请简要说明
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
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
是
语、
语、
语
语、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语和
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是
和
。
15.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
除
,以利社会交际。
,主要是为了消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 )方面。
A、语音 B、词汇 C 语法
以
为
,以
,它是
为
,
以
为
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
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
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
为
,从汉代起被称为
,明代改称
为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
,新
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
7.共同语是
的语言,方言是
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
(4)普通话自身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分歧需要进一步规范。
(5)现代汉语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健康、不纯洁因素, 也需要不断进行规范。
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 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 发挥作用。
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工作,大力推广 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 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好实际运用中的有关问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