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答案】(1)某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1)这个材料的关键句是第三句,关键词是主题书法作品展,举行这次展览的组织是某市楹联协会,按照谁+事件的模式概括即可,注意不超过20个字。
(2)“忆往昔”指回忆过去,与之相对的应该是“看今朝”;“革命前辈”是偏正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时代先锋”;“开天辟地”属于并列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继往开来”;“创伟业”属于动宾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谱新篇”,故下联应该是: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⑴某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吉林长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吉林长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2分)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张养浩《山坡羊撞关怀古》)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陋室铭》)5、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义”与“利”的选择,面对选择我们常引用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一句话来自勉,这句话是:□□□□□□□。
6、《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实现自己理想的坚定信念的诗句是:□□□□□□□,□□□□□□□。
二、阅读(48)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本文选自,相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
西汉时期经整理,编为三十三篇。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 介绍类(含解析)

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介绍类(共20题)一、复合题(共20题)1. 阅读同学们整理的“走中轴”专题学习资料,按照要求完成第下列五小题。
(1) 阅读下面介绍“中轴线”的短文,完成下列三小题。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达7.8 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永定门至天桥,道路东侧是天坛,西侧是先农坛,北端是天桥,这里体现的是皇家的祭祀文化,整体氛围肃穆宁静。
过了天桥,向北至正阳门这段路是著名的前门大街,也是前门商圈的中心。
在明代,前门大街的东侧是肉市、布巷子,西侧是珠宝市与粮食店街,相对永定门内的肃穆与宁静,这里①,热闹无比。
前门以北,在明清时期是中央衙署和皇城所在,而今是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和辉煌故宫。
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这里有经历六百余年风云变幻天安门,也有见证新中国成长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与毛主席纪念堂。
历史既在这里层积,又与现实融汇交集。
与天安门南北相对的是地安门,在地安门与鼓楼之间是兴建于大都时代的万宁桥,其下是通惠河,西北是建于唐朝的火神庙,西侧的是什刹海。
有人说,这一片地区蕴藏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蔡元培、鲁迅、冰心、老舍、田间、郭沫若、萧军、杨沫、张中行、吴冠中……他们或者曾长久居住在此,或者曾短暂逗留于此,却都难以忘记这里的②。
i 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做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ǐ)氛围(fēn)“化”的第三笔和“万”的第三笔都是撇B.脊梁(jǐ)氛围(fèn)“化”的第四笔和“万”的第二笔都是撇C.脊梁(jí)氛围(fēn)“存”的第五笔和“涵”第五笔都是竖钩D.脊梁(jí)氛围(fèn)“存”的第六笔和“涵”第七笔都是竖钩ii 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人声鼎沸②浮光掠影B.①人声鼎沸②天光云影C.①车水马龙②天光云影D.①车水马龙②浮光掠影iii 学生会开展“走中轴”活动,路线是从永定门到故宫。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0)【精选30练】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梅花傲雪绽放,它的孤高让世人_____;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美展现;陶潜弃官采菊,种豆南山,他的形象光彩夺目;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_____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A.神往家喻户晓虽然但是B.艳羡举世瞩目虽然但是C.艳羡家喻户晓因为所以D.神往举世瞩目因为所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的《史记》长于记人,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项羽、刘邦、诸葛亮、周亚夫等。
B.“唐宋八大家”都以散文而著称,如柳宗元有永州八记、范仲淹有《岳阳楼记》、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记承天寺夜游》。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1)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解析】【分析】(1)认真读中小学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在1600的调查对象中,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再20分钟以上的只有464人,有1008个人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这是一个劝说题,劝说的时候要有礼貌性的称呼,劝说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偏离话题,另外语言要得体。
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如: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故答案为: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⑵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2023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吉林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5道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下面是小博同学整理的以“含英咀华,滋养生命”为题目的古诗文学习心得,请你在阅读时完成下面题目。
1. 默写(1)品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可感受物我两忘之境,获得闲雅之趣。
(2)吟诵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天狼”,可感受洒脱豪迈之气,坚定报国之志。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明白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面对世事变迁,我们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4)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常常以此自勉。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
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n 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
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
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
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寥寥______ ②yùn_____律(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一项是( )A. 顿号 逗号B. 逗号 逗号C. 逗号 顿号D. 顿号 顿号。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 演讲辩论类(含解析)

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演讲辩论类(共18题)一、复合题(共18题)1. 九年级某班以“正确使用手机,选择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下面是校园手机使用情况调査表,请概括你从表中读到的相关信息。
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手机拥有率63%97%82%玩游戏、看视频84%96%77%用途用于学习11%7%15%(2) 班级开展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的辩论赛。
作为反方辩手,请你就“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观点列举几条理由。
(3) 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段辩论词,请你按照要求帮助他修改。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甲]手机的强大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们控制着手机,同时也正被手机控制着。
低头玩手机,是“低头族”最常见的代表动作,[乙]很少有人意识到沉迷于方寸间。
人们把太多的情感投入到虚拟的世界中,和现实世界反而有些隔阂,周围的人好像变得透明一样,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同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
[丙]手机里众生沉默和手机外众声喧哗形成鲜明反差,正所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i [甲]处画线句子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ii [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 ”后加“ ”。
iii [丙]处画线句子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改为。
2. (2014•随州)名著阅读(1) 《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
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
①“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
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
真可怕。
”②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
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
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
(2) 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聪颖.(yǐnɡ)峭壁.(bì)羡慕.(mù)目不窥.园(kuī)B.亢.奋(kànɡ)黄晕.(yūn)恬.静(tián)振.耳欲聋(zhèn)C.真挚.(zhī)微薄.(báo)晶萤.(yínɡ)巧妙绝伦.(lún)D.飞窜.(cuàn)慰.勉(wèi)尊.循(zūn)丰功伟绩.(jì)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艰苦卓绝记载鼓励B.见识艰苦朴素承载鼓励C.见证艰苦卓绝承载激励D.见证艰苦朴素记载激励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
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
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
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一、[2017·东城区一模]基础积累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4分)2017年的春天已如期而至,新的一年是农历丁酉年。
在中华文化中,鸡是“德禽”,是“知时鸟”,谐音为“吉”。
晋人王嘉《拾遗记》提及,早在帝尧时代,百姓就有每年正月初一在门、窗上画公鸡图形以镇宅驱灾的做法,可见,民间张贴大公鸡年画或大公鸡剪纸的习俗,________(渊源)远流长,年深日久。
凤凰就是先祖根据公鸡的美貌________(遐暇)思出来的瑞鸟。
鸡还常常出现在案几.的墨色里,随着诗人的志趣抒发多种意趣。
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经典诗句,不知承载.了多少往事,多少意趣!“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借鸡抒发青云之志;________________;“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借鸡勉励青少年勤学向上。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渊案几.(jǐ)“及”B.源案几.(jī) “及”的第一笔是丿C.遐承载.(zǎi) “及”D.暇承载.(zài) “及”的第一笔是丿(2)丁酉年正月初一,恰逢小明的爷爷六十大寿。
小明要送给爷爷一副寿联,下面最适合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只填序号)(2分)(D)(B)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2.2016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
为纪念这两位戏剧家,校文学社搜集了一段资料,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
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完成问题。
【资料】①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法国,各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位艺术巨擘虽非同年而生,却是同年而逝。
这是巧合,也是一种艺术奇观。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各自秉承了中西方文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盛而衰的人生际遇,使汤显祖用戏剧的形式描绘出人鬼通情的艺术世界;而由衰而盛的人生际遇,使莎士比亚阅尽世态炎凉,他的戏剧逼真地映现出惊世骇俗的现实世界。
②汤显祖剧本中纯口语式的道白与高度格律化的曲词交相呼应,精妙到难以言喻。
莎士比亚剧本中的道白则多以素体诗①形式呈现,其剧本往往由长达二三千行的诗行构成,这对剧本写作者是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难怪莎士比亚只好多采用素体诗形式,而非行行押韵了。
[注] ①素体诗: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诗不拘行数,不押韵。
(1)第①段中,文学常识和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
(2分)文学常识:_______法国_______句子:__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___改为:震撼了中......(2)下列句子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汤显祖重在反映现实的真莎士比亚重在写情B.莎士比亚重在反映现实的真汤显祖重在写情C.汤显祖重在写情莎士比亚重在反映现实的真D.莎士比亚重在写情汤显祖重在反映现实的真(3)请根据上面的资料或你的阅读积累,用“不但……而且……”的句式,对汤显祖或莎士比亚进行点评,然后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
(2分)点评:示例:莎士比亚创作了《威尼斯商人》等伟大的戏剧作品,他不但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而且是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二、[2017·西城区一模]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举办了以“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为主题的校园戏剧节。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戏剧节期间,同学们欣赏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亲身感受了戏剧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戏剧欣赏水平,语文老师举办了东西方戏剧鉴赏讲座。
(3分)(1)讲座开始的时候,老师先让同学们补出下文横线上剧作家的名字。
(1分)《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1959年,中国现代戏剧家田汉到江西临川拜访汤显祖故居,作诗:“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
何当丽句锁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
”他认为杜丽娘与朱丽叶不相上下,中国的汤显祖与英国的___莎士比亚_____旗鼓相当。
(2)据材料答题。
(2分)《牡丹亭》剧情:杜丽娘游花园时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易逝。
杜丽娘唱词:原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罗密欧赞美朱丽叶。
罗密欧台词: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
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
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结合剧情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戏剧的语言进行研讨。
研讨中表述有误的一句是()A.杜丽娘的唱词,把美好的青春比作姹紫嫣红的繁花和良辰美景。
B.《牡丹亭》中,以断井颓垣来表现凋零的青春,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心情。
C.罗密欧巧妙地把天上星与朱丽叶眼睛互作替换,赞美了朱丽叶眼睛的明亮。
D.罗密欧把朱丽叶的眼睛比作朝阳的光辉,在太空大放光明,使灯光黯然失色。
2.戏剧节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在剧院门口张贴戏剧节招贴画。
(4分)(1)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
你看看哪句下联对得更好。
(2分)()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下联:__(上联“不大地方”是偏正短语,下联范围锁定在C、D句;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2)在戏剧节招贴画征集活动中,下面两幅作品脱颖而出,请你选出一幅最能体现戏剧节特点的招贴画,并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2分)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示例一:图一这幅画由汉字“戏”和脸谱组成,体现了戏剧节中突出的中国戏曲元素。
示例一:图二这幅画由两张哭笑人脸上下交错构成,体现了戏剧节表演的戏剧演绎百态人生的特点。
3.戏剧社同学排演课本剧《智取生辰纲》,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过黄泥冈,路遇卖酒的,众军士想买酒喝,被杨志阻止。
杨志说:“你们全不知路上的危险!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演员们对画线句子的重音处理产生了分歧,你同意哪种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分)①重音放在“多少”上②重音放在“好汉”上③重音放在“蒙汗药”上④重音放在“麻翻”上选择:________理由:_示例一:①“多少”强调被麻翻的人数量多,进而突出买酒喝的危险性很大。
示例二:②“好汉”强调好汉也会被麻翻,进而突出买酒喝的危险性很大。
示例三:③“蒙汗药”强调被麻翻的原因,进而突出买酒喝的危险性很大。
示例四:④“麻翻”强调喝酒的结果,进而突出买酒喝的危险性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7·海淀区一模]基础积累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5分)丁酉之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我们惊奇地发现两馆都以“鸡”为题材,分别举办了“凤鸣朝阳”“金鸡唱晓”的主题展览。
陶俑、玉雕、瓷盘、青铜器、绘画等展品,让我们领略到金鸡或威武或温婉的风采。
站在韩美林先生的“百鸡迎春”画展前,我们仿佛听到作为光明使者、吉祥象征的金鸡,正鸣唱着最美妙的歌儿,召唤着我们步入温暖祥和的2017年!(1)参观展览后,请你从同学们书写的“金鸡报晓”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幅作为“博物馆之旅”手抄报的标题,并结合这幅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说明选择的理由。
(3分)你选择:第________幅书体:________理由:__示例一:一草书笔画连绵示例二:二楷书形体方正示例三:三隶书蚕头雁尾_(限4个字)1、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圆润流畅、平衡对称、富于图案美(篆书)李斯2、蚕头燕尾、中正平和、气势浑厚、朴实率真(隶书)蔡邕3、狂放不拘,飞扬飘逸(草书)张旭、怀素4、行云流水、舒展有型、挥洒自如(行书)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5、中规中矩、棱角分明、端庄稳重、坚实有力、形体方正(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王羲之等。
(2)右图是韩美林先生创作的水墨鸡画,小组成员想在手抄报中用对联来表达观赏感受。
请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雄姿威武迎春至,________________。
A.闻鸡起舞事业兴B.清音嘹亮唤福临C.鸡唱曙光报吉祥D.莺歌燕舞贺新岁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6分)桃李生长.在春日里,也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
文人墨客由桃李花开时的____①____(生机盎然兴味盎然)联想到人的青春年华,从此青春有了一个花样美称“桃李年”。
而从《诗经》中的那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开始,“投桃报李”就成了互相馈.赠、礼________(shàng)往来这一传统礼仪的形象表达。
同时,桃李花朵芬芳果实甜美,虽默默无言,但仍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树下因此被踩出一条小路来。
司马迁便借此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的美德。
当然,更____②____(鲜为人知广为人知)的是,桃李可以代指弟子门生。
白居易就曾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来表达对裴令公弟子满门的赞誉。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应填写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馈.赠guì“长”字的第一笔是:丿上B.馈.赠guì“长”字的第一笔是:一尚C.馈.赠kuì“长”字的第一笔是:丿尚D.馈.赠kuì“长”字的第一笔是:一上(2)在文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生机盎然鲜为人知B.生机盎然广为人知C.兴味盎然鲜为人知D.兴味盎然广为人知(3)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由此可知飞将军李广具有的特点是(2分)()A.诚恳真挚,深得人心B.骁勇善射,战果丰硕C.弟子满门,德高望重D.智谋超群,意气风发四、[2017·石景山区一模]新年伊始,《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荧屏热播,获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也引发学校师生的极大关注。