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修辞手法专题复习(答案)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各类教材通用)

修辞手法专题【考试说明】修辞即修饰言词,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目前修辞手法大约共有六十三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可分为多个小类,如比喻修辞内又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倒喻、扩喻、缩喻、较喻、回喻、互喻等。
修辞手法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的表达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及作用,它们分别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
【考点解析】1.比喻(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2)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3)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3种)(4)答题模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拟人(1)定义: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使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得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
(2)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4)答题模式: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动作、心理、性格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有意的夸大或缩小,有时也会超前地表达某种特殊的感受或情感。
(2)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强调作者的某种感情,加强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1》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一》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A.倾听是一种享受,倾听是一种收获,倾听是一种乐趣。
B.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D.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天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晶莹剔透。
2.下面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拟人)B.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反问)C.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
(排比)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3.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拟人)B.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设问)C.石级上面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夸张)D.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比喻)4.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B.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C.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D.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B.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C.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D.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专题复习之三(修辞方法答案)

专题复习之三(修辞方法答案)一、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引用、对比、借代、反语也应有所了解。
2.能简要分析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表达效果的作用。
二、应掌握的几种修辞方法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正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手法》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汇编三基础知识:修辞手法5.对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几天前,我来到乡下,欣赏到一派乡村的春色:①绿油油的稻田衬托着金黄的油菜花,波光粼粼的水塘倒映着袅娜的垂柳,淡淡的绿荫掩映着朴素的白墙黑瓦,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美丽。
轻轻走入田野,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②温暖的阳光下,斑斓的蝴蝶调皮地追随着行人上下飞舞,是那样地让人留恋。
③四月的乡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简直就是一首生意盎然的田园交响曲。
三月之初,这里还下着大雪,想不到春色还是如约到来,而且比往年更美丽、更妖娆,④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和幸运吗?A.①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多个方面描绘出春天的乡村清新、美丽的特点。
B.②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阳光下蝴蝶翻飞惹人留恋的情景。
C.③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乡村生意盎然的特点。
D.④句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到来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雪花儿,似仙女散花,翩跹着,旋舞着,抱成团,扭成朵,攒成球,……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落时的优美姿态。
B.在暴雨中,这群马疯狂地向前奔驰,仿佛要踏住那闪电……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群马狂奔的速度与气势。
C.石像的姿态应该怎样,面目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应该怎样, 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 雕刻家都想好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雕刻家认真进行艺术创作的态度。
D.那阳光滴滴答答,小心翼翼地从林间洒落下来,照着我的肌体,生怕晒黑我的皮肤。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阳光温和的特点。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凝神望着青山,黑郁郁的一片,连绵不断,如同病牛一般。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时分青山毫无生气的样子,给人压抑之感。
修辞知识专题复习

请你展开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 “秋天” “田野”、“天空”这三个词语联 成一段话,描绘出一幅画面。词语顺序可以 颠倒。字数在50——100字之间。
3、仿写 (1)(浙江,2008)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 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 啡, , ,微笑是一曲 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2)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 念是 , ;思念是 , ,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比喻
用一种事物 或道理去比 另一种事物 或道理。
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 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关键条件:
必须是两种不同事物;
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同类相比
这天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
每当看到红领巾,我就 仿佛置身于少年时代。
修辞知识专题复习
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重点掌握比喻,拟 人、排比这三种修辞方法。 2、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并体会它们的 表达效果。 3、在写作中能恰当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源自1、(2009年,甘肃)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 方法的是:( ) 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 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 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 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 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地上溅起无数个箭头。
4、(湖北,2008)诗歌鉴赏 春 雪 ( 韩愈 )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本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生动传神。试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三“修辞手法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修辞手法题”配套检测题组一诗句修辞1.以下诗句中,与“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B.战士军前半死生,佳人帐下犹歌舞C.高堂明镜悲鹤发,朝如青丝暮成雪D.委宛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分析:选 D例句和D项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例句中的“翠微”代指山, D 项中的“委宛蛾眉”代指青春年光。
A 项,为比较,将明月拟人化。
B项,运用对照和对偶的手法,用战士的苦和将领的乐进行对照。
C 项,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鹤发比喻成雪,朝青暮白又用了夸张的手法。
2.以下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澎湃走泥丸B.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分析:选 C A、 B、 D 三项都为夸张手法。
C 项,为比喻手法,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3.以下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A.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豪泪B.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C.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D.书成医国千秋药,道是匡时一座山分析:选 A A 项,“红巾翠袖”使用借代手法,指女子装修,代指佳人。
B 项,“碧桃”“红杏”使用比喻手法,喻指身处上层、有所倚仗、特承恩宠的人,他们春风喜悦,平步青云。
C 项,“明镜”使用比喻手法,比喻沉静的水面。
D 项,用比喻手法,把“书”比喻为医国的“千秋药”,把“道”比喻为匡时的“一座山”。
4.以下诗句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玉容孤独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杜甫《登高》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⑤无能为力花落去,似曾相逢燕回来( 晏殊《浣溪沙》 )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A.①③B.②⑥C.③⑤D.④⑤分析:选 B ①把孤独落泪的脸庞比作一枝带着春雨的梨花;②把满树的雪花比作绽放的梨花;⑥把丹诚相许、光明正大的去留之心比作宏伟的昆仑山。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试题专题训练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含答案)

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士”在中国古代的语境里,不仅仅是扛枪的战士,还可以是提笔的读书人。
“士”位居高官之下,平民之上,属于夹层中的一个群体。
“士”读过书,有人功成名就,身着绫罗,头戴顶珠,但更多的“士”,却生不逢时,沦落于草莽,孤守于茅屋。
“士”在寻常百姓看来,有点儿古怪,有点儿可笑,但他们于中国基层社会的稳固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德。
中国文化的因子能在民间扎根并蔓延,“士”扮演了承上启下的桥梁角色。
是“士”点亮了中国乡土社会那一盏盏文明的灯火,并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那一束束火苗,守护其永不熄灭。
我们所熟悉的“乡绅”阶层就是由身居底层的“士”演化而成的。
该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的中小官吏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而又在民之上。
作为乡村里的贵族,不食俸禄,却有地位。
这地位不是来自官府的委任,而是来源于民众的拥戴。
乡绅以其开明与公正,以其道德与卓识,调解民间纷争,处理村庄难事,逐步赢得众人的信赖,从而使自己的威望与日俱增,犹似丘陵中山巅之隆起。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常想,“暮气沉沉”一语,准是为外祖母家这样的庭院创造的。
青砖灰瓦盖成的高屋高楼四面围住灰色方砖铺好的天井,整天难得晒到阳光,白昼也给人黄昏的感觉。
房屋的设计毫未考虑到采光,偶然得到一些明亮又被紫檀木做的家具吮吸了。
建造这样的家宅好像只是为了制造一片阴影,让自己在阴影中苍白地枯萎下去。
而这时,来了云雀般的二姐。
从窗外看,只要二姐站在窗里,那窗口就不再是一个黑洞,而是满窗亮着柔和的光。
有二姐在,每一间屋子都苏醒了,都恢复了对人世的感应,都有一组复杂的神经。
随着这神经一同悸动的,首先是风,后来是鸽子,满院鸽子从伤古悼今的凄怆中解脱出来,化为蓝天下的片片白云。
六年级 下册语文复习试题 -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专题解说】: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七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
要能认识七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在句子中辨别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能在说话和习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点归纳】【考点剖析】例一(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
(比喻)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对偶)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
(反问)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出来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脑去了。
(拟人)一、读下列句子,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是谁创造了世界?是劳动人民。
()7.谁说不是劳动人民创造了世界呢?()8.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二、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项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比喻B.(1)对偶、讽刺(2)比喻(3)引用、夸张(4)比喻C.(1)夸张、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夸张D.(1)对偶、夸张(2)夸张(3)引用、比喻(4)象征三、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1、(解析)A项不是“借喻”而是“借代”。
B项“女妖娆能有几?”是设问。
后面以昭君和西施作答。
D项“吞”不是拟人。
体现的是越国的气势之盛。
(答案)C4.(解析)B项“雨”能“知”是拟人手法;“潜”是“偷偷地”,也是把“雨”人格化了.C 句的修辞手法解说也正确.“气”能把“云梦泽”“蒸腾”起来,“洞庭之波”能将岳阳城撼动,确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D句“羌笛”能“怨”,运用了拟人。
只有A句“合”的意思是“连接在一起”,“斜”是个描述青山形象的形容词,说它们有人的感情,是不合实际的,没有拟人。
选A5、仿写:(解析)例句描绘了一种诗一般的和谐优美的意境,仿写句要保持这种特点。
例句第一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第二句用了两个比喻。
仿写时要先想到恰当的描写话题,再想贴切的喻体。
要注意展开相似联想。
“海”如此,“风、雨、水、叶、花”等会不会也如此呢? (答案)风在我们的脸颊上轻拂着,慈母一般.那感觉柔柔的,暖暖的,像春雨滋润大地,像甘露洒上心头。
6、答案:①塔太轻浮,天真地以为可以进入天堂;桥却稳重,忠诚地运送人们到达彼岸。
②“士兵”,“指挥若定的将军”。
(或“渡船”,“指引方向的舵手”)。
7、这一道题,从用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分析。
在这道题中,A项是关于用词方面的分析,指出“不消”二字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这一理解是正确的。
B、C两项是关于修辞方面的分析。
在B项中,“绿”和“红”都是以特征代本体,是借代修辞。
“肥”和“瘦”是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这一项也是正确的。
C项中说是用了“设问”修辞也是正确的,因为在“知否?知否”这一问句之后紧接着用了“绿肥红瘦”来作答。
D项是对写作手法的分析,从全词来看,作者的确是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来抒发她的感伤情绪,而这种感伤又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但是,作者在表达这种留恋和惜别的烦闷心情时,是通过委婉含蓄的一问一答(“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以及最后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轻轻透露的。
答案: D(一)客观选择题例1答案:B解析:该题中的B选项涉及修辞方法辨识和修辞的作用分析,能力层级为B。
相关语段的文字是“心可以很硬,超过人世间已知的任何一款金属。
心可以很软,如泣如诉如绢如帛。
心可以很韧,千百次的折损委屈,依旧平整如初。
心可以很脆,一个不小心,顿时香消玉碎”。
这个语段,我们能看到“心可以……”的反复排布,发现“超过金属”“如绢如帛”“一个不小心,顿时香消玉碎”等描述,从而明确句中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手法,却没有借代、夸张手法,修辞方法的辨识上不够准确,所以B项是赏析不正确的项。
例2.答案:C。
解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我们知道,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必须写出物所具有的特征,这个特征应该和人有相通之处。
选项A、B、D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突出了事物的基本形态,使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而C项则缺乏这方面的特点,因为杨柳本来是弯腰的,“杨柳弯腰逢迎”这个拟人句就没有抓住风暴来临时杨柳的特征;再有,风暴来临时,江河不可能没有表示,“江河寂然无语”在逻辑上就讲不通;另外,C项中还有排比手法的运用,其排列顺序也应该调整为“杨柳……江河……松柏……高山”或“松柏……高山……杨柳……江河”,所以正确答案为C。
(二)主观表达题主观表达题具体有五种考查方式。
1.鉴赏评价式例3.答案: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对联仿写式例4答案示例:①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②梅岭金鸡丹霞全为粤北名山③牡丹墨菊芍药堪称江北奇葩④大漠孤烟黄沙均为塞北风光⑤孔府景芝兰陵俱为山东佳酿⑥苏轼孟郊贾岛全为中土奇才⑦北京开封洛阳全系中华古都⑧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珍宝⑨岳阳黄鹤滕王全为中华名楼⑩峨眉五台九华当为国中名山。
3.添加补充式例5答案示例:逆耳的忠言好比配有黄连的中药,虽然难以下咽,却是对症下药;奉承的蜜语犹如含有毒药的琼浆,虽然香甜可口,却是慢性中毒。
例6答案示例:A句:①假若现实世界是堆锦砌肥的满汉全席,那么网络世界便是闻香迷魂的便捷快餐。
②假若现实世界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那么网络世界便是美丽迷人的草坪。
B句:①假若语文是灌溉万物的泉水,那么数学便是饱吮泉水的禾苗。
②假若语文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那么数学便是扬帆破浪的航船。
解析:例5小题考查的是比喻句的仿写能力,能力层级为D。
题目要求仿照比喻形式,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这是明示信息;再审读所给句子,是由两个比喻句组成的一组关系相对或相反的句子,比喻句之间有转折关系,这就是隐含信息。
仿写时只有不脱离这些信息才算切合题意。
例6属于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综合考查,能力层级为D。
解答这道小题,应注意两个要点:一是要运用比喻修辞格---比喻句子本体已经限定,二是前后小句的内容形成对比。
要注意所构建的喻体要与本体有相似性,要在假设语意关系之中,两个喻体要在同一范畴之内,而且要形成对比。
所以解答添加补充类试题一定要弄清题目的明示信息与隐含信息,只有把明示和隐含的信息把握全面了,才能很好地完成题目。
4.话题发挥式例7.答案示例:⑪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扎在人们心中。
⑫思念像春天的雨丝,柔柔的。
亲着,吻着。
思念像夏天的蝉声,充斥于整个天地,缠着,绕着,想逃也逃不脱。
思念像永远的秋季,任黄叶挥洒,任秋雨缠绵,任那浸透感人心神的浓郁韵味熏染。
⑬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单间,随时等我,随时离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
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使有些残破,却让人心安,让人有所依托。
例8答案示例:和谐是乐于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解析:例7考查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
这道题的题干对题意的要求特别分明,无论是以“家园”还是“思念”为仿写话题,都必须按示例形式,写出三个句子,而且三个句子的内容必须和话题吻合(与话题中的本体有相似相通之处),必须像例句那样有内在联系(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每个句子都必须使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
例8小题是将扩展语句与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结合起来考查,能力层级为D。
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注意“以‘和谐’为内容”即所写的三句话主语都应为“和谐”的题干要求,做到以“和谐”为本体,想象三个比喻句,然后组成排比句。
像这样的题目,关键是把握题干要求,适当展开联想,充分运用想象,注意所选用的材料与表述的主体之间的内在事理,体现出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5.公益广告式例9答案示例: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例10.答案示例:①远离毒品功在当代,珍爱生命利及千秋。
②斩断毒品险恶魔爪,奏响青春强劲乐章。
③积极行动,堵死毒品来源;自觉斗争,远离毒品诱惑。
④抵制诱惑,远离各种毒品;珍爱生命,创造美好人生。
解析:例9题与一般话题式扩展语句相比,它不仅有修辞格的限制,还要注意公益广告的写法。
从此拟修辞上说,要在动词选用上拟出新拟体的动作形态。
例10小题虽然没有修辞格上的明确要求,但形式上的“两句话”“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字数相等和结构大体一致”也算是隐含的限制和要求;内容上要彰显“远离毒品”的主题、营造“自护教育”的气氛,这些都要求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
二、误区示警:高考试卷中修辞运用的试题难度比较适中,可是考生得分率却不高,常常出现以下四种失误。
1.话题脱离例1解析:这道试题,有的同这以“诗人作诗,洋洋洒洒,感情挥洒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教师讲课,循循善诱,讲解深入浅出,让学生如坐春风”作答。
我们从给定的两个例句的主旨看,语段要表现的是空白的艺术能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
仿写的句子忽视了这一点,尽管句子文采飞扬,也因不合话题而很难得分。
正确的答案可以是:“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去欣赏;教师讲课,言简意赅,故意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2.结构不一例(2)解析:对这道试题,有的同学以“时间好比一支彩笔,它能在人生的画卷上描绘出青春的美景。
时间如同一本日记,它会记录下你童年的足迹”作答。
例句给出的两个比喻句,都是前一小句为主谓式,后一小句兼语式。
这位同学的仿句虽与话题相符,与修辞格要求相合,但后一小句不含兼语式,不如改为:“时间好比一支彩笔,它能帮助你描绘青春美景。
时间犹如一本日记,它会提示你忆起童年的往事。
”3.修辞不符例(3)解析:这道试题,有的同学以“真诚犹如一颗渺小的尘土,它带领我们漫游无际;真诚如同一道溪流,激情就是溪流中的鹅卵石”作答。
这个答案,前一分句难以成立,因为本体与喻体之间找不到相似点;后一分句比喻虽能成立,然而解释语却又与前文不相搭配。
正确答案可以是:“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4.格调不合例(4)解析:这道试题,有的同学写成:“金钱,能买来佳人,买不来芳心;能买来豪宅,买不来幸福。
”这个仿写,从形式来看无可指摘,可是情调立意都不高,也是不合要求的。
正确的答案可以是:“金钱,能买来玫瑰,买不来爱情;能买来贺卡,买不来友谊。
”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
一是张冠李戴,对常见修辞方法的特征辨析不清,导致修辞运用的错误。
如把比较当比喻,把借代当借喻,把反问当设问,排比、对偶辨识不清,也有把没有相似点的事物联到一起当作比喻的。
二是浅尝辄止,看不到题目所隐含的要求和限制,表述的语句上达不到题目所规定的要求。
三是顾此失彼,在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和变换句式与修辞方法综合考查的题目中缺少全面思考,不是忽视了修辞上的要求就是忽视了句式上的要求。
三、高考指向例1解析:这是一道很有创意的题目,是添加式仿写,又不同于以往见过的添加式仿写,因为它要受诗歌形式的约束,需要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参与----想象是诗的翅膀。
解题时,我们首先从题干中明确要有诗的意境,要与“天”这一诗题和“所以天是幻想的家乡”的主旨相合,要按诗的要求押韵;其次,从上下文看,表现的内容应该是“白云”“流星”一类展示在天空的物象,而所用的修辞手法应该是暗喻,句式要与上下文中的句式相同。
看到了这些明示和隐含的信息,我们就要调动我们的生活阅历去思考,通过联想,由“白云”能想到“蓝天”,由“流星”能想到“星团”,进而想到“太阳”“月亮”“彩虹”等等;再借助想象,把这些物象生发成形象的比喻;最后组织好语言,让写出来的句子能够整齐押韵。
所以答案就可以是“碧空是天的海洋,阳光是天的熔岩,阴霾是天的煤矿,星团是天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