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时评价含解析第三册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1章第1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基础巩固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由于其具有多种服务功能,且服务价值较高B.湿地被称为“天然水库”,是因为湿地就是水库C.湿地能为人类提供水源,但是不能发展航运D.湿地能降解污染物,故人类可以向湿地大量排放废弃物2.湿地的调节服务功能主要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吸纳一切污染物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答案:1.A 2.A3.2018—202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红树林总面积处于增加态势,且以人工种植为主要增加类型。
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红树林可以护堤固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1月,中国与柬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被誉为柬埔寨“三峡工程”的桑河二级水电站竣工发电。
该项目大坝全长6500米,是亚洲第一长坝。
为满足洄游鱼类对通道的需求,减小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桑河水电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的是( )①作为过河通道②减缓水流速度③增加水深④截水捕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修建鱼道体现了人们改造自然时重视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是(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答案:4.B 5.D解析:第4题,鱼道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需求而修建的,不是人类的过河通道,①错误;石坎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利于鱼类洄游,②正确;石坎可以起到拦水、蓄水作用,增加水深,③正确;修建鱼道不是为了截水捕鱼,④错误。
第5题,修建鱼道可满足鱼类洄游需求,有利于鱼类繁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因此体现的是对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的重视。
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检测含解析第三册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下图为“世界某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图",该资源是世界陆地淡水的宝库.读图完成1、2题。
1.该资源最可能是()A。
冰川资源B。
土地资源C.太阳能资源D。
森林资源2。
近年来该资源的分布面积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A.岩浆活动频繁B。
大量开发利用C.全球气候变暖D.降水变率增大【解析】1选A,2选C。
第1题,读图,该资源在两极或高山地区分布集中,最可能是冰川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资源、森林资源在两极地区分布少.第2题,近年来该资源的分布面积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岩浆活动、大量开发利用、降水变率等不是冰川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
(2020·浙江联考)读某国能源供应结构及发展规划数据表,完成3、4题。
3。
按照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石油 B.天然气C。
水能 D.核能4.据表可推测该国未来十年内()A。
可再生能源成为主要能源B。
清洁能源比重略有上升C。
天然气供应量保持不变D.能源供应结构优化明显【解析】3选C,4选B.第3题,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按照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和核能都属于这一类;水能利用后一般不会导致储存量减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循环再用,按照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属于可再生资源。
第4题,表中数据显示,该国可再生资源由2%提升至2.5%,占比仍然很小,不可能成为主要能源;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表中的水能、可再生资源和核能,表中显示,2020年三者占比约15.3%,2030年三者占比约17。
5%,说明清洁能源比重略有上升;表中数据表明,该国天然气比重不变,但总能源供给量应上升,因此天然气供应量也会上升,只是比重保持不变;表中数据表明,该国未来10年能源供应结构仍然以矿物能源为主,能源供应结构没有明显的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1章 第1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围内。
课前 | 必备知识 ·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 ·探究提升
拓展 | 素养提升 ·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名师助学】
想一想: 大自然中的一棵大树,有文化价值吗?你能举例说明它的文化价值 吗? 【答案】一棵树也具有文化价值。它为人类提供休闲场所,具有美 学价值和精神价值等。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课前 | 必备知识 ·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 ·探究提升
拓展 | 素养提升 ·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1.学习思路 本章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章,对于全书有统领作用,重点学习资源、 环境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资源安全和环 境安全做好铺垫,也为树立人地协调观打下基础。
课前 | 必备知识 ·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 ·探究提升
拓展 | 素养提升 ·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2)调节服务: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 ___环__境___问题,为人 类提供 ____相__对_适__宜___的生存环境。
(3) 文 化 服 务 : 人 类 从 自 然 环 境 中 获 得 的 ___精__神__享__受___ 、 ___审__美__体__验___等非物质收益。
课前 | 必备知识 ·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 ·探究提升
拓展 | 素养提升 ·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习题含解析3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
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000立方千米)。
读表,完成1~2题。
1。
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A.冰川B。
地下水C。
湖泊 D.河流水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A.冰川B.地下水C.湖泊D。
河流水1题,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最短,获得的水资源最多。
第2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加上重重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源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
2。
A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因此自然环境具有文化服务功能,人类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陶冶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完成3~5题。
3.古人赞峨眉山“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这说明峨眉山让人们享受到()A。
秀姿天成的形象美感B.色彩绚丽的色彩美感C。
栩栩如生的动态美感D。
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4。
上述四地景观中,给人们色彩美感最为突出的自然景观是()A.①B.②C。
③D。
④5。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写诗赞美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让我们感受了庐山瀑布的()A。
形象美 B.色彩美C。
动态美D。
朦胧美3题,题干主要描述了峨眉山的秀姿,充分体现了其形象美。
第4题,黄龙五彩池池水颜色各异,色彩美感最为突出.第5题,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态美。
A 4.B5。
C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市西北,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对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村庄、农田、文物古迹 以及动植物栖息地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使 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可能 诱发水库地震。 对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上游输送泥沙减少,土 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减少,海浪侵蚀加剧, 三角洲萎缩;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 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 木材加工、林化产品、造纸等
第三产业
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
保
政策
护
科技
制定保护政策;设立自然保护区 培育优良品种
调控
选择性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宣传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护林意识
2 |水电站建设的影响有哪些?
怒江州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人均收入为云南省人均收入的1/3、全国人 均收入的1/2。2003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 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 域内的山脉组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怒江径流量极大,怒江大峡谷有“东方第一大峡谷之称”,此处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资源。但是在怒江上建设水电站一直遭到一些环保专家的反对,怒江水电站建设 的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
支撑服务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⑦ 稳定 状态,础和前提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的必要性 如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⑧ 供给 能力,就会使自然资 源的供给难以为继;如果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⑨ 调节 能力,有毒、有害物 质就不能完全得到净化;如果自然环境的⑩ 支撑 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 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供给和 调节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 允 许 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 服务功能的极限。
高中地理新教材选修三 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七里海位于天津市区东北部30 km处,属沼泽湿地,地势低洼,且 常年积水,湿地水域广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七里海开 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下表为“七里海区域土地利 用情况”。据此完成3~4题。
时间
1987年 2000年 2005年
七里海湿地面积(km2)
天然湿地
人工湿地 水域 养殖池
思考
说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答案 不利影响:通过蒸发损失大量的水;水库蓄水可能引发地震;库 区的水会淹没森林和农田;阻断某些鱼类的洄游和产卵;下游的农田和 河口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 有利影响:减少下游的洪灾;库区可促进渔业的发展;能生产低廉的水 电;为农田提供相对稳定的灌溉用水;水库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INDEX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课时对点练
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其类型 如下:
类型
功能
关系
为人类提供 自然资源 ,满足人类生 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
供给服务
存和发展空间与物质需求
在的。其中,支撑服务
调节服务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__存__环__境__ 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
拓展延伸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以北京水生态环境为例
跟踪训练 (2020·陕西咸阳市乾县第二中学期末)哈尼族主要聚居在 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 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 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2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服务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 1 -第二节然资源及其利用................................................................................................ - 6 -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 12 -章末综合测验................................................................................................................ - 17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建议用时:40分钟)2018年2月2日~3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据此回答第1题。
1.材料中的环境的主体(中心事物)是( )A.人类B.生物C.地球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A[由题目可知本题所指的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能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生产活动是( )A.山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D.过量抽取地下水C[A、B、D选项表述的生产活动都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使得周围环境与人类对立起来;C选项表达的人类活动目的是防止风沙影响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使得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协调。
]3.渔民出海捕捞是利用自然环境的(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A[海洋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阶段复习课(含解析)课件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问题探究·素养创新
核心素养·评价案例
情境 材料一 漫画。
样题示范
材料二 有关专家分析,目前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人口数将近5亿,到2025年, 面临此问题的人口数将到达28亿。 材料三 水资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据调查显示,在欧洲,莱茵河河水严 重污染,44种鱼类有8种已销声匿迹,还有25种处于濒危状态。 (1)漫画中分别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分析材料二所反映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 (3)如何解决材料三所反映的问题?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综合思维——水平3 结合“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分析答复。 ①水污染的人为原因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大量的不经无害化处理的废 水,自然原因主要是水体自净能力不能够净化人类排放的有害废水,导致水体生 态效劳功能降低甚至丧失; ②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是需求过多和现有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包括浪费 严重、循环利用不合理等,自然原因主要是水资源的地理时空分布差异。
案例评析 此题以漫画情景和水资源资料表达目前水资源出现的问题。重点考查了区域
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三大核心素养,具体质量水平如下: (1)区域认知——水平2
①两幅漫画,第一幅河流出现“黑水〞说明是水污染;第二幅漫画,地球“借水 〞说明地球本身水资源短缺;
②危害可以通过材料二危及人类饮水平安;材料三水污染危及水环境平安得出。
答案:(1)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制约社会经济的开展,危 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 (2)自然原因: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水资源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的开展,导致用水量增加;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 和利用(或者水浪费和水污染)。 (3)减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对污水的治理;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 用化肥、农药;依靠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读各种森林类型在不同坡度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m3/hm2)统计表,回答1、2题。
坡度马尾松林阔叶林混交林灌木林毛竹林经济林平坡881。
841063.88952.64724.131 011。
791167.11缓坡839.361 190。
42834。
80677。
761 092。
071158.72斜坡797.051140.70857。
60716。
26852.491142.20陡坡695.221133.48915。
44685。
38883.121164.80急坡675。
821055.53701。
76662。
66862。
24-1。
下列四种森林类型中,支撑服务功能最强的(即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森林类型是 ()A.阔叶林B。
毛竹林C.经济林D.马尾松林2。
下列关于森林对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能抬高地下水位,加速水循环②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③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④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能力不同A。
①②B.③④ C.①④D。
②③【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森林支撑服务功能最强即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
根据表格数据,不考虑坡度差异,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森林类型是经济林,其他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量较小。
第2题,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能抬高地下水水位,减缓水循环速度,①错;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降水的吸收、调节作用,②错;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③对;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能力不同,④对.下图为我国长江口一带“年平均盐度分布”和“咸潮时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
当河流发生咸潮时,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变化是()①三角洲海岸侵蚀后退②地面沉降③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④淡水资源短缺A.①②B。
②③C.①③D。
③④4.减轻咸潮对城市影响的有效措施有()A。
水厂取水口向河流下游移动B。
跨流域调水,保证城市供水C.开放上游水库蓄水,增加河口径流量D。
建立海水淡化厂,实行含盐河水淡化【解析】3选D,4选C。
第3题,咸潮是指河流流量下降,海水倒灌,海水上溯造成上游河道变咸的现象。
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外海潮波等作用于海岸使得海岸侵蚀后退,咸潮没有侵蚀能力,①错误;地面沉降是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或地下岩溶构造塌陷引起的,与咸潮无关,②错误;咸潮导致海水上溯,地下水被海水入侵造成土地盐碱化,③正确;咸潮发生说明淡水河流流量不足,海水倒灌,会造成淡水资源不足,供水紧张,④正确.第4题,水厂取水口向下游移动,容易取到咸水,影响水厂水质,对减轻咸潮没有很大作用;跨流域调水,保障城市供水,无法提高河流径流量;上游水库放水,增加了河口径流量可缓解咸潮;建立海水淡化厂,成本较高,无法大规模实行淡化,对减轻咸潮影响较小。
(2020·柳州高二检测)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完成5、6题。
5.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热带雨林能够()A.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C。
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6。
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解析】5选D,6选A。
第5题,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属于生物基因库功能;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被称为“蓄水海绵”。
第6题,雨林观光、生态旅游、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属于保护性开发;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属于破坏性开发,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2020·江阴高二检测)位于江苏中部沿海的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丹顶鹤从栖息地迁徙至盐城滩涂湿地。
如图为丹顶鹤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A.调节气候B。
美化环境C.净化污染D。
保护生物多样性8。
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相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A.人类影响较少B.气候更为温暖C。
食物来源丰富D.栖息面积更大【解析】7选D,8选B。
第7题,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利于丹顶鹤的生存,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候鸟迁徙受气候影响,不能调节气候;丹顶鹤能美化环境不是湿地功能;鸟类迁入,不能体现湿地净化污染功能。
第8题,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相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纬度较低,气候更为温暖;位于东部平原地区,人类影响较多;食物来源、栖息面积差异小,不是主要优势.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
下表为1987-2005年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面积变化数据.据此完成9、10题。
9。
七里海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提供农副产品B.提供水源C.旅游功能D。
维持生物多样性10.关于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B。
湿地面积的变化仅由人为因素造成C。
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D.人工湿地变化使净化水质功能增强【解析】9选D,10选C。
第9题,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主要生态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
第10题,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符合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共12分)11.读洞庭湖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1)人类________活动使得湖泊面积减小。
(2)洞庭湖面积缩小,影响湖泊的________服务、________服务和________服务功能.(3)可持续利用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入湖河流上游地区的__________保持工作;还应撤掉__________,退田还湖;同时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解析】洞庭湖湖泊面积减小后,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减弱,长江的洪涝灾害可能加重;湖泊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渔业资源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湖泊水量减少,围湖造田等农业活动对湖泊的污染加剧,水质恶化。
读图可知,湖泊由于湖沙沉积,逐渐变为泥沙滩地,随着高程增加,植被生长,逐渐被人类开垦为耕地,建造圩垸,因此对于洞庭湖的湿地复原,需要从减少泥沙沉积、退田还湖、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角度作答。
答案:(1)圩垸(2)供给调节支撑(3)水土圩垸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读东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湿地和农田对应左侧纵坐标,建设用地对应右侧纵坐标)。
据此完成12、13题.12。
该区域用地类型面积的变化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是()①降水量增加②气温变化幅度增大③土壤退化明显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③④13.当地实现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最需要() A。
积极进行退耕还湿B.大力建设人工湿地C。
大幅减少建设用地D.关停高耗水工业【解析】12选B,13选A。
第12题,据图可知,该区域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小,再结合湿地的生态功能可推知①降水量增加不可能出现,其余均可能出现,②③④正确。
第13题,据图可知,该区域湿地的面积变化与农田、建设用地的面积变化呈负相关,特别是农田面积的增加对湿地面积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最需要退耕还湿。
二、非选择题(共16分)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资源宝库.2018年9月1日~11月4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为651 mm,较常年同期偏少60%,期间平均气温为22.4 ℃,较常年同期偏高0。
7 ℃.气候变化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近十年来,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问题。
近年来长江上游大型水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显著改变了天然径流的时空分布,给中下游防洪形势带来新变化。
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保住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政府提出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1)说明鄱阳湖水位超低可能对自然环境哪些服务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2)列举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产生哪些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湖泊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鄱阳湖水位超低使相应的湖泊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甚至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以该题可以围绕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甚至丧失进行分析。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调节径流、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鄱阳湖水位超低,会导致湿地萎缩,调节气候功能减弱,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
第(2)题,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区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参考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来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区产生的经济效益。
可从提供水资源、航运、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与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考虑。
答案:(1)湿地面积萎缩;调节气候作用减弱,增强旱涝灾害影响;湖区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难以维持;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污染加剧。
(任答三点即可)(2)为沿湖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资源;可发展航运、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可发展旅游业。
(任答两点即可)。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