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蜇伤17例临床护理
蜂蜇伤的救治及护理

认真察看蜂蛰伤部位是否有毒刺,有则予以消毒,之后将毒刺拔出,并检查毒刺是否折断遗留于皮内,有则以镊子拔除断刺,再采取拔罐法将毒液吸出,确保毒液完全吸尽。千万不可挤压蜇伤口,以免毒液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导致病情恶化。详细询问患者蜂蛰伤的过程,以便识别蜂的类别。根据不同的蜂蜇伤,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野蜂或蜜蜂蜇伤的伤口以5%碳酸氢钠、肥皂水或3%氨水予以处理,大胡蜂或大黄蜂蜇伤的伤口以3%的硼酸水、1%的醋酸或稀食醋进行处理。处理后观察局部肿胀、疼痛的消退情况,严重者应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出现破溃、感染。避免局部大量活动,蜇伤部位可采取冰敷法以消退肿胀,并延缓毒素吸收。
2.2全身反应治疗
轻度患者予以本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治疗,2次/d。重度患者肌注抗休克药物或皮注1:1000肾上腺素,再静注5%葡萄糖盐水+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也可以静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或地米10mg,2次/d;静注20mg速尿以利尿,予以奥美拉唑或雷尼替丁,以抑制胃酸,避免胃粘膜、肝功能受损;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必要时予以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被群蜂蜇伤或伤口出现感染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3.4其他护理
维持病房干净、清洁,确保床铺无异物,定时为患者翻身,避免压疮。指导患者合理进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食用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肾功能正常者鼓励其多喝水以促进毒素排出,水肿严重者应限制水钠的摄取,禁烟酒。病情严重者,加强对其的生活指导,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预防护理差错引起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危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以降低血液循环,避免毒素快速在全身扩散开来;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以不疲劳为宜。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告知药物功能、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亲自喂药或看着患者服药,以保证治疗效果。
蜂蜇伤患者的护理查房(1)

2434.04↑
1713.07↑ 2123.07↑ 768.92↑ 365.89↑ ——
19.14↑
9.63↑ 11.55↑ 7.21↑ 41.64↑ 38.94↑
2017-10-20
——
56.06↑
辅助检查
痰培养、血培养、胸水结果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血流导管相关感染(CRBSI):与长期留 置深静脉导管及操作或维护不当有关 二)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不能有效咳 嗽与排痰有关 三)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四)体液过多:与肾脏功能异常及出入液量 不平衡有关
6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 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重新置管。 7 输液管更换不易过频,但在输入血制品、 脂肪乳剂后24h内更换。 8 每班合理评估导管,严格交接。 O 重新置管后未发生血流导管相关感染。
P2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不能有 效排痰与咳嗽有关
护理目标:能有效咳嗽、咳痰,肺部感染减轻。 I2 1 保持气插导管通畅,加强湿化气道,定 时翻身、拍背,按需吸痰。 2 加强口腔护理,每天3—4次,及时彻底清 除口腔内分泌物。合理使用抗生素。 3 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每2--3小时监测气 囊压力,并维持在25--30cmH2O,间断声门 下冲洗,妥善固定导管并保持清洁。
病史汇报
入科诊断为全身多处毒蜂蛰伤;多器官功 能衰竭。医嘱予抗炎、护胃、营养心肌、保肝、 利尿、输血及营养支持,持续血液净化等对症 支持治疗。 2017年10月12日 04:40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咳嗽无力、寒战高热,最高体温:39.7ºC, SPo2:85% 左右;行全身大动脉处冰敷;经辅 助排痰等治疗后SPo2无明显好转;于05:00行 经口气管插管术,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FiO2:45%,SPo2逐渐上升至96%左右。于07:30 测得体温为37.8ºC。
蜂蜇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蜂蜇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发表时间:2018-05-07T15:39:45.3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作者:崔玉顺[导读] 蜂蜇伤后部分患者可引发过敏反应,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伤。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吉林延吉 133000)[关键词] 蜂蜇伤;过敏反应;急救护理蜂蜇伤是夏秋季节急诊科常见疾病。
蜂蜇伤后部分患者可引发过敏反应,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伤,危及患者生命【1】。
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收治26例蜂蜇伤患者,经有效救治,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为25~57岁,平均41.5±7.6岁;蜇伤至就诊时间20 ~60分钟;蜇伤部位全部为1处,其中上肢6例,颈部5例,头部3例,背部3例,手背3例,前胸2例,面部2例,小腿2例;患者就诊时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过敏症状:蜇伤局部皮肤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风团,伴刺痛、瘙痒,中心有出血点,13例患者出现头晕、四肢麻木、呼吸困难表现,6例患者出现意识朦胧、烦躁、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5例患者全身多处出现水肿样风团,4例患者风团中心出现疮疹,2例患者出现面部高度肿胀,无法睁眼。
诊治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血尿、少尿、血肌酐上升、血钾上升等急性肾功能损害表现,1例患者出现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等肝功能受损表现。
2 急救护理2.1按过敏治疗的护理立即应用套管针或中心静脉导管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改善微循环,稀释毒素,促进毒素排泄,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胺类药物,如甲泼尼龙、苯海拉明。
出现过敏性休克者,立即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g,症状不缓解,缓慢静脉加注射肾上腺素,置休克体位,监护,吸氧,经抗过敏及补液治疗休克缓解不良者,遵医嘱静点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泵严格控制滴速,防止外渗。
蜂蜇伤护理常规.doc

蜂蜇伤的常规护理蜂类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狮蜂等几种。
蜇人的蜂主要为蜜蜂、黄蜂、大黄蜂等。
属昆虫纲膜翅日,它们的腹部末端生有蜇刺与体内毒腺相连。
其排出的毒液主要成分为蚁酸、神经毒素和组胺。
有些蜂毒可致溶血和出血。
一般蜂蜇伤,局部有红肿、疼痛等,数小时后症状消失,若多处被蜇伤。
可有全身症状,甚至昏迷,对蜂毒过敏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成人被蜇30~60处,可致命。
一、毒理蜂毒主要含蚁酸和神经毒素,除引起蜇伤部位充血、水肿、疼痛外,吸收后可引起溶血、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部分病人还可以发生变态反应。
二、临床表现蜂蜇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各异,轻者仅螯伤部位红肿、刺痛,蜇口周围起风疹块;重者可有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烦躁、抽搐、昏迷,甚至面色发青、脉搏加速、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出现休克、肺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后可因心脏、呼吸麻痹而死亡。
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对蜂毒过敏,出现荨麻疹、水肿、哮喘,反应强烈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三、救治措施螫后应立即检查有无遗留蜂针,如有应先用碘酊消毒后小心拔除,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吸出毒液(或用拔火罐等方法吸出毒液),后用清水、肥皂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局部外用药可选择:1、5%碳酸氢钠;2、10%氨水;3、碘酊;4、风油精;5、肤轻松等皮质激素类软膏或霜;6、季德胜蛇药片6-8片碾碎,温水花开,搅拌成糊状,涂抹于蛰伤处。
维持各脏器功能:1、保肝治疗;2、纠正肾功能衰竭,及早采用血液或者腹膜透析;3、保障循环功能,4、出现呼吸衰竭时予以人工呼吸,纠正肺水肿;5、高血钾者应静脉滴注葡萄糖胰岛素溶液,使血钾降到正常范围;6、高血糖患者,降血糖治疗;7、有过敏性气道梗阻者,早期使用肾上腺素有预防作用。
对顽固性气道梗阻者,可行气管内插管或者环甲膜穿刺,保持气道通畅。
四、护理1、一般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每0.5~1 h记录生命体征1次;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控制血压在110~130/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确保呼吸机正常运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监测血气分析,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监测CVP的变化,指导液体管理;观察皮肤的皮疹有无扩大、破溃等情况,黄染有无加重;病情稳定前,每日监测血常规、DIC、大生化、溶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全胸片、心电图等,监测患者病情进展变化。
马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怎么处理?

马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怎么处理?发表时间:2019-09-10T15:39:01.8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7期作者:屈华平[导读] 在基层医院,马蜂蛰伤十分常见,特别是在夏秋季节蜂活动高峰期。
而致过敏性休克则是一种少见的急危症。
(四川省阆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阆中市老观镇中心卫生院 637400)在基层医院,马蜂蛰伤十分常见,特别是在夏秋季节蜂活动高峰期。
而致过敏性休克则是一种少见的急危症。
人体皮肤被马蜂毒刺蜇伤后会注入毒素,局部皮肤会出现一系列反应,如红肿、灼烧感、刺痛和荨麻疹等,严重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如血压降低、面色苍白以及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现选取1例患者为讨论对象,就如何做好临床急救与预防工作而详情分析如下:当患者被马蜂蛰伤后,多数患者仅见局部损害,如蛰伤创口周围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
而本例马蜂蛰伤患者,入院时体温35.4oC、血压76/52mmHg、脉搏112次/分钟;表情痛苦,意识尚清醒、精神状态不佳、面色苍白、全身皮肤黏膜湿冷且存在皮疹。
受伤原因:干农活时,左臂被十余只马蜂蛰伤,当时便出现局部剧烈疼痛、烧灼感,随后伴有如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症状。
1.急救及注意事项首先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仔细询问并了解患者的病史及过敏史,同时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工作。
本例患者立即给予心电监护与吸氧,并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ml、抗组胺药物异丙嗪25mg、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确保呼吸道畅通。
在治疗期间,出现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非咖啡色,量多;血压68/42mmHg,神志尚清楚,精神倦怠;立即给予复方氯化钠补充血容量,再次给予0.1%肾上腺素0.5ml肌肉注射,多巴胺10ug/kg/min泵入,同时给于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葡萄糖酸钙及对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处理。
经上述处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再出现呕吐,血压、脉搏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脱离危险,住院观察3天,痊愈出院。
19例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19例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总结关于19例蜂蛰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探讨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为临床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临床经验。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9月~10月收治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监护室的19例重症蜂蛰伤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急诊监护室的治疗和护理,16例患者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2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蜂蛰伤的早期救治是关键,血液净化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重点,精细化护理是保障。
[关键词] 重症蜂蛰伤;护理;体会Nursing Experience of 19 Patients with Severe Bee StingZhao Lin,Liu Shanshan,Li Hongyun,Li Wen,Chen Die,Wu Siqi,WenHongyi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637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regarding 19 patients with bee stings, to discuss the treatment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ee stings, and to provide clinical experiencefor the treatment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evere bee stings. 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19 patients with severe bee sting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care uni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uanbei Medical College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2020, and theclinical data of thes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rough treatment and care in the emergency care unit, 16 patients improved and were transferred to general wards, 2 patients' families gave up treatment and were automatically discharged,and 1 patient died due to ineffective resuscitation. Conclusions Early treatment of bee stings is the key, hemodialysis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fined care is the guarantee.[Key words] Severe bee stings; care; experience蜂蛰伤是指被黄蜂等蜂种蛰伤后,毒素进入人体引起伤口局部红肿、疼痛,伴随恶心、呕吐、头晕心慌等中毒性症状的一种疾病。
蜂蛰伤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蜂蛰伤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蜂蛰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11月诊治例蜂蛰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经过精心抢救与及时护理3例死亡,75例好转出院。
结论蜂蜇伤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情况严重者应尽快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关键词】蜂蛰伤;急救;护理马蜂蛰伤中毒是由于蜂的尾部毒刺刺入皮肤后,可同时放出含有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胆碱脂酶和抗原物质,引起局部皮肤反应和溶血、出血、中枢神经损害等中毒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1】。
1.一般资料我科室自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蜂蜇伤患者78例,分别被蜜蜂、胡蜂等蛰伤,其中以胡蜂蛰伤者居多,蛰伤部位一般在头面部、上肢、颈部、背部,其中8例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
2.护理2.1做好急救准备,及时准确用药安置患者在抢救室,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备齐急救物品和药品。
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立即静推50%葡萄糖20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地塞米松10 mg, 0.1%肾上腺素0.5 mg。
同时给予5%葡萄糖250 ml、氢化可的松100mg持续静滴。
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2]。
2.2保持呼吸道通畅,特别是呼吸急促困难者,给予高流量吸氧,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做好喉头水肿气管切开的急救准备。
如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严重者完全失音,同时常伴有其他部位的水肿,如口唇、眼睑、耳垂等,此时应立即配合医生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避免患者窒息。
2.3血液透析:早期透析或预防性血液透析能有效的清除蜂毒的毒性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还能降低急性肺水肿、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率[3]。
我科以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作为抢救蜂蛰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案,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每0.5~lh记录1次;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时纠正心、肾功能衰竭。
20例群蜂螫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及临床体会

20例群蜂螫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及临床体会Sichuan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Nephrology Zhang Quanzhen 621000[摘要]目的:总结群蜂螫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治疗与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急救护理,提高护士临床护理水平。
方法:对20例群蜂螫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20例群蜂螫伤患者,其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呼吸肌麻痹死亡1例,现将我科收治的20例群蜂螫伤患者谈谈护理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群蜂螫伤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急救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bees sting 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 and hemodialysis therapy clinical observation, emergency care, clinical car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nurses. Methods: 20 patientswith bees sting treatment and care of patient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ees sting, which took place on 2 cases of acute renal fail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respiratory muscle paralysis and 1 died, now I have 20 patients were admitted patients to talk about bees sting care experience.[Key words] bees sting of acute renal failure hemodialysis emergency care.蜂类的毒力不一,单蜂螫伤由于蜂毒的作用可致局部红肿、疼痛、瘙痒等较常见,而群蜂螫伤导致机体一系列的变态反应,轻者出现红肿疼痛、瘙痒,少数有水泡及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